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泡茶高手活动

找到约74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广州 K11 ATELIER专场丨茶事生活 · 30分钟,让您成为泡茶高手!

      自古以来,国人好茶

  “浅酌慢饮”

  闲暇之余,以茶慢慢啜之

  “以茶待客”

  客友至家中,以茶款款待之

  “以茶代酒”

  不胜酒力,以茶缓缓陪之

  茶,早已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闲暇之余,煮一壶清茶,听茶炉中传来的阵阵声响;还是茶余饭饱邀故友,偷得浮生半日闲……茶已然成为优雅的社交工具,以不言而喻的巧妙作用,委婉替代了辛辣刺激的烈酒,维系你我他的长久情谊。

  6月26日,T三携手K11 ATELIER 迎来了第二场“茶事生活”主题茶会,「30分钟,让您成为泡茶高手」的课堂中欢声笑语不断。从新手到高手,只要30分钟就能到冲泡运用自如。

  · 活动现场 ·

  以二十四节气为刻度,带着富有诗意的心绪寻令入座,同时搭配精美的茶道器物,富有气质格调的“清雅生活方式”,只为您在茶会中时刻享受动人的美。


  · 泡茶知识分享 ·

  >>  识茶  <<

  泡茶前要先识茶。徐老师给大家讲解了六大基本茶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

  茶的“发酵程度”不同而影响着茶的口感和功效,类似科普学得不亦乐乎。外观由绿向黄绿、黄、青褐、黑色渐变,茶汤也由绿向黄绿、黄、青褐、红褐色渐变等专业茶知识缓缓道来,大家都听得十分认真。

  徐

  导师介绍

  茶学专业毕业

  国家二级评茶师

  国家二级茶艺师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 评茶员工种 考评员

  >>  茶器  <<

  泡茶当然少不了茶器,徐老师把茶具器皿做了详细介绍,对于一些辅助性的器皿,如公道杯,品茗杯等搭配场合使用的介绍,引起嘉宾的乐趣,纷纷变为好奇宝宝,提出许多不解之惑,导师则逐一耐心解答,现场气氛异常活跃。

  >>  泡茶  <<

  泡茶实践,将整场活动气氛推向高潮。如何泡好一杯茶,让杯中的茶叶能够完美绽放?别着急,导师从“泡茶用水、水温、时间”等要素入手,配合茶艺师现场示范,通俗易懂。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听了这么多关于茶知识,当然要赶紧亲自实践一下。徐老师一边讲解,一边上前手把手教学,更有茶艺师在旁一对一指导,现场嘉宾们受益匪浅,都一一兴奋实践,时间到了还意犹未尽。

  ·活动尾声·

  吃着事先准备的小点心;品着茶艺师精心冲泡的T三有机茶;听着徐老师清晰又幽默的讲解;更有有奖问答的“一月一茶”送;还可亲手体验冲泡乐趣……茶会体验时间一晃而过,大家都意犹未尽,纷纷相约下次再会。

  T三期待通过茶事生活,能聚集各界茶友,相互交流和学习;更期待能让未曾接触茶的朋友——识茶、习茶、与茶相伴。下期“茶事生活”再见!

活动招募|安溪制茶高手的观音韵

 

尽管桂玖喝了多年的铁观音,她的心中依然存着许多疑问。

在桂玖的记忆中,铁观音的汤色应该是金黄的,有些焙火焙高一点的,或着稍微陈了几年的茶,汤色则红润一些。而北方市场上多数茶汤清绿的铁观音,在她成长的记忆中还是十分罕见的。《清溪隐·安溪原生种合集》推出后,虽然里面没有铁观音,但是其他的品种如梅占、大叶乌龙等都是金黄透亮的汤色,韵味也内敛深深沉。从这里,她似乎找回了记忆中的味道,然而,毕竟品种不同,总觉得缺了些“观音韵”。

清溪隐·安溪原生种合集

观音韵究竟是什么?曾经深入安溪茶区的老翟这样描述:“铁观音品种的原料,以传统工艺做成的韵味,汤中含香、富有层次,茶汤饱满带劲又耐回味,喉韵佳。”一个“韵”字就能拉出一连串形容词?即使是喝了铁观音小半辈子的桂玖依然是丈八金刚摸不着头。

