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英德茶叶门户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清远:综合产值60亿元,向百亿迈进 广东茶叶产业大会专题报道

清远市位于广东省中北部,北江中下游地区,以丘陵地貌为主,地域广阔,土地肥沃,山地资源丰富,为茶叶生长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历来是广东的产茶大市。

数据显示,清远全市现有茶叶种植面积27万亩,综合产值60亿元,已形成以英德市为中心的英德红茶区、以三连一阳为主的北部高山绿茶区、以清新区为主的中小叶品种陈香茶区的产业格局,正稳步朝百亿茶产业迈进。


清远产茶历史悠久

清远产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清远英德种茶可追溯到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朝。唐朝陆羽所著《茶经·八之出》(764年)载:“岭南生福州、泉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又据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程启坤、庄雪岚两研究员的研究认证:英德茶叶生产始于唐朝,是韶州三个产茶县之一。目前北部不少地区均发现几百年甚至近千年的古茶树,更是清远茶叶历史源远流长的有力证据。

从乾隆22年-1842年,广州口岸通商,全国出口茶叶都经英德水、陆二路。水路则必经北江过浈阳峡,英德成为“中国茶路”的门户。2017年1月,英德浈阳峡成功当选为“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

1963年,英国女王在一次“国宴”上用英德红茶招待贵宾,受到高度的称赞和推崇。到上世纪90年代初,整个英德茶园面积超过10万亩。英德红茶出口至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为国家提供4万-5万多担红茶出口,创造外汇四五百万美元。这段历史成为了英德茶行业从事者的集体记忆,也成为当地人长久以来津津乐道的话题。

打造英德红茶百亿产值

英德被誉为“中国红茶之乡”,提及清远茶叶,就绕不过英德红茶,其与云南滇红、安徽祁红并称“中国三大红茶”,也是“广东三大名茶”之一。凭借外形匀称优美、色泽乌黑红润、汤色红艳明亮、香气浓郁纯正等特点驰名中外,广受消费者青睐,远销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英德红茶是清远农业“3+3+X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是清远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五大产业之一,在整个清远茶产业当中占了绝对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英德市加快英德红茶产业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公共品牌影响力,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深入延伸茶产业链,推动茶产业快速发展。英德市农业农村局茶叶股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5月,英德全市茶叶种植面积17.46万亩,其中春茶季新增茶叶面积4400余亩。2021年全年干茶产量1.35万吨,茶叶产值超50亿元,综合产值57亿元。全市涉茶企业556家,其中新型经营主体茶叶专业合作社达163家,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3家,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2家,带动从业人员15万人。

在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方面,英德市取得了丰硕成果。据了解,2021年,英德市红茶产业园已通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期考核,并获评“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十大科技创新示范园”,全市已成功创建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的1个农业产业强镇(英红镇)、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清远市红茶优势产区产业园、英德市红茶产业园、连樟村果菜茶产业园和连南稻鱼茶产业园)和25个“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


以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抓手,英德市大力实施英德红茶产业提升工程,引入省内第一条红条茶(工夫红茶)精制自动控制生产线、第一条自动化CTC红碎茶连续生产线,使英德红茶加工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其中,广东英九庄园、英红农夫等企业的智能化生产线,通过搭建数字模型,形成智能加工识别系统,显著提高了茶叶品质的稳定性。陈宗懋院士、赵春江院士、刘仲华院士等多个院士团队指导参与到清远茶叶科技创新中。

多年来,英德红茶荣誉不断,先后获“国际美食金牌奖”“国际博览会金质奖”“国家银质奖及各部委评比一等奖”“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世界高香红茶”等30多个省部级以上奖项。

随着其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其品牌价值也在逐年增长。“202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显示,英德红茶品牌价值从2020年的27.88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37.18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在获得有效评估的126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中,总排名位列28位。此外,据“202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公布,英德红茶与安吉白茶、梧州六堡茶位列品牌传播力前三,被评为“最具品牌发展力的三大品牌”。

英德市农业农村局茶叶股相关负责人表示,英德将以发展茶产业作为加快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积极创建英德红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弘扬茶文化、唱响茶品牌、做强茶产业,打造因茶而荣、因茶而名、因茶而富的魅力英德,最终把英德红茶打造成百亿产值农业产业。

特色山茶“各显芬芳”

除了“一枝独秀”的英德红茶,清远还有众多特色山茶“争芳吐艳”。三连一阳拥有与众不同的秀丽山水、地下溶洞群、地下河流、喀斯特地貌地质、少数民族风情等旅游与文化资源,孕育了独特的高山茶。其中,尤以连南大叶茶最为知名。

