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软枝乌龙价格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台湾茶那么多,哪个才会适合自己?

台湾茶,在许多人眼里,就是一个口味,那是宝岛风情的香韵与滋味。


慢慢认识台湾,才知道台湾是个神奇的地方。它不仅地型独特,整个岛中间高,两边低,岛内最高地玉山主峰海拔达到了3952米,而且整个海岸线更是长达1566千米,再加上它自北向南由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到热带季风气候。这样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造就了富饶的特产,也造就了风格各异的台湾茶。



台湾由南到北,由西至东虽然几乎都产茶,但风味却差异甚远,主要以乌龙茶的各式品种为主,以不同的产区和工艺作区别。大家耳熟能详的冻顶乌龙、奶香味浓的金萱乌龙、高冷的梨山茶、大禹岭茶、美丽的日月潭红茶等等。


可能大家或多或少喝过某款台湾茶,但是却困惑那么多种类的台湾茶,如何选到自己喜欢喝的那款茶呢?



本期,杯小茶要给大家推荐的是台湾茶的专场。此前杯小茶深入宝岛体验台湾风情与茶山风土,本期的推荐将结合台湾实地的体验、每个产区的特点以及每款茶本身的特色带大家更好理解不同的台湾茶、帮助大家选到适合自己的茶。


本期介绍的台湾乌龙,活动限时3天全部打8折!相信老茶友们都知道,这些台湾茶平时很少做活动,价格也很少有这么优惠的。过了活动期,价格都恢复原价,茶友们请尽快入手喔!


本期推荐的茶都可以配礼盒!高冷系的三款茶,单罐配送精美礼盒!其它的茶,双罐可配送礼盒!两种礼盒,大家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入手喔!


首先,入门台湾茶,杯小茶强烈推荐茶友们试试典型的芬芳系。它们分别是奶香的金萱乌龙与桂花香的翠玉乌龙,清香的冻顶乌龙还有熟香的阿里山乌龙。


芬芳系的茶,更适合入门的茶友,每一个茶都是各自的典型代表。如果四个茶一起泡,那种感觉大概就是在“选美”!四款风格不同的茶叶展现在你面前,非常花香奶香都非常软糯清新。




金萱,台茶12号的别称。它翠玉,同为1981年改良茶树品种,是成功的新一代台湾茶。杯小茶曾经推荐过多次,那浓郁的奶香征服着上万的茶友。


一旦喝上这款金萱,每个人都会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这款茶的奶香味简直香得让人觉得不像话,却又是真真正正来源于自然的茶叶。



翠玉,则是台茶13号的别称,堪称「蕙质兰心」的经典之作。翠玉乌龙,跟金萱乌龙就像双胞胎一样,有着相似清爽的滋味与口感,却有着桂花伴着玉兰花香的独特香气。


入口时桂花满溢的滋味,加上吐息时一缕清雅玉兰花香,清香扑鼻,滋味清爽。它足够地香,仿佛隔着屏幕都可以闻到扑面而来的桂花香,直勾勾地打动每个闻过它的香气的人。它口感清新,茶汤金黄,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含自然花朵的香气。




冻顶乌龙,出产于台湾中南部鹿谷乡冻顶山一带,因山高多雾,山路陡滑,茶农们上山采茶必须“冻”起来绷紧脚尖,避免滑下去,才能到山顶,故称“冻顶山”。山顶叫冻顶、山脚叫冻脚。


冻顶山山高林密,土质好,茶树生长茂盛,茶叶品质佳,但产量有限,属于台湾特有的名茶。有淡淡的花果香,茶汤金黄,口感甘醇温厚。



阿里山乌龙茶,台湾高山茶的代表之一,产于台湾省嘉义县大阿里山区。


其风格更偏向焙火甜香,茶汤中保有花果香,汤感扎实,是老茶客的心头好。


轻啜一杯阿里山乌龙茶,轻而不腻,飘而不杂,一滴入魂。空谷幽兰之味,低吟徘徊;焙火甜香,隐隐跃动。清灵而复杂的滋味,非常受欢迎。




东方美人,属于乌龙茶。


东方美人的外观颇显美感,由于虫子的叮咬,加上重发酵的工艺,叶身呈白绿黄红褐五色相间,斑斓美丽。其叶背和芽心上细小的绒毛清晰可见,隐隐泛着荧光。


乌龙茶的发酵程度一般在15%-20%之间,而东方美人的发酵程度大于50%,有的甚至高达70%。风味非常接近红茶,却又不失乌龙茶的奇香,是世界上发酵程度非常高的乌龙茶。