每次提到铁观音的“韵”,老翟总是说着说着就露出惋惜的表情,似乎观音韵已经越来越难以具象捕捉。那兰花香呢?兰花香也是铁观音的一个代表名词,观音韵难寻,兰花香总有吧?说着说着,桂玖从她的小冰柜里拿出一泡去年的秋茶,用烧开了的热水奋力一击,高扬的花香马上夺汤而出,窜入周围几个人的鼻腔。不料,老翟却说:“这是茶青味。”的确,这种“兰花香”和桂玖记忆中的铁观音香气是有落差的。

老翟的说法和安溪当地形容一泡茶的用语十分接近,兴许是走了几趟安溪之后被当地的制茶师所感染了。桂玖所拿出来的茶偏“绿”,偏重于体现茶的原香原味,她觉得这种风格的茶,虽然与她印象中的滋味不太一样,但也可以接受,至少多了几分清新感。而老翟的认知则偏“红”,讲究的是要把茶青的发酵做足,至少要有金黄透亮的汤色,追求工艺带来的香气滋味。同是安溪铁观音,风格却天差地别,桂玖准备带着疑问,学老翟潜入安溪一探究竟。 

其实,“绿”或“红”的风味争议,在安溪当地依然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桂玖的问题同样困扰着许多热爱铁观音的茶友们。而“观音韵、兰花香”究竟所指为何?更是茶界争论不休的话题,甚至可以具体到兰花香是哪一种兰花的层面。或许,喝茶没必要这么较真,但是将疑问掰开了揉碎了探索,无疑是深化既有认知的不二法门。

“三红七绿”的铁观音茶底

桂玖去安溪了,而安溪的四位具有代表性的制茶人李金登、王清海、刘金龙、刘协宗却来到北京。他们都是在这两年的安溪铁观音大师赛中斩获佳绩的顶级制茶高手。大师赛的科目很多,其中“辨识品种茶”是一项重点科目,参赛者不仅要对铁观音的认识够深,还要够“广”,即判别铁观音之外品种茶的能力。其中就有我们的《清溪隐·安溪原生种合集》中大叶乌龙的制作者刘协宗,他制作大叶乌龙的经验,刚好与铁观音相辅相成。 

此外,另外三位顶级的制茶师也各有所长:李金登,来自黄金桂的发源地虎邱,他的制茶手法深得黄金桂的精髓,以“透天香”见长。王清海来自北安溪的剑斗,擅长体现茶的原香本味。刘金龙则是龙涓人,他的茶园十分讲究生态,茶与花、果、草、豆等混生,做出来的茶有特殊的韵味,值得深入探索。

机会如此难得,爱茶人老翟当然不容错过。于是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四位高手在这个周末集聚三联编辑部,和读者们一起来一场面对面大师级茶会,分享安溪制茶人与铁观音之间的故事,热情的制茶人们会备上他们各自心目中的好茶,以“茶”来解答茶友们心中埋藏多年的疑惑。 

还能有多少问题?这周六,邀请您来到我们的茶会,共同细细品尝这些“标准”就明白了。

活动信息

茶会特邀讲师

李金登

2017年安溪铁观音大师赛第一名(获大师称号)

王清海

2017年安溪铁观音大师赛第二名(获大师称号)

刘金龙

非遗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2012年首届安溪铁观音制茶工艺大师大赛第一名

刘协宗

非遗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安溪县茶叶质量审评评委库成员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泡茶是一种美的再创造

泡茶,可谓是一个事茶人的基本功。从进入普洱茶行业以来,我就一直非常重视冲泡。因为一款茶好不好喝,虽然原料工艺起了决定性作用,但是冲泡方法是否合适、得当,也对茶品最后的表现影响巨大。

很多时候,泡得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泡不好,也可能化神奇为腐朽。尤其是那些喝一泡少一泡的珍稀老茶,如果泡不好,没有发挥出老茶最精髓的部分,无异于是暴殄天物。

我曾提出,泡茶是一种艺术创造,泡茶师要能够自觉把握触发、孕育、生产三个阶段,面对“眼中之茶”,形成“心中之茶”,最后泡出“手中之茶”,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知识等通过泡茶这个过程准确地表达出来并传递给品茶者,引起对方的共鸣并产生各自不同的联想与感受。

