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太平猴魁茶猴坑牌

找到约41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昔日“绿茶茶王”太平猴魁如何“突破重围”

安徽黄山北麓,太平湖畔,这里崇山峻岭,沟壑纵横,长年云雾萦绕。这里有种茶,长在云雾中,叶子奇长,采摘晚,谷雨时节才上市,在扎堆赶早的绿茶里显得特立独行,并且还有一个响当当的称谓——“绿茶茶王”,它就是名震八方的太平猴魁。

然而,作为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历史名茶之一,继195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之后,因为产量规模等因素,太平猴魁在茶叶市场一直“默默无闻”。2004年,在中国 (芜湖) 国际杀业博览会上太平猴魁被评为“绿茶茶王”,在2007年俄罗斯“中国年”活动中,太平猴魁被选为国礼茶赠予俄罗斯总统普京,殊荣备至!太平猴魁品牌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在2023“一带一路”国际茶叶贸易交流会暨第五届湖北(鹤峰)茶商大会上发布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影响力指数名单”中,太平猴魁品牌以765.03的影响力指数,位居前列。在中国名茶品牌激烈竞争的现在,太平猴魁如何“突破重围”,晋升为顶流之一?

- 01 -

太平猴魁的“前世今生”

太平猴魁属于产于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其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猴魁茶界普遍认为“太平尖茶”是太平猴魁的前身。

太平猴魁起源于1900-1954年的新明乡猴坑村民组,历经一个世纪的发展与变迁,期间太平猴魁产区一直局限于新明乡附近,2003年,“太平猴魁”原产地保护公告发布,至此太平猴魁原产地覆盖黄山区全境(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现辖行政区域)。这背后是当地茶农汗水与智慧的结晶,围绕太平猴魁茶开展工艺创新、标准探索、发明专利工作从未停止。

黄山太平猴魁博物馆

2007年,太平猴魁被定为国礼茶之后,知名度迅速提升,需求激增,产量大幅增加,太平猴魁进入快速发展期。2008年,太平猴魁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国家级非遗保护对象。2017年安徽黄山太平猴魁茶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19年11月15日,太平猴魁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0年7月27日,太平猴魁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2022年,太平猴魁制作工艺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同年,太平猴魁入选安徽省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

黄山区在太平猴魁科研打造,标准建设、专利发明方面持续发力,现拥有4项国家、团体标准,11项发明专利,4项国家级技术创新成果;科研创新方面,建设有博土后工作站,产学研一体化平台,黄山区茶产业发展领导组,达成安农大和区政府协议等,为太平猴魁现代化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数据显示,黄山区茶叶产值连续多年保持增长,为黄山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至2021年,黄山区茶园总面积达7.9万亩、茶叶产量1484.8吨,一产产值58116万元,茶园亩均效益7748.8元、茶区农民来自茶叶的人均纯收入达9686元。太平猴魁是黄山区最重要的特色农业产品,也是黄山区的靓丽名片,太平猴魁茶产业位列黄山区支柱产业前十。黄山区先后入选2020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并被农业农村部评选为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太平猴魁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 02 -

太平猴魁的现代绿色有机发展之路提起太平猴魁,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太平猴魁)代表性传承人方继凡是绕不过去的人物。作为太平猴魁第五代传人,他自幼学习植茶与制茶,一直以来,严守传统,坚守鲜叶的“四拣八不要”、炭火锅式杀青、竹制烘笼足干等核心技艺,确保猴魁的优良品质。

30年前,方继凡开始创办茶场,经营太平猴魁,2001年,率先注册太平猴魁茶有史以来第一个“猴坑”牌专用商标。经过30年的发展,猴坑茶业已成气候,年产量高达8万斤,占全村茶产量一半。目前,太平猴魁茶园均按标准化、有机化、绿色生态模式管理。

猴坑茶业系“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旗下“太平猴魁(茶叶)”入选《2015年度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目录》,同年还获得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世博金奖产品”称号;猴坑茶业旗下“猴坑”品牌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茶旅方面,2021年,猴坑茶业申报的“太平猴魁茶乡风情游”、“太平猴魁茶文化之旅”、“猴坑探秘游”入选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

“我们整个猴坑村茶园管理实行统防统治,组建农民专业服务队伍,统一开展茶园的修剪、病虫害防治、施肥以及抗旱等。”方继凡介绍,猴坑村联合猴坑公司生产管理人员成立生产管理检查小组,指导村民做好茶叶统防统治、监测预警和跟踪监督指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2020年,黄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黄山区推进全域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方案》,并下拨全是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经费,并且全域茶园病虫害管理持续至今。

2022年,黄山区茶产业发展领导组印发《黄山区茶叶清洁化规范化生产创建方案》;黄山市黄山区茶产业促进中心牵头开展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国家数字种植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项目(茶叶),项目建设主要包括茶园地理信息测绘、茶园农事气象检测系统、生态茶园虫害防控系统、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及数字茶园智慧管理系统等5大部分内容,全面提升太平猴魁茶园种植、管理、仓储物流等综合实力,带动全区整体茶叶升级技术升级,提升太平猴魁标准化生产水平。

时至今日,太平猴魁先后获得了ISO9001、ISO22000、HACCP、GAP、欧盟CE认证、雨林联盟认证等国内、国际认证,是太平猴魁绿色有机高质量发展的最好证明,目前,黄山区拥有黄山市黄山区拥有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黄山六百里猴魁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黄山毛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等省级龙头企业,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产品15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产品21个。

