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茶大白茶

找到约4,145条结果 (用时 0.022 秒)

普洱茶大白茶产品

一片叶子 香茗百年——探寻景谷大白茶的“前世今生”之历史篇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是茶树发源的一个中心地带,是大白茶的故乡,也是闻名遐迩的木兰化石发现之地,其种植繁育景谷大白茶的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经过多年的发展,景谷大白茶已成为景谷县广大人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发展壮大景谷大白茶产业的前景广阔、未来可期。即日起,“普洱发布”微信公众号将陆续转载《普洱日报》推出的“探寻景谷大白茶的‘前世今生’之历史篇、现状篇、展望篇”3篇文章,以飨读者。

自古香茗出深山,好山好水出好茶。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是无量山系一块美丽富饶的绿色生态宝地。境内群山巍峨,重峦叠嶂,沟壑纵横交错,江河迂回蜿蜒,山脉峡谷相间分布,山间平坝星罗棋布。就是在这样独特的地理气候自然环境下,茶树在这里起源、繁衍、蓬勃生长,种茶制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

景谷县民乐镇大村村秧塔村民小组,地处高山密林的云雾山中,海拔1700多米,气候温凉,种植大白茶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历届景谷县委、县政府的精心培植打造下,景谷大白茶这片叶子声名远扬,成为茶中珍品,在普洱茶界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历史悠久朝廷贡品

景谷是茶马古道重镇,是全国茶业百强县。历史上和当今的景谷县都广泛种植景谷大白茶,至今还保留有一株树龄200年以上的景谷大白茶。

景谷县同时还是普洱茶和白茶原料重要生产基地,是茶树发源的一个中心地带,也是大白茶的故乡,更是闻名遐迩的木兰化石发现之地,距今3540万年宽叶木兰化石目前世界仅在景谷县发现。 

“人们爱喝茶,更应该了解茶,追本溯源。在景谷大白茶产业发展过程中,从茶树起源、种植加工、茶庄商贸、茶马古道、标样品牌等方面,景谷县均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景谷白龙茶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正勇说。

据史料记载,清光绪年间,一位回乡的清进士纪襄廷辞官回归故里,即如今的景谷县景谷镇纪家村。回乡后,纪进士看到景谷山脉重重、农田稀少,乡民们每年收获不敷食用。一心发展实业、富国裕民的他经研究考察,决定种植茶树,从数百株,到数十万株,在纪进士的精心培植下,数年后当地茶树蔚然成林,可供采摘。在他的倡导下,大量民众开始效仿,使荒山化无用为有用,并影响了相邻的地区,逐渐形成了新的普洱茶集散地。

  

“关于景谷大白茶的种植历史,民间有很多种说法。”景谷县茶特中心副主任陆传坤告诉记者,据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叶卷》记载:“景谷大白茶是有性群体品种之一,原产于景谷秧塔海拔1700多米地区,在特殊的自然气候条件下变异而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另据1998年出版的《云南省志》记载:“景谷大白茶在20世纪60年代初被云南省茶叶试验站选为46个优良茶树品种之一。”《景谷县志》(1978~2008)记载:“1995年由景谷茶厂生产的景谷大白茶(白龙须贡茶),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食品博览会金奖。”

品质独特广泛种植

时光飞逝,风光旖旎的茶林不变,一代代茶农在这片土地上耕作,融入了时代的气息。

步入近代,由于战乱、匪患等影响,景谷大白茶产业经历了一段时期的低迷,茶园荒芜。到了1950年,景谷县贯彻中央“大力垦复荒芜茶园,迅速恢复生产”的方针,至1956年,全县茶叶生产超万担,进入万担产茶县,列为全省万担产区。1958年,景谷县重点产茶区景谷公社,注重茶园管理,广泛施肥,茶叶产量超过万担,名列全省万担茶乡。1959年2月景谷县出席全国群英大会,被国务院授予奖状。

事实上,景谷大白茶产业的迅猛发展,还得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云南省农业厅在全省开展茶树品种普查,在景谷县发现100多棵大白茶树种。通过研究分析,生长于秧塔村民小组的大白茶树,叶形特大、白毫重,制作出的白茶白毫显露、条索银白、气味清香、滋味醇和回甜、耐泡饮,与福建白茶口感有所不同,具有自身独特的品质。同时,大白茶树也适于制作多种茶类,在口感和外形上都有很多优点。于是,1984年,云南省农业厅成立景谷县茶叶技术推广站开始在景谷县培育推广大白茶种植。

陆传坤说,历届景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景谷大白茶产业的发展,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加快了白茶产业发展的步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经过最近20年的大力推广,景谷大白茶产业迅速发展壮大。

