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做抹茶方法

找到约263条结果 (用时 0.021 秒)

首次亮相央视!带你了解茶界新贵——贵州抹茶

继贵州刺梨、贵州辣椒、贵州酸汤、贵州生态食用菌、贵州米粉广告片在央视CCTV-1、CCTV-2等十余个频道播出后,贵州抹茶广告片于9月12日起登录央视。

贵州是世界茶树起源地的核心区域,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绿茶看中国,中国绿茶看贵州”“中国茶园面积最大的产茶大省”等等光环之下,贵州再添“中国抹茶之都”的美誉。抹茶作为绿茶的深加工产品,贵州茶叶恰好为其提供了干净、高品质的原料,抹茶成为了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之一,贵州抹茶产量已占到中国产量的五分之一,世界产量的十分之一。在全国的抹茶生产企业中,贵茶集团的抹茶脱颖而出,如今已成为贵州抹茶的代表。贵茶集团一直坚持以欧盟标准生产高品质贵茶欧标抹茶,正在引领着贵州抹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贵州茶产业已进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抹茶是贵州茶产业优势的集中表现,在未来必将成为贵州绿茶主战略提质增效的重要力量。接下来贵州将坚持绿茶发展主战略不变,聚焦“绿色、生态、干净”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加工生产能力,强化质量安全保障,积极营造喝抹茶、吃抹茶、做抹茶、宣传抹茶的氛围,把贵州绿茶做成中国绿茶新标杆,也要致力把贵州抹茶做成中国抹茶新标杆,将贵州抹茶培育成流行世界的知名品牌!

知识拓展:

“九问” 带你迅速“解锁”贵州抹茶

一、什么是抹茶?

答:在我国,根据国家标准《抹茶》(GB/T 34778-2017)的定义:抹茶是采用覆盖栽培的茶树鲜叶经蒸汽(或热风)杀青、干燥制成的叶片为原料,经研磨工艺加工而成的微粉状茶产品。而日本茶业中央会对抹茶的定义:覆盖下栽培出来的茶叶不经过揉搓直接干燥得到的碾茶,然后将此碾茶碾磨出来的茶粉称之为抹茶。

茶树遮阴是制作抹茶必须的条件

二、抹茶也有等级之分吗?

答:根据我国标准《抹茶》(GB/T 34778-2017)的规定了抹茶分为一级和二级,两个等级抹茶的粒度(D60)必须小于或等于18μm,水分控制在6%以下,总灰分不得大于8%,茶氨酸总量分别为1.0%和0.5%。《贵州抹茶》标准(DB52/T 1358-2018)在国标的基础上,增加了特级抹茶等级,要求这一等级茶氨酸总量不得少于1.5%,农残标准也控制得更为严苛。

日本抹茶分级

日本的抹茶分类有两种标准:一是可根据栽培方法、采摘方法、制作方法和加工方法等进行分类。我们从表中可以看出日本的抹茶有十三个种类。市面上有单独一种,或者多种拼配后的产品,都以「抹茶」「加工用抹茶」「工业用抹茶」或「食品用抹茶」「蒸青绿茶粉」等名称在市面上流通。二是如果仅通过鉴察其栽培方法是否为“覆盖种植”以及其制造方法是否为“碾茶炉”来定义其是否为抹茶的话,G、J、K、L、M这五种都不能称之为抹茶。

三、市面上的茶粉都可以称为”抹茶“吗?

答:不能,除了抹茶,市面上还有绿茶粉和超微细绿茶粉为原料调制的食品。绿茶粉是茶青原料经过加工厂简易加工、研磨、筛选后分成均匀且颜色鲜艳的粉状茶。超微细绿茶粉是采用幼嫩茶鲜叶经保色处理和脱水干燥后,将绿茶瞬间粉碎成300目以上的绿茶粉末。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国内国外,一般栽培环节未经过遮荫覆盖工艺的肯定不得称为抹茶!

四、很多消费者认为抹茶源于日本,是这样吗?

