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七彩云南报价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A股卖茶怎么就这么难?

  A股有酒没茶的历史或将被改写


  近日,中国茶叶和澜沧古茶同日披露IPO招股书,同时向A股发起冲击。

  说起来,茶叶算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商品之一,中国也是茶叶产销大国,茶叶品牌、制茶企业遍地开花,但A股3000多家上市公司,没有一家以茶叶为主营业务。


  深深宝A1992年上市时,旗下业务包括茶叶,算是仅有的茶叶概念股,不过之后茶叶业务日渐边缘化,如今公司已更名为深粮控股(000019.SZ),主营业务为粮油贸易。


  到A股卖茶叶,怎么就这么难?


  港股、新三板有多家茶叶企业,但大多数活得并不好。坪山茶业更名为区块链集团,后被勒令清盘;近日,龙润茶被港交所要求退市;茶叶上市公司老大天福,刚走出规模增长泥潭,又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在新三板挂牌的八马茶业、七彩云南等,则集体终止挂牌。


  行业难做,大片亏损


  7月3日,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澜沧古茶”)披露IPO招股书,拟登陆深交所募资6.28亿元,主要用于营销网络建设和仓储中心建设。


  公司主要产品为普洱茶,2017年-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50亿元、2.99亿元、3.8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29.08万元、7559.45万元、8116.71万元。


  报告期公司业绩增长,与近年普洱茶行情高涨直接相关。


  斑马消费通过普洱茶网查询澜沧古茶普洱茶批发零售报价发现,近年价格普涨迅猛。以公司单价最高的2016款澜沧古茶·乌金为例,该产品2018年7月7日和2019年7月7日的报价为2680元/盒,2020年7月7日的报价为5980元。公司单价最低的0081系列2013年小沱,最新报价为58元/沱,2017年7月7日的单价为23元。


  价格上涨,销量在下滑。2017年-2019年,公司茶叶销量分别为611.71吨、527.14吨、537.35吨。


  即便整体价格不断上涨,公司的毛利率却在下滑。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5.56%、64.03%、61.94%。受毛利率下滑、费用率走高等因素影响,公司近年盈利能力有所下滑,2017年-2019年净利率分别为22.92%、25.28%、21.36%。


  普洱行情看涨,其他茶叶品种,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与澜沧古茶同日披露IPO招股书的中国茶叶,是中粮旗下的综合性茶叶企业,在黑茶、乌龙茶、红茶、白茶领域都占据相当的市场空间。


  2017年-2019年中国茶叶的总销量在不断上涨,营业收入亦随之上涨,净利润却呈现下滑趋势。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2.29亿元、14.90亿元、16.2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5亿元、1.45亿元、1.66亿元,净利率从14.24%降至10.20%。


  港股曾吸纳了多家中国茶叶行业的中坚力量,但各家公司情势都不乐观。龙润茶(02898.HK)和坪山茶业,已经到了濒临退市的境地。


  龙润茶2017年停牌至2019年,2019年底被要求退市,2020年5月公司提出异议,次月底强行发布截至2020年一季度的全年业绩公告。公告显示,公司最新财年收入5712万港元,同比下降39.76%,亏损7068.2万港元,亏损额接近翻倍。


  坪山茶业2017年底更名为区块链集团蹭热点,因破产在2019年被勒令清盘,该公司目前仍处于挣扎之中。


  2018年7月,中国天化工更名为信阳毛尖(00362.HK),涉足茶叶业务。2019年下半年,公司收入1.50亿港元,亏损5144.8万港元。2020年初,公司决定退出茶业业务,5月份拟再度更名为中国新经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前几年在新三板市场热火朝天的茶叶板块,如今偃旗息鼓。2018年-2019年前后,八马茶业、七彩云南、梅山黑茶、中吉号相继终止挂牌,谢裕大则终止上市辅导。


  业绩预期难料


  对于一家拟上市公司,不能只看报告期业绩,更应该关注成长性、持续盈利能力等预期空间。


  澜沧古茶因普洱行情坚挺,近年大规模囤积普洱茶,导致经营性现金流下滑。2017年-2019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7651.69万元、-1911.76万元、5857.77万元。