茶中珍品名声远播

“喝茶要喝大白茶,又减肥来又降压。自古才得做贡品,而今走进百姓家。”这是流传在秧塔村民小组的一首山歌,表达了当地群众对景谷大白茶的钟爱之情。

“景谷大白茶因其外形美观、白毫显露、清香回味、汤色纯正而闻名。由于历史上种植甚少,产量不多,尤为珍贵,大白茶以叶大和嫩叶茸毛多为特色,深得广大茶商和消费者的喜爱。”张正勇说,景谷大白茶是云南大叶种茶类的一个优良品种,它的特点是芽头肥大,叶片厚实、软质,成品干茶银白色,其汤色清亮、香高味醇、回味生津、经久耐泡。同时,景谷大白茶还是普洱茶的最佳原料,也可以制作多种茶叶品种,如晒青普洱茶、烘青绿茶、滇红白茶、月光白等。

悠久的种茶历史、优质的地理生态环境,为景谷大白茶产业的异军突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多年前,一粒粒小小的种子落在秧塔村民小组的土地里,茶种和土地融合缓慢生长。如今,在秧塔白茶园里,尚存百年古茶树千余棵。陆传坤告诉记者,目前景谷大白茶在全县10个乡(镇)142个行政村2200个村民小组推广种植15万亩,涉茶农户16000户,有茶农12万余人,年产量近8000吨,年综合产值26亿元。

一片叶子,香茗百年。景谷大白茶这一片小小的叶子,不仅成就了壮阔的美景,更串起了群众增收致富金光闪闪的产业链。

作者|王福蓉罗成建刀琼芬吕禾文/图

来源:普洱发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普洱景谷:推动大白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年来,为做强做大景谷大白茶产业,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坚持“生态立茶”,加快推进“景谷大白茶”区域品牌培育,着力打造“大白茶+科技+文化旅游+康体养生”的产业体系,推动景谷大白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景谷大白茶种植基地(2022年10月摄)

景谷大白茶种植基地。

一场斗茶展示茶山的魅力

前不久,景谷县景谷镇举办首届苦竹山茶叶品鉴交流会,省内茶叶专家评委对景谷镇个人和企业报送的古树晒青和景谷大白茶90个茶样进行了评审。评审中,专家们按照各家茶叶的品种特征和品质优劣最终决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获得一等奖的月美人和古树晒青还进行了现场拍卖。景谷大白茶月美人起拍价800元,最后以9800元一公斤成交;普洱古树晒青毛茶起拍价1600元,最后以10500元一公斤成交。两个茶叶产品的价格都刷新了景谷镇苦竹山茶叶的历史价格。

自家产品被人成功拍下后,获得古树晒青毛茶一等奖的茶农李童顺心里乐开了花。“这是我做茶以来,价格卖得最高的一次,以后就会按这种获奖的标准一直做下去,让我们苦竹山的茶叶卖得更好的价钱。”

彝族群众采茶(2023年3月摄)

群众采茶。

讲好景谷茶山故事开发新产品喝上“时尚茶”

景谷某茶山联盟是一群由景谷县本地茶山青年自发组成的组织,主要以九零后、零零后年轻人为主。他们当中有曾经在外打拼的销售员、包装设计师、摄影师、服务员、快递员、小店老板等,如今他们回到景谷这块土地上自己制茶、卖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让好茶走出大山。

该茶山联盟总经理李兴明也从小看着家里人做茶,他说,小时候看父母只是把茶叶当青菜白菜卖,收茶赚点差价。后来出去上大学、工作后看到身边的同事做茶,而且效益都还不错。2015年,李兴明又回到景谷开始做茶。“很多人都是看了我写的茶山故事、茶山文化后来跟我们买茶的。我们主要讲茶山上的茶人、茶山故事,这样能提升茶叶的价值。”李兴明介绍:“景谷古树茶体量比较大,目前,古树茶价格还很正常,都是大家比较认可的价格。现在茶叶的品质和价格都在慢慢地往上走,市场接受度越来越高,根据它的品质定价,景谷茶叶发展前途还是很大。”

据李兴明介绍,目前其团队已完成了冷萃茶的研发,产品有冷有热,有糖的无糖的,还有果茶和纯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都有,他们想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加入到饮茶这个行列中来。

在普洱景谷某饮品有限公司,普洱茶轻饮已正式投入生产。普洱茶轻饮是目前国内首款采用有机普洱茶为原料的茶饮,搭配普洱当地的热区水果,已推出普洱茶轻饮百香果口味、普洱茶轻饮西柚口味、普洱茶轻饮水蜜桃三种口味。该公司正积极开展普洱茶纯茶产品的设计开发,方向为零添加、零糖、零脂肪健康的普洱茶饮品。

景谷数字白茶产业链追溯平台(2023年5月摄)

景谷数字白茶产业链追溯平台。

从茶叶到茶杯喝上“放心茶”

在景谷大白茶全产业链追溯平台,只要轻轻一点鼠标就可以看到茶山、茶厂的相关动态。据了解,景谷大白茶全产业链追溯平台从全产业链角度为景谷白茶产业降本、提质、增效,实现供应链透明可视化、原产地标准化认证、全链条可追溯,打造农业数字化标杆。

