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万亩茶业乡村

找到约3,895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为什么要去“宇宙网红”城市柳州参加茶业经济年会!

广西柳州,是西南工业重镇,有着“工业城市中山水最美,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的美誉。这里有大国重器柳工机械、“神车”五菱、“宇宙网红”螺丝粉、“中国早春第一茶”三江早春茶……

10月26日-29日,第十七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将在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举行。中国茶业经济年会自200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是中国茶叶界最具影响力、创新力、凝聚力,业界主体参与最多,资讯最权威、传播性最广的年度经济盛会。而此次年会承办地选择在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可以说是优势与机遇并存。

行业瞩目,开局最关键

“五年看头年,起步很关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碳达峰的关键期,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在此背景下,本届经济年会的举办尤为重要,备受全行业的瞩目。

届时,将有业内外专家学者、政府领导、企业领袖、行业人才齐聚美丽侗乡围绕“三茶统筹,消费振兴;健康侗茶,梦萦三江”的主题,通过十余场专题会议、论坛、展览展示等系列活动,展开为期3天的交流研讨,共话茶产业的未来。

△往届年会现场

先进经验学习,敢为天下先

第十七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的承办地——三江县,位于桂、湘、黔三省(区)交界处,系云贵高原余脉边缘,为中、低山和丘陵地带,所处经纬度属世界公认的“黄金产茶区”。截至目前,三江全县茶叶面积已达20万亩,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三江茶已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三江县先后荣获“茶业百强县”“全国茶业生态建设十强县”等称号。

为了提高茶叶经济效益,三江县正全力塑造“三江春”品牌,打造“三江早春茶——敢为天下先”品牌形象,带动三江县茶叶产业走上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本届年会将特邀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行业领袖等围绕产业经济、科技应用、行业政策等业界关注的热点与痛点进行宏观指导和专题研讨,并总结三江县在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先进经验。

茶乡美食,不可不辜负

说起柳州,“宇宙网红”螺蛳粉一定会被提及。“现象级”国际传播效果的成功案例屈指可数,柳州螺蛳粉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

当然,爆发是现象,其持续发展的内核可以身临其境去挖掘。作为柳州市的典型县域,茶乡三江县可谓极具地方特色和优势。

近几年,三江县努力做好“绿色文章”,通过品牌打造、茶旅建设,把满山的茶园做成了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如今,一条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转型、绿色崛起之路在三江县越走越宽。

为此,本届年会期间将进行2021“美丽中国茶乡行·食在茶乡”系列推选活动阶段性小结,通过现场展示、县域交流等形式,对茶乡茶旅融合发展进行宣传与推广。同时也将举办“食在茶乡·品在三江”展览展示活动,本次活动共设置60个展位,规划6个展区,沉浸式体验少数民族特色茶文化。

此次大会期间,组委会根据三江县茶产业特点及侗乡民族特色精心安排了两条考察路线。

线路一:三团茶叶加工区→布央新村→布央茶产业(核心)示范区

三团茶叶加工区

三团茶叶加工区位于三江县八江镇三团村,占地面积27644平方米,划分为生产区、文化体验区、生活区、茶叶交易区。三团茶叶加工区年产干茶量1500吨,年产值约2.8亿元,是三江县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改革试点工程,通过国有平台公司、茶叶龙头企业、村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共同运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和利益共同体。

布央新村

布央新村位于三江县西北部。山上茶园连畴接陇、碧波重重,潺潺流水穿过村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相得益彰。近年来,布央村以茶强村、以茶富民、以茶兴旅,着力写好茶文章,开发茶园观日出、自助采茶加工、农家乐、百家宴、民宿等旅游项目,倾力打响茶旅融合“金名片”,2018年获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个曾经“山高水远布央村,有女不嫁布央郎”的贫困村,在茶旅产业带动下已变身为户均3亩茶叶的富裕村。

布央茶产业(核心)示范区

布央茶产业(核心)示范区位于三江县西北部的八江镇布央村。布央村是三江县茶叶种植最早的村屯之一,茶叶种植已有几百年历史,先后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百佳乡村旅游目的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广西侗茶村”称号;布央茶产业(核心)示范区先后被评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五星级示范区”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线路二:生态工业园区→万亩茶园→“马湾·茶园里”田园综合体项目→程阳八寨

