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浙江天然茶叶

找到约524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红海危机加深 他们却要“茶叶出海”!

俄乌冲突久拖不决,巴以冲突火上浇油,红海航运危机加重,国际贸易首当其冲。据苏伊士运河管理局称,今年1月上旬,运河过船数同比下降了30%。肯尼亚对苏丹茶叶出口运输成本大幅飙升,40英尺集装箱费用上涨了133%;据蒙巴萨拍卖会茶叶贸易商称,目前运往喀土穆的一集装箱茶叶价格已升至3500美元,而巴以冲突前为1500美元。

就在这个当口,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推出“2024中国茶叶出海计划”,将于今年7月、10月、11月三个时间组织中国茶企业前往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马来西亚、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等五国进行参观考察和学习交流。

记 者

赵光辉

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

全媒体记者

受访者

魏 有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茶产业分会秘书长、“一带一路”国际茶贸易产业科技创新院常务副院长

组织方对目前国际茶叶贸易前景是怎么看的?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底气来自哪里?国际局势动荡造成的市场空缺我们怎样抓住、填补?带着一连串疑问,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日前对“出海计划”组织方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茶产业分会秘书长、“一带一路”国际茶贸易产业科技创新院常务副院长魏有进行了专访。

记者:疫情防控转段后,国内茶叶企业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的热情怎样?海外市场有哪些新特点?作为从事农业国际交流合作专业机构的负责人,您了解的情况是怎样的?

魏有:2023年,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国内很多茶产区掀起“出海抢单”热潮,湖南、湖北、贵州、福建、广东、广西、浙江等多地政府和企业积极组团前往俄罗斯、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摩洛哥等国家考察、参展,但是效果比较一般。主要是因为疫情三年我们与合作商往来中断,这三年不少合作商寻找了新的供应商,我们的市场份额被挤占了,如今重新夺回比较困难;同时,全球经济放缓,茶饮消费也更加多样化。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要“偏向虎山行”,必须要走出去,告诉世界、告诉采购商:中国供应商回来了!中国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产品供世界选购。

记者:海外茶叶市场这几年受疫情影响有多大?目前呈现什么新的特点或者趋势?

魏有:新冠疫情影响了全球经济,扰乱了几乎所有行业的正常秩序,茶产业也不例外。疫情影响了世界各地的茶叶生产、流通;封锁限制、进出口禁令以及供应链中断是疫情对海外茶叶市场的主要影响方面;地域上,印度、斯里兰卡、东非等主要茶叶产区在疫情期间均受到影响。但也正是由于疫情,海外市场释放出巨大的健康消费信号,对绿茶、花草茶等健康功效突出的产品需求大幅上升。当然,红茶作为海外市场最大的茶叶消费品类其地位仍不可撼动。

记者:今年的“茶叶出海”计划为什么首先选定考察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马来西亚、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这五个国家?他们的市场都有什么特点?

魏有: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马来西亚、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是世界主要茶叶进口与消费国家、地区;同时,五国均为“一带一路”共建国,且都是我国茶叶出口主要贸易合作伙伴,是未来几年中国茶叶海外发展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潜力不容小觑!

俄罗斯是世界主要茶叶消费国和进口国,年进口量约18万吨。俄罗斯茶叶市场规模庞大,消费人群广泛,呈现多元化趋势。茶叶的消费品种非常丰富,包括黑茶、绿茶、白茶、普洱茶等多种类型,其中黑茶和红茶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2022年,俄罗斯从中国进口茶叶总量约2万吨,在中国茶叶主要出口市场中排名第四,进口种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花茶。

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上人均茶叶消费量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人均消费2.65公斤,位居世界第四,而中国人均茶叶消费量不到2公斤。乌兹别克斯坦年茶叶需求量约为2.5万—3万吨,而茶叶消费百分百依靠进口。2022年,乌兹别克斯坦从中国进口茶叶约2.5万吨,在中国茶叶的主要出口市场中位居第二,进口种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和花茶。

“出海计划”主办方组织的2018年茶叶出口国际座谈会。

马来西亚是一个茶叶消费大国,茶叶在马来西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茶叶是马来西亚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品。马来西亚也是茶叶的生产国之一,主要种植绿茶、红茶和乌龙茶。茶叶市场在马来西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马来西亚茶叶市场主要以消费为主,消费者对于茶叶的品质有较高的要求。传统的红茶、绿茶和乌龙茶是市场上的主要产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有机茶叶和花草茶等天然茶叶也越来越受欢迎。2022年出口至马来西亚的茶叶量达0.93万吨,同比增长27.93%,出口额达28471万美元,同比增长10.94%。自2017年以来,中国大陆出口至马来西亚茶叶一直保持稳健增长,可见马来西亚茶叶消费市场的活跃与潜力。

