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日照绿茶广告目标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山东日照岚山区:“南茶北引”起家,十年位列“中国茶业百强县”!

十八大以来,中国茶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10年。六大茶类齐头并进,茶叶总产量、总产值、销售量和销售额等多项经济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茶产业发展离不开茶区、茶企、专家的匠心精琢,这十年,有成就也有曲折,它们是宝贵的经验!更是下一个十年的风向标!让我们用一段段精彩的奋斗史,共同见证中国茶产业的非凡十年!

作为位于中国北方仅有的几个产茶区之一,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也是山东“南茶北引”最成功的地区之一,也是北方茶叶产业先行示范区。

十年

看岚山区茶产业成绩岚山区历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全区建成了朝元山、北垛山、南北山等八大流域,涉及8个乡镇街道、263个行政村的茶叶产业格局。2012年茶园总面积10.9万亩,其中成龄茶园9万亩,年干茶产量6750吨,种植业产值6.7亿元,平均亩产值7420元,茶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1.4亿元。

经过十年发展,岚山区茶园总面积达到16.2万亩,其中成龄茶园15.7万亩,茶农户有28298户,年干茶产量1.1万吨,种植业产值13.75亿元,平均亩产值超过8600元,茶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8.8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省首位。

岚山茶园美景

岚山区如何解决“南茶北引”的第一问题?

为鼓励推动茶叶种植与茶产业建设,岚山区实行茶叶优先扶持政策,通过项目、资金聚力强化茶叶基础配套建设,完成了茶产业体系建设体系,本土化茶树培育,茶园、茶叶基地建设等茶产业发展关键阶段建设!

1、加大政策精准扶持,厚植茶业成长沃土

岚山区先后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的实施方案》《日照市岚山区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2021—2025年)》等文件,区财政列支5000万元专项资金,在茶叶质量、品牌、生态及标准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扶持,着力提升茶叶质量水平,锻造优秀茶叶品牌。

2、优化品种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档次

岚山区立足本地实际自然环境情况,先后引进推广了白毫早、中茶108、龙井43#以及中黄、中白多个系列50多个茶树良种。经过多年努力,已建立了御园春、碧波等茶树良种选育基地,还建设了圣谷山、百满、万平、浩天等10多个无性系茶树良种示范基地,发展无性系茶园1万余亩。岚山采用白毫早、中白等无性系品种生产的产品多次获得“中茶杯”五星级品质评价和“中绿杯”特别金奖。

圣谷山态茶园

3、推进生态茶园建设,打造优良茶叶基地

岚山区以强化“山水林园路湖”综合配套建设为举措,以优化茶叶生产环境为目标,聚力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先后建成浏园、祥路碧海、百满等10多处生态基地,“百里绿茶产业带”业已形成生态优良、效益突出、茶旅融合的综合产业带。陈宗懋院士在浏园等茶叶基地现场调研时提出,日照茶业已经步入特色鲜明的生态模式。

百里绿茶长廊

“全国茶叶品牌建设十强县”的品牌培育之路

发展茶叶品牌,扶持本地企业发展是关键。岚山区现有涉茶企业302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7家;茶叶专业合作社392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家、省级示范社8家;

历经十年品牌培育,岚山区现有1个中国驰名商标、14个省级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和品牌体验店,80多支茶获得“中茶杯”等大奖。其中,圣谷山分别荣获2019世界绿茶评比会“最高金奖”和2019世界红茶质量推选金奖,浏园获得2016年“日本世界绿茶评比”金奖,十字明茶业荣获2019世界红茶评比大金奖。

在高标准茶园、产品方面,岚山区现有无公害认证茶叶55家90个产品,认证面积55924亩,绿色认证9家13个产品,面积3480亩,有机认证茶叶基地20处。

近几年,岚山区先后被授予“中国茶业百强县”、“中国名茶之乡”、“全国茶叶标准化建设示范县”、“全国农作物(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全国茶叶品牌建设十强县”等称号。

总结十年品牌培养经验,岚山区积极探索“行业交流、茶事互动、新品体验”的茶叶经营新模式,提高品牌知名度,拓展市场空间。

一是走出去。近几年岚山区先后组织重点茶叶企业参加国内和国际茶叶博览会20多场次,并通过“日照绿茶齐鲁行”、“日照绿茶北京推介会”等活动,宣传推介日照绿茶。

二是请进来。岚山区先后组织举办了2020茶茶产业发展峰会、2021中国岚山茶产业发展大会暨茶叶交易博览会和“2022茶起岚山—中国海岸绿茶春茶节”等活动,着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切实提高了日照岚山绿茶核心原产地品牌影响力。

三是亮起来。岚山区致力于擦亮“日照绿茶”品牌,先后在央视CCTV-17(农业农村频道)以“日照绿茶”品牌广告的模式进行宣传推介(播出20轮次)。与凤凰卫视合作,拍摄了《日照绿茶的过去、现在、未来》三集专题片,并将在山东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播放,现已完成前两个专题的剪辑。

茶产品打开市场走出国门

质量安全是后盾!

