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闽南水仙和闽北水仙的区别

找到约34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关于乌龙茶发源地的几点思考

乌龙茶发源于福建无可置疑,但具体发源于闽南安溪还是闽北崇安(今武夷山市),尚有争议。福建省安溪县农业农村局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蔡建明,安溪中国茶都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国家一级评茶师吴小猛,安溪县茶业管理委员办公室主任陈志明共同完成了《关于乌龙茶发源地的几点思考》一文,从大量的、权威的文献资料出发,结合茶叶传统命名方法的逻辑考证、早期实地走访调查报告、民间传说等为辅助,就厘清乌龙茶发源地问题展开探讨。

当今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同乌龙茶发源于福建,而具体发源于何地?是闽南安溪,还是闽北崇安(今武夷山市)或是闽南漳州?尚有争议。针对乌龙茶起源问题,进行以下思考:

武夷山发源说及其佐证史料的考辩

武夷山发源说主要出现于解放后,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相关著述渐多,一度几乎盖过闽南安溪说,此说的佐证材料几乎都是阮旻锡的《武夷茶歌》、《安溪茶歌》和陆廷灿《续茶经》里引用王草堂《茶说》里的相关记述。反观著名茶叶专家在谈起乌龙茶发源时则审慎得多,并不妄下结论。

下面,来认真考究支撑闽北武夷山说重要佐证材料的科学性、客观性和严密性。

目前,持乌龙茶起源于闽北的人士,其主要依据是对阮旻锡《武夷茶歌》、《安溪茶歌》和王草堂《茶说》、陆廷灿《续茶经》的解读而后引而为据。但仔细研读这些史料,都没有提及乌龙茶制作技艺的起源问题。

阮旻锡《武夷茶歌》与《安溪茶歌》的

文意解读

阮旻锡(1627—1712),字畴生,僧名释超全。福建厦门同安人。阮旻锡师从工部尚书曾樱,与之共患难。顺治五年(1649),清军攻袭厦门,曾樱战败,殉节自尽,阮旻锡冒险为其收尸。顺治十二年(1655),郑成功在厦门设储贤馆,阮旻锡为其幕僚之一。其后阮料抗清无望遂弃家行邀,奔走四方,留滞燕云二十余载。甲戌年(1694),阮慕茶名至武夷山,入武夷山天心禅寺为僧,与闽南籍僧人在寺庙研习茶艺,品茗论道,以茶论佛,以茶说经。阮旻锡大致在1694—1703年期间写下《武夷茶歌》,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在厦门写下《武夷茶歌》的姐妹篇《安溪茶歌》。

《武夷茶歌》:建州团茶始丁谓,贡小龙团君谟制。元丰敕献密云龙,品比小团更为贵。无人特设御茶园,山民终岁修贡事。明兴茶贡永革除,玉食岂为遐方累。相传老人初献茶,死为山神享庙祀。景泰年间茶久荒,喊山岁犹供祭费。输官茶购自他山,郭公青螺除其弊。嗣后岩茶亦渐生,山中借此少为利。往年荐新苦黄冠,遍采春芽三日内。搜尺深山栗粒空,官令禁绝民蒙惠。种茶辛苦甚种田,耘锄采抽与烘焙。谷雨届其处处忙,两旬昼夜眠餐废。道人山客资为粮,春作秋成如望岁。凡茶之产准地利,溪北地厚溪南次。平洲浅渚土膏轻,幽谷高崖烟雨腻。凡茶之候视天时,最喜天晴北风吹。苦遭阴雨风南来,色香顿减淡无味。近时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标名异。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焙时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岩阿宋树无多丛,雀舌吐红霜叶醉。终朝采采不盈掬,漳人好事自珍秘。积雨山楼苦昼间,一宵茶话留千载。重烹山茗沃枯肠,雨声杂沓松涛沸。

《安溪茶歌》:安溪之山郁嵯峨,其阴长湿生丛茶。居人清明采嫩叶,为价甚贱供万家。迩来武夷漳人制,紫白二毫粟粒芽。西洋番舶岁来买,王钱不论凭官牙。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真伪混杂人聩聩,世道如此良可嗟。吾哀肺病日增加,蔗浆茗饮当餐霞。仙山道人久不至,井坑香涧路途赊。江天极目浮云遮,且向闲庭扫落花。朝夕几焙茗香迷,无暇为君辨正邪。

