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太平猴魁猴坑猴魁

找到约244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太平猴魁猴坑猴魁产品

昔日“绿茶茶王”太平猴魁如何“突破重围”

安徽黄山北麓,太平湖畔,这里崇山峻岭,沟壑纵横,长年云雾萦绕。这里有种茶,长在云雾中,叶子奇长,采摘晚,谷雨时节才上市,在扎堆赶早的绿茶里显得特立独行,并且还有一个响当当的称谓——“绿茶茶王”,它就是名震八方的太平猴魁。

然而,作为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历史名茶之一,继195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之后,因为产量规模等因素,太平猴魁在茶叶市场一直“默默无闻”。2004年,在中国 (芜湖) 国际杀业博览会上太平猴魁被评为“绿茶茶王”,在2007年俄罗斯“中国年”活动中,太平猴魁被选为国礼茶赠予俄罗斯总统普京,殊荣备至!太平猴魁品牌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在2023“一带一路”国际茶叶贸易交流会暨第五届湖北(鹤峰)茶商大会上发布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影响力指数名单”中,太平猴魁品牌以765.03的影响力指数,位居前列。在中国名茶品牌激烈竞争的现在,太平猴魁如何“突破重围”,晋升为顶流之一?

- 01 -

太平猴魁的“前世今生”

太平猴魁属于产于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其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猴魁茶界普遍认为“太平尖茶”是太平猴魁的前身。

太平猴魁起源于1900-1954年的新明乡猴坑村民组,历经一个世纪的发展与变迁,期间太平猴魁产区一直局限于新明乡附近,2003年,“太平猴魁”原产地保护公告发布,至此太平猴魁原产地覆盖黄山区全境(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现辖行政区域)。这背后是当地茶农汗水与智慧的结晶,围绕太平猴魁茶开展工艺创新、标准探索、发明专利工作从未停止。

黄山太平猴魁博物馆

2007年,太平猴魁被定为国礼茶之后,知名度迅速提升,需求激增,产量大幅增加,太平猴魁进入快速发展期。2008年,太平猴魁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国家级非遗保护对象。2017年安徽黄山太平猴魁茶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19年11月15日,太平猴魁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0年7月27日,太平猴魁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2022年,太平猴魁制作工艺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同年,太平猴魁入选安徽省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

黄山区在太平猴魁科研打造,标准建设、专利发明方面持续发力,现拥有4项国家、团体标准,11项发明专利,4项国家级技术创新成果;科研创新方面,建设有博土后工作站,产学研一体化平台,黄山区茶产业发展领导组,达成安农大和区政府协议等,为太平猴魁现代化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数据显示,黄山区茶叶产值连续多年保持增长,为黄山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至2021年,黄山区茶园总面积达7.9万亩、茶叶产量1484.8吨,一产产值58116万元,茶园亩均效益7748.8元、茶区农民来自茶叶的人均纯收入达9686元。太平猴魁是黄山区最重要的特色农业产品,也是黄山区的靓丽名片,太平猴魁茶产业位列黄山区支柱产业前十。黄山区先后入选2020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并被农业农村部评选为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太平猴魁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 02 -

太平猴魁的现代绿色有机发展之路提起太平猴魁,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太平猴魁)代表性传承人方继凡是绕不过去的人物。作为太平猴魁第五代传人,他自幼学习植茶与制茶,一直以来,严守传统,坚守鲜叶的“四拣八不要”、炭火锅式杀青、竹制烘笼足干等核心技艺,确保猴魁的优良品质。

30年前,方继凡开始创办茶场,经营太平猴魁,2001年,率先注册太平猴魁茶有史以来第一个“猴坑”牌专用商标。经过30年的发展,猴坑茶业已成气候,年产量高达8万斤,占全村茶产量一半。目前,太平猴魁茶园均按标准化、有机化、绿色生态模式管理。

猴坑茶业系“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旗下“太平猴魁(茶叶)”入选《2015年度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目录》,同年还获得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世博金奖产品”称号;猴坑茶业旗下“猴坑”品牌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茶旅方面,2021年,猴坑茶业申报的“太平猴魁茶乡风情游”、“太平猴魁茶文化之旅”、“猴坑探秘游”入选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