享受台湾茶,一定不能够错过台湾的“高冷茶”。


杯小茶这三款非常优质的高冷茶,归到“高冷系”。在台湾,海拔两千米以上的地方,海拔高,温度低,茶叫高冷茶,种的蔬菜也叫高冷菜。


由于海拔高、气候、地域、土壤、茶园条件、制茶工艺不同,这三款茶的品质优于入门款,是有别于芬芳系的花果香,有着更冷艳、更馥郁的香气滋味。




杉林溪位于台湾南投竹山镇,属阿里山支脉。林溪高山茶的树种多为软枝乌龙,因茶区终年早晚云雾笼罩,环境冷凉,故此茶高山气浓厚。


又山间杉树茶树交相掩映,使得茶有冷香,这是杉林溪高山茶的一大特色。


手工精制,茶汤金黄、亮丽,滋味甘醇,入口饱满,香气轻扬悠雅,是台湾高山茶的代表品种。




梨山地处台湾台中市,与南投县及花莲县交接,高山气候特别显著。


梨山茶芽叶柔软,叶肉厚,果胶质含量高,香气淡雅,茶水色蜜绿显黄,滋味甘醇,滑软耐冲泡,茶汤冷后更能凝聚香甜。


梨山让杯小茶印象深刻的,除了巨好喝的梨山茶,还有又大又甜的梨子。高山茶园比我们想象中的景观似乎要丰富许多。果园与茶园相伴相生之外,值得称奇的是,居然还有大片大片的菜园,尤以高丽菜和大陆妹居多。




海拔高度在2200公尺以上,是目前全世界生长海拔高度最高的乌龙茶产地,所生产的高山乌龙茶口感醇厚,香气芬芳,一般认为是台湾高山茶中非常非常优质的产地。


大禹岭茶之所以广受欢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地处2600 公尺的高山,寒冷且温差大,在这种环境下茶树生长缓慢,因此茶质幼嫩,茶味甘醇,加上当地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得天独厚的环境造就出独一无二的好茶。


所谓“冷香”,非言语可形容。


冲泡后,果花香清扬芬芳,因为是半发酵的缘故所以茶味清爽许多,入口就能感觉到它的清扬细腻,花果香独特,带有冷矿山特有的山场气意,落喉甘滑韵味饱满,色、香、味、甘,回甘迅速有层次,喉韵甚佳,回香绕舌不退。




台湾炭焙乌龙茶,回甘特别,有独特的口感,品尝之后喉咙特别的舒爽,带有较强的烤香味。


精选上等木炭以精致烘焙,令茶味醇厚富有弹性,韵道十足。有人说以炭焙乌龙颇似老友倾谈,愈久愈有情意,一段时间不见面就若有所失。





台湾利用岛屿中天然山丘种植茶叶,选用优质嫩茶叶经过加工精制而成,茶叶枝叶结实、茶汤红润,品饮甘甜回味、口感醇厚,是台当地历史悠久的红茶特产。


确实,从印度阿萨姆迁来台湾南投的,从骨子里就是红茶,只有制成了红茶,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它的优势,保留了它的风骨。




肯定有茶友还有疑问,到底台湾茶好在哪里?


介绍的台湾茶这么多,但是杯小茶相信大家一定可以从里面选出自己喜欢的口味。除了各个茶本身的特点外,其实台湾茶也有总体的风格体系,下面是台湾的风土,茶友们读过之后,一定会对台湾茶刮目相看!