答:其实不然,抹茶始于中国,最早起源隋朝,兴于唐而盛于宋,并传播到日本。抹茶色泽翠绿,拥有独特的覆盖香(海苔香),口感清香浓郁,用作食品添加剂不仅使产品清新怡人、保持茶叶原有的营养成分,而且还起到抑菌、适当延长货架期等作用。

五、茶树鲜叶是如何加工成抹茶的?

答:抹茶主要是以碾茶为原料经过较复杂精制工艺和特制研磨设备加工而来,碾茶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鲜叶储存→鲜叶处理→蒸汽杀青→散茶冷却→碾茶炉干燥→叶茎分离→二次干燥→叶梗分离。据测算,6斤茶树鲜叶加工制成1斤碾茶,1斤碾茶可加工0.85斤抹茶。

抹茶粉

六、对于普通的消费者,如何选到好的抹茶,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答:一、看品牌。大品牌、大企业对产品都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作支撑、加工设备设施也更专业,特别是涉及食品,大企业的产品品质、安全都会更有保证。二、看产地。抹茶的品质根本决定因素在于茶青鲜叶的品质,而茶青的鲜叶品质又由气候、土壤、环境等因素决定,正所谓“种得气味,制得其形”。好的抹茶一定是出自于生态环境优良的产区。

抹茶蛋糕

七、与普通绿茶粉相比,抹茶具有什么优势?

答:抹茶对原料的要求严格,制作工艺复杂考究,在口感、香气、色泽上均完胜普通绿茶粉,成为现代中高端食品元素代表的关键。此外,抹茶中的营养丰富,根据日本科学技术厅发布的食品标准成分表显示,抹茶含有丰富的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铁质是菠菜的8.5倍,纤维素是芹菜的28.4倍,胡萝卜素是胡萝卜素的17倍,维生素B1是柠檬的8.5倍,钙质是牛奶的3倍,维生素E是鸡蛋的25倍;喝一杯抹茶相当于喝30杯绿茶的营养成分。抹茶的营养健康价值在日本备受推崇,日前日本岛津制作所、伊藤园和源自筑波大学的医疗创新公司“MCBI”投入约2亿日元,联合启动临床试验,验证抹茶预防老年痴呆症的效果。

抹茶甜品

八、贵州为何大力发展抹茶产业?

答: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约70%的抹茶用于食品添加剂,20%用于饮品,10%用在药妆等行业。根据测算,未来5年全球抹茶需求量还有较大需求缺口,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直饮抹茶

随着市面上日式抹茶产品的不断增多,年轻人开始更多地接触和了解抹茶,并掀起了一股抹茶热,尤其是90后一代群体中,抹茶的消费力量惊人。生产方面,中国真正的抹茶生产企业数量屈指可数,以往市场上多是用低价的绿茶粉来充当抹茶,导致真抹茶体验受到一定影响,目前随着国内正规生产厂家和高品质抹茶越来越多,加上国家抹茶标准的颁布实施,真抹茶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风口。

贵州拥有全国第一的茶园面积,独天得厚的地理生态条件和严苛的质量安全标准,为抹茶产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九、贵州发展抹茶产业具备哪些优势?

答:一是生态优势。贵州是茶树起源的核心地带,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史;是全国唯一兼具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无污染的全境高原茶产区;茶叶的营养成分、水浸出物含量丰富,是老百姓愿意喝、喝得起的健康好茶。

二是茶树资源优势。贵州不仅茶园面积有优势,还有大量的新种植茶园,茶园规划设计起点高、基础设置配套好,全部采用无性系适制良种进行种植,具有发展机采机制的基础;三是聚合优势。以贵茶为主力军的贵州茶企创新“联盟模式”,将种植、初加工、精加工、市场销售整个产业链的企业紧密的团结在一起,统一种植管护技术、统一农资管理采购、统一生产加工技术、统一欧盟质量要求、统一包装市场销售,最大限度发挥每个环节联盟企业的自身潜力和优势。四是政府决心。贵州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贵州茶园禁用农药参照欧盟及日本标准,茶园禁用农药数量从国家规定的60种提高到128种,在全国率先禁用水溶性农药及草甘膦,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病虫害绿色防控。铜仁市委市政府作出将铜仁打造成为“世界抹茶之都”的战略决策,将进一步延长茶产业链条,提升茶产品附加值,提高茶产业效益,力争把全市建成中国高品质抹茶基地,打造成为国际抹茶文化中心和交易中心。