“我们整个猴坑村茶园管理实行统防统治,组建农民专业服务队伍,统一开展茶园的修剪、病虫害防治、施肥以及抗旱等。”方继凡介绍,猴坑村联合猴坑公司生产管理人员成立生产管理检查小组,指导村民做好茶叶统防统治、监测预警和跟踪监督指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2020年,黄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黄山区推进全域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方案》,并下拨全是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经费,并且全域茶园病虫害管理持续至今。

2022年,黄山区茶产业发展领导组印发《黄山区茶叶清洁化规范化生产创建方案》;黄山市黄山区茶产业促进中心牵头开展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国家数字种植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项目(茶叶),项目建设主要包括茶园地理信息测绘、茶园农事气象检测系统、生态茶园虫害防控系统、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及数字茶园智慧管理系统等5大部分内容,全面提升太平猴魁茶园种植、管理、仓储物流等综合实力,带动全区整体茶叶升级技术升级,提升太平猴魁标准化生产水平。

时至今日,太平猴魁先后获得了ISO9001、ISO22000、HACCP、GAP、欧盟CE认证、雨林联盟认证等国内、国际认证,是太平猴魁绿色有机高质量发展的最好证明,目前,黄山区拥有黄山市黄山区拥有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黄山六百里猴魁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黄山毛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等省级龙头企业,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产品15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产品21个。

据介绍,近年来,黄山区一直在做大做强“太平猴魁”上下狠功夫,抓发展思路,推动太平猴魁茶产业发展;抓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竞争力;抓科技创新,加强标准茶园建设;抓技术升级,提升加工生产技艺;抓绿色防控,加大茶园管理力度;抓茶旅开发,加快茶旅融合发展;抓数字茶业,推进产业数字化;抓市场营销,拓展市场新格局;抓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

为提升太平猴魁品牌知名度,黄山区出台区域品牌扶持政策,推出五个一"特色产业扶持意见;科技创新扶持意见;土地生产要素扶持办法;推进茶长制实施意见。宣传投入方面,从2019年103.8万元,猛增至1340万元!太平猴魁营销渠道已经覆盖北京、上海等34个省会,深圳、苏州等区域城市茶城、大型超市、专买店,淘宝、京东、抖音等网上渠道,各类茶叶展销会。

优秀的“太平猴魁”与品牌社会价值共鸣

近年来,“太平猴魁”茶产业持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21年农民增收达123146万元。

19年至21年期间,黄山区开展品牌助农3万余人次、增加就业人数2万余人汶、安置退伍军人及残疾人员数5009人;以区域品牌名义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活动等307次,捐钱物拆算357.69万元。

资料参考:

[1].中国十大名茶_百度百科

[2].“绿茶茶王”太平猴魁的前世今生_国际在线

[3].寻茶记丨太平猴魁:创制与鼎盛_在端百科

[4].荣誉、产业等图文信息由黄山区提供;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分会、北京茶世界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昔日“绿茶茶王”太平猴魁如何“突破重围”,跻身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前列

安徽黄山北麓,太平湖畔,这里崇山峻岭,沟壑纵横,长年云雾萦绕。这里有种茶,长在云雾中,叶子奇长,采摘晚,谷雨时节才上市,在扎堆赶早的绿茶里显得特立独行,并且还有一个响当当的称谓——“绿茶茶王”,它就是名震八方的太平猴魁。

然而,作为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历史名茶之一,继195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之后,因为产量规模等因素,太平猴魁在茶叶市场一直“默默无闻”。2004年,在中国 (芜湖) 国际杀业博览会上太平猴魁被评为“绿茶茶王”,在2007年俄罗斯“中国年”活动中,太平猴魁被选为国礼茶赠予俄罗斯总统普京,殊荣备至!太平猴魁品牌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在2023“一带一路”国际茶叶贸易交流会暨第五届湖北(鹤峰)茶商大会上发布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影响力指数名单”中,太平猴魁品牌以765.03的影响力指数,位居前列。在中国名茶品牌激烈竞争的现在,太平猴魁如何“突破重围”,晋升为顶流之一?