来到台湾,我们穿梭在高低不同的茶山上,身置环顾四周,山峦起伏绵延,有着另一种宝岛的风情。


一路走走停停,茶树齐整在山间散落分布。新发的茶芽,散发出宝绿的光泽,每一次风吹过,叶叶相连,就相当于做了一次摇青。站在茶园里,可以感受到隐约的香气飘盈四散。



一路寻访台湾茶,我们深知台湾高山茶的品质优秀是有原因的。


土壤是一方面,脚下的土地最为真切。这里的土壤土质疏松,夹带大量的沙石砾岩,倒是和福建武夷山一带岩茶的土壤环境颇有几分相似。这样看来,陆羽在《茶经》中关于茶叶生长土质的论断,无论在世界上哪个角落,都像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高海拔的气候环境更是不可复制。高山云雾出好茶,这直接为茶叶果胶质丰富、芳香物质多元奠定基础,制作出的茶叶也不苦涩,且非常耐泡。再加上一年只产2到3次,量少且珍稀。


茶园管理的理念非常淳朴。你可以深刻体会到台湾种茶人对自己土地的珍惜。奉行自然农法的他们,对农药和肥料的使用相当克制。他们深深知道养好土地,才能够得到土地带来的馈赠!



灌溉的水源也非常有意思。置身于不折不扣的云端茶园,水源大都源自于高海拔水源地的泉水及雪水,经由输水管线的输送,遍布于产区的各个地方,便利的灌溉系统确保茶树时刻享受充分滋养。


制茶的理念也非常不同。与当地茶农聊天,他们真的对于做好一款茶有非常多的话愿意分享。从茶叶应该如何采摘,讲到采摘不同老嫩程度叶子的好与坏;从茶叶应该如何做青,讲到温度湿度以及时间的控制会造成不同的香气滋味。关于茶叶的工艺,几乎毫无保留地满足了我们对于一款好茶的好奇心。真的非常非常认真,也非常愿意把他们所知道的东西分享给我们。



如果有一天你也深入台湾茶山,我想你一定会被这里人的勤劳和智慧所感动,更为这片土地所润养出的茶滋味所震撼。请记住,这些都是台湾最美的“风景”。




喝台湾茶,许多茶友会介怀台湾茶到底正不正的问题。


本期推荐的台湾茶,全部都是台湾原装,大家打开包装便可立刻感受到宝岛的清香气息喔。



我们对于每道过程都严格把关,让您喝得更放心。只有品质足够好、质量认证过关的茶,才值得推荐给茶友!


SGS是全球领先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这款茶也经过了SGS近乎严苛的考验,食品的安全得到了保证,喝起来更舒心。




本期介绍的台湾乌龙,全部打8折活动限时3天相信老茶友们都知道,这些台湾茶平时很少做活动,价格也很少有这么优惠的。过了活动期,价格都恢复原价,茶友们请尽快入手喔!


这些台湾茶,无论是品质还是包装都非常棒!买下来自饮或者送人都非常合适!


本期推荐的茶都可以配礼盒!高冷系的三款茶,单罐配送精美礼盒!其它的茶,双罐可配送礼盒!两种礼盒分别如下,大家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入手喔!


台湾梨山茶的介绍

此款梨山茶所在的茶园,位于福寿山附近,海拔2300至2500米(福寿梨山茶是梨山茶中最好的)。制作人也是我们熟悉的台湾一级茶叶品评师卓静芬老师。


同一片茶园、同一位制茶师的梨山茶,我们在2017年1月初给大家优选过一次冬茶,当时的好评率几乎100%。这次优选的是春茶,品质也是相当优异的!


此次优选,我们跟卓静芬老师争取到了251份茶,每份75克。近年来,真正的梨山茶日益抢手,价格也一路上涨,市场上,像这种高端的台梨山茶,价格可达558元/份。


但我们还是要坚持优选原则,以298元/份的价格给到大家,会员价288元/份。(另需支付6-8元不等的邮寄费,新疆、西藏15元)


因为量比较少,所以要进行一定的限制哦,每人最多可抢10份,每2份还会配赠一个精美的手提袋。


懂茶帝会员,享有会员专享的各项特权,包括优惠价、提前抢茶等等。


关于梨山茶

在很多茶友的心目中,台湾最有名的茶应该是冻顶乌龙。


其实,很多茶友有所不知,就产区而言,台湾茶最好的代表是大禹岭和梨山,大禹岭海拔在2200米以上,现在的产量非常少;梨山茶的海拔在2000至2600米,气候条件也非常之好。而冻顶乌龙则在大禹岭和梨山之下,海拔约600至1000米。