十年来,岚山始终坚持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质量安全为底线的茶叶发展思路,积极实施绿色防控措施,探索茶叶高质产销新模式,制定茶叶标准等,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促进本区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持续实施统防统治,探索绿色防控的新路径

岚山全区连续6年投入财政资金3000余万元(另外,2022年计划统筹资金1250万元)实施全域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以国有公司为实施主体,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组织方式,以“一统三停一严管”为措施,实现茶园化学农药减量、茶农减负和茶叶质量提升。

2、探索“溯源秤+惠农卡”模式,推进茶叶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岚山区在巨峰薄家口鲜叶交易市场等地率先实施了“溯源秤+惠农卡”模式的茶叶质量安全溯源体系。通过惠农卡实现实名交易,配合农残检测,实现原料可追溯,质量可控制,完善了“日照绿茶”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现已发放溯源秤128台套,发放惠农卡2.98万张,日交易量2000余批次,日交易额20万元以上。

3、以党建为引领,创新产业经营管理模式

岚山区坚持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推广“企业+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茶农”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建设党支部引领下的“日照茶仓”模式,发挥党支部的宣传引领作用、企业的市场导向作用、合作社的自我管理自我提升作用,实现企业提质、茶农增收、推动茶叶产业向组织化、标准化、产业化快速推进。2022年全区实施托管茶园4000余亩。

御园春钢架大棚智能一体化管理模式

4、以标准促发展,持续推进茶叶精细化管理

岚山区聘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专业团队,组织制定了日照绿茶、日照红茶8项团体标准,率先在国内建立茶叶全链条的团体标准。并以此为基础突进茶叶标准化建设,岚山区先后被评为“国家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示范区”,圣谷山、浏园春等企业先后通过欧盟、美国雨林、日本JAS、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多国有机认证。浏园获得山东首个茶叶出口备案。

拓展茶产业发展模式

软实力发力!岚山区深挖本地文化资源,积极推进具有岚山区特色的茶产业融合发展,以茶产业服务乡村振兴。

1、立足文化资源,深入开发茶产业文化

岚山区创新“茶-文化-养生”新理念,先后建立东山部落、康养中心,并对磴山黄海九寨沟开发项目进行进一步开发建设,开启了投资18亿元的白云山文化旅游与万亩茶园片区景观建设相结合的项目开发。

后黄埠茶园生态采摘区

2、立足区位优势,重点开发农业生态休闲游线路和基地

岚山区依托“海、茶、山”三大特色,打造了岚山百里茶叶特色产业带的茶旅结合精品路线。其中,投资2000万元新建巨峰镇“盐茶古道”旅游线路;发展茶叶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争引上级资金1300万元,新建圣谷山茶博园、百满特色旅游茶园、万平茶文化园3处产业融合示范园共计2000亩。

盐茶古道

3、立足特色农业规模,集中建设一批茶旅景点

岚山区借助当地旅游景区,依托“百里绿茶长廊”,建设小茶山旅游度假区等八大茶旅景点,发展观光旅游茶园1.2万亩。其中,淞晨茶文化园被评为国家级AAA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祥路碧海获得AAA景区认证,万平茶园获得2A景区认证,小茶山文旅综合体被评为首批山东省五星级民宿。

绿茶百里长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岚山区茶叶加工技术及科技迎新高1、茶叶育种水平提升

岚山区先后建立了御园春、碧波、冠清、淞晨和浩天等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开展茶树抗旱抗寒抗病虫害良种的选育及无性系良种的引种驯化和繁育推广。

其中,日照碧波茶业有限公司与日照市茶科所合作选育了鲁茶一号和鲁茶二号,并通过了国家级良种认定。日照市御园春茶业有限公司的无性系茶树嫩枝快速繁育技术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技术中的200多个关键节点已通过科技成果认定,相关论文在《中国科技成果》上发表,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山东冠清茶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建的日照沃土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实现了穴盘育苗与快繁技术的结合,加快了茶树无性系良种苗木推广速度,提高了北方无性系茶苗栽植成活率。

岚山茶苗扦插园

2、茶叶加工水平提升

在重点发展名优绿茶的基础上,岚山区加大了其他茶类花色品种的开发力度,相继开发出红茶、黑茶、黄茶、白茶和茉莉花茶等茶叶产品,开发了桑叶茶、明日叶、杜仲茶等多种保健茶,丰富了产品结构,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同时,岚山基于本地优异的茶叶原料基础,积极与湖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及中茶所等开展技术合作,研发并完善了红茶,白茶及白茯茶等的生产工艺,实现夏茶生产效益成倍增长,原先几块钱一斤的“粗料”变成了入口甘醇,有益健康的“金花茯茶”,成为日照绿茶新的效益增长点。并把茶叶深加工技术引入生产,开展了抹茶及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开发出茶饮料、茶食品,茶叶面膜及化妆品等系列产品,为茶叶产业链条拉伸找出来新路。