所以,泡茶看似简单,但要成为一名泡茶高手往往还涉及对茶的认知、对茶性的把握,对茶具茶器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泡茶用水的选择等等。

泡茶三境界:

识茶性、顺茶性、驾驭茶性

识茶性:就是要了解各个年份、各种用料、各种工艺以及仓储的茶的品质特征并深刻理解其中的美学价值。不同的茶,其年份、用料、工艺与仓储不同,其表现出的品质辨识特征不同,在品饮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美学价值也有明显差别。一名普洱茶高等级泡茶师只有首先做到“识茶性”才有可能把一款茶的品质特征以及美学价值表现出来,只有长期用心多练多尝试特别是更多地接触更为广大的“茶谱”,才可能趋近于“识茶性”,从而为后面的“顺茶性”和“驾驭茶性”打下基础。

顺茶性:顾名思义就是顺着茶的“脾气”来。茶有不少必然规律或者说自然属性,比如冲泡时间长了茶汤会变得浓郁,水温高了容易出苦出涩,在相同时间相同容量下传统仓储的茶比自然仓储的茶浸出速度要快些,等等。所以我们在泡茶的时候要遵循这些规律。

驾驭茶性:是指利用外部条件(如茶器茶具)改善茶的品质表现、利用茶性的非线性和宽容度(比如一泡茶浸泡30秒不会出涩,可能50秒也不会太涩)灵活处理不同情况(环境)的过程。“驾驭茶性”听起来有点唯心论,其实是建立在“识茶性”和“顺茶性”基础之上,是泡茶者长期努力钻研尝试的结果。“驾驭茶性”是泡茶的最高境界,体现了泡茶中“活”的一面,看似随心所欲其实也是有条件有限制的。

影响茶汤品饮效果的五个因素

把一壶茶泡好的秘诀在于:在影响茶汤品饮效果的众多因素中,尽可能保留最少的变量(比如浸泡时间)而把其他能够事先固定下来的因素统统固定成定量。这样,泡茶师操作起来就十分简单易行了。

泡茶的过程应该是茶分子扩散的过程。学过中学物理的人都知道,任何物质都有一个从高密度(浓度)向低密度(浓度)转移、扩散的趋势,无论是在空气中还是在水中,直到达到相对平衡为止。那么影响一杯茶口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一是茶本身的品质与级别,二是水的温度,三是茶的浓度。当茶本身的品质与级别已经确定不变了的话,影响口感的就只剩下水的温度和茶的浓度了。而这恰恰是茶艺师需要也能够控制的。

温度可以影响味蕾对茶水的感觉(比如不同的温度下,人对同一种汤的咸淡感觉就不一样)。更重要的是水的温度越高,分子活动越快,扩散也越快,对于茶水的浓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茶分子的浓度与茶叶浸泡的时间长短有关系。时间越长,则浓度越高。

茶分子的浓度与注水量有关(相应的与投茶量和容器大小有关)。同一时间内,水量大了,茶水就淡些;水量小了,茶水就会浓些。

综上所述,温度、时间、水量(茶量)、茶形、外力作用,应该是决定茶水浓度的五个因素。如果泡茶者能够多练、多思,掌握好这五个方面,再兼顾到茶叶本身的品质与级别,泡好一壶茶应该是不难的。

水烘法的操作流程为:

(1)选择一把壶型合适的紫砂壶。这里的所谓“合适”指的是盖沿和通气孔不容易进水。我们一般选用梨形壶。

(2)根据喝茶人数、壶的大小确定投茶量,并对干茶做适当的预处理,尽可能在不破坏茶形的前提下把茶块处理得小一点、薄一点,便于出效果。

(3)烧水烫壶。我们一般用电磁炉配较厚重的铁壶烧水,保证沸点能够达到100℃。

(4)投茶入壶。

(5)盖上壶盖后用开水淋壶,水柱在壶身上缓慢游走,心里可以默默数圈,一次淋壶十圈大概就差不多了。

(6)等壶盖和壶身的水干后打开壶子,小心拿起壶(注意:这时候壶温很高的),颠几下,让茶翻下身,利于杂味散发。

(7)盖上壶盖,重复上面第(5)(6)的动作,一般淋壶三至四遍就差不多了。

(8)注水入壶,洗茶一遍。

这样泡出来的茶往往就比较好喝些,大家不妨试试。

来源:普洱杂志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72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