梨山地处台湾台中市,与南投县及花莲县交接,是全台湾海拔最高的高山茶产区,其海拔高度高达2600公尺。


梨山的高山气候特别显著,制作出的茶叶极少有因萎凋不足所带来的生涩与臭青感的。梨山茶芽叶柔软,叶肉厚,果胶质含量高,香气淡雅,茶水色蜜绿显黄,滋味甘醇,滑软耐冲泡,茶汤冷后更能凝聚香甜。


台湾高山茶区概况(点击可查看大图)


抢茶注意Attention

1、总共只有大约251份茶,抢完为止。


2、拍下茶叶后,一定要尽快完成支付,否则订单就会取消,好茶就落入他人之手啦!


3、严禁恶意刷单(不得以同一账号或同一地址刷单),一旦发现,小懂要出严惩大招哦!


数量有限,抢完就没有了哦!我们会在活动结束后3天内给大家寄茶,大家不要着急哦!


质量保证



终于被你滚到底了

通过国际知名机构SGS检测,所检470项农残全项达标。(点击可查看大图,下拉滚动条查看全部检测报告)


制茶师、台湾一级茶叶品评师卓静芬质量保证书


以下为卓静芬质量保证书详情:

发酵程度20~25%左右,海拔2300~2500米,位于福寿山附近(农场外茶民种植),有悠长桂花香和高山茶气。


外观壮硕、匀整,为5~6年茶树新茶,茶汤清甜、甘醇,喉韵佳,活性佳。


保存方式:存于冷藏或阴凉处,建议1年内品饮,真空状态保存期2年。


这一片就是梨山茶的茶园啦!图片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哦,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茶树,是不是有种要醉氧的赶脚?不要惊讶,这里是海拔2200-2500米以上的、台湾最好的茶区之一。



干茶紧结、壮硕、匀整,墨绿而有光泽,闻着有淡雅、悠长的花香,很是舒服。


茶汤淡黄中带绿,清澈透亮,清甜、甘醇,花香馥郁而高雅,高山气韵很足,梨山茶的高冷气质尽显。


叶底


叶底肥厚,柔软而富有弹性。有一定的茶梗,大家不要意外哦,台湾乌龙是软枝乌龙,茶梗是甜的,不苦涩。


每一份茶叶都采用真空包装,并且装进了一个精致的小铁罐中,茶叶的保护工作是做得相当好的。每2份茶还会送一个手提袋哦!


冲泡及贮藏方法

冲泡方法:投茶量约为7-8克,茶水比例大约为1:22;或根据容器大小而定,约为有效容积的2/5至3/5。


用沸水或接近沸水的水温冲泡,要快速出汤,前几泡最好几秒钟就出汤,之后可顺次延长浸泡时间。


贮藏方法:原包装常温下保存即可,开袋后要注意密封、避光、防潮。2年内饮用滋味最佳。

西藏也产茶!中国茶叶种植版图中的新星,你了解吗?

是时候,更新你对“藏茶“的理解与认知了!

时至今日,百度搜索“西藏地区产茶”吗?有一半答案依然是:不产茶。

同样有趣的是,在刚刚过去不久的第四届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西藏展馆的亮相可以说是赚足了关注度。而,几乎所有人进入西藏展馆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西藏也产茶吗?”紧接着便是:“西藏产什么茶呢?”

