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日照绿茶万山茶厂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5 秒)

聚焦两会,茶业发展掷地有声

一片小茶叶,托起大民生。除了扶贫、就业、养老、教育、医疗、住房等热点议题,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中,我们也听到了不少对于大力发展茶业的有利的声音。

“在脱贫攻坚中,茶产业发挥了巨大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文新认为,在脱贫攻坚中,茶产业发挥了巨大作用。他提出做大做强茶叶龙头企业、打造“茶叶国家队”、大力支持茶产业发展、公布茶产业脱贫成果等建议。

“在脱贫攻坚中,茶产业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刘文新说,去年,信阳多个贫困县实现了脱贫摘帽,今年,信阳市要实现全面脱贫,要保证脱贫成果、保证贫困户不返贫,茶叶这个支柱产业,也要继续大力发展。

“贵州茶,无污染”

“如果大家要喝没有污染的茶就到贵州来。”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这样说到。

他说,贵州是全国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全国茶叶质量最好的省份之一。贵州是中国唯一低纬度、高海拨、寡日照、多云雾兼具的地区,有着良好的气候土壤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是全国最适宜种茶的区域之一。贵州茶叶种植面积达700万亩,是全国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

建立“中国茶节”,为茶文化申报世界“非遗”

农耕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副主委、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巡视员李云才呼吁,在乡村振兴中妥善保存农耕文化这颗“明珠”。

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节庆可以作为载体承载乡情,发扬农耕文化的首创精神。”李云才建议,将农历谷雨节气或每年的4月20日确定为“中国茶节”,并为茶文化申报世界“非遗”。

安化黑茶产业园纳入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

“我提的建议被采纳了!”3月3日,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湖南代表团代表肖又香,告诉记者一个好消息:去年全国两会上,她提交的关于支持创建安化县黑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议,得到了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的回复,安化黑茶产业园被纳入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

农业农村部对肖又香代表提出的建议这样答复:经县(市、区)申请、省级推荐并按程序遴选,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于2018年6月,将安化黑茶产业园纳入拟批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名单,7月正式发文批准创建,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批准创建的产业园给予适当支持。

乡村振兴靠产业 众人“品茶”茶更香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武义县柳城畲族镇青坑村村委会主任、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武义县金茗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俞学文是一名来自基层农村的人大代表,在他家乡金华武义这座历史悠久的浙中小城,茶叶在农业产业结构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次两会,他提交了一个议案和16个建议。其中,关于加强产业兴旺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被放在了首位。


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的武义,村庄散落在山间,数量多且规模小,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守着好山好水好空气,但是缺乏统一规划,也没有形成品牌,茶农们种出来的茶叶迟迟打不开销路,价格也卖不上去,“靠山却吃不了山”,曾经陷入“绿富两难”的境地。


上世纪九十年代,武义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有机茶,将有机茶作为当地“生态立县”的重要抓手,大力扶持有机茶园建设,扶持龙头企业,使有机茶产业发展迅速。去年,武义全县茶园总面积已达10.6万亩,经认证的有机茶园面积达1.7万余亩,约占16%。全年产量1.73万吨,产值10.65亿元,茶叶产值已占当地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茶业发展从“绿富两难”到“点绿成金”,奥秘就在茶中。颜色翠绿、口感清冽,乍看与其他浙产绿茶并无二致,但却通过中农、欧盟、美国三重有机认证,465项检测“零”农残。有机茶已成武义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当地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有机茶之乡”。



“绿色银行”取出真金白银

“普洱茶为西双版纳州20万山区农民人均增收4187元,成为脱贫攻坚最重要的产业支撑,群众从‘绿色银行’中取出了真金白银,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长罗红江说。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持续开展普洱茶“二次创业、再创辉煌”行动,全州围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绿色”的茶业发展主题,延伸产业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普洱茶产业领航全州绿色发展步入新境界。

罗红江介绍,目前,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纯生态、无污染的古茶园除了给茶农带来丰厚的卖茶收入,还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全州115万亩茶园有90万亩达到生态茶园标准,生态茶叶全面改造提升工程还在持续推进中。西双版纳所有普洱茶加工企业也都通过了CS认证,全州形成以勐海茶厂、七彩云南、陈升茶厂、雨林古茶坊等茶厂为代表的集茶叶种植、加工、营销为一体的茶叶企业群。与此同时,茶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普洱茶食品、保健品、日用品等衍生品不断涌现,市场供应更加丰富多样,综合利用发展势头强劲。

