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聚合力,一乡一品促共富——第二届中国(浙江•诸暨)三茶统筹发展大会暨西施石笕茶文化节今日开幕

人间四月,共赴春光,以茶为媒,共商茶事。4月2日,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学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诸暨市人民政府、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浙江·诸暨)三茶统筹发展大会暨西施石笕茶文化节在浙江诸暨隆重开幕。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浙江省政协原主席周国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共杭州市委原副书记张仲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姜仁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姚静波,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孙国荣,浙江省供销社二级巡视员施建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杨秀芳,绍兴市委常委、诸暨市委书记沈志江,诸暨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昆仑,诸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浩良,诸暨市政协主席孟国锋,诸暨市副市长童云英等领导嘉宾出席本次活动。其中,陈宗懋院士、刘仲华院士以视频方式致贺词或作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对大会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他说,近年来,诸暨市委、市政府坚持守正创新,将茶产业与茶品牌、茶文化、茶科技紧密结合,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延长茶产业链、提升茶价值链,全面打响了西施石笕品牌。诸暨市要抢抓茶产业发展机遇,把西施石笕品牌建设好、使用好、发展好,进一步推动品牌增值溢价,真正让西施石笕成为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乡村和美、推动共同富裕的“金叶子”。

一直以来,茶产业作为诸暨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诸暨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强化“三茶统筹”发展力度,着力打造“西施石笕”公用品牌。绍兴市委常委、诸暨市委书记沈志江在会上指出,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成就了西施石笕茶清新高雅的特点。诸暨是中国无公害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西施石笕茶历史厚重,承载着诸暨绿茶的发展史。围绕着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篇文章,持续打好政策扶持、科技赋能、品牌培育、茶旅融合组合拳,有力推动诸暨茶产业节节攀高,茶叶市场欣欣向荣。近年来,诸暨市大力发展一乡一品富民产业,有效带动了强村富民致富增收。诸暨市目前年产茶叶近3200吨,综合产值7.4亿元,已经成为实现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的金叶子。品西施石笕,品的是百姓之乐,品的是幸福安康。

随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姜仁华在致辞中提到,茶产业是诸暨发展的绿色标志,诸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坚持文化延伸,建成了诸暨茶博馆、越红博物馆等一系列文化设施。坚持品牌引领,强势推出了西施石笕区域公用品牌。在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三茶统筹”理念方面,诸暨先行先试,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在诸暨,良种覆盖率已超过了75%,茶叶企业积极探索实践机械茶厂,科技赋能,推动茶产业良种化、标准化、机械化、多元化发展。

“七山二水一分田,北湖南岭不同天”,诸暨市多样的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乡俗迥然、风格多变的地方滋味。开幕式现场,诸暨市23个镇乡街道负责人共同为“一乡一品”特色农业产业发布按下启动钮。近年来,诸暨市委市政府大力培育和扶持“一乡一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形成了以“西施石笕”“枫桥香榧”“次坞打面”“同山烧”为代表的一大批乡村富民产业。下一步,诸暨市将聚力打造“品牌响”“特色靓”“链条宽”的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推动“土特产”成为引领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茶叶首席专家陆德彪发布西施石笕标准与包装,同时,浙江省诸暨绿剑茶业有限公司、诸暨市云剑茶业有限公司、绍兴越江茶业有限公司、浙江晨洋茶业有限公司获得“西施石笕”茶公用品牌推广大使称号。据悉,2022年,诸暨市茶园总面积10.3万亩,茶叶总产量3177.2吨,综合产值4.56亿元。茶文化之悠久、茶产业之稳固、茶产品之丰富使茶产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在第十八届中国茶叶经济年会上,诸暨荣获“2022年度茶产业规模化发展示范县域”和“2022年度茶业重点县域百强县”等荣誉称号。开幕式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姚静波为诸暨“2022年度茶产业规模化发展示范县域”授牌。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浙江省政协原主席周国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共杭州市委原副书记张仲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姜仁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姚静波,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孙国荣,浙江省供销社二级巡视员施建锋,绍兴市委常委、诸暨市委书记沈志江,诸暨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昆仑,诸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浩良,诸暨市政协主席孟国锋,诸暨市副市长童云英共同推杆启动开幕式,周国富会长宣布“第二届西施石笕茶文化节”开幕。