殊不知,喜马拉雅圣茶、藏地茶、墨脱茶、雪域茶谷……西藏展馆里,产自西藏的茶叶已是琳琅满目。

大多数茶客并不知道,西藏地区其实是产茶的。即便是业内人士知道西藏产茶,但对于西藏所产茶叶的了解并不深入。

西藏不出产茶叶的历史早已终结。而今,西藏产的高原茶,已经开始销往内地。

不止于此。日前,经过多方努力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西藏林芝易贡茶场所产的首批价值10万元、17箱680罐精选红茶完成了出口货物检验报关手续,并顺利通关,实现了西藏高原茶叶出口“零”的突破。另有价值10万元的17箱绿茶(今年新茶)正在进行产品包装,预计6月底前将完成出口货物检验报关手续。此次西藏高原茶叶的出口,不仅为西藏高原茶叶拓宽了销售渠道,有力提升了高原茶叶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同时也为西藏茶叶走向世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西藏悠久和独特的饮茶文化

在藏族家庭中,几乎家家必备茶叶。

藏族民间谚语云:“宁可三日无饭,不可一日无茶”“汉族饭饱腹,藏家茶饱肚”。无论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甜茶馆,亦或是一日三餐及迎客必备的酥油茶,无不昭示着茶在高原人民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身处高寒地带的藏族人民常食牛羊肉等高蛋白、高热量食品,助消化、解油腻的茶叶,成为了如同粮食、肉食等一样的必需品。

历史上西藏不产茶,饮茶只能从外地运送。在“汉地”,民间往来和军队作战都需要大量的马匹,而西藏盛产良马,两者间的需求也就推动了“茶马互市”的出现。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西藏地区对于茶叶的需求巨大,因此历代中央王朝也都将茶叶作为节制西藏的政治砝码。由此诞生了以“茶马互市”为主要交易的“茶马古道”,以及管理“茶马互市”的官方机构“茶马司”,并制定了藏区用茶的生产、销售、贩运、税收、价格、质量、监察的一系列法规和制度。

历朝历代中央官员巡视西藏时,茶叶也必被列为首要贵重礼品之列,赠与西藏官员和藏传佛教寺庙,以示恩惠,以加强西藏地方上层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可以说,茶叶不仅是藏族人民的“民生茶“,也是中国从古至今沟通内地与西藏的重要经济、政治、文化纽带。

2西藏不产茶历史的改写

西藏茶产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得以快速发展。

1956年,西藏从云南引进茶种试种,但成活量极少,初次试种以失败告终。1960年,原十八军留藏复员干部留驻易贡建设军垦农场,再次引种茶树,经过多次尝试后试种成功,并且在1970年成功实现小面积种植。1971年,西藏工委做出了《关于在西藏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决定》,先后从云南省和四川省调进10万kg茶籽,在海拔1570~3700m的20多个县试种,虽在一些地区因地理和气候条件限制未试种成功,但仍在林芝市的米林、察隅等县成功开拓了一片新茶区。

随着政府对茶产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增强,西藏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也随之增加。从此,西藏也开辟了自己的茶园,结束了不产茶的历史,打破了海拔1900米以上不产茶的禁言。

作为西藏比较有代表性的茶园、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茶场,易贡茶场在西藏自治区乃至全国名声远扬。易贡茶场地理环境优越,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茶场至今仍保存有西藏历史上第一块规模种植的茶田以及场部的“将军楼”建筑群、西藏自治区党校旧址礼堂等历史文物建筑。易贡茶场种植最多的品种为四川中小叶群体种,新种植的有福选9号、梅占、福鼎大白茶以及软枝乌龙等茶树良种。2021年5月,易贡茶场以优越的自然茶园风光被评为“中国茶产业T20最美生态茶园”称号。

△易贡茶场图片来源“易贡茶场”公众号

上世纪70年代就有试种茶叶的墨脱,2012年也开始大规模引进内地名茶名种。墨脱县因经济发展落后,一直被称为“高原孤岛”,但其处于北纬30°附近,有着与西湖龙井、安化黑茶、印度阿萨姆邦等名茶产地相近纬度位置,有机种植环境得天独厚。自2013年墨脱县公路通车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墨脱县已成为林芝市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种植的茶叶品种主要有福鼎大白、铁观音、名山特早213、储叶齐、梅占和4号茶等多个品种。

△墨脱果果塘大拐弯处远眺茶园图片来源@只喝百事

察隅县茶叶种植发展较晚,2017年始进行茶叶种植。主要种植的茶树品种为福选9号、梅占、名选131号、软枝乌龙。2020年4月,易贡茶业有限公司在察隅镇卡地村收购茶青171kg,察隅县首次实现了产茶。