茶叶加工厂

3、茶产业高新技术提升

岚山区建成茶叶类科技创新平台14家,其中省级平台2家。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开展茶树良种选育繁育、高产栽培技术、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茶叶精深加工等高新技术引进。

中国农业大学在岚山农高区建立科研基地,开展茶园节水灌溉及水肥一体化技术课题研究;北京工商大学依托陆先生科技公司组建江北茶产业研究院开展茶叶食品药品精深加工研发。鼓励企业招才引智、招科引技,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加大研发及科技创新力度。圣谷山茶场与中国工程院刘仲华院士、湖南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包小村共同研发的“东夷茯茶”荣获第九届中国茶叶博览会全国名优茶遴选活动“黑茶—茯茶类”创新金奖。

深加工实验室

4、推进茶叶管理技术创新

岚山区实现绿色防控全覆盖,积极推广杀虫灯、色诱板等非化学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种植环节带来的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提高茶叶产品质量。

借助农高区茶产业大数据平台,通过茶园、市场、加工车间AI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和语音警示系统,对违规施用农药、违规采茶、不规范加工操作行为进行即时自动抓取和警告,实现了从茶园管理、鲜叶采收、茶叶加工、包装销售的全过程的智能化、可视化监控管理,真正实现了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溯源管理。消费者能通过扫描茶叶包装的二维码,可以实时查看茶园及茶叶加工实况,全程追溯茶园农事管理、茶叶加工、包装全过程信息。

人才培育是茶叶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岚山区积极集聚人才,为茶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农技服务与骨干人才培养两不误!

1、打造科技特派员队伍

岚山区共有科技特派员58名,其中茶叶领域科技特派员17名,每年组织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科技服务,如结合农时,开展服务春耕生产等科技服务。扶贫期间,组织科技特派员结对服务贫困村,定期开展技术指导,累计开展技术指导50余次,目前在科技特派员开展帮扶基础上,继续选派山农大张开兴教授等高层次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茶叶企业,开展先进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应用,同时组织赵会会等一批科技特派员申报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团。

2、推进产学研合作

岚山区先后组织圣谷山茶场联合日本茶叶专家中村顺行申报省外专双百项目,组织贾兴华博士创业人才团队以名优茶智能化采茶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项目申报日照市第二届“筑梦日照、创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创业团队类。

持续推进御园春、盛华机械、万平农业等企业与浙江大学、杭州茶叶研究所等高校院所的人才与科研合作,聘请省内外3所高校院所的5位专家教授到区内茶叶企业担任科技专员,帮助企业提升科技创新和发展活力,解决技术困难与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岚山区茶产业十年发展回顾》

资料由以下单位及相关负责人提供

特此鸣谢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分会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贵州绿茶”:点绿成金”书写品牌传奇

2017年,“贵州绿茶”成为全国省级茶叶类第一个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开创了全国省级茶叶类地标品牌保护的先河。经过多年来的品牌打造,“贵州绿茶”的内涵和外沿不断拓展和丰富,逐步形成了大区域品牌概念,走出了“点绿成金”的品牌创建之路 ,有力助推了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片茶叶富一方百姓”。清明过后,我省雨水减少,晴日增多,无论是贵州茶山亦还是生产车间都是一片繁忙景象。“记者在湄潭栗香茶业公司看到,工人们正在把一件件包装好的“贵州绿茶”产品装箱打包上车运走,作为率先使用“贵州绿茶”地标的企业,栗香茶业生产的“栗香牌贵州绿茶”每年的市场溢价在不断上升。公司董事长谭书德告诉记者,没有“贵州绿茶”大盘的上涨,就没有栗香茶业的今天。

近年来,贵州茶产业坚持“守正创新、正本清源、确立地位”的战略思路,以“贵州绿茶”品牌为引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建立“‘贵州绿茶’+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品牌体系,全力推动贵州绿茶做优做强。走出了一条品质优异、产品安全 、产出高效、市场欢迎的“品牌强农”之路。

01

独特品质,奠定了“贵州绿茶”市场竞争力

贵州是国内唯一兼具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适宜种茶制茶条件的茶区,是国内业界公认的高品质绿茶的重要产地。“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的独特品质为贵州生产高品质绿茶奠定了坚实基础。300多万农民以茶为生,因茶致富,织就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贵州产茶历史悠久,是世界茶树原产地,有距今至少164万年的世界最古老茶籽化石,有极为罕见珍贵的上千年的古茶树群落。由于地处中国西南腹地,“养在深闺人未识”,再加之市场意识不强,长期以来,贵州茶在全国市场知名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优异的品质还未被市场发现。如何提升贵州茶产业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等‘化’的水平。在此背景下,2007年,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全省主推“贵州绿茶”公用品牌,启动了统一品质符号,统一标准体系等基础工作。通过不懈努力,2017年,贵州绿茶集“嫩、鲜、香、浓、醇”的独特品质,获得了全国省级茶叶类第一个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成就了“世界绿茶看中国,中国绿茶看贵州”这一金字招牌。全省茶叶主产区积极配合,全省茶人努力拼搏、担当作为,“贵州绿茶”声名鹊起,一路高歌。先后获得了“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涌现出绿宝石、栗香、兰馨,阳春白雪等一系列优质绿茶的企业品牌。