连南大叶茶原为野生茶群体种,主要分布在海拔700-1000米之间的山涧峡谷,有着易起膏、韵味好以及“冷后浑”等特质。其制成的绿茶具有香高、味浓爽、汤黄亮的品质特点,红茶则具有外形乌润、滋味醇和的品质特点,是名副其实来自大山里的原生态高山茶。

近年来,连南深挖瑶茶文化,深耕细作大叶茶产业。截至2021年底,连南茶叶种植面积2.5万亩,干茶年产量914吨,产值超3.47亿元。同年,连南大叶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各类评比大赛中,连南大叶茶载誉而归,共获得国家级金奖1个、银奖1个,省级金奖3个、银奖6个,以及2个省级优质奖。

清新区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生态优势突出,则孕育了笔架茶、蒲坑茶、骆坑茶、石坎木古营茶、鱼坝风云茶、秦皇山茶、禾云飞鹅茶、石马大坑茶8个本地特色山茶。

笔架茶产自笔架山一带,具有条索紧结,色泽乌润带青的特点,冲泡后汤色棕红尚亮,特有一分松竹味的清香,口感甜甘爽滑。连大文豪苏东坡都对其赞赏有加,“愿为中宿客,漫品笔架茶”是他对笔架茶最好的肯定。蒲坑茶主要产自石潭镇蒲坑村,其以“味浓、甘香、纯净”著称,是清远市最具特色的特产之一。

近年来,笔架茶、蒲坑茶等逐渐形成加工技术规范,笔架茶、蒲坑茶还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入选清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清新区积极促进笔架茶制作工艺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制定《蒲坑茶加工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对蒲坑茶毛茶、蒲坑茶工艺流程也作出规定,茶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迈进“快车道”。清新区农业农村局统计,截至2021年底,清新区全区种植茶叶面积2.5万亩,总产值7386.46万元,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记者】马俊炜

【图片】受访者供图

【来源】南方农村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第十五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2019中国英德红茶文化节


2019年10月21-24日,“第十五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2019中国英德红茶文化节”将在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举行。英德多山,山虽不高却如仙风楼阁,错落有致;英德富水,三江汇流,湖泊众多,清澈绿透,各具韵味;英德盛产红茶,区域公用品牌英德红茶获“中国茶叶品牌馆入馆品牌”、“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等全国性品牌及“广东人民喜爱的土特产”、“广东十件宝”等广东省内品牌称号。英红九号红茶因其“外形条索肥壮紧结,色泽乌润显毫,汤色红浓明亮,甜香馥郁悠长、滋味鲜爽醇厚,叶底红软均匀明亮”的品质特点,成为红茶当中的高端产品。2019年,英德红茶品牌价值达到23.63亿元。近年来,紧紧依靠自然环境资源优势,英德红茶坚持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品牌化的发展模式,产业发展迅速,走出了一条生态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并重的发展轨迹。



以史为证 英德红茶底蕴深厚 英德森林覆盖率达68.64%,土壤肥沃,PH值在4.5-5.5之间,年平均温度21.4度,年平均降雨量1837毫米,气候怡人,极适宜茶树生长,是古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英德种茶可追溯到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朝《茶经》中所载:“岭南生福州、泉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英德便属唐代韶州地区的主要植茶之地。南宋英州知县汪任曾以“煮佳茗”为题,写诗赞美“煮茗台”,诗曰:“石梯千级杖藜行,行到山腰足暂停;游汲灵泉煮佳茗,渴心滋润困魔醒”。乾隆22年-1842年,广州口岸通商,全国出口茶叶都经英德水、陆二路,水路则必经北江过浈阳峡,英德成为“中国茶路”的门户。
顺时而生 英德红茶问世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急需外汇来发展生产和建设,时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兼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铸视察英德并指示“英德第一步种茶10万亩”的发展规划。英德近代茶叶生产始于1956年,是在陶铸、朱德、陈毅等中央老一辈领导的关怀下发展并壮大的。1956年,广东省农业厅从云南调入茶籽在国营广东省英德新生联合企业公司(现为英红华侨茶场)试种成功,1959年,第一批“英德红茶”问世,并在同年实现初次出口;1964年经中央农业部、商业部、外贸部、一机部等四部共同鉴定其工艺,从此开创了弛名中外的“金帆”牌红茶品牌,专供出口创汇和制订全国红碎茶二套样实物收购标准;1986年底农业部等5部委批准英德建立大叶红碎茶出口商品生产基地,英国女王在盛大宴会上用英德红茶FOP接待贵宾并受到英国上层社会的推崇,英德红茶被列入皇室用茶,出口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受到国外消费者的赞赏和青睐,每年为国家提供4—5万多担红茶出口,年创汇400—500万美元,为新中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

