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喝茶喝不出味道

找到约3,635条结果 (用时 0.363 秒)

熟茶能喝出品种?为什么说喝不出山头?

  我们在喝茶的时候,似乎有一个规律:讨论生茶的时候,更多的在讨论山头,这个茶是刮风寨的还是麻黑?但是在喝熟茶的时候,更多的是在讨论产区和发酵厂。 

  无形中给人的印象就是熟茶不讲究山头,是熟茶喝不出山头吗?那反过来说,生茶就能喝出山头吗?
  实际上,无论是生茶还是熟茶,都很难准确喝出山头。更有实践意义的是喝品种。
  因为山头的背后是品种。

  1、为什么说喝不出山头?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疑惑:“我亲眼看过有人甚至猜出了寨子,难道是假的吗?”
  确实,有一些老师傅对制茶和品茶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加上丰富的经验积累,猜茶的准确率可能会高一些。
  这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喝遍整个片区所有的茶,加上对各个村寨加工习惯的了解,确实能够提高准确率。但如果是经验之外呢?
  退一步说,如果说生茶还“有迹可循”,那熟茶呢?
  熟茶比生茶多了“发酵”这一工序,发酵过程中剧烈的变化抹掉了很多生茶的特征,增加了区分的难度。比如原本浓郁的花蜜香经过发酵之后可能就消失殆尽了。
  另外,熟茶喝起来差不多是“一个味”,乍一喝感觉都差不多,就更别说喝山头了。
  所以,从根源探索还是得喝品种。

  2、品种味
  每个品种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味道,独特而稳定,可以把它作为这个品种的标识,姑且称之为“品种味”。
  比如勐库大叶种那股清晰的木质感和松木香,勐海大叶种复杂浓郁的滋味,都可以看成品种味。
  △云南两大品种风格特点
  品种味非常稳定,不容易被仓储和工艺掩盖。熟茶发酵也会促进简单的香气散逸,使得品种味更加凸显,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个点入手,区分熟茶品种。
  随着仓储时间拉长,品种味会越来越清晰。
  当新熟茶的痕迹被时间磨掉,熟茶也会像老生茶一样表现出明显的品种特征。刚出堆的熟茶可能会有焦糖香、枣香、菌香等,但转化之后品种味和陈味就会逐渐凸显,慢慢占据主流。
  比如勐库大叶种的老熟茶,在陈味的基础上依然能捕捉到清晰的松木香;而在勐海大叶种的老熟茶里却捕捉不到。

  3、品种味能被改变吗?
  品种味很难被改变,即便是比较极端的加工和仓储也没办法完全覆盖品种味。
  品种味的呈味物质都比较稳定,没法彻底抹除,也没法无中生有。还是以勐库种中的松木香为例,没办法从勐库种中除去,也没办法在勐海种中做出这种松木香。
  更重要的是,普洱茶后期的转化是往品种味的方向走的。即便新茶期间工艺味很重,转化的过程也会逐渐把品种味扶上第一把交椅。
  说到仓储转化,那么,极端的仓储能改变品种味吗?比如过度氧化。
  答案是:过度的氧化会淡化品种味,但也不能完全掩盖。

  PS:换个角度,如果一饼茶氧化到品种味都模糊了,那么猜出品种的意义不大了。(来源:茶叶进化论,图片来源:茶友网图库)


同一款岩茶,晴天和雨天,竟然能喝出不一样的味道?


《1》

春季,就是多雨,淅淅沥沥不停飘着雨丝。

缠绵不停的细雨,不同人的眼里,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景。

有的人,看到憧憬与生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贵如油!

也有的人,看到的是往事与怅惘,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对于麻花来说,下雨天,意味着不想出门,呆在家里,泡茶喝茶,是最舒服的。

摸出来一泡牛栏坑水仙,前几日刚和朋友喝过这同款岩茶,心痒索性又剪开了,奢侈的泡来独品,真是周末最好的享受。

烧水泡茶,琥珀色的茶汤喝入口,醇厚呀,甘香呀,舒服呀,心满意足。

然,今天喝的时候,啜饮之下,感觉汤水里香气不及之前明显,难道是独食难肥,一人喝茶感觉不香?



