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云南古茶树有卖的吗

找到约155条结果 (用时 0.049 秒)

专家周重林:云南茶文化迎来最好的时代

周重林,畅销书作家,云南茶文化研究领军专家,著有《茶叶战争》等10多本畅销茶书。

问:刚刚落幕的“书香昆明”评选活动中,你的新书《茶之基本》获得了“云南十大好书”荣誉。茶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因为你坚持不懈的写作,推动了云南茶的书写成为一种现象。听说,你的茶书销量已经超过百万册?

周重林:能够获奖,是对我职业写作的一种肯定。这是我第三次入列“云南十大好书”,第一次是《民国茶范:与大师喝茶的日子》,第二次是《造物记:云南古茶园的秘密》,这次是《茶之基本:陆羽茶经的启示》。主办方说我是获奖次数最多的作者之一,每次都以茶主题获奖,连我个人都觉得意外。

我的茶叶写作,主要分为三种。其一是地方性知识的重建,像《勐库寻茶记》《易武与古六大茶山》;其二是常识性系列,诸如《云南红茶教科书》《普洱熟茶教科书》等;其三是精神史,《茶之基本》《民国茶范》都属于这种。从2004年主编的《天下普洱》算起,至今我出版了20多种茶书,销量早超过百万册,我个人也因此被贴上了茶学者的标签。

茶文化最近几年非常热,盛世兴茶嘛。饮茶群体越来越多,像我这样专门研究茶文化的人也越来越多,总体来说,云南确实存在一个独特的茶文化研究群体。

问:你能具体说说云南特有的这个茶文化研究群体?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周重林:这一轮普洱茶文化的发展,完全是市场催生的。云南普洱茶涌现出大量的写作者,特点就是“野蛮生长”。他们自筹经费,自创书写风格,原创性强,举几个例子。比如詹英佩,她的茶山考察系列著作,成为茶山写书滥觞之作。杨凯持续对民国云南茶史深入研究,深挖出许多鲜为人知的茶史。王迎新则构建了一套属于云南茶的美学体系,异常精彩。除了纸媒外,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创作的研究团队也表现显眼,像茶业复兴团队、弘益团队等。

过去茶文化研究主要有省农科院旗下的茶科所、各种协会、大学茶学院以及茶相关的研究所,以及茶业公司自己的研究团队,这些组织与产业利益高度关联,研究茶大多是为了饭碗。

我走上茶文化研究,完全是兴趣,刚好赶上了行业的红利期,更容易筹到研究经费,写出来的书也有人买。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我还开了一个书店,一开始只卖我的作品,后来才卖其他人的作品,慢慢地这个书店扩大规模,从我家里搬家到了茶城,每年要帮300多位茶书作者卖掉4万多册书。茶书非常小众,要是没有我们这样专业的书店,很多茶书根本就没有办法流通,有些书的印量不过一二百本。

普洱茶写作,除了专业的学者与作家外,还有大量的茶商队伍,他们为普洱茶知识的传播也做出很大贡献。

问:现在的云茶产业,已经有了较强的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接下来该怎么样推广云南茶文化,助力打造千亿云茶产业,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周重林:一是希望茶企多供养茶文化研究者,不然市场上就会多一位茶老板,少一位茶专家。二是希望政府高度重视茶文化发展,云南茶产业本质上是文化创意产业,没有文化的赋能,单卖叶子多难啊。

二是建议政府组织高级别的宣讲团多出去讲普洱茶,普洱茶年年有负面新闻,发展环境仍需优化。相关主管部门或协会应多组织大家去大湾区学习下怎么在酒楼卖普洱茶,去广州学习普洱茶的交易模式,去福建学习怎么做品牌,去浙江学习怎么搞茶教育。更需要鼓励企业进入新茶饮赛道,走出国门。很多人不知道,云南有个叫“霸王茶姬”的新茶饮,已经在海外开了十几家门店。

浙江每年都花很多经费来做茶文化,福建也是,云南的情况是,可能在种植方面花了很大力气,但在文化层面,做得远远不够。

说茶有文化,但文化部门有茶文化的影子吗?我曾经建议文联下面成立一个茶人协会,就像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那样,但有可能吗?文联压根就没有把茶道当作一种艺术,但是你看在唐代,陆羽的茶道与他好友颜真卿的书法是并驾齐驱的艺术形式,茶道在日本现在也是极高级的艺术。现在文化部门把茶只当做农产品,把我这样的研究者排斥在艺术家之外。

云南应该抓住普洱茶发展的大机遇,着力打造世界茶文化中心。依托庞大的古茶树资源,生机勃勃的茶产业,新兴的茶文化创意机构,云南大有前景。

问:怎么发挥茶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如何实现云南茶文化助力、赋能云茶产业,对打造千亿云茶产业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周重林:所谓乡村振兴之路,就是文化发展之路,生态守护之路,产业发展之路。云南许多地区能够脱贫致富,要感谢茶。茶能富民,茶能兴边,茶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云南茶文化赋能茶产业,我总结为12个字:茶马古道、越陈越香、百年古树。