据介绍,近年来,黄山区一直在做大做强“太平猴魁”上下狠功夫,抓发展思路,推动太平猴魁茶产业发展;抓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竞争力;抓科技创新,加强标准茶园建设;抓技术升级,提升加工生产技艺;抓绿色防控,加大茶园管理力度;抓茶旅开发,加快茶旅融合发展;抓数字茶业,推进产业数字化;抓市场营销,拓展市场新格局;抓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

为提升太平猴魁品牌知名度,黄山区出台区域品牌扶持政策,推出五个一"特色产业扶持意见;科技创新扶持意见;土地生产要素扶持办法;推进茶长制实施意见。宣传投入方面,从2019年103.8万元,猛增至1340万元!太平猴魁营销渠道已经覆盖北京、上海等34个省会,深圳、苏州等区域城市茶城、大型超市、专买店,淘宝、京东、抖音等网上渠道,各类茶叶展销会。

优秀的“太平猴魁”与品牌社会价值共鸣

近年来,“太平猴魁”茶产业持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21年农民增收达123146万元。

19年至21年期间,黄山区开展品牌助农3万余人次、增加就业人数2万余人汶、安置退伍军人及残疾人员数5009人;以区域品牌名义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活动等307次,捐钱物拆算357.69万元。

资料参考:

[1].中国十大名茶_百度百科

[2].“绿茶茶王”太平猴魁的前世今生_国际在线

[3].寻茶记丨太平猴魁:创制与鼎盛_在端百科

[4].荣誉、产业等图文信息由黄山区提供;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分会、北京茶世界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一两黄金一两茶”,谁炮制了几十万元1斤的天价茶?

部分茶叶正从农产品演变成奢侈品

甚至成为越来越受青睐的雅贿媒介

这些异化现象,集中发生在最近十余年

天价茶乱象背后

本刊记者/周群峰


清明节刚过,一则“10公斤茶鲜叶拍出1068万元”的事件刷爆网络。4月7日晚,由中国茶叶拍卖公司选送的“2021‘锦绣茶尊’10公斤茶青开采权”,以168万元的底价在阿里拍卖平台公开拍卖。最终一位编号为“X8634号”的竞买人,以1068万元的竞价成功夺得该开采权。“锦绣茶尊”古茶树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专家称树龄达3200多年,2015年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最大的古茶树(栽培型)”。

清明前后是新茶上市的季节,但今年的茶叶市场却早已暗流涌动,全国各地的茶城、茶叶市场成了重点“监管对象”。杭州是知名龙井绿茶产地,杭州市区内知名度最高、专卖店最集中的茶叶市场位于上城区解放路附近,最新采摘的2021年龙井新茶已在此上市。3月15日,上城区纪委区监委派驻第二、第三纪检监察组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到此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婺源绿茶是江西上饶的特色名茶,截至3月底,上饶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50余人次,巡查茶叶经营单位630余家次,发放告诫书630余份。

各地执法力量“闻风而动”的原因,在于“天价茶”背后的送礼之风、奢靡之风。48万元/斤、45万元/斤、38.8万元/斤……今年春节假期刚过,多款武夷岩茶因惊人的天价再次引发关注。新华社发文称,“天价武夷岩茶”愈演愈烈,少数岩茶被炒作成“办事茶”“送礼茶”,成为热门高端礼品,并滋生回收、代售等变现业务,“天价茶”的背后暗藏“四风”等腐败动向。这已是“天价岩茶”第三次被新华社曝光。

卖茶靠“讲故事”,收益靠噱头炒作,普通茶附上“大师”的签名和照片,价格翻了十几倍。当前茶叶市场一个字:“乱!”在3月10日福建省召开的一场研讨会上,福建省消委会秘书长薛承枫直言,等级乱标、价格乱喊、名字乱取已经成为当前茶叶市场三大乱象,亟须整治。

位于云南临沧市的“锦绣茶尊”古茶树。

“天价茶”并非武夷岩茶独有,云南普洱、安溪铁观音、太平猴魁、西湖龙井等茶叶也都有过每斤数十万元的拍卖价。无论是业内人士、资深茶友还是普通消费者,都有共同的感受,部分茶叶正从农产品演变成奢侈品,甚至成为越来越受青睐的雅贿媒介,这些异化现象,集中发生在最近十余年。《中国新周刊》近日采访了解到,业内苦“天价炒作”久矣,但行业顽疾积重难返。

“一两黄金一两茶”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是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分为大红袍、水仙、肉桂等产品。武夷山市政府官网上介绍,武夷岩茶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武夷岩茶已知品种就有264种。

目前,武夷岩茶的价位绝大多数在每斤数百元到数千元之间。武夷山市大叶岩茶厂法定代表人肖卫财在接受《中国新周刊》采访时,以他自己门店的销售情况分析,大多数消费者购买的茶叶价位都是300~500元/斤,追求生活品质的顾客会选择1000~2000元/斤的茶叶,特别富裕的会购买2000元/斤以上的茶。

但是,随着武夷岩茶知名度的提高,近年来“天价茶”频频出现。福建省茶叶学会原常务副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姚信恩告诉《中国新周刊》,他进入茶叶行业已经有五六十年,最近几年才知道市场上出现了每斤十几万元、几十万元的天价岩茶。

2021年1月11日,一份“2019~2020年度武夷岩茶”榜单在网上热传,榜单列举了22款武夷岩茶价格,价格最低的一款为1.8万元/斤,最高则为45万元/斤。其中,价格在6.6万元(含)/斤以上的占了17款。因为该表格为黑底白字,所以在业内被称为“黑表格”。