《武夷茶歌》讲述了武夷茶区茶的发展历程、采摘、制作、品类以及武夷山特有的祭祀、喊山习俗等文化信息。但并没有提到乌龙茶制作工艺的起源问题。

《安溪茶歌》的文意是:安溪适宜种茶,这里的居民于每年清明时节采摘茶叶,廉价卖给普通百姓;近来在武夷山做出了紫毫、白毫两种茶;外国的商船年年前来买茶,价格却全由牙行定价。武夷茶在西洋畅销,安溪茶模仿武夷茶;此时作者的肺病加剧,无法分辨真假!这只是当时的历史现象(这种现象在如今的茶叶市场上也是比比皆是的!),只能说明武夷茶在西洋市场的欢迎程度,并不能说明乌龙茶起源于闽北。而且,茶歌中所描述的茶叶“紫毫”和“白毫”是两种红茶而不是乌龙茶。

著名茶学家、茶教育家、茶史学家陈椽在《新中国茶业科学论》中指出:青茶(作者注:青茶即乌龙茶)起源于安溪,茶农逃乱,先到沙县而到武夷山。青茶制法也传到武夷山。安溪茶农到武夷定居后,仿效小种红茶先炒后揉的制法,改进安溪青茶制法,提高香气,品质大大提高,销路很好,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安溪青茶仿武夷岩茶样,这是很自然的,也是改进制茶技术的一般规律,不足为奇。并不是武夷岩茶先于安溪青茶。

由此可见,阮旻锡的两首茶歌只是对武夷和安溪两地茶的采制、品类、技术改进、销售等的描述,而与乌龙茶的创制发源无关。仅仅以《安溪茶歌》中“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来作为乌龙茶发源于武夷山而后传入安溪,是解释不通的。

《茶说》与《续茶经》的文意解读

陆廷灿《续茶经》(成书于1734年)中引用王草堂《茶说》(清康熙、雍正年间)的记载。王草堂《茶说》载:“武夷茶自谷雨采至立夏,谓之头春。约隔二旬复采,谓之二春。又隔又采谓之三春。头春叶粗味浓,二春三春叶渐细,味渐薄,且带苦矣。夏末秋初,又采一次为秋露,香更浓,味亦佳。来年计,惜之,不能多采耳。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之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岕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萝、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摝,香气越发即炒,过或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焙之以烈其气也,汰之以存其精力。乃盛于篓而鬻于市”。

陈椽指出:《茶说》论述制焙方法很详细,不是乌龙茶的焙制方法,而是小种红茶的制法。从阳羡岕片和松萝、龙井的绿茶制法发展到小种红茶的制法。“过红锅”的技术,没有掌握好,半青半红正是表明红茶的花青严重。武夷岩茶制法是摇青,边红中青,旧称三红七绿。小种红茶制法的特点,是经过晒青(雨天烘青),过红锅后初焙,摊放拣梗,再焙。


△余泽岚2016年10月摄于武夷山星村镇九曲码头

显而易见,陆廷灿《续茶经》引用王草堂《茶说》的有关记载,只是记述了小种红茶(而不是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并没有提及起源一说。如今的引用者以此为据说明乌龙茶发源于闽北武夷山,但也都忽略了最为关键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茶说》只是对茶叶制作工艺的总结性记述,并非是对茶类起源的记述,这是不足以得出乌龙茶起源于闽北的论断的。

乌龙茶发源于武夷山的民间传说

据西安瓦库2014年7月22日《瓦库茶事·乌龙茶的起源与影响》一文中记载:关于乌龙茶制作工艺的形成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传说清朝年间,有一队官兵经过武夷山,当时正值采制季节,厂主及工人们仓惶躲避,士兵们就睡于茶青之上。官兵走后,厂主见茶青已变软,部分边缘发红,痛心不已。无奈之下,将其炒、揉、焙,结果意想不到其茶不但香高、味厚,而且比之松罗茶更无苦涩。笔者认为,士兵们在茶青上睡觉时压迫、滚动,这种无意识的简单“做青”,却起到了部分发酵的效果,真是“歪打正着”。厂主、茶师们喜出望外,逐渐揣摩而为之,终于摸索出乌龙茶的制作工艺,这当然是初级阶段的乌龙茶。有人将此引证为红茶起源,笔者认为欠妥。因为红茶主要在揉捻后发酵,而乌龙茶是在炒揉之前发酵,士兵不可能睡在粘乎乎的红茶茶胚上。这种偶然的巧合是有它的前因的。

