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茶评茶

找到约1,594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康记古树•评茶】青涩VS沉稳 康记古树超越青饼对比评测


 

  评茶看过武侠剧的人,想必对于神雕大侠杨过不陌生吧——少年杨过生性洒脱、活波开朗,成年杨过则沉稳大气、侠义心肠,皆吸引了众多粉丝。其实,我们所熟悉的普洱茶不也是如此?越陈越香的特性赋予了普洱茶活力与变化,让无数的茶人着迷。

  

  今天,小编将为你对比评测来自康记古树的2015年超越青饼和2016年超越青饼,一款沉稳、一款青涩,又将给我们带来哪些独特的口感体验呢?一起来看看吧。

  

  基本信息参考表:

项目

康记古树2015年超越青饼

康记古树2016年超越青饼

品牌

康记古树

康记古树

年份

2015

2016

工艺

普洱生茶

普洱生茶

产地

云南·勐海

云南·勐海

选料

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

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

包装

棉纸

棉纸

净含量

357g

357g

 

  接下来,我们根据标准的品评方法,从包装、干茶、内质和叶底四大方面对康记古树的这两款“超越青饼”进行品评,其中干茶主要看外形,内质包括对汤色、滋味和香气的整体品评。

 

   一、包装•赏析  

 

首先,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这两款产品的外包装,2016年的超越青饼在外包装上延续去年的经典,微有细调,两者整体设计感皆简约清新,很符合其“口粮茶”的定位。而棉纸的外包装不仅能够一定程度上防潮防异味,而且还有良好的透气性,利于普洱茶的后期转化。

 

康记古树2015年超越青饼外包装展示,简约青涩

 

康记古树2016年超越青饼外包装展示,温婉大气

  

  其中,2016年超越青饼更显暖色调,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而2015年的外包装则带着一种青涩感。

 

   二、干茶•鉴赏  

 

接下来就是干茶鉴赏,据了解,2016年的超越青饼在去年的基础上,茶饼在压制之时更为紧实,有利于茶饼的后期转化。

两款超越青饼茶饼展示

  

从两款茶的干茶品相来看:

两款超越青饼干茶细节展示

  

  2015年超越青饼:茶饼松紧适度,干茶条索粗犷壮实,色泽黄褐尚油润,有一定的芽头和含梗量。细嗅茶饼,清香纯正,微有烟味,香气给人一种蓬松感;

  2016年超越青饼:茶饼紧实,干茶条索紧结有力,色泽青褐显黄,比起2015年的超越青饼来说原料更具层次感,有芽头、一定含梗量以及黄片。细嗅茶饼,清香、甜香纯正。

 

   三、内质•品评  

 

鉴赏完干茶后,我们分别称取8g干茶用于品评,既能保证茶汤的口感,又能较好地观赏它的外形,接下来小编将开始对这两款茶的内质进行对比品评,品评所用的盖碗容量为110ml。

 

称取干茶8g

 

品评用具展示

  

  洗茶:沸水,即冲即出 

用盖碗冲泡,揭盖或者虚掩(下同),在正式冲泡前先以沸水洗茶,既可洗净茶叶表面的杂质,又有醒茶的作用,而洗茶不计入冲泡次数。

 

洗茶汤色对比

  

  2015年超越青饼:洗茶汤色橙黄偏红、明亮,嗅杯底带蜜香,微有烟味;

  2016年超越青饼:洗茶汤色浅黄透亮、有毫浑,嗅杯底甜香浓郁,类似熟玉米的甜香。

  

  第1—3泡:沸水,7s、8s、10s

2015年超越青饼:茶汤橙黄偏红,蜜香清晰,前两泡微有烟味,到了第三泡烟味完全散去,蜜香变得更为清晰、柔和;入口之后,苦涩味低,茶汤柔和顺滑,回甘持久。 

  2016年超越青饼:茶汤开始从浅黄转为橙黄,毫浑现象在第二泡已经消失,香气以蜜香为主,前两泡为蜜糖香,第三泡开始转为花蜜香;入口之后,苦弱而涩重,散的较慢,茶味也相对较淡,生津明显,回甘较慢。

 

前3泡茶汤对比

  

  就前三泡来看,2015年的超越青饼滋味更为醇厚,汤感更为柔和顺滑,这是经过后期醇化之后的沉淀,适口度更佳;2016年的超越青饼则茶味较淡,入口刺激性较强,但香气更为清新、有活力。