该表格制作人为陆建强,是上海的一名“岩茶发烧友”。陆建强告诉《中国新周刊》,他是一名武夷岩茶的消费者,也是某武夷岩茶上海茶友群成员。早在2018年,他就制作过一款“黑表格”。当时,他了解到一款名为“远香”的武夷山岩茶,成交价48万元/斤,就突发奇想,想把一些高价的武夷岩茶做个统计。同年4月30日,他制作的“黑表格”发布,共收录了19款岩茶。最低级的一款3万元/斤,最贵的一款为520万元/斤,“远香”岩茶排名次席。其中6.6万元/斤(含)以上的占了15款。“其实,天价茶的‘含水量’也是很高的。所谓天价茶几乎都是茶企自己定价,成本可能只有几千元/斤,但是可能卖到十几万元/斤”。

“黑表格”中那款520万元/斤的茶格外引人关注。2005年4月17日,在第7届武夷山红袍节上,20克武夷山九龙窠“母树大红袍”拍卖出20.8万元的天价,竞买人为新加坡人陈汉民。“我算了下,折合人民币520万/斤”,陆建强称。母树大红袍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景区,只有三棵六株,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年产量不足1斤,且早已停采。2006年,为防止品种种性退化,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母树大红袍进行停采留养。

“黑表格”中一款名为“国宾大红袍”的岩茶,售价9.999万元/斤,该款岩茶由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推出。公司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周刊》,该款岩茶确实为其公司制作,每年限量100套,每套60克。“每年都能卖完,有的人买了收藏或送人”。

近日,《中国新周刊》记者在福建武夷山、南平、福州等地采访时发现,有的茶企在定价时,按照“一两黄金一两茶”的标准,给一款茶定价十几万元,有的价格甚至远超金价;有的茶企自称制作了一款“非卖品”或“品鉴茶”,但流向市场后,被炒成天价茶;有的茶企为博人眼球,会给某款岩茶起诸如“坑爹”“勾魂夺魄”等恶俗花名。

一款名为“坑爹”的岩茶,由武夷山市永鹏茶叶有限公司推出。与该茶企相关的宣传资料显示,这款茶由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吴永鹏手工制作,每年产量约为60斤。2017年市价为13.6万元/斤,与当时的实时黄金价格相当,堪称“一两黄金一两茶”。因为制作这款茶的原茶,取材于牛栏坑最早种植的那一批肉桂茶树,是牛栏坑的“爹”,故取名“坑爹”。

在网传的武夷天价岩茶名单中,除了茶企明码标价的一类,还有一类茶企,对外打出“非卖品”“品鉴”等字样,并不标价。武夷山市一位茶企老板称,有的天价茶打上“品鉴”“非卖品”等字样,也是茶企的一种营销手段,会让人觉得更加神秘和珍贵。在这种心理下,能拿到这种茶的,会觉得很有面子。

并非所有高价茶都是炒作。也有受访者认为,对一些真正有高技术含量和品质的茶叶而言,很难用成本价衡量其价值,也为天价茶的出现提供了空间。相比绿茶、白茶等其他茶种,武夷岩茶等茶类制作工艺非常复杂。《福州日报》旗下客户端“掌上福州”曾介绍,以最著名的大红袍茶为例,它工序繁复,涉及采摘、倒青、做青等十多种技艺。需要至少几十个人在短时间内争分夺秒地做茶,任何一个大师根本无法独自完成。此外,由于武夷岩茶剔净茶梗只留叶片,加上足火焙制,所以约8斤武夷岩茶鲜叶才能做成1斤干茶。中国其他茶类,鲜叶和干茶比例大多为4:1,仅为武夷岩茶的一半。

武夷山市茶叶局局长王晓军告诉《中国新周刊》,生产岩茶非常损耗身体,为了生产一桶茶,师傅要不间断地看火候等,需要24小时不睡觉。肖卫财介绍,岩茶制作周期特别长,每年4月中下旬到5月中旬是做茶季,需要经过采青、晾青、做青、炒青、烘干、筛选老叶老梗、焙火(退火)、拼配等程序,一般到了农历八月后,才能喝到当年的新茶。

谁炮制了天价茶?

天价茶是如何进入市场的?2月20日,《楚天都市报》记者在武昌区一家裕昌隆茶行采访,老板称,该店是武夷山瑞泉茶叶有限公司的湖北经销商。店内最贵的“瑞泉圣匠”,为38.8万元/斤,“这个货很少,武汉暂时没有,需要的话付了定金随时给你发货。”武夷山瑞泉茶叶有限公司股东黄圣强接受《中国新周刊》采访时,承认这款茶是出自其公司,但否认该价格是该公司制定。“这是一款‘非卖品’,价格怎么出来的,我们也不清楚。因为这款茶产量太少,我们没有卖。但是我们公司每天接待很多人,有时也会给一些朋友一两泡。”

王晓军告诉《中国新周刊》,天价茶价格并非来自茶企,有些经销商炒作成天价茶后,“茶企(为了商业利益)也只好认账了”。浙江茶文化学者梁宏亮认为,相对来说做茶的思路闭塞一点,卖茶的脑洞大一些,“(他们)联合起来,搞出知名度和暴利何乐而不为?”

