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软枝乌龙

找到约79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本山、毛蟹、梅占、软枝乌龙:四大安溪乌龙茶开汤对比

本山、毛蟹、梅占、软枝乌龙可谓是安溪乌龙茶的除了铁观音之外的四个最出名的品种了,纯种的乌龙茶制作得好的话,不逊色于中高档铁观音,更兼有独特风味,本山的鲜爽,梅占的幽香,毛蟹的浓醇郁香,软枝的甘醇就是各自的最大特色。

有图有真相,用事实说话是本帖的最大特色:

四种乌龙毛茶和净茶的对比:

本山、毛蟹颗粒较小,梅占、软枝的颗粒较圆较大,较紧结;这是制作方法的差异。本山色泽浅绿,毛蟹较黄绿,软枝和梅占色泽墨绿。

继续看干茶:

我的试茶利器就是审评杯:茶样各5克,审评杯容量165cc。

审评杯是不用洗茶的,也不用过滤的,以下是第一泡,坐杯(浸泡)时间1分钟。

干茶的香气是:

软枝:青草香

梅占:幽兰香

毛蟹,枇杷花香

本山:清香,微带桂花香

第一泡坐杯1分钟。审评:

软枝:香气:清香;滋味清醇,有“乌龙味”

梅占:香气:幽兰香,滋味清爽稍淡

毛蟹:枇杷香,口感甘醇

本山:清香略带桂花香型,滋味浓醇

第二泡:坐杯1分钟

软枝:清醇

梅占:清醇兰香

毛蟹:甘醇枇杷香

本山:醇厚

第三泡:坐杯2分钟

软枝:清醇鲜爽

梅占:鲜醇带花香

毛蟹:甘醇带花香

本山:清香浓醇

第四泡:坐杯3分钟

软枝:清醇微苦

梅占:甘醇鲜爽

毛蟹:甘醇

本山:浓醇

安溪乌龙茶除了铁观音一大类之外,还有6个主要乌龙品种:本山、黄金桂、毛蟹、梅占、软枝乌龙、大叶乌龙等。其中黄金桂本名黄旦。黄金桂特点鲜明,只要喝过,消费者一般可以自行辨认。软枝乌龙和大叶乌龙比较少单独制作,一般只做成色种。本帖所采用的四种成品茶都是纯种茶园采摘制作的单种乌龙茶。

软枝乌龙也叫做小乌龙、早乌龙。

左边是:小乌龙(软枝乌龙)

右边是:大叶乌龙

很多人把软枝乌龙误以为是本山噢。

加深一下印象,什么品种都不像的那种茶叶就是软枝乌龙。

梅占:

是安溪乌龙茶特有品种。以香气高雅,清幽而得名。有“梅占百花魁”的说法

特点。叶片狭长,叶片上夹。

毛蟹:

是闽南乌龙茶的一个重要品种。这是10月25日采下来的茶叶。

放在凉青架上,要铺平茶叶要很大的技巧性的,要力度和技巧性的完美配合。

茶主林贵升:擅长手工、半手工制茶:

净茶与毛茶的区别:

第四泡:

温润泡茶汤色泽还是挺深的:

第一泡:

第二泡:

第三泡:

叶底:

看看毛蟹的:

毛茶净茶对照:

第一泡

第二泡:

第三泡:

这个毛蟹茶是传统半手工正味型炒法的,香气很高,枇杷香型,带点毛蟹特有的鲜味。

注:内容来源百度贴吧-茶吧,作者/实话铁观音,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吉普号小乌龙亮相“第二届昆台美食文化节”

9月16日-30日,在“山海同云·明月同乡”2021年(第二届)昆台美食文化节中,吉普号旗下小乌龙系列袋泡茶亮相,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山海同云 明月同乡

一杯茶连起两岸情/

本次美食文化节由云南省台湾同胞联谊会、昆明市海峡两岸交流协会、昆明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盘龙区台联、盘龙区文旅局、盘龙区商投局、盘龙区东华街道办事处、盘龙区青云街道办事处、昆明星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瑞鼎城爱琴海)、雪力国际有限公司联合协办。