州委、州政府还立足更高站位,提出加快构建茶产业、茶经济、茶生态、茶旅游和茶文化互融共进、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力争把西双版纳建成中国最优最大的普洱茶生产基地、普洱茶研发中心和普洱茶文化旅游目的地。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澜湄合作的务实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西双版纳“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茶产业发展掀开了新时代的新篇章。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2019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了与茶业发展息息相关的方针政策,2019年将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为2019年的茶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聚焦两会,茶业发展掷地有声。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流通商品,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茶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获得了黄金发展机遇。在2018年中国的4次主场外交中,茶成为中国政府礼待外宾的重要形象展示和文化交流窗口。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各产茶区政府、行业协会、茶人茶企也在致力于推动中国茶及中国茶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聚焦两会,茶业发展掷地有声

一片小茶叶,托起大民生。除了扶贫、就业、养老、教育、医疗、住房等热点议题,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中,我们也听到了不少对于大力发展茶业的有利的声音。



“在脱贫攻坚中,茶产业发挥了巨大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文新认为,在脱贫攻坚中,茶产业发挥了巨大作用。他提出做大做强茶叶龙头企业、打造“茶叶国家队”、大力支持茶产业发展、公布茶产业脱贫成果等建议。


“在脱贫攻坚中,茶产业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刘文新说,去年,信阳多个贫困县实现了脱贫摘帽,今年,信阳市要实现全面脱贫,要保证脱贫成果、保证贫困户不返贫,茶叶这个支柱产业,也要继续大力发展。



“贵州茶,无污染”

“如果大家要喝没有污染的茶就到贵州来。”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这样说到。


他说,贵州是全国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全国茶叶质量最好的省份之一。贵州是中国唯一低纬度、高海拨、寡日照、多云雾兼具的地区,有着良好的气候土壤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是全国最适宜种茶的区域之一。贵州茶叶种植面积达700万亩,是全国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



建立“中国茶节”,为茶文化申报世界“非遗”


农耕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副主委、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巡视员李云才呼吁,在乡村振兴中妥善保存农耕文化这颗“明珠”。


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节庆可以作为载体承载乡情,发扬农耕文化的首创精神。”李云才建议,将农历谷雨节气或每年的4月20日确定为“中国茶节”,并为茶文化申报世界“非遗”。



安化黑茶产业园纳入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

“我提的建议被采纳了!”3月3日,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湖南代表团代表肖又香,告诉记者一个好消息:去年全国两会上,她提交的关于支持创建安化县黑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议,得到了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的回复,安化黑茶产业园被纳入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


农业农村部对肖又香代表提出的建议这样答复:经县(市、区)申请、省级推荐并按程序遴选,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于2018年6月,将安化黑茶产业园纳入拟批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名单,7月正式发文批准创建,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批准创建的产业园给予适当支持。



乡村振兴靠产业 众人“品茶”茶更香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武义县柳城畲族镇青坑村村委会主任、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武义县金茗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俞学文是一名来自基层农村的人大代表,在他家乡金华武义这座历史悠久的浙中小城,茶叶在农业产业结构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次两会,他提交了一个议案和16个建议。其中,关于加强产业兴旺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被放在了首位。


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的武义,村庄散落在山间,数量多且规模小,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守着好山好水好空气,但是缺乏统一规划,也没有形成品牌,茶农们种出来的茶叶迟迟打不开销路,价格也卖不上去,“靠山却吃不了山”,曾经陷入“绿富两难”的境地。


上世纪九十年代,武义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有机茶,将有机茶作为当地“生态立县”的重要抓手,大力扶持有机茶园建设,扶持龙头企业,使有机茶产业发展迅速。去年,武义全县茶园总面积已达10.6万亩,经认证的有机茶园面积达1.7万余亩,约占16%。全年产量1.73万吨,产值10.65亿元,茶叶产值已占当地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茶业发展从“绿富两难”到“点绿成金”,奥秘就在茶中。颜色翠绿、口感清冽,乍看与其他浙产绿茶并无二致,但却通过中农、欧盟、美国三重有机认证,465项检测“零”农残。有机茶已成武义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当地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有机茶之乡”。