如今,在西藏墨脱、察隅、波密、米林等地,茶田纵横,茶产业作为西藏新兴的绿色产业,受到国内茶界的重视。据了解,近年来,林芝市精选优良茶树品种进行种植,以高原有机茶为引领,全力打造高原绿色生态茶。

目前,林芝市农业农村局也在进行大规模健康茶茶叶基地建设,截至2020年5月底,林芝市已完成健康茶种植4万余亩。“十四五”末林芝市将完成10万亩健康茶原料基地的建设任务,满足林芝市茶市场需求的同时,为周边地市供应西藏本土的绿色健康茶。

无疑,西藏茶区是中国茶叶种植版图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西藏茶产业的发展,必将改变“藏茶”现有格局。而做为茶叶消费大省的西藏,是否会因其茶叶种植的大力推广,而成为西北茶叶市场的要地,还有待观察。

3西藏茶叶消费结构及市场变化

人们谈西藏的茶,首先想到的都是酥油茶。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使得加盐、加酥油的酥油茶,以及奶茶、甜茶等调饮茶成为藏区的茶饮主流。

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在保证品质的情况下,藏茶一直是以低价策略供应藏区,以保证民生。而对于定点作为藏茶边销的企业,国家也对其实行民族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扶持政策。

但是,随着现在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型以及消费升级的到来,在满足藏区基本生存用茶供给的前提下,很多企业也开始研究口感及品质的升级,以适应更高要求的藏茶品饮市场。

世界屋脊洁净的环境以及独特的气候资源使得西藏所产的茶叶品质优异,成为了当地高端茶叶,供不应求。

△墨脱绿茶

△墨脱红茶

西藏茶叶的消费结构,也开始在悄然变化。西藏商务厅的数据显示,过去边销茶占西藏茶叶消费的98%以上;2000年以后,红茶、绿茶、花茶等逐渐流行,已占自治区茶叶销售的15%以上。铁观音、大红袍、云南普洱等名茶也不断进入高原市场。

同时,藏茶也开始慢慢探索一条“内销”之路。而主打养生保健牌的藏茶,也在逐渐在内陆地区备受追捧。其收藏价值也日渐引起一些藏茶家的注意,为藏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全国各地茶博会上,也总能看到藏茶的身影。

4藏茶新篇

近年来,西藏高度重视发展茶产业。在林芝,茶叶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据林芝市墨脱茶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在第四届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喜马拉雅圣茶以“发展特色有机茶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代表西藏助农特色有机茶品牌参展,收获颇丰。“莲花秘境”墨脱县交通不便,而茶叶就地加工、轻便运输、保鲜期长的优势,使得墨脱找准了致富的突破口。

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墨脱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实体店(网店)”的销售模式,建设茶叶加工厂,由企业负责收购茶青、加工、包装、销售工作,在拉萨、成都、林芝、墨脱等地均开设墨脱茶实体销售网点,并成功入驻京东、天猫,突破地域、交通等各因素的限制,打开了西藏茶的全国销售网络。

据了解,目前西藏已投产的茶园规模小,产量较低。西藏自产茶叶,无论是品种还是工艺,均引进于内地,目前也还尚未形成自己稳定的工艺标准和口感风格。而目前西藏茶产业发展另一大制约因素,便是缺人。尤其是茶叶种植、加工、管理和经营人才更加稀缺。

人们对西藏的向往,不仅仅是因为其一尘不染的圣洁,还因为天赐良物于斯。林芝作为茶马古道上的千年驿站,藏区出产的毛皮、药材等和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等,在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如今,林芝更是成为西藏茶叶的主产区。

而林芝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也是西藏茶旅文化走向未来的根基。生态是吸引力与基础,文化是精华与“密码”,而旅游则是纽带与筋骨。近年来,西藏积极运用好高原有机茶元素,深入挖掘林芝文化底蕴,引导并支持发展“茶+旅游”“茶+文化”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全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向外推广西藏茶叶产品和特色文化,打造西藏新名片。

茶香千载空悠悠!透过一缕缕茶香,仿佛可以听到昔日茶马古道上悠扬的铃铛声,再次响起。

来源:说茶ShowCha、作者:说茶传媒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