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武夷山正山世家

找到约69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原产地正山茶以正山精神,铸就正山品质

经典品类,正山品质,正山茶单罐、集合装礼盒,以五款正山好茶,带来五种品质风味。

正山茶·集合装

正山茶,由正山堂旗下专业化子公司,以正宗核心原产地的优质原料,借鉴正山堂品质管理做法,依托各地政府、专家、匠人的大力支持,深度融入源头和社区,结合正统工艺制作而成,包括金骏眉、正山小种、大红袍、冰岛普洱、白毫银针。

传承正山精神,铸就正山品质

“正山”意为“正宗高山产区”,“正山小种”之“正山”即是此意。正山小种红茶,是世人公认的红茶鼻祖,具有四百五十余年历史传承。正山小种红茶传承至今,专注于技艺与品质,于传承中创新和发展,延续着“专注”与“专业”的“正山精神”。

正山茶·金骏眉

正山茶·正山小种

正山茶·大红袍

正山茶·白毫银针

正山茶·冰岛普洱

滑动观看更多
正山精神,始于历代传承的坚守,专注、专业于打造中国茶卓越品质。传承“正山精神”,铸就正山品质。正山茶,每一款都来自正宗核心原产地,每一款都以正宗传承的工艺精制,每一款都源自传承不息的坚守与初心。正山产区、正山技艺、正山传承,成就了正山茶高标准、高品质的好茶味道。


正山产区


茶树生长环境中的气象、土壤、地形与地势、生物环境等,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不是所有产区都能叫“正山”,独具地方特色的茶树品种,特有的生态环境因子,让正山产区所产之茶,品质优越、难以复制



正山茶,每一款都源自各品类公认的核心原产地正山小种及金骏眉红茶源自武夷山保护区,大红袍源自武夷山核心正岩产区,冰岛普洱源自云南冰岛村,白毫银针源自福建福鼎。


金骏眉—武夷山保护区

正山小种—武夷山保护区

大红袍—武夷山核心正岩产区

白毫银针—福鼎山头

冰岛普洱——云南冰岛村

滑动观看更多
产地实拍图

武夷山保护区

武夷山核心正岩产区

福鼎山头

云南冰岛自然村

滑动观看更多
正山茶,每一款都来自正宗核心原产地。

1

正山技艺


正统的制作工艺,才能让正山产区的优质原料呈现出应有的品质状态。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技艺、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普洱茶传统制作工艺,皆属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骏眉红茶制作技艺,在450余年正山小种红茶技艺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变革,引领了高端清饮的品饮风尚。


正山茶,实行产业链全程监控、原料严选、来源可追溯的生产过程管理体系,专业、真实、可控。


正山小种和金骏眉生产于武夷山保护区桐木,由正山小种第24代传人、金骏眉创始者江元勋带领经验丰富的制茶团队制作而成。

白毫银针生产于福建福鼎管阳镇,由具备数十年国营茶厂一线生产经验的制茶师,采用福鼎白茶传统制作工艺制作完成。

大红袍生产于武夷山天心岩茶基地,采用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做青、传统碳焙工艺,由武夷岩茶制茶世家陈安胜先生参与、把关,15年以上制茶经验的老师傅配合完成制作。

冰岛普洱扎根于冰岛源头产区,由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冰岛村支书周顺明牵头,成立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初制所,严选冰岛五寨核心区域的优质毛茶,由经验丰富的制茶师结合传统与现代工艺制作完成。


正山茶,每一款都以正宗传承的工艺精制。

正山传承

一代代正山茶人坚守初心,才形成了正山茶的卓越品质。

正山堂,始终专注精耕红茶,作为正山小种红茶传承者和金骏眉始创企业,具备450余年的红茶传承与历史文化底蕴,是参与正山小种国家标准、金骏眉行业标准制定的唯一企业。正山小种和金骏眉,延续着一脉相承的红茶初心。
白毫银针采用传承两百余年的福鼎白茶传统制作工艺,遵循自然规律,由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全程把控品质。武夷岩茶历史悠久,大红袍延用传统岩茶制作工艺,道道工艺控制到位,坚持传统炭焙,文火慢焙,严苛把控茶品品质。冰岛村是勐库茶种的主要发源地,产茶历史悠久。冰岛普洱由长久扎根于源头产区的寻茶人发起,与当地茶农建立专业合作社,以确保原料品质优越。
5款正山茶,传承“正山精神”,专注技艺、专业做茶、坚守品质,不断创新;秉持健康制茶的理念,坚守自然之道,力求呈现正山原产地茶叶的纯正味道。
正山茶,每一款都源自传承不息的坚守与初心。