- 01 -

太平猴魁的“前世今生”

太平猴魁属于产于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其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猴魁茶界普遍认为“太平尖茶”是太平猴魁的前身。

太平猴魁起源于1900-1954年的新明乡猴坑村民组,历经一个世纪的发展与变迁,期间太平猴魁产区一直局限于新明乡附近,2003年,“太平猴魁”原产地保护公告发布,至此太平猴魁原产地覆盖黄山区全境(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现辖行政区域)。这背后是当地茶农汗水与智慧的结晶,围绕太平猴魁茶开展工艺创新、标准探索、发明专利工作从未停止。

黄山太平猴魁博物馆

2007年,太平猴魁被定为国礼茶之后,知名度迅速提升,需求激增,产量大幅增加,太平猴魁进入快速发展期。2008年,太平猴魁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国家级非遗保护对象。2017年安徽黄山太平猴魁茶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19年11月15日,太平猴魁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0年7月27日,太平猴魁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2022年,太平猴魁制作工艺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同年,太平猴魁入选安徽省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

黄山区在太平猴魁科研打造,标准建设、专利发明方面持续发力,现拥有4项国家、团体标准,11项发明专利,4项国家级技术创新成果;科研创新方面,建设有博土后工作站,产学研一体化平台,黄山区茶产业发展领导组,达成安农大和区政府协议等,为太平猴魁现代化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数据显示,黄山区茶叶产值连续多年保持增长,为黄山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至2021年,黄山区茶园总面积达7.9万亩、茶叶产量1484.8吨,一产产值58116万元,茶园亩均效益7748.8元、茶区农民来自茶叶的人均纯收入达9686元。太平猴魁是黄山区最重要的特色农业产品,也是黄山区的靓丽名片,太平猴魁茶产业位列黄山区支柱产业前十。黄山区先后入选2020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并被农业农村部评选为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太平猴魁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 02 -

太平猴魁的现代绿色有机发展之路

提起太平猴魁,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太平猴魁)代表性传承人方继凡是绕不过去的人物。作为太平猴魁第五代传人,他自幼学习植茶与制茶,一直以来,严守传统,坚守鲜叶的“四拣八不要”、炭火锅式杀青、竹制烘笼足干等核心技艺,确保猴魁的优良品质。

30年前,方继凡开始创办茶场,经营太平猴魁,2001年,率先注册太平猴魁茶有史以来第一个“猴坑”牌专用商标。经过30年的发展,猴坑茶业已成气候,年产量高达8万斤,占全村茶产量一半。目前,太平猴魁茶园均按标准化、有机化、绿色生态模式管理。

猴坑茶业系“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旗下“太平猴魁(茶叶)”入选《2015年度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目录》,同年还获得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世博金奖产品”称号;猴坑茶业旗下“猴坑”品牌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茶旅方面,2021年,猴坑茶业申报的“太平猴魁茶乡风情游”、“太平猴魁茶文化之旅”、“猴坑探秘游”入选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

“我们整个猴坑村茶园管理实行统防统治,组建农民专业服务队伍,统一开展茶园的修剪、病虫害防治、施肥以及抗旱等。”方继凡介绍,猴坑村联合猴坑公司生产管理人员成立生产管理检查小组,指导村民做好茶叶统防统治、监测预警和跟踪监督指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2020年,黄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黄山区推进全域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方案》,并下拨全是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经费,并且全域茶园病虫害管理持续至今。

2022年,黄山区茶产业发展领导组印发《黄山区茶叶清洁化规范化生产创建方案》;黄山市黄山区茶产业促进中心牵头开展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国家数字种植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项目(茶叶),项目建设主要包括茶园地理信息测绘、茶园农事气象检测系统、生态茶园虫害防控系统、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及数字茶园智慧管理系统等5大部分内容,全面提升太平猴魁茶园种植、管理、仓储物流等综合实力,带动全区整体茶叶升级技术升级,提升太平猴魁标准化生产水平。