“绿色银行”取出真金白银

“普洱茶为西双版纳州20万山区农民人均增收4187元,成为脱贫攻坚最重要的产业支撑,群众从‘绿色银行’中取出了真金白银,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长罗红江说。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持续开展普洱茶“二次创业、再创辉煌”行动,全州围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绿色”的茶业发展主题,延伸产业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普洱茶产业领航全州绿色发展步入新境界。

罗红江介绍,目前,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纯生态、无污染的古茶园除了给茶农带来丰厚的卖茶收入,还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全州115万亩茶园有90万亩达到生态茶园标准,生态茶叶全面改造提升工程还在持续推进中。西双版纳所有普洱茶加工企业也都通过了CS认证,全州形成以勐海茶厂、七彩云南、陈升茶厂、雨林古茶坊等茶厂为代表的集茶叶种植、加工、营销为一体的茶叶企业群。与此同时,茶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普洱茶食品、保健品、日用品等衍生品不断涌现,市场供应更加丰富多样,综合利用发展势头强劲。


州委、州政府还立足更高站位,提出加快构建茶产业、茶经济、茶生态、茶旅游和茶文化互融共进、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力争把西双版纳建成中国最优最大的普洱茶生产基地、普洱茶研发中心和普洱茶文化旅游目的地。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澜湄合作的务实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西双版纳“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茶产业发展掀开了新时代的新篇章。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2019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了与茶业发展息息相关的方针政策,2019年将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为2019年的茶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聚焦两会,茶业发展掷地有声。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流通商品,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茶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获得了黄金发展机遇。在2018年中国的4次主场外交中,茶成为中国政府礼待外宾的重要形象展示和文化交流窗口。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各产茶区政府、行业协会、茶人茶企也在致力于推动中国茶及中国茶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最是茶香能致远 ——记鹤峰县四十年茶产业发展之路

鹤峰地处武陵山脉腹地,位于北纬30°,高海拔、低纬度,日照短、无污染,是茶叶生长的黄金地带。独特的自然生态,造就了“雨洗青山四季青,阴晴云雾漫山川”的环境,成为我国最优良的茶叶适生地之一。

经过几代茶人40年不懈努力,目前,鹤峰县茶园面积近40万亩,茶叶市场主体1100余家,成为有名的产茶大县。

经过40年砥砺奋进,鹤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成为一颗璀璨明珠,这个充满魅力的茶乡,绽放出迷人的色彩。

沐浴在晨晖中的木耳山茶园。(恩施图片库武宏摄)

古韵茶香溢今朝

鹤峰县古时称“容美”,容美土司地处楚之西,东联江汉,西接渝黔,南通湘澧,北靠巴蜀,境内山岳连绵,沟壑纵横,最高海拔2300多米,位于武陵山脉东段的中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达1600毫米左右,多云雾,适合茶树生长。

盛夏时节,在鹤峰县北部的容美镇麻旺村,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茶道上,眼前是一片片绿意葱茏的古茶树。深山古树间,是采茶人忙碌的身影。

据记载,从西晋开始,鹤峰一代代茶农、茶商用勤劳与智慧,踏出了一条绵长而悠远的茶马古道,精制的鹤峰茶走出了大山,走向了世界。

麻旺村因海拔高、云雾多、露水重、虫害少,这里出产的茶叶品质上乘,茶树树龄均在几十年以上,颇为壮观。因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这里盛产高山野茶。因地理位置偏僻,销售途径少,导致茶树长在深山无人知,渐渐成了无人管、无人育、无人要的荒芜茶林。

其中荒野茶面积达5000余亩,光古茶树就有4万多株。

“过去野茶没人要,现在野茶很名贵。目前已产干茶2.5万公斤,产值达8千万元。未来要让更多的人喝上健康的鹤峰野茶,真正做到‘鹤峰茶,世界品’。”恩施州八方野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金莲说,家门口的茶厂实现了“绿叶变金叶”,为当地茶农敲开了“致富门”,改变了村民以往守着“金山”过苦日子的囧境。

8年前,来自福建的胡金莲因一次偶然的机会,与这里的野茶邂逅。当发现这里有百年树龄的老荫茶树时,胡金莲激动不已,“多年的荒废,为野生茶树保存了最原生态的生长环境,这些野生茶树长势好,茶叶的芽头大,产量很高。”