会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周国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姜仁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中国品牌专家、众信品牌管理机构创始人黄海南四位专家齐聚会场,西施论“笕”,围绕“三茶统筹”发展理念各抒己见,畅谈感受、共话发展。

会议伊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周国富作《对习近平总书记“三茶统筹”重要论述和西施石笕茶高质量发展的粗浅认识》报告,他提到,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时发出了“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的重要论述,从此吹响了中国茶界奋进新时代茶业高质发展的号角,极大地激发起中国茶人的文化自信自强、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茶业强国的奋斗精神。周国富会长认为要深刻理解和践行“三茶统筹”重要论述,就得搞清楚“为什么要统筹?”“谁来统筹?”“怎样统筹?”等问题。“三茶统筹”是新时代、新理念、新阶段、新征程、新格局的新要求;是破解大国小农瓶颈,改变低小散弱现状,发展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打牢乡村振兴支柱产业,实现茶农小康、人民健康、国家安康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健康生活的需要;是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创造茶叶强国辉煌的必然要求。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是“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体,践行三茶统筹,就应文化赋魂,科技赋能,产业富民,辩证统一,高质量发展。三茶统筹,贵在统筹。党政领导尤其是县域党政统筹是主体统筹,运用中国智慧、中国气概的统筹谋略,建构起各方面融合的整体统筹格局,在主体统筹前提下,多角度、多方面的融合统筹,可以将西施石笕茶从文化品牌的角度切入,清纯、美质、家国情怀是其重要特质。

随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姜仁华就三茶统筹之中的茶科技作《茶科技赋能茶产业:现在和未来》报告。他在报告中分析了我国茶产业与科技进展的现状,中国茶业科学领域学科体育最完整,综合实力最强,但同时也面临着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等主要问题。茶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供求出现结构性失衡、质量安全隐忧未消除、综合效益还有待提高、生产经营仍传统落后这四个方面。姜所长针对这四点作详细分析并对茶产业与茶科技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茶饮一直是我们寻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虽说饮茶有益健康早已成为共识,但要真正科学健康地饮茶并不容易。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的视频报告《饮茶与健康》中,我们了解到茶叶中的茶多酚能够杀死龋齿细菌的同时还能够抑制葡萄糖转移酶的活性,从而起到预防龋齿的作用。长期饮茶不仅能够延年益寿,还具有抗氧化、提高人体免疫力,降压、降血脂、减肥、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能。陈宗懋院士坚持喝茶80多年,他总结出了一句名言:“饮茶一分钟,解渴;饮茶一小时,休闲;饮茶一个月,健康;饮茶一辈子,长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重要关注点。这也直接驱动着茶产业向品牌化转型。如何更快更好地提升茶叶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这一直是众多茶企茶商们关注并思考的话题。中国品牌专家、众信品牌管理机构创始人黄海南作《茶叶品牌的升级破局之道》,茶叶市场的消费者在进行变化,由原先的X世代、Y世代人群转变成为现在的主体消费人群Z世代。Z世代人群规模突破2.6亿,消费潜力将随着Z世代进入职场后持续释放。而消费的模式也从填补式消费到炫耀式消费再到悦己式消费最终转型升级成归属式消费。而营销的根本是要靠近消费者,满足客户需求、提供品牌价值、做好产业及服务。品牌转型,要让消费者有创新体验,要增加品牌“酷”感,不仅要有令人愉悦的外在风格,更需具备有吸引力的内在个性。

正是看到了茶产业品牌化的发展趋势,2022年诸暨市委市政府深度融合“西施”和“石笕”两大诸暨独有IP,着力打造“西施石笕”茶公用品牌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西施论“笕”,这是一场茶界的盛会,更是一次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来源:茗边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