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信阳毛尖雀舌

找到约165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信阳毛尖茶3个你不知道的秘密

“信阳毛尖”名称的进化 


  从信阳茶到信阳毛尖走过了漫长的历史之路,这是信阳茶传入、发展、攀登高峰必经的坎坷之途。信阳毛尖的名称,不仅是信阳茶业发展历史的标志,也是世世代代信阳茶农心血和技艺的结晶。


茶百科的信阳毛尖茶茶菁


  信阳茶在历史上的各个朝代有过不同的叫法。


  唐代,信阳所产的茶为饼茶,这时信阳茶的名字称为大模茶。唐《食货志》载:“贞元江淮茶为大模”。


  宋代以后,散茶开始出现,信阳茶又称为“片茶”、“散茶”。宋《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散茶出淮南归州。


  明代,朱元璋禁制饼茶,散茶代替了饼茶,信阳的散茶又被叫做“芽茶”和“叶茶”。


  “毛尖”一词最早出现在清代,人们把产于信阳的毛尖称为“本山毛尖”或“毛尖”,又根据采制季节、形态等不同特点,叫做针尖、贡针、白毫、跑山尖等等。


  “信阳毛尖”的名字,最早出现在清末。车云茶社派人到名茶产区浙江西湖龙井和安徽六安,购买茶籽、观摩学习制茶方法,曾把制成的茶称“车云龙井”,巴拿马获奖后更名“信阳毛尖”,新中国成立初,正式称之为“信阳毛尖”。


茶百科的信阳毛尖茶鲜叶分级


信阳毛尖“巴拿马金质奖”的铺垫


  说起“信阳毛尖”,就不得不提“甘以敬”。


  信阳县的秀才甘以敬,亲自开办过矿山、锅厂、钱庄等实业,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37岁的甘以敬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回乡种茶去了。


  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在震雷山创办了“元贞茶社”。这是近代历史上,信阳的第一个茶社。后因时局动荡、百业凋敝,找不到销路。


  1910年,甘以敬又在车云山组建了“宏济茶社”。


  1913年,宏济茶社试采。因种植的茶树是杭州龙井购回的茶籽所生,所以茶社为制出的茶起名为“车云龙井”。“车云龙井”成为信阳茶叶的第一个品牌。之后茶社相继成立,信阳茶叶一片生机。



茶百科的信阳毛尖茶手工锅炒杀青


  正当此时,一个好消息传来。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开凿成功而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将于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信阳茶人想借此良机重振信阳茶,最为积极的是信阳茶人陈雨人。


  陈雨人得到官方的支持,到各茶社搜集到了信阳著名的车云茶、贡针、白毫、雀舌等十一种茶样,转交省出品协会。1914年12月6日信阳毛尖随同其他参赛物品装上美国轮船“蒙古利亚”号,驶进了太平洋的惊涛骇浪中。


  不得不说,甘以敬带动的信阳毛尖的发展,为之后信阳毛尖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915年2月,在“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由车云山采制的信阳毛尖以其外形美观,香气清高,滋味浓醇,独树一帜,获得普遍赞赏。据《信阳工商历史特产资料》记载:“1915年信阳毛尖经该会评判结果,颁给世界茶叶金质奖状与奖章。


  宏济茶社股东和当地群众看到奖状和奖章后,劲头更足,并将宏济茶社改名为“车云茶社”。


茶百科的信阳毛尖茶手工理条


信阳毛尖的“帚扫杀青”和“理条”


  “信阳毛尖”的名字来自其细圆紧直的外形,这种外形的形成又与信阳独特的炒茶工艺有密切关系。


  信阳毛尖的制法上一篇文章已经分享。其制法中有两个关键工序有些历史渊源。


  当时,车云茶社派人到名茶产区浙江西湖龙井和安徽六安,购买茶籽、观摩学习制茶方法。它借鉴了西湖龙井的“理条”手法和六安瓜片的“帚扫杀青”制法,形成了自已独特的风格。