2021年,贵州茶产业发展逆势上扬,茶园面积700万亩,稳居全国第一;茶叶产量46.99万吨、产值570.9亿元,产量、产值同比分别增7.7%、13.3%。积极对标欧美、日韩、中东等国际市场,2021年,贵阳海关共检验检疫出口茶叶19.21亿人民币、7583吨,同比分别增长34.9%和22.83%,主要销往东南亚、巴基斯坦、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我省第一大出口农产品。

02

上下同欲 打造“贵州绿茶”公用品牌

为整合资源,做大做强绿茶产业,做响“贵州绿茶”公用品牌,2010年,全省30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发起了全国第一家以茶类命名的行业社会组织“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在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协会平台”的运作模式,按照“企业地标为主体、省级品牌为目标、区域地理标识为基础”的品牌发展理念,联合全省茶企统一打造“贵州绿茶”,在各茶叶主产县(区)茶叶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大胆探索,分别在省内湄潭,凤冈,石阡,平塘,都匀等28个县(区)以及在北京、上海、济南等贵州绿茶的主销区设立了贵州绿茶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办公室,共同监督和维护贵州绿茶地理标志的推广和使用。

品牌破局之路愈走愈宽,为加快贵州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打造茶业强省,省里先后出台的《关于建设茶业强省的实施意见》《贵州茶产业发展条例》明确提出将“贵州绿茶”打造为省级公用品牌。全省上下高度重视,以“贵州绿茶”品牌为引领,推动品牌整合,加快建立“‘贵州绿茶’+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品牌体系。“贵州绿茶”率先走进东北、华北、西北“三北”目标市场,以提升改造黔茶销售门店为切入点,在北京、上海、济南、沈阳等重要节点城市的茶城、购物中心、景区纷纷亮相。经过持续的大力推动和品牌培育,“贵州绿茶”品牌引领效应逐步增强,授权使用企业基本实现了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全覆盖。

03

品牌引领,培育优质企业

“贵州绿茶”在品牌推广中,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充分发挥了市场主体的带动作用,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各有关部门齐抓共促的品牌推进机制,具有一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省内头部茶叶企业,借力“贵州绿茶”品牌的影响力和带动信力脱颖而出。贵州贵茶有限公司生产的“绿宝石”使用贵州绿茶地理标志后,不仅提升了市场占有率,企业被认定为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荣获第三届贵州省省长质量奖提名奖;湄潭县栗香茶业公司分别在贵阳龙洞堡机场、遵义新舟机场、贵阳北站、贵遵高速等区域投放“非常时期,多喝贵州绿茶”、“中国年,喝贵州绿茶”等户外大牌广告,同时整合湄潭翠芽、都匀毛尖、石阡苔茶、雷山银球茶、安顺瀑布毛峰、梵净山茶、水城春、凤冈锌硒茶、朵贝茶、晴隆绿茶等十个区域品牌以“组合拳”的方式集成“贵州绿茶大地标”产品,在第十届贵州茶业经济年会上正式发布,深受消费者喜爱和市场认可。贵州贵茶、栗香茶业,兰馨茶业、阳春白雪、宏鑫茶业,金沙贡茶等12家企业已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全国茶业百强企业。

04

内外并举,助力“贵州绿茶”闯世界

在品牌培育中,贵州坚持“立足国内,放眼国际”的市场发展观,内外并举,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举办各种推介活动,拓展“贵州绿茶”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销售渠道。先后以“贵州绿茶”整体形象组团到英国、摩洛哥、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各种论坛、展会等活动推介贵州绿茶,宣传贵州茶产业发展。持续举办贵州绿茶“新年第一采”活动、茶产业博览会,茶业经济年会,茶人会,贵州绿茶冲泡大赛,斗茶赛等系列活动的举办,吸引了国内外一大批企业投资贵州。先后引进英国太古集团詹姆斯茶叶有限公司、上海联合利华公司等一批起点高、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国内外知名茶叶龙头企业落户贵州,壮大了茶产业市场主体,引领带动了贵州茶产业发展。

为了提升“贵州绿茶”品牌知名度,带动更多经销商、代理商营销贵州绿茶,培育一大批贵州绿茶的爱好者,编制了《贵州绿茶门头制作规范》的相关标准,分别在北京、上海、山东、吉林、辽宁等省(市)的茶城、购物中心、景区开设了贵州绿茶专营店(形象店)200余家。充分利用省市内高铁站、航站楼、地铁站以及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重要展示窗口,宣传展示“贵州绿茶”品牌和对外形象。随着“贵州绿茶”在全国的知名度、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有力促进了“贵州绿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激发了“贵州绿茶”新的时代活力。截至2021年底,“贵州绿茶”品牌形象店,专卖店在全国已打1000余家,省外营销网点达14525个。

