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有机茶是这样种出来的

找到约451条结果 (用时 0.088 秒)

白姆乡金坑脚的更香有机茶:武义茶“变形”记

  将近秋分,武义的10万亩茶园里,处处一派繁忙景象。白姆乡金坑脚的更香有机茶示范园内,工人们正在将一箱箱打包好的茶叶搬上集装箱车。这20吨绿茶,将一路漂洋过海,送往加拿大联合利华公司。美国星巴克预定的上百吨白茶,也在有条不紊地生产中。

  武义县的古街老巷里,几位年轻人正在吃抹茶蛋糕。这款用武义抹茶生产的蛋糕,已成为当地年轻人的新宠。近一两年,武义加大抹茶产业发展,现有抹(碾)茶加工生产线25条。

  武义是浙江重点产茶县,原本只产绿茶。至2014年,这里先后发展起了黑茶、红茶和白茶,“一色茶”变成“四色茶”。去年,武义茶叶产量1.66万吨,产值10.82亿元,全产业链产值20.35亿元,6万茶农较2014年增收近30%。

  武义茶叶是如何“变形”的。近日,记者前往武义采访,一探究竟。

  从无到有 打本土品牌

  “茶产业竞争一直非常激烈,只有不断创新,才有出路。”走进位于武义县浙江乡雨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祝凌平正用茶筅把些许茶叶拨进透明玻璃杯。伴随着倒入的沸水,一片片形似松针、嫩绿中带点鹅黄的茶叶,在杯中缓缓散开。“你看,这跟扁形龙井不一样吧。快来尝尝。”

  记者尝了尝,回味甘甜,有兰花香,连续泡了6次,才慢慢淡去。“这是武义培育出的本土茶叶武阳春雨。”身为中国首批制茶大师,祝凌平从事茶行业已30多年。回忆起从前,他满脸骄傲,“正是有了自有品种和品牌的加持,加上武义人不断创新,才有了如今茶产业的发展。”

  武义历来是浙江主要产茶地之一,但从前多以中低产茶园及春茶为主,效益低、茶园抛荒严重。

  转折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茶农、茶企对创立县域自主品牌的呼声越来越高。武义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提出发展名优茶,培育本土品种、创立本土品牌的目标,将茶产业作为武义农业的主导产业培育和发展。

  彼时,祝凌平是武义县农业局特产站副站长。他清楚地记得,1994年,当地引进迎霜、乌牛早等名优茶种。其后,经过反复试制比较,不断优化外形、香气和口感,研制出了一款松针形绿茶。“这款茶形似江南春雨,因武义在古时名为‘武阳’,所以被命名为‘武阳春雨’。”祝凌平介绍。

  本土品牌茶叶诞生了,但美中不足的是,用的原材料是未经过改良的品种。当时,当地茶人有个共同心愿:用本土培育出来的茶树品种,制作本土品牌茶叶。说干就干。祝凌平和伙伴们从福鼎大白茶实生茶树中选出10个单株,在柳城畲族镇华塘村等地进行扩繁试种。他们惊喜地发现,其中一株发芽特别早,2月底就可以采摘,比一般的茶树要提前10多天,第一个本土茶树品种春雨一号由此诞生。更让人振奋的是,该茶树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适制性超强,能做成任何茶,很快在武义大面积推广。紧接着,春雨二号也研发出来。因花香独特、耐冲泡、回味甘甜,尤其适合制作武阳春雨。之后,春雨二号替代迎霜、乌牛早,成为制作武阳春雨茶的主要品种,也大大提高了武阳春雨茶的品质。

  有了本土茶树品种和茶叶品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解决大众茶效益低、茶园抛荒严重等共性问题。有机茶要求原材料所处的茶园远离县城和工业区,3年内没有使用化肥农药,没有工业废水、废气带来的污染。当时大溪口乡600亩荒芜茶园恰好符合要求。经过一年多的开发,这片茶园种上春雨一号和春雨二号,建成有机茶园,效益比以前增加了10倍。

  2001年,武义被命名为中国有机茶之乡。眼下,武义共有有机茶园近1.5万亩。有机茶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保护的发展道路。

  从一到四 涨三成收入

  顺应时代发展、适应市场需求,武义茶行业品类日渐丰富,从“一色茶”变成“四色茶”。

  “回武义建基地生产,这条路,我们走对了!”翻开手边一叠叠国内外订单,浙江更香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国庆说。“更香”做茉莉花茶起家,总部设在北京。从广西、福建、云南等地收购茶叶后,拿到位于广西的加工厂加工,再运回北京销售。“我们选用伏天的茉莉花,含水量少,香气重,其香味能更好地被茶胚吸收。”金国庆说,他们很快打开了销路。那时每年销量20多万斤,年利润好几百万元。