茶马古道,已经从过去的学术概念变成世界文化遗产,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等于是开启了一场新的文化运动。有了茶马古道,云茶就有了与江南文化、徽派文化、巴蜀文化等量齐观的大文化背景。没有文化的茶叶就是一片树叶,有了文化的树叶才是茶叶。现在茶马古道上的景迈山古茶园,有望很快成为世界遗产,而茶马古道影响的区域,也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区域。

越陈越香,是一场消费观念引发的产品重塑,让普洱茶变成了新产品符号。过去喝茶,是绿茶语境,讲究喝新茶。普洱茶讲究喝陈茶,对大湾区来说是传统,但对绿茶区来说是革命性的品饮。普洱茶通过越陈越香的推广与普及,完成了全新的品饮输出,带来了白茶、铁观音等茶的陈年化,让普洱茶从一般饮品上升为艺术饮品,成为新一代富裕阶层的身份符号。因为具备越陈越香特性,普洱茶的产业链也被拉长,从生产到消费,多了仓储,带来了仓储产业的兴起,继而带来的二级市场的繁荣。比如大益茶生产在云南,交易的二级市场在广东,品饮人群也从大湾区扩展到全国。

百年古树,是云南生物多样的重要标识,也是中国乃至世界茶树原产地的活化石,事关国家形象、民族自信,在云南又意味着品类的创新,流行话就是古茶树为云南乃至世界输送了新物种,再造了新知识,每一次售茶行为都是一场新的认知革命。

独有的古树茶资源,被像“雨林”这样的茶企做成商品茶,获得巨大的市场。从大茶树到古茶树,这就是文化创意产业。树还是那棵树,叶子还是那片叶子,但有了文化力,带来的消费截然不同。

问:现在普洱茶发展备受关注,云南茶业是否可以说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茶路了吗?

周重林:茶产业发展得好的几个大省,福建是渠道占有。福建茶很早就搭上了科技,是第一波电商红利的受益者。在过去,各地茶城有90%都是福建人开拓的,十个卖茶人,九个出福建。所以福建茶是人占优势,渠道占优势,现在依然如此。

浙江茶科研与政策优势并进,国字头的中国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博物馆之类的机构,几乎都集中在浙江,浙江各大院校也都有与茶相关的研究机构,茶的话语权自然就占优势。

广东是产业形态优势,万茶归粤。历史上广州十三行是茶叶唯一的出口地,现在也是各大茶类走向全国的中转站。

云南过去是资源优势,是原料供应商,物美价廉,但现在变成了认识优势。古树茶带来的新认识,云南山头被重新写书,过去贫穷落后的村寨,现在成为优质茶的代名词。仓储带来新的认知,东莞仓,昆明仓,香港仓,海岛仓……产业链在延伸,新知识层出不穷。

新的认识会带来新的产业革命,这点与电动汽车一样。

问:你多次呼吁云南建设世界茶文化中心,信心从哪里来?

周重林:过去云南向世界呈现的是独一无二的古茶树资源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茶文化形态,现在,古茶树资源与古民族文化正在高度结合。云南保留了从茶树育苗、种植、养护、采摘、处理鲜叶、紧压茶以及品饮的独到技术,这些是唐宋以来的活形态文化。以前我们不懂,不知道怎么说,现在知道,就更要珍惜。

比如育苗。云南现在是实生苗,用茶果种的。这是陆羽在《茶经》里说的方法。这保重的茶树的存活周期,是云南拥有古茶树的最大机密,也是明清之后其他地方罕有大茶树的主因,扦插技术在我国成熟很早,但云南茶农一直没有采纳。

比如藤条茶的养护。藤条茶,就是把茶树人为驯化为藤条或柳条那样纤细柔长的枝条,抛弃多余的叶片、花果,让营养全部集中供应到茶树的头部。它完完全全是园艺学上的奇迹,靠一双双手经过数百年打磨而成。这种养护方式需要消耗大量人力资源,从种植到养护都精耕细作,其采摘手艺代代相传,直到今天都还是除了这个村,别的村都不会。

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些藤条茶园作为杰出的园艺申请世界遗产?以后云南不只是有一个景迈山茶文化遗产,还要有很多个。南糯山不仅有茶王树,还有人津津乐道的哈尼族养护茶园,哈尼族还创造了老班章特有的苦甜茶园。

过去我们只注意到民族茶艺,没有完整地去认知茶,这些知识都埋在大山里,等待大家去挖掘。古茶园与古民族的结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云南不是茶文化中心又是什么?在这里,你找得到从吃鲜叶到泡工夫茶的完整证据链,实在是活生生的世界茶博园。

问:普洱茶、绿茶、红茶都流行过,你认为有周期吗?