多位武夷山茶企老板告诉《中国新周刊》,其实很多天价茶就是个噱头,一些茶企靠着天价打名气,目的其实是卖普通的茶,“还有一类老板比较好面子,他们看到别的茶企推出天价茶,觉得自己没有会低人一等,于是也跟着推天价茶,不在乎能不能卖出去”。

茶企和消费者,是天价茶链条的首尾两端,生产心理与消费心理共同炮制了天价茶。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新周刊》,天价茶消费群体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具备极高消费能力的人,买茶的标准往往是“谁贵买谁的,谁知名度高买谁的”;第二类是一些岩茶发烧友或茶企同行,他们听说一款天价茶后,偶尔会高价买一泡(一般8~10克),目的是满足好奇心,或研究好茶的工艺提高自己认知;第三类就是送礼所用,往往是“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这类消费也能滋生官场腐败等不正之风。

在“炒茶”江湖中,一些传统的制茶“大师”也成为推手。从事茶行业生产和研究20多年的浙江茶文化学者梁宏亮告诉《中国新周刊》,“大师、非遗传承人”,多为传统工艺即将消失,工业机器即将完全替代人工的产物。

新华社报道称,一款在武夷山当地只卖每斤三四百元的平价茶,在外地企业的包装炒作下,被渲染成“大师”工艺、“大师”水准的高价茶,附上“大师”的签名和照片,价格翻了十几倍。多位业内人士印证,不少“大师茶”并不是高品质茶,也不是“大师”制作的茶,有的就是一些大众茶改头换面而成,有的还打着大师“监制”“封存”“推荐”等擦边球,卖出高价。

2017年12月8日,碧水丹山?岩骨花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系列之王顺明武夷岩茶(大红袍)展在北京举行。图/中新

岩茶是武夷山的特产,由于独特的制作工艺,别的茶叶产区几乎无法模仿。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评定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刘宝顺、刘峰、王国兴、刘国英等12人成为首批国家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

王晓军告诉《中国新周刊》,“大师”是民间的称呼,准确的说法应该叫“武夷山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目前,武夷山市国家级、省级、武夷山市级的岩茶、红茶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共21人。其中,刘宝顺与王国兴目前在武夷山市茶业局茶科所任职。“刘宝顺的孩子有茶企,王国兴是帮人家制作茶叶,他们的(这个)情况都跟组织和纪委报备了。”王晓军说。

在这些“大师”中,刘国英因一款名为“空谷幽兰”的天价武夷岩茶受到关注,该款岩茶12.8万元/斤。2019年5月20日,武夷山市岩上茶业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该公司与刘国英合作研发的“空谷幽兰”,2007年问世。公司将每年所产出的少量“空谷幽兰”作为礼品赠送给优质授权经销商和茶友以供分享、品鉴。刘国英现任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他对《中国新周刊》回应:“空谷幽兰”这款茶的确是他指导着(这个茶企)做的,“但这款茶是非卖品,也不是我定的价。”

定价混乱背后的标准之痛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曾公开批评,近年来,市场上天价茶、山寨茶、以次充好、以旧掺新等销售“潜规则”频现,并且茶叶好坏、真假全凭专家一张嘴,这让原本就缺乏科学评判标准的茶叶市场更加混乱。

“天价茶”并非新生事物,也并非武夷岩茶独有。2006年极品信阳拍卖会上,信阳毛尖茶王“蓝天玉叶”以74.5万元/斤的价格成交;2007年,首届“黄山杯”精品名茶拍卖会上,50克汪满田牌极品黄山毛峰以8.5万元的天价成交;2009年,济南“国礼茶安徽太平猴魁名茶拍卖会”上,100克太平猴魁拍出了20万元;2011年,在都匀毛尖新茶拍卖会上,贵州“都匀毛尖特制珍品茶王”二号(150g装)最高成交价格达10万元;2012年,中国海峡名器名茶春拍上,安溪茶王赛清香型铁观音以6.7万元/100克价格成交……

“当前存在一个怪象是,茶叶包装昂贵精美,只装一泡、两泡,包装的费用都超过茶叶本身。”在3月10日福建省的一个研讨会上,有业内人士指出。

肖卫财称,茶叶圈水分大得很,有些茶企铺天盖地地做各种虚假宣传。比如,金骏眉最快4月初才开始陆续采摘制作,但每年3月初就有人在网上放出视频说,武夷山的金骏眉新茶上市了。“这不明摆着就是欺骗消费者吗?”再比如,金骏眉的茶青最低是200元/斤,按照4斤茶青出一斤茶来算,生产一斤金骏眉的茶青成本得800元左右。现在市场上充斥着两三百元的“金骏眉”,甚至有人在抖音上打出“99元/斤包邮”的金骏眉广告,则必定是假的。

在茶叶圈,为了借势抬价,冒名顶替、虚假宣传等都是一些茶企的惯用手段。武夷山瑞泉茶叶有限公司股东黄圣强告诉《中国新周刊》,该公司做出一定影响力后,曾被人冒用品牌。“我们即便发现,也找不到根源。他们的包装做得和我们一模一样,连包装上的电话都留的是我们的。甚至我哥黄圣辉(瑞泉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姓名都被人注册过,后来经过沟通,他们才把名字改过来了。”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因炒作而身价倍增的“顶流”,是这几年红透业界的大益茶。从2015年到2020年,连续6年,大益茶都位居“双十一”天猫、淘宝茶叶销售排行榜第一。其火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把自己做成了“金融茶”。