  由于大批同行跟风模仿,“更香”谋划转型。老家武义生态好、茶园多,何不将其作为“近水楼台”?2000年,“更香”回到武义,包下一片有机茶基地,转做绿茶。依靠先前开拓的市场基础,“更香”绿茶在北京越来越受欢迎。

  除了生产绿茶,“更香”还生产白茶。2013年,总经理金国庆接到美国星巴克的紧急求助,称原本福建的白茶供应商有一批货检测出来不合格,能否帮忙解燃眉之急。“更香”从2008年开始就与星巴克建立合作关系,每年绿茶和红茶的供应量加起来有三四百吨,但白茶还没做过。金国庆没有迟疑就答应了。“我们马上学习,做好后发给星巴克,得到了肯定。”由此,“更香”白茶发展开始起步。目前,“更香”的白茶年销100多吨。

  像“更香”这样转型升级的企业还有不少。位于武义县的浙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是其一。45岁的掌门人蓝有明原本在贵州经营茶厂,专做绿茶,生意红火。转变出现在2010年。他在市场里收茶叶时,遇到一位福建茶商。同样的原材料,对方拿回去做成红茶,“一斤能赚70元,足足是我的10倍。”当时,坦洋工夫、金骏眉等红茶已开始风靡市场,周围喜欢喝红茶的人也越来越多。震惊之余,蓝有明琢磨着转型。

  他毅然关掉绿茶厂,一门心思跑到福建拜师学艺。一年多下来,蓝有明一边学艺,一边卖红茶。销路拓宽后,一个新问题出现了:茶叶供不应求。蓝有明想到了老家武义车门村里的茶山。车门村海拔高、环境好,家家户户种茶树。他回村成立合作社,加入合作社的成员,可以随时将采来的茶叶卖给他。“现在我每天要收购2万斤鲜叶。”蓝有明说,目前与他合作的社员有180多户,茶园2000多亩。

  浙江黑茶“第一人”祝雅松也出自武义。近30年来,他从一片叶子到一棵树,从春到秋,把整株茶树和整个生长季都利用起来,制作出具有浙江特色的黑茶产品,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年产值近亿元。

  茶叶颜色从一到四,茶叶采摘从2月底一直延续到11月上旬,村民的腰包也跟着鼓了起来。午后,柳城畲族镇华塘村,60来岁的刘菊兰将一袋半人高的茶叶往茶厂门口的秤上一放。“45斤,135元。”接过钱,刘菊兰乐了。“现在茶叶的利用率真是高,最早只采春茶,现在到11月都能采,收入也高了。”刘菊兰家有4亩茶园,如今每亩收入过万元,比六七年前多了1/3。

  从喝到吃 拓展价值链

  绿黑红白茶销往全球各地的同时,武义茶产业在不断创新,一个个智慧茶园和一条条抹(碾)茶加工生产线陆续建成投产。

  武义抹茶已在国内抹茶产业中崭露头角,形成了抹茶加工的武义板块。2019年,武义抹(碾)茶产量385吨,产值4700万元,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国有机抹茶之乡”荣誉称号。

  “碾茶是茶树经过遮阴覆盖后,以特定的工艺加工而成的蒸青绿茶。而抹茶,则是以碾茶为原料,碾磨的超微粉。”武义县茶叶技术服务站推广研究员徐文武介绍。抹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近年来受到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与传统茶叶相比,抹茶除了能喝,还能做成抹茶蛋糕、抹茶面膜、抹茶保健品等。

  “茶产业竞争日益激烈,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创新,对丰富的茶叶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拓展价值链。”在祝凌平看来,茶叶由喝改吃,是未来的一大趋势。今年,“乡雨”也开始进军抹茶业。上半年,“乡雨”投资2000万元,从日本引进的5条抹(碾)茶生产线正式投产。生产过程可实现全自动化,每年可产碾茶120吨、抹茶100吨。

  茶叶做成抹(碾)茶由喝改吃、变身为美容产品,身价也随之大增。“乡雨”品质较好的抹茶,每公斤可以卖到400元,是普通原料茶价格的2至3倍。品质最好的抹茶,每公斤可达800元以上。

  此外,武义部分抹茶企业正在谋划与旅游结合,开展抹茶食品体验式营销——让游客现场参观抹茶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还可让其现场体验自己制作抹茶冰淇淋、抹茶蛋糕,甚至制作抹茶面膜等。