  同期,公司存货余额分别为2.82亿元、3.83亿元、4.14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61.97%、66.77%、56.27%,存货余额及占比较高。


  茶企囤积普洱,就和黄金珠宝企业囤积黄金,玉石企业囤积原石一样,带有一定的赌性。


  有因为价格暴涨而赚到盆满钵溢的可能,便有价格下跌影响公司业绩的风险。


  包括普洱在内,整个茶叶行业的业绩,均与行情相关。


  如果说龙润茶、坪山茶业、信阳毛尖的亏损,更主要的是自身原因,那么行业老大天福上市后业绩原地踏步,受行情影响的因素更大。

  2011年,天福(06868.HK)登陆港交所,当年,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53亿元、2.94亿元,后业绩走出V字型趋势,8年之后的2019年,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97亿元、2.73亿元。


  茶叶行业普遍存在着高毛利、高费用的特点。2017年-2019年,澜沧古茶、天福等公司的毛利率稳定在60%,中国茶叶因贸易业务较多,毛利率略低,也超过40%。


  随着茶叶企业开店、运营、推广等成本继续增长,茶叶需求总体平稳、价格随行情波动等原因,茶企预期的盈利空间将进一步收缩。

来源:搜狐热点、斑马消费

八马等茶企2018年终止挂牌,新三板“茶香”还浓吗?

注:文中附表格图1-4的企业排序,以公司挂牌时间为准(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


一  新三板简介

1 新三板是什么?


2001年,它起源于“股权代办转让系统”,最早承接两网公司和退市公司,称为“老三板”。


2006年,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该系统进行股份报价转让,称为“新三板”。


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扩大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转让试点,首批扩大试点新增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天津滨海高新区。


2013年12月31日起股转系统面向全国接收企业挂牌申请。


新三板是继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后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微型企业。



截止2019年1月18日,挂牌企业为10622家。

市场分布:创新层913家,基础层9709家;

转让方式分布:做市1071家,集合竞价9551家。


2 新三板特点——市场准入


1)依法设立且存续(存在并持续)满两年;

2)业务明确,具有持续经营能力;

3)公司治理机制健全,合法规范经营;

4)股权明晰,股票发行和转让行为合法合规;

5)主办券商推荐并持续督导。



3 新三板特点——发行融资


1)尊重市场自主决策;2)重点关注信息披露;3)行政自律合理分工。



4 新三板特点——多元化交易制度


1)交易系统内;2)交易系统外。



5 新三板特点——市场分层与差异化制度


1)股票转让方式;2)信息披露规则。



二  新三板挂牌


1 新三板挂牌优势


1)资金扶持:各区域园区及政府政策不一,企业可享受园区及政府补贴。

2)便利融资:新三板(上市公司)挂牌后可实施定向增发股份,提高公司信用等级,帮助企业更快融资。

3)财富增值:新三板挂牌企业及股东的股票可以在资本市场中以较高的价格进行流通,实现资产增值。

4)股份转让:股东股份可以合法转让,提高股权流动性。

5)转板上市:转板机制一旦确定,公司可优先享受“绿色通道”。

6)公司发展:有利于完善公司的资本结构,促进公司规范发展。

7)宣传效应:新三板公司品牌,提高企业知名度。



2 新三板转板通道


新三板的转板通道指新三板挂牌企业在不同层次的证券市场流动的通道。


目前我国并不存在真正的转板制度,三板挂牌企业和非三板企业,都需要通过首次公开发行的程序才能在场内资本市场的相关板块上市。

新三板企业仍只能通过IPO的方式首次公开发行并在场内市场上市,且其IPO的条件与其他企业无异。


目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框架已初步搭建,却缺乏相互之间有机的结合,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之间尚未搭建起链接的桥梁,缺乏完善的转板制度。


PS:谢裕大在2018年选择终止上市辅导。


三  新三板茶企简介


1 新三板茶企地域分布(合计24家,注册资本单位:亿元人民币)


华南茶区(9):广东(5家)、福建(4家);

江南茶区(10):浙江(2家)、安徽(3家)、湖南(3家)、山东(1家)、江苏(1家);

江北茶区(1):湖北(1家);