周重林:过去1000年,是绿茶的知识在流行,带来了徽州、江浙茶的兴起。过去200年,是红茶的知识在流行,英国人把红茶带到全世界。过去20年,是普洱茶知识在流行,以后是什么茶,还不能确定,但茶流行一定有周期。

问:云南除了普洱茶还有些什么茶,外行人觉得茶非常复杂,你能简单介绍下吗?

周重林:云南全省都产茶。云南茶按照工艺,分为滇绿、滇红以及普洱茶。此外,还有乌龙茶,腾冲就有极边乌龙。近些年云南白茶也崭露头角,景谷的白茶之前就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现在普洱景迈山的月光白等名气越来越大。

滇绿著名的有石林的十里香、宜良的宝洪茶、保山的清凉磨锅茶、普洱的龙生翠茗、云龙的大栗树、耿马的蒸酶。这些茶既是地方的特色茶,也是公司的特色茶。

滇红过去主要是凤庆县生产,现在全省都在做,著名的有“经典58”,但滇红这个品类做得不够好,非常可惜。滇红世界知名,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问:了解茶文化离不开茶道?学习茶道有什么用?

周重林:茶道就是茶的艺术之道,茶人通过对茶的研习、理解以及感悟,最终成为茶道艺术家,让茶有秩序,其成就之路与任何一种艺术家之路并无不同。也就是说,茶人只有自己先成为艺术家,茶道才能成为艺术。

在当下日常饮茶行为里,茶道更着眼于表演的艺术,茶汤是亲近人的一种手段。但在陆羽时代,他的茶道与颜真卿的书法是并驾齐驱的艺术,陆羽当然是与颜真卿一样了不起的艺术家。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茶道成为艺术的时间表,比画还要早百余年。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把画作为一种有助教化的艺术形式史,茶道已经在唐代盛行百年。之后的宋代,更是把茶道推到极致。当宋徽宗在写字的时候,他一定是把毛笔当作了茶筅;而当他斗茶的时候,也一定是把茶筅当作毛笔。墨下江山,水上丹青。我们不仅要学怎么欣赏赵氏的瘦金体,还要学习欣赏他的茶道艺术。

远在一千多年前,张彦远就面对过这样的处境,家人抱怨他为了收藏书画,弄得破衣粗食:“终日为无益之事,竟何补哉?”张彦远回答说:“若复不为无益之事,则安能悦有涯之生?”当代美术史家范景中评价张彦远的这十六个字,并揣摩出非常重要的发现:“似乎是整个文明史上第一次对艺术表达了一种超物质目的的观念,暗示出一种伦理的哲学:艺术是一切人类成就的典范,因此可以修正道德价值的尺度;简言之,艺术由于可以净化身心,因此能够成为对抗野蛮、对抗低俗的解毒剂。”

来源:云南网 记者 王永刚

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企业能做好古树茶产品吗?

  今年春天,新冠疫情的阴霾还没有散去,干旱又肆虐云南茶区,可谓雪上加霜。而且,在今年春茶开采前期,《澎湃新闻》又报出了普洱茶市场的乱象,“乱象”的焦点之一,就是台地茶冒充名山古树茶。其实关于“古树茶乱象”的话题,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央视也曾多次报道过。乱象的确存在,我们并不回避,但是这并不是行业的普遍现象。

  作为普洱茶原产地的专业媒体,《普洱》杂志也多次在“圆桌会”栏目中,邀请行业内外的专家、学者、从业者等,就此话题做过研究和探讨,也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比如,在上一期“圆桌会”中,针对《澎湃新闻》的报道内容,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军,就提出了“行业乱象怎么破,践行标准是关键”的观点。田军所说的“标准”正是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在2019年正式发布的《古树茶企业标准》。

  大企业能做好古树茶吗?

  七彩云南·庆沣祥在云南算得上是龙头茶企了,对于大型茶企做古树茶产品一事,外界总是会有些刻板印象,比如很多人会觉得大企业做不了纯正的古树茶,总是要拼配的,因为古树茶产量有限,大企业做不起量,资源都集中在一些量少的小企业手中……基于外界的各种猜测,消费者的信心不足,企业则会用各种方式来努力证明自己产品的“真”,来提振市场和消费信心。七彩云南·庆沣祥选择了用“标准”来“保真”,不仅用标准规范普洱茶从茶园的选择、原料的采摘、工艺的各个环节、入库的管理、审评的标准、原料和产品的检测等等,并实现全程可溯源,采用“一品一码”的形式,让消费者只需要扫一扫茶饼上的二维码,就能得到产品的档案,包括原料产地来自哪里、生产环节如何、产品检测报告、专家盲审结果如何等等。所有细节都清晰明了,有据可查。
  其实,普洱茶发展至今,市场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由粗放型走向了精品化,过去生产普通大路货的产品思路,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市场中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了。尤其是新中产阶级的崛起后,他们对产品的价格不再那么敏感,而是更加追求产品的品质和品牌的价值。在普洱茶的消费上,则更聚焦于生态健康、有较高品饮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经典产品上。所以,“量”不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关键是“精”和“真”。那么,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大企业在经济实力、团队力量和硬件设施方面都更加具备优势,更有条件去做好古树茶产品,并且做出精品、真品。