一个正山产区,一种动物代言


正山茶在包装上以“正山”代表性动物为设计元素:白颈长尾雉、武夷猕猴、华南虎、孔雀、白鹤,诠释正山产区优质生态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展现高尚优雅的人文气质、独具一格的地方风情。

金骏眉—白颈长尾雉

正山小种—武夷猕猴

大红袍—华南虎

白毫银针—白鹤

冰岛普洱—孔雀

原料选自正山产区,采用正统工艺精制,传承正山精神,坚守品质至上的初心,正山茶,只做正宗好茶!
小堂推荐阅读中秋若不温柔,世间再无良夜武夷山·正山堂号高铁专列,来了!又一座城,正山堂茶苑在长春正式开业
正山堂红茶香飘·第十一届香港国际茶展
致敬医德医心,助力健康中国
百年交行,致敬匠心人民网专访:正山堂骏眉中国红茶骏眉红茶·香飘世界茶叶博览会

正山堂·陈年正山小种,1800多个日夜的等待,很幸运和你相见

正山堂·陈年正山小种

山凝烟霞,水写人文

茶,拥泉而居,枕山而眠

经年的生长,才有了次第

它是山水精魄的浓缩

更是时间的经典佳作

陈化

是时间与茶的另一个秘密

被时间雕琢而成的陈韵

在岁月的流逝中化成了醇香

五年陈化,岁月典藏

1800多个日夜的等待

正山堂·陈年正山小种

限量上市

原始产地 自然本味

桐木村,地处武夷山脉断裂垭口,这里是武夷山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也是公认的世界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红茶的发源地,约公元1568年,正山堂江氏先祖于此始创正山小种红茶。

桐木关植被丰富、山高谷深、土壤肥沃、远离污染,保存着完整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具有气温低、降水多、湿度大、雾日长等气候特点,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有利于茶树生长。

2002年,正山堂正山小种红茶获得国家第23号原产地标记认定,正山堂成为首个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授权的红茶企业。

2012年,正山堂作为惟一企业单位,参与起草、制定了红茶国家标准(第三部分);2021年,由正山堂提出,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归口,起草制定了《陈年正山小种》系列团体标准。

匠心传承 初心坚守

出生于桐木茶叶世家的江骏发,其家族世代经营正山小种红茶。他是正山小种第24代传人,亦是金骏眉创始团队成员之一。此次,正山堂·陈年正山小种红茶便是由江骏发监制完成的。

江骏发从事制茶已三十余年,多年来一直坚持在生产一线带领和指导茶叶生产,并热衷于传道受业,把正山小种这一门独特的技艺传授与人,让更多人真正了解正山小种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

作为正山堂的核心生产技术人员,江骏发也先后参与了多项茶叶标准的制定,为规范行业标准做出了突出贡献。

品质独特 兼具收藏

正山堂·陈年正山小种干茶条索壮实、紧结,乌黑油润,带有陈香、松烟香和浓郁的干果香;汤色橙红明亮,滋味陈醇顺滑,似桂圆汤味和明显高山韵;叶底软嫩匀齐,呈乌褐色,数泡后依旧韵味十足。

随着存放时间的增长,陈年正山小种口感层次变化更加丰富,茶叶内质析出更加丰厚,茶汤风味从新鲜的茶香,渐次产生醇厚陈年茶韵味,味道愈加醇滑甘甜;特有的松烟香进一步转换为干果香,香气纯正高长。

此外,红茶内的茶多糖含量随着储存年份的增加而递增,而茶多糖具有抗氧化、降血脂、防癌、防治心脑血管、糖尿病等作用。

此前,在“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新品名茶博览会”和“第七届大红袍茶文化节”上,珍藏30年的50克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分别拍出了12.6万和13.6万的高价,表明正山小种不仅可以陈放,而且市场潜力不可估量。

