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以下几种茶,可是他们真的“茶如其名”吗?
今天一起来看一下吧!
乌龙茶
乌龙茶,其实还有另一个名字:青茶。它是一个单独的茶系,其发酵程度低于全发酵的红茶,是半发酵茶,最早创制于清朝雍正年间,主要产于我国东南福建、广东、台湾等地。乌龙茶的品种有很多,有些品种大家耳熟能详,有些品种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或被当作绿茶,或被当作红茶,或者不知道是什么茶。
铁观音是绿茶么?
“铁观音”之于每个中国人大概都不陌生,就算没喝过,也必听过,她好听又好记,她是著名的茶名,还是一种茶树品种名。铁观音茶有清香型、浓香型、陈香型之分,市面常见以清香型居多,因其发酵程度较低,且去除了茶叶的“镶红边”,无论是干茶、茶汤还是叶底都呈现青绿色或者黄绿色,以至许多不太了解茶的人以为铁观音是绿茶。
其实不然,铁观音是地地道道的乌龙茶。传统工艺下的铁观音摇青次数较多,力度较大,发酵程度比清香型重一些,工艺上比清香型多出焙火再加工的工序,是为浓香型。陈香型铁观音是由清香型或浓香型铁观音经长时间储存,并反复加工而成,其茶乌黑,汤色深,绵甜甘醇,外观及口感接近红茶或黑茶。铁观音最早产于福建泉州安溪县西坪镇,如今的安溪铁观音已是久负盛名,各地也相互学习制法,闽北、广东、云南、台湾等地如今都有出产。
大红袍不是红茶么?
大红袍,另一个容易让人产生误会的乌龙茶。“大红袍”其名称的来历便颇富传奇色彩,相传古时一举子赴京赶考,途径武夷山突染疾病腹痛难忍,巧遇一位僧人取其茶叶冲泡给他喝下,病痛即除。后来举子赴京考中状元后,前来致谢救命恩人,问得茶叶出处,便将身上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自此这里的茶叶得名“大红袍”。如今,福建武夷山景区崇阳溪旁的中华武夷茶博园内,《印象·大红袍》的演出日复一日地上演,且不去考证传说是否属实,这大红袍的茶叶却已然声名远扬。武夷岩茶历史悠久,大红袍茶是其中的一种,虽名称中带个“红”字,但她非红茶而是乌龙茶。
大红袍的传奇在当代仍在不断上演,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尼克松临行前中方赠送大红袍母株茶叶,虽然量极少,却被周总理戏言“已经将“半壁江山”奉送”。历史上的大红袍本来产量就极少,而被公认的正宗大红袍只有九龙窠上的这几棵母株所出产,所以价格历来高昂,封建社会时只为贡品,上世纪90年代便拍卖出约300多万人民币一斤的天价,如今大红袍母株已经被保护起来不再采摘。
凤凰单枞茶是什么茶?
凤凰单枞茶,出产于广东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之凤凰山,凤凰产茶历史悠久,目前潮州市的古茶树200年以上的有3000多株,其中树龄最长的有600多年。清朝末年,当地茶农从万株古茶树中选育出优异单株进行隔离培植,并实行单株采摘单株制茶单株销售,单枞乌龙茶就此出现。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凤凰单枞茶由制作工艺的不断创新制出十多种香型,八十多个品系。凤凰单枞茶成品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茶汤清香,滋味甘醇鲜爽。
冻顶乌龙茶来自哪里?
冻顶乌龙茶,产自宝岛台湾南投县鹿谷乡,这里最早的乌龙茶树苗相传于清朝中后期由福建传入,距今至少150年的历史。茶园位于海拔700米左右的山上,常年云雾笼罩,空气湿度大,年平均气温22摄氏度,一年四季均可采茶,以春茶最好,秋茶次之。冻顶乌龙茶型成半球状,色泽墨绿,边缘隐隐金黄色,冲泡后茶汤也是金黄略带琥珀色,带有果香或花香,有明显的焙火韵味。
从来佳茗似佳人,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一样的生长环境,制作工艺又不同,同属乌龙茶却又千差万别。像那佳人,要走近她、了解她,才能懂她,要品得一杯好乌龙茶,还是要洞晓这茶的来龙去脉。纵有佳茗万千,纵有佳人千万,自己喜欢的那一杯乌龙茶也只有自己去品得。
来源:青岛万里江茶博园有限公司,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大红袍是红茶吗?就像很多人误以为铁观音是绿茶,很多人也误认为大红袍就是红茶,那这个是望文生义了,就像老婆饼里没有老婆大红袍也不是带个红字,它就是红茶的。
正本清源,大红袍是乌龙茶,跟铁观音一样,它也是半发酵的乌龙茶,但是奇怪的是,铁观音是乌龙茶,大红袍也是乌龙茶这两种乌龙茶看上去的差别怎么就那么大呢?铁观音看上去是绿绿的,大红袍黑黢黢的,那这个是发酵和焙火程度的差别了,现代工艺的铁观音是轻发酵轻焙火的乌龙茶而大红袍是重发酵重焙火的乌龙茶。铁观音的发酵是九绿一红,而大红袍的发酵是三红七绿。因为发酵和焙火程度不同,所以这两种乌龙茶有着截然不同的口感。
我们现在喝的现代工艺的铁观音,它大部分是清香型的,它还带着绿茶的那股子清秀的劲儿,大红袍呢,它的发酵和焙火程度比较重,所以大红袍重口味,它有一种浓郁的花的芳香,铁观音的香气比较清雅,而大红袍的香气就比较浓郁,比较霸气,所以大红袍虽然看上去黑黢黢的,跟红茶的颜色很接近,但是它是半发酵茶,也就是乌龙茶。
关于牛肉和马肉的知识小编就讲到这里,欢迎大家跟品中王一起走进茶的世界。
6月23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在北京举行。在世纪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背景下,这场中国主场外交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作为东道主,中国在礼宾方面显示出十足诚意。
此次会议,中方特意给与会金砖各国领导人准备了礼宾用品盒。从报道视频中看到,中国外交部礼宾司司长洪磊在介绍礼盒时,专门提及茶礼——大红袍。
他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方还将我们国家的‘茶中状元’——大红袍红茶放置其中,让外国领导人可以在会晤时,‘天涯同饮一杯中国茶’。”
这样重要的外事活动自然吸引了公众的目光。视频播出后,有细心的茶友反映说:洪磊司长说的“大红袍红茶”,根据六大茶类分类,大红袍不归在红茶类,归在青茶类,也就是通常说的乌龙茶类。
茶周刊全媒体小编看到朋友圈议论时,首先想到:人毕竟不可能什么都精通,洪磊司长本人可能不经常喝岩茶,加上大红袍茶汤也是红色的,所以导致他将大红袍说成红茶。
但是,这一个“小口误”,也引发了茶周刊全媒体小编的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对外传播中国茶?
