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武夷山正山茶福建

找到约291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原产地正山茶以正山精神,铸就正山品质

经典品类,正山品质,正山茶单罐、集合装礼盒,以五款正山好茶,带来五种品质风味。

正山茶·集合装

正山茶,由正山堂旗下专业化子公司,以正宗核心原产地的优质原料,借鉴正山堂品质管理做法,依托各地政府、专家、匠人的大力支持,深度融入源头和社区,结合正统工艺制作而成,包括金骏眉、正山小种、大红袍、冰岛普洱、白毫银针。

传承正山精神,铸就正山品质

“正山”意为“正宗高山产区”,“正山小种”之“正山”即是此意。正山小种红茶,是世人公认的红茶鼻祖,具有四百五十余年历史传承。正山小种红茶传承至今,专注于技艺与品质,于传承中创新和发展,延续着“专注”与“专业”的“正山精神”。

正山茶·金骏眉

正山茶·正山小种

正山茶·大红袍

正山茶·白毫银针

正山茶·冰岛普洱

滑动观看更多
正山精神,始于历代传承的坚守,专注、专业于打造中国茶卓越品质。传承“正山精神”,铸就正山品质。正山茶,每一款都来自正宗核心原产地,每一款都以正宗传承的工艺精制,每一款都源自传承不息的坚守与初心。正山产区、正山技艺、正山传承,成就了正山茶高标准、高品质的好茶味道。


正山产区


茶树生长环境中的气象、土壤、地形与地势、生物环境等,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不是所有产区都能叫“正山”,独具地方特色的茶树品种,特有的生态环境因子,让正山产区所产之茶,品质优越、难以复制



正山茶,每一款都源自各品类公认的核心原产地正山小种及金骏眉红茶源自武夷山保护区,大红袍源自武夷山核心正岩产区,冰岛普洱源自云南冰岛村,白毫银针源自福建福鼎。


金骏眉—武夷山保护区

正山小种—武夷山保护区

大红袍—武夷山核心正岩产区

白毫银针—福鼎山头

冰岛普洱——云南冰岛村

滑动观看更多
产地实拍图

武夷山保护区

武夷山核心正岩产区

福鼎山头

云南冰岛自然村

滑动观看更多
正山茶,每一款都来自正宗核心原产地。

1

正山技艺


正统的制作工艺,才能让正山产区的优质原料呈现出应有的品质状态。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技艺、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普洱茶传统制作工艺,皆属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骏眉红茶制作技艺,在450余年正山小种红茶技艺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变革,引领了高端清饮的品饮风尚。


正山茶,实行产业链全程监控、原料严选、来源可追溯的生产过程管理体系,专业、真实、可控。


正山小种和金骏眉生产于武夷山保护区桐木,由正山小种第24代传人、金骏眉创始者江元勋带领经验丰富的制茶团队制作而成。

白毫银针生产于福建福鼎管阳镇,由具备数十年国营茶厂一线生产经验的制茶师,采用福鼎白茶传统制作工艺制作完成。

大红袍生产于武夷山天心岩茶基地,采用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做青、传统碳焙工艺,由武夷岩茶制茶世家陈安胜先生参与、把关,15年以上制茶经验的老师傅配合完成制作。

冰岛普洱扎根于冰岛源头产区,由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冰岛村支书周顺明牵头,成立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初制所,严选冰岛五寨核心区域的优质毛茶,由经验丰富的制茶师结合传统与现代工艺制作完成。