  来源:光明网

胡继承在贵茶第七届茶产业联盟大会上的讲话

7月28日,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省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胡继承参加了在铜仁市江口县召开的贵茶第七届茶产业联盟大会并讲话。

现将讲话内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省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胡继承

在贵茶第七届茶产业联盟大会上的讲话

胡继承

2022年7月28日

贵茶2009年成立,走过了13年;贵茶联盟从2015年成立,到现在也才走过了7年。刚才王晓春先生是情真意切。高手都是寂寞的。贵茶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它有很多迷茫、有过摇摆,有好、也有不足的地方。从2009年到现在13年,风雨同舟一起走过,贵茶经历了高水平的成长。怎么看这个事情,如果1年、2年、3年、5年,它存在,这个不稀奇;但是10多年来它一直存在,一定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是,贵茶有核心竞争力,贵茶是依附在贵州茶的超强核心竞争力之上,与贵州茶它们是互相促进。

我们有很多外省来的领导,喜欢把贵州茶称为“贵茶”,而贵州的领导喜欢把它称作“黔茶”。为什么外省人喜欢把贵州茶称为“贵茶”,“贵”在中国文化中有一种特殊含义,以“贵”为尊,赋予了“贵”字更多的内涵,持之以恒、贵在坚持,贵就是贵人。黔是什么?对这个黔字有很多说法,比如大家知道的黔之驴啊,什么夜郎自大啊,都跟黔有关。我们许多领导喜欢讲“贵茶”,如蓝绍敏同志就说过:“贵茶相伴,终生无憾,贵山贵水迎贵客,贵茶贵酒敬贵人。”这些话是对贵州茶讲的,放在这里也像是为贵茶量身定制的。刚才,我们前面的同志在这儿致辞的时候,我们的穿着多样的、我们说的多彩的普通话、我们上台的这个不齐的台风,就是证明我们是一个大家庭。

我们有地地道道的农民,有地地道道的茶商。我们从一个个小作坊到一个个半机械化、半自动化,机械化、自动化的混合体,在茶山上有数以万计的老百姓,有双手采茶的,也有采用机械化采茶的,我们贵州有世界上最好的茶山。走过十多年,我们相当于走过了一个长征,我们拖家带口,我们一直在路上,我们的路还很长,所以我觉得经历这点痛是真真实实的,但这点疼算什么,所以王晓春先生说他对贵茶充满信心。

贵州茶为什么能走到今天

贵茶集团江口产业园区——世界抹茶工厂

贵州茶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第一个是贵州茶好。这个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最好的绿茶来自中国,中国最好的绿茶可能来自贵州,我们处在世界绿茶品质最优、最核心的地带。所以贵州绿茶能成为省级地理标志产品。第二是干净。没有比干净更具有核心竞争力。贵茶是贵州干净茶的代表。我们一开始讲干净茶的时候,这么直观的一个话,当时并不是大家都认可。但是讲到今天,干净茶已然成为贵州茶的核心竞争力,成为贵州茶品牌的标志。你们都说贵州茶没有品牌,我们在中国讲干净茶,除我们之外,还有谁讲干净茶?大规模公开讲干净茶?这就是我们的底气。你们想一想,中国食品最短的短板是什么?中国食品最受人诟病的是什么?就是食品安全。从三聚氰胺到老坛酸菜有太多的教训,对不对?

贵州干净茶是全产业链的干净。在正规的场合,我一定要穿一件白色的衬衣,彰显我本人和贵州茶的干净。我从来在任何场合,尤其见不得在茶山、茶厂脏兮兮的,乱丢乱吐,我见不得那些不穿工作服不戴帽进入车间的人。我们离干净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家都知道印度这个国家,给人的印象就是卫生条件不是太好,但是在加尔各答,我们走进他们茶叶车间时候,他们要求一定要消毒洗手,然后我们进去看到的全是干净的镜头。有一个统计数字,斯里兰卡,印度对中国的红茶出口量的近年大幅度增长。我们要做红茶,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是全世界;我们要做绿茶,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是江浙皖闽那些兄弟省份。红酒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你们知道红酒最有文化、最有品牌,最贵的红酒在什么地方?在欧洲。但是,最有性价比又最好喝,然后铺天盖地的红酒在什么地方?在澳大利亚、在新西兰、在智利、在秘鲁这些地方,这些地方的红酒质量好,生态好、干净,有规模不贵,同样是100多、几百人民币买到的红酒,人家那个就非常好喝。