大益茶是由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推出的普洱茶,由该茶企开始,将普洱茶赋予了期货模式。红星新报道称,在这种独特的模式下,只要有货单,就可以找茶客缴纳定金,但不做实际交易,等茶叶价格攀升后,由上一个茶客再卖给下一个茶客,如此循环往复、“击鼓传花”。在这样的模式下,用“自己卖,自己买”来抬价的手法一度非常普遍,导致普洱“期货单”交易量异常活跃的同时,普洱茶的价格也飞涨,于是又被形象地称为“金融茶”。

有人用“一夜暴富一夜赤贫”来形容普洱茶金融化的特点。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梅宇告诉《中国新周刊》:普洱茶可以长期存放,这是其能被炒出来金融化特点的原因之一。这种炒作背离了茶文化,但这种现象不具有普遍性,只有极少数品牌、极少数品种被市场炒作。

天价茶虽是极端例子,但定价体系混乱、标准复杂却是长期痼疾,导致了茶叶价格的不透明。与咖啡等饮品相比,茶叶的标准化更难,导致茶饮价格体系长期比较混乱。梅宇介绍,我国现行茶业国家标准166项,行业标准171项,还有茶业地方标准826项。不过,全国茶标委制定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均是推荐性标准,不具有强制性。同时,标准内容中只明确规定了产品品质特征和基础理化指标,并不涉及价格。现在茶叶的定级与定价都是茶企的自主行为。

天价茶事件整顿后,福建武夷山市天心村打出的关于依法经营的宣传横幅。摄影/本刊记者周群峰

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看来,标准是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秩序规范管理的基本起点,也是政府现代治理体系和现代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有实现了标准化,中国的茶叶才能有快速的发展”。

“官方标准没有正岩、半岩、洲茶之分,更没有细化山场,正岩茶、山场茶的标注属于企业行为。”武夷山市茶业局相关领导曾对媒体说。2006年,武夷岩茶国标取消了山场划分,但也并没有扼制住商家宣传山场、消费者追逐山场的风向。被坊间戏称为“牛肉”的牛栏坑肉桂,来自名为牛栏坑的山谷,一斤售价数万元乃至一二十万元不等;被称为“马肉”的武夷山马头岩肉桂,一斤价格数千元至上万元不等。

中粮集团中茶福建公司总经理陈金春最近建议,对武夷山岩茶“三坑两涧”的茶场实行认证,从源头做好监管。“一年产多少茶,严格认证,不能一年只产500斤茶,却满市场充斥着几百吨的‘马肉’(马头岩肉桂),‘牛肉’(牛栏坑肉桂)。”

陆建强称,现在,应该重点打击那些有价没有品质的“天价茶”,有价又有品质的茶太稀缺了。他认为,武夷岩茶要想卖高价,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产区可精确追溯(采摘、制作、包装全程监控),结合价格严格控制产量,行业联合盲品审评认定其高品质,连续若干年品质稳定,销售可追溯,各类指标检测合格等。

整治风暴后向何处去?

《中国新周刊》在武夷山市茶业局采访时,看到该局公示栏上贴有多份茶企老板签订的“承诺书”,上有茶企老板个人亲笔签名与公司盖章,落款时间为2021年2月6日。这些老板包含武夷山市祥岩茶厂法定代表人王昇等多人,他们在承诺书中称,坚决反对“天价茶”,不参与虚标茶价、炒作天价,不变相销售非卖品和赠品,茶叶每500克定价不超过6万元,不过度包装、不起恶俗名字等等。

3月上旬,《中国新周刊》记者在武夷山、福州等地暗访了多地茶店,门店负责人纷纷表示天价茶已下架,不再销售6万元/斤以上的岩茶。比如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武夷山瑞泉茶叶有限公司、武夷山市手尚工夫茶业有限公司称目前价格最贵的一款分别为5.5万元/斤、5.8万元/斤、6万元/斤。

针对最高定价不超过6万元的说法,业界反应不一。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刘国英表示,以目前的岩茶行情而言,好的岩茶原料每斤成本高达大几千元,所以,经过合理的测算,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将武夷岩茶的上限定为6万元/斤。姚信恩对此认可,以目前的岩茶行情来看,好的岩茶原料每斤成本高达几千元甚至一万多元,所以,将武夷岩茶的上限定位在每斤6万元合情合理。

天价茶引发的舆论风暴,在今年新茶上市前,引发了对整个行业的监管风暴。福建省多部门已开始开展针对天价茶的整治活动。2月21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厅联合发出整治通知。两天后,福建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关于涉及“天价茶”等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问题信访举报方式的公告》。福建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李仰哲到安溪县专题调研和督促“天价茶”整治工作。

武夷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连永忠告诉《中国新周刊》,2月19日一早,武夷山市市场监管局、税务局、公安局等就组成茶叶市场调查工作组,赶赴福州核实处置,后期又两次组织人员去福州、厦门、泉州等地暗访了50多家茶叶门店,市场上没有发现销售“非卖品”“品鉴茶”及超过6万元每斤的茶叶。

天价茶长时间以来缘何屡禁不绝?中新网报道称,武夷山是武夷岩茶主产地,主要消费市场却在武夷山辖区外,存在跨区域执法的难题。连永忠称,武夷山虽是茶叶主产地,但从检查情况看,所谓榜单上的茶叶都是在武夷山辖区以外市场销售。他表示,因为不能跨地域执法,所以到福州等地时,只能暗访。

王晓军称,2018年至2021年,网传销售过天价茶叶的武夷山茶企有26家。武夷山市安排26位市领导一对一、点对点地服务和引导。“我们不是整治它,是服务它。帮助这些茶企健康发展,因为茶产业对武夷山太重要了”。