  六安瓜片的鲜叶是单片,比较轻,所以六安瓜片的帚扫杀青所用茶把较轻而软。信阳毛尖鲜叶原料的芽头较多,相比较六安瓜片来说茶青较重。


  清代以前,在生锅中炒制茶叶时,信阳茶工双手各握一只用竹枝制作的小茶把同时操作,久之十分疲劳,难以长时间坚持。


茶百科的信阳毛尖茶手工帚扫杀青

  清末民初,车云茶社茶工吴彦远试用炒熟锅的大茶把代替小茶把炒“生锅”,两手同握一只大茶把, 左右手重力互相交替,减短劳累,意想不到的是这样炒出来的效果更好。这种方法被纷纷效仿,称“ 握把炒”。


  然而,这样炒出的茶叶茶条弯曲欠光润,于是茶工们又设法改进。1925年,车云茶社的唐会卿试用“散把”炒茶,茶条满锅散开不成团,茶条也较紧匀,但茶仍欠直,外形不够美观。


  后来,吴彦远在用散把炒制过程中,加入了理条的操作。西湖龙井是扁形茶,理条过程中先压再理,重复进行以达到龙井的扁平油润及外形的一致性。


茶百科的信阳毛尖茶手工理条及成品


  而信阳毛尖为细圆的条形茶,需要达到细圆紧直的效果。于是在制作过程中不时用手抓起茶叶,观看炒制程度,同时把结成团块的茶叶撒开、甩出再炒,即抓条、甩条。如此反复,炒出的茶条比较紧、直,色泽也变得鲜绿光润。

信阳毛尖“雪芽”,大别山商城县独有茶品

雪芽,是在初春有霜冻或偶见飘雪时节,采摘的鲜嫩肥壮的芽头而得名。主要产自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金刚台深山茶区。属于绿茶中的炒青绿茶,信阳毛尖的至尊上品,稀有难得之物。

三恩雪芽以其形美、味甘、稀少而深受新老茶客的喜爱。

雪芽,为何如此娇美?

1. 生成环境独特:商城地处北亚热带北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境有大小河流728条。土壤有黄棕壤、水稻土、棕壤、潮土4个土类,10个亚类,22个土属,96个土种(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信阳地区在1985年对全区各县的土壤进行过一次普查,发现适宜茶树生长的棕壤土全信阳唯商城独有。

《中国茶经》上说:“棕壤上生产的茶叶,叶厚、味浓、高香、耐冲泡,是绿茶中的上品”。

2. 产量稀少:信阳市有八县二区,只有息县和淮滨县两个县产茶量较少,其他的六县二区均产茶。二区指:信阳的浉河区、平桥区;六县指:商城县、罗山县、潢川县、固始县、光山县、新县。

金刚台 猫耳峰(海拔1584米)

符合雪芽生成环境的只有商城县。商城县大小山峰300余座,千米以上山峰16座。金刚台海拔1584米,为大别山脉在河南省境内最高峰。其山峰之多、山势之高、适种茶面积之广,是淮南所仅有。适合种植雪芽的茶山,主要集中在商城县境内大别山主峰金刚台及附近的深山区。

3. 采摘难度大:雪芽因其生成在高海拔的深山区,采摘需要长途跋涉,深山里人迹罕至,杂草纵生,山路陡峭,山上的板栗树、松树等植被分布密集,山路表面厚厚的残叶和败果,给采摘工登山造成很大的阻力。山间偶有滚石滑落,茶树也是零零散散成小面积分布,让采摘更为艰难。

成品雪芽,每斤干茶需要4.5~5斤纯芽,约8万个茶芽。一个熟练的采茶工如果采纯芽,一天(按十个小时计算)采茶青在1.5-2斤,制成干茶不超过0.5斤。每个小时有3600秒,一秒按采一个茶芽计算,一天所采茶芽3万6千个。我们冲泡一杯茶5g,约800多个芽头,需要采摘工忙碌近15分钟,800多个采茶的动作才能得到的。

4. 形美味甘:颗颗精选的茶芽,经资历深厚的老技师手工制作。泡开后根根直立,宛如出水芙蓉,既有独芽的清香,同时极具观赏性!其干茶秀丽紧直,白毫显露,芽头肥壮,色泽翠绿;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香淡雅;口感鲜醇甘爽,是绿茶中的至尊上品。

5. 营养丰富:酝酿整个冬季后的雪芽营养丰富无病害,有较好的清热、降火、解毒、消炎的功能,同时能起到解烟、解酒的功效,适宜绝大部分人群品饮。

6. 区别其它形似的茶:贵州湄潭的雀舌,四川峨眉的竹叶青,湖南岳阳的君山银针,江苏溧阳毛尖,外形与雪芽相似,味道与信阳毛尖雪芽的清香和回甘有天壤之别。

三恩雪芽,如此娇美,如此珍贵。值得一品!

