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88青饼开汤

找到约82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88青饼的“封神”秘诀:从无人问津到成名天下,88青究竟有何奥秘

88青饼号称干仓茶鼻祖,指的是勐海茶厂于1988年至1991年生产的7542青饼的统称。88青饼如今市面少见,且价格高昂,可谓是一茶难求,在茶界可谓是明星般的存在。

那么,88青饼究竟滋味如何?88青饼到底好不好喝?今天,旗舰店“藏品普洱”掌柜,将为大家详细讲述88青饼的由来,并开汤品鉴。

  

藏品普洱,藏品牌好普洱,每天一篇专业原创文章,150多款明星老茶介绍,分享普洱茶品牌、老茶,以及买茶、存茶、泡茶、品茶的专业干货知识,尽在微信公众号“藏品普洱”,欢迎交流!

一、88青饼溯源:无人问津的7542

1973年,省公司取得自营进出口权。应香港客户要求,公司组织老茶叶专家恢复生产七子饼。其中,生产于1988年至1992年期间的一批7542七子饼,因种种机缘,一直积压在仓库里,无人问津。

1992年,香港联合贸易公司职员、勐海茶厂驻港代表陈强受命推销这批7542七子饼。某天,他带着一片茶拜访陈国义。

陈国义试喝之后,发现这款茶与当时香港人喝惯了的褐色熟茶很不一样,饮后生津回甘,7泡有余香。经多次对比品饮后,陈国义以港币7.8元一片的价格把整批货全部买下。

陈国义先后分四次提完这批货,随后把其中一半卖到了华人较多的北美市场,另一半留在了香港当地销售。由于这批茶当时的青涩味较重,香港市场大多茶客并不接受。陈国义先生因此成立了一家茶艺公司,引导人们喝茶,讲解茶艺,然后推销这批茶。

由于这批7542七子饼生产于80年代末期,陈国义又是在1988年创办的香港茶艺乐园公司,做生意也想图个“发发”的好彩头,因此,陈国义为其命名为“88青饼”。

二、88青饼成名:是金子总会发光

88青饼历年一直受人青睐,能从各大茶厂琳琅满目的茶品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正在于它所存储的环境——干仓存放。

88青饼最初无人问津,一直干仓存放在勐海、昆明的茶仓里,体现出了与之前存放于香港湿仓完全不同的风味。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期转化非常优秀,引人着迷。

88青饼

2003年,白水清托人从陈国义手上买断这一批88青饼,由于口感独特且数量有限,再加上88青饼“发”的谐音,88青饼逐渐受到市场的追逐,价格也不断上涨。

88青饼就这样,从当年在勐海茶厂仓库积压多年的7542七子饼,到终于重见天日,并凭借自身的优异品质,深受市场好评。这件事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是金子总会发光,是好茶,也终将被发现!

三、88青饼开汤品鉴

88青饼采用薄棉纸包装,正中为中茶的经典标志,其中的“中”字呈苹果绿色,这也是88青饼与其他七子饼包装的不同之处。

88青饼以肥壮茶菁打底,幼嫩芽叶撒面,是传统的7542 配方。茶饼乌褐油亮,金芽遍布,干茶香气明显,旧茶的老旧温醇香气,从茶块的夹缝之中,慢慢渗出,真是优雅。

88青饼的“封神”秘诀:从无人问津到成名天下,它究竟有何奥秘

88青饼

撬茶10克投入紫砂壶中,热水注下后迅速出汤,30多年的陈茶,汤色红浓透彻,茶香四溢,满室茶香怡人。

88青饼茶汤入口饱满厚滑,回甘连绵,经久耐泡,细品之下,那股独特的梅子香在后韵中逐渐显现,十分迷人。那种陈年普洱茶的爽朗感,只有茶底足够丰厚的干仓茶品,经时间慢慢磨炼后,才能胜任。

88青饼的“封神”秘诀:从无人问津到成名天下,它究竟有何奥秘

88青饼茶汤

88青饼的存在,证明了干仓存放对于普洱茶品质转化的重要意义,也例证了拼配茶也可与号级茶接踵比肩。

88青饼作为一款真正有底蕴的普洱茶,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生命力。品此好茶,须知缘惜福,方为茶中真意!


普洱藏家茶馆举办7542普洱茶品鉴会,88青饼开汤令人惊叹!

前段时间,由普洱藏家茶馆主办的“读懂7542”普洱茶品鉴会顺利举办,现场茶友如痴如醉,深刻感受着7542普洱茶的魅力。

微信图片_20190224171910.png

▲茶会现场

普洱藏家茶馆馆主,为国家高级评茶师、淘·宝·店“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鲁文锋老师。

鲁文锋老师自1998年进入普洱茶领域,师从“普洱教父”白水清,并开辟有《老茶讲堂》栏目,发布在微信工众号:普洱藏家,与茶友分享。

微信图片_20190224171844.png

▲鲁文锋先生的部分珍藏

茶会现场展示了鲁文锋先生历年收藏的50年代红印、60年代宋聘号、清末百年宋聘号等古董茶品,作为普洱茶发展史讲解教材使用。

茶会正式开始,鲁文锋先生及其夫人,还有助泡师以茶人最高标准90度鞠躬的方式欢迎各位茶友的到来。

茶会品鉴的茶品主要有白水清亲制2007年勐海早春(根据88青配方拼配而成)、2001年7542、1997年7542、白水清藏88青饼。

微信图片_20190224171914.png

▲07年勐海早春·普洱藏家珍藏

鲁文锋先生在讲解《唛号7542》的时候,夫人就在一边专注泡茶。茶友们都很投入的感受主讲师鲁文锋先生的分享。

7542是勐海茶厂的标准化配方,于1975年研制成功。在勐海茶厂产品的规制下,7542这个唛号茶,就可以说足以为代表标准化的茶品代名词。

75代表75年开始的唛号,4为4级茶菁分级,2为勐海茶厂的代号。

微信图片_20190224171917.png

▲01年7542·普洱藏家珍藏

7542 系列是勐海茶厂最受市场追求的青茶产品,可分为六个时期:

1、1975年至1985年的小绿印七三青饼7542时期;

2、1980年代初至1980年代末的厚纸7542时期;

3、1980年代中至1990年代初的薄纸小七版7542时期(含八八青饼时期);

4、1993年至2003年薄纸大七版7542时期;

5、1996 年至2005年改制前大益茶时期;

6、2005年至现今的改制后大益茶时期。

中间涵盖跨度将近40年,一个常规化的茶产品能够横越四十年而不衰,相信是非常值得爱好普洱茶的茶友们来探讨学习的。

微信图片_20190224172708.jpg

▲88青饼茶汤

一边听着讲解,茶艺师们帮忙把茶倒入茶友的杯中。7542的魅力,尽在茶汤里!尤其是压轴登场的88青饼,最令人惊艳。

历经30多年的转化,88青饼在口感的表现上较丰富,且层次分明,茶气强劲,其特殊的梅子韵,使人一饮心醉,堪称7542系列的翘楚。

content_unadjustednonraw_thumb_10b8.jpg

▲88青饼茶汤

现场茶友们的热情很高,原本计划20人的场地,最后发展成接近40人,部分茶友只能在临时安排的卡座内感受。

主泡师都快忙不过来,三套水壶同时烧水才能跟上泡茶速度,公道杯必须备3个才能保证所有茶友都能喝到一杯热茶。茶友们都喝得意犹未尽!

微信图片_20190224171931.png

▲茶友正在品茶

四款7542品鉴结束后,为自由交流时间,鲁文锋先生一一回答茶友们提出的疑问,并现场以实物茶品引导茶友辨识7542的特性。茶友们都感叹,主题品鉴会的形式让他们对老茶的了解更深入一层,期待这样的活动多多举办!

声明:文章由微信公众号“普洱藏家”原创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普洱藏家古董老茶品鉴会,50年代红印、60年代宋聘、88青饼精彩亮相!

普洱老茶是时间沉淀的产物,堪称“可以喝的古董”。近日,普洱藏家茶馆举办一场古董老茶品鉴会,茶友们有幸品味一场味蕾盛宴!

普洱藏家茶会

普洱藏家茶馆的馆主是鲁文锋先生,他是国家高级评茶师、淘宝旗舰店“普洱藏家”掌柜、白水清嫡传弟子;

历年藏有百年宋聘号、1950年红印、88青饼、92方砖等老茶,并把多年研究普洱茶心得,整理发布在微信公众号:普洱藏家,与茶友分享。

普洱藏家总店

 一、50年代红印

 50年代红印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批普洱茶品,是现代普洱茶中的精品,也是整个普洱茶行业的价格风向标。

由于当时茶叶生产发展刚刚开始,自然环境尚处于未开发状态,所以50年代红印所用的原料,在今天看来,基本可说是万里挑一,这也让红印圆茶在当时的印级茶品中得以鹤立鸡群、一枝独秀。

52年甲级红印条索及茶汤·普洱藏家珍藏

历经60多年陈化,其饼面已转为栗红色,润泽油亮,条索紧结肥壮。开汤后茶汤红浓透亮,入口强劲霸道,富有力度和刺激性,口感饱满醇厚,生津回甘,有兰香和野生樟香味,饮之通体舒畅!

 二、60年代宋聘

50年代末60年代初,宋聘号的后人搬迁到泰国。为了谋生,他们捡起祖上做茶的手艺,在泰国加工了许多宋聘号,这些茶品被称为“泰国宋聘号”。

60年代宋聘号·普洱藏家珍藏

60年代泰国宋聘号大多包有白色的手工纸,印上宋聘号标志。茶饼内也压有一张正方形内票,但内票右边的如意瓶最下方缺了一角。

主泡师特意搭配清末百年紫砂壶冲泡,紫砂老壶组织密度配老茶,比较发香。60年代宋聘号饼面乌润油亮,掺了很多老叶,泡开以后很有茶气香。茶汤口感偏淡,但不失醇厚顺滑,药香十足。

60年代宋聘号茶汤·普洱藏家珍藏

三、88青饼

所谓“88青饼”,是指勐海茶厂于1989年至1991年生产的7542青饼的统称。此茶由港商陈国义发现,后被普洱教父白水清收藏推广。

88青饼堪称标准化配方茶标杆,引导了后期七子饼茶的风向标,茶人无不以拥有一片88青为傲。

88青饼·普洱藏家珍藏

时至今日,经过近30年转化后的88青饼,茶饼呈乌润油亮,汤色红浓透彻。入口饱满厚滑,彰显独特的梅子香,回甘连绵,经久耐泡。

88青饼的存在,证明了干仓存放对于普洱茶品质转化的重要意义,也例证了拼配茶也可与号级茶接踵比肩。

88青饼茶汤·普洱藏家珍藏

老茶的迷人是一种境界,让人从刚喝茶的身体紧绷,到逐渐舒畅、再到通体安适略带懒惰的抒放感,是完全没有负担的美妙。

品味老茶,是光阴对细节的耐心雕凿,更是一种用生命完成的修行。

声明:文章由“普洱藏家”原创整理,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找到约77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