展望未来,“贵州绿茶”以多年来的“积跬步”,到如今已显现“至千里”之势,对全省茶产业的带动力在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品牌溢价,品牌收益在不断增强。当下,全省茶行业勠力同心,持续讲好“贵州绿茶”生态之“绿”、文化之“绿”、干净之“绿”、希望之“绿”的品牌内涵。筑牢贵州茶产业在中国茶产业第一方阵地位,构建更具贵州特色、贵州风格、贵州气度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胡继承:未来十五年贵州茶产业一定会是一个崭新的、生机勃勃的大产业

2020年12月25日上午,第九届贵州茶业经济年会在贵阳隆重开幕,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本届年会的举办作出了重要批示,来自省内外500余嘉宾莅临了年会。会上,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省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胡继承作了主旨演讲,现将继承副厅长演讲内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今年是贵州茶业经济年会的第九届,是贵州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全产业链参与度最高、最热情的一个大会。用传耀会长的话说,这是贵州茶业界的过年大会,这里祝大家新的一年要更好,这是最重要的。

当前我们全省上下正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这两次会议的核心、重点,都是围绕“十四五”规划以及2035这个远景来谋划中国、谋划贵州的未来,也为我们茶产业做好“十四五”规划,还有到2035年的远景目标提供了遵循。最近省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慕德贵同志召集我们,还有贵州茶叶界的很多人,包括一些企业家和跨界人士来研究“十四五”和2035年贵州茶产业规划和远景目标,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想法。“十四五”茶产业的规划要凝聚各方经验和智慧,形成共识,为我省茶产业在新的一年开好局起好步。我在这里,把关于贵州茶产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的初步想法向大家做一个沟通、分享。

首先,茶业经济年会走过了九年,实质上非常巧合的是从2006年到今年,贵州茶产业走过了新时期的15年,明年我们将开启另一个15年。回望“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这15年来贵州茶产业的发展历程,实际上我们走上了一条“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的道路。我们一直在讲,绿水青山它不会自然地变成金山银山,但是在贵州大地上,绿水青山已经开始变成了金山银山,这是贵州数百万老百姓还有上下干部群众都见证到的一个生动的实践和过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茶产业已经作了一个完美的诠释。贵州社会经济有一个黄金10年,贵州茶业也有一个黄金10年。贵州茶业在中国创造了具有贵州特色、贵州风格、贵州气度的发展路径,贵州茶产业走上了一条贵州原料、贵州制造、贵州品牌的发展路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一些基本理念,比如说我们的方向就是为大众做好茶,我们一定要做干净茶,都是具有前瞻性的,未来这些理念和方向仍将植根于几百万茶农、几千家企业,会在干部群众中有更好的理解,更好地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些价值判断是非常重大的。

基于这些路径,贵州原料、贵州制造才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产业链、价值链、工艺链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推动着贵州茶产业跨越式的发展,我们在中国才有了一系列的贵州话语权,在中国茶业地理上站稳了脚跟,所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

前15年,我们为创造全球茶叶产业链的新格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一定看得更清楚,贵州茶界是改变中国、改变世界茶叶业态的后来者,我们一定要坚信这点。这一系列的工作都为我们“十四五”和2035年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开启了一个新的征程。

其次,我们以做大规模和集中度为基础条件,实现了贵州茶叶面积的扩张和跃升,贵州茶产业所有的变化都是因为基地的大规模扩张、大规模集聚,以每年新增50万亩的速度扩张,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飞跃。德贵副主任一直在强调“守正创新”,守正其中之一就是要守住我们在全国的第一方阵,700万亩以上的话语权。刚才传耀会长讲,我们茶叶年年有新种,年年有改进,这种步伐不会停止。我一直深信,有需要就有创造,大需要大创造。

我们实施绿茶主战略,强力推进茶产业机械化、智能化就是要做大众好茶。2014年出台三年行动计划,这是中国茶叶界第一个以全产业链目光看待产业的计划,开启了全产业的薪火传承。回过头来看,我们的目标、计划、路径依然在努力,依然没有过时。

“好酒靠勾兑,好茶靠拼配”,我们要实现贵州原料、贵州制造,我们要实现跨区域、跨品种、跨季节的拼配,我们也要以规模化、标准化为核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推动了贵州茶叶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我们致力于解决贵州茶叶不多、不香、滋味不浓、茶叶价格贵的问题。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坚决反对独芽茶,不提倡手工茶,反对只生产春茶,推广一芽一叶到多叶,到春、夏、秋并重的机械化、大众化的方向,我们解决了贵州茶叶的规模化生产,实现茶叶的高性价比。