这8种绿茶常见香型,让你足不出户尝百味!

我们谈论绿茶,常常会听到一些描述香型的专业术语,但对于初学者而言,往往知道茶很香,却不知道该怎么描述。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香型,绿茶中常见的香型大概有这么8种,今天就给大家来说一说。

01.

栗香

栗香,也叫板栗香,是炒青绿茶炒制过程中产生的类似炒板栗的香气。

这种香气不会像单纯炒制过度那种火工香那样浓烈明显,会更加温和低调,在冲泡时趁着杯中余热,很容易被激发出来,仿佛远处飘来板栗的清甜,是一种令人舒服的香气。

代表茶类:信阳毛尖、日照绿茶、湄潭翠芽

02.

豆香

豆香 ,是大多数高级绿茶绕不开的一种香气。春季绿茶从鲜叶到干茶,过程十分短暂,鲜叶中的青味还未来得及消散,便随着在锅里翻炒的制作工艺,散发出了淡淡的炒豆香。

这也是炒青绿茶中最常见的一种香气,很多时候容易和栗香混为一谈。但是相比板栗香,豆香会显得更加张扬,对于嗅觉的刺激也会更激烈一些。

代表茶类:西湖龙井

03.

清香

如果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正在喝的一杯绿茶,那么说清香一般不会出错了。绿茶的香气是层次递进的,清香就是基础香型,其它的像豆香、栗香等就需要经过高温炒制才能激发出来。

清香是绿茶最常用的香气描述之一,不同于鲜花的芬芳,它是清新淡雅的香,闻起来清爽纯净,大多数绿茶都可以描述为清香。如黄山毛峰就有古籍记载:“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茶”。

代表茶类:黄山毛峰、安吉白茶

04.

嫩香

嫩香是绿茶特有的,纯粹由原料决定的香型,是一种自带的香气,凡鲜叶新鲜柔软,一芽二叶初展,制茶及时,会带有嫩香。

一般来说,鲜叶越嫩,嫩香越明显,所以明前茶当中较多会有嫩香,而明后茶不会有。

代表茶类:信阳毛尖、雀舌

05.

兰花香

茶叶散发出的类似各种花的香气被称作花香,花香可分为青花香和甜花香两种,兰花香就属于青花香。

绿茶中的兰花香,可遇不可求, 在所有形容茶叶香气的词汇中它就犹如“神”一般的存在。

顶级的西湖龙井、黄山毛峰,都是呈兰花香。如果你喝到一款茶感受到了兰花香,那无疑是一款好茶了。

代表茶类:顶级西湖龙井、黄山毛峰

06.

毫香

干茶白毫显露,冲泡时茶叶所散发出的特有香气,称之毫香。

毫香之所以优质,是因为毫香对于嫩度的要求较高;从单芽到一芽一叶初展阶段的鲜叶,才具备富足的茸毛特征。

代表茶类:碧螺春

07.

类海苔香

类海苔香算茶香中比较独特的存在。因为受蒸青工艺或地域等因素的影响,这类绿茶味道会更加鲜爽。

比如恩施玉露,也是我国目前唯一用蒸青工艺的绿茶。制作工艺独特,独特“海苔香”香气自然也是别具一格。

代表茶类:恩施玉露

08.

花果香

花果香在红茶和乌龙茶中比较常见,但在绿茶香气中,却是较少的一种香气。

比较著名的是苏州的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因与果树相间种植,茶树与果树桠枝相连,根脉相通,茶树吸收了果树的香气,才拥有了这独特的天然花果香。

这种香气初闻浓郁芳香,但越往后就柔和清爽,令人十分陶醉。

代表茶类:洞庭碧螺春

来源: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6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