西南茶区(4):四川(1家)、贵州(1家)、云南(2家)。

目前,挂牌新三板茶企多为上游资源型企业,主要来自产茶区。



2 新三板茶企挂牌(合计24家)


2014年:挂牌3家,国内首家新三板茶企挂牌—谢裕大(20140124)

2015年:挂牌7家,国内新三板龙头茶企八马上市(20151208)

2016年:挂牌7家,湖北首家新三板茶企挂牌—美灵宝(20161228)

2017年:挂牌6家,普洱市首家新三板茶企挂牌—龙生茶业(20170417)

2018年:挂牌1家,山东朵云清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挂牌(20180102)

新三板茶企中吉号(20180322)、八马(20180423)、梅山黑茶(201812206)终止挂牌;谢裕大终止上市辅导(20181023)


此外,新三板茶企创新层企业2018年共5家,其中八马茶业、中吉号终止挂牌。这2家企业终止挂牌原因为何呢?且看后续文章拆解! 



四  新三板茶企财务数据


1 新三板茶企市值和营收(2013—2017年度)


营收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7家:

八马茶业、七彩云南、松萝茶业、谢裕大、美灵宝、茗皇天然、梅山黑茶;


营收在5000万元-1亿元有5家:

茶乾坤、白茶股份、龙生茶业、中吉号、恒福股份;


1000-5000万元的企业有10家:

雅安茶厂、抱儿钟秀、黑美人、三十九铺、清雅源、茶人岭、京东农业、天池股份、丽宫食品、清铧股份;


营收不足1000万元有2家:朵云清、天池股份。


小结:茶企普遍营收较低,主要是因为产品结构和营销推广存在不少问题。


2 新三板茶企(创新层)2013—2017年度毛利率和净利润

(注:由于八马和中吉号选择终止挂牌,下表未列入这2家企业概况)


从销售毛利率方面来看,3家企业毛利率差异大:

其中,七彩云南2015年度毛利率最高达72.80%;茶乾坤2017年度毛利率最低20.14%,这些差异来自何方?


从净利润方面来看,七彩云南盈利情况较好:

其中,盈利最多的企业为七彩云南,2014年度净利润最高超6000万元;恒福股份2017年度亏损最高超1200万元。


五  新三板茶企展望

新三板企业摘牌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摘牌,另一类是强制摘牌。


主动摘牌的情形包括:(1)变回非公众企业 ,(2)拟 IPO,(3)公司解散,(4)公司被并购。

强制摘牌的情形包括:(1)信息披露严重失信,(2)欺诈挂牌,(3)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4)持续经营能力存在 不确定性,(5)重大违法。


随着地方政府的挂牌优惠政策降温,更多企业吸取教训慎重规划自己的资本之路。加之,挂牌新三板公司融资周期较长和信息披露成本较高的原因,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决策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会申请摘牌,新三板茶企会从从过去几年的上升趋势转换为下降趋势。


总的来说,这些不适合的企业选择离开对新三板来说也不是坏事。


后续,我们将重点分析2018年退出新三板的茶企:中吉号(创新层)、八马茶业(创新层)、梅山黑茶,以及在2018年终止上市辅导的谢裕大。

将会有4篇系列文章来解读这些茶企,敬请期待!


本文授权转载自【茶界小学生】

4000亿茶饮市场,为何无法诞生巨头?

数千年历史文化,4000亿巨大市场,但茶领域为什么没有出现像茅台、金龙鱼、海天这样的知名企业?茶市场如何三分天下?这些赛道中为何有的资本像打了鸡血,有的却遭遇寒霜?