正山茶,每一款都以正宗传承的工艺精制。

正山传承

一代代正山茶人坚守初心,才形成了正山茶的卓越品质。

正山堂,始终专注精耕红茶,作为正山小种红茶传承者和金骏眉始创企业,具备450余年的红茶传承与历史文化底蕴,是参与正山小种国家标准、金骏眉行业标准制定的唯一企业。正山小种和金骏眉,延续着一脉相承的红茶初心。
白毫银针采用传承两百余年的福鼎白茶传统制作工艺,遵循自然规律,由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全程把控品质。武夷岩茶历史悠久,大红袍延用传统岩茶制作工艺,道道工艺控制到位,坚持传统炭焙,文火慢焙,严苛把控茶品品质。冰岛村是勐库茶种的主要发源地,产茶历史悠久。冰岛普洱由长久扎根于源头产区的寻茶人发起,与当地茶农建立专业合作社,以确保原料品质优越。
5款正山茶,传承“正山精神”,专注技艺、专业做茶、坚守品质,不断创新;秉持健康制茶的理念,坚守自然之道,力求呈现正山原产地茶叶的纯正味道。
正山茶,每一款都源自传承不息的坚守与初心。


一个正山产区,一种动物代言


正山茶在包装上以“正山”代表性动物为设计元素:白颈长尾雉、武夷猕猴、华南虎、孔雀、白鹤,诠释正山产区优质生态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展现高尚优雅的人文气质、独具一格的地方风情。

金骏眉—白颈长尾雉

正山小种—武夷猕猴

大红袍—华南虎

白毫银针—白鹤

冰岛普洱—孔雀

原料选自正山产区,采用正统工艺精制,传承正山精神,坚守品质至上的初心,正山茶,只做正宗好茶!
小堂推荐阅读中秋若不温柔,世间再无良夜武夷山·正山堂号高铁专列,来了!又一座城,正山堂茶苑在长春正式开业
正山堂红茶香飘·第十一届香港国际茶展
致敬医德医心,助力健康中国
百年交行,致敬匠心人民网专访:正山堂骏眉中国红茶骏眉红茶·香飘世界茶叶博览会

武夷山正山堂岩语杯·2022茗川世府乡村振兴制茶师大赛盛大开幕

8月14日,正山堂岩语杯·2022星村镇(茗川世府)社企联建乡村振兴制茶师大赛活动正式开幕,本次大赛由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指导,南平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中国农业银行南平分行、中共星村镇委员会、星村镇人民政府、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茗川世府合作社党支部、福建武夷山正山堂岩语茶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高级顾问 庄先,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陈绍军,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王星云出席活动。

茗川世府合作社与正山堂岩语联办制茶师大赛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建设,将“三茶”统筹发展文章写在茶园里,以“党建是魂,产业是根,科技助力,文化传承”为理念,喜迎二十大,创新驱动茶产业转型升级,推广生态茶园建设,打造茶产业化联合体,推动茶产业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吸引更多武夷岩茶爱好者来到生态茶园,体验制茶之旅,品鉴武夷岩茶,感悟武夷文化,带动茶旅产业快速发展。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 陈绍军

茗川世府合作社紧抓新格局下的机遇,通过党建引领产业融合发展,引导武夷山茶业技能人才向科学、健康方向发展,传承和弘扬武夷岩茶文化。相信此次制茶技能竞赛的举办,将促进制茶师整体技能水平的提高,茗川世府公共品牌的建立和推广,为乡村农业的品牌化、标准化及绿色生态建设方面起到借鉴和示范的作用。

茗川世府合作社副理事长 翁小宁

茗川世府风雨兼程即将走过第一个十年,感恩这十年来对茗川世府提供过扶持、帮助、陪伴的所有人。

星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黄宗强

星村镇作为武夷岩茶第一镇,通过科学制定茶旅产业规划、举办斗茶赛事、启动特色古茶镇茶旅项目、培育精品旅游路线等多渠道促进茶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未来,希望茗川世府继续完善“党建+”模式,凝聚红色力量,讲好黄村一杯茶的故事。

正山堂岩语总经理 江佩

岩语作为正山堂旗下的专业岩茶品牌,始终秉持正山堂“为国人做好茶”的制茶理念,以“发现岩茶美”为品牌核心,不断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茶品。希望双方深度战略合作即能资源共享,有实现产销对接,积极以新模式为茶农开源增收、岩茶推广和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农行南平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方洁

