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武夷山茶产业

找到约834条结果 (用时 0.021 秒)

武夷山茶产业研究院正式成立,开启茶业科研新征程



3月12日上午,武夷山茶产业研究院成立大会暨授牌仪式在武夷山市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农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谢联辉,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南平市政协副主席严明,武夷山市委书记林旭阳,南京农业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有机肥专业委员会主任沈其荣,长江学者、福建农林大学特聘教授廖红,福建农林大学科研院副院长林克显等相关领导、学者代表出席了本次授牌仪式。

 

武夷山茶产业研究院为福建农林大学和武夷山市联合共建科研机构。武夷山市委书记林旭阳和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在致辞中皆表示将全力支持武夷山茶产业研究院的工作,组建一流的研究团队,开展科技攻关试验、课题研究,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茶产业人才交流、学术研讨、科研合作、科技会展的汇聚中心,对武夷山茶产业研究院的成立及其推动武夷山茶产业发展寄予了厚望。

 

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

武夷山市委书记林旭阳


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农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谢联辉,南平市政协副主席严明,南京农业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有机肥专业委员会沈其荣教授在仪式上分别发表了讲话。

 

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农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谢联辉

南平市政协副主席严明

南京农业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有机肥专业委员会主任沈其荣


在成立大会上,福建农林大学和武夷山市双方签署了《福建农林大学与武夷山市人民政府与合作共建茶产业研究院框架协议书》,并举行了研究院授牌仪式及研究院院长、顾问聘任仪式。

 

 

仪式上宣布,聘请教育部长江学者、福建农林大学特聘教授廖红为院长;聘请光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匡廷云,茶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农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谢联辉等农业领域知名专家为研究院顾问;聘请南京农业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有机肥专业委员会沈其荣教授为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


 

关于武夷山茶产业研究院未来的规划,在会上也进行了详细阐述:

 

① “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推动茶产业学术机构、科技成果落地武夷山


武夷山茶产业研究院成立后,将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行机制。研究院将推动各种茶产业学术机构、学术会议、科技成果落地武夷山,促进武夷山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茶产业种质资源保护、人才交流、学术研讨、科技会展、文化融合、科技会展的汇聚中心,建成聚集国内外茶产业人才的高地、茶产业技术研发与学科发展基地和茶产业科技成果展示、孵化与技术转移基地。


② 助推武夷山茶产业科技创新,促科技成果转化


研究院将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色发展的要求,以服务新南平和武夷山市绿色发展为重点,面向武夷山茶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围绕优质、安全、高效、生态的产业发展目标,着力从武夷山“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性项目”、 “茶树优良种质资源保护及创新利用”、“生态茶栽培技术和机械运用”、“茶叶深加工产品新技术”、“特色茶文化”、“茶产业发展政策”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和政策研究,推动武夷山茶产业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③ 发挥载体作用,推动“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研究院将充分发挥载体作用,通过校地合作方式共同实施一批优质高效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协助武夷山重点解决在基地建设过程中的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有关问题,力争经过3至5年,在实施一批优质高产高效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建设基础上,推动武夷山市申报建成为区域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技术集成和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④ 发挥科技、人才优势,提高武夷山茶产业话语权和影响力


研究院还将充分发挥研究院的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海峡西岸武夷国际投资洽谈会、武夷山茶文化节、茶博会等平台,共同举办武夷茶产业学术高峰论坛,打响武夷山茶产业的产品和文化品牌,提高武夷山茶产业知名度、话语权、影响力。

 


授牌仪式后,与会代表还考察了生态茶园示范基地——燕子窠茶园和茶文化观光园——香江茗苑,并召开了武夷山茶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参会代表考察燕子窠生态茶园示范基地

参会代表考察武夷山香江茗苑茶文化观光园

武夷山茶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燕子窠茶园是武夷山市今年结合“全国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县”项目打造的第一批优质安全高效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基地采用“有机肥+绿肥轮作”模式,采取茶园套种油菜、茶豆间作的模式有效调节和提升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起到一定的生态防控虫害的效果。

