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行】盈江掠影Ⅲ:陇中锦秀 古茶涤梦

墨墨001

几月以来,在德宏这片厚土上,我所到之古树茶,无不亭亭玉立,生态自然,品质冠绝。

一方水土滋养一方茶。尤其盈江县,作为德宏茶路的最后一站,它所带给我们的惊喜、信心,以及前所未有的震撼,与初上梁河县青龙山时的感悟首尾呼应,相辅相成。

且不说“德宏味”的煌煌造世与未来的发展潜力,仅凭大自然赋予德宏人民的茶叶资源宝库,德宏古树茶足以独步古今,壮观天下。

11月底,我们再次启程,从平原镇往东,开向临县城不远的群山之巅。

车至山前,日照群山,只见一座大山拦截去路,气势横绝。同去的何奇川兄,几经辗转,才觅得上山入口。欣然前往,土路坎坷,尘石飞张山路狭窄,曲折陡峭,坡度极大,若非越野车马力十足,寸步难前。每行几百米,络绎遇见从山上运载土石下山的卡车,对头之间,退让困难,有时正值弯道,雪上加霜。如是磕磕碰碰,前行三四公里,眼看所思之地,近在咫尺。

我问何奇川说:“此何山?”对曰:“只知当地人方言音译为‘乌飘山’,不知汉译名称。我们小时,常来山上采摘山果,历历在目,常此怀念。”

“我们现在要去的是陇中山,传说是诸葛亮七擒孟获时期排兵布阵的地方,山上还有一些纪念他的地方。”何奇川接着聊到。

车行不止,我思亦不止,不知何时抵达,不知此行将获,亦不知......雨里雾里,但见山深林静,一表生态之好。

“前方就是陇中山万亩古茶园了!”车辆驶出森林,向山地草甸地带奔驰,一句令人振奋的话从风中吹来。

海拔2000余米的高山原野地带,丘峰壁立,群山层叠,一峰接一峰绵绵伸向苍茫天际。除了绿草、高树,便是一望无边的蓝天。丘峰之间的沟地平坦而宽阔,像山间之河,四境流转。恍如世间仙境,美得令人窒息。

丘峰之侧,各有野生古茶树,树身不高,间距较远,稀稀疏疏,漫迹山岗。寻路廻转,来到背山山坳一侧,群鸡正乱叫,木屋三四间,黑山猪、群羊、黄牛怡然自得,呦呦鸣啼,食野之苹。据说,这是一座简易牧场,主要在这些坡头山放养家禽、家畜,一切都是纯生态。

在老村长彭文富家

走进老村长彭文富的生活场,木屋简易,生活随性而具诗意。围坐火塘取暖,听他讲陇中山古茶概况:“陇中山的古茶树都是野生的,连片的至少有两千亩,看起来像人工种植、移栽。是过去为求产量好,把大树砍了,矮化过。相对于苏典而言,茶树整体小了一些。”

“我们滚塘寨共有53户人家,大多农户都有茶树,估计陇中山山脉上,零星分布的野生古茶树的全部面积加起来有1万亩以上,采摘下来,鲜叶估计会有100多吨。正因为是野生古茶树,所以不知道具体的数据。只不过我之前巡访古茶树,走了几天几夜都没有走完。整座山的茶林辐射面积很大,属于好几个村民小组的地盘,有私人的,也有国有林区的,不分你家、我家。一直以来,这里的鲜叶价比较便宜,我在这座山上为生,主要以牧场收入为主,因此,我家自己的茶山我也没量过。”彭文富接着说。

随后我们在他的带领下,参观了生长于屋后高坡之上的野生古树茶群。这一带的古茶树高低参差不齐,部分茶树杆高修长,枝繁叶茂,丫头含苞,沃叶生泽。所见大树主干直径在30-40公分。高树迎风,直戳蓝天,也有三四丈者,小树聚光,漫山遍野,相间不齐。

接着我们又探访了附近山头,另一户家的野生古树茶园。这家人定居于此,亦以放养山猪、土鸡、牛羊为生。他们家的茶园也在屋后不远处,更加向阳,园中茶树林立,散布山头,整体大小均匀,品质上乘。若加以科学管理,大有创收发展潜质。

盈江县茶技站付立强站长介绍说:“盈江县龙盆野生古茶树居群,主要就是分布于盈江县平原镇陇中村委会陇中山,总面积约20000亩,核心区域面积2100亩,平均海拔2020米,地形主要是缓坡,是盈江县目前已知第二大的野生茶自然群落,有古树茶100000余株,百年以上古茶树102株,分类上属大理茶种。区域范围内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793毫米,气候温凉宜人,土壤为赤红壤和红壤,土层深厚肥沃,正如我们所见,居群生长环境条件良好。”

听罢,心生感慨。一方面,为此等上好野生古树茶未能被天下爱茶之人争相品饮而倍感遗憾;另一方面,为滚塘寨拥有如此巨大的茶叶资源,而这些资源却未能为其百姓带来增收而感到遗憾。

站在古茶园之上,极目群山,茶人的理想主义开始涤荡万端思绪。一种天才之为责任莫名升起,而这种责任的希望,终将由“德宏味”来阐释与承担。

红山村一景

下午,我们走访了新城乡红山村委会马鹿塘的野生古树茶茶园,以及何奇川的初制工厂。顺道挨家挨户走访了马鹿塘村,收获颇丰。尽管的我们突兀闯入,打破了寨子的宁静;尽管我们素不相识,但寨子的屋檐总是那么温暖、淳朴,当我们离开时,村民们总要热情挽留几句,有要我们坐下吃碗酒的,也有邀我们留下来吃完晚饭再走的......这就是盈江县的风土人情,另一种风格的“德宏味”。

我想,面对当下世俗、虚高,炒作之风盛行的普洱茶行业,默默沉潜于深山野林之内,集天地灵气,聚日月精华的“德宏味”古树茶,大有先入为主之资质。万事俱备,只欠制茶工艺的改良,及探究实验和消费者的认可。

在德宏,在盈江,在昔马,在苏典,在陇中,在红山,美,无处不在。山水之美,古茶之美,民风之美,人性之美,自然之美,尽在“德宏味”古茶的杯盏之中。

旅美艺术家木心先生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那些忽视或小觑“德宏味”的人群,必将在未来的某一天深深地为“德宏味”之美所震撼。

盈江行纪系列,点击下方标题即可阅读

盈江掠影Ⅰ:所思所爱大尖山

盈江掠影Ⅱ:醉美苏典傈僳茶香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