我行和茗川世府合作社相伴多年,共同成长,双方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党建+金融科特派”、星级社员贷款模式,精准推动产业兴、农民富,打造出一个党建助力乡村振兴品牌,谱写一段共同富裕的佳话。

南平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会长 黄以西

茗川世府制茶师大赛代表的是武夷山茶人的匠心与智慧,是极致的技艺对决和甄至化境的底蕴展现。相信,通过今天大家共同诠释制茶技艺,传承匠心精神,把控茶叶品质,倡导健康茶饮理念,制茶师大赛暨岩茶采购会将对武夷岩茶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福建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 潘文毅

福建省茶叶流通协会作为福建省的茶叶社团组织之一,坚持“发挥行业中介职能,服务福建茶叶事业”的宗旨,服务会员、服务行业、服务社会,愿与同行携手共进,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之路,助力武夷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福建省茶叶流通协会与茗川世府合作社举行“星村工作站”授牌仪式,此次合作意义深远,协会将通过工作站向会员茶企、合作社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会员茶企“做好茶、卖好茶”“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持,也为会员向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推荐“百强茶叶企业”“国茶工匠大师”提供便利。

随着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党委书记、会长刘国英的鸣锣声响,正山堂岩语杯·2022年星村镇(茗川世府)社企联建乡村振兴制茶师大赛正式开始。

审评室内,专家顾问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对参赛茶进行严格的标准化审评。

历经2天的激烈角逐,在层层筛选后,共产生5位金牌制茶师、10位银牌制茶师、21位优秀制茶师及10位青年岗位能手。

茗川世府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黄正华

感谢各位领导、嘉宾、茶人朋友们对此次大赛的鼎力支持,茗川世府会紧紧围绕“三茶”统筹发展目标,将生态茶园建设和乡村产业有机的结合起来,与正山堂岩语共同打造“社企联建”助农平台,帮助老百姓卖茶,将优质武夷岩茶推向全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来源:茗川世府合作社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乡归何处——读《茶村生计:一个福建茶村的空间与社会变迁》

乡村在当下成为一个热词,乡建是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建筑学展现出的一个新挑战。在过去几十年以城市为主的现代化建设中,全国各地的城市呈现出“千城一面”的现象。如今,全球化、现代化浪潮正无可避免地从城市向乡村席卷而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重新理解传统?在城乡一体化的大势所趋下如何安置传统乡土建筑?在巨变中的当代乡村将以何留住乡愁?2020年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茶村生计—一个福建茶村的空间与社会变迁》[1]一书,试图以一个“地区建筑学”[2]范例去回应处于新时代背景下的乡建所面临的困境。

该书是作者黄华青是在地区建筑学研究路径下,对中国当代乡村建设研究所开展的一次可贵探索,通过对武夷山G村当代乡土建筑开展田野调查,研究当地在茶产业发展影响下的空间与社会变迁。作者通过对25座厂宅空间的“深描”和165个厂宅样本进行梳理,提取产业量化因子,并建立起可视化图表模型,由此归纳出G村于当代所形成的“宅”“厂”“店”三位一体的乡土建筑模式,即融家庭、生产和经营空间多功能于一体的“厂宅”空间模式。其中,不同时代茶产业发展的需求是推动空间变迁的主导因子。

全书共7章,第一、第二章为田野点铺陈和方法论介绍,第三至第六章为全书主体分析,第七章为结论。第三章历时性展现出武夷山茶村空间结构及G村厂宅空间模式在全球茶叶贸易和地方制度变迁中的成型和重建过程。第四章从地方社会结构层面出发,探讨茶农“身份”认知变化给当代家庭关系造成的变化,以及对家庭空间结构的重构。第五章以“技艺”变迁为线索,探讨以菁楼为代表的传统生产空间与现代茶厂生产空间之间的斗争与调适。第六章进一步追问随茶旅经济而产生的“他者”凝视对当地建筑风格的符号化[3]影响,并从空间符号化现象切入,研究茶村社区分化现象及其在厂宅经营空间上的表征。第七章中,作者总结G村的“宅”“厂”“店”3种建筑基本语素于3个历史时期的贯穿交融,并在此基础上对“何为传统”进行反思。