希望通过开展“美食+文化+直播+洽谈+签约”等一系列活动,宣传和推广昆台两地的特色饮食文化,增进昆明市民和台胞之间的心灵契合,构建两岸经济文化融合发展新平台。

活动线上线下结合,包含了云集市、云展演、云洽谈、云签约和云旅游等版块,线下美食云集、线上互动活动丰富。

吉普号积极配合,将直播搬到现场,就展示售卖的小乌龙系列袋泡茶为大家做了详细的讲解,让不在现场的客户也可以方便购买。

/台湾原种 腾冲优育

成就森林有机乌龙/

吉普号袋泡系列中的乌龙茶原料全部选用来自台湾、在腾冲高黎贡山种植的茶树。

腾冲上个世纪引进台湾原种青心(软枝)乌龙品种,利用优良的茶树品种和先进的制茶技术,再借助腾冲高山多湿的气候环境,以及海拔2300米高山的地理优势,成就了高山乌龙的优秀品质和口感。

当地人充分借助自然优势,采用粘虫板物理防虫、绵羊除杂草,不用化学肥驱虫药。借助富含磷、钾、钙、镁等矿物质的火山灰土种植,使得这片茶园从未使用过化学肥料,因此连续13年获得欧盟有机认证。

可以热泡但更适合冷泡的冰甜小乌龙,自2020年上市,很快就成为当之无愧的王牌单品,年销量超过23万盒。

软枝青心乌龙的香气融合高黎贡山的风土,产生了独特清新的“森林香”,只用丢进矿泉水瓶,就可以获得一瓶来自大山深处的森林甜香滋味。

随后,吉普号又结合大众需求,建立袋泡子品牌吉茶庭,开发了蜜桃、桂花和炭焙乌龙以及荷叶普洱、春尖茉莉等袋泡茶,让不同种类的云南茶以更方便的形式进入大家的生活中,随时随地喝好茶。

古胜潭:以茶圆梦,两岸同心!跨越海峡的青山绿水情

跨越海峡的青山绿水情
——记炎陵台商古胜潭先生

古胜潭在龟龙窝茶园(中新社刘曼/摄)


在炎帝神农氏安寝之地炎陵,有这样一位来自台湾的古稀老人,跨越茫茫海峡,24年如一日坚守在青山绿水的大院龟龙窝,凭一支来自台湾台中的“梨山乌龙”在当地散叶开枝,引来茶香万里,演绎了一曲饮水同心、青山意长两岸一家亲的动人故事。他就是荣获“湖南最美茶园”的经营者台商古胜潭先生。

扎根炎陵: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24年前,事业上接连失意的古胜潭在了解了祖国大陆的对台利好政策,亲历众多台商投资祖国大陆获得生机之后,他带着多方筹集的400万元随同几位同乡来到湖南株洲炎陵。在罗霄山脉东南边陲,炎陵县大院农场的龟龙窝海拔1600多米,平均气温12.6℃,周围峰峦叠嶂,溪水纵横,森林茂密,土壤深厚肥沃,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生态条件。从台湾千里迢迢初到这个深山角落,只一眼,就让这位46岁的台湾“成功农民”爱上了这里,虽然最先选种的台湾新世纪梨遭遇了“水土不服”,他面临合伙人撤资、投资失败的压力,但他坚持忍受寂寞独守龟龙窝,从一个山头走到另一个山头,一遍又一遍地翻看炎帝神农氏的书籍,在这片宁静的山地寻找出路,他深知,自己的失败不是政策不好,而是在不适宜的地方种了不应该种的东西。在机缘巧合之下,他想到了高山茶,想到了自己梨山茶农世家种茶制茶卖茶的经验,他当下开始在他的梨园上改种“梨山乌龙茶”,凭借着自己对茶叶的热爱与执着,凭借着多年来摸索出来的茶叶经营理念以及对市场的准确把握,他再一次点燃起创业的豪情,在逆市中闯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人淳朴、环境好、气候舒适”,是古胜潭对炎陵的第一印象。“我已在大院农场扎根,也将在这里终老”,便是古胜潭对炎陵最长情的告白。一眼万年,一缕绵延不断的同胞情谊,让这位在炎陵沉淀了壮年迈入古稀的台湾人钟情于此,爱得深沉。

以茶圆梦:汗水浇筑最美茶园

“茶的根就在祖国大陆!《茶经》中有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炎陵是炎帝神农氏的安寝之地,种茶制茶历史悠久”。谈及茶的历史,古胜潭如数家珍。从2003年他从台湾引进软枝乌龙茶树,在原来种植梨树的地方开辟出40亩茶园,到试种成功又不断增加投入到如今的1500茶园,他并不是一帆风顺。2008年的那场冰灾让本可以迎来第一次收成的茶园冻坏了大半,他不得不忍痛把被冻坏的茶树修剪到离地20公分,一切又从头开始。“宝剑锋从磨砺出”,一次次的挫折与失败,让他更加专注与努力,2010年,茶园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收成,800公斤干茶,首批茶叶的品质甚至超过了台湾顶尖的高山乌龙茶,荣膺首届“中国国饮杯”特等奖,一鸣惊人。此后,龟龙窝茶园产出的茶叶,先后荣获全国名优茶叶评比特等奖、一等奖、优秀奖等8项大奖,远销广东、上海、台湾、新加坡等地,大院乌龙茶开始远近闻名,古胜潭也是功成名就,成为大家熟知的“台湾古先生”。