  

  第4—6泡:沸水,12s、12s、15s

  2015年超越青饼:茶汤橙黄明亮,花蜜香慢慢显现出来,细幽而持久;入口之后,茶汤厚度、滑度以及甜度协调,带汤香蜜;饮后回甘快而明显,尤其是咽下茶汤之后,甜感深入喉咙底部。  

  2016年超越青饼:茶汤橙黄带金,亮度提升,香气在花蜜香和焦糖香之间变化,层次感丰富;入口之后,茶汤醇厚顺滑,苦味和新茶的刺激性开始显现,尤其是茶汤掠过舌面之后,苦涩味稍有停留,而后口腔内伴随着苦甜交加的感觉,独具特色;饮后生津明显而持久,回甘缓缓而至。

 

第4—6泡茶汤对比

  

  就这三泡而言,2015年的超越青饼香气更为细幽,滋味更为甜醇顺滑,汤中含香明显,适口度和品饮价值占据优势;2016年的超越青饼则香气变化丰富,生茶的刺激性和霸气显露,后期转化空间更佳。

  

  第7—8泡:沸水,18s、20s

  2015年超越青饼:茶汤橙黄,香气开始变得更为清幽,蜜香中透着甜香;入口之后,茶汤更为柔和,清甜的感觉慢慢显露,回甘明显而持久,好似嚼了一口甘蔗一样,到了第八泡,水味已经比较明显。  

  2016年超越青饼:茶汤橙黄,蜜香变得更为清晰,冷嗅还伴随着清凉感;入口之后,茶汤醇和顺滑,苦涩味降低,清甜感显现,生津持久而两颊的回甘缓缓而至,非常舒服;第八泡开始,微带水味。

 

第7—8泡茶汤对比

  

  就最后两泡而言,2015年的超越青饼的茶味开始变淡,汤感更为柔和,尤其喜欢它香气中的细腻,依旧持久的回甘;而2016年超越青饼则更有劲道一些,虽苦涩味降低,但依旧可以感受到茶汤的活力和轻微的刺激性,非常喜欢饮后舌尖微麻以及透底的清凉感。

 

   四、叶底•鉴别  

 

最后,我们再来看叶底,分别经过了8泡的浸泡后,叶底已经完全舒展,呈现茶叶最真实的一面。

 

叶底对比展示

  

  2015年超越青饼:叶底较碎,有一定嫩梗,色泽以青褐为主;用手轻捏,柔软度和弹性都较好;冷嗅叶底,甜香纯正,无异杂味。 

  2016年超越青饼:叶底完整,有一定的嫩梗和肥壮的芽头,色泽以黄绿为主;用手轻捏,叶底肥厚柔软,弹性和韧性较佳;冷嗅叶底,甜香和清凉感明显,无异杂味。

  

  通过开汤品评和叶底的鉴别,我们可以看出:2015年超越青饼的转化效果较好,明显优于市面上的常规生茶,而耐泡度稍低一些;而2016年超越青饼则在选料和加工上更为精细,茶饼压制更为紧实,有利于后期的转化。

  

  总结:康记古树的这两款超越青饼虽然仅仅陈化了一年,但口感风味却是大有不同,2016年的依旧显现青涩感,新茶的刺激性和丰富多端的香气令人着迷;而2015年的超越青饼在经过了一年陈化之后,不仅褪去了新茶的青涩,变得更为沉稳,柔和的口感以及细幽的香气令人难忘。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于普洱茶“越陈越香”特性的认识和了解逐渐加深,普洱茶收藏市场开始回归理性,产品品质和其后期转化潜力成为了消费者评判一款普洱茶是否值得收藏的重要因素。此次通过对比康记古树2015年和2016年的超越青饼,一款沉稳、一款青涩,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康记古树的制茶态度,更让我们认识到普洱茶越陈越香的魅力。

 

往期精彩报道

02 【康记古树•评茶】甜香浓郁适口度佳 评康记2016超越青饼

 

01 【康记古树•谍报】尽显亲民风范 康记2016超越青饼将上市

 

喝茶闻香这件事,莫做茶界马bao国

中国人形容茶叶的花香

大多数人用兰花香

似乎大部分人也只会用兰花香

可喜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人会反对了……

我前段时间买了某个品牌国标标准的岩茶,并且看到包装里面夹带了一张岩茶风味轮,这是非常可喜的一件事情,我觉得在某种层面代表了走出了一大步。尽管这个风味轮看来上去可能还有一些逻辑上用词存在的问题,但越来越多的有意识的人开始引入风味轮体系,把茶叶的玄学拉下神坛,又进了一步。

另外,为了写好这篇文章,也可以跟一位朋友烟灰君聊了很久,他从事食品研发多年,主要就是研究各种食物风味特性和融合创新,特别是他在咖啡领域的见解,给我了很大的启发。

1

为什么我们喝的总没你吹的好?