从观察视角来看,作者首先从地方史与世界史“内外交织”的大历史角度出发,将G村这一小茶村的空间结构变迁置于宏大的近代全球茶叶贸易体系、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以及当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脉络中进行分析;又以微观视角进入建筑空间内部,观察在商品经济和茶旅发展的影响下,G村民家中正在发生的“堂屋茶室化”“卧室宾馆化”等空间功能转向现象,以及新的“厂宅”空间与传统的家庭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作者身为建筑学博士,在方法论上却深受人类学影响,将地志学引入建筑学研究,并在“地势民族志”[4]的启发下引出“空间志”这一研究路径,作者称之为“spatialethnography”(空间民族志)[1]。将“空间志”作为全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试图从主客一体的空间、空间作为社会景观、空间的时间维度3个层面出发,探索一条沟通物质与感知、精英与大众、历史与现实的研究路径。

空间志方法对建筑学领域的一大显著贡献是:实现了建筑学从传统的静态视角向动态视角的转变。“针对乡土建筑学者所面对的乡土建筑研究对象,主张关注空间的本质—不断变化、消亡、重建的空间。其中作为主体的使用者和作为客体的物质空间、作为文本的建筑空间和作为非文本的建造及栖居过程都是动态性的”[1]。这一研究在瞬息万变、乡土建筑不断陷入“拆—建”循坏怪圈的当下农村社会尤显重要。与一般的人类学民族志相比,该书提出的“空间志”在文本呈现上体现了建筑学的学科优势:在描述房屋空间的文字旁,基本都附有作者实地测绘的“建筑空间结构图”,令人一目了然。社科学者在讨论“空间”议题时,往往会因拙于绘图而使论证乏力,该书恰恰弥补了社科领域“空间研究”在文本呈现上的不足,令读者常有“一图胜千言”之感。如第五章“菁楼中的传统技艺空间模式”,通过图示清晰地展现出菁楼各层在萎凋、捻揉、发酵、熏焙环节中的具体功能,极有说服力地论证了菁楼“高效、合作、劳作”的特点。

“空间志”研究的另一重要意义还体现在对社会空间概念的引入,从而使该书对G村空间变迁观察超越了物理意义上的空间,房屋空间结构下的人伦亲属关系[5]成为作者“凝视”茶村的重要着眼点。作者对乡贤的精英社交、茶农的茶室营建、兄弟之间的分家与新家修建的描绘,生动地向读者展示出新的伦理观、社交原则、阶层分化等对村落景观和村落空间发展的影响,充分体现出空间乃是“社会关系的产物”[6]。例如第四章对潭溪洲胡氏大家族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家过程进行分析,揭示出大家族的分家过程不仅影响兄弟间的新宅营建分布,甚至主导着其所在自然村的形态变迁。通过对比潭溪洲三代村落空间布局图,明显可见自然村的代际空间拓展受到分家影响,村落的空间增长也反映出大家族的继嗣与裂变。

“原真性”[7]这一在建筑学、国际遗产保护、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引起广泛讨论的概念,成为该书分析和反思“传统”的一个关键词。作者对“原真性”的思考大致体现在两个方面。