文章/动静新W 黔茶资讯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王一博、王鸥:“贵州抹茶太好喝了!”

谁能想到,这次夸咱贵州抹茶的,会是王一博……

“王一博学做抹茶”上了微博热搜,短短时间内,获得了1.6亿次点击,11.5万次讨论。

抹茶君心想,这是啥情况?连王一博都被俘获了芳心,抹茶的魅力,终究是藏不住了吗?

图片

原来,这是最新一期芒果TV《天天向上》清明品茶特辑——大家来找“茶”中,王一博、王鸥、汪涵、大张伟、蔡卓宜等明星大咖同台,大展茶艺。

来自贵州铜仁的国家一级评茶师覃玉老师,为节目现场带来了近年声名鹊起的贵州抹茶。

覃玉老师现场教学点茶法:

王一博、王鸥现场活学活用:

点茶的过程中,香气四溢。

优质的贵州抹茶,一边点,一边茶香弥漫……

崭露天赋的王一博,还得到了老师的现场表扬哦:

现场品饮了覃玉老师做的抹茶后,王鸥连声称赞:太好喝了!!

这期天天向上“大家来找茶”特辑,让优质的贵州抹茶又一次展现在了公众视野。

这抹高原鲜绿,连王一博、王鸥都赞叹不已,究竟是什么来头呢?

节目里,汪涵不禁提问:为什么贵州会有这么好的抹茶?

覃玉老师娓娓道来:

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这是贵州抹茶得天独厚的生长优势。

在这片沃土生长的茶青,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低,口感非常鲜爽。

贵州抹茶能够声名鹊起,可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些年,贵州省为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铺垫。

早在2008年,贵州对400多万亩土壤广泛取样,对PH值和重金属指标不合格的土地,一律禁止建设茶园。

之后,贵州省在全国率先提出“茶园禁止草甘膦和水溶性农药”,同时推行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使得化学农药减少过半。

更在全国率先建立起茶叶质量安全监测网络体系。种种举措,使得“干净茶”成为了“贵州茶”的代名词。

除此之外,《贵州抹茶》、《梵净抹茶标准体系》等多项地方标准相继出台,令贵州抹茶进一步获得制度优势的加持。

而一众茶企也得到扶持,努力把贵州抹茶做出一流品质。

以贵茶集团为例,多年来贵茶集团一直以欧盟标准为企业标准,生产高品质的贵茶欧标抹茶,如今已成为贵州抹茶的代表。

贵茶欧标抹茶,源自世界抹茶工厂,年产能可达4000吨欧标抹茶。贵茶集团引进日本先进的现代化生产线,从初加工到精加工车间,以科学的方法严控每一批产品质量,实现高品质欧标抹茶的智能量产。

为保证抹茶生产质量,贵茶集团坚持从茶园到成品,以出口欧盟的标准管控抹茶生产。贵茶欧标抹茶的突出特点,表现为安全、高质、卫生,并获得日本抹茶专家的称赞,得到了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采购商的青睐。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

贵茶欧标抹茶的宣传片片段,也出现在了节目中)

抹茶君忍不住夸一句:贵州抹茶,火得大有道理、火得大有前途!

王一博、王鸥都为之陶醉的贵州抹茶,正代表着一种鲜活的、健康的状态,引领着当代年轻人的新“食”尚。

我们更希望,这抹健康的绿色,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受惠、乐在其中。

贵州抹茶,天天向上!