张帆 | 文

砺石商业评论 | 来源

中国有句俗话“茶酒不分家”,但中国茶在世界历史的地位要远高于中国酒。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对外输出的最主要商品之一,就是中国茶。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由茶以及茶衍生出的茶文化,已经是中国人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茶是个大产业,刚刚结束的FBIF2021食品饮料创新论坛现场,里斯战略定位咨询发布《4000亿增量背后的品类创新机会——2021中国茶饮市场报告》。报告指出,中国茶的规模如今达4000亿人民币,并且在2025年有望翻番达到近8000亿规模。

对比之下,2020年白酒行业销售收入5836亿元,两者差距并不大,但两个行业中的知名企业数量却完全不在一个量级。白酒行业中的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古井贡酒、牛栏山等7家企业的营收占据市场近一半的销售额(2244.57亿元),但偌大的茶饮市场却没有一家“茅台”“五粮液”式的企业。

数千年文化,数千亿市场,“茶饮行业为何跑不出像样的茶企?”在这种疑问呐喊了多年之后,近年来,茶饮行业出现了新的变化。6月30日,奈雪的茶登陆港交所成为“奶茶第一股”,喜茶、蜜雪冰城在资本加持下加速跑马圈地,连中国邮政都宣布进入奶茶市场,宣言要三年之内开五万家店。茶饮行业似乎要迎来井喷式发展。

但情况并没那么简单。在这个风起云涌的茶行业,市场中鸡血与寒霜并存,蜜糖与砒霜同在。

1

原叶茶:老态龙钟的爷爷?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在中国人的生活里一直不可或缺。“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茶作为中国人喝得最多的饮品,曾经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世界各国,茶叶甚至成为中国除瓷器外的又一代名词。

中国喝茶的历史悠久,古装剧里喝茶几乎是绕不开的场面,茶的玄妙和其中的“文章”至今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甄嬛传》里华妃端着皇后宫里的茶漫不经心地说:“这是去年的龙井吧,臣妾那儿有今春新贡的雨前龙井,等下让颂芝拿一些过来。”简单几句话,令华妃的娇宠奢侈之态尽显。

人们听说过的顶级茶大多都是过去的皇室贡茶,现在完全按照奢侈品路线“运营”:通过某些特殊位置、特殊茶树、特殊工艺、特殊炒茶师傅人为制造稀缺性,让茶叶成为奇货可居的奢侈品。再加上皇室“带货”,呈现着典型的奢侈品牌运作路径。

这些品牌,虽然包装得很是高大上,只是可惜跟国外的品牌相比,实力还是相距甚远。中国茶真正红的是品类,如“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祁门红茶”都是区域品类而非品牌。

人们说“黄金有价玉无价”,意思是黄金有标准的价格,而玉没有标准的价格,限制原叶茶市场品牌崛起的根也正在于此。茶的门道至今深不可测,比方说“雨前龙井”和“雨后龙井”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所谓的千年茶树和它旁边差了些年头的茶树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细微差别?恐怕连采茶人都说不上来。这也导致了原叶茶市场的混乱。

与中餐炒菜“少许”、“适量”近似,茶叶的品鉴也是个“玄学”,质和价之间的关系千差万别,高价买的未必是好茶,消费者也很苦恼。原叶茶里火起来的小罐茶就是看见了这个痛点,通过将生产工艺标准化,将炒茶的师傅具象化,将茶叶的价格恒定,让品质与价格关系相对稳定,从而实现原叶茶的工业化。

市场不缺好茶,也不缺想花大价钱买好茶的人,但产品工业化程度、标准化程度不高的时候,千差万别的“舌头”会造成很多误差。几千的茶叶买来送人,结果被误认为是几百块的很常见。所以通过工业化手段将茶同玉一样无价的状态,变成黄金有价状态的小罐茶就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小罐茶也经历过数次质疑,但其标准化的思路没有问题。

动辄数千元一斤的茶叶,能消费的起的人还是少数,而且这些茶大多当做礼品在朋友之间互相赠送,消耗量有限。中国巨大的原叶茶市场还需要口粮茶来撑着。口粮茶的售卖跟农产品售卖无差,没有稀缺性价格自然上不去,单位利润也不行,同质化竞争严重,再加上茶叶品种、产地、产能的限制、季节的影响,很难有某个大品牌脱颖而出。

在我国7万家茶企业里,茶农自建的小作坊仍是现在茶行业生产的主力军,他们包揽了种植、加工、包装、物流、营销等几乎所有环节。茶叶的掺假、价格乱象多出现在这些企业之中。目前原叶口粮茶的工业化程度很低,靠手工采摘茶叶,加工过程靠人工把控,炒茶设备需要自行研发,而且由于采茶的季节性特点,一年最多用6个月……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规模。