茶叶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武夷山市作为福建省茶叶主要产区,现有茶山面积14.8万亩。武夷山市委书记江建华说,全市将通过三年努力,到2022年,实现规模以上茶企100家、规模以上茶企产值100亿元、产值亿元以上茶企30家以上、产值5亿元以上茶企6家、茶产业税收3亿元的“11363”发展目标。肖卫财称,计划经济年代,武夷山市只有一个崇安县国营茶厂(注:1989年8月,撤县建县级市即武夷山市),改革开放后,武夷山茶企越来越多,很多茶农都注册了茶企,自产自销。“我作为茶农,也注册了自己的茶企”。

茶叶对当地经济的意义显而易见。王晓军告诉《中国新周刊》,武夷山市总人口24万,从业人员大约有12万。截至目前,武夷山市注册茶企5100多家。可以说茶产业是武夷山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养活了武夷山市半数人口。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分析称,不仅仅是武夷山,全国很多地方的茶叶主产区,茶产业都是当地主要经济支柱,而真正能推出天价茶且有市场的茶企,都是规模较大、也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茶企,这类企业对当地经济贡献率也较大。“因此,政府整治‘天价茶’的时候,也会投鼠忌器”。价格被炒高后,对茶农也带来了冲击。福建省政协常委、民建省委主委吴志明曾在新华社的报道中表示,一些茶企过度炒作、过度包装,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岩茶的信誉度有持续下降趋势。近两年以来,中低端岩茶滞销率达40%以上。

武夷山市也在通过多条途径,力图管住“天价茶”。官方表示,将加快健全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组建茶叶交易中心,全面梳理“天价茶”乱象背后涉及的违规违法问题,形成“问题清单”。

“这次事件所引起的政府关注度和整治力度,在武夷岩茶产业中前所未有。”成立于福建的海峡两岸茶叶交流协会在一篇文章中评价,非健康的发展模式无法长远,茶产业看似风光,实则虚弱不堪,专项整治的一把火也可能灭不了天价茶,更重要的是武夷岩茶产业的发展如何“借由此次事件真正走上正轨”。

来源:中国新周刊,作者:周群峰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2023第十六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发布会召开

“中国徽茶迎客天下”

5月5日-8日

2023第十六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

将盛大举行!

4月28日上午,2023第十六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省行政中心召开。本届茶博会组委会秘书处主任、省供销合作社理事会副主任杜爱玉,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潘鑫出席发布会,介绍2023第十六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汪晔宇主持会议。

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词

01

基本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徽茶产业发展决策部署,由省供销社、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和合肥、六安、宣城、池州、安庆、黄山市政府9家单位共同主办的2023第十六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定于5月5日-8日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通过多年发展,茶博会已经成为展示我省茶产业发展成就、开展产销对接的重要专业性行业展会,有力推动了我省茶产业发展,实现了多项贸易投资合作。

本届茶博会以“中国徽茶迎客天下”为主题,展览展示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是展览面积最大、参展茶企最多、展品最丰富的一届展会。现场主要设置皖美徽茶、中外名茶、茶文化体验、茶科技创新、茶产业融合等8大展区,其中皖美徽茶展将全方位展示我省茶产业发展成就、品牌茶企和区域公用品牌。本届茶博会还将开展“皖美徽茶”品鉴交流会、“一带一路”茶文化非遗传承交流会、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品牌推介会、“品购徽茶暖心助农”消费帮扶活动、“5·21国际茶日”安徽主题活动暨徽茶国际贸易洽谈会、长三角斗茶大赛等10余场茶事活动。届时,预计有来自省内外700余家茶叶及茶产业链企业参展和1200余家采购商现场参观采购。

02

主要特点

本届茶博会在总结往届经验基础上,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能级茶产业发展平台。茶博会组委会进一步拓展思路、创新手段,进一步放大产销对接溢出效应。相比往届,本届茶博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以茶会友

佳茗雅器荟萃一堂

茶为国饮,徽为茶都。作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茶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驰名中外,“六安瓜片”“祁门红茶”扬名四海。安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产茶大省,茶叶历史悠久,名茶品牌众多。本届茶博会设置了“皖美徽茶”展区,共邀请了合肥、六安、宣城、池州、安庆、黄山、芜湖、铜陵、滁州、马鞍山等10个产茶市政府组团参展,并再次邀请亳州花草茶组团参展,广德黄金芽、郎溪黄茶、岳西翠兰、太湖天华谷尖、舒城小兰花、霍山黄芽、金寨翠眉等区域公用品牌设立专馆,还有谢裕大、王光熙、徽茶集团、六百里、猴坑、新安源、国润、黄魁等品牌茶企也将集中亮相。除此之外,本届茶博会还邀请到了福建福鼎白茶、广东新会陈皮、云南普洱茶、湖南安化黑茶、杭州西湖龙井、河南信阳毛尖、台湾高山茶等12个省的50多家知名茶企参展。展示产品涵盖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六大茶类。

本次茶博会首次设立国际名茶展区,邀请了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品牌茶企参展。除六大茶类的各品牌茶叶产品外,精美茶器皿、陶瓷、茶家具、茶服、茶食品、茶机械等涵盖茶产业全产业链的1万+展品也将在现场集中展示。茶香氤氲,杯盏相交,多种类、全方位展现茶之美、茶之韵。

以茶兴业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为让“小茶叶”托起大产业,茶博会平台一直在夯实徽茶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条,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下深功夫。结合当前春茶上市和各大茶企拓展销售渠道需求,针对徽茶主销区进行精准营销宣传,推介皖美好茶。展会期间,我们将联合省市直机关工委、乡村振兴局组织省直、市直和中央驻皖单位,开展“品购徽茶暖心助农”消费帮扶活动,促进徽茶消费。