为啥偏偏选中大红袍?
大红袍可不是一款简单的茶,它在中国外交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
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主席把4两大红袍作为珍贵礼物送给尼克松。尼克松有些纳闷,对泱泱大国的“小气”不免心生疑窦。
毛主席身边的周总理察觉到尼克松脸上的疑惑,马上解释道:“总统先生,主席把‘半壁江山’都送给您了!”
尼克松听了更加困惑不解:“这是怎么回事?”
于是周总理指着精美罐子中装着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对尼克松说:“总统先生,武夷大红袍是中国历代皇家贡品,一年总产量只有八两,主席送您四两,正好是‘半壁江山’呀!”周总理说话幽默风趣,大家都会心地笑了。
4两大红袍茶叶作为国礼,成就了中美外交一段佳话。
有了这样的历史原因,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的礼品选中大红袍,的确是有历史渊源的。
中国人为啥“讲不好”茶故事?
咱中国人爱喝茶。但在喝茶时也总爱讲一句话:“我不懂茶啊!”
其背后并不是谦虚的美德,而是的的确确在“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茶历史面前不知不觉就“矮化”“自卑”了;尤其近些年在浮夸的茶艺文化氛围下,很多人在云山雾罩的茶文化面前都不敢举杯。
结果就是脱离了大众生活的所谓茶艺文化给消费者造成了“文化阴影”,让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喝茶这件事敬而远之。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茶文化、茶叶知识想能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岂不是太难了?
另一方面,中国六大茶类的确立与命名,主要不是建立在市场消费之上,而主要来自农业生产领域的技术工艺,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与市场、与商业文明的交融并没有完全实现。
按照现代商业的规律与市场运营规则,商品名应该建立在消费者容易理解、容易记忆、容易传播的基础上。但我们却相反,走向极度繁复繁琐。
举一个极端例子:我们的茶叶既有绿茶、白茶的分类,又存在一个叫“安吉白茶”的绿茶。难死宝宝啦!这样想想,那位把茶汤红红的乌龙茶大红袍叫作红茶的外交官,好像没错哟!他是不是在提醒茶界:你们能不能简单点儿?
在农业领域,中国茶发展到现在,不仅有了六大茶类和再加工茶之分,还有数百个小品类、上千个公共品牌。茶学专业的人常哀叹:“茶叶学到老,茶名记不了!”
如此众多纷繁的农业品类名称,等于给大众设立了如此高的“传播门槛”,让咱自己人都“拎不清”,中国人自己都“讲不好”茶故事,遑论讲给外国人听了。
“讲好”中国茶需要“内外双修”
首先,要解决对中国人“讲好”中国茶的问题。
要吸引大众的兴趣,以亲民的姿态切入,进行大众化普及;再来解决从市场从商业命名、诠释的问题,要选择符合时代发展的方法,把“茶文化”从“历史的箱子里”拿出来,真正进入大众的精神生活;最后,引导大众参与到茶文化继承和创新过程中来,循序渐进。
解决完“内部问题”,咱们再来说说如何更好地对外传播中国茶、中国茶文化。
中西方各方面存在差异是天然的、正常的,茶文化的海外传播需要寻求文化间的交流互鉴、相互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茶的、对于中国茶文化感受如何……这些都是中国茶文化在进行海外传播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核心是需要我们从对方的视角来观察中国文化与他们的交融点、接轨方式。
小编的一位大学老师曾经在美国一所大学做访问学者。在访问期间,老师经常会用传统中国式教学方式为美国大学生教授茶文化,但授课效果往往欠佳。通过对美国文化的深入了解,老师发现美国很少有单独售卖原叶茶的茶叶店,倒是拼配的水果茶和花草茶很受欢迎,原叶茶最常出现的场景是美国的中药店、针灸推拿馆、中式养生店,且往往与保健、养生等元素挂钩。于是,老师调整了授课内容与方式,着重对茶叶的保健功效、养生作用等方面进行讲解,并采取让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的授课方式。如此一来,学生们学习效率显著提升,授课质量也有了大幅提高。
这个例子启发我们,传播中国茶和茶文化,“繁文缛节”不行,“强行灌输”不行,“枯燥乏味”也不行,一定要删繁就简、第一时间里就要展现好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洪磊司长的这个“口误”提醒我们,茶行业要构筑起符合新时代需要的茶叶知识与文化,这是转变茶文化传播、“讲好”中国茶的基础。
只要我们有“讲好”中国茶的使命感,有“讲好”中国茶的探索勇气,有“讲好”中国茶的扎实本领,把中国茶讲得吸引人、感染人,让中国茶在世界的舞台上走得更远,就一定能实现。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