蓝绍敏同志曾跟我讲,说老胡有个“奔富”红酒品牌,我们能不能按照“奔富”的这个思路来做贵州茶产业。我们查了一下,“奔富”是澳大利亚最著名、也是最大的葡萄酒庄,被看作是澳大利亚红酒的象征。“奔富”不断推陈出新,大量的广告投入和推广,一直领军于澳大利亚葡萄酒业。有一种说法,“奔富”的发展其实是欧洲人在澳大利亚开拓、发展、定居繁衍变史中的一个缩影。在红酒行业有一个旧世界和新世界的划分,“奔富”属于新世界的典型代表。所以,我觉得中国的茶叶行业也有这种特征,如果把江、浙、皖,包括福建,包括云南这些地方,算作老牌的茶叶旧世界的话,那么我们就是茶叶的新世界,一个新兴的产区。在世界上红酒的版图上,老牌的帝国它是非常好的,它是以卖贵,以精致与文化,以历史悠久为卖点,然而新兴的帝国如何立足?就是以干净好喝不贵铺天盖地,让大家喝得起,喝得干净,以性价比来取胜。

贵茶在我心目中是什么

第一贵茶首先是绿宝石。贵茶一开始成立的时候,主打产品就是绿宝石,因为绿宝石是唯一一款颠覆那些好茶、芽茶,绿宝石是可以用夏秋茶原料大规模生产的,可以用工业化来成就这个茶。中国几乎所有的茶叶都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都是小作坊,所以说春茶贵如金。自从有了绿宝石之后,自从有了贵州700万亩茶园,我们贵州的夏天,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春天,我们让春茶不再贵如金。

贵茶是什么?贵茶首先是绿宝石,她是贵茶绿茶的代表。你们知不知道?在讲三绿一红的时候,一开始领导就想出一个做一个品牌,没有三绿一红,就只有一个绿,这个绿叫什么?就叫绿宝石。领导说老胡,将来如果我们贵州只推绿宝石,你有包袱没有?我说我有什么包袱,我没有包袱。绿宝石它是一芽二三叶都可以做到这么好喝的茶,可以铺天盖地做大众好茶,我怎么会有包袱。后来除绿宝石外,增加了湄潭翠芽。然后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座谈时说,我知道都匀毛尖,所以加上了都匀毛尖,因此才有了三绿,那么我们再去搞一款红茶,这才有了贵州“三绿一红”品牌。

说绿宝石就是贵茶的根也不为过。我再给你讲个细节,最近几年,可以说贵茶从来没有,从来没有搞清楚绿宝石、红宝石谁该放在前面,谁该放在后面,你们觉得绿宝石该放在前面还是该放在后面?你们同意绿宝石放在前面的举手。绿宝石是一定要放在前面,但是贵茶在这个问题上始终是不坚定的,直到今天你们看王晓春先生说了这个话题,我们想跟王晓春先生说这里应该有一个摆放的顺序,第一个是绿宝石,中间再加高原红茶对不对?绿宝石高原绿茶,然后高原抹茶,而你们做的这个PPT都会把这个顺序搞错,在台下的时候我跟传耀先生讲,我说你看晓春先生他有摇摆,他说有这么重要,我说怎么不重要。首先其次再其次,我在这地方致辞,一定是首先讲尊敬的传耀会长,然后才会讲尊敬的某某市长,尊敬的某某县长,这个次序你都搞错,那怎么能更好发展。人家说绿宝石不好做,红宝石好做。当然,绿茶不好做,红茶好做,好做还要你们来做吗?好山好水出好茶,好山好水好寂寞,你们知道好山好水背后是什么?是好寂寞。没有寂寞,没有高手的寂寞,耐不住寂寞是没法成就让天下喝上干净茶,这个伟大的梦想的。我们眼睛里能容得下沙子?如果我们企业有很多腐败,那你怎么能让天下人喝上干净茶?我到贵茶上游企业去,看到有些人没有按干净茶的标准操作,这样不行,这样怎么能让天下的人都要喝得上干净茶,对不对?我为什么走一路骂一路,没有眼睛里容不下一粒沙子,是没法成就这种伟大的梦想的。

你们都在讲做品牌,你们谁会精益求精?我跟大家说,这么多年我们讲贵州冲泡,我们讲了7年多了,我们讲贵州冲泡,讲茶水分离,在贵茶讲茶水分离,因为有我,你做茶水分离,有一天我不在这个位置上了,你们还会不会茶水分离?不是做给我看,因为干净好喝的贵州茶,用贵州冲泡,才能卖的多卖的好。我跟大家讲个故事,昨天参加省委领导会见广州市委主要领导一行,会见时间就30分钟,茶是会议开始的时候泡的,过了几分钟,广州市的领导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还是很烫的,放下来20多分钟,那杯茶才勉强可以喝,一个会见30分钟就喝了一杯茶,杯泡不茶水分离这个太典型。如果一开始茶水分离,然后把这个茶水放凉到50度,这么热的天人家坐下来就可以喝茶,不是很好吗,所以要推广贵州冲泡。