来源:贵茶集团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鲜为人知的安茶消亡与复兴史

安徽祁门物华天宝,属于古徽州的一府六县之一。它不仅是景德镇高品位瓷土的供应地,而且有屯绿中最著名的凫绿、红茶中最香的祁门红茶,还有一度曾销声匿迹、少为人知的安茶。

祁门安茶,原产于祁门县的芦溪乡一带。它的起源和消失,与祁红的创始人余干臣的后半生一样神秘,没有留下任何的文字记载,竟然谜一样的消失了。

走进芦溪,我在做过充分的安茶调查,查阅过大量的有关史料以后,猛然醒悟,要想真正看穿安茶的真面目,一定要如实地把它还原到产生它的时代中去,有必要把它与同时期的同类茶细心比对,如此,便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要想明白安茶是怎样起源的,首先,必须探讨清楚它是怎样消失的。

关于安茶的凋敝消亡,共同认可的准确时间,应在 1940 年之前。如果把祁门安茶和梧州六堡茶做一对比,便会惊奇地发现,安茶的销运路线艰难而漫长,其运输行程,大约要历时 3~4 个月。安茶在祁门的芦溪制作,由阊河运至饶州,出鄱阳湖后,入赣江而达赣州。更换小船后,逆水在大庾(南安)登陆,穿越大庾岭(梅岭),入粤界南雄,而至广州、佛山一带销售。

从安茶的销运过程可以看出,祁门人只是完成了茶的制作,然后运输到广东佛山等地。这点与六堡茶的销售类似,原产地的茶农根据要求做完茶后,只是批发给了广东茶商,并没有解决成品茶的零售问题。而广东茶商买到批量的茶以后,经过存放陈化,又转手把茶零售到两广地区,但大部分的安茶,还是销售到了港澳和东南亚地区的华侨手里。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以后,战火纷飞,安茶的运输路线变得更加艰难,茶运之路充满着更大的凶险,这就意味着安茶的运输成本,必然会成倍地提高了。而此时的安茶,又同时面临着与六堡茶的同质化竞争问题。更令安茶雪上加霜的是,当安茶的批发价格不能提高到可以抵消巨大的运输成本与生命风险赔付的时候,远在祁门的安茶生产商只能被迫停产,这是最合乎情理的推断。此起彼伏,在安茶衰亡的同期,也就是 1935 年,我们还能查到一组重要的数据,梧州六堡茶的销量,就在这一年创了历史新高,达到了 80 万斤的产量。这个突然出现的产量,是否可以合理地解释为:当安茶停产以后所形成的产量缺口,是由相类似的六堡茶来弥补的?这个论断,显然是成立的。何况在安茶的身边,品质优异、馥郁高香的祁门红茶已经兴起,在红肥绿瘦的产业窘境中,当地的很多茶号纷纷开始绿改红,这也是符合历史的客观经济规律的。

枝上小虫,助茗瓯春色。

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

通过安茶的消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安茶和六堡茶收购以后的销售路线与消费群体,是高度重合的,都是由广东人完成收购,然后再由广东茶商完成茶的仓储、陈化、拼配甚至是再包装,最后销售到同一个地方,即两广、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安茶的突然消亡,消亡得很绝情、很彻底,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在当时,安茶是全部外销的,产茶之地的祁门人,并不习惯品饮安茶。假如在祁门或周边地区,存在着安茶的稳定消费群体,那么,一定会有一两家安茶的老字号,能够苟延残喘地活下来。然而,残酷的历史现状,也同时证明了这一结论的可靠。