乡村振兴馆作为本届茶博会的重要展区之一,优选了来自全省供销系统具有帮扶带动作用的20多家茶企,帮助脱贫地区和中小茶企打通流通渠道、拓展市场,让“绿叶子”变成“金叶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新的驱动力。此外,安徽茶产业互联网首次亮相茶博会,通过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借助数字赋能、模式创新,优化采购端与生产端的效率,链接茶叶科研、种植、加工、金融、文旅、终端消费上下游全流程,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平台效应、规模效应,助力赋能安徽茶产业提质增效、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一杯好茶,浓缩的是千百年来的厚重记忆,品出的是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好味道”,承载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高度和谐统一。本届茶博会将重点聚焦徽茶销售市场,精准对接招商,并组织各产茶市县政府和企业开展名优茶产品推介活动,切实利用茶博会平台推进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放大茶博会溢出和带动效应,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积蓄后劲。

以茶弘文

搭建对外交流新平台

文化同根,茶香同源。本届茶博会借力“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继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海内外茶人茶商构建多方共赢的合作平台。大会期间将举办“一带一路”茶文化非遗传承交流会,邀请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合作社负责人和茶企代表,院士和国家级茶叶机构负责人,国内茶界知名专家学者等,就茶与美好生活、非遗保护与商业利用、茶文化在国内外的传播与分享等开展交流;我省四大名茶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还将分别围绕传统制茶技艺讲好茶叶故事,宣传推介本地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徽茶文化活态传承,提升徽茶美誉度和国际影响力。

本届茶博会还将举办“5·21国际茶日”安徽主题活动,组织百家安徽茶企、茶协共同走进蚌埠中恒商贸城,开展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项目对接,发挥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平台优势,促进“市场采购+茶叶产业”发展,助力徽茶高质量“走进国际市场”,实现“展徽茶精品促徽茶出海”,让这片茶香迸发更大的商业价值。

以茶为媒

擘画云上茶博新蓝图

茶博会将充分运用精细化、可视化、智能化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同期举办“云上茶博会”。优化升级茶博会官方平台及微信小程序,发挥数字技术在茶产品营销、茶品牌宣传、茶文化传播、茶知识普及等方面的作用;利用“云展示、云活动、云直播、云推介、云销售”等“五朵云”平台,将茶博会开幕式及相关茶事活动在线上同步呈现;搭建直播专区,邀请各大品牌茶企、主流媒体开展茶叶专场直播,与安徽经视合作开展“公益助农”直播活动,并为高校电商及茶艺专业学生提供直播实践平台,为云上茶博会注入新的活力,致力将茶博会打造成“展洽结合、双线融合、永不落幕”的云上平台。

记者问答

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杜主任您好,从刚才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本届茶博会在采购商和专业观众邀约方面下足功夫,请问具体都有哪些举措?

省供销社理事会副主任杜爱玉

本届茶博会抢抓后疫情时代茶产业发展新机遇,精准邀约,创造展销对接的良好契机,充分保证展会现场展商和采购商的收益率和实效性,具体举措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聚焦省内外产销茶市。在主产茶市,当前正值春茶上市黄金时期,组委会以各地市“开茶节”相关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泾县兰香采摘节、芜湖·昆山白茶采摘节、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节、咸阳国际茯茶文化养生节等活动,现场推介宣传安徽国际茶博会,邀请在场采购商到茶博会参观采购。在主销区,高效率开展招商活动,在巩固长三角传统市场招商的基础上,重点深耕拓展东北、西北、西南、两广等销区市场;积极拓展在新兴市场和海外市场招商的力度,拓展产销对接渠道。

二是深入各地茶叶市场。茶博会组委会及承办单位深入省内外各大茶叶市场,走访茶叶经销商、代理商,加强沟通交流、邀请现场参观。截止目前,已赴省内外近20个市及合肥市内所有茶行业相关市场邀商,包括北京马连道茶城、徐州淮海食品城、裕茂茶叶批发市场、徐州闽南茶叶市场、安吉中国白茶城及省内重要茶叶市场等。在宣传展会、邀请其到会参观采购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各市场的需求,为专业观众做好展会期间采供对接工作提供方便。

三是拓展线上精准营销。通过搜索引擎,抖音、微博、头条等高流量新媒体平台,微信朋友圈,社群以及行业媒体等渠道,为专业采购商邀请做引流支撑。通过后端流量转化,一对一精准对接客户前置采购需求,并持续跟踪服务直至现场成交,实现获客、关注、采购等用户行为的数字化闭环管理与营销,确保到场专业采购商的精准度与成交率,进而提升展商的参展效果。

四是积极组织爱茶人士。除“品购徽茶暖心助农”消费帮扶活动外,组委会还在合肥地铁重点线路投放宣传视频,并联合合肥市各大主要人口集中社区,在重点小区宣传组织爱茶人士参与茶博会;联合合肥公交集团,临时开设5条300多趟次茶博会公交专线,免费接送市民到场参观品购,全面提升爱茶人士的参与度,不断扩大茶博会影响力。

中安在线记者:潘厅长您好,请您介绍下我省茶产业振兴发展情况如何,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潘鑫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出台了《关于推动茶产业振兴的意见》。省农业农村厅围绕《意见》内容,统筹实施茶叶全产业链提升行动,推动政策措施落实落细。