资本市场上,原叶茶企也很被动。去年5月底,中国茶叶、八马茶业、澜沧古茶相互争夺A股“茶叶第一股”,结果都未成功。今年原定于6月3日上会的澜沧古茶,在6月2日向证监会申请撤回申报材料。目前,行业内仅有龙润茶、天福茗茶、信阳毛尖等在港股上市,A股4000余家上市公司,却等不到一家传统茶企。

究其原因,除了个别茶叶流通企业,大部分的茶企如八马茶叶、七彩云南都是聚焦于铁观音或普洱茶等一个细分品类,整体收入规模偏小,业绩增长不尽如人意,所以资本市场的热情度不高。

但原叶茶市场绝非砒霜。根据里斯公布的数据,原叶茶近五年来增长率为8.1%;预计未来五年增速将进一步提高至11.3%,突破3000亿元。这片市场的前景同样振奋人心,只是中国茶企需要的是像立顿、Tetley、Twinings这样的品牌。

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立顿抵中国7万家茶企”这个流传甚广的说法,立顿通过把茶叶放入茶包,改变了人们的喝茶方式,俘获了一众消费者。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从2017到2020年,袋泡茶的销售额从12.7亿增长到了128.7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8.4%,2020年茶包的线上销售额占据了中国原叶茶市场的86%,远远超过原装茶叶。袋泡茶是一个无比庞大的赛道,所以连奈雪等新茶饮品牌都想要挤进袋泡茶市场。

袋泡茶通过丰富的口味调和,将茶叶与花香、果香结合形成多变的口感,也形成了市场热潮。但中国袋装茶想要真正走向世界,需要解决的是工业化和标准化的问题,如何将“玄妙”的口味标准化,如何为行业制定清晰的标准才是原叶茶市场亟需解决的问题。

原叶茶市场最靠近茶叶种植的上游,有些分析中甚至将原叶茶市场归入种植和农业市场,这种归类思维极大的限制了原叶茶市场的想象力。原叶茶虽然像个老态龙钟的爷爷,但只要解决了标准化、品牌的问题,还是有非常大的想象力的。

2

即饮茶:市场中的寒霜?

即饮茶市场不是一个很容易进入的领域,这一点从农夫山泉在即饮茶领域的曲折经历就能看出。2006年,“农夫茶”在韩国人气明星李英爱的加持下,依然推广困难,最后只好停产;2011年的东方树叶被网友封为最难喝的茶;2016年问世的茶π算是个例外,如今它是近五年冲进即饮茶销售前十名的唯一新品牌。

即饮茶不止开局困难,与高增长的茶饮市场背道而驰的是即饮茶近五年来复合增长几乎为0。2020年受疫情影响甚至出现负增长,预计未来5年逐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约1200亿元。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饮料巨头王老吉、加多宝、统一、康师傅的主导下,再加上娃哈哈、今麦郎等诸多品牌的推波助澜,即饮茶市场一度非常兴旺。诞生之初的即饮茶中往往添加了大量的糖、色素等添加剂,这种茶是即饮茶的1.0版本。随着市场对口味的疲惫和对健康的需求,含糖茶饮料的市场热度逐渐降低。

2014年,茶饮料市场的发展特征从过去的“量价齐升”向“价值竞争”转变,新派果味茶与果汁茶让茶的味道丰富起来,即饮茶进入2.0时代。中国茶饮料市场一方面通过占位4-5元的价格带,以更好的利润空间重新激活渠道;同时突出产品本身的创新力与时尚性,激发95后、00后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卖萌”的小茗同学与茶π的崛起印证了这一逻辑。

在茶饮比较成熟的日本,无糖茶的比例达到70%。但中国的无糖茶市场并不乐观,从1997年日本三得利乌龙茶进入中国开始算,无糖茶饮一直没有掀起太大波澜。2004年统一茶里王进入大陆,2010年可口可乐和雀巢推出原叶茶,2012年康师傅推出本味茶庄,2013年统一推出茗茗是茶,但最后都以下线告终。2011年推出的东方树叶是无糖茶市场为数不多的幸存者。

