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云南驿道古茶茶厂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31 秒)

唐代知名贡茶“方山露芽”有可能来自莆田的这座大山?

贡茶寻踪

新县镇大会山贡茶院和唐宋千亩茶园遗址

“继上次大会山贡茶寻踪后,方志专家鲍文芳翻阅史料,查阅文献,多次重走大会山……长达两个月多的埋头研究所找到的证据,让方山露芽源于大会山的猜想愈发成为可能。如今,鲍文芳心中关于大会山茶文化的历史故事,已经呼之欲出了。下为正文:

中原人入居莆田,西晋末和唐末、五代,中原人大量迁入,他们也相应带来了成熟的茶树种植与茶叶加工技术。莆田茶兴于唐,而盛于宋。新县镇墘顶村的大会山唐宋茶园就是在这背景下形成的,而且这古茶园延续到明清时期一直没有断代过。

01大会山唐宋茶园遗址


充满秘密的大会山

大会山位于涵江区新县镇墘顶村,凤团山以南,夹漈山、凤团溪以北,地处新县镇、大洋乡、庄边镇三镇交界处。在广业山区凤团山及凤团溪流城内5公里,在长约1000米,宽约500米的各处山头之上遍布古代茶田遗迹。面积约0.5平方公里,大约30丛茶树,部分散在树林中。个别村民仍然有自制茶叶。

广林院(贡茶院)西百余米处尚存四丛古茶树。最高的3.5米,最粗的直径6厘米。据梅洋茶厂厂长陈剑明推断,为本地特有品种。

其中一棵大茶树单丛茶树头直径约80厘米,据测算,其树龄可达2500多年。[许长同、郭玉琼等《永泰古茶树研究与开发利用初报》,《东南园艺》2018年,第4期。]


大会山古茶树

宋代王彦辅《麈史》:“莆中鲜食最珍者,所谓子鱼也。……茶始生嫩者,为枪寖。大而开,为一旗。过此则不堪矣。”

广业里的偏酸土壤有利茶的生长,砂砾地茶的品质特佳,日夜温差大,多雾有利茶多酚的累积。这些乾顶的大会岭都具备,目前遗留在乾顶的茶树为灌木——大叶种茶,该茶种与本省的储叶种茶、政和大叶种茶的区别叶脉纹路突出,叶型较小。

天然茶叶

古时因产量原因,大都种植大叶种茶,因它的芽头大,产量高。大叶种茶在唐时属于特别优良的茶种,宜制绿茶。现在的变种为福云系列。茶的花与果都是一样。

唐时贡茶方山露芽也具有这种特性。

02福建贡茶方山露芽

散落山里的抹茶工具

“方山露芽”原是福建最早的贡茶。《茶经》载:“岭南,福州,生闽方山山阴县也,往往得之,其味甚佳。”乾隆《福州府志》载:“唐贞观二年(628),方叔达任泉州刺史。”后居莆田方山(在县西常泰里),后裔称“方山方”。

根据唐代贡茶制度,刺史为贡茶主办。可推测:“方山露芽”应该是由方叔达主办,并以河南禹州的祖地“方山”命名的。


唐上元初年(760),陆羽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说明方山露芽被写入《茶经》,在时间点是切合的。方叔达的后裔方偕(992—1055),兴化县百俊人(今涵江区庄边镇)。

按《宋史本传》记载:“偕,字齐古,……权知建安县。县产茶,每岁先社日,调民数千鼓噪山旁,以达阳气。偕以为害农,奏罢之。”说明方偕在建安县引进茶树种植,曾达到空前规模。这足于证实“方山方”家族有种茶的历史。

图为鲍文芳

在大会山周边住着黄、郑、林、方、陈、薛六大姓,在宋代就有几位管茶官员,比如: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欲派薛利和为广东路茶法官,后因其写诗反对,改任广西路茶法官。绍兴十年(1140),郑厚为广东路盐茶司干办公事。隆兴年间(1163),薛元鼎为提举两浙常平茶盐公事。

03大会山广林院(贡茶院)遗址


广林院遗址(贡茶院谐音)附近发现的抹茶工具

大会山广林院遗址有三层、三进院落,院落规模宏大。这符合唐代贡茶制度“建在古驿道旁,且是隐秘的地方”的要求。

到了宋代,邑人蔡襄的贡茶“小龙凤团茶”,竟与这里的“凤团溪凤团岭”地名如此吻合,能不让人联想到“这里也是制作小龙凤团茶的地方”?