为了充分利用野生茶树这一重要资源,促进山区百姓增收,2018年,胡金莲投资2000余万元,注册成立了恩施州八方野茶业有限公司,致力于野茶开发、生产、加工和销售,让深山中的纯野生茶成为茶农致富的“金叶子”。

马蹄声已远去,古茶树重焕生机,茶香四溢。鹤峰茶产业将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云雾中的木耳山茶园。(全媒体记者杨顺丕摄)

茶农采茶忙。(恩施图片库黄国枫摄)

茶旅融合添活力

“来,看镜头,3、2、1……”在鹤峰县走马镇木耳山茶园基地,一批来自重庆的游客漫步在茶园小道上,以漫山茶田为背景,不停地拍照留影;更远处的茶园里,一拨游客采下一片片茶叶,体验采摘的乐趣。茶山上飘荡着游人的欢声笑语,别有一番动静相宜之美。

每年盛夏时节,木耳山万亩茶园漫山翠绿,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在体验采茶乐趣的同时泡上一壶新出的绿茶,惬意地享受夏日时光。

当年水、电、路三不通的穷乡僻壤,现如今,因入选“中国三十座最美茶园”而声名鹊起,成为当地著名的网红打卡地。总面积超过1万亩的木耳山茶叶基地成了全国连片规模最大的生态有机茶叶基地。

万里江山多锦绣,一枝一叶总关情。行至木耳山脚下的农家乐,品一杯香茗,瞬间忘却城市喧嚣。一片片茶叶,带来馥郁芬芳,承载着乡村振兴和强村富民的重要使命。

每年7月,村民们陆续开始夏茶的采摘、发酵。一时间,茶香弥漫农家小院,茶农忙采茶、茶商忙收茶、游客忙寻茶,现场热闹非凡。

走马镇升子村致富带头人刘柏芝,抓住茶旅融合发展机遇,率先经营农家乐。“一年通过农家乐能够增收6万余元,木耳山年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农家乐+民宿’已经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渠道。”据统计,走马镇已有民宿6家、酒店21家。

目前,鹤峰观光茶园达3万亩,拥有15座休闲观光茶园,特色饭店1000家。这里所产茶叶品质极佳,具有香浓味醇、耐冲泡、无污染的优异品质,因富含微量元素硒,经权威机构分析检验,鹤峰茶硒含量高于湖北省平均水平。

匠心耕耘,时光不负。鹤峰茶业飞速发展,先后获得“中国茶叶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茶叶全域有机示范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县”“区域特色美丽茶乡”等称号……

作为茶马古道源头的鹤峰县,40年来,乘着时代东风,茶产业已成为当地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翅膀”。

  

走马镇金龙茶园。(恩施图片库向丽莉摄)


晒青。(资料图)

茶香溢满富民路

时下,木耳山下的茶企凯荣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包装车间,工人师傅们也没有闲着,正有条不紊地完成茶叶的各种制作工序。

“今年开年以来,公司已经接到来自非洲、东南亚、欧洲等地的订单,目前在手订单达2800万美元。”凯荣实业董事长朱银火介绍。

2019年,来自浙江宁波的朱银火在鹤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走马镇“安营扎寨”,创办了鹤峰县凯荣实业有限公司。公司占地面积90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主要产品为绿茶、红茶,产品远销摩洛哥、阿富汗、伊朗、意大利、法国等国家。

目前,该公司累计实现茶叶出口逾1.5万吨,实现创汇逾6000万美元,辐射带动周边茶农1万余户。2022年,该公司获得“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湖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荣誉称号。

近年来,鹤峰积极拓展茶叶海外市场,表现亮眼。2022年,茶叶出口8000吨,创汇3200万美元,分别占湖北省出口总量和创汇总量的32.6%和16%,茶叶出口总量、创汇总额均居全省第一。

人言此是桃源地,不信桃源如许奇。300多年前,清代文学家顾彩在《容美纪游》中发出这样的感叹。清戏剧家、诗人孔尚任,在他的剧本《(桃花扇)本末》中写道:“楚地之容美,在万山中,阻绝入境,即古桃源也。”

现如今,一片片碧绿的茶叶穿越历史,横跨九州,成为鹤峰面向世界最闪亮的名片。

来源:恩施日报作者:田华,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