每一个喝茶的人,经常会感觉卖茶的人对茶叶的的描述和自己的感受差异较大。比如说的体感,香气,滋味,用了很多听起来特别有诱惑力的词,诸如香气空灵,富有层次,通透,等等各种词汇,你拿到手以后,泡了喝,正常都会一堆问号。

什么个兰花香?卖单丛的和卖铁观音都讲兰花香,但感觉不一样啊?

什么是通透?我喝下去也没感觉心中开阔的能量啊

什么是茶气?我喝下去任督二脉也没通啊

所以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多的时候,总会有这样的落差,慢慢地加剧了茶行业的不信任感。

2

茶届“马bao国”

商家:客户不是专业的,他不会喝茶,不能抓住茶叶的特点

客户:商家不靠谱,夸大宣传,哪有说的那么好?

于是,各打五十大板后,继续哭街骂娘,这样的逻辑不自洽后,没有人能获得好处。如果找不到一把钥匙合理的打开这扇门,门外的看客就永远对门内漆黑的一片怀疑和不信任,不愿踏进去。门内的想让外面人进来看看,可就是够不着顶灯的开关

那么长此以往,传统茶行业市场发展一定会深受影响。

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也越来越自信。如果你还在用着当年大神台上品茶说出一堆山场气,茶气之类的如咒语一般的语言,台下的年轻人早就不是当年的我们整齐划一的点头了。一定骂骂咧咧的走开,心里还想着又TM一个茶届“马bao国”。

3

语言密码

茶届里面,审评术语如密码一般,如果没有解释和接触过可能普通人是无法理解的,比如:

绿黄和黄绿

醇厚和醇和

红艳和红浓

叶底有弹性和叶底柔软

高火香和足火香

这些词汇你们可能有的看着差不多,但实际意思差别很大,有些词一个褒义一个贬义,有些词用在不同的茶类或者等级里面褒贬还不一样。

我知道看到这里你心里一定会想,真复杂,真难。

其实,很多手里有评茶证的专业人员,也TM跟你一样,有意思不?

4

抽象带来的认知偏差

评茶体系的难并仅仅是因为庞杂和专业,更是因为这个评茶体系的抽象。

我曾经也认为自己掌握这一整套如密码一般的解读方式很有专业性,并且很享受这种普通消费者的认知鸿沟。但实际上这种抽象,也导致了市场很多乱七八糟的解读。比如茶叶醇厚一词是常用的一个评茶词汇,但实际上,绝大部分人并没有掌握在对应茶类和品种,在什么时候,什么程度采用这个词。这是有经验门槛的。但就是这些抽象的词汇,看上去好像增加了茶叶的神秘感和魅力,实际上有时候搞得很多从业者也莫名其妙。根本上不利于茶叶的推广和发展。

5

有人成龙,有人成虫

在评审的语言丰富度上面,市场上是走在前面的。很多品饮茶时候的细腻用词,茶叶审评大部分只有是抽象的概念。所以专业审评上很多细微的感官认知,在语言上并没有办法有效表达,只能用一些抽象的词语概括。所以也造成市场话术非常庞杂,每个人有着自己的话术体系,鱼龙混杂,有些人是有大量的品饮训练,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用词其实是有参考价值的,甚至不比专业审评人员差。但也有些人,因为茶行业专业无能,让他们有很多以推广为目的的各种话术横行。

市场话术是在专业无能的情况下催生出来的东西。法外之地,野蛮生长,终有人成龙,也有人成害虫。

6

风味轮,具象的形容优势

兰花香,让中国茶届认识少有的抛下成见,高度统一。

是对茶叶香气的形容兰花香,这一点,在我看到过的描述里面,普洱茶有,正山小种有,铁观音有,信阳毛尖有,黄山毛峰有,祁门红茶有,就连安化黑茶也TM有!