广林院遗址(贡茶院谐音)附近发现的抹茶工具

1992年,开辟村道时,曾挖出十几个制茶(抹茶)石磨,目前有3个抹茶石磨工具散落在砌坡、红壤剖面及遗址上,还有唐宋时期梯形古砖、莲花纹红砖等,院四周设有排水管道,由烧制的两个直径20厘米的半圆形管状砖叠合而成,管道外还有规整的砌砖墙护管,整个排水系统,级别很高。


院前的路村,当地百姓称之“冶茶路”,“广林”与“贡茶”本地话谐音,这里可能是唐至明代生产茶叶的院圃。

《十国春秋·闽四·陈洪进列传》载:北宋乾德元年(963),尚为南唐泉漳将领的仙游人陈洪进即已向宋太祖“贡白金千两,乳香、茶叶皆万计”。

《宋史·陈洪进列传》亦载“北宋建隆四年(即乾德元年),(陈洪进)“遣使朝贡。是冬,又贡白金万两,乳香、茶、药万斤”。当时陈洪进所掌泉州、漳州及所辖十四县(含后来分出泉州的莆田县、仙游县),尚未纳入宋朝版图。这些贡茶的输送,得有生产加工茶叶的地方,这增加了在大会山建立贡茶院的可能。

04大会岭与茶马古道


重走千年古驿道

莆兴古驿道,经大会岭古道至永泰县城。在广林院(贡茶院)西三百米,是大会院遗址。《八闽通志》载:大会院在广业里,洪武三十四年(1402)并入丛林。寺院山门外有一“马厩”,大会村民1983年种田时,曾挖到一个马槽,说明大会岭是应驮运贡茶而筑的古道。

大会山由乾峰、胡余峰、莲峰三座山峰组成,亦称笔架山,位于新县镇墘顶村。山上有大会院、广林院(即“贡茶院”谐音)、七姓九厅茶民居住地等遗址。相传唐宋时有位阁老在此教习,欲引进种茶之道,起初无人响应。

阁老心生一计,取一簸箕白银埋在山中,并刻字石上“银在阁老脚”。乡人争先来此掘地开荒,茶田由此开始。岭兜里现存大片古茶树。还有古道两旁孑遗的古茶树可能是千年的根系发出来的。

据《八闽通志》记载,茶叶也是兴化境内用于交换的主要农产品,销往江浙一带和台湾、琉球、安志(越南)、暹罗(泰国)等东南亚各国。

“位于南海的西沙群岛,也是海上航线必经岛屿,那里出土的青瓷双耳洗,也与庄边窑标本相同”。[李辉炳著《莆田窑址初探》,《文物》1979年,第12期。]20世纪80年代期间,在日本境内发现的“珠光青瓷”,经考证也是兴化宋窑生产的茶碗。

这说明宋代广业里茶和茶具的对外贸易相当活跃,且延伸至明清时期。据1869年《中国厦门茶产区图》,兴化府在清末仍是茶叶的主产地,当时广业里的茶叶是经涵江、平海、忠门一带运至厦门港进行出口贸易。

05广业山区贩茶业与郑樵吟茶诗

贡茶寻踪

郑嵚《纪变漫言》载,明万历十六年(1588),广业里人,以种茶贩茶为业,“莆大姓利之,遂相招结畲汀异客,茶布以为利。”北宋初年,战乱平息,广业先民安居乐业,饮茶之风渐盛。南迁懂茶大族,引进中原茶种,在笔架山南麓种茶,以解地瘠民贫之困。