时至今日,太平猴魁先后获得了ISO9001、ISO22000、HACCP、GAP、欧盟CE认证、雨林联盟认证等国内、国际认证,是太平猴魁绿色有机高质量发展的最好证明,目前,黄山区拥有黄山市黄山区拥有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黄山六百里猴魁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黄山毛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等省级龙头企业,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产品15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产品21个。

图片

据介绍,近年来,黄山区一直在做大做强“太平猴魁”上下狠功夫,抓发展思路,推动太平猴魁茶产业发展;抓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竞争力;抓科技创新,加强标准茶园建设;抓技术升级,提升加工生产技艺;抓绿色防控,加大茶园管理力度;抓茶旅开发,加快茶旅融合发展;抓数字茶业,推进产业数字化;抓市场营销,拓展市场新格局;抓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

为提升太平猴魁品牌知名度,黄山区出台区域品牌扶持政策,推出五个一"特色产业扶持意见;科技创新扶持意见;土地生产要素扶持办法;推进茶长制实施意见。宣传投入方面,从2019年103.8万元,猛增至1340万元!太平猴魁营销渠道已经覆盖北京、上海等34个省会,深圳、苏州等区域城市茶城、大型超市、专买店,淘宝、京东、抖音等网上渠

- 03 -

优秀的“太平猴魁”与品牌社会价值共鸣

近年来,“太平猴魁”茶产业持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21年农民增收达123146万元。

19年至21年期间,黄山区开展品牌助农3万余人次、增加就业人数2万余人汶、安置退伍军人及残疾人员数5009人;以区域品牌名义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活动等307次,捐钱物拆算357.69万元。

资料参考:

[1].中国十大名茶_百度百科

[2].“绿茶茶王”太平猴魁的前世今生_国际在线

[3].寻茶记丨太平猴魁:创制与鼎盛_在端百科

[4].荣誉、产业等图文信息由黄山区提供;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分会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方继凡:传承太平猴魁,助力乡村振兴

100多年前,猴坑祖居茶农方先柜、方南山、王魁成等人专采壮而嫩的一芽二叶,精制出魁尖茶,其成茶呈兰花形,二叶一芽,色、香、味、形俱佳,居尖茶之魁首。因取猴坑之“猴”字与魁尖之“魁”字,再冠以太平县(现黄山区)地名,命名为太平猴魁。

方继凡,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系太平猴魁第五代传人,一直以来,他坚守鲜叶的“四拣八不要”、炭火锅式杀青、竹制烘笼足干等核心技艺,确保猴魁的优良品质。2022年,太平猴魁入选安徽省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

继承祖传茶艺自幼学习植茶与制茶

提起太平猴魁,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太平猴魁)代表性传承人方继凡是绕不过去的人物。

作为太平猴魁第五代传人,他自幼学习植茶与制茶,一直以来,严守传统,坚守鲜叶的“四拣八不要”、炭火锅式杀青、竹制烘笼足干等核心技艺,确保猴魁的优良品质。

30年前,方继凡开始创办茶场,经营太平猴魁,2001年,率先注册太平猴魁茶有史以来第一个“猴坑”牌专用商标。

2022年,太平猴魁入选安徽省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黄山区境内、柿大茶品种、太平猴魁制作技艺,三个因素缺一不可。”方继凡说。

据介绍,太平猴魁的成茶形状为两叶抱一芽(俗称“两刀一枪”)、平扁挺直、魁伟重实,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太平猴魁茶制作工艺流程:鲜叶原料-摊晾-拣尖-杀青-理条-初烘(做形)-二烘-摊晾-老火-分等级-成品检验-包装入库。其中杀青和整形程序尤为讲究。

“杀青锅用平口深底铁锅,在杀青前要磨光洗净,使锅面光滑。火温应确保稳定,空锅温度120℃左右。每锅投叶量100g左右,用手轻轻翻炒,每分钟约30次,同一方向、边炒边抖边理条,确保枝叶片不散不翘。”方继凡说,历时3到4分钟,炒至叶质柔软、梗折不断、青气消失、茶香透露、叶色暗绿、叶边略有白泡而不粘手为适度,杀青叶起锅后,迅速薄摊于篾盘中,上下轻轻抖散,快速散发热气,舒展茶叶,然后整形。