昨天欧阳道坤先生给省茶文化研究会、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的会长们讲课时问到,贵州茶叶在过去15年有没有“对标”?2006年我们在四川调研的时候,我看见铺天盖地的四川茶,四川茶那个时候成本这么低,实际上我们的目标就是有一天我们的成本要做到和川茶同价,甚至比川茶还低,这就是我们当时一个对标的目标。之后我心目中没有第二个对标的省份。现在我们一些区域茶的成本终于可以和川茶接近,性价比非常好。

第三,贵州茶不香,是多年困扰我们的问题。在工艺上,我们倡导高温杀青来解决贵州茶香的问题。非常高兴的是刚才刘阳老师在这个台上茶艺表演泡的茶,我们前排的人喝了觉得非常香,因为茶叶做得好,冲泡方式用的是贵州冲泡。我现在看到现场所有人面前的茶都是茶水分离,香气在中国绝对是一流的。“茶香、茶香、贵州茶香....”,时任省领导当时创作贵州茶歌,歌名就是贵州茶后面加一个香字,“贵州茶香”是这么多年我们一直致力解决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双手采茶的方法来倒逼我们茶叶的管理,从源头上保证生产出高性价比的大众好茶,我们通过开展秋季斗茶赛检验贵州茶的工艺、标准、安全。这些年贵州茶叶的规模、性价比以及香气和滋味有一个很大的改观,好的原料逐步变成好的产品,贵州茶叶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我们夏秋原料生产的卷曲性的毛峰、颗粒状的绿宝石就是贵州茶的典型代表,很受市场欢迎。

第四,塑造干净茶的理念,干净茶在贵州实至名归。我们以前和中国茶界的人对话的时候,人家跟我们讲品牌、讲文化,我们都是埋着头,没有自信。但是我们现在和中国茶界、世界茶界对话的时候,不断在宣讲我们干净茶,透明、诚信是品牌、是百年老店、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后盾。

贵州茶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是什么?我认为比较优势是贵州绿茶,贵州茶叶的核心竞争力是干净、欧标、有机、绿色食品,是大众茶的干净,是全方位的干净。核心竞争力就是不可被复制,不可被模仿。在中国没有一个省可以对标我们,复制模仿,还要赶超我们的干净。我们在干净上已经遥遥领先,把别人甩在了身后,我们可以傲视群雄。一是我们林中有茶、茶中有林,这个生态是最为完整的,在中国无人能出其右;二是我们在中国是第一个禁止水溶性农药,吡虫啉、啶虫啉,得到陈宗懋院士等业界权威专家的高度肯定。另外中国茶叶禁用农药66种,贵州茶叶禁用农药高达128种,凡是欧盟、日本、美国、摩洛哥这些地方禁用的农药,贵州也全部禁用。

另外,我们还提出了28种出口茶叶的慎用农药,这些都是国内其他地方没有的举措。最为关键的是,今天十大中第一大提到的《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条例》,这个条例第一次把禁用化学除草剂作为中国第一个地方性的立法写进来。我经常给大家讲,在茶叶上肯定可以改变中国茶叶,但是我们这些人可能改变中国最深的一点就是禁用除草剂,这在中国现在也成为了标杆。中国人可能不知道什么农药,但是一定知道转基因,转基因的伴生品就是除草剂。我们以禁用除草剂为抓手,除草剂看得见、摸得着、好查处,所以我们把这个问题写进了省政府的文件。我们在除草剂的问题上,每年要付出50亿人民币的代价,所以说贵州茶的提质增效,每亩茶产量除以700块钱,就是每斤茶比别人多出来的成本。这个成本是为消费者负责的,我相信消费者一定会为干净茶买单,为自己的健康买单。

贵州茶产业的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干净”是可以变现的。我给大家汇报下干净茶取得重大进展的几组数据:贵州是国家农业农村部连续九年风险抽查100%合格的茶叶,在中国是为数不多的省份。2015年到2020年,全国抽检贵州、陕西、云南、湖南四个省的绿茶、乌龙茶质量安全,我们合格率为100%。2015年开始,我们每年都开展茶叶的质量安全监测,每年贵州自己有一千个左右的茶样,我们检测了贵州茶叶有可能使用的64种农药。2020年全省农业部门,还有农产品质量中心、市场监管局和贵阳海关累计抽检5588个,所检茶叶样品按照国家标准判定,合格率100%。这个数据是有迹可查的,其中贵阳海关检测我们省41个出口茶叶的样品合格41个,合格率100%。出口茶叶全年未收到国外官方不合格的通报。对照欧盟标准,2015的合格率是81.5%,到今年上升到98.7%,五年之内我们提升了17.2个百分点。

讲同质同线同标,要讲贵州茶,要让中国人、外国人,要让非洲、美国、大陆、台湾、香港,要让农村、城市全部按照欧标来生产。以前在茶叶出口上从来都是将干净的东西给老外,有农残问题的留给我们自己,这是很不正常的。健康中国一定是干净,一定是重金属、农残、卫生指标都是高标准的,这是第一位的。我们说要让天下人都喝上干净茶,这是一个伟大的目标。与2015年相比,贵州茶叶在符合国标、省标、欧标的基础上,农残检出率下降了17.6个百分点,农药的检出种类减少了13种。大家都知道,有些农药的半衰期是三十年。