1080年,薛氏在大会山崛起,创立大会院。茶圃规扩大,制茶技术完备,于1080年前后,宋朝廷在此设立贡茶院,直至朝万历年间(1573—1620)。明弘治《兴化府志》之上供志记载上供贡茶为223斤,其中莆田209斤,仙游14斤,贡茶主要出自广业里。

大会山守茶人

郑樵(1104—1162)留有《采茶行》遗稿。从郑樵《采茶行》诗,可见广业山区宋时种茶、饮茶已经相当盛行。诗中“龙团佳制自往昔”,是否釆自凤团山?也待进一步考证。

大会山隶属百丈镇,郑樵有另一首诗《百丈山》:“叠嶂联屏飞远近,风情物色有余涯。回头四顾东西地,多少砺山庄帝家。”

这首诗可佐证郑樵去过百丈山,“龙团佳制”来自广业山区,也就顺理成章成为最大可能。

06新县其它古茶分布


白云林场、白鹤知青场、文笔峰、国宝寺、上茅和仙安交界处、仙安全村、泗洋原知青插队的地方、夹漈草堂、文笔柳梨原知青场、文笔工人开荒的靠泗洋松坑地带、外坑的林望、鸡母楼也有茶场等。

此外,文笔村与泗洋村交界的原琉璃(小盆地)农果茶场,可能也是历史上的贡茶基地之一。这地方出过驸马,保留有驸马墓,流传“琉璃厝、鸭蛋厅、白玉蛏”的故事。其“茶心山”上到处都是野生茶树。


野生茶树的茶叶与茶籽

“一片叶,一千亿”,云南普洱市南屏镇的茶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新县镇墘顶村作为广业山区发展茶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也是当地群众的发展期盼。建议深挖广业山区古茶文化,将广业山区建成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茶产业示范区。

(中共莆田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鲍文芳)

图:木痴

来源:看莆田,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一叶千年 昆明“茶味”渐浓

一叶千年,昆明十里香茶、宜良宝洪茶、西山太华茶等千年历史名茶,从衰落走向复苏、繁荣。如今,宜良有离昆明主城最近的万亩宝洪茶园、石林有十里香茶园、安宁有创新的禄脿蒸青绿茶等茶园。春城处处茶飘香。

一业千年,曾经与昆茶有关的十里铺、通京大道、茶马古道等历史遗迹,从沉寂走向繁荣,由原本单一贩运发展成茶叶市场、茶企、茶馆、茶文化(博物)馆、茶叶科创机构等各种茶叶业态。春城时时茶味浓。

千年昆茶,从历史走向未来,从高原春城走向世界。

详细内容

茶文化一杯千年名茶

74岁的王忠良用双手比划着回忆道:“以前我们村旁茶马古道上的马蹄印起码有10厘米深……”王忠良所在的龙池村位于昆明东郊凤凰山北麓,区划调整前属于官渡区十里社区。因十里香茶得名的十里社区,原辖十里铺村、大桥村、虹桥村、龙池村4个自然村落(居民小组)。

千年历史文化名城昆明从建城起就有茶叶种植记载,其中昆明十里香茶、宜良宝洪茶、西山太华茶在云茶历史上有“三姐妹”的美称。

“除西山太华茶尚存1棵外,十里香茶、宝洪茶目前已摆脱濒临灭绝的困境,逐步走向规模化发展。”中国著名茶学专家、云南省茶科所原所长张顺高介绍,昆明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茶叶产区和历史名茶产地。十里香茶早在唐代就有栽培,盛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昆明曾有“吃茶要吃十里香,喝水要喝吴井水”的佳话。

原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宜良茶厂副厂长、宜良祥龙茶厂创始人白文祥坦言,宜良不仅是宝洪茶的原产地,该县的下栗者村还是滇红茶创始地。1938年,祁门茶场场长陆澄溪受政府委派入滇进昆,在宜良县下栗者村创办了茶学校,带领学员和当地村民试制了一批滇红茶与海外进行易货交易,并取得成功。2月24日,记者到宜良寻访下栗者村原茶学校,旧址已被改为村民住宅和碾米房,仅轮廓依稀可辨。