明清俗话说「无徽不成镇」,早在东晋时期,徽人就已远赴异乡,其后,在盐、茶、木、典四业中,叱咤风云。尤其是明清时期,茶叶贸易已经成为徽商经营的巨业。从上文的历史事实可以推测,安茶的起源应该是模仿了六堡茶的制作工艺。当时,在广东经商的安徽茶人,从六堡茶的制作和经营中,管窥到了巨大的商机,他们联想到家乡芦溪有着与六堡镇相似的地理结构,都具备群山连绵、两河汇聚这样适宜茶树生长的良好条件,并且,芦溪特有的槠叶种洲茶叶厚味浓,枝粗叶大,价格低廉,尤其在春尾以后,茶梗依然持嫩、柔软,非常适合陈化。正是兼具了这些得天独厚的制茶条件,勤劳精明的徽州人,从粤商手里拿到订单之后,便开始模仿六堡茶了。

令人更为吃惊的是,《六堡志》里记载:「六堡镇的文记茶号,曾根据市场需求,生产过六安篮茶和普洱茶。」由于年代久远,资料匮乏,我目前无力再去做进一步的考证。如果能够证明,作为六堡茶中五大茶号之一的文记第一个生产了六安茶,那么,祁门安茶仿制六堡茶的历史疑问,马上会迎刃而解。如果暂时还没有确凿的证据去证明这一点,也至少说明广西梧州的六堡茶商在历史上是生产过一定数量的祁门安茶的。并且,二者之间的工艺、设备、技术、包装、成品茶的滋味等,都具备了一定的相似性。

六堡茶的初制情况,也是如此。茶农只是完成了毛茶的制作,在六堡茶的后期制作中,关键的渥堆、陈化、仓储、拼配等环节,基本是由不同的茶号自主完成的。因此,当时的六堡茶生产,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产品标准。在祁红问世之前,以生产绿茶为主的祁门,是无法接受发酵茶的,之前,也不可能具备生产发酵茶的技术和条件。拿到了产品订单的芦溪人,为了做出汤色黄红的发酵茶,便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他们在春尾完成了毛茶的杀青、揉捻和干燥后,到了白露节气,把毛茶堆在室外,采取夜露的方法,以提高茶叶的含水率。为了使茶叶发生氧化红变,在白天,他们又把茶叶薄摊晒干。茶农们在反复的堆放、薄摊过程中,无意识完成了茶叶的渥堆过程。当堆温升高后,他们就会去翻堆降温,如此反复的夜露日晒,通过湿热作用,破坏了茶叶中的叶绿素,待茶坯变软,色泽呈黄褐色,便进入干燥环节。在包装上,也仿制了六堡茶的竹篓装。毛茶在装篓前,也像六堡茶一样,用木甑蒸软,压入箩筐,然后晾置、陈化,烘干后,运出祁门。因为安茶的运输路线漫长,需要多环节的船载、车运和人扛,所以,过去安茶的小竹篓,每篓重 3 斤,每大篓装 20 小篓,总重 60 斤。其重量,便于装卸,明显小于六堡茶 100 斤的大筐装。

老茶的醉人汤色。

按照以上工艺做出的茶,茶的汤色加深了,滋味浓厚醇和,苦涩味降低,其产品质量自然能够达到粤商提出的要求。当然,在那个时代,六堡茶和安茶的主要消费群体,还是中下层的劳苦人民,基本用于解渴祛暑之用,消费者对这类价廉耐泡的粗茶,也不可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不仅如此,茶在渥堆的湿热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微生物群,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茶汤由苦涩逐渐开始向醇滑甜厚转变,并有独特的槟榔香产生。独特的槟榔香,后来成为品质优异的安茶的审评标准之一。1988 年,安徽省名优茶评审委员会对安茶的鉴评标准为:「色黑褐尚润,香气高长,有槟榔香。「2015 年 11 月,在安茶的传承人汪镇响先生的办公室,我见到一个他珍藏的早年老安茶的竹篓,竹篾已红变,体积明显大于现在安茶的茶篓。其中的茶叶虽在近几年喝完了,但细嗅一下,竹篓里剩余的老箬叶上,还保留着淡淡的槟榔香气。

在 1949 年之前,还没有六大茶类的分类标准,所以,当地人习惯性地把安茶作为绿茶,这是可以理解的。当我们明白了安茶的制作原理,及其需要陈化的后发酵事实之后,把祁门安茶归类为黑茶,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六安和祁门虽然同属安徽,但在交通不甚发达的古徽州,山路弯弯,感觉还是相距甚远。因此,祁门产的安茶与六安茶,根本就是品质殊异的两种茶类,风牛马不相及。但是,为什么祁门安茶又能被刻意称为六安茶呢?