生态工业园区

三江县茶叶生态工业园区位于三江县古宜镇南站社区。“两茶”产业加工区占地面积417亩,其中由政府平台公司建设标准厂房出租给三江春等规模企业使用,建设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园区,年生产能力达4000吨以上,产值8亿元以上。

万亩茶园

三江县万亩茶园位于三江县古宜镇南站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点,总面积10059.02亩。聚焦茶文旅游融合发展,通过“以茶促旅、以旅兴茶、以文传茶”的茶文旅融合工作思路,三江县致力于将万亩茶园打造成集休闲康养、茶产品加工、茶文化开发、观光休闲、文化体验、科普教育、山地运动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示范园区。

“马湾·茶园里”田园综合体项目

“马湾·茶园里”田园综合体项目(即马湾茶园里旅游度假区)坐落在三江县古宜镇马湾屯,于2020年9月正式启动建设,规划建设面积720亩,辐射范围近5000亩,主要分为山地生态茶园种植区、山脊山谷茶旅研学区、侗乡茶山度假休闲区、山林富氧休闲运动区四大板块。是以茶旅元素为核心特色,一二三产联动发展,集“现代有机茶园、顶级茶山度假酒店、侗乡山谷研学营地、现代茶厂及体验馆”四位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

林溪镇程阳八寨

程阳八寨坐落于柳州市三江县林溪镇,是三江县茶叶发展最早的村寨之一,现有茶叶面积2500余亩。这里侗民族风情浓郁,是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最大的旅游景区、国家4A级景区,是国家西部地区旅游投资计划的重点项目,也是中国首批景观村落、中国“十大美丽乡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9中国最美乡村•示范村”,因独特的风雨桥、鼓楼、吊脚木楼、四季田园以及其浓郁的民风民俗闻名遐迩,世界四大历史名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程阳永济桥就坐落于此。

目前,三江县已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迎接茶业盛会。第十七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的举办定将为中国茶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定将为三江茶发展填上浓墨重彩的一笔!10月26日-29日,说茶传媒与您在美丽的三江县,不见不散!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2021年湖南茶叶乡村振兴“十大领跑品牌”之南岳云雾:大风起兮云飞扬

“云雾充饥腹,烟霞补破衣。”

宋代诗僧释智愚的悲悯,弥漫的是百姓温饱的祈愿。今天“南岳云雾”的蒸蔚,激荡的是小康生活的现实。

十年树木。始自2011年的一粒种子,催生着“南岳云雾”茶公用品牌的梦想,“将南岳打造成全省一流的高山有机茶基地”成为了衡阳市委、市政府的发力方向。

始于西汉、盛于唐宋、中兴于今的衡阳高山云雾茶,给衡阳大地插上了乡村振兴的翅膀。目前,衡阳茶园面积形成了20万亩的规模,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多达49家,其中,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茶叶专业合作社72家。

“南岳云雾”浩荡的春意,染绿了衡阳广大的版图。不论是南岳十里茶乡,还是塔山盐茶古道,抑或是江头贡茶最美茶园……衡阳,实现了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

湖南茶叶十大公共品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这片硕大的“云雾”,把衡阳广袤的田野飘渺得如同仙境一般。

春风化雨

(衡阳市人民政府朱健市长调研湖南辉广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茶叶产业发展)

踩着衡阳茶叶的鼓点,湖南辉广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享受到了政策的晴好。以投资开发的衡山皇茶文化园和生态农庄为依托,公司取得了稳健的发展,目前开发面积5158亩,完成投资8000多万元,先后被评定为省级“百企联村、共同发展”示范项目、湖南省现代农业特色(茶叶)产业园省级示范园、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同时被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综合评选为“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

茶叶既是富民产业,也是生态产业。衡阳市委、市政府将茶产业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南岳云雾”区域公用品牌为统领,按照“扩面、提质、创品、拓市”的茶叶产业发展思路,突出“高山、有机、生态、安全”的南岳云雾茶特色,做响品牌、做大基地、做好市场、做强产业。

一组数据可以触摸到力度:2018年,衡阳市级财政首次安排茶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2019年,在省政府奖励衡阳市100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茶叶生产基地建设的基础上,衡阳市级财政安排了茶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2020年,衡阳市级财政安排了茶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2021年,衡阳市级财政安排了茶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