“这批红茶原料,部分极有可能来自宜良当地的宝洪茶。”白文祥猜测道。《中国茶经》记载,宝洪茶是云南宜良的特品,为高香型名茶之一。1932年,宝洪茶被征集为云南省茶类土特产品的唯一代表,在美国芝加哥世博会陈列展出,得到一致好评。1980年,在云南省茶叶鉴评会上,宝洪茶获全省高香型名茶绿茶品质第一名。2016年,宜良宝洪茶被列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项目。

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沈雪梅认为,昆明虽然不是茶叶种植的主产区,但昆明十里香茶、宜良宝洪茶特征突出、历史文化深厚、品质卓越,值得保护和发展,十多年来的保护开发,已具备将其发展成为高端精品茶的产业基础。除前述3种名茶外,安宁禄脿、石林螺蛳塘等地所产的茶叶也是地方名茶。

茶科技一杯创新茗茶

驿道曾是昆明的“命脉”,茶叶曾是驿道的“血脉”。殊不知,作为云南“绿茶明珠”的十里香茶、宝洪茶曾一度濒临灭绝。

据《官渡区农业志》记载,1949年,仅在十里铺茶园边零星残存100余株茶树,年产茶叶100余千克。1958年,当地恢复扩大茶园生产。1965年开始,官渡区派专人到景洪等地学习后共发展茶园2000余亩,并建成云山、十里、方旺3个茶园。王忠良回忆说:“以前生产队的队员(即村民)无论出工种茶、摘茶、管护还是其他集体劳动,每人每天是8个工分;茶叶制成毛茶后上交公社多种经营队,再对外出售。”

之后,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十里铺村、大桥村、龙池村等地的十里香茶园不断缩减。王忠良介绍,2004年,修建东三环用了十里社区土地131亩,十里茶山2万株茶树全部被征用。经研究,计划将围在砖墙内的30株多株百年十里香古茶树被统一移栽到云南农业大学保护。在移交过程中曲折颇多,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为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市政府办公厅专门发文督办此事。2006年,仅有9株茶树历经周折移栽到云南农业大学得以保存。后经云南大学教授张芳赐选育培植,在石林县培育200多亩优质十里香茶园,使其得以保存和延续。

“改革开放后,十里香茶和宝洪茶兴衰沉浮大致相似。在四代科技工作者的接续努力下,历经数十年的繁育,这些历史名茶得以复出。”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相关科技人员介绍,1956年,在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的指导下,张芳赐教授开始关注昆明地方名茶资源十里香茶,后对十里香茶进行保护和引种。20世纪80年代起,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农艺师沈晓进一直开展保护工作。2005年之后,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牵头县区相关科技人员、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专家、企业、行业协会组成地方历史名茶保护研究项目团队接续开展十里香茶、宝洪茶的提纯复壮工作,对茶树种质资源保护、繁育技术进行研究,为昆明茶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宜良宝洪茶非遗传承人、云南宝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天水介绍,2008年之前,宝洪茶严重衰败,亩产值不足千元。十里香茶岌岌可危,所存无几。沈雪梅介绍,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过组建“产学研+企业”的团队,依托当时云南茶叶发展的大环境,以发展滇中小叶种特色绿茶作为昆明发展茶叶生产的突破口,使临近消亡的名茶种质资源重获新生。其中,针对昆明十里香茶、宜良宝洪茶等种质资源,开展了品种基因分析、主成分分析、加工技术研究等,填补了昆明十里香茶、宝洪茶种质资源的研究空白,为地方种质资源利用、品种选育提供了依据。

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农艺师杨丕琼介绍,十多年来,市农科院联动“产学研+企业”团队,通过项目开展,快速建立种苗繁育、示范基地,2008—2011年,共繁育十里香茶、宝洪茶茶苗82万株,濒临灭绝的名茶实现规模化种苗繁育。目前,石林十里香茶示范基地种苗年繁育能力达30万株,十里香茶、宝洪茶建设示范基地以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带动核心产区获得有机认证,带动周边产区发展。