典藏木盒 岁月献礼

年轮,是树木和时间的秘密。从小到大,从内到外,岁月被镌刻在层层脉络里,经年沉淀,质感温润饱满。

陈年正山小种,时间馈赠之陈韵,如同被赠予纹理的树木。以经岁月打磨的温润木质礼盒存放陈年正山小种,自然古朴,相得益彰。同时,木质礼盒还能起到避光、防湿的作用,对茶叶形成有效保护,更有利于长期收藏。

正山堂·陈年正山小种木质礼盒正面以正山小种发源地桐木关为设计元素,以激光雕刻工艺诠释岁月烙印,并镶嵌湿度计,让爱茶人能时刻监测贮存环境湿度,利于存茶收藏。

木礼盒上方则以镶铜片的工艺勾勒出“正山小种发源地”石碑,又蕴藏武夷山水之姿,匠心独运。内盖则为烫金工艺,如同外香内敛的正山堂陈年正山小种,朴素,但内有乾坤。

此外,礼盒里还配有正山堂陈年正山小种的收藏书和产品说明,双证认证,领略陈韵之岁月魅力。

正山小种悠久的历史,赋予这款茶深厚的底蕴。从桐木创始,到风靡欧洲,红茶发展之路,可见一斑。而经过时间的沉淀和馈赠,陈年正山小种出现层次丰富的口感变化,更赋予这款茶,非凡的品质和体验。

回溯正山小种发展之路,致敬先辈茶人精神!

正山小种作为世界红茶鼻祖,于公元1568年在武夷山桐木关诞生。红茶在450年的历史传承中,颇具传奇色彩,也经历了颇多坎坷。


正山小种发展过程中,也曾有过低迷的时期,但最终在几代茶人的坚持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当代茶圣”吴觉农、“茶界泰斗”张天福、骆少君院长的关心支持、积极建言,对正山小种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今日,让我们回溯正山小种发展之路,致敬先人,感恩他们的坚持和付出,让正山小种在复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正山小种诞生

01


武夷山桐木村庙湾,是历史上正山小种红茶的原产地和中心产区。江氏家族自宋末由河南固始入闽,距今约800年的历史。其家族世代经营茶叶,有“茶业世家”之称。



公元1568年,正值采茶季节,一队官兵途径桐木关,晚上睡在了采摘的茶青上。待官兵离开,茶青已发红。江公急中生智,将已经发酵的茶叶反复揉搓,并用桐木盛产的松木焙制。茶叶吸收松烟后,色泽变得乌黑油润,蕴散出独特的松烟香。


因当地一直习惯于绿茶,不愿饮用这另类茶,江公无奈,只得将茶挑到几十里外的星村贱卖,没想到第二年便有人以数倍的价钱订购此茶。


顺应市场的需求,世界上最早的红茶——正山小种诞生了。关于红茶起源的这一说法见《中国茶经》。



伟大的发明创造往往始于偶然,正山小种的产生不仅是偶然间的发现,更是出于江公的爱茶惜茶之心。


致敬江公惜茶初心,才诞生了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留给后人说不尽的传奇故事。



02

“正山小种”发展重要的推动者



19世纪末开始,正山小种红茶就受到冲击,20世纪更是每况愈下,民国时期跌落低谷,新中国成立后,正山小种的命运也几经波折。


这一过程中,我国茶界几代人为正山小种的复兴不懈努力,他们的精神仍影响着在每一位正山传人。


吴觉农

吴觉农(1897—1989),浙江上虞人,著名农学家、农业经济学家、茶叶专家。我国现代茶业复兴和发展的奠基人。留日期间,最早论述了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所著《茶经述评》是当今研究陆羽《茶经》最权威的著作,被誉为“当代茶圣”。


吴觉农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高等院校的茶业专业和全国性茶叶总公司,后又在福建武夷山麓首创立了我国第一所国家级的茶叶研究机构,为发展我国茶叶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吴觉农在崇安(今武夷山)工作期间,以茶树改造和茶业复兴为己任。他曾说:“中国不能没有世界顶级的红茶”。


他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多次到桐木、星村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收集正山小种历史资料和自然地理数据,1942年吴觉农在武夷山设计茶叶研究所,接管张天福创办的“福建省茶叶改良总场”。与正山小种第二十二代传人江润梅一起大批量组织生产正山小种,往上海口岸出口,为正山小种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江素生(江元勋之父)与吴觉农老先生(左一)在京合影