经过30年的发展,猴坑茶业已成气候,年产量高达8万斤,占全村茶产量一半。

目前,太平猴魁茶园均按标准化、有机化、绿色生态模式管理。

“我们整个猴坑村茶园管理实行统防统治,组建农民专业服务队伍,统一开展茶园的修剪、病虫害防治、施肥以及抗旱等。”方继凡介绍,猴坑村联合猴坑公司生产管理人员成立生产管理检查小组,指导村民做好茶叶统防统治、监测预警和跟踪监督指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太平猴魁年产值3.7亿均价近500元每公斤

太平猴魁是中国名茶,是产于安徽省黄山地区的一种绿茶类的尖茶。数据显示,2021年黄山区茶园7.5万亩,茶叶总产量1484.8吨。一产产值58116万元,实现产量、产值、均价三增长,同比分别增长5.8%、9.2%、3.3%。其中,太平猴魁产量743.2吨,产值37041万元,均价498元/公斤。

太平猴魁能受到茶客青睐,方继凡认为有几点要素。“生态环境、土壤、品种、工艺。”方继凡说,猴坑的海拔、平均降雨量、年均相对湿度等形成了适宜茶树生长的大气候环境,宽阔的太平湖水域环抱猴魁茶产区,常年雾气蒸腾,大水体效应显著,进一步优化了猴魁茶区的小气候环境。

这里的土壤属变质页岩风化的乌砂壤土及黄砂壤土,又因高山(海拔300~700米)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90%以上,有机层厚,漫山野兰花又有助于茶叶兰花香气的形成,茶树生长基本属于有机化状态。

在方继凡看来,优良的品种资源是成就太平猴魁独特品质最为重要的因素。“太平猴魁茶树品种有柿大茶、槠叶种、柳叶种、紫芽种和栗漆种等,其中柿大茶现已占90%左右。柿大茶中氨基酸(7.89%)、多酚类(34.09)等含量高,优于其他绿茶。”

为了保护与传承“太平猴魁”,方继凡也一直在努力,通过制定核心产地管理办法,统防统治、绿色防控,联合保护、依法打假,举办开园节、加大宣传,保护生态、禁止乱砍滥伐,培训交流、注重非遗传承等一系列措施,来维护与提升“太平猴魁”的品质。

发展太平猴魁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太平猴魁是中国绿茶中的极品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国家证明商标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农产品地理标志四重保护,它是徽茶的代表性名片。黄山区茶农人口众多,对其大力保护能为当地乡村振兴做出巨大贡献。

方继凡说,他希望通过保障太平猴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太平猴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达到茶农增收、企业发展、品牌保护的目的。

但太平猴魁因制作工艺复杂且研发设备难,目前仍是以手工制作为主。近年来,人工成本逐年上涨,居高不下,市场竞争力弱,销售难度大,加快开发机器替代人工制茶,在方继凡看来迫在眉睫。

未来,方继凡希望太平猴魁能从源头茶园管理到销售全产业链规范化,有机化、绿色化,产品包装简约化,集中相关专业专家学者对太平猴魁智能化生产线进行研发,最终达到降本增效,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据介绍,近年来,黄山区一直在做大做强“太平猴魁”上下狠功夫,抓发展思路,推动太平猴魁茶产业发展;抓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竞争力;抓科技创新,加强标准茶园建设;抓技术升级,提升加工生产技艺;抓绿色防控,加大茶园管理力度;抓茶旅开发,加快茶旅融合发展;抓数字茶业,推进产业数字化;抓市场营销,拓展市场新格局;抓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

方继凡也已经有所规划——保留非遗传统制作工艺,同时大力研制太平猴魁标准化生产线,大幅降低中低档产品生产成本,实施茶树优良品种保护,狠抓绿色防控、清洁化加工,确保食品安全。开发延伸产品,提升茶叶经济,广泛开展产学研结合、扩大茶文化影响,大力发展茶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年过五旬的方继凡,仍在路上。

来源:新安晚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40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