茶产业一杯浓香“民”茶

沈雪梅介绍,目前,昆明的茶叶种植主要分布在宜良、安宁、石林等地,其中宜良茶叶种植面积最大;品种主要是昆明十里香茶、宜良宝洪茶、苔茶、紫娟等;品牌主要有十里香、宝洪茶、石林春、拥翠、禄雨春等,其中,昆明十里香茶、宜良宝洪茶、安宁禄脿茶收录在《全国地域特色农产品普查备案名录》中,为地方名特优农产品发展奠定了基础。十里香茶、宝洪茶地方特色品种、独特品质、历史文化品牌价值得到社会广泛认可。2010年,十里香绿茶在世博会名优茶评比中获最高金奖;2011年,十里香绿茶在由世界绿茶协会于日本举办的“世界绿茶评比大会”中获最高金奖,宝洪茶获金奖,二者均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先后在全国名优茶评选中获奖10余次。宝洪茶加工工艺、十里香茶加工工艺先后入选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项目。

在科技力量的推动,市场需求的助力下,宜良、石林、安宁等地茶产业欣欣向荣。宜良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云河介绍,宜良茶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宝洪茶。十年间,宜良茶叶面积增加10797亩,增长495%;产量增加57.2吨,增长268.8%;产值增加3502万元,增长1415.8%。

宝洪茶的快速崛起,还带动当地2个社区16个村小组约3000户农户从事宝洪茶产业,促进400余户低收入家庭致富,成为当地的“富民茶”,消费者喜欢的“民”茶。

经过千年变迁,一叶变一业。来自市农业农村局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昆明市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茶叶种植面积由2019年的4800多亩发展至2022年的2.32万亩,产量0.06万吨,农业产值0.61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0.83亿元,批发零售销售额72.29亿元,综合产值83.73亿元。

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绿色食品牌其他特色产业工作组组长、推广研究员张仲平透露,依托资源禀赋,目前昆明计划把十里香茶、宝洪茶等打造成“小而美、精而特”的历史名茶智慧观光茶园,突出昆明“春城”特色;推进十里香茶、宝洪茶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擦亮历史名茶金字招牌,使昆明地方特色茶成为云南高端精品茶引领者,并形成地方特色产业,推动昆明打造世界普洱茶文化中心。

来源:昆明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寻觅顺宁古道

品普洱茶的陈香时,就会联想到茶马古道里那汲取天地之气、时光之韵发酵而成的普洱茶,也曾想去走一段,在那些时空痕迹里感受普洱茶的变化,慢慢陪着它从青涩到成熟。于是,这便成了一个美丽的心愿。后来在一次机缘巧合中,遇见了临沧。

从昆明一路驱车到临沧,越靠近临沧空气中的茶香就越清香。尤其是远望时,轻薄的雾气与连绵的青山相拥一起,云雾缭绕处,层层叠叠,如茶海,如梦又如幻。

但在记忆的最深处这还不是最渴望的那一抹陈香,“寻找历史中的普洱香,感悟普洱中的陈年岁月”,成了最直接的向往。寻寻觅觅,就这样走进了顺宁古道。

顺宁古道是南茶马古道的顺宁段。在明代崇祯十二年七八月间,徐霞客为探寻澜沧江的源流,从永昌(今保山)南下顺宁(今凤庆)、云州(今云县),然后从顺宁北上,渡澜沧江到阿禄司(今鲁史),再从新牛街(今犀牛街)渡黑惠江往蒙化(今巍山)而去。他在《游记》里把这段路称为“顺宁道”。

公元1328年,正是元代的天顺元年,庆甸部落首领孟氏归附朝廷后,元政府设立顺宁府宝通州和庆甸县,同时整修古道,筑为官道,也就是后来的顺宁道。沿顺宁道往北,可到今天的巍山、大理。从大理往西是茶马古道,可北上丽江、中甸、西藏;往东则可到昆明,这条道叫做官道,又叫通省大道,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一段。沿着顺宁道南下,又有两条古道:一条从缅宁(今天的临翔区)到普洱、车里(今天的西双版纳);一条从今天的永德、镇康进入缅甸,直到印度。