我这辈子第一次觉得中国茶届还是统一的,就是从这里来的,

但基本上,也就仅次而已了。

实际上,这背后代表了我们具象形容词的匮乏,这一点,我强烈建议可以参考风味轮,因为我朋友仔细探讨和比较,我们专业审评体系中,最缺乏的是具象的描述。

举个例子对比一下,比如我们审评的时候对香气的审评步骤如下:香气——纯正是否有异味——香气的浓度——香气的类型(花果甜香等)——香气高低。其中大部分的判断依据,基本都取决于审评人员的主观感受,香气的形容,基本也只分到类型,就没有进一步深入了。

而咖啡的风味轮呢?

其实对比下就能很容易发现,咖啡的风味体系比茶叶更加具体,更深入一些。如果当形容香气的时候,不同的茶类的时候,有不同具象花来形容,那么基本上让歧义就可以更缩小一步。

另外,我明确问过朋友几个问题:

第一, 咖啡行业是否可以做到盲品终端去评判? 答案:是

第二, 咖啡行业专业学习机构是有实物参照 答案:是

第三, 咖啡行业是构架在风味轮之上,并且得到认可的 答案:是

基于以上三个问题的成立,那么风味轮的我认为专业逻辑就成立,茶行业是可以参考受用的。

7

我们想象的快乐是否被剥夺

我知道,写到咖啡比茶叶领先的地方,可能会伤及到部分人的文化自尊,在很多人眼里,茶叶的文化的优越是凌驾于外来文化之上的。但实际上可悲的是,这种优越感是来自于无知。

风味轮是否会剥夺我们想象茶叶的快乐呢?

实际上,并不会。风味轮是适合专业训练和消费者比对的。普通人依旧不会接触到。所以哪怕在跟消费者探讨风味的时候,其实最末端具象的形容词对消费者,一样是抽象的。

所以,想象可以留给消费者,而不是从业者。

你所不知道的普洱茶定律

有人说,我把普洱茶玩坏了,我把普洱茶说成是万能的,实在是太夸张,没人会相信,而且不现实。其实,很多人的确认为是不现实,首先我说它可以是药,很多人认为就是吹牛,即使医书中写着,人们仍然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我们现代人只会认为是——故事,一种文化,一种传说。

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权,我只是把我实践出来的真相,公布出来,我吹不吹牛,由芝麻信用做背书,没有其他。我的技术由高级健康管理师,高级营养师做背书。专业技术有高级评茶员证书。我的选茶的技术有视频展示《喝懂普洱茶能分品质以及让人健康的秘密》。作为效果,我的体检报告放在了网上,没有运动,没有节食,没有吃药,喝新茶生茶肝指标下来了,这些数据都在百家号以往的文章中一一体现。另外还有各种认可图,问题是不便于发,但不代表没人学会喝茶。我对平台以及自己负责,如此而已。普洱茶是不是万能的,我可以说,只要你入门,你会觉得真的是万能的,它就是一把尺,衡量你身体健康的尺。今天的文字比较长,眼睛看累了,可以试试用百度浏览器选择语音播放,这样比较省力。

真正的普洱茶,就像一个定律,它包括了所有科技的定律,你没看错,是所有。今天的生物科技最前沿,创造了数码生命,因此作为传统的自然来说,它们本来就是存在,我们科技只是在不断模仿。那么普洱茶定律到底包含了什么呢?


1,药食同源,万病之药,这些理论我们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了,而作为现代理论“营养学”,我们总会用到中医调理的范畴中,营养,营养素,能量是食物常用的理论之一。食物,药物的成分,也就是说我们现代科技,把传统“药食同源”用科技的方法换了一个名字“营养学”。而中医又承认的是药食同源理论,它到底好不好,今天的疫情,我们看到了效果,当然,我们必须明白一件事,在我们承认中医之后,我们继续逆推中医的起源——巫医,它有两个,一个是草药学,一个是祝由术,后来还有针灸,按摩,推拿等等。而“毉”,这个字便是“医”的繁体字。那么中医的原型我们也就有了初步理解。

在荣西禅师的时代,茶为万病之药,为末代仙药,这些有了记录,那么这些是不是传说?我们今天的疫情,通过东方草药学与西方的化学药已经看到了结果,是否还需要怀疑我们几千年前的文化是迷信吹牛?关于草药学,我们现在知道了今天的中药,而关于祝由术,或许很多人难以接受,因为,祝由十三科属于符咒,关于符咒的问题,我们更是不会信。因为,它挡不了子弹,而且我们目前科技也没有办法证明这个的真实性。但我们没有看到科技最前沿的东西,符咒不一定有人懂,但科技可以证实,它们真实存在,怎么证明呢?