看着窗外的细雨,又联想到,是不是晴天和雨天,喝茶也能喝出不同的滋味?

带着好奇心,麻花问了一圈身边喝岩茶的朋友,雨天和晴天喝茶,大伙儿是不是感觉茶味有变化。

朋友A:“下雨天喝岩茶,确实感觉味道有些不同啊,香气没那么明显,最初还以为茶放坏了,但天气转晴后喝,味道又是一样的。”

朋友B:“当然有变化啊,试过好几次,感觉下雨天喝岩茶感觉味道变涩,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朋友C:“不止雨天晴天喝着味道不同,感觉每次喝岩茶,都有新发现呀。”



同一款岩茶,晴天和雨天,竟能喝出不一样的味道,这个有趣的问题,咱今儿就来好好聊聊。



《2》

下雨天,为什么岩茶能喝出不一样的味道?

喝茶品茶,茶味的好坏,与喝茶人的主观感受,直接相关。

麻花的美学老师曾说过,美是一种主观感受。

想来,品茶的过程,茶韵的美妙,是种主观感知。

简单的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心情好时,喝茶能喝出更好的滋味。

若是在心情沮丧时,喝再好的茶,也喝不出什么滋味。

下雨天,喝岩茶能喝出不同的味道,从某种程度上,和喝茶人的主观感知变化有关。

晴天和雨天,个体在味蕾感知变化上,会有所差异。

绵绵的春雨季,雨下个不停,空气湿度大,又潮又闷,连着快一周多没有放晴,心情难免会受到天气的影响。



再加之,阴雨天气,地面的气压比平时低,低压环境会对人体味蕾,造成影响。

低气压会影响人体味觉感知,在坐飞机时,万米高空下吃飞机餐,常会感觉一点儿胃口也没有。

飞机在高空飞行时,舱内会进行加压,但和正常地面气压相比,气压仍处于偏低的状态,这样一来,人体的味觉和嗅觉,都会一定的感知偏差。

根据相关的研究显示,在客机机舱的低气压环境下,人的味蕾对甜味和咸味的感知,明显下降。

食物的味道,其实是味觉和嗅觉的组合,食物入口时,舌面上的味蕾负责感知味觉,食物散发的气味通过鼻喉部传导到鼻部嗅觉受体,产生气味的感知。

在低压状态下,人体嗅觉和味觉,同时受到影响,食物的味道,自然会觉得不同。

下雨天,空气湿度大,地面气压变低,在喝茶时,人体对茶味的滋味感觉会有所不同,常会感觉泡出来的茶味,比平常淡,或是香气没平时喝着香等。



《3》

不同的个体,喝茶味蕾感知差异!

品茶,茶的好坏,取决于个体的喝茶感知。

是以,同一款茶,在不同的时候喝,常能喝出不同的感觉。

此外,在日常喝茶过程中,更为常见的是,同一款岩茶,不同的人能喝出不同的感觉。

同样的岩茶,可能张三喝了感觉香气不明显;

李四喝了感觉没有回甘;