△说茶编辑2020年4月在武夷山拍摄

但在武夷山地区广为流传的这则民间传说,更多人讲的却是红茶起源的传说。由福建农林大学等编写的《丝路闽茶香——东方树叶的世界之旅》一书中指出:传说,它的诞生纯粹是源于一个美丽的错误。武夷山民把它从茶树上采下,原本是要做成绿茶的,可是因故没有及时付制,芽叶全都发热变红,“变质”了!这可愁煞了山民们,无奈只好将错就错,并砍来松柴熏焙。这些“变质”的青叶做成茶后,乌黑的茶色看起来不甚美观,甚至还有些丑陋,与鲜翠的绿茶不可同日而语,但它却散发着一股浓郁的松香,而且尝起来隐约间有类似于桂圆汤的味道,这便是世界上第一泡红茶——正山小种。小种红茶在桐木关问世后,最先是葡萄牙人发现了它的美,然后又于1610年被荷兰人最先把它装进了商船输往欧洲,武夷红茶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自1684年清政府首度解除海禁以来,武夷茶几乎已经传遍了欧洲。到了1689年,英国商船首次停靠厦门港,直接收购武夷红茶运回国。

乌龙茶闽北发源说的人士为了说明乌龙茶起源于武夷山也有民间的传说,却把众所皆知的红茶发源的民间传说套用在乌龙茶上,这也是说不过去的。

武夷茶不同于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姚月明论文集》中“武夷岩茶之崛起”讲到:在明末清初以前武夷之茶只能称“武夷茶”,而不能称“武夷岩茶”,因两者有根本区别,前者应解释为武夷之茶,包括蒸青团饼茶、炒青散茶以及小种红茶、龙须茶、莲心等诸茶;后者是专指乌龙茶(青茶)类,即生产加工在武夷的半发酵茶。

综上所述,从现有的文献记载或者是所谓的民间传说,都无法说明乌龙茶起源于闽北武夷山的。

漳州发源说的质疑

经查,极少数认为乌龙茶发源于漳州的人士的观点,其依据也是对阮旻锡《武夷茶歌》和《安溪茶歌》进行解读而得出的结论。漳州市芗城区地方志编撰委员会陈侨森在《乌龙茶工艺源于漳州》一文中主要是对《武夷茶歌》中“近时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标名异。”《安溪茶歌》中“迩来武夷漳人制,紫白二毫粟粒芽。”进行解读分析,认为:按两首茶歌和有关资料分析,明末清初,漳州茶叶商在武夷经营茶业,使漳州的乌龙茶制作工艺传入武夷。安溪的乌龙茶制作技术则是学习武夷,故说乌龙茶的半发酵制法源自漳州。不过那时不是叫乌龙茶,漳州茶商标名“漳芽、漳片”。当然乌龙茶工艺的“发明”不是偶然,而是漳州人讲究品茶、精心研制,逐渐改进的结果。由此得出乌龙茶工艺源于漳州,太过于武断和牵强,也许是作者的一厢情愿吧!


△说茶编辑2019年8月在漳州诏安拍摄

论安溪发源说

相较于闽北武夷山或闽南漳州起源说,乌龙茶发源于闽南安溪的可能性更大,且有着权威、翔实的史料可以佐证。对此,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文献资料

关于乌龙茶的起源问题,实际上从解放前后以及多年来大量的文献资料中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佐证。下面以目前能够查询到的有关乌龙茶发源地记载的文献出版时间为序进行阐述:

《建瓯县志》(民国18年出版)记载:“乌龙茶叶厚而色浓,味重而远,凡高旷之地,种植皆宜,其种传自泉州安溪县”。福建省政府建设厅编印的《福建建设报告》(民国25年5月出版)记载:“第三节茶之命名法及其由来”“甲,依制造命名者有,一,乌龙茶——乌龙茶始于安溪。清光绪初各县工夫茶就衰,逐渐发明一种非红非绿之半发酵茶,因其来自乌龙树,故曰乌龙茶。”《崇安县新志》(民国29年出版)记载:“至于乌龙、水仙虽亦出于本山,然近代始由建瓯移植,非原种也。”“乌龙茶产于安溪,清代由詹姓者移植建瓯。”福建省政府统计处民国30年出版发行的《福建之茶》(上册)记载:“可见当时茶叶贸易之盛,及影响于福建之民生者。其时闽南之茶叶,亦臻极盛,乌龙茶之发源地安溪,以铁观音驰誉海外。”“闽北青茶中尚有乌龙一种,相传百余年前,有安溪人姓苏名龙者,移植安溪茶种于建宁府,繁殖甚广。及其死后乃名曰乌龙。其产量在青茶类中为最多,产地亦最广,即在茶叶市场亦极有名。海内外皆用乌龙茶,以分别红茶与绿茶间之半发酵茶。沙县昔亦产乌龙,近已绝迹。崇安之乌龙于清道光年间由安溪人詹金圃先移建瓯而再移往者。”1956年台湾省政府农林厅茶业传习所印刷发行的《乌龙茶及包种茶制造学》指出:“清嘉庆三年(1798年),安溪西坪人王义程在台湾把乌龙茶制作技术加以改进,创制出台湾包种茶,并在台北县茶区大力倡导和传授。”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制茶学》指出:“青茶起源,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朝世宗胤禛雍正三年至十三年(公元1725年至1735年)创制发明青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张天福教授主编的《福建乌龙茶》所表明的观点:“闽南安溪在历史上选育和繁殖了不少适制乌龙茶的优良品种,并在制作技术上精益求精,虽然缺乏较早的有关历史文献,但亦不能就此认为安溪与乌龙茶的创制无缘。”“武夷岩茶卓著的声誉,除了优越的品种和自然环境因素之外,能工巧匠的精工细作是重要的因素。历史上,武夷茶工大多来自江西上饶,其中做青师傅多为闽南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指出:“闽南是乌龙茶的发源地,由此传向闽北、广东和台湾。产于福建南部的乌龙茶,最著名、品质最好的是安溪的铁观音”陈椽在《武夷茶三起三落——武夷茶起源考证》一文中指出:“历史上记载的武夷茶都不是指武夷岩茶,武夷岩茶是青茶的发展。武夷岩茶的创制,是从闽南安溪居民先逃至沙县而后逃来武夷山定居,所以沙县很早也生产青茶而改进的。武夷山居民至今是安溪人,亦是制岩茶的高手。武夷岩茶的采制者都是逃难的安溪人的后代。”“武夷岩茶茶工,除定居的安溪人,大部均为逃难到江西的闽南人,于春茶前由上饶、河口一带来山,茶季终了,除留少数为长工外,余均清算工资返回江西,现在还是这样。”“抚今追昔,安溪难民在困苦的生活中,振奋精神,发挥无穷的智慧,发明武夷岩茶的巧妙制法,流传后世,留下了千古不灭的功绩。”“安溪难民来武夷山后,在闽南青茶制法和闽北青茶制法的基础上结合武夷山小种红茶制法,创制发明武夷岩茶的高超的制茶技术。如安溪铁观音午后晒青,改为早上晒青,两晒两晾是小种红茶的复式萎凋,控制萎凋程度。安溪大笳蒌摇青改为水筛筛摇制法。控制所谓“发酵”程度,制成三红七绿的非红非绿的高超品质。双炒双揉改进红茶过红锅炒揉不匀,半红半青的花青。”

“考古学家、厦门大学教授庄为玑在《安溪县的发展历史》一文中说:安溪到了宋朝的时候,已有很大的发展,潘田的铁矿和仙苑的乌龙种,就在这个时候生产的。庄为玑教授把潘田的铁矿和仙苑茶联系在一起,可见仙苑的茶叶在宋初的发展已非一般。而制作茶叶手工业出现,则表明安溪茶叶的发展在宋初已具产业的雏形。”陈椽在《茶业通史》中指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年——1735年)创制的青茶首先传入闽北,然后传入台湾。”武夷学院教授李远华主编的《第一次品乌龙茶就上手》的“导论”中指出:“福建安溪在清朝接连发生了几件震撼中外茶界的重大事件,如乌龙茶制作工艺的发明和定型、名茶铁观音的发现、茶树无性繁殖育苗技术的发明、乌龙茶制作技术和铁观音茶苗传入台湾等。”中国茶叶学会编著的《茶知识108问——今天您喝茶了吗?》一书中的第14问“我国什么时候开始有乌龙茶?”答:“乌龙茶,又称青茶。乌龙茶创制于1725年前后(清雍正年间),福建《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以后传入闽北、广东和台湾。”