(1)作者对茶叶产品的原真性的诘问。关于茶叶的“原真性”判断最重要的两个维度是“风土”和“技艺”,在此基础上延伸出“地理原真性”和“技术原真性”两个范畴。对“地理原真性”的区分,使G村的空间产生“正山/外山”的空间划分[8]。但现实情况却是,由于正山茶青成本过高,“地理原真性”往往被当地大茶企把持。而大量涌入G村的“外山”茶青,虽缺乏“地理原真性”,却通过当地中小茶企代工,甚至通过利用G村的菁楼进行加工,而拥有了“技术原真性”。对这类没有正山“风土”,却拥有正山“技艺”的外山小种是“排斥”还是“接纳”,也成为当地茶农面临的两难选择,结果导致在同一茶企的建筑空间内产生“内/外”两分制。这种“内/外”区分一方面可被解释为自然环境上的“正山/外山”区分在建筑空间上的体现;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当代商品经济浪潮对乡村自然空间挤压的结果。

(2)作者对地方建筑原真性的诘问。作者大胆引入符号理论,揭示了当代乡村“建筑风格”从“超真实”到“现实真实”的动态裂变过程[3]。如果将传统乡土建筑视为“破败的真实”,那么在过去二三十年中,由建筑师设计和乡贤精英们引领的“现代乡土”建筑则是一种“超真实”(hyper-reality),而如今普通村民自发大量拙劣模仿的“新乡土”建筑则正成为当代乡村的“现实真实”(real-reality)。作者将当地乡土建筑风格的演变史置于G村的茶产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中,试图去区分理解这些“风格”对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产生的意涵,从而揭示了从“超真实”到“现实真实”的乡建风格迷局。

对武夷山制茶历史的探究虽非该书作者的主要研究目标,但相较于一般历史学者而言,作者特殊的知识背景结构,恰恰弥补了中文材料阙如造成的研究困难。通过对菁楼的物质文化进行考察,力图还原武夷山的红茶加工历史是该书“无心插柳”的一大贡献。以往对菁楼历史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当地茶农的口述历史,但作者通过对波尔(Ball)笔下19世纪初期星村周围的萎凋棚与同时期印度北部的大型萎凋楼进行对比,以及对使用中的菁楼在制茶各环节的功能进行实地田野考察,认为菁楼并不像当地茶企宣称的那样“见证正山小种红茶400余年的发展历史”,而极有可能是受到印度、锡兰等英国殖民地的大型茶厂影响下的“现代化产物”,最终成型于人民公社时期的乡村工业化实践中。

吊诡的是,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集体化时代以“协作”和“高效”为特点的菁楼在以家户为制茶单位的今天却显得“大而无当”,尤其对小规模生产者而言,菁楼因“耗材”过高已经失去了实际使用价值,而成为企业产品宣传中一种象征“传统”的符号。但除了表面的“布景”作用,作者更为敏锐地指出,菁楼存在的建筑“合法性”(legitimacy)还在于其持续的社会性价值。“菁楼这个不可取代的、经过亲身的度量和肌肤的热感所体验的空间,赋予了茶农和品茶者一种独特的优越感。这种空间中的劳作,而非表面化的空间或材料布景,才是菁楼这一技艺空间的内核”。作者将主观的感官经验加入对菁楼的物质文化[9-10]考察当中,从而超越了一般建筑学意义上对“空间”的测量。正是这种“体物入微”的“进入”到空间中的研究,才能体察到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交织与建构[11]。


该书稍显遗憾之处是:对当地茶农的身份转变分析缺乏对相应的“类型研究”的回应,从而局限了该书的研究贡献。武夷山的山区经济不同于中国绝大多数农村的“农民-地主”关系,当地几百年以来一直就以经济作物(cashcrop)生产为主,较早进入市场交换体系,且在17—19世纪达到高峰,被卷入全球贸易网络之中。“民国”时期,武夷山就出现了包头、岩主、带山、制茶工、采茶工等高度发达的行业工种划分,种田者反而极少。因此,在家庭经济收入高度依赖于市场的武夷山区,并不适合从传统的农耕社会的“农民”身份出发去理解这种复杂的内部关系。笔者认为,当地茶农与茶工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由传统互惠式道义经济(moraleconomy)向市场经济下的雇佣关系转变,而是有迹可循,植根于当地原本就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历史脉络之中。作者虽在该书中对武夷山“茶农”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身份转换进行了相应探讨,但仍较局限于“农民”这一身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G村的部分“茶农”转变为领取工资的国家“工人”,这显然不同于绝大多数农村,如作者能再加强对G村地区的差异化分析,或许可为读者理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另类乡土中国[4]提供一个范本。