  亲历收茶全程,体会真心、真树、真好茶

  原料,是做好古树茶产品的核心,原料的品质和真实,决定了最后的“真好茶”。今年春茶季,本刊记者跟随七彩云南·庆沣祥的原料品控团队,走过几大普洱茶的重要原料产区:南糯山、冰岛、倚邦,与他们同吃同行,深度了解七彩云南·庆沣祥原料品控团队在原料采购环节是如何践行标准,如何做到原料的保真的。几大茶区跑下来,笔者大致了解了七彩云南·庆沣祥原料品控团队的操作方式和工作流程。
  首先,是选茶山、选茶园,再选择合作初制所。这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却是最耗费人力、物力、时间成本的基础工作。早从2005年开始,七彩云南·庆沣祥的原料品控团队,就踏遍云南的千山万水,在四大普洱茶核心原料产区,访遍113座古茶山,317个村村寨寨,筛选符合标准的古树茶园。因为每个山头的茶园都分布在不同的地块,茶园的土壤条件、生态小环境,茶山在当阳还是背阴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这些都必须去实地走访、考察才能了解。七彩云南·庆沣祥选定的古树茶园得是长在大山深处,远离工业环境,成片分布,受阳光漫射,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古茶树。

  选好茶园,便要去结交茶园的主人,与他们做朋友,建立合作关系。七彩云南·庆沣祥选择合作伙伴也非常苛刻,首先要选择茶园拥有量多,产量大的茶园主人,然后还要拥有在当地规模和设施首屈一指的初制所,还要主人的制茶工艺好,几大条件都具备,才能成为七彩云南·庆沣祥的挂牌合作初制所。经过10多年的艰辛寻茶路,目前,七彩云南·庆沣祥已经在云南的古茶山上布局了75家合作初制所,品控团队的业务员也增加到了17位,每年他们都分片区奔走于各个茶山的初制所之间,按照标准监督茶农采茶、原料初制,然后再审评、采购等。
  第一站:南糯山

  我们第一站去的南糯山多依寨,就是七彩云南·庆沣祥在2005年挂牌的第一家合作初制所。初制所的主人是哈尼族小伙三四,而15年前与七彩云南·庆沣祥签订合作协议的则是他的父亲作三,现在父亲已经退休,把初制所的工作全权交给了儿子,自己去勐海带孙子去了。据三四说,他的父亲作三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做茶了,也是寨子里第一个建初制所的人,2005年与七彩云南合作后,初制所也在他们的指导和要求下,不断改造、提升,目前三四家的初制所是南糯山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占地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春茶季初制所人最多的时候,有13~14个工人在工作。除了自家的200多亩古茶园的鲜叶,也加工合作社社员的送来的鲜叶,是目前七彩云南古树茶原料采购量最大的山头。所以,15年来大量、稳定的原料收购,让三四家也是寨子里最早脱贫、最早开上皮卡车的茶农。
  这几天正是春茶采摘的高峰期,七彩云南·庆沣祥品控团队的业务员张兴秀已经在三四家住了好几天了,她重点负责南糯山,因为量大。这些天,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早上和茶农一起去茶园里采茶,按照标准,手工留叶采摘,轻取、轻放、轻翻、禁压,确保芽叶完整鲜嫩;鲜叶采回来不能直接杀青,要摊放在萎凋槽里,等待茶叶自然失水。一般杀青要等到晚饭以后,张兴秀晚上也要监督茶农杀青,要求杀青透而均匀,手工揉捻到位,不能热揉,揉完马上薄摊在竹篾里,待第二天太阳出来后,拿到阳光下直晒、充分干燥,竹篾要放在离地70厘米左右的架子上。所有的茶叶,从采摘开始就要实现全程不落地的清洁化生产。

  每天的干茶晒制出来后,张兴秀都要进行专业审评,采过一季之后,再把干茶匀堆,还要再审评一次,这还只是初审,初审通过以后,就寄茶样到公司的质量管理部,再进行两轮审评,才能确定采购计划,最后用七彩云南的专用纸箱装箱采购,贴好封条,盖上初制所的印章,发到勐海的七彩云南茶厂仓库。入库前还需要开箱再审评。也就是说,一批茶至少要经过五六轮的专业审评后才能正式入库,而每一次审评的详细报告都会录入公司的溯源系统中。在溯源系统中,原料的来源、收购、加工的每一个环节以及经手人都清晰记录在案,全程可塑。