在今天的云南驿道有三大干线,迤东道、迤西道、迤南道。而顺宁道就是迤西道的一条重要支线,从顺宁、镇康进入缅甸腊戌,既有货运,也有客运。运货的是用驮马,送客的是用轿子和滑杆。走在这条驿道上的驮马每年有2000到4000匹,运货的货物主要是土杂货,但最多的还是茶。

顺宁是茶叶栽培的起源地之一,素有茶香之称。据明代的《滇略》《徐霞客游记》和清代的《滇行日录》《滇海虞衡志》等古籍记载,明代顺宁的太平茶、太华茶、玉皇阁茶已十分有名,被称为云南茶的上品,可与碧螺春、龙井茶相媲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近年的考察表明,凤庆有研究价值的古树不少。除了香竹菁大茶树外,还有琼英大茶树、富帮大茶树、打虎山大茶树等,有的已被列为重点保护对象。

在清代时,顺宁还多次沿着南茶马古道引进很多优良茶种,到光绪年间,下关茶商用临沧晒青毛茶作原料,这时候便有了云南沱茶,畅销于四川、重庆、康藏地区。而这一来原料需求大增,大批临沧毛茶通过顺宁道运往下关,更刺激了顺宁的茶叶生产。

光绪三十四年,顺宁知府琦璘大规模引进双江勐库大叶茶种,从此茶叶产量也猛增。到民国时期,顺宁种茶面积达三万多亩,年产茶近1300吨,加上双江、临沧的茶叶都经由南茶马古道、顺宁道外运下关。这一时期马帮运输也迅速兴起,还刺激了骡马牲口的需求,当时大理、丽江一带的骡马,也从顺宁道、南茶马古道源源不断地进入今天的临沧地区。据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统计,仅顺宁一地就引进骡马一万多匹,常年行走在顺宁道上的骡马就在2000匹以上。因此,顺宁道再次成为名副其实的茶马古道。

1916年,下关沱茶又出尽风头,原料却几乎全出自今天的临沧。以永昌祥沱茶原料配方比例为例:勐库茶60%,取其味;凤山茶20%、博尚茶10%,取其香;景谷茶10%,取其形。而所有这些原料,都必经过南茶马古道、顺宁道运送到下关。

由于顺宁凤山茶品质优良,各地商号出售的顺宁茶,都称凤山茶。每当春茶上市,各地商贾云集顺宁,争相采购,称为春茶会。1928年,下关永昌祥率先在顺宁开设商号,收购茶叶。后来外地茶商又在顺宁设立福利和、福协合、福春和等茶叶商号。顺宁茶叶畅销,繁荣一时。据估算,20世纪50年代前,每年由顺宁古道运出的毛茶达1500多吨。按当时的市价,一驮沱茶重70公斤,卖价二两黄金,那么从顺宁道运出的“茶金”就有两吨多!顺宁道不仅是茶马古道,又成了“黄金之道”了。

明清以来,凤庆鲁史人就以茶为生,民国年间,骆英才开设了“俊昌号”茶庄,长期从事茶叶的栽培、加工和贸易;还有出自凤庆段逸甫五保山茶园的“凤山春尖”,也是民国时期云南茶叶中的极品之一,声名远播。

1939年,顺宁实验茶厂第一批滇红茶问世,成箱16.7吨,由茶厂自备60匹骡马组成的马帮,经顺宁道运到昆明,再经香港转销伦敦,以每磅800便士的高价出售。仅此一批滇红茶,便可换得近13万英镑。从这个意义上说,顺宁道还被称为“英镑之道”。

在当时马帮驮出的大多是晒青毛茶。毛茶打包前是用清水回软,以免在运输途中破碎,茶叶带着这些水分,便随着马帮走过一道道干热河谷,翻过一座座凉爽的高山,在千里古道上不停地吸允天地的灵气,草木的芳香。马帮不断地走,茶叶不断的氧化,于是才有了醇香润口的普洱茶,闻名遐迩,享誉天下。但谁能想到,造就普洱茶醇香的竟是这翻山越岭的茶马古道呢?

来源: 普洱杂志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