而王五喝了感觉香气和回甘,都尤为突出。

这样的差别,正在于不同的个体,在喝茶的味蕾感知,是不同的。

有的人,对于茶香感知敏感,常能捕捉到细微的茶香变化。



而对茶香不敏感的人,很有可能,会觉得焙过火的岩茶,闻起来香气大同小异,都是那股植物蛋白被烘烤后,散发出来的焦糖香气。

在喝岩茶的过程中,对于香气滋味的感知差异,在喝茶经验不断增加时,是可以慢慢提高分辨能力的。

最为常见的,像是坑涧山场出场的肉桂,汤水里细幽的桂皮香,喝茶的老江湖能准确的进行捕捉,而不少初入门的茶友,却不容易将这细幽的香气,进行区分。

喝岩茶,喝懂岩茶,除了喝茶经验的影响外,个人味蕾感知也会产生影响。

如,喝茶回甘,茶汤中的茶多酚与舌面上的蛋白质结合成薄膜,影响味蕾感知,随着茶汤一口又一口啖入,薄膜破裂,甘甜滋味绵绵不绝的涌现。

喝岩茶产生回甘,有的人感觉回甘明显,有的人却少有体会到回甘,这是因为不同的人体口腔内的蛋白酶分布情况,是不同的。



人体的味蕾感知存在差异,根据相关科学研究发现,个人的口味形成,与区域性的地理气候环境,饮食文化、个体基因等综合方面因素相关。

大体上我国饮食口味,大体规律上呈现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特征,正是和区域地理气候环境,有着直接相关。

是以,在喝岩茶时,不同的人,能领略到不同的风采。

在茶桌上喝茶,适口为珍,对于茶的好坏,没必要一捧一踩,伤了和气。

喝茶,自己心中的那把称最重要,喝的舒服,香气、口感、韵味绝佳,才是好岩茶!



《4》

喝岩茶,为什么不同阶段喝,味道会不同?

武夷岩茶,在喝茶过程中,同一款岩茶,不同的阶段喝,常能喝出不同的味道,这是为何?

同样的茶,喝出不同茶味,若要细细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很多。

【岩茶褪火程度不同】

喝岩茶,大伙儿都知道,刚焙好火的岩茶,是不适宜喝的。

要等到面火褪干净后,方能到达一款岩茶最适合饮用的时期。

在等待岩茶褪火的过程中,处在不同褪火程度的岩茶,喝起来茶味自然会有所不同。



【岩茶的冲泡方式不同】

同样的岩茶,在不同的冲泡方式下,能产生不同茶味。

可能上一次,自己在家用盖碗泡出来,色香味醇,风采绝佳,拿出来和朋友分享时,却泡出又苦又涩的滋味。

泡茶的茶具选择,茶水比例、浸泡时间,出汤快慢等变量都统一后,泡出来是不同滋味,百般思索下,罪魁祸首,竟出现在泡茶水质上,都是极有可能的。

【岩茶的保存情况不同】

泡袋包装的岩茶,在保存不当的情况下,同样是会受潮返青的。

尤其是在潮湿阴雨的季节下,若是没有将茶及时干燥密封保存,一个不留神,岩茶就会有返青风险。

发生返青的岩茶,茶味自然会和之前喝到的,存在天壤之别。



【喝茶的心境不同】

个人在不同的心境和状态下,喝岩茶,常能喝出不同的味道。

如,早上喝茶,下午喝茶,晚上喝茶,一天当中,不同的时间状态喝茶,味蕾感知有所不同。

有如,独自品茶和四五好友喝茶,在独自喝茶时,少了交谈纷扰,喝茶更专注,更能品出不同的味道来。

亦或是,晴天雨天喝茶,高兴和烦闷时喝茶,专注和随意的喝茶,同样的喝茶,味道却不一定是同样的味道。

……


一款岩茶,不同的阶段喝,可能的原因,还有很多很多,欢迎大伙儿留言补充。



《5》

窗外淅沥的雨声,不断拍打窗台。听雨,品茶,多么有意境啊。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不同的人生阶段,听雨,能听出不同的感悟。

在不同的阶段,喝茶品茶,同样能喝出不同的收获。

麻花想起,有句广告语很经典,下雨天与吃巧克力更配。

其实下雨天与喝岩茶也很相配。

细雨蒙蒙的天气,喝上一杯绵柔醇和的水仙,舒服极了。

只想蜷在茶香里,细细的品,细细的品,而窗外,缠绵的雨,依旧落个不停。

喝茶,喝习惯中的味,品心境中的平和

  初食茶,不知味,是茶皆可饮。茶?比水多了一点味而已,不足道哉,只为解渴。素闻茶有百态,我泡茶取一态——随性。放在玻璃杯中的茶从不问出处,沸水烫之便饮,足矣!若喝茶还需沐浴焚香、温杯烫盏,赏其形、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这样喝茶太过无趣,毫无性价比可言,相信与我同在的人有很多,有人就对喝茶毫无感触,甚至嗤之以鼻,特别是在很多日理万机,忙得脚不点地的人,更觉无趣。