截至目前,景谷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23.63万亩,涉茶人口12万余人,当前取得有机茶园认证面积3.87万亩,取得有机转换期面积4.14万亩,获得绿色食品茶园面积0.68万亩,获得有机认证证书58个,有机农产品认证总数排名全省第五位。2022年茶叶产量13753吨(其中古树茶产量985吨),完成综合产值49.1亿元。2022年末有茶叶企业(合作社)621家,获得“三品一标”产品认证的有16家41个产品。

景谷县是普洱茶原产地和主产区之一,种茶制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立足独特的资源优势,通过打“生态牌”、走绿色路,“景谷大白茶”金字招牌持续擦亮,走出了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白茶产业发展新路。(周洁、曹明星、艾梦云、彭晓强、李兴明文/图)

来源:景谷县融媒体中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景谷大白茶是什么

大白茶的前世今生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北回归线从县城穿过,境内山高谷深,海拔差异大,曾发掘出全球唯一的距今3540万年的景谷宽叶木兰化石,具有悠久的茶叶历史及深厚的茶文化底蕴,是普洱茶原产地和主产区之一,也是大白茶的故乡。

在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前后,一位陈氏农民去澜沧江边做生意,偶然在茶山坝发现了白茶种,便藏数十粒种籽于竹筒扁担中带回秧塔。大白茶种子经数年培育,成长很快,后扩种到周围的十四块茶地。目前,大园子地还存活着大白茶树,其中还有陈氏第一次所种的母树,年产白茶六、七市斤,距今已有150年左右。

大白茶产于景谷县民乐乡秧塔村,故以产地命名,为秧塔独有品种。秧塔村海拔1700米,山高多雾,气候寒凉,在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下,茶树芽叶生长出一层厚厚的茸毛,以适应其生长环境,从而造就了其优越的品质,具有芽叶茸毛特多,毫峰显露,毛茶肥硕重实,外形俊美,气味清香,茶汤清亮,耐泡饮的特点。

它和普通普洱茶的区别在于,普洱茶只有嫩芽才会长出白毛,而且是某个季节才有,而大白茶芽叶满披茸毛,成茶肥硕重实,白毫显露,条索银白,气味清香,滋味醇和回甜。大白茶外形特白,卖相好,于是在清朝时期,当地土官责令精心采制成“白龙须贡茶”,向朝廷纳贡,成为稀有珍品。

据1981年品种资源普查,景谷县内茶树品种有16个品系,按芽叶形态分为绿芽茶、紫芽茶、大白茶、勐库茶4类。大白茶类有秧塔大白茶、秧塔黄牙大白茶2个品系。秧塔种植茶叶历史已有几百年,今老种树尚在,最大的一棵茶树径围1.22米,主干直径0.28米,树高5.8米,冠幅4.6米,现存400多株古茶树。

大白茶的传统制作方法,是先将鲜叶采下,随即手工杀青,然后摊凉揉捻,揉捻一道后,经充分解块,均匀地摊在篾笆上,曝晒到半干时,再复揉一道称为收二道浆,然后抖散,晒干即成。现在的大白茶已改为烘青茶做法,在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二、三叶初展,经杀青、揉捻、机械烘干而成。

大白茶适制多种茶类,制作传统晒青茶,以春茶为佳,谷花茶次之,尤以清明前最好,称明前春尖。制成炒青,烘青茶类,香气更好,毫色银灰,汤青绿。制成红茶,金毫显露,条索肥硕、口感甚佳。1981年,大白茶被评为云南八大名茶之一,被列为地方名茶良种。

云南白茶“月光白”

民乐镇是云南景谷大白茶的起源地,也是月光白的诞生地。据说,20世纪90年代,景谷白龙茶厂的工人把一筐大白茶鲜叶忘在家中,几天后,茶叶已自然风干,茶农带着怯意把茶交给茶厂,当茶厂负责人看到这筐特殊茶叶时,突然灵光一现,从此诞生了“月光白”。

月光白,又名“月光美人”,用景谷大白茶鲜叶为原料,借鉴传统白茶工艺,不炒不揉,不伤白毫,室内阴凉处摊晾,自然干燥而成,形成“上面白、下面黑”的茶,其干茶叶面呈黑色,叶背呈白色,黑白相间,芽头白毫显露,像极了弯弯的月牙,整体看来就如黑夜中的月色般姣美,故此而得名。

月光白,既有乌龙的清香,又有红茶的甜润,兼具普洱茶的醇厚。其汤色青黄透亮,三泡略显莹黄,五至六泡呈金黄油润,继而逐渐转为橙黄泛红,十泡之后汤色渐淡。

景谷大白茶是一个品种,是一种资源优势,而“月光白”是景谷大白茶最响亮的品牌,如今,景谷县每年生产数千吨的月光白,已享誉大江南北,景谷已成名副其实的“中国月光白之乡”。

来源:普洱杂志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056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找到约8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