  第二站:倚邦

  倚邦应该是今年旱情相对比较严重的地区了,我们到倚邦的前一两天才下过一场大雨,但是对于久旱的倚邦,似乎只是杯水车薪。在某些茶地,我们还看到一些茶树几乎枯死了,所以,今年倚邦地区的茶减产非常严重。当我们赶到倚邦麻栗树村七彩云南·庆丰祥的倚邦合作初制所的时候,业务员康二刚刚离开,去易武茶区收茶去了,今年在倚邦只收到了往年三分之一的量。

  合作初制所的茶农滕建明家里正在建新房子,他的老房子其实也不老,是前几年盖的小木屋,二楼的茶室宽敞明亮、通风好,能看到对面郁郁葱葱的森林。滕建明说起自己与七彩云南结识的经历还颇有机缘,2012年,他专程跑去勐海七彩云南茶厂,想让他们买点原料,结果当时没有谈成合作。2014年,他在倚邦老街收鲜叶的时候,又邂逅了七彩云南·庆丰祥的原料总监李文顺,滕建明热情地邀请李文顺到家里喝茶,又带他去自家的茶地里看了一转,李文顺发现他家的茶地周围确实生态环境非常好,植被覆盖率高,树龄也高,茶的品质也不错,而且滕建明还是个制茶能手,因为他从2003年就开始做茶了。很快,他们就达成了合作协议。
  2014年,七彩云南·庆丰祥的倚邦初制所正式挂牌。滕建明家的初制所,也按照七彩云南的卫生标准改造提升。现在他自家的四五十亩古茶园和100多亩生态茶园的茶叶全部都供应给七彩云南,而且七彩云南在倚邦选定的茶地,所收鲜叶也都在此加工,为他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才合作两三年,他家就盖起了新的木房子,今年又在木房子旁边盖起了一栋三层楼的大砖房,院子里崭新的越野车也是今年新买的。

  “因茶致富,因茶兴业,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21在陕西平利县生态茶园考察时的讲话。而在茶叶脱贫上做了实质工作的,大多是企业,尤其是收购量大的大茶企。滕建明很感恩能与七彩云南这样的大企业合作,他接触过的每一个公司的人,不仅工作态度严谨、专业,而且都很有人情味,在今年这种特殊情况下,行情不好,很多企业都减少甚至停止了收茶计划,而七彩云南还是照收,只是苦于干旱,做不出足够的茶叶来。

  第三站:冰岛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冰岛。冰岛可谓是这些年来最炙手可热的山头了,冰岛老寨古树茶的价格,也常年稳居普洱茶价格榜首。走进冰岛老寨,是迎面扑来的“壕”气,这应该是云南茶区唯一能够和老班章村比肩的山头了。疫情和旱情对冰岛几乎没有影响,春茶季上山的人还是很多,停车场基本塞满了,村子里还堵起车来。

  冰岛老寨的古茶树与很多山头的不一样,它们就长在房前屋后及寨子周边,但大部分的古茶树都非常高大、粗壮、茂盛,显示着蓬勃的生机,非常令人震撼。从这样富有生命力的古茶树上长出的茶叶,一定是有它的过人之处的。

  我们来到了七彩云南·庆丰祥在冰岛的合作初制所,主人赵家刚正在灶台前面杀青,鲜叶在他的双手间娴熟地翻、抖、抛、洒,按下相机快门的时候,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只见灶台周围都用瓷砖贴面,整个初制所的地面也都铺上了瓷砖,看上去非常清洁,初制所还有几百平米的玻璃晒蓬,但是在晴天的时候,茶叶都是拿到阳光下直晒,同样是离地。
  赵家刚刚炒完一锅鲜叶,在等待冷却的时候,他告诉我们,他从小就开始做茶了,他们家的初制所是全寨最大的,家里的基地和古树也是寨子里最多的,有180多亩基地(小树),300多棵古茶树。他们是2012年开始与七彩云南合作的。

  匡洪春正在审评这几天的茶叶,茶桌上一字排开了五六个盖碗和公道杯,他每款尝一下,手里拿着一张审评,在详细记录茶叶各个因子的评分,因为冰岛茶的价格高,他的审评格外细致。我们也凑上去喝了两杯,虽然刚晒出来的茶,都有些生青味,但是两杯过后,苦涩迅速化作甘甜,那种丝丝的“冰糖甜”在口腔和喉咙里持续好一阵子,感觉整个口腔都被荡涤了。匡洪春说,今年冰岛茶的品质比去年更好一些。匡洪春主要负责临沧片区的茶叶收购,他从2012年开始,就每年到赵家刚家收茶了,现在和他们全家都很熟悉了。