贵茶是什么?贵茶是贵州干净茶的代表。让天下人喝上干净茶,我们没用除草剂,不用除草剂开始是王晓春先生跟我说的,他说老胡如果我们要做出口,要达到欧盟标准,就不能用除草剂,他说我们用除草剂是没办法出口的。我们研究了半年,后来在贵州茶山上开始禁用除草剂,开始禁用除草剂的时候,很多人是反对的。斯里兰卡大家都知道,最近斯里兰卡发生的危机,想必大家也有了解。之所以导致破产,除了有巨额外债,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斯里兰卡强力推行有机农业政策,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用除草剂,一系列脱离现实的操作把斯里兰卡农业搞垮了。斯里兰卡地理位置和贵州相似,斯里兰卡前年就没坚持下来,今年它完蛋了,贵州这样搞能行吗?我们经历了千难万苦、这么多的艰辛。市长说明天会更好,这话是对活得到明天的人说的,我们活过昨天活过今天我们一定要活好明天。我们最困难的时候,贵茶发展最困难的时候,都已经过去了。还有说疫情这样那样的原因,刚才王晓春先生讲贵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人性的缺点,人性最大的弱点是什么?找借口。我给王晓春先生讲,推荐大家看看“无缺点计划”这本书,日本在战后能够成功,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推行了“无缺点计划”,对产品精益求精,从认为缺点是难免的,到人是可以克服缺点的,关键要以无缺点的决心去做。

贵茶是什么?贵茶是干净茶的代表。在中国所有地方的推介会上,我都会叫大家拿这个茶来嚼着吃,可以美容养颜。我在所有地方推介的时候,说贵茶背后是60多家联盟茶企,王晓春先生经常跟我说贵茶的茶怎么怎么干净,其他地方没我们干净。我说,没有贵州700万亩茶山,没有几百万茶人的基本干净,不会有你们61家企业的干净,38家企业不会成为贵州干净茶的代表。我们如果基础不干净,不会有塔尖上的宝石、绿宝石、红宝石,所以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

你看我们的绿宝石,绿宝石可以喝出兰花香,现在包括用茶水分离。我经常讲在杭州的故事,福畔居最好的一个泡茶高手,我拿绿宝石给他泡,他说老胡你们这个茶品质太好了,都有兰花香。他说如果我们这边的茶有这种兰花的香味,我们一定会所向披靡。你看西湖龙井什么时候采过独芽,什么时候采过芽头的,都是提倡一芽一叶、一芽二叶,而我们在追求独芽,傻不傻?太傻了,独芽有什么好?独芽苦涩味很重,因为独芽的茶多酚含量是比较高的,为了“躲避”虫子,保护自己。独芽在贵州它是很厚实的,以前我们加工设备中没有光波,没有微波这些设备,导致内部杀不透,所以苦涩味很重,这就是为什么梵净翠芽以前卖不好,对不对?还是梵净毛峰卖得最好。独芽采摘是不经济的、是不科学的、是交了智商税的,是对我们山上那些七十、八十岁的老百姓在山上找茶是不道德的。我们做茶一定要讲道德,不要让那些70岁、80岁的老人一天采不到100多200多人民币,绿宝石的茶青原料可以随便采,独芽,怎么采?大家都有父母,你会让你爹妈去采独芽?

王晓春先生跟我说,他说搞全员销很重要,是吧?用好抖音视频号这些宣传媒介。你们看我老胡,自带流量,我流量最好的视频是拍双手采茶的视频,采茶咔嚓咔嚓的声音和鸟叫的声音,还有人声鼎沸;这种声音,还有一种笑声,是最好的一种宣传。我到铜仁检查工作,你们铜仁原来的人大主任叫田建高带队。他说老胡,上茶山的时候,我老田总是第一个,因为我带路;他说下茶山的时候,你总是最后,你对这个茶山是有感情的。贵州茶一直到今天,不是谁一个人的功劳,是千千万万老百姓共同的付出。

贵茶是什么,贵茶是标准化的代表,所以说我们联盟从种茶管茶到卖茶,一个要社会化服务,一个要专业化服务。2014年贵州茶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我们第一次在中国,从全产业链来研究茶产业。那联盟是什么?联盟在中国是一个新模式,联盟就是我们要有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产业体系就是说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所以要联盟,要全产业链的对不对?这个是新模式。贵茶经过联盟,经过6年,7年,是一个小学生,小学生是最具生命力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不断提升贵茶的竞争力。