今日成就 英德红茶得赞誉
【产业规模】2018年全市干茶产量8300吨,其中红茶产量7700吨;全市茶叶总产值30.6亿元,综合产值36亿元。截至2019年春,全市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3.2万亩,其中“英红九号”种植面积达10.5万亩,春茶产量2850吨,产值达12.255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3万人,涉茶企业超过274家,其中清远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0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
【获得荣誉】英德红茶品牌影响力正不断提升,被评为“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2018年品牌价值达到20.78亿元,并荣居全国“最具品牌传播力三大品牌”之首。2008年起,英德市先后获“中国红茶之乡”称号,被评为“2013年度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2016年度中国茶业发展示范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2018中国茶业品牌影响力全国十强县(市)”、“2018中国茶业百强县”等,并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在2018中国茶叶县域生产竞争力排行榜上名列第九。

永远是成长 英德红茶发展之路 (一)规划先行,筑牢产业发展基础
【优化产业布局】“三规(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一”的要求和主体功能定位,科学规划建设高标准生态茶园。
【优化种植结构】为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政府引导茶企在突出主打品种的情况下,向“多元化”发展和向市场细分转型,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发展适制红、绿茶品种搭配种植。
【选育优良品种】依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科研技术力量,紧密关注学习茶叶生产中前沿的研究成果,同时鼓励展开校企合作,支持企业创新。

(二)源头把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英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叶质量安全,出台多项政策,加强对茶叶种植管理中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监管,从而保障茶叶安全生产;以规范使用“英德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原产地标识为抓手,建立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

(三)整合资源,形成产业集群
【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进茶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茶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引导茶企逐步转变茶叶种植企业依靠卖茶叶的单一途径,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凝聚行业力量】充分发挥英德市茶业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茶协的凝聚作用和行业内部管理,强化行业自律和规范发展。
提升产业质量】以建设清远市英德市红茶产业园为抓手,将产业园打造成茶叶主导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集聚、设施设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强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力争将其打造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英德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加大宣传力度,全力打造英德红茶公用品牌
【推动英德红茶“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指举办英德红茶文化节等活动,集中宣传展示英德茶文化,邀请经销商参与其中,扩大英德红茶市场。“走出去”指组织英德茶企参加多项大型展览展示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活动
【推动省内跨区域产业合作】2018年,清远市农业局与江门市农业局签订《“新会陈皮”和“英德红茶”合作框架协议》,推动“新会陈皮”和“英德红茶”两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间的全方位深度合作。
推动大型活动落地】成功主办、承办多项大型茶事活动推动茶产业兴旺。2019年第十五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将在英德举办,这将是提升英德城市形象,打响英德红茶品牌的又一个契机。

(五)畅通销售渠道,促进英德红茶产销两旺
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全力打造电商销售平台。目前已建成了英德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即送网、英德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实验基地等电商项目,建立了农村淘宝县村两级运营体系。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英德茶产业海外市场也正在不断扩大。

(六)构建扶贫增收机制,力促乡村振兴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清远考察调研时强调,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
据统计,2018年全市扶贫资金入股茶企、茶园的项目超过16个,金额8668万元,带动有劳动能力扶困户6991户,年均增加收入1116元/户。

(七)完善产业支撑体系,提升产业发展动力
资金保障2008年起,英德市设立茶叶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奖励茶叶种植、茶叶安全生产、加工、技术改良、市场推广等茶产业发展。截止目前,累计扶持奖励茶叶发展资金超5000万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超过8000万元,撬动超过30亿元的社会资本转投茶产业。
科技保障】借助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有力抓手,由英德市农业局与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签订了《关于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科技支撑框架协议》,为英德茶产业提供科技支撑。同时,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支持下,紧密联系专家团队,着力提升产业发展中的产学研合作水平,力求把最新科研成果转化到实际农业生产上,切实提高茶产业的科技化水平。
人才保障】近年来,英德市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茶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设立茶学有关专业等培养了一大批茶产业发展专业人才,形成了众多专业从事茶叶技能培训的专业培训机构。
心动了吗?想来英德亲身感受下蓬勃发展中的英德茶吗?第十五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等你来!