近年来曾经被市场嘲讽的东方树叶市场热度开始回潮,销售数据可喜,2021年其还推出了青柑普洱和玄米茶两款新口味。随着市场热度提升,各大企业相继加码,无糖茶饮竞争逐渐进入深水区。2018年,可口可乐、维他奶、元气森林也都推出了无糖茶饮。不含代糖的纯无糖茶,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整体来看,即饮茶这条赛道上想要突围也不容易。2020年TOP10的品牌占据82.6%的市场份额,品牌隔绝相对稳定,并且市场份额仍在向头部品牌缓慢集中。即饮茶市场消费场景多元,要取得成功不但是对产品的考验,也是对企业供应链管理能力的考验,品牌也需要进一步占领消费者心智。

3

现调茶:下一个星巴克?

从90年代街头奶茶店用奶精和奶粉调配的奶茶,到一点点、快乐柠檬用真正的茶叶加奶粉做奶茶,再到喜茶为代表的新式奶茶用鲜奶、鲜果来做奶茶,奶茶口味逐步升级完成。从消费年龄、饮用场景、偏饮方式、饮用频次、设计风格现调茶饮都围绕着年轻人兴趣来做,它们将对手锁定为星巴克,于是有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未来版图。

6月30日,奈雪的茶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新式茶饮第一股”,喜茶也“喜迎”D轮融资,现调茶饮持续疯狂的跑马圈地,连中国邮政都宣布进入奶茶市场,“邮氧的茶”准备在三年之内开五万家店。

从开店数据上看,2020年,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品牌新增门店数量均超往年;蜜雪冰城、古茗等门店数的增长则更加迅速,均在1000家以上。蜜雪冰城2020年还成为第一个破万店的茶饮品牌。现调茶市场的火热可见一斑。

现调茶饮处在风口,各式品牌接连涌现。“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在业奶茶相关企业多达30.63万家,且近四年注册量上升趋势明显。2017年奶茶相关企业注册量5万家,2019年增至8.77万家,2020年新增注册量达到9.43万家。现调茶从过去五年的400亿增长到一千多亿,有机构估计到2025年会达到3400亿。

艾媒咨询《2021年上半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发展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超过六成新式茶饮用户年龄为26-40岁,其中超五成为女性用户,33.8%的用户每周消费一次新式茶饮,16.0%的用户每天消费一次,并且有38%的用户表示未来消费频率会更高。对于茶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不过繁华之下,现调茶并非一片坦途。喜茶、奈雪占据着高端茶饮的头部位置,其价格在24~30元。只是卖“最贵”的茶还不盈利,令其故事很美但资本市场却有些冷。奈雪的茶报价18.86港元,上市开盘即跌破发行价,盘中跌幅持续扩大,收盘下跌13.54%,市值约293亿港元。截止7月13日,其市值为278.88亿港元。

现调茶饮SKU众多,但产品和渠道均趋于同质,品牌认知度并不高。虽然这些网红奶茶品牌跟星巴克有近似的产品格调,但在“(第三)空间”和“文化”的认知和区隔上,还相差甚远。这些品牌到底能否成为下一个“星巴克”,现在答案并不鲜明。

4

结语

原叶茶、即饮茶、现调茶饮市场风起云涌,2020年市场规模4033亿元,2025年市场总规模预计将达到7645亿元,接近八千亿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中,还没有像白酒、酱油、食用油那样,存在绝对的巨头,这也意味着机遇。

这个突飞猛进的市场里,不同赛道的差距很大,各自品类当前有不同的竞争重心。原叶茶、现调茶饮、即饮茶目前仍处在不同的阶段,原叶茶处于工厂时代,有品类无品牌,需要解决的是工业化、标准化的问题。现调茶处于市场时代,品牌已经初步形成,但尚未形成差异化区隔,也没有沉淀出独特的品牌文化。对比之下,即饮茶已经进入了心智时代,占领用户心智的品牌才可胜出,行业逐渐向寡头集中。

虽然现在市场对现调茶格外热情,原叶茶、即饮茶相对冷清,但其实这些赛道都是蜜糖与砒霜并存,大浪淘沙最终留下的必然是产品、渠道和用户心智都占优势的品牌。

来源:砺石商业评论,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