  虽然冰岛茶基本是不愁卖的,但是赵家刚说,他们还是更乐于与像七彩云南这样的大企业合作,因为大企业收购相对量大且稳定,品质要求高,而且制作工艺都有标准流程,多年合作下来很有默契。
  一圈茶山走下来,历时了四五天,我们早已疲惫不堪,但是这几日,对于七彩云南寻茶人来说,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工作常态。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在最崎岖泥泞的危险路段艰苦前行,手脚磨出不可计数的老茧,12辆越野车的轮迹,见证了240万公路的坚守。他们深入茶区,与茶农建立诚信友好关系,10000余名茶农,75家初制所,都是七彩云南·庆丰祥的忠实伙伴。

  据介绍,七彩云南·庆丰祥每年收购古树茶原料100多吨,以古法手工制作,18道工艺环节,31项理化指标,137个品控细节,层层严苛控制,并用现代食品的安全卫生严格自律,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全年150支大项产品定期送检,入库产品定项抽检,每款产品经50项检测的严苛审核。据悉,七彩云南·庆丰祥每年在茶叶产品上的检测费用支出是同行中最高的。所有的真心,都是为了让消费者的每一口茶都喝得安全放心;每一棵真树,都是为了让消费者体验到云南古树茶的无限魅力。
  大企业能做好古树茶吗?只要他们愿意去做,有决心去做,并始终保持一颗真心,就一定能做得更好!

人民日报聚焦:景迈山的古茶树

从景迈山回来有阵子了,心思还牵挂着那里。

那浩瀚无边的云海,那随处荡漾的绿意,那苍干虬枝的古茶林,还有那由远及近的牛铃声,茶杯里的一缕兰香,村寨里一个不期而遇的微笑……桩桩幕幕,化作“不愿出山”的留恋。

在云南,我走过数不清的山地,或丰饶或贫瘠,或壮阔或秀丽,或知名或无名,都不似景迈那样予人如此长久的回味。世界遗产景迈山是座文化富矿,一亮相便惊艳了世人。

我数次到景迈山采访,在莽莽苍苍中行走,与山对话,与茶对话,在村村寨寨间追问。游目骋怀之处,有对一方水土的省视,对山乡巨变的慨叹。以媒体人的视角读山,品咂无尽的“景迈味道”……

初次来到景迈山,我就睁大了眼睛——到处都是鲜活的气象。眼前的植物,能叫上名来的没几种。在“生物王国”云南,待久了便愧于自己知识的匮乏:不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只认得满眼的绿,饱满的、光亮的、夸张的,连绵铺展在天地之间,四季轮回中变化不大。景迈山没有秋的肃杀和冬的寂寥,长年涌动着夏的生机。

正沉醉间,一场急雨不期而至。没来由似的,风起了,林间唰唰作响,雨像是先躲起来,等人近了才一闪而出。人也不需慌张,有头顶叶子护着,雨落到身上还得一会儿。我兀自以为,雨是风抖落了叶子上的水。等人找好地方躲避,雨才痛痛快快地下起来,扯天扯地弥漫群山。

等不了多大会儿,雨撒够欢了,把四周洗得澄澈,就谢幕了。太阳出来格外明亮,叶尖上的小水滴晶莹剔透,宛如一串音符,真个看不够!

雨停了,我继续走,细细看山上的房舍。房舍多用木、石和瓦建成,样式为亚热带常见的干栏式,一副通透质朴的样子。斜屋面上灰黑色的挂瓦越旧越耐看,晴雨皆宜。挂瓦吸足了雨水,会长出蕨类或石斛花,屋顶之上,茂盛的高山榕伸出肥厚硕大的叶片,风过时“手舞足蹈”,唰啦唰啦,响声也大。再往上看,湛蓝的天空那么高远。

景迈山的季节大概可分作雨季和干季,雨季易湿冷,干季昼夜温差大,火塘都是离不了的。云南山地上的居民都爱火塘,以前把它放在木头房子的中间位置,烟熏火燎间,饭熟了,茶香了。火塘还兼防虫、烘干之用。如今生活好了,砖瓦房的墙壁刷了白,做饭有电磁炉、取暖有电暖器,火塘如何安放?