从草甘膦的检测结果看,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三年,我们检测茶叶中的草甘膦合格率100%,检出率从2017年到2019年分别为26.5%、15.2%、2.3%。但凡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的人都知道,这个数据是了不起的。干净茶成为贵州茶叶的名片,并且形成了一整套从种植到加工,以欧标为取向的一大批企业。

干净茶宁要草不要草甘膦,我们在整个茶山茶园全线禁止,是中国唯一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茶山上不能有一个塑料盆,不能有一个塑料袋,我们整个黔茶的干净、洁净、不落地生产,都有严格要求。

第五,贵州冲泡引发了一场新的贵州茶文化运动。贵州这十多年是贵州历史上最精彩的一段茶文化历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个生动的,具有贵州特色的茶文化,我们的生态文明本身是一种重大的文化推进。贵州冲泡是上可到庙堂,下可到大街小巷,我们在贵州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全是用贵州冲泡,我们在全中国去做茶艺表演、茶叶推介都是用贵州冲泡,我们在广场,在今天这个地方都是用“高水温、多投茶、快出汤、不洗茶、茶水分离”来搞定。贵州冲泡最近会出一本中、日、韩文字的书,我们希望贵州冲泡成为中国冲泡的标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先生给该书作了一个序言,他认为贵州冲泡“高水温、多投茶、快出汤、不洗茶、茶水分离”这16个字化繁为简、易学易会,他相信贵州冲泡会受到广大茶人的喜爱,认为贵州茶的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贵州冲泡倒逼茶叶的整个产业链的加工升级。我们为大众服务,高性价比、好喝、便捷这些优势都是茶文化的价值与基本写照。

另外,在贵州茶叶没有名声的时候,我们想从消费端着手,毕竟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十多年前,我们搞大众品茗,在中国所有的地标建筑去做万人品茗会,今天结出了一个丰硕的成果。最重要的是贵州还有一支媒体队伍:贵州电视台、贵州日报、多彩贵州网,还有很多新媒体,都是贵州茶叶忠实的粉丝,也是贵州茶叶强大的推动者。我们在外边卖茶说茶,贵州要宣传贵州茶,天天有、天天有动态、天天有小视频。

过去五年、十五年,尽管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茶产业这个链条太长,在中国没有对标,茶要走上工业化道路,我们仍然有几个困惑和痛点。

第一,我们茶叶现在还没有完全按照食品工业化的路径来走,太强调茶叶的特殊性。我们讲世界饮料的时候,它一定是标准化、一定是快捷,所以茶叶一定要好喝、干净、不贵、方便、健康。在这个路径中我们缺乏一个定义,有时候在乎小众茶,讲所谓特色、讲差异化的时候,我们把标准置之度外。一方面讲标准,一方面又讲特色,但是贵州茶叶,所有的都要走工业化路径,毕竟在一个标准以上的特色、区别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个底线、没有这个平台、没有这个标杆,都会对贵州茶的未来会产生不利影响。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不断强化。因为夏秋茶的清洁化不够,一到清明之后,很多企业做的茶就做得很不好。为什么为大众生产好茶的时候,不做得更干净?你看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三块钱五块钱一斤的东西一定是干干净净的。这是我们都要检讨的。

第二,就是贵州绿茶主战略不坚决。我现在到贵州各地去,人家都热衷泡红茶。昨天欧阳道坤先生说,如果我们把红茶这扇门敞开竞争,优势是不够的,100元人民币一公斤的锡兰红茶,还有印度红茶都非常好喝。所以贵州绿茶主战略一定要坚定,这是我们的比较优势。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还有路径不坚定,定力不坚定。比如我讲两条:刚才讲的红茶,遵义红、普安红、石阡红茶取得了一定成就和长足进展,但是如果全省大规模地推进红茶,我们发现我们小叶种的工艺技术有重大的缺陷。再讲白茶,白茶要晒,但贵州“天无三日晴”,气温低,生长慢,日照时间短,阴雨天对于晒青和采买晒毛茶为言,不是一个有利因素,所以我们聚焦做贵州绿茶主战略一定要坚定。

第三,我们在对待茶山上的老百姓方面,一方面我们用工紧缺,一方面我们开的工资不高,效率低下。贵州茶叶要成功,我们一定要在吸纳优秀劳动力,吸纳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企业家上面取得一个长足的进展。贵州茶叶不仅要和中国竞争,还要和贵州的蔬菜、水果,旅游等等来竞争。我们如果一天只收入80块人民币、100块人民币、140块人民币,搞不定贵州茶业的未来,一定要让劳动力充分就业,要让劳动力高效,一定要低成本,劳动力收入多才能有未来。