△说茶编辑2019年4月在安溪拍摄

关于闽南、闽北之乌龙茶制法孰先孰后的问题,2022年8月出版发行并获得业界广泛好评的《近代以来中国茶叶研究及图鉴》的作者郭红军、郭楚嘉,通过查阅大量的史实资料,进行深入研究、比对,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乌龙”这二个字,既是茶树品种名,又曾作为品质上佳的红茶花色之一外销,是众多外销茶“字号”中的一员,如今还是我国六大基本茶类之一。

乌龙茶制法之演变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初创时期——18世纪初,闽南地区安溪及邻近各县茶农,可能是基于耐冲泡等方面因素考量,从当地名为“乌龙”的茶树上采摘较为成熟的叶片制得一种青茶(或于每年春天红绿茶采制工作完成后),即以“乌龙”命名;最初主要为自用,后因经济实惠,受到老百姓普遍欢迎,渐渐成为本地市场商品之一。

演变时期——嗣后这种饮用乌龙茶的习惯及其制法随着当地人口迁徙等原因,向东传播至我国宜茶地区之台湾文山、淡水等地,发展出与闽南制法相同而制作上佳的“台湾乌龙茶”;向北则流传至邻近福州口岸之沙县、武夷一带,制法逐渐改良,清咸同年间并出产乌龙品质更为优良之“红边茶”,亦为现今武夷岩茶制法之雏形,“奇种”等花色得于光绪年间推销粤沪等地。

定型时期——20世纪初,清政府力图商业之振兴,措施频举,我国与南洋一带之华侨联系日益密切,商务渐趋发达。华侨多为闽粤人士,于是厦门乌龙茶绝处逢生,乃积极拓展侨销市场,运销香港、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复以制作更臻完善、品质堪称优异之武夷岩茶,满足上层人士所需。嗣后闽省又相继有茶务讲习所之成立、制茶机器之推广、茶业改良场之设置、茶叶出口之检验、茶树更新之运动等等,闽省青茶遂为民国时期侨销华茶之翘楚,而其制法在通过长期的生产和市场检验后最终得以确立。

武夷山实地调查访谈和游客的游记

武夷山实地调查访谈

1982年,承担省科委科技情报研究所编写《福建土特产》之《安溪乌龙茶》篇。为调查了解安溪乌龙茶史,笔者(作者注:谢志群)与安溪县科委副主任谢德保同志前往省图书馆、崇安县、武夷山管理局、武夷公社等地历经10多天进行调查、探访。

6月9日往崇安县茶叶局调查,谈到乌龙茶的制造史,当时崇安茶叶界的干部就有两种观点,有的认为武夷山的乌龙茶制作方法是从安溪传过来的;有的认为安溪乌龙茶制作方法是从武夷山传去的。后来他们介绍到武夷山管理局,武夷山公社进一步调查。据他们说,崇安乌龙茶制作多集中在武夷山区域内。

到了武夷山管理局,武夷山公社查阅了一些资料,又介绍到天心大队,说武夷山区域的乌龙茶产地集中在天心大队。到了天心大队,大队程书记介绍了一个情况,说天心大队制作乌龙茶技术掌握在天心一陈姓家族手里。

拜访了陈书省老茶师。到了陈家,见到陈茶师是一位稳重、经过沧桑的人,康健、个子高高,70多岁。他边泡茶边问:你们是哪里的?调研团队说:我们是安溪的。这一下陈茶师高兴了起来表示自己也是安溪祖的。可巧了,找到老乡了,话投机多了。调研团队就问:您们是安溪哪里的?他说:是安溪(蓬莱)彭格的。调研团队问:怎么到武夷山来了?他说,早前祖上陈姓两兄弟从彭格跑到江西上饶落户,后代又从上饶迁居到武夷山来做茶。调研团队又问:出来多久了?他说,从安溪搬往上饶已有十三、十四代左右,大约有300多年。调研团队问,有没有回安溪过。他说:很早前祭祖、续族谱时有回过安溪。