摩洛哥是首个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北非国家。摩洛哥人偏爱中国绿茶。整个非洲绿茶的进口量摩洛哥占到了64%,在全球绿茶进口量中占到了21%,其中吸收了中国20%的出口量,一直稳居中国茶叶出口市场TOP1。多年来中国绿茶出口的1/4进入摩洛哥,其是中国绿茶的重要贸易伙伴。近几年花茶出口增长强劲,红茶、普洱茶、乌龙茶也零星出口。

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西北部,紧邻摩洛哥,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经济规模在非洲位居前列。阿尔及利亚以消费绿茶为主,仅次于摩洛哥。阿尔及利亚人喝绿茶的历史并不长,短短200余年的时间就使绿茶成为当地最受喜爱的饮料之一。阿尔及利亚的绿茶都来自中国,2023年前10个月,阿尔及利亚从中国进口茶叶1.8万吨,主要进口绿茶,少量进口红茶和花茶。

从以上的综合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这五个国家都非常具有代表性,所以,我们的“2024中国茶叶出海计划”首选这五个国家作为推广和考察的地方。

记者: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需要多领域、大量的产品,中国茶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哪些特点和特殊地位?经过十年积累,目前具有哪些优势?

魏有:茶叶与“一带一路”渊源颇深,是继丝绸、陶瓷之后中国的又一个标志性产品。近10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大力推进,茶产业经济和茶文化在国际范围内的交流及传播也日益广泛。依托“一带一路”共建平台,“茶叶专列”不仅促进了茶叶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且促进、提升了中华茶文化的传播和影响,让中国茶文化收获了更多外国朋友,“民心相通”还加深了各国之间的友谊。

2019年,组织方在肯尼亚考察。

茶文化本身所具备的包容性、亲和力和凝聚力等属性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十六字精神高度契合,有利于凝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形成“一带一路”共建的合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十年中,我们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逐年增长。尤其是农产品贸易。2023年我国茶叶出口前10名国家,其中9个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十年来,“一带一路”影响日益深远。

记者:从过往贵机构组织的考察看,考察的参与者来自哪些茶区?企业有哪些特点?开拓市场者、维护市场者分别占多少比例?

魏有:从2015年至今,我会组织过多次国外考察和参展,包括韩国、斯里兰卡、美国、肯尼亚、澳大利亚、法国等,团内成员主要来自浙江、四川、湖南、湖北、江苏、贵州等茶叶产区,有一部分企业是已经在做出口的企业,想通过我们的考察开拓新的出口市场;也有一部分是还未实现出口的企业,想通过出国考察开拓国外市场,以实现贸易“零的突破”。大体上,开拓、开辟市场的企业占90%,维护市场的企业大概占10%左右。

记者:出国考察内容多、时间紧,怎样在短时间内提升考察的效果,怎样让海外市场客商较快了解中国企业和产品,这方面是不是需要一些成功经验和专业建议?

魏有:考察目的是要帮助中国茶叶企业了解海外茶叶市场的规模结构、发展情况、消费者喜好以及当地的法律法规。考察内容丰富,但时间安排很紧凑。因此,更多的工夫和工作要做到考察前,包括选择合作商、选择地接服务商、提前做好采购商和供应商信息和产品对接、做好考察人员的培训等等,总之要做大量的工作。

“出海计划”主办方参与的2018年韩国茶博会。

这个考察行动,每个国家我们都会事前与当地中国使领馆进行深入交流,探讨确定更好更优的推广和考察路线,听取更多合理化建议。寻找茶或者食品行业组织作为当地合作商,根据我们的考察团产品特色,让当地合作商寻找合适的采购商和经销商;我们会提前进行线上对接和沟通,了解需求。提前与所在国最具代表性的贸易商进行洽谈和交流,对接需求。目前各项工作都在稳步推进,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我们中国茶叶推介会暨专场对接会、考察团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回报。

记者:对于第一次出国考察的茶企业来说,贵机构的辅导和辅助特别珍贵,你们机构有没有一些定制化的帮助方案,比如针对目标市场应该如何展示自己、推介产品?茶文化,尤其是企业文化在其中能发挥多大作用?如何才能“打好文化牌”?