“他者的凝视”正在成为塑造当代乡村建筑风格的动力马达,这种“凝视”并非同一水平线上的“互视结构”,而是一种城市资本高高在上的非对称结构,也是一种知识权力的生产过程。在全世界范围内,这种由发达国家消费端所构筑的“第三世界农业幻想”[12]进一步加深了农产品原产地的社会危机;在中国,为满足城市精英们的乡土(vernacular)幻想,村民们不得不对其生活的空间进行一系列的传统“包装”,从而导致当代乡村建筑风格的“乱象”。

在该书结尾,作者针对当代中国乡村建设现状提出了具有普适性意义的连问和反思:我们正在保护和建构的是怎样的传统?是何时的传统?又是谁的传统?对于这3个问题显然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成功经验可以照搬。但作者通过该书对“空间志”与“地区建筑学”进行结合研究,提出了自己作为一个年轻的建筑学者对当代乡村,尤其是对各种号称回归“传统”的乡村营建的反思。“地区性是建筑的根本属性之一”,“空间志”强调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传统”,唯有将此二者结合,才有可能获得建立在本土文化自信之上的真实传统,而非从他乡借来的乡愁,而这也正是当下全国各地在“美丽乡村”建设热中应有的“冷思考”。

“夫沧桑变迁,则有终归无;而文字以久其传,则无可为有”。在轰轰烈烈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G村的乡土建筑再过10年应又是另一番模样。这正如笔者在阅读该书的过程中并不意外地发现,10年前一位当地精英向笔者描绘的自家“徽派建筑”规划已然成为该书中描绘的现实。《茶村生计》一书以文本的“历时性穿梭”为读者留下了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当代G村乡土建筑范式。而终有一天,这一“纸上G村”也将成为被后来者继续拷问的“传统”。


作者简介

黄华青,2008年进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先后获得建筑学学士、工学博士学位。2017年至今在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任教。从事传统聚落及其当代变迁研究,曾赴米兰理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巴黎伦佐·皮亚诺事务所实习半年,足迹遍布欧洲及世界各地30余国,广泛考察经典城镇及建筑。

参考文献

[1]黄华青,茶村生计:一个福建茶村的空间与社会变迁[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20.

[2]单军,建筑与城市的地区性:一种人居环境理念的地区建筑学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BAUDRILLARDJ.Simulacraandsimulation[M].FLASERSF,Trans.AnnArbor: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1994.

[4]朱晓阳,小村故事:地志与家园(2003—2009)[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6]LEFEBVRE.H.Theproductionofspace:Vol.142[M].DONALDNS,Trans.Oxford:Blackwell,1991.

[7]MACCANNELLD.Thetourist:anewtheoryoftheleisureclass[M].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2013.

[8]肖坤冰.茶叶的流动:闽北山区的物质、空间与历史叙事(1644—1949)[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9]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BOURDIEUP.Distinction:asocialcritiqueofthejudgementoftaste[M].RICHARDN,Trans.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4.

[11]INGOLDT.Theperceptionoftheenvironment:essaysonlivelihood,dwellingandskill[M].London,NewYork:Routledge,2000.

[12]萨拉·贝斯基.大吉岭的盛名:印度公平贸易茶种植园的劳作与公正[M].黄华清,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来源:坤冰观茶

文章来源:《自然与文化研究遗产》,2020年4月第5卷第2期,Pp143-146。

找到约28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