要证明祝由十三科的真实性,我们的认知,思考需要重新走一遍,因为双缝实验的诡异性已经证明了科技的缺陷。而普洱茶定律是走捷径的方法。那怎么走呢?需要先入门普洱茶,而且只需28小时。它是可以证明符咒真实存在的最快捷径。当然,想使用,就必须承担后果,因为我只是证明它确实存在。如果科技实力允许,我们可以做得比尼古拉斯特斯拉还要好,因为我们知道哪些能量是适合我们生存的,哪些是美好的。


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它能提高我们整体的生活质量,而且成本很低。除了健康关系,还有我们认知的关系。我们吃的食物可以潜移默化改变我们的思维,这在我的专栏《营养师解密普洱茶》中有过一些描述,它们是一个体系出来的,很多人以为我说的话太扯了,但是就我2021年1月5日的预言,是否你能明白这个世界上真有灵的存在呢?如果你能认真从头到尾去看我的动态,你会发现,2019年的10月份开始,我就已经不停地说这些了。

但是到今天为止,我发现,这一年,做得有点跑题,因为我做的是普洱茶各类解决方案,不是做预言预警的。但喝懂了普洱茶之后,可以和这个世界自然的“灵”产生某种联系,所以会有这样的信息产生。所以我们需要真正的传统普洱茶来实现。而它体现了中国传统天地人三才的“灵”是真实存在的,如果要用到祝由术,我们首先要理解“灵”的一些知识,因此,我们的中国文化传统不是迷信。以上是从食物的角度来说明的,接着要说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2,翻开一些书页,今天二进制语言为什么叫自然语言?二进制是莱布尼茨创立的,而他创作的时候,与中国官员白晋是有联系的,随便去百度,我们就可以找到一些内容。还有玻儿的测不准定律,这些是历史的事实,它们都与中国的《易经》有关,我们虽然可以为之自豪,但我们不能重复炫耀“四大发明”,不思进取的老路。为此,我用普洱茶做了定律,它可以帮助人们美好,通过每个人的健康,它可以破解普洱茶的庞氏骗局,证明炒作不是骗人,还能让每个人都生生不息。怎么证明这些呢?从测不准定律变成“测得准”。从“上帝投掷的筛子”到这些“筛子”都意味着给我们的爱与光。或许很多人认为我很疯,那么下面举几个例子让我们明白一些不争的事实。

我们用现代科学技术,提供我们生活的丰富与便捷。我们用药物来治疗疾病。还有食物,还是我们自己。有没有发现,一切的一切,我们都在为自己所用?西方人喜欢用“我”,中国人喜欢用“我们”,在最原始的祝由术或者佛学面前,都是“我”的一个众生相。当把“我”变成了“我们”,我们会发现,资源从有限变成无限。我们会感受到美好由此逐步健康,而不是身体氧化变质。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认为,我们的中国文化是吹牛迷信的?中国人的理念,是天生万物,但我们眼睛看到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普洱茶的定律来帮助我们感受有无的认知。