2016年,这处常年高山云雾缭绕、溪水甘露滋润的茶园获评湖南“十大最美茶园”,身为园主的古胜潭很是骄傲。“这是湖南海拔最高、生态最好的一个高山茶园,茶苗是从台湾引进的“软枝乌龙”,遵循台湾的制茶工艺,茶香悠长、口感极好”。他对着一批批来茶园考察的客人们这样介绍。加强两岸交流、促进心灵契合一直都是他心中的梦,他每每回到台湾,都会带上大量龟龙窝茶叶送亲友,开品茶会,讲龟龙窝乌龙茶的特点,让大批的家乡人转变了对大陆的“高山茶”的看法。他热衷于两岸茶叶交流,多次从台湾请来专家,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的专家进行技术交流,并为当地茶农授艺,通过他的努力,台湾制茶工艺里的“浪青”这道工序被湖南茶企吸收并添加到生产中去,越来越多来过他茶园考察的专家自愿担任起了龟龙窝茶叶在台湾的推广大使。

尽管已是古稀之年,尽管家乡亲友深深牵挂,古胜潭并不打算卖掉茶园,而是将每年的利润又全部投入到茶园的开发及品质提升中,他依旧充满信心地走在茶旅融合的发展路上,期待着,龟龙窝的3000亩山地上种满软枝乌龙茶树,在茶园开发观光、休闲特色旅游项目,他的茶园越来越美,两岸的交流越来越深,大院乌龙茶香越飘越远。

两岸同心:我心无愧是龙人

2019年,在以“中华同始祖,两岸一家亲”为主题的己亥年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论坛上,古先生深情地说:“对我,对我的茶园,市里、县里、场里的干部、专家十分关心,各种帮助、各种支持,一天一夜也说不完,真的是‘两岸一家亲’”。从最先开始他租赁龟龙窝的荒山时,大院农场派专人走村串户协调关系,到之后他种的梨树“花而不实”,县农业部门派出专家前往调研论证,提出改种的建议,再到茶园山顶通电、通信、修路时村民们不计报酬帮忙出力,疫情期间村民们对居家隔离的古先生的嘘寒问暖……让古胜潭先生对这片土地、这群人感情深厚。在他的引领下,炎陵县一改茶树品种不优、种类单一等缺陷,依托他的“软枝乌龙”改良旧茶园,一些贫困村、贫困户把种茶当做脱贫的新门路,新茶园不断涌现,炎陵的茶园总面积从2000年的5000亩,拓展到如今的15000亩,古先生按季节依次生产的绿茶、青茶、红茶的技术也被纷纷效仿,炎陵茶叶种类多起来了、销路更宽了、优良技艺也融合起来了,龟龙窝成了两岸茶叶新技术的交流地和实验园,真正实践了两岸同胞常来往、抱成团、互帮忙。

他感恩创业之初失败后乡亲们的支持,感恩自己在离家数千里的这个村庄得到的各种温暖,“我不能辜负这些纯朴的乡亲。”古胜潭说。每到采茶季,他都请周边村民上山去采茶,多的时候有300人同时采鲜茶,勤快的一天能赚300多元,茶园2019年支付给当地村民的工资,就有近200万元。自打古胜潭先生来大院种茶,当地的村民很少出去打工了,因为他们在家门口也能赚到钱。如今,炎陵县大院农场的一些村民在古胜潭的影响下,都在自家的地里种上了软枝乌龙茶树,古胜潭不仅提供扦插茶树苗,还义务指导村民们种茶、制茶,并承诺可回收鲜茶叶,他用实际行动实现着“两岸一家亲”的美好愿景。

古先生曾在交谈中真诚地说:“‘到此有怀崇始祖,问谁无愧是龙人’,两岸同文同种,我们都是中国人”。这位1997年踏上中国大陆的台湾人,用最朴实的行动,24年来孜孜不倦、深情演绎着他的赤子情怀,他的台湾情、中国心。

原标题:以茶圆梦,两岸同心!跨越海峡的青山绿水情

注:内容来源人民资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79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