贵茶是什么?贵茶是贵州干净茶的标杆,贵茶是贵茶联盟的源头,是干净茶坚实的守护者,是数千茶企的缩影。贵茶的背后是我们这么多地方政府、数以万计茶农共同支持的一个缩影,贵茶是贵州茶出口的代表。贵州就应该多一点像贵茶“绿宝石”这样的产品,让春茶不再贵如金,让贵州铺天盖地都是干净、好喝、不贵的茶。

贵茶是我眼中出口茶的代表,一带一路现在最主要的目标是小而美。小而美,很重要的是有茶叶的存在。前天一个做媒体的人告诉我,他说他研究了一下,说现在国外,中国茶是唯一没有负面的报道的。国外对我们有些东西有很多片面负面甚至歪曲的报道,但是茶叶到目前为止是没有的?贵茶是我们干净好喝的一个缩影,大众文化就是干净好喝。我最后想说,抹茶非常好,抹茶作为一种新的茶饮方式,发展抹茶会成为我们贵州绿茶高质量成长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未来要怎么做

要眼睛里容不下沙子。贵茶最大的文化,就是干净,贵茶讲让天下人喝干净茶,那么你最大的文化就是我们常说的心中有老百姓,你心中有老百姓,要有敬畏对不对?贵茶的文化就是要透明,要干净,必须透明,必须心中装着大众,必须要有远大的目标。然后我觉得我们贵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需要不断学习的。贵茶是一种平等的文化,贵茶是一种精细的文化,不要轻言品牌,不要轻言做大做强,我们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所有的伟大来自平凡,都是从做好细节开始的。谢谢大家!

来源:黔茶资讯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禅悟与读茶

(《吃茶去》杂志)冲泡的沸水止了,杯中的茶叶却慢慢地开了,舞之蹈之。从条索紧密到如苞绽开,像从冬天赶到春天的少女急不可待地早早穿起了盛装。此时,氤氲的水气已经在杯唇慢慢凝结为珠,挤挤捱捱地沿着杯口一溜排开,透明的茶汤也仿佛洇染了窗外青山绿水的颜色,又浅又淡的鹅黄中晕着诱人的绿意儿,吮吸着你的心思,让你忍不住想要轻轻地一嘬,像那初吻时的心情,紧张却又羞涩。

我就在这样的情景中饮了故乡的马陵春芽,带着一种惊讶,一种兴奋,当然也带着一种欣慰!

记得,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茶是有气质的水,因之古典、蕴藉、内敛,我甚至把它当成美丽且有涵养的女子,最重要的是,她身上有着不可多得的诗意!

我喜欢饮茶,喜欢饮茶的心境,也喜欢看饮茶的人以茶具侍弄。我也有一套茶具,宜兴紫砂,只是很少用。我甚至一直认为茶具是用来欣赏的,无论是精湛的工艺,还是制壶人的心思,都值得我们敬畏。持之在手,轻摩细挲,那柔腻而又淡泊的紫砂中,微微的温润感由然而生,似乎是那制壶人的情感还滞留在壶上未曾散去,感觉之美,远比用之泡茶来得浓烈,来得悠久。我终究不喜欢用那种方式泡茶,它会让我失去欣赏茶开放的机会,对我来说,饮茶前和饮茶中的过程同等重要,是不容错过的环节。我最爱用的器皿是玻璃或者水晶做的杯子,简洁、透明,既可以观茶的汤色,也可以赏茶的形体!

我一直觉得故乡马陵山是产茶的,读小学时,我曾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活动,在马陵山上采摘金银花,而金银花就是茶的一种,只是我从没用金银花泡过茶,不知道它的味道如何。几年前,有个从北京赶过来的作家,游了马陵山后说,他问了人,想知道山上产不产茶,答案是不产。我不知道他问的人是谁,也不知道那人是如何回答的,但是我相信他问的那人肯定是不懂茶的。后来,我记下了北京作家带着失望写下的文章,他说“此地无茶。这让我不免失望。转而又想,紧邻徐州的新沂虽在江苏,可已是苏北的尽头了,再北十数里便是山东地界,气候使然,茶至此怕是很难成活了。而离此不远的西南是河南信阳,信阳却产茶,尤以鸡公山那里的毛尖最负盛名。我还知道,在新沂东南方的山东日照,也有不错的茶,因在那里喝过,便不能忘。”我不知道是他的地理认识有问题还是方向感不明确,我总觉得他不该把在新沂东北方向的日照看成东南方向,无论如何这个错是不应该犯的。我说故乡的山上产茶,除了之前的金银花外,原因另有三个,一是马陵山下有个叫“长安”的村子,它原本叫“茶庵”;另一个是明代诗人徐维超,他曾在马陵山上留下《梅村煮雪》一诗;再一个是清朝宰相刘墉,他在随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途经马陵山,后在此处题下“读书煮春茶”五字。