 

燕子窠生态茶园示范基地

 

成立大会结束后,“说茶”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农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谢联辉,南京农业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有机肥专业委员会主任沈其荣,长江学者、福建农林大学特聘教授廖红,武夷山市茶业局局长邓崇慧,他们都表示茶产业研究院的成立意义重大,不仅对推动武夷山茶产业的发展上,更对整个茶产业在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应用上都将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农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谢联辉接受“说茶”采访

南京农业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有机肥专业委员会主任沈其荣接受“说茶”采访

长江学者、福建农林大学特聘教授廖红接受“说茶”采访

武夷山市茶业局局长邓崇慧接受“说茶”采访


最后,让我们一起期待武夷山茶产业在研究院的推动下,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


合作背景:武夷山市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著名的茶产区。1999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2016年6月列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生态环境优良,区位优势独特,农业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扎实,发展势头强劲,具备按照生态文明要求打造产业示范园区的潜力。福建农林大学是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大学,是福建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是我省乃至我国南方现代农业和生态建设领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成果推广的重要基地。

撰文 / 萧 萧

摄影 / 萧 萧、张汉文

编辑 / 余洁云

责编 / 萧 萧

武夷山茶产业研究院成立 借智借力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

12日上午,由福建农林大学和武夷山市联合共建的武夷山茶产业研究院成立暨授牌仪式在武夷山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农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谢联辉,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南平市政协副主席严明,武夷山市委书记林旭阳,南京农业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有机肥专业委员会主任沈其荣,长江学者、福建农林大学特聘教授廖红等专家学者参加本次活动。



武夷山市生态环境优良、茶文化历史悠久、茶树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扎实。福建农林大学则是福建省重点支持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茶学科是该校优势学科之一,具有较强的学科和研究实力。双方本着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成果共享、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发起、合作共建了武夷山茶产业研究院。


研究院成立后将着力从武夷山“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性项目”、“茶树优良种质资源保护及创新利用”、“生态茶栽培技术和机械运用”、“茶叶深加工产品新技术”“特色茶文化”、“茶产业发展政策”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和政策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武夷山市的茶产业资源优势和福建农林大学的科技资源优势。



活动现场,武夷山市及福建农林大学双方代表签署《共同发起合作共建武夷山茶产业研究院框架协议书》,同时宣布武夷山茶产业研究院首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并聘请光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匡廷云院士,茶学家、中国工程院陈宗懋院士,植保学家、中国科学院谢联辉院士为名誉主任,聘请南京农业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有机肥专业委员会主任沈其荣教授为执行主任,另有成员15人。


武夷山市委书记林旭阳表示,茶产业是武夷山市主导产业,也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经济产业。近年来,武夷山市委、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持续实施“稳控面积、提升质量、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的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积极创建化肥减量增效、农药使用零增长示范县,在全省率先启动“无化学农药无化肥”生态茶园项目建设。武夷山市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发起成立武夷山茶产业研究院,是为了充分发挥农林大学等高等院校人才、科技资源优势,借智借力加快推动武夷山乡村振兴特别是茶产业健康发展。武夷山市将全力支持配合茶产业研究院、以及农林大学等院校开展科技攻关试验、课题研究,同时也希望在座的专家、学者在“无化学农药无化肥”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种质资源保护、茶叶深加工、茶文化探源等方面加强指导,多提宝贵的意见建议,助力武夷山茶产业永续发展。



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表示,茶产业是武夷山市主要支柱产业和最具竞争力的优势资源之一,武夷山茶产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如茶园土壤酸化、肥力下降,茶产业集约化、标准化程度还比较低,品牌建设、茶文化开发还比较薄弱等困难与问题。研究院建成后,学校将选派一流的教师和研究生到研究院工作,努力把研究院建成聚集国内外茶产业人才的高地、茶产业技术研发与学科发展基地和茶产业科技成果展示、孵化与技术转移基地。