经南朗河上的小桥,过景迈山寨门,车子沿弹石路咯噔咯噔向上,仙贡家就在路边。她家是山上最早一批开民宿的,一棵大榕树遮住了半个院子,亭子下有个火塘。火塘并不复杂:以硬土为底,砖石砌沿,放个铁三脚架即可。山上不缺柴火,有火才像个家。仙贡父亲把火拨旺,茶水壶烧得滋滋响,火光映红脸庞,故事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流淌。

听说,以前山上房子四面透风,加之没有电视、手机,漆黑的夜里,火塘照亮的地方就是客厅。围着火塘说话,茶烧好先敬老人,老祖母讲她小时候听来的故事。夜深了,老人挨近火塘就睡着了——在仙贡家火塘边叙谈,我看得出景迈山尊老的礼俗,勾起片片乡愁。

景迈山上古风存:寨子有寨门寨心,人们把大自然的花纹穿在身上,兴起时唱歌跳舞喝酒。绿水青山间,大金塔巍然矗立,细长的塔尖向瓦蓝的天空诉说。走走停停,一不小心,你就跟合抱的大树撞个满怀。

印象最深的,还是东一片西一片的古茶林。五片古茶林、九个传统村落和三片分隔防护林,是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约公元10—14世纪,景迈山先民在迁徙途中发现了这片野生茶林,从此定居下来。先祖留下遗训:我将去,留何物?唯茶树,代代传……

不只是景迈山,云南南部的广袤山区,隐藏着无数古茶林。人工栽培的古茶树茶园,面积有六十多万亩之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临沧市和普洱市为其中翘楚。业内普遍认定,树龄百年以上的茶树可称古茶树。每年春天来临,搭架子爬树采茶成为云南茶园里的奇观,其中不乏身手敏捷的古稀老人。

古茶林既然称“林”,除了茶树高大连片,还和茶林混生有关,也就是茶林长在森林里——从高处、远处看,很难分清是茶园还是森林。绿草织毯、大树华盖的茶林里,有古人的生态智慧:那时候没有农药,为了防病虫害,也为了抵御寒潮侵袭,古人利用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来保护茶树,让万物自由生长,花蜘蛛吃害虫,茶树与森林声息相通。我不禁联想:一杯古树茶汤里,大自然的信息密码何其多!

近二十年来,由于人们对自然生态的赞誉,云南古树茶价格一路攀升。要不然,单从茶树的产量和采摘便利来看,或许古茶园早被淘汰了。曾经有那么一段过往,大面积的古茶林被改造成丰产的台地式茶园,弯腰就能采茶。而如今,景迈山的古茶林景观,成了现代化茶园前茶树种植方式的孑遗代表。或许群山连绵的偏远闭塞,倒也“因祸得福”,保存了这一片古意。

作为一种传统山地农业模式,古茶林对现代生产真有用吗?古老的技艺价值几何?景迈山芒景村的老支书南康,边烤茶边回答我这个疑问。

在窗明几净的家里,南康回忆起生态茶园改造的过程。21世纪初,因为大量用农药,景迈山高产的“台地茶”卖不上价,茶农们也深受其害:采茶人恹恹的没精神,脸色都黄白。如何减少甚而不用农药?景迈山人汲取了古茶林的生态智慧,把密植的茶树间稀,再在茶园中栽种香樟、山樱花、多依树等,通过仿造古茶林环境,“唤醒”茶树千万年的“生态记忆”。现如今,这种“返古”的生态茶园改造已在云南推广,可谓生态和经济价值比翼双飞。

在翁基村,如果从空中俯瞰,会发现寨子一圈都有大树,大树是寨子的边界,也是环境承载能力的标尺,寨子里的人装不下时,就要寻地另辟新寨了。

我被这传统的智慧震撼了,了解越多,越能领会文化遗产背后的土地伦理,越惊诧于天人合一的丰富细节——古老的生存智慧和谐又精妙、唯美又科学。

茶是景迈山的灵魂。

生活中茶是礼品,是男女传情达意的信物,提亲、定亲都离不开茶,婚礼前要带上茶去祭拜,请求祖先神灵保佑幸福;婚礼时新人要对父母、长辈、客人依次敬茶。在山下的“古茶林文化景观”展示中心,我看到当地的“茶柬”习俗:结婚请客、丧事办理、盖新房等,须用芭蕉叶包上茶叶和两只蜡烛,再用竹篾捆扎,作为郑重邀约的请柬。

景迈山的景迈和芒景主要是傣族和布朗族村寨,村民九成以上以茶为生,茶叶收入占总收入的九成多。因茶的利润,村民大多数得以留在山上,茶叶还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让一座青山古老又年轻。

在糯岗古寨,我遇见了岩烈,一个满脸热情真诚的青年。岩烈白天做茶,晚上和天南地北的游客交流,让他意识到家乡文化的宝贵。虽然只读过初中,他同样去普洱市学习茶叶审评,用现代知识丰富大脑。岩烈还开了小网店,朋友圈里加的好友,从黑龙江到海南的都有。

我慢下脚步,任四周的风景在眼前流转。门口的青石板路上游客来来往往,木头老房子韵味十足,房后芭蕉叶和凤尾竹在风中摇曳。岩烈一身傣装,讲起茶叶包装设计头头是道,让人有几分“穿越感”。