  茶有什么好的,自小喝山泉水长大的我,一味地觉得喝茶只是比水好喝,品茶也只是一种雅兴。但不知哪里的香飘过,一向不喝茶的我却爱上了喝茶,爱这茶中苦涩,爱这茶中甜香。贪恋这杯茶中的柔情,痴迷那回甘生津的韵味。甚至是享受泡茶这繁琐的工序。

  喝茶,喝的是味道

  爱喝茶,是喜欢它独有的味道,如绿茶的汤清叶绿、香高味醇、清新自然;白茶的清鲜爽快、醇而甘厚;乌龙茶的味浓而不涩、浓醇适口、回味清甘;黄茶的黄汤黄叶、鲜洁爽口;红茶的醇香馥郁、温润有力;黑茶的醇厚浓郁、浓稠口感。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味,总有一种茶的滋味能满足你的口腹之欲,爱茶便是爱它的味。

  而我更喜欢喝普洱茶,喜欢它的香甜苦涩,回甘生津,迷恋它独有的陈醇,痴迷于它丰富的口感和未知待探索的层次感,每一泡都不一样。爱普洱茶,是酽酽温情的茶汤,是浓浓陈醉的香韵,是幽幽连绵的雅韵。

  喝茶,喝的是一种文化

  喝茶,喝的不仅仅是滋味口感,还有这传承已久的文化。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茶文化涉及了很多领域,有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谱、茶诗、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

  其中我尤爱古人绝美茶诗词。如苏轼的:

  《浣溪沙》“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次韵僧潜见赠》“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赠包静安先生茶二首》“皓色生瓯面,堪称雪见羞;东坡调诗腹,今夜睡应休”。《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送刘寺丞赴余姚》“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舟次浮石》“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

  如白居易的:

  《闲眠》“尽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曲生访宿》“村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萧员外寄新蜀茶》“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新居早春二首》(之二))“呼童遣移竹,留客伴尝茶”。

  古代多有文人出,品茗作诗样样通,然现代茶诗词也有很多,但对于我来说,更喜古代文人墨客的提笔挥思绪,蘸墨题流年,有情有景有意境,作诗品茗悟人生。

  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

  喝茶是一种心情,品茶却是一种心境。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来自于社会的压力,每日的繁琐之事,让人身心憔悴,即使如此,也不缺少“苦中作乐,忙里偷闲”的乐趣,品茶亦如此。一份淡泊的心境,谢绝繁华,回归简朴,如茶般煎熬,亦如茶般清净。与茶相伴,便可忘却一日疲惫心酸,将最平淡的日子梳理成诗意的风景。同样的,喝茶,喝的是一种感悟;坐看杯中浮浮沉沉,静待口中袅袅生香,喝的是茶,感悟的是人生,“一杯茶品人生浮沉,平常心造万千世界。”

  喝茶,喝的是一种习惯

  一樽浊酒流年醉,几许清茶朝暮间。时光总是走的很快,从前的酒逢知己千杯少,到现在是酒逢千杯知己少,回首时有种物是人非的伤感。越长大,越孤独,便寻一茶,付与一身情怀,与茶相伴,我知它苦中有甜,它懂我浮浮沉沉。

  喝茶是沸水润泽后,便能唤醒它的前尘往事;喝茶是苦涩过后的回甘生津;喝茶是时光陈醇后的享受;喝茶是茶情相伴的习惯。喝茶是什么?我仿佛明白:茶比水多了一点味而已,知这一味是人生;茶有百态,我泡茶取一态——随性,知这百态是心境。

  文|木坤小宝

  图|吉星坦罗

找到约3,530条结果 (用时 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0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