授牌仪式结束后,与会代表考察了位于武夷山市燕子窠的第一批优质安全高效生态茶园示范基地。

(来源:东南网)

武夷山茶产业六大专项行动:小茶叶种出大产业

近日,武夷山市召开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分析研判当前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推动实施龙头培育、质量提升、标准管控、品牌建设、市场营销、融合发展“六大专项行动”。

“武夷山发展茶产业具备生态好、技艺好、底蕴好三大条件,小茶叶种出大产业、闯出大市场、创出大品牌,已有扎实基础。如今,茶叶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也越来越得到认可和重视,茶产业亟待高质量发展。”武夷山市委书记江建华说,全市将通过三年努力,到2022年,实现规模以上茶企100家、规模以上茶企产值100亿元、产值亿元以上茶企30家以上、产值5亿元以上茶企6家、茶产业税收3亿元的“11363”发展目标。

生态高质量,为茶园增色

在星村镇燕子窠,1000亩的生态茶园上栽满阔叶树种,茶树间大豆长势正好。(下转第七版)(上接第一版)“大豆的根系既有固氮的作用,还可以避免小虫去啃噬茶叶,等大豆成熟后,我们会将大豆全部回填到土里作为绿肥,增强地力。”首席岩茶厂厂长杨文斌告诉记者,以茶树间轮种大豆和油菜的方式替代传统施肥,是降低化肥使用量的“秘诀”。

杨文斌从事茶业已有20多年。“最早我们注重茶叶产量,没有为茶树营造适宜的微生物环境,相反通过施肥导致土壤板结、茶叶质量不佳。”杨文斌说,2012年他开始试种生态茶,却由于种植不科学,导致当年茶叶大量减产。

如何科学高效地种植生态茶?2016年,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廖红以星村镇燕子窠连片、大坪洲等2000亩茶园作为试点,采用“有机肥绿肥”的方式来改善茶园土壤,很快,杨文斌就尝到了好生态带来的甜头。

“肉眼看见的,我们茶园上的土质更加松软,生物种类更丰富,病虫害也少了。”杨文斌说,看得到的好生态成了企业拓展市场的“敲门砖”,如今他所种植的生态茶采取会员订单制,不愁销路。

2018年,武夷山市与福建农林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立武夷山茶产业研究院,围绕优质、安全、高效、生态的产业发展目标,开展茶产业共性、关键科技攻关和政策研究。目前,福建农林大学正在开展茶园土壤及绿肥种植研究,与23家茶企合作,在茶园种植大豆9300亩。此外,还实行生态茶园农药化肥零增长减量化行动,采用“有机肥配方肥”、“有机肥绿肥轮作”、茶园套种树木等生态茶园管理模式,已建成燕子窠、大坪州等生态茶园示范基地2000余亩。

走进武夷星生态茶园示范基地,500亩茶园内种植了3万多棵树,植被覆盖率达到了82%以上,鱼翔浅底、湖水环绕,茶树如同生长在自然森林之中。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总经办吴丽英告诉记者,作为省级现代农业智慧园,近年来企业借助智慧茶山系统,选取示范性茶叶基地布设小气候监测站和实景监测设备,对茶园内温度、湿度、风、雨、光、土壤等要素进行实时监测,采集茶园小气候环境气象信息和茶园实景进行集成展示和数据分析,为茶园的科学管理、茶叶的品质论证与安全溯源提供数据支撑。

武夷星、永生等一批知名茶企推动茶园标准化建设,带动了越来越多中小企业投身绿色发展,武夷山茶园建设向生态化、有机化大步迈进。

品牌高标准,抓机遇拓市场

在2020年中国品牌价值榜单上,“武夷岩茶”位居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区)第4位,并连续4年蝉联中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二位。