春风化雨。在茶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上,突出支持品牌建设,包括无性系茶树品种繁育与推广、标准茶园建设、茶叶加工能力提升与茶产品品质提高、公用品牌打造、品牌宣传与推介、销售综合能力、提升茶旅文示范区建设等。

2000万元市级品牌建设资金只是浮在面上的力量,更大的能量,被植入了土地中。衡阳市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引导效应和杠杆效应,每年整合相关支农资金上亿元,支持基地建设、加工能力建设、茶苗繁育等产业环节,充分激发出了企业建设茶园、发展茶叶产业的积极性。

以常宁市为例,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茶叶产业发展服务组,引导全市茶叶产业发展和茶叶品牌建设。还设立了茶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确定了每年不少于1000万元的激励标准。近年共计投入了近2亿元的茶叶产区改造资金,培育出了集茶叶种植、管培、采摘、加工、销售和旅游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茶叶年综合产值达6.32亿元,共计带动常宁1.98万人就业,茶农人均年增收达3500元。

馥郁的氤氲中,“云雾”的推动下,衡阳茶产业呈现出朝阳般的光辉。南岳区、常宁市、衡山县被列入全省茶叶优势区域建设重点县;南岳区、衡山县列为湖南省“一县一特”主导特色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常宁市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并被命名为“中国生态有机茶之乡”。

发荣滋长

随着耒阳市系列有关茶叶种植奖补政策的出台,江头贡茶协会的成立,曾经的“煤老板”刘海坚感受到了“云雾”的滋润,将他的产业换作了绿色,于是,江头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传统种茶大镇龙塘镇横空出世。目前,公司建有3500多亩的茶园。随着茶园基地规模的增加和茶园景观的形成,加上基地自然天成的山水风光,企业布局升级产业链,推进三产融合,发展休闲农业,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的途径。

一场春雨一个秋。像江头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一样的茶叶加工企业,龙塘镇就有1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衡阳市级龙头企业4家,500亩以上茶园有16个,种茶农户达6000余户,产区茶园面积近2万亩,

而在火热的衡阳土地上,“南岳云雾”引发的茶叶产业不断地发荣滋长。2009年是个春分的节点,这年,作为衡阳市第一家茶叶类企业,南岳怡绿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获评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自此,衡阳茶叶迈开了矫健的步伐,到2018年,全市共有南岳怡绿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耒阳市江头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常宁市福塔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常宁市兴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湖南辉广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5家茶企迈入省级龙头企业的大门。

“南岳云雾”公用品牌的强力运行,2020年衡阳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湖南长健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湖南谷佳茶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常宁市瑶园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胡家园茶业有限公司4家茶企联袂跨入了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殿堂。

说及“南岳云雾”,常宁最为典型。为做大茶叶产业,常宁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近年来,共引进茶企31家,茶叶专业合作社25家,建成茶馆43家、实体店与网店156家。全市形成了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10家的规模。政策的引领,使得常宁市茶叶产业规模得以不断壮大。全市新发展高标准有机茶园7.5万亩,改造老茶园1.5万亩。每年按照新建茶园不少于5000亩的速度,形成10万亩高标准有机茶园的规模。

湖南省特色旅游小镇——衡南县宝盖镇是千年古镇,尤以一绿(茶叶)一白(白果)而出名,宝盖有机茶在全省有一定影响,全镇现有3个茶叶公司、5个茶场、3个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茶园规模达7200亩,是衡阳市较大的高标准连片、全良种的有机茶园。

同时,支持和鼓励茶叶企业开展有机茶认证。继南岳有机茶基地获得湖南省第一个有机茶证书、祁东高峰茶场和常宁塔山茶叶基地通过瑞士IMO和德国国际生态认证中心有机茶颁证以来,全市茶叶生产经营者加大了有机茶叶产地、产品质量认证力度。全市已有12家茶叶企业通过了国家权威机构有机茶产地、产品质量认证,全市有机茶园面积达到34500亩。

“南岳云雾”的扩散,也打响了衡阳茶叶的名头。全市形成了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茶叶类龙头企业9家、衡阳市农业产业化市级茶叶类龙头企业22家的梯级方阵,并创建国家级茶叶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家。

如日方升

10月29日,一场脑力激荡的“茶旅融合”专题恳谈会在南岳怡绿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开讲。除了区人大、茶旅文化产业园项目指挥部、文旅广体局等相关单位的领导,更多的是专家、学者和茶协、茶企、基地负责人以及茶农代表。