魏有:对于第一次出国考察的企业,我们在考察前2个月会做一次详细的线上培训,时间允许的话我们还会在临近出国前再进行一次线下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携带产品要求、产品包装要求、产品印刷要求、当地对接会准备的材料,以及考察团人员的语言要求等等。还会重点辅导目标国茶叶市场情况、茶叶消费情况、消费者构成、购买渠道、社交注意事项等等,会做全方位的培训,出去以后需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必须做什么,我们都会让考察团茶企了解掌握。

"出海计划”主办方参与的2017年澳大利亚茶博会。

时间很短暂,所以很珍贵。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抓住机会,在第一时间把自己产品优秀的一面展示给采购商和经销商。“文化牌”方面,我们协会会从整体去考虑,从布置、设计、宣传等等让所在国参与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初步了解我们的茶文化,并且以文化促进贸易、以文化搭建沟通桥梁。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叶为“万病之药”?查证过吗?不要再自欺欺人和误人子弟了!

本文作者:陆鹏LuPeng,Ph.D.东京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研究科应用生命化学专业博士后

最近,我在豆瓣读书上看到了一本评分高达8.0分的书,是由浙江大学茶学系王岳飞教授和徐平老师编写的《茶文化与茶健康》。该书于2014年1月首次出版,经过修订后又在2017年9月出版了第二版。从大家的留言可以看出该书在饮茶爱好者中的评价非常不错[1]。

茶叶为“万病之药”?查证过吗?

我本人也十分喜欢王岳飞教授有关茶学概论的大学网络公开课[2]。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不少关于茶叶相关的生化知识。王岳飞教授也是我本人十分尊敬的一位教授,他在园艺学领域的研究颇有价值。但是,当我看完《茶文化与茶健康(第二版)》的第五、六、七章之后,我觉得其中有一些地方与我自身的想法不太一样。因此,我想借此机会谈一下我自己的浅见。

《茶文化与茶健康(第二版)》的第五、六、七章的标题分别为“茶食品与保健品”、“茶为‘万病之药’”、“茶保健九大功效”。主要内容为介绍茶叶的保健效果。行文方式对读者来说十分亲切,使人有非常良好的阅读体验。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在通篇阅读之后,所有的关键论证部分都没有标注明确的信源,这大大降低了文中论点的可信程度。读者如果想要查证其观点的正确性也变得十分困难。其中有一些论述也有待商榷。下面我们就第六章“茶为‘万病之药’”为例(《茶文化与茶健康》第二版,第54页),做一个详细的剖析,也希望大家在听完我的浅见后能自己思索一下。

万病之药查证信源

王岳飞教授在第六章开篇说:“茶为什么可以叫做‘万病之药’?大家知道如果一个药是‘万病之药’,如果我说我这个药能够治百病,那一定是狗皮膏药、假药,对不对?你这个药什么都能治那肯定谁都不信,但‘茶为万病之药’这句话绝对正确。怎么去理解这句话?先来了解一下‘茶为万病之药’这句话的历史回顾,然后再了解“茶为万病之药”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我的观点是:任何药物对某种疾病是否有效,最直接简单的科学证据就是去看权威期刊发表的临床医学论文。就算没有临床研究,至少也得引用经过科学界同行审评后发表的学术论文来进行论证。某项药物的有效性,只能通过科学实验来证明。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们对它的情感都是过于主观和片面的。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茶为‘万病之药’”的论证。

【原文1】:

茶叶在我国最早作为药物使用,以前把茶叶叫茶药。最早的药理功效的记载是在《神农本草》里面茶的起源部分。这里面说神农“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到了汉代就把它当成长生不老的仙药。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有关于茶的评论“茶治脓血甚效”。名医华佗也讲了一句“苦茶久食益思意”,就是说茶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唐代陆羽在《茶经》里也记载了很多茶的功效。所以在唐朝以前的人就认识到茶的功效不少,不仅可以让我们提神、明目、有力气、精神愉快,还可以减肥、增强思维的敏锐度等。那么宋代以后,关于茶功效的记载就更加深入了。像苏东坡的《茶说》、吴淑的《茶赋》、顾元庆的《茶谱》,包括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面都描写到茶的功效。

【查证1】:

已经有农业考古学者指出,《神农本草》里根本没有真正记载过神农“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语句[3],[4],[5],不过这不是我们今天关注的重点。

我认为这一段文字有以下两点主要问题:

1,企图在古文中寻找答案;

2,树立无关权威。

咱们先讨论第一个。文中引用了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的一句“茶治脓血甚效”;华佗的一句“苦茶久食益思意”;陆羽的《茶经》以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等。这些文献的记载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中国的古代并没有科学思维,一般是基于个例的主观推测。古代医书中的记载本身就需要通过现代科学来验证。仅仅因为茶叶的功效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就得出它确有这些功效的结论,这样的论证并不可取。

至于第二点,如果引用张仲景、华佗、陆羽、李时珍等古人的理由是他们与医学相关的话,那么引用苏东坡、吴淑、顾元庆等文人的作品就不太能够理解了。就算是一位科学家,不管他的名气有多大,在他擅长的领域之外,都有可能犯常识性的错误。古代的这些文人虽然名气很大,但是都是与医学不相干的名人。如此树立无关权威,似乎透露着这么一个信息:让大家认为古代名人们都说喝茶有这些功效了,你还不信吗?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文人也只是文采好,对茶叶的功效怕是没有什么研究,文人的记载并不能证明茶叶就一定具有那些功效。

【原文2】:

茶的功效在《本草纲目》里面有记载:“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会引起身体很多问题。那么像日本种茶的鼻祖——荣西,“茶禅一味”是他提出来的。他在《吃茶养生记》里面讲到“茶者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术也”。他觉得茶能够养生,能够延长我们的寿命。茶刚开始传到欧洲去时,它不是放在食品店、茶叶店里卖的。它是放到药房里卖的,它是作为一种药去卖的。

【查证2】:

这段论证原文比较散,我按顺序依次发表一下我的浅见:

1,本草纲目的例子,我的理解是,“火”会引起身体很多问题,茶叶能降火,所以茶有很多功效,是“万病之药”。上火是一个我们经常听到的比较神秘且不能被定量的一个概念。为此我去查了一下中医对于火的描述。根据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学基础》关于热(火)邪的记载:凡致病具有燔灼、炎上、急迫基本特性的外邪,称为热(火)邪。热邪,又称温邪、温热之邪。热之极则为火。温、热、火邪三者仅程度不同,没有本质区别。然而热(火)邪只是中医学中致病“六淫”中的“一淫”。“六淫”中其他的致病因素还包括“风邪”、“寒邪”、“暑邪”、“湿邪”和“燥邪”[6]。茶叶能不能降火我不知道,不过就算能降火,那么茶叶是否也能治疗其余“五淫”引起的疾病呢?

2,日本荣西法师的例子也涉及树立无关权威。我们知道,哪怕是在当代,医学知识的更新换代都是非常快的。一名老医学专家的个人观点如果没有经得住同行审评,也是不能被科学界所认可的。日本荣西法师虽然有名,但是他个人对茶叶能够延长寿命的观点,也仅仅只是他个人的观点。并不能因为他有名,就用他说的话来论证茶叶能够延长人们寿命。

3,欧洲人把茶叶当药的例子。我不否认茶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不能证明茶叶是“万病之药”,这过于夸大茶叶的功效。

【原文3】:

20世纪80年代以后,再次出现了研究茶的高潮,因为日本科学家最早揭示了茶里面的茶多酚能够抑制人体的癌细胞活性。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研究茶的科学家越来越多了。浙江中医药大学的林乾良教授总结了很多的文献,把茶的传统功效归结为让人少睡、安神、明目等24项。从这些总结来看,茶真的可以预防治疗很多的疾病,这句话“茶为万病之药”应该是非常正确的。

【查证3】:

这段话其实已经不证自明了。林乾良教授总结了24项茶叶功效。我认为与其称“‘茶为万病之药’应该是非常正确的”,这24项就包含了人类所有的疾病了吗?我实在无法理解怎么就“非常正确”了,不如展开介绍林乾良教授总结的24项有限功效

【原文4】:

现代医学又证明了整个论断,像我们现在中外营养学家评的“十大健康长寿食品”、像中国的《大众医学》2003年评了一个“十大健康食品”里面都有茶叶。美国的《时代周刊》和《时代》杂志都把茶作为最好的抗氧化食品或者营养食品去推荐。德国的《焦点》杂志把茶列为十大健康长寿食品。而且绿茶有神奇的功效,它能够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前列腺癌、能够减肥、能够燃烧脂肪。茶的这些功效在其他中外文献中都有论及。现在全世界对茶与健康关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很多科学家在研究茶跟健康的关系,从1985年到今天世界上有茶与健康关系的文献数量越来越多。1985年只要三五篇,到2005年就有500多篇,现在有1000多篇。这表明全世界科学家都在关注茶的健康作用。

【查证4】:

这一段开头虽然说了“现代医学又证明了整个论断”。但是下文的例子中没有一个是现代医学的相关的。中国的《大众医学》,美国的《时代周刊》和《时代》以及德国的《焦点》都不是科学界广泛认可的现代医学领域权威期刊。而且就算这些杂志的报道是可信的,他们也仅仅刊登了茶叶的有限功效,而并不是把茶叶报道为“万病之药”。比如:美国的《时代周刊》和《时代》报道了绿茶的抗氧化功效。德国的《焦点》杂志报道了长寿。《大众医学》2003年评了一个“十大健康食品”里面都有茶叶”就更有意思了。按照这个逻辑是不是当年同样被评为“十大健康食品”的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牛奶、酸奶;海鱼;番茄;黑木耳、松蘑等菌菇类;胡萝卜;荞麦(燕麦);禽蛋蛋白[7]都能被称为“万病之药”了?

原文段落最后提到了研究茶叶的论文越来越多,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意识到,随着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大部分研究领域的论文都会只增不减,研究茶叶的论文多了,并不代表茶叶就是“万病之药”。茶叶的功效是一个客观实在。有什么效果就是什么效果,这与发表论文的数量有什么关系呢?

【原文5】:

第二方面我们要了解一下茶为什么可以叫做“万病之药”。它的功效成分很多,茶里面有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对人体的身体功能有很多的好处,所以有人把茶树叫做合成珍稀化合物的天然工厂。这个茶树长成以后,你把叶片采下来以后,可以作为一个药物去使用。有人甚至把茶里面的茶多酚叫做“第七营养素”。我们知道食品有六大营养素,现在有人把茶多酚提高到这个高度了,表示茶的功效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非常大。现代医学有一个学说叫做“自由基病因学”,它可以解释“茶为万病之药”的说法。

【查证5】:

“有人把茶树叫做合成珍稀化合物的天然工厂”,“有人甚至把茶里面的茶多酚叫做‘第七营养素’”。如果王教授是写散文,我没意见。但如果是严肃的论证,这种“有人”实在太不严肃了,你至少应该告诉我们到底是什么人吧?否则我们如何知道这个“人”是不是某个茶叶厂的厂长呢?某人有比较新颖的观点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不管是谁提出的科学观点,都必须经过科学界的同行审评才能被广泛认可。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某一个国际权威机构和国家级组织把茶树叫做合成珍惜化合物的天然工厂,也没有把茶里面的茶多酚叫做“第七营养素”。这怕只是“某人”的一厢情愿。

自由基病因学也检索不到,所有的词条均来自于王岳飞教授本人。因此,自由基病因学也并不是广泛认可的一个理论。只怕是故意创造听上去高大上的词汇提升所谓的可信度。

科学精神证据为王

其实这本书的第五、六、七章充斥着大量类似的论述。时间有限,就不一一列举了。写在最后,我觉得科普文不能因为读者是小白,就丢失了科学精神和论证的逻辑。作为科研工作者所创作的科普文更应该摆事实讲证据,否则不仅起不到科普的效果,反而愚弄了大众,岂不贻笑大方。

参考信源:

[1]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808052/

[2]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0901ZJU181-1206695831

[3]林乾良.神农得茶之说不可信[J].中国茶叶,2013,35(06):37-38.

[4]陈椽.《“神农得茶解毒”考评》读后反思[J].农业考古,1994(04):187-189.

[5]周树斌.“神农得茶解毒”考评[J].农业考古,1991(02):196-200.

[6]谢宁.中医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世纪第四版),2016,p190

[7]http://unn.peopledaily.com.cn/GB/14739/22118/2216932.html

星球测评 | 如何挑选“真的”新会小青柑?



先看测评再买茶:本期主角"小青柑"!