科技是用于人的,原始的巫医也是用于人的,有没有发现?我们所有理论,技术,文化,文明,都是用于人的?科学的终点与“祝由术”的初心,都希望世界美好,这点是相同的。
区别在于:
科学寻找的是一种精确的物质或几种物质来解释。所以会有“名”。
祝由术与其相反,没有“物”这么一说?用符咒画一下,就可以用了。祝由用了什么?在原始社会,这些主要用于人体健康。由于年代久远,我们最多只是明白祝由术或者说“符咒”像是我们写的小说故事变化多端,神秘莫测,他到底存不存在?我还是那句话,你需要先体会到“灵”,它们是有生命的,会跟我们心灵沟通,你说这些是迷信,你可以对自己说“我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感觉下自己内心,当然,做的时候用心静心来明白“自己”,但是不要多次尝试。
祝由告诉了我们什么?它告诉了我们有规则与无所谓规则的一种规律。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时间与重力,但是在某些条件达成后,他们也就没用了。就像时间,地球转得快,我们的时间会怎么样呢?理论上如果以数学计算,我们会以某种比例去换算,来达到精确。但是我们的生理结构会怎样?我们不得而知,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实也证明,今天我们这个世界,地球的转速有些不稳定,这是谁造成的?是宇宙?还是因为我们破坏自然形成的?我们又不得而知。因此,科技是有缺陷的,当我们精通真正的数学后,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科技的缺陷,但通过数学可以补充我们物质,理论,知识,应用的需求,但没有办法让我们达到更高的层面。
祝由术,为我们打开了这一功能,它超越了科技的范畴,就从人体健康开始,祝由术用的不一定是药物,这个认知告诉了我们,我们可以不借助药物,仪器来给自己治病,让自己健康。这就是说,中医学中的经络,冷热虚实理论,都可以无所谓。有意思的事,它又是有实体的,实体是我们的健康。通过祝由术这一理论,就好像任何东西都可以使用,又都可以不用。这个可以说明四个字,无中生有,它的特点是,没有实质,也没有“名”。


这就成了尼古拉斯特斯拉那时候的理论,能量是形成物质的根本。但通过研究发现有些能量形成的物质是好的,有些对我们是不好的。比如,对我们好的叫细胞,不好的我们叫病毒。所以科技的顶端,会去发现哪些能量对我们好,哪些不好的等等,这些东西它们有“剂量”,当能量达到了某些条件会变质,而人体接受了这些,有些无害,有些到了一定剂量,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很多能量,我们认为重量是微乎其微的,而且有很多能量,我们无法掌握到,于是科学家们有了——薛定谔的猫假设。
普洱茶定律,其实就可以破解“薛定谔的猫假设”以及说明量子纠缠的真实性,当我们入门普洱茶体会到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量子学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刻刻围绕着。而祝由的发现,无所谓好与坏,它的作用在于人是否安全健康的标准为前提,在网络上,祝由还提到了禁咒,这些副作用很大,为人们要引以为戒,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用。是为人们健康所用的危险法则。可以推论的是,这些东西因为太多,所以无法给予名字,但可以给我们带来健康的,就直接用了。比如茶,茶的内含物质我们以前不知道怎么命名,所以统称为茶,功能也知道。


科技发达后,我们慢慢对茶的内含物质有了各种命名,这样的目的是研究方便,但我们始终喝的是茶。问题在于,现在的茶是我们研究出来产生的,所以很多东西外形对了,内质却偏离了原先的轨道。所以真正的普洱茶定律就相当于一把尺。这把尺的法则或者说定律,就是包括了所有科技在内的顶尖技术以及我们古老的传统技术。因此,普洱茶定律与其说是一个定律不如说,它把所有的法则,规律放在了这一个空间内,而且是适合我们人生存空间的法则,因此,佛会说一花一世界,一茶一世界,空有不二。道家也用有无,像老子《道德经》那样说“无为”。
那么,怎么展示普洱茶的定律呢?要展示它的定律,我们需要用以上证明普洱茶品质的方式来做演示,这个视频可以几乎用到了所有我们可以适应生存的能量,只是我们看不见。当我们入门普洱茶之后,结合《一句话入门普洱茶》,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除了光与热,其他的比如时间,人体经络等是变成实体规则的一部分,而基因这些命名,以后可以用其他的名字来替换,因为我们在这个世界的认知,思想,行动,身体内外的维持,其实都是能量组成的实体影响着我们,任何元素成分都可以在以后技术层面得到替代,迭代等。


比如多巴胺,以前有些激素叫荷尔蒙等等,它们都有类似的功能,而最原始的东西,是食物,是五谷,它给我们身体思考,让我们有满足感,有行动力,提供热量等等,然后通过研究给了个新名字,碳水化合物泛指糖类,后期我们通过研究又有了替代,叠加,但民以食为天这个理论,我们会仍然继续下去。因此,学会普洱茶定律,也就是了解整个世界,它是衡量我们在这个世界,是否健康生存的一个标准,所以佛家会说禅茶一味,荣西禅师会说茶为万病之药。而科技,由于目前有了商业形式的参与,所以要找到那个标准很难,而“灵”这个东西,就像双缝实验诡异性那样,时有时无。所以我们需要普洱茶的定律来说明这个世界的准确性。
找到约1,546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