如何升级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叶变文旅产品,怎样创新茶叶+宗教、茶叶+研学、茶叶+康养、茶叶+民宿,最终达成生态茶园、智慧茶园、认养茶园的愿景,让茶和旅成为衡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翼,恳谈会描绘出了南岳“小样”。从龙池工区到藏经殿,从广济寺到铁佛寺,构建禅茶一味的茶旅之路。依托百万级游客的市场,形成一条系统的体验:登一次山,礼一次佛,品一味茶,祈一生福。

茶与旅,在今天的衡阳,展现出了一种自然的逻辑关系。

地处南岭余脉的塔山瑶族乡狮园村,根据其平均海拔800米、森林覆盖率95%的实际,摸索出了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在“十里茶廊产业园”的带动下,瑶乡实现了生态产业与农业休闲的有机结合,成为了全国生态文化村、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衡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人均收入突破了13000元。

这样的美丽乡村,因了一片“云雾”,遍布着衡阳的土地。

到2020年为止,在湖南省星级休闲农庄(2018年开始名称为“湖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园区)”)评定中,衡阳市茶叶企业及其新型经济组织获评五星级休闲农庄两个、四星级休闲农庄三个、三星级休闲农庄四个。

2014年,耒阳市江头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江头贡茶园荣获湖南省五星级休闲农庄。

2014年,南岳区“岳云茶山行”生态旅游区获“2014湖南茶叶十佳旅游休闲示范基地”。

常宁塔山瑶族乡狮元村茶旅文化博览园和耒阳江头贡茶园入选2016年湖南茶叶“十大最美茶园”。

2017年,常宁市获评2017湖南茶叶“十佳茶旅景区”。

湖南辉广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获2017年度“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称号。

2018年,常宁市被列入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2020年,湖南辉广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双全农庄荣获“湖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园区)”。

近水楼台更得月。南岳区以“南岳镇茶文化一条街”和“寿岳乡杉湾十里茶乡”为重点,全力打造茶旅全域旅游线路,并创作了《茶歌背后的故事》、《云雾茶香》等一批特色茶艺节目和有影响力的艺术作品,受到市场追捧。烟霞茶院、丹茗居茶艺馆、水木芙蓉茶庄被评为“湖南省十大特色茶馆”“全国百佳茶馆”,已成为衡阳茶文化重要地标。

南岳独如飞。南岳,真的起飞了。如飞的是云雾,起飞的是“云雾”。

坚守“扩面、提质、创品”的茶叶产业发展思路,衡阳市实现了品种良种化、种植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将“南岳云雾”打造成为了不负南岳的公用品牌。

乡村如何振兴?到2025年,衡阳市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30万亩,茶业综合产值达100亿元。

这是“南岳云雾”的回答。

来源:湖南茶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2021年湖南茶叶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县(市)”之宜章县:与茶共舞,“绿洲”好芳华

当森林覆盖率达99.6%的莽山以5万公顷的身姿横卧在湘粤边界,那一片绿色是怎样的惹人心醉? 

在接近北回归线的地方,宜章美得静谧而端庄。

1000多年的建县历史、220公里的省际边界特色,“楚粤之孔道”的角色担当,是无法忽略的存在。

当航拍的镜头停留在一片片一丛丛的绿色地带时,人们的目光瞬间停驻。那些挂满山头的茶园,整齐划一,郁郁葱葱,如同一张纹理纵横的绿毯。

▲俯瞰宜章茶园基地,风光无限好

如此山水灵气,成就了宜章县天然的茶叶种植优势,尤其是使宜章县发展成为“湖南红茶”重点产区、湘南优质红茶带、郴州市红茶生产重点县。

产业为基漫山茶园处处美

▲日出江花红胜火,安居乐业喜开怀

“莽山以崖子石之山茶、莽山思仁坳之横水茶为最佳,其性凉,能解热毒,可治痢疾”。民国版《宜章县志》中简单的几句记载,叙述了宜章莽山瑶民千年的种茶历史。

▲瑶民种茶千年,生生不息

如今,在莽山天台寺周边,仍有大批有百年树龄的古茶树;在莽山原种土茶里,还曾发现有“大叶青茶”、“大叶白毛茶”等野生茶叶。

近年来,宜章县委、县政府立足得天独厚的茶资源、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始终坚持将茶业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转型发展的绿色产业、生态产业和富民产业来抓,着力“建基地、扩规模、提品质、创品牌”,打响了“莽山红茶”品牌,红火了百姓生活,奏响了茶产业融合文旅产业共同带动乡村振兴的最强音。