总书记讲“十四五”的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我们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贯彻落实好“守正创新、正本清源、确立地位”的指导思想,加快贵州茶业强省的建设。初步的考虑,贵州茶叶还是要种茶,把那些损失的茶园补回来。我们计划到“十四五”期末,种到750万亩,投产650万亩。茶叶加工厂现在5700多家,要做到一万家,以多取胜,这是贵州茶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这也是我们高质量发展产业时期,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世界高品质绿茶的中心。

鲁成银先生说,贵州是中国是世界顶级绿茶的高地,我们要成为世界立场出口的重要基地,我们要成为中国绿茶第一大省,这是一个目标和路径,要实现需要有几点:

第一,我们要坚定贵州茶产业发展的道路、路径。这两天徐谦会长一再跟我讲,他前段时间去见了张瑞敏,张瑞敏说方向对了,路就不再遥远。我们不能动辄就讲品牌,动辄就讲做大做强,动辄就讲要卖贵卖高。品牌实际上需要有一个时间的积累。在这个过程中,包括发展的路径,做大众好茶,让天下人喝上干净茶,绿茶主战略,干净茶这些底线,包括贵州冲泡一定要牢固树立。只要保持历史的耐心,和战略定力,不折腾、不反复,沿着这个道路,贵州茶叶在“十四五”直到2035年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第二,我们要在解决降低成本问题上下大功夫。高质量发展,三大攻坚战,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靠降成本。产品性价比更好,消费者更满意,这是很多消费品的一个特点。所以降成本一定要成为贵州茶叶的一个根本,在茶园管理上围绕提质增效,要用专用肥、施专用农药、走专业化道路通过专业化,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走上工业化的道路。在茶叶加工上,要通过机械化、规模化、周年生产、精制拼配,通过规模化的产量降低成本。现在都在讲“茶仓”,实际上贵州到现在这个阶段可以实现粗制到精制,这种拼配的一个分工,会实现贵州物流的一个大型的冷链仓库,形成一个对全中国市场的一个物流配送。

第三,要推动产业的核心乡镇,推动企业集群。要实现一万家企业的目标,只有产业的集群才会增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管护茶园上一定要施足肥,只有施足肥茶叶才能健康,才抵得住病虫害,这是一个根本。在加工上要集中解决香气、滋味的问题,贵州茶不香、贵州茶淡、贵州茶不多,这依然是我们在全中国卖茶遇到一个重大问题。实现贵州茶香一直在路上。还需要严格对标生产,要集中解决香气的问题,工艺上的高温杀青、摊凉、组织,特别是一芽一叶、多叶的滋味。

第四,严守安全的问题。安全我们说得再多都不会多,贵州茶叶不会一荣俱荣,但是一旦出现一家有安全问题,则一损俱损。我们站在中国干净茶的高地,我们会觉得很了不起,但是如果我们有一个、四个、八个企业不断施除草剂、违禁农药等,贵州茶就会出事,这对中国茶叶、对贵州茶叶都是要命的。《茶产业条例》上禁用化学除草剂,那么不是化学的除草剂怎么弄?比如生物除草剂,我们这几年的方法就是一律禁用,因为你搞不明白它是化学除草剂还是生物除草剂。省政府的文件上也是说禁用除草剂。春天、夏天青悠悠的草一定不能枯黄,这很重要。

第五,关于贵州绿茶大地标的使用。贵州绿茶是主战略,贵州绿茶大地标是中国唯一。浙江绿茶不能叫浙江绿茶,因为浙江和江苏的绿茶没什么区别,包括安徽、福建、江西也都不能统一讲。贵州是中国唯一全域高原产茶的省,有61个县在贵州绿茶地标范围内,我们可以推动61个县,推动上千家企业来集中推广贵州绿茶地标。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形成了一个品牌体系。品牌要有引领,但是品牌也一定要有集群。所以贵州茶叶有61个县,有287家在使用贵州绿茶,在未来五年要推动一千家以上使用贵州绿茶地标。慕德贵副主任今天在太升茶叶批发市场揭牌贵州绿茶,我们以后会在全中国看到贵州绿茶这个地标的广告。我上次去北京,看到很著名的一条街上有贵州绿茶地标的广告,那个广告效应是无与伦比的。

“干净黔茶·全球共享”是本届年会的主题,也是我们贵州茶界多年来奋斗的目标。我们一定会携手起来,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坚持绿茶主战略与干净茶的底线,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攻坚克难。

我们过去十五年,有一个传奇、神奇的贵州,茶叶的黄金十五年。我相信未来的五年、未来的十年、未来十五年,一定会有崭新的、生机勃勃的贵州茶山、贵州茶产业,会有一群美好的你们、健康的你们,会有一片干净的贵州茶叶让全球共享,不断迈出坚实步伐,谢谢你们。

编辑 樊园芳

编审 徐嘉民

原标题丨胡继承:未来十五年 贵州茶产业一定会是一个崭新的、生机勃勃的大产业

注:内容来源天眼,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