据农业农村部门调度,2022年,全省茶园面积稳定在320万亩,其中开采茶园面积297.29万亩,同比基本持平。全省干毛茶产量16.94万吨,同比增长9.64%;干毛茶产值203.73亿元,同比增长11.42%。全省茶叶出口量6.21万吨,出口额2.45亿美元,分别位居全国第二、三位。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达到734.68亿元。具体来说,主要是聚焦五个方面工作,做到“五个好”:

一是聚焦统筹谋划,绘好发展蓝图。我省先后编制印发了《安徽省“十四五”种植业发展规划》《安徽省绿色食品产业(茶)全产业链发展指引》等,明确徽茶产业千亿级发展目标,重点聚焦茶园生态环境好,宜机程度不够高;茶叶精加工基础好,产业链条不够长;龙头企业个数多,规模体量不够大;名茶品牌叫得响,市场占有率不够高等优势和短板,谋划发展路径,设计配套任务,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找准增长点,把握关键点,抓好发力点。

二是聚焦绿色低碳,产好生态徽茶。围绕“两强一增”行动目标,深入推进绿色高质高效整建制创建、“生态化、标准化、宜机化”示范茶园创建等项目实施,集成推广应用绿色生产技术和适用机械装备。2022年,全省绿色防控面积已达214.32万亩,示范区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100%。黄山市围绕打造全国首个全域茶叶无农残城市目标,建立落实全域茶园绿色防控机制,2022年鲜叶、干茶抽样所检项目欧盟达标率分别达到92.8%、85.8%。

三是聚焦标准规范,做好干净徽茶。建立健全茶产业标准体系,全省制定、修订茶叶基础、质量、方法、物流等地方标准50余项,做到“有标贯标、缺标补标、低标提标”。【近日,安农大宛晓春教授主持的国际标准《茶叶分类》(ISO20715:2023)正式颁布,更是提高了中国茶的国际话语权。】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推进精制加工筛分、色选分级、智能拼配等装备普及。全省新建或改造连续化、标准化、清洁化、数字化加工线240余条,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门红茶、太平猴魁等均已实现加工全程不落地。

四是聚焦强企创牌,建好优势集群。设立工作专班,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平台思维大力开展茶产业“双招双引”。截至2022年底,全省落实项目85个,投资总额近70亿元;累计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6个,省级龙头企业63个。实施徽茶“走出去”行动,赴销区开展区域公用品牌宣推活动30余场次。开展徽茶产业集群创建,健全加工营销、经营组织体系,推动茶区、茶企、茶农协同发展,集群全产业链产值已超400亿元,“四大名茶”品牌价值均达40亿元。

五是聚焦延链增值,做好增收文章。坚持市场导向,适度合理扩大黄化、白化茶等特异茶生产规模。充分利用夏秋茶资源,挖掘以黄大茶为代表的夏秋茶健康功能,开发代用茶、调味茶、精品小包装茶等时尚新式茶饮。全省黄茶产量、产值实现六连增;全国90%新式茶饮生产商与我省建立合作关系。创新“茶产业+”等业态模式,推动茶产业与文旅、电商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国家级、省级茶旅精品线路47条,茶叶电商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2022年,我省茶园亩均效益达到6800元,茶产业已成为带动山区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

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深入实施茶产业“两强一增”行动、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建设行动,夯实绿色生产和加工基础,补齐品牌和营销短板,强化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支撑,推动全产业链各环节有效衔接、高效发展。力争到“十四五”末,完成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的阶段性目标,实现安徽茶产业振兴。

安徽交通广播记者:杜主任您好,从刚才的介绍中了解到,本届茶博会将举办多场内容丰富的茶事活动,请您介绍一下主要茶事活动的相关情况?

省供销社理事会副主任杜爱玉

茶博会自举办以来,通过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茶事活动聚合各类资源,为徽茶品牌打造、产品销售、产业融合发展注入动力,持续扩大公众参与度及展会影响力。本届茶博会设置多项茶事活动,以推动三茶统筹发展为目的,搭建供需对接、技艺碰撞、文化交流、产业融合新平台。除了刚才介绍的“一带一路”茶文化非遗传承交流会、“5·21国际茶日”安徽主题活动外,还有以下几项主要活动。

一是举办“皖美徽茶”品鉴交流会。邀请品牌茶企、采购商、相关职能部门代表齐聚一堂,促进涉茶各方面对面交流,共品茶香茶韵。通过茶艺、茶产品介绍和现场品鉴相结合的方式,推介各地品质优异、各具特色的皖美好茶,打造一场“百家争茗各展其香”的徽茶盛宴。

二是举办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聚焦茶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宛晓春,六安市政府、浙江省松阳县政府负责同志,北京小罐茶业负责人等行业学者专家、政企代表,围绕茶叶精深加工、标准建立、跨界融合、政府推进及市场营销等维度,为茶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促进茶产业多元素融合、多功能开发,助推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举办长三角斗茶大赛。以斗为契,以茶会友,以赛促进,通过富有趣味感、参与感的赛事,加强制茶技艺交流和创新,增强行业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赛已于4月27日开展斗茶评比,共有132家茶企、200余份茶样参赛,参赛主体多、覆盖广、品类全、质量优。经过公开、公平、公正评比,共评选出六大茶王及若干金奖、银奖。

此外,展会期间,还将举办多场品牌推介会、“品购徽茶暖心助农”消费帮扶活动等,各项活动内容满满、精彩纷呈,欢迎媒体朋友们持续关注,谢谢!

来源: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1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