▲宜章和宜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英红九号莽山红茶

宜章县的茶叶以红茶为主、绿茶为辅,其茶产品名闻湖广、声威港澳。其中,“莽山银翠”茶,条索紧结,肥硕,银毫满披,栗香浓郁,耐冲泡,得莽山原始生态灵气,为我国绿茶中的精品,1996年获“湘茶杯”金奖,1997年被评为“湖南名茶”,1999年、2000年在湖南农博会上连获金奖。而“莽山红茶”更是久负盛名,至今拥有“老一队”“瑶山红”“莽仙沁”等六大红茶品牌。这些品牌多次在国际农博会、全国农博会等重量级茶叶评比中获金奖,“瑶益春”“过山瑶”等多个产品获得湖南省著名商标。

▲标明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瑶益春”红茶

目前,宜章县茶叶种植面积6.6万亩,良种面积占茶园总面积的85%以上,茶叶总产量1700吨,实现茶叶综合产值4.5亿元。现有省著名商标产品2个,绿色食品产品6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县域公共品牌“莽山红茶”1个。有茶叶龙头企业12家,茶叶专业合作社26家,大中型茶馆16家,有大小加工生产线80余条,全县年加工能力1700余吨,茶叶加工由十年前全手工制茶逐步形成机械化、标准化、自动化生产,成功跻身“全国茶业百强县”“湖南茶叶千亿产业十强县”“2021年湖南茶业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县”。

▲时任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视察宜章莽山红茶基地

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源于宜章县对茶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2014年以来,宜章县把茶业产业作为县产业扶贫的重点工程来抓,出台了《关于加快宜章莽山茶产业发展的意见》,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茶产业发展。

▲湖南省委副书记乌兰视察莽山红茶基地

强化产业规划。以打造“中国红茶示范县”“粤港澳大湾区红茶直供基地”为目标,确定“全国百强、湖南十强、湘南标杆”的定位,立足莽山天然氧吧山地气候、充沛水量资源、莽山瑶民人工栽茶1000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市场等优势,编制了《宜章县莽山茶产业发展规划》。

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顾问、县长任组长、专职副书记和分管副县长具体抓的县茶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重大问题、重要活动主要领导亲自协调、亲自参加、亲自代言,得到省市农业部门、供销部门、茶业协会大力支持。

强化政策扶持。出台了《加快宜章莽山茶产业发展意见》,每年统筹资金1000万元设立茶业产业基金,对积极参与茶产业建设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给予奖补。

如今,宜章县茶叶产业正在由增产到提质的发展之路上加速前进。“我们将按照‘南部率先、中部崛起、东部开发’的思路,计划到2025年,全县种植茶叶8万亩、年产茶叶4000吨,实现茶业产值10亿元。”宜章县委书记张润槐对此信心满满。

凝心聚力上万茶农嫣嫣笑

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美丽乡村振兴的路上,更是一个都不能缺。

在宜章县,我们看到的是政府主导,科研院、茶协会指导,龙头企业引领,农民挑大梁,全员共同参与、共同促进茶产业蓬勃发展的欣欣向荣之景。

▲茶园美如画,茶农采茶忙

在这里,龙头企业引路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政府以做强企业为龙头,引进投资上亿元茶企3家,培育了宜章老一队、莽山瑶益春、莽山仙峰、莽山木森森等省市农业龙头企业,有QS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的龙头茶企12家。他们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1带N”的方式与农户建立联股联利共同体。

在这里,农民挑大梁者的主人翁意识被全面激发。一方面,政府通过鼓励农民“认股”优质茶产业项目,增强了农民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组建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周边分散的茶农组织起来,实施种植、加工等统一管理,实现规模化生产,大幅提升茶农们的收入,从而进一步提升其积极性。

在政府搭台,企业、群众“唱戏”的多方联动下,茶业受益农户上万户,茶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2万多贫困人口依靠“一片小小茶叶”找到了稳定收入的路子。