“茶庵”原是马陵山上最大的寺院“泉潮律院”所设山下的角庙,因紧邻官道而常设茶寮,以供四方过客解渴。马陵山是苏北平原上难得一见的低山丘陵,它自北向南由山东入江苏绵延百里,此山钟灵毓秀,青翠可人。或是由此,马陵山上自古庙宇繁多,自宋至清,代有营建。较有影响的当属世有“从南京到北京禅堂半边僧”之说的禅堂寺,苏北最大禅林之一的泉潮律院和建筑最早、最壮丽的山隐寺等。而今山上还遗留着禅堂寺,重建的山隐寺和红陵寺等,可谓余韵犹存。也许是这个原因,曾听人戏说如果把马陵山的寺庙和马陵山的茶联系起来,来个禅茶一味,没准也能吸引一些游人向往。我不禁哂然,禅茶一味,难道只是把茶和禅扯为一谈就行了吗?

徐维超诗人,系明嘉靖进士,他在游马陵山时写下《梅村煮雪》一诗:“钟吾南境上,花魁开满路。节序留嘉平,六出积寒冱。因风似雪飞,冰魂暗香度。取水煎春芽,七碗愈沉痼。”此诗鲜明地描写了在马陵山上以雪水泡茶的情景,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读书煮春茶”据说是置于新沂马陵山顶乾隆行宫“宜园”之中的石碑,故刻有“宜园石刻”四字。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读书煮茶都是文人喜好的雅事。只是,我不知道是什么茶让刘墉能在马陵山上情不自禁地留下“读书煮春茶”,但我相信,能让刘墉为之动容并题书,定有让他惊讶和感动之处。

如今茶庵已经不在,行宫和宜园也都消失得了无踪迹,只有刘墉的题字还收藏在新沂市博物馆内。但我是不会由此伤感的,事情已经这样了,不论该与不该,那些事物都已逝去,徒留伤悲也于事无补,不如珍惜眼下,把能留的东西留下来,这应该才是我们需要做的!

是为了呼应刘墉所写的“读书煮春茶”,或是为了让远道而来的作家不再失望?

马陵山茶场就这么在悄无声息中冒了出来。我之所以在此用了冒字,实在是有些猝不及防,虽然,我一直渴望故乡有片真正的茶场,可是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没想到茶场已经初具规模,而我竟然没有准备好接纳它的心情。生活就是这样,人经常处在矛盾之中,明明心怀渴望,临了,又不知道如何是好!

春时天,接到一个老作家的邀请,说是应约去茶场采风、品茶。于是,我带着惊喜,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走进了马陵山茶场。同来参加活动的几个老作家,都是熟人,只有从徐州来的文友,略显陌生,但都是摆弄文字之人,沟通容易,自然很快互相认识了。所来的作家文友中有好几个之前来过,算得上是故地重游,兴致却出奇地好。想来还是因为茶的缘故,茶为“百草之首,万木之花,贵之取蕊,重之摘芽,呼之茗草,号之作茶。”文人墨客似乎对茶总是比对酒要热衷。酒是浊物,易激扬和暴躁,故常惹事端;茶为清汤,性淡泊与温和,故被称为雅事。我虽为俗人,却好饮茶,除了被酒伤得过度的胃肠不能再承受重负外,应该还是饮茶的心境让我屡屡得益吧!

茶场建于国家四A级景区——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风景区,对于这里,我非常熟悉,我本出生在离此不远的小村子,小时候经常跑到山上玩,只是近些年回来的次数渐少,尽管如此,每年仍要来上几回,却未曾留意过这里已经成为茶园。我不能不说我的惊讶了,“茶场现在种植面积已达1万亩,其中无公害优质茶叶三千余亩,有机茶基地二千余亩。”我得说,如果不是茶场给出的这组数字,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的,就在几年前,这里的山坡上还是野草遍地,杂树丛生,没想到只是短短几年,这儿竟冒出了一个可称万亩的茶园!