小青柑香气迷人、口感清新淡雅、圆碌碌一颗极易冲泡,是近年来备受年轻人喜爱的"网红小明星茶"。
前几天有好朋友给了我们两颗小青柑,让我们帮忙测评一下看看这两款他长期购买的茶品质如何?
为了让测评更好玩更丰满且公平,我们又从星球合作小伙伴的茶盒里搜刮出3颗小青柑,其中一颗是拿过盖得测评最佳性价比的。所以这一期,咱们同测5款小青柑,看看结果会怎样?
本期采用盲测形式:在不提供任何产品信息的情况下测评、打分、排序,最后公布答案。欢迎小伙伴一起观影测评。
上期测评推出来之后备受大家好评,所以快来看看,本期我们可爱的测评小姐姐精气神是不是更好、更可爱了?

下面视频,先睹为快。



先来学习一下,小青柑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正式开始冲泡啦,颜控第一步:看身材

观察外形:形状、重量、干香、色泽、茶叶

这5颗小青柑外表完整,只是这5号的身材有点发福,这哪里是小青柑,说她是二红柑还没到,勉强算过熟的小青柑吧。

带包装称重:1、2、3号的重量在10g左右,4号8.5g,5号19.21g。

为了统一标准,我们把5号拆开,取出10g。


颜控第二步: 看脸蛋

这5款小青柑的香气都比较纯净,2、3号的气味相对平淡,4号最为突出,深吸一口沁人心脾。

颜色方面

1号3号颜色不均,这可能是在晒柑或低温烘焙时留下的痕迹;

2号颜色发黄;

5号过度发育有点偏红色;

这个4号是怎么回事?这家伙,发霉了?

NoNoNo这叫做“白霜”。

白霜是青柑经过日晒或低温长时间烘焙工艺后,所析出的柑油结晶而形成的白色粉末状物质,一般称之为“脑晶”、“柑油晶”,其主要成分是柠檬烯,属单萜类化合物,无色油状液体,有类似柠檬的香味。与柿饼、话梅、地瓜干等果实类形成白霜的机理类似。“白霜”是判断干果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医学衷中参西录》就有记载:“柿霜色白入肺经,其滑也能利肺痰,其润也能滋肺燥。”柠檬烯是多种水果(主要为柑橘类)、蔬菜及香料中存在的天然成分。在柑橘类水果(特别是其果皮)含量较高。柠檬烯具有良好的镇咳、祛痰、抑菌作用,复方柠檬烯在临床上用于利胆、溶石、促进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肠内积气。

接下来,看一看柑子里面包裹的茶叶情况,只能“管中窥豹”了,大概观察一下。

1号有嫩芽,5款之中原料最高级。

5号里竟然发现了核桃仁,这是“补脑”小青柑吗?这不可以哦。

柑子为什么一定要选新会的呢?
《本草纲目》“今天下多以广中来者为胜,江西者次之。”《本草害利》“广东新会皮为胜,陈久者良,故名陈皮。福建产者名建皮,力薄。浙江衢州出者名衢皮,更次矣。”青柑大致分为以下几类:茶枝柑(广东新会柑)、瓯柑(江浙柑)、四会柑(广东广西一带)、蕉柑(广东福建台湾都有种植),其中广东江门新会柑“油室”(也称油坑)饱满,香气馥郁,含有挥发油成分多达24种以上,黄酮类成分远高于其他产地的陈皮,药用价值更高,所以,买小青柑、陈皮选新会的就对了!

如何鉴别是否产自新会呢?
看——肤质特点:新会小青柑色深、质轻、皮瓤薄脆、气味馥郁清新、强光照射可见完整均匀的油室,油室通透清晰。
市面上的“假”新会一般是外地柑:外地柑皮内侧颜色淡黄偏白、质硬而脆、缺乏油光,滋味方面偏苦涩、酸涩,茶与柑的融合度不佳,口感刺激不协调。


接下来感受内涵:——泡“她”

冲泡:香气、汤色、滋味

①器具:玻璃审评杯 

②投茶量1颗、水温100°

③冲泡:第一道洗茶

冲泡方法:60s、90s、180s

注意:小青柑需要洗茶,用开水快速烫洗一遍就可以了


第一泡60s

闻盖香:

1号、3号果香清新;

2号有盐渍陈皮的味道;

4号与干香的反差有点大,带一些熟饭香;

5号酸味明显,带有一丝普洱茶的糯香。


滋味:


1号含果香,茶味较淡;


2号果香明显;


3号甜度高;


4号柑香与茶香的融合度较高,滋味浓郁,非常讨喜;