8月中国茶叶出口 超三成消费者每天消费多次茶叶 瓶装茶饮料销售下滑

  20200929茶界新闻一览!了解更多详情请点击标题或链接~

  1、2020年8月中国茶叶出口情况简报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8月,中国茶叶出口量为2.84万吨,同比减少20.44%(注:这是中国茶叶出口量2020年首次出现连续两月下降);出口额为1.76亿美元,同比减少11.29%;出口均价为6.19美元/千克,比去年同期增长11.51%。

  http://www.puercn.com/news/75293/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2、2020年中国31.9%消费者反映每天消费多次茶叶

  数据显示,从茶叶的消费频率来看,2020年中国31.9%的消费者反映每天消费多次茶叶;20.8%的消费者反映每天消费一次茶叶;18.3%的消费者反映一周消费多次茶叶。而从袋泡茶的消费频率来看,15%的消费者反映每天消费多次袋泡茶;每天消费一次袋泡茶的消费者比例最大,占24.2%;20.3%的消费者反映一周消费多次袋泡茶。

  http://www.puercn.com/news/75045/

  来源:艾媒数据中心

  3、云南普洱国资有机茶业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9月26日,由云南农垦集团所属云南云垦茶业集团和普洱茶投资(集团)公司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共同出资组建的云南普洱国资有机茶业有限公司在普洱市挂牌成立,标志着普洱市政府与集团公司在茶产业方面的战略合作正式落地。

  http://www.puercn.com/news/75215/

  来源:八角亭

  4、2020年促进楚茶国际市场开拓会在武汉召开

  9月25日,2020年促进楚茶国际市场开拓会在武汉召开,旨在探讨湖北省茶叶行业发展,加强湖北与国内外茶界的沟通,帮助湖北茶企及时掌握国际信息,更高层次扩大对外开放,深化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朋友知湖北茶,爱湖北茶,品湖北茶。

  http://www.puercn.com/news/7526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5、茶叶为主导 广东英德市建现代农业产业园

  茶叶种植规模居广东全省县级行政区首位,被誉为“中国红茶之乡”的清远市英德市,茶园种植面积14.7万亩,主要分布于英红镇、横石塘镇、石牯塘镇等10余个乡镇。在千年种植的基础上,近年来英德市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着手规划创建总面积1879.8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品种改良、标准化种植、智能化加工等措施,以及红茶产业强镇、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清远市红茶优势产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的政策叠加,打开一片绿叶的产业化之路,并在产业升级发展中探索出了多种长效联农带农机制。今年,英德产业园被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名单。

  http://www.puercn.com/news/75289/

  来源:三农号

  6、安化黑茶获评中国农产品地域品牌价值标杆品牌

  近日,阿里巴巴集团在山西省运城市举行“2020阿里巴巴丰收购物节发布会”暨“中国农产品地域品牌价值授牌仪式”,安化黑茶获评中国农产品地域品牌价值标杆品牌。经过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评估,安化黑茶品牌价值评估高达639.9亿元。

  http://www.puercn.com/news/75227/

  来源:中国益阳门户网

  7、上半年,原叶茶有点难,瓶装茶饮料市场表现如何?

  农夫山泉、康师傅、统一3家公司饮品业务整体下滑,茶饮料部分也不例外。

  从2019年上半年茶饮料部分营业收入来看,康师傅81.37亿元,统一31.87亿元,农夫山泉17.92亿元。从2020年上半年茶饮料部分营业收入来看,康师傅72.41亿元,统一29.00亿元,农夫山泉16.00亿元。对比来看,康师傅同比减少8.96亿元,减少比例为11.01%;统一同比减少2.87亿元,减少比例为9.01%;农夫山泉同比减少1.92亿元,减少比例为10.71%。

  http://www.puercn.com/news/75173/

  来源:茶界小学生

  8、天津茶博会11月12-15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

  由天津泰达会展管理有限公司与广州益武茶博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0天津梅江茶业及茶文化博览会(简称天津茶博会)将于11月12-15日,在梅江会展中心举行,这是大会组委会为助力激发消费需求而采取的有效举措。本次天津茶博会活动将着力于激发消费需求,着眼于南北交流,着力于助推北方茶市,和京津冀茶文化交流,助力经济回暖。

  http://www.puercn.com/news/75208/

  来源:益武茶博会

整理丨茶小卓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