▲一片“致富叶”造福宜章

然而宜章县远未止于此。

“我们坚定地将莽山红茶作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带动融合发展,形成一呼百应的产业集群,真正实现一个茶叶产业,带活一方经济,带富一方百姓,兴旺一座村庄的巨大效应。”据县委副书记、县长邓生华介绍,宜章县全面构建茶产业、茶文化、茶旅协同发展的现代茶业体系,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宜章县委副书记、县长邓生华向记者介绍茶产业如何带动乡村振兴

一方面,宜章县立足茶叶资源整合提质和产业化、市场化,全力开拓市场,做大做强“莽山红茶”品牌,进一步提升茶叶的经济效益。整合投入涉农资金近亿元,着力“二品一标”建设,其中建设高标准千亩示范基地8个,新建高标准茶叶加工产业园2家;立足宜章县11个乡镇与广东接壤,是大湾区的“后茶园”,市场需求量很大的区位优势,到深圳、广州等地强力推介,强有力地占有了南方市场。

另一方面,推进茶文茶旅融合发展。依托大莽山旅游的百万游客资源,积极推动茶旅一体化建设,打造了茶文化旅游示范点和茶旅特色小镇,休闲观光茶叶产业加快兴起;挖掘千年茶史文化,创作了以莽山瑶族世代茶生活为原型的文艺作品融入文化旅游。推进茶果蔬融合发展,形成了以红茶为主导,脐橙、油茶、有机蔬菜为补充的生态农业产业集群。

多措并举莽山红茶红红火

“宜章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将莽山红茶产业建设成‘湖南红茶’主力军的目标,在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品质发展中,跑出茶叶千亿产业加速度,引领茶叶生态产业高质量!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宜章的‘莽山红茶’。”谈及未来的发展,宜章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尧红华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

▲宜章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尧红华查看茶叶长势

这不是空洞的喊口号,为了将目标做实,将茶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宜章县规划了一套“组合拳”——

在融合发展上下功夫,促一二三产融合。探索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茶资源全利用和茶产品跨界开发,促进茶旅、茶籽油、茶机、茶器等产业发展,提升茶产业复合效益,提高产业附加值。重点实施“茶旅一体化”发展模式,积极发展人文旅游、乡村旅游,让更多人走进宜章。

▲标准化、规范化的有机茶园

在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打响“莽山红茶”区域公用品牌。一方面,从生产、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上引导茶企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不断丰富品类,提升茶叶品质,提高茶产业发展质量。另一方面,通过组织“莽山红茶”产品企业参加全国性博览会、展销会等展销活动,举办专场推介会;支持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给予适当奖励;举办斗茶赛活动,鼓励“莽山红茶”产品企业参加各类茶叶评比,对获得较高名次的,给予适当奖励等举措,着力打造“莽山红茶”区域公用品牌。

在创新发展上下功夫,推动传统茶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推动深度开发,延伸加工产业链。一方面,加大对衰老、低产低质茶园的改造力度,对茶树品种退化、长势衰老的茶园,实施改树、改土、改园、提升管理技术,力争到2025年完成茶树品种改良和低产低质茶园改造5000亩,提升茶园基地品质。一方面,做好顶层设计,组建产业联盟,密切企业和农户关系,扶持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企业主体影响力、带动力,通过集群发展、抱团发展,为茶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藏于茶园中的美丽星空房,吸引游客打卡

在借力发展上下功夫,实施“互联网+茶”工程。借助互联网+茶产业、“一带一路”等平台力量,借船出海、借梯登高,精准施策、精准服务,加强品牌策划、创新营销手段,讲好莽山茶故事、打响莽山茶品牌,不断增强“莽山红茶”产业竞争力。一是加强品牌建设,加大“莽山红茶”的宣传力度,支持茶企发展电子商务,引领消费潮流,开展网络营销。二是建立线上线下茶叶质量监督体系。一方面提升茶叶生产安全质量水平,另一方面提升茶叶加工技术水平,再一方面建立宜章互联网+茶质量监督体系,构建一个政府监管、企业自律、消费者可追溯的平台体系。三是加强政府对“互联网+茶”工程发展政策的扶持力度。

“莽山红茶,红于莽山、红走千年、红在品质、红火百姓、红遍天下!”这是“莽山红茶”的五大特点,也是宜章县委书记张润槐变身“网红”推介“莽山红茶”时的铿锵话语。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莽山红茶”将进一步“红火百姓”,“红火”宜章县的广袤乡村,绘就愈加美好的乡村生活画卷。

来源:湖南茶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876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