个人认为,是因为当时的六安贡茶名气太大了,茶商们售茶攀龙附凤,沾点名气,也在常理之中,古今亦然。六安茶,从唐代到明代名扬天下,妇孺皆知,清初又贵为贡茶。

明代屠隆《考槃余事》记载:六安茶「品亦精,入药最效」。农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里写道:「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嘉庆九年,《六安州志》云:「天下产茶州县数十,惟六安茶为宫廷常进之品。」清代李光庭的《乡言解颐》里,也多次提到过六安茶,「金粉装修门面华,徽商竞货六安茶」,「古甃泉逾双井水,小楼酒带六安茶」,所以,身在祁门的茶商,为了提高安茶的身价,撒了一个弥天大谎,便称他们的安茶产自著名的六安贡茶之乡,故意把安茶和六安茶搅和在一起,鱼目混珠。因为当地人不喝安茶,也不会在意茶票上究竟印了什么。

当时的安茶,价格低廉,购买和消费安茶的人,大部分为流落南洋打工的下层劳苦华侨,他们更不会去深究茶的产地。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安茶大号,如孙义顺、胡矩春、汪厚丰等,茶票上均明确标注了「六安采办雨前上上细嫩真春芽蕊」,「惟我六安茶独具一种天然特质」,「在六安拣选雨前上上芽蕊,不惜成本」,等等强调之语。另外,还有「六安贡品、六安名茶」等字样,这些类似的虚假夸大宣传,无非都在假借六安之名头,多赢一份利润而已。

当我们明白了安茶的出现是在两广茶商的商业需求以及安徽茶商的利益驱动下,共同催生的仿制茶品之后,对于安茶在包装和宣传上,自称为六安茶,就会更容易理解。他们普遍假托六安茶,是因为六安茶与六堡茶,都具备一个共同的「六」字,从读音上和功效上,更靠近与之相似的六堡茶。

一个冬日的清晨,我与合一园茶业的晓辉和旺鑫,从祁门县城驱车 40 公里,来到群山深处的芦溪乡。在孙义顺茶厂,就安茶的有关疑惑采访了对于安茶振兴功不可没的汪镇响先生。

汪老开明健谈,他说:「1918 年以后,黟县古筑乡孙家村的孙启明,带着茶叶和制茶技术来到芦溪,用谷雨以后的成熟茶青,与芦溪人合作生产安茶。孙启明看重的是芦溪有成片的原生槠叶种的洲茶,土地肥沃,不用施肥。」

当我问到「软枝茶」的时候,汪老的回答,印证了我的思考,他说:「软枝茶,不是一个品种,曾在孙义顺老茶号工作过的汪寿康告诉过我,所谓软枝茶,就是茶农完成鲜叶杀青后,把揉捻过的茶青摊晾在竹席上,晒至半干状态,然后卖给芦溪的茶号。很多茶农或背或挑,翻山越岭,一路上,那些半干柔软的茶青,在太阳下、在皖南湿热的天气里、在布袋里,在人体有温度的肩背上,自然会完成部分的湿热发酵,茶青的枝梗,便会变得更加柔软。当路人问起背的什么茶时,茶农们常常会说:『这是软枝茶』,天长日久,『软枝茶』的称谓,便约定俗成了。也就是说,杀青揉捻后晒至半干的茶青,才是各茶号的收购标准。若太干了,肩挑背扛,茶青容易挤碎;太湿了,茶青的含水率高低不一,茶号不好定价。类似的收购行规,在其他的红茶产区,也同样存在着。各茶号每天收完茶青之后,便立即在自己的作坊里,集中完成毛茶的干燥,以及后续的日晒夜露、蒸压、包装等关键工序。祁门的秋冬季,是深山里的枯水期,临近过冬才能制作完毕的安茶,要堆在山里,自然陈化半年,等春天来临,小溪里涨满春水时,安茶始可借着水流,用船运出芦溪和祁门。」