“武夷茶的公共品牌为‘武夷山大红袍’和‘正山小种’。为了正本清源,保护消费者的正当利益,在去年试点基础上,从今年起我市全面推行了‘认标购茶’。”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林建江说,“认标购茶”采取“茶青卡”“商品标”双重管理方式,确保茶叶的原料产自武夷山;再采用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种植、生产、销售的全流程溯源。目前,全市已授权试点使用“商品标”茶企业150家,茶青卡申领1300多户,面积5万多亩。

今年新茶上市,武夷山多家茶企在外包装上张贴了统一印有武夷茶地理标志标识的商品标。“市场上冒充武夷岩茶的产品层出不穷,实施‘认标购茶’后,能很大程度上减少恶性竞争,推动我们在市场上影响力的提升。”武夷山市桃渊茗茶叶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邴贵君说,“认标购茶”的方式实现了武夷山主产区茶农茶企的产品保护,也为消费者购买正宗武夷茶提供了鉴别方法,提升了武夷茶品牌的市场认可度和影响力。

2019年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上,武夷山认标购茶·区块链溯源平台正式启动,通过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和激活,实时将数据账本加密上链,多节点建设统一账本机制,使得茶叶从种植、生产和销售等全流程可追溯。“借助‘认标购茶’和茶叶区块链,我们可以对茶叶质量进行源头管控,将茶青产地、采摘时间、13道制茶工序等全部记录在册,相当于茶叶有了身份证,形成企业和市场的双向监管约束力。”武夷山市副市长范震昆说,目前2000份茶业区块链标已推广到企业。

近年来,武夷山加强品牌保护战略力度,完成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五批武夷岩茶中国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山小种”品牌价值申报。此外,强化品牌营销,在举办一系列全国性赛会,打造“永不落幕的茶博会”的同时,带动有“认标购茶”资格的茶企“走出去”,积极开展茶文旅融合推介,提升了武夷茶整体影响力。

茶旅高融合,提升产业附加值

远处是茶山的舒缓轮廓,近处是古朴的房屋掩映在树影之间,流水淙淙绕屋前,采茶、品茶、感受茶文化和茶生活,坐落于武夷山风景区内的“嘉叶山舍”福莲生态茶庄园已成为武夷山茶民宿的标杆。

“我们的初衷是让我们的消费者到了武夷山有一个既可以歇脚又可以直观体验的去处。”庄园主魏莉宁说,武夷山在高端茶文旅配套上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为此福莲茶业组织团队对茶庄园进行整体规划和设施建设,以度假村的规模和民宿的管理体系,吸引来自发达地区的消费者到此商务、休闲,打造品质茶生活。

漫步茶庄园内,茶元素贯穿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游客可以一一体验茶园生态、制茶工艺、茶历史、茶生活。“庄园更像是武夷山对外茶文化的一个输出平台。”魏莉宁说,茶庄园让高品质的茶生活与自然结合,侧重体验式、沉浸式,客人就是茶叶生产的检验官、生产者,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因茶旅而起,以优质茶叶再度反哺旅游,如今,福莲生态茶庄园在业内知名度提升,仅酒店年收入就达到1000多万元。

为提升产业附加值,近年来,武夷山茶产业向茶衍生品、茶文旅等方向延伸。去年以来,武夷山持续开展“请到武夷来吃茶”茶旅融合活动,打造免费吃茶一条街,推出茶文化体验、茶艺展示、民间斗茶等特色茶文旅产品。目前,已打造了200多家“请到武夷来吃茶免费吃茶处”,促进了茶旅互动融合发展。

茶的健康功能也得到逐步重视拓展。历经8年的产品研发,武夷星从优质的大红袍茶叶中提取天然茶皂素、茶多酚、茶氨酸等,开发大红袍洗护等产品。此外,还利用生产过程中的茶副产品,开发茶纸笔记本。

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据了解,2019年武夷山全市茶山面积14.8万亩,涉茶人数12万余人,占全市人口50%,干毛茶产量1.98万吨,产值达20.58亿元。

原标题:武夷山市实施专项行动:小茶叶长成大产业

来源:金台资讯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81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