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万亩生态茶园

找到约7,445条结果 (用时 0.026 秒)

关岭顶云街道:引企共建万亩生态茶园

初春雨微凉,山高云雾绕。雨水节气过后,关岭自治县顶云街道抢农时,抓农事,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着力推进万亩生态茶园建设,把茶产业作为生态惠民、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聚焦全产业链打造,积极推动“茶旅”融合,以产业促发展,以产业促增收。

麻龙村茶园种植基地

在顶云街道麻龙村茶园种植基地,举目远眺,群山延绵起伏,漫天云雾缭绕,技术人员和当地农户在大山之上,种下一株株茶苗,洒下一份份希望。

“种植茶苗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记得行距为40公分,窝距为30公分,这样种植不仅茶苗存活率高,以后还方便采摘……”在栽种现场,广州昀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左伦一边协调着各项工作,一边指导工人栽种标准。

左伦是顶云街道谷新村当地人,外出创业多年,取得一些成绩以后想回乡发展,却苦于没有方向。去年,顶云街道计划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企业共同打造万亩生态茶园,这让左伦欣喜不已。

“在外创业的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好农村现有资源,去选择一个能够解决村民就业,并且具有发展前景的长效产业,而顶云街道计划打造的万亩生态茶园与我的想法一拍即合。”左伦告诉记者,家乡的海拔高度、纬度、气候和土壤环境都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所以他毫不犹豫回到家乡投资兴业。

农户正在种植茶苗

从去年初冬至今年初春,该公司已在顶云街道谷新村、麻龙村平均海拔1500米的大山上种植了6000亩茶叶,株株茶苗每天沐晨雾,饮朝露,长势喜人,让昔日的荒山荒坡披了“绿装”。

“我们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成功引进广州昀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来建设万亩生态茶园项目,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盘活闲置荒山资源,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顶云街道产业项目分管负责人曹继龙说,目前已流转近8000亩的山地,企业一次性支付三年流转费用,预计村集体当年就能够增收120余万元。

万亩生态茶园的建设,让荒山逐渐变成青山,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同时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前期的种植、管护到后期的采茶、制茶,都能够持续性、长期性地带动当地村民大量就业,实现“治荒”与致富共赢共荣的新局面。

曹继龙说:“万亩生态茶园建设初期主要依托企业示范带动周边群众实现增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待产业规模扩大后,我们将切实推动‘茶旅’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涵盖茶文化、旅游观光、康养休闲属性的‘关岭——花都茶旅融合一体产业园’,让茶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大有可为。”

来源: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松溪:万亩生态茶园香

夏去秋来,万物丰收,中秋将至,茶园飘香。福建南平市松溪县茶平乡的万亩生态茶园,位于巍峨的湛卢山下。

这里空气清新、茶香馥郁,“高颜值”点缀出松溪绿色生态美。

△松溪县茶平乡的万亩生态茶园基地

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

松溪县茶平乡共有茶园面积3.5万亩,主要种植九龙大白、政和大白、福云6号等40多品种。加工企业76家,主要生产绿茶、红茶、白茶和少量岩茶。在茶平乡的茶山茶厂,随处可见茶农忙碌的身影。茶产业,促进茶平乡的乡村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2020年干茶总产量3千多吨,线上销售额超2000万元,总产值达4.6亿余元。

△松溪县茶平乡的万亩生态茶园基地

科技助力提升茶叶品质

茶平乡因茶而名,全乡共有茶园面积3.5万亩,加工企业76家。早在2008年,当地就意识到建设生态茶园的重要性。在科技特派员团队帮助下,新植樱花、紫薇、三角梅等乔木防护树种600余株,在梯壁套种百喜草、除虫菊等绿肥,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在中国工程院专家团队的技术指导下,采用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措施,综合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在一系列“茶科技”推动下,松溪茶平乡的种茶、制茶技艺得到多次技改提升,茶产品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写好茶文章,擦亮茶招牌

“茶,叶以谷雨前采制者为松萝”。松溪作为北茶入闽的主要通道,古时已形成了“松萝”“芽茶”“白毫”“雀舌”等优质茶叶品类。苍老的是岁月,而其中的茶文化却愈久弥新,为松溪打响生态茶品牌汇聚强大动能。

好山好水出好茶,凭借“生态茶”金字招牌,2020年,松溪绿茶和红茶相继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推动松溪茶叶对欧出口,市场渠道不断拓宽。在全国各地拥有松溪籍茶庄、零售批发公司2000余家,从事茶叶销售流通人员8000多人,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松溪县是原中央苏区县,当年革命先辈们敢闯敢拼,如今这里产业兴乡村美,焕发出新气象。

来源:总台福建总站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武夷山市计划今年建设7万亩生态茶园

乡村振兴要靠科技创新。近年来,武夷山市委市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托国家级武夷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扶持政策,大力加强茶叶质量源头管控工作,统筹好茶科技,打造生态茶园,今年将在三个乡镇建设7万亩生态茶园示范区,带动武夷茶产业发展。

廖红教授:“有20克根瘤菌,但是其实没有那么机械的,大家看一下。”

村民:“我都倒到一百克。”

村民:“不用那么多。”

廖红教授:“而且还有一个是拌太湿了会影响发芽,对,就这样,你水不用放太多”。

6月7日,在星村镇黄村村木坜茶园,廖红教授带领科特派团队现场指导当地茶企茶农学习套种高效固氮大豆技术,从拌种高效根瘤菌,到茶行的宽度,到撒施钙镁磷肥,在廖红教授科特派团队精心教导下,黄村的60多户茶企茶农们热情高涨,分组在茶园耕种实践,直到完全掌握这项茶园套种高效固氮大豆技术。

管控茶园的科学技术,是采用“夏种养分高效大豆、冬种油菜”的间作方式。套种大豆后,可以生物固氮,相当于给茶施氮肥,调节和提升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了茶树病虫害发生,实现了“无化肥无农药”,让武夷岩茶走上优质、高效、绿色生态循环生产模式。

科技特派员廖红教授说道:“在我们的优质高效生态茶园中有三个措施,第一个是种大豆;第二个是施茶树专用有机肥;第三个是种油菜。老百姓最喜欢种油菜,觉得好看,但其实真正对生态环境改变最大、对茶树最好的是种大豆。我们做过实验,就是不施任何肥料,起码可以保证不减产,这是基本的。它的制优率可以提高百分之二十以上 ,就相当于实际增产了百分之二十。”

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及周边万余亩茶园实施“茶园土壤环境优化技术",是农业农村部为促进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设立的“武夷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之一。2018年至今,廖红教授科特派团队参与建设的燕子窠生态茶园,减肥减药超过30%、减少水体磷污染超过60%,产出的茶叶品质大幅度提升,带动了茶农增收。

武夷山星村镇黄村村茶农范德兴说道:“廖红教授科特派团队亲临指导我们这些茶农,手把手的教种大豆技术。我们这里3000多亩的茶园,大概在七月份左右就可以全部把它种完,种完后可以防虫,茶叶的品质也会大大的提升。”

据了解,武夷山市委市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托国家级武夷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扶持政策,大力加强茶叶质量源头管控工作,结合武夷山茶园的生态优势,以点带面、以线带片,今年计划建立星村镇核心示范区面积1万亩以上,重点产茶区兴田镇、武夷街道连片示范区1万亩以上的5大示范片6万亩生态茶园,促进武夷山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武夷山茶产业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7,402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