从汪老的谈话中,我们能够进一步印证,安茶的制作技术,确实是从外地传过来的,这也基本符合上文、我对安茶起源的考证。孙义顺老茶号的创始人,应该详细考察过,芦溪的茶园与六堡镇的相似性,当时,孙启明不只是引进了茶的制作技术,同时,也带来了六堡茶的成品茶、和竹制包装,以供参照。因此,传统的老安茶,从出生开始,身上总有抹不掉的六堡茶的历史印痕。

在孙义顺茶厂,我看到了一份珍贵的手稿资料,它是解放前负责运送最后一批安茶的程世瑞先生的口述笔记,程世瑞先生也是早期成批量安茶的最后见证人。他笔记中写道:「安茶,是一种半发酵的红青茶」,陈化了八年的王德春号安茶,「呈青黑色,没有发霉变质,尚有清香味」。

当他把茶运到佛山的兴业茶行,用开水冲泡这款茶的时候,程世瑞口述说:「味稍苦涩,茶汁乌红色,叶底呈青色,另具一种茶香味,不同于祁门的红茶和绿茶,与六安茶的差别更大。」这段话,是在安茶消失之前,前人留下的唯一的文字记录。从口述中可以读出,陈化八年的安茶,茶汤呈乌红色,而不是橙黄色或橙红色,它是黑红浓醇的典型的黑茶类汤色。这种汤色,是只有经过了前期渥堆,在湿热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的汤色。

现在的安茶工艺,存放八年后,是不可能出现乌红汤色的,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叶底呈青色,这里的「青」,应该是深绿偏黑,说明这批茶的活性很足。一款良好的陈茶叶底,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多,其色泽会黑中泛青,慢慢变得新鲜而明润,而非做旧茶的碳化与胶着不散。程世瑞描述的安茶,既不同于绿茶,也不同于红茶,另具的一种茶香应该是渥堆与后发酵产生的醇和陈香。如果当年的老安茶工艺与现在的安茶工艺近似,那么,陈化八年后的安茶,其汤色是不会醇厚黑红的。

这些珍贵的信息,反而证明了现在的安茶制作与 1940 年之前是不尽相同的。在老安茶的核心工艺断代以后,现在的大部分安茶厂家,尚停留在相互模仿阶段,还没有真正把握安茶的传统工艺。

程世瑞先生的口述笔记原稿。

在芦溪,我参观过几个安茶生产厂,也品过数款不同类型、不同年份的安茶,说实话,我找不到黑茶类所具备的醇、厚、甘、爽、滑、红、浓的特点,大部分的安茶,仍偏苦涩,青味重,还保留着绿茶的火香,以及陈年绿茶的绿豆汤味道。个别的茶,会有淡淡的箬叶香和竹青味,这与安茶的箬叶竹篓包装有关,并不是安茶陈化后真正的醇厚滋味。

现在的安茶工艺,基本选择谷雨至立夏前后的茶青,杀青、干燥后做成毛茶。等白露过后,白天在竹甑中,把毛茶烘干,等晚上把干燥后的毛茶摊匀到竹席上,承接秋夜的露水。露过一夜的毛茶,次日在太阳下晾晒一天,然后蒸软,压入衬有新鲜箬叶的竹篓,最后烘干和陈化。

安茶在历史上素有「圣茶」之名,茶性温凉,清热祛湿,可作药用。因此,安茶的复兴和传承,显得尤为必要。作为一个爱茶之人,我希望更多的祁门人能从旧时安茶兴盛的大背景里,结合黑茶的制茶原理,去追寻和探索安茶最初的制作技术。果真如斯,安茶的未来不可限量。


找到约260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