1985年,吴觉农在与正山小种第二十三代传承人江素生的交谈中,提出:“正山小种可以做出好茶,你们要搞新产品开发,搞小包装,组织茶业产销合作社,把茶叶做精。”并委托友人帮助江素生。时任武夷茶场场长的“岩茶泰斗”姚月明积极提供帮助,为日后正山小种的复苏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吴觉农给江素生的亲笔信-节选


张天福

张天福(1910-2017),1910年出生于福州名医世家,是福建茶业科研与教育的创始人,被誉为“茶界泰斗”。长期从事茶叶教育、生产和科研工作,对福建省的茶业发展和中国的茶事活动作出了卓越贡献。


1940年,张天福先生在桐木建立“正山小种红茶示范基地”,为发掘和恢复中国特有正山小种红茶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初,受市场的影响,正山小种面临何去何从的选择。时任福建省政协委员的张天福,在委员提案中提出“应保留生产闽红三大工夫(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和正山小种红茶”。在张天福的建议下,政府给予重视,使正山小种这一传统红茶得以保留并发挥效益。


江元勋与张天福(右一)照片


2002年6月20日,时隔60年后93岁的张天福重返桐木关,再续世交友情,并题写“茶业世家”赠与江元勋。



张天福还指导江元勋办厂,恢复正山小种。他告诉江元勋要“看的准,抓的紧,时不我待,干事业切忌一心二用,事无巨细,从细微入手。”

06年7月张天福老先生到正山堂指导正山小种制作工艺


山高水长,情深义重。抚今追昔的“张爷爷”给继承先辈从事茶叶事业的江元勋带来了新的希望、新的发展。


骆少君

骆少君(1942-2016),福建惠安人,研究员、高级评茶师,中国著名的茶叶品质化学研究专家,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从事茶叶生产、研究及质检工作40余年,为杭州茶叶研究所所长,国家茶叶质检中心主任兼《中国茶叶加工》杂志主编。


骆少君认为:“武夷山是未受污染的世界环境保护的典范,是茶界的福气,更是武夷山人的福气”。


自1997年以来,她每年都要几上桐木,考察正山小种的生产情况,指导江元勋如何传承与大胆创新,并在她主持下由叶兴渭、叶启桐、祖耕荣、叶勇、修明等茶界专家同仁共同制订正山小种红茶标准。


07年张天福老先生与骆少君女士为正山堂“正山小种发源地”揭牌


茶业世家不遗余力

03


在桐木,只要谈起江氏家族,给人的第一印象就会自然想起正山小种,二者已经连为一体。


江润梅(1914-1973),正山小种第二十二代传承人,制茶专家、评审专家,是桐木关江氏“茶业世家”中杰出代表人物,被誉为延续正山小种红茶的“一代大家”。


江润梅喜茶爱茶,善于思考,通过不断潜心钻研,成为当时方圆百里制茶第一人。其父江春波一生奔波于上海、福州等地,为正山小种的发展不辞劳辛。其子江素生一人北上,苦觅桐木茶叶出路。


桐木村作为世界红茶的发源地,1940年,张天福先生在桐木建立“正山小种示范基地”,并交由江润梅负责收茶、制茶及基地的管理工作。1942年,吴觉农在武夷山麓设立茶叶研究所,并于桐木庙湾、华光庙一带建立品种园,并交由制茶经验丰富的的江润梅负责管理。

 

为保证正山小种红茶的产品质量,在张天福先生的建议下,江润梅在桐木组织成立茶叶生产合作社,集中进行技术指导、科学管理、使产品质量保持稳定,这一举措使得当时处于衰微态势的正山小种得以生机和延续,为解放后茶叶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历代传承的基础上,正山小种第二十四代传人江元勋,艰辛创业,建立正山堂茶业,创新正山小种技术,带领团队创始高端红茶金骏眉。


正山小种在江氏家族血脉传承中,一步一步走向今天。


为了正山小种的复兴,吴觉农、张天福等老一代茶界宗师倾注心血,苦苦奋斗;江氏三代人不忘初心,不遗余力;骆少君等现代茶叶专家学者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各级政府、有识之士纷纷助力,致力复兴。没有他们,就没有今日正山小种的发展与成就。


能够在先辈们奋斗过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是每一位正山传人的骄傲与荣幸。致敬先人最好的方式,便是将这一精神流传下去,将正山小种继续发扬光大,让中国红茶再次站上世界的舞台!

找到约69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