5号掰碎冲泡,滋味渗出较快,茶味明显,茶叶应该稍有年份。


除5号外,喝下去都有一种清凉感。



第二泡90s

茶香:

1号果香明显;

2号有水果的青涩香气;

3号甜美果香;

4号有一些熟果的闷味;

5号茶香明显带酸。

滋味:

1号逐渐展现优势,滋味醇厚,茶香明显带果香;

2号相对较薄;

3号依旧果香明显,甜度较好;

4号滋味饱满,高分飘过;

5号茶味盖过柑味。


第三泡180s

茶香:

1号、3号果香明显;

2号香气内敛;

4号仍然有闷味,香气与滋味的反差较大;

5号茶香明显,有糯香、药香。

滋味:5款茶都没有涩味和刺激感

1号茶香明显,滋味稍薄,如果柑香明亮就完美了;

2号微带果酸,回甘较好;

3号甜果香,茶汤整体稳定;

4号出现闷味、水味,有种大起大落的感觉;

5号茶香明显,有回甘。


最后一步:“脱衣服”,观叶底、看柑皮

1号等级较高,含芽,包装上写“六年陈宫廷普洱”;

2号、3号、4号的叶底等级相似,尚软、肥壮;

2号包装“云南勐海熟茶”;

3号包装“云南勐海五年陈特级普洱茶”;

4号包装“大叶种晒青毛茶”,有异物;

5号叶底花杂、碎,有稻梗、塑料丝。

心疼我的好朋友3秒~~切记,不管什么茶,有明显的杂物异物那是不可不可的哈。


终于可以总结一下了


划重点:如何挑选“真的”新会小青柑?


小青柑为啥这么火?大概是因为"百年好合"?

香气好、味道好、易冲泡、身体好~

在众多茶叶中,小青柑应该算是“最听话”的了,热泡、冷泡、快速出汤、慢速出汤,随便怎么泡,都不会出现强烈的违和感。

小青柑融合了新会柑清醇的果香味和云南普洱茶醇厚甘香之味,让柑皮与茶叶相互吸收精华,形成了风味独特、口感一绝的柑普茶。

而且,陈皮和普洱均为养生保健佳品,两者特点都是以越陈越香、越陈功效越佳、越陈越有价值而著称于世。

这对陈陈CP,堪称绝配,祝你百年好合说的就是他俩了。


据说,小青柑还可以帮助你——

1、疏肝、补气、润肺、生津,适合患有慢性咽炎人群;

2、益神经、美白肌肤,在小青柑的果皮中,复含酚酸,能够提神醒脑,美容养颜;

3、促进新陈代谢、降脂减肥,小青柑的果皮中含有川陈皮素,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有促进作用。


敲重点:青皮虽然可以理气、疏肝、消积、化滞、散结、消痰。

但它毕竟是一味中药,对于气虚、老弱体虚人群并不友好。

所以,聪明的中国人近几年又发明了小青柑的兄弟姐妹:二红柑、大红柑、柑红(红茶替代普洱茶),成熟的果柑较为温和,适宜人群更加广泛~

BUT,柑茶虽好,也不要贪杯哦~小心醉茶。


再多学一招:如何冲泡小青柑?



技不压身:自己动手DIY柑普茶

没有小青柑,又想喝柑普茶,怎么办?

原料:普洱熟茶8g,陈皮一瓣(约3g)

Ps:一定要是新会产的干皮,陈放三年以上,才叫陈皮哦~3年以内的叫果皮,药用价值嘛,就......

步骤:

1、陈皮掰碎(4、5块,以便出味)

2、用开水快速洗茶、洗陈皮

3、放在一起冲泡就可以啦~(壶or盖碗?随心情而定)


后记:喜茶可,爱茶甚可~~

茶为国饮,what国饮?老百姓喝得起,可以天天喝、门槛低、味道好、对身体好的才能称为国饮。但很多人不喝茶,为什么?

水太深、不会选、不会泡......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茶叶把年轻人拒之门外。我们是茶星90后、00后评茶员,触茶习茶一段时间,我们觉得吧,茶并非玄学,它喝起来很是真切。有点像“一片树叶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便有了茶”。至于“茶禅一味”的茶道,等我们再大一点,自然有所体会。

现在让我们协助大家,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评测同类茶叶,以直观的视频、图片分享每款茶的品质特征,帮小伙伴们挑选适合自己的茶茶,然后,爱上她~~


找到约514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