传统和现代交织,景迈山的活力无处不在:苗条的傣族少女“小卜哨”们做起直播,外国人来开了“雨林韵味”咖啡馆,创意集市上摆着十里八乡的土货,布朗族老人能说普通话,连房子也迭代变迁。

景迈山上传统的干栏式民居比现在低矮昏暗,一般是两层的吊脚木楼,上层住人,下层堆杂物和养牲畜,鸡鸣狗叫就在脚下。如果时间再往前推,山上的房子还是更简陋的茅草房杈杈房——竹子或木头撑起狭窄框架,上面覆盖茅草,更像个“窝棚”。

如今,房子长高大了,也更结实了。一楼硬化能停车、能摆餐桌开农家乐,房子墙壁、地板加固改造后,抽水马桶历史性地上楼进房间了。三十来年变了三代,抚今追昔,景迈山上住房在拔节生长,生活也芝麻开花。

景迈山的活力,是绵绵用力,透着自信与从容。

仙贡经营着客栈和茶业生意,她看重的不是家里村里古树茶有多少,而是质量有多好。她感慨,小散弱仍是产业现状,一心想着用合作社把标准定出来、提起来。芒景村的南康老书记,如今正在忙企业诚信联盟的事,还花几千元做了茶叶检测报告。

南康呷一口茶说,申遗成功的好消息,比送来几车金子银子还高兴,但高兴不能过了头,保护还是第一位。景迈大寨小学校长对我说,还是希望更多孩子从小就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再大的世界遗产也得有真感情。

景迈山的早晨,比城市里来得晚些。如梦似幻的雾霭不愿散去,深呼吸一口,甜丝丝的。循着远处传来的牛铃叮叮当当声,我信步走入一条林间小径,踩着绵软落叶,有时会被低垂的蛛丝拦住,有时会撞见一只松鼠。人在草木间,仿佛也变成一株草木,由静而定,身心调和。

景迈山的日子围着茶转,茶水涵养着景迈山人平和敦厚的性情。这里没有高高的院墙,也无需保安,真正夜不闭户。

有专家总结,景迈山申遗成功后挑战有三:一是旅游发展的风险,人来太多了,破坏古茶林生态环境;二是产业发展的风险,钱多了,村寨居民利益分配不均;三是文化传承的风险,外来文化冲击多了,景迈山传统文化的内驱力弱化。

虽然申遗成功名噪一时,景迈山人还秉承“山上安静,山下热闹”的信念,山上做减法,让骨子里的静气和定力传承下去。

山上芒景村有棵“蜂神树”:六十多个书包大小的扇形蜂巢,长在十多层楼高的树干上,在阳光下流汁淌蜜,远观如硕大琥珀。树冠周围蜜蜂成群飞舞,微风过处,隐约有甜香飘来。这种蜜蜂当地俗称“大挂蜂”,是“环境哨兵”,如此多蜂巢齐聚一树,生态环境之好,可见一斑。“蜂神树”虽然没人看管,多少年来,当地从来没人去动树上的蜂蜜。

早在2007年前后,因为茶叶价格上升快,有些村民和客商把外地便宜茶叶拉上景迈山,冒充本地茶叶卖以牟取暴利。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在各进山口看守,进山的车辆要挨个检查。有一次没收了上千斤的外来劣质茶叶,直接倒进茶园里当绿肥了。不炒作、不放任,不赚快钱昧心钱,就这样,掺杂使假的茶叶被堵在景迈山外。

我听说,景迈山底下有个世界级的大铁矿,为了保护遗产和家园,人们自愿选择封藏之。正如祖先教导的:永续利用才是宝藏。景迈山人承诺:“我们是大地之子、景迈山之子……作为现代人,在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决不对自然界过度索取。我们要保护和尊重各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建筑风貌,保护景迈山的每一棵参天大树、每一块古老茶园、每一缕阳光、每一寸土地、每一捧水……”

景迈山下,一个“全球首座万吨智能茶窖藏空间”项目正在施工,脚手架一天天长高。项目虽然现代化,但和景迈山没有违和感,世界遗产的桂冠配得上前卫潮流的理念。项目负责人对此感慨颇深:生态加文化,养眼又养心,那些来自大城市的客户,在景迈山旅居一阵子,会在篝火晚会上落下泪来。

我参加过这样的篝火晚会。月明星稀之夜,山里天朗气清,篝火熊熊燃起来,当地群众身着盛装,既唱低回婉转的情歌,也唱高亢热烈的祝酒歌。那是来自大地深处的歌声,是沾着泥土气息的舞蹈。大家的笑意,如清风,如明月。

我也被感动,被鼓舞,与大家手拉手围着篝火打跳,欢笑在山间回荡。此情此景,怎么能不拨动我的心弦?(徐元锋)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50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