然而,我又不能不承认面前既成的事实,那一片片青翠诱人的茶树,一垄垄袭人的茶叶清香,是那样的明朗、昂扬,似乎它们存在已久,有着骄人的历史。但是,我知道,它们才只是刚刚起步,从09年建茶园至今不过六年,出产新茶也不过一年,岁月的步履,还未曾在它们身上留下风雨剥蚀可供探究的痕迹,光阴的长河里,更淘不出足以令他们骄傲的荣耀。

站在登山的小径上,面对着一半已经初具规模,一半尚未成形的幼苗,望出去的目光中,渐渐有了种说不清的感动,那曾隐匿在我内心深处的疑问却不合时宜地再次冒了出来。

是谁说马陵山不宜种茶的呢?

我默默地踩着一路的山石,行走在茶园的地头,一边任由着山风的轻抚和撞击,一边享受着茶香的沭洗和熏染。因为对茶的喜爱,茶场的老总从一个茶叶经销者变成了种茶人,种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却不惜一切地投身其中。我不知道是什么让他变得如此执着,也不知道他在茶中贯穿了怎样的人生认识。市场上经销茶叶的人很多,可是有几个可以像他这样,把一枚茶叶发愿成一片茶林?或者,这也是一种饮茶的境界吧!

马陵山属暖温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也十分充沛,加上山体阴阳两面形成的小气候影响,适宜多种温带动植物生长。另外,马陵山山体为紫红色砂岩,土壤偏酸,有机质低、磷钾丰富,山里泉水清澈、甘甜,具备种茶树的先决条件。几年前,我曾因编辑一本文化读物,对这里的土地进行过调研,一些数据和水土环境都表明这里可以种植茶叶,只是我不知道为何会有人称此地不宜种茶?

“任何一片土地都得有适宜它生长的茶树,否则再好的茶树也难以生存。”茶场老总每次说起种茶都是感慨万端。正是在这里,他第一次试种的600株茶树全部枯死。是的,每一片土地上都要有适合他们的事物,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人,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我想,马陵山无茶或许只是人们的一种错觉。茶树种植是传统产业,是慢生活的产物,马陵山地处江苏北部与山东交界,喝茶的人数自然无法与南方相比,又因马陵山在早些年间屡遭破坏,炸石造房,开山种地等等,而此地冬天的气温又较低,各种树叶的发芽期本就比南方晚,四季的雨水也比较均匀,所以一来二去,茶树也就渐渐地被人们忽略了,即使曾经剩过一些茶树,也在此前的无意识破坏中毁掉了,故而形成了本地无茶的认识!

我知道这也只是我的个人猜想,我并不想误导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但我总觉得这个观点应该有一些道理,像现在的茶园,他们为了保证足够的用水,专门在山下建了大型的蓄水池,用来收集雨水等。这能否可以当作是对我推测的一种回应呢?

马陵山的茶采摘时间相对较晚,因为气温的缘故,常常要到谷雨节气才开始采摘茶叶。尽管如此,马陵山的茶叶“不仅能和南方茶叶相媲美,而且比南方的龙井茶叶还香高味浓,经久耐泡,茶叶所泡的茶汤色泽也较翠绿。”这是中国茶产业体系专家、南京农业大学茶叶科学研究所教授黎星辉在品尝了所泡的马陵山茶叶后说。无独有偶,省农业委员会教授唐锁海在品完马陵山茶后也说:“马陵山的昼夜温差大,土壤有机质含量好,因此所产的茶叶香高味浓,耐冲泡,入口爽。”

如果,他们所说的一切是马陵春茶场生产的茶叶“马陵春芽”荣获江苏省第十六届“陆羽杯”名特茶评比特等奖的外因,那么,茶场人坚持不用农药和化肥,而施以农家肥,以有机化生产,科学化管理,来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口感,就应该是马陵山茶口味纯正的内因了吧!

其实,我本不在乎什么外因和内因,茶场在故乡的重现新身,才是我最大的快乐。

当我们抵达马陵山顶,在司吾清晓楼前的树荫里坐下,大家一边喝着马陵山茶,一边享受着吹过的山风,一边眉飞色舞地描绘着茶园将来的景像。我真的有些兴奋,在这短暂却又漫长的一天里,我不仅看到了梦想中的茶园,品到了茶园自产的新茶,还经历了曾经的幻想突然变成现实的巨大幸福。就这么想着,品着,慢慢地,我竟有了些沾沾自喜的感觉,马陵茶场的出现,不正是对我坚持的一种回应吗?

马陵读茶,我又哪里是在读茶,分明是以茶为由,述说自己内心的不甘呀!

唉!我终是不及一枚茶呀,无法像它以一颗淡然之心泊于水中,载沉载浮,以与世无争的豁达,超然物外。

【摘自2015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阿土(江苏新沂),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苏北》杂志主编】

找到约438条结果 (用时 0.02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