闲谈了一会儿,话题回到乌龙茶制作技术上。调研团队表示,被一路介绍过来,听说武夷山制作乌龙茶的技术掌握在天心大队陈姓家族手里,这是怎么回事?他说:确实是这样。调研团队又问:其他人家为什么不懂呢?他说:家族有很严的保密传统。我们祖上一代一代传下来,乌龙茶的制作技术只传子、传媳、不传女。调研团队很好奇地问:这是为什么?他说:如果传女,出嫁了,会把技术外传。调研团队又冒昧地问:那万一儿子身故了,儿媳妇不是也要再嫁出去吗?陈茶师说:祖上族规如果丧夫只允许儿媳妇招赘进来,不能让儿媳妇再嫁出去,以防制茶技术外传。所以长久以来,世世代代相传制茶技术都没有外传。

一路调查,武夷山掌握乌龙茶制作核心技术的竟是移居到武夷山的安溪人(祖籍),而且此技术传男不传女。这真是一个很有趣的情节。

福州游客的游记——武夷山上的安溪小村

清初,安溪曾有许多制茶高手被武夷山聘为制茶师傅,传授乌龙茶制作技术,其中不少人就在武夷山定居下来。现在武夷山的天心洞、水帘洞等产茶区一带操闽南话的安溪籍村民上千人。多年前,旅居福州的陈民先生到武夷山旅游,在游览大王峰后,过幔亭,经三姑,欲睹鹰嘴岩风采,于马头岩下一个小村落的路边农舍里喝茶时,意外地遇到了一位操闽南话口音的老阿婆,为此特撰《武夷山上的安溪小村》。文中记述:

上得屋前,一位年老的阿婆十分热情地问调研团队从哪里来?调研团队说:“从省城来。不过,是闽南人。”阿婆表示自己也是闽南人,祖籍安溪,世代种茶为生,来武夷已经三代人。现在全村20来户人家,还全都讲闽南话哩。“真的?”见调研团队惊讶不已,阿婆索性用闽南话和我攀谈起来。那口音,与泉州方言太相似了。她说:“只是出来久了,闽南腔调有点变了,不过,还是闽南话,听得懂吧?”调研团队说:“听得懂,听得懂。”一种完全不同于当地崇安话的闽南方言,怎么会听不懂呢?阿婆又重泡了一杯“武夷岩茶”,并到厨房生火为我煮了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坐在闽北农家的阳台上,抬头可见奇异的马头岩风光,听着阿婆讲述从闽南到武夷的故事以及近年来武夷山旅游的话题,“孤独”的游人大有“他乡遇故人”的感受,心情十分激动。

茶叶传统命名法的逻辑

在按照鲜叶氧化程度和制作工艺不同把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和青茶六大类之前,各地所产茶叶基本是按照“地名+品种”,或直接以茶树品种进行命名,每一种茶叶各自对应着相应的产地和制作工艺,并没有进行系统细分。六大茶类分类法在得到广泛认可后,方将各地茶叶按照工艺和氧化程度归类汇总,乌龙茶才与青茶完全等同起来。也就是说,乌龙茶一开始只是茶树品种名,或一种茶叶制成品的名称,它对应着相应的制作工艺。乌龙茶的制作工艺首先诞生于安溪。闽北的乌龙茶树品种由安溪传入,也就是乌龙茶首先产于安溪,而后闽北因移植安溪的乌龙茶树,才开始生产乌龙茶。同时,闽北最开始并没有称为乌龙茶而是称为武夷茶、武夷岩茶。

我国开始认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武夷山市被认定的项目名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而安溪县被认定的项目名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由此可见一斑。


△说茶编辑2021年4月19日在安溪开茶节拍摄

在安溪西坪流传了几百年的民间传说

关于乌龙茶的发源地,历来有闽南、闽北之争,莫衷一是,没有定论。但在安溪人看来,乌龙茶的发源地为安溪无疑。因为这里的民间数百年来就流传着一段“苏良与乌龙茶”的传说。

相传,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安溪县崇信里(现在的西坪镇)南岩村,山高林密茶茂,村民以种茶为主,狩猎为辅。村里贺厝半岭湖有一位茶农苏良(1440——1515),不仅善于种茶制茶,还是位狩猎能手。这位茶农因长年累月风吹日晒,长得健壮黝黑,乡亲们都亲切地叫他“乌龙”(闽南方言中“苏”“黑”和“乌”,“良”与“龙”谐音)。有一次采茶返回途中,苏良忽然看见一头山獐从前方跑过,他端起猎枪,击中山獐。受伤后的山獐夺路而逃。苏良便背着茶蒌一路追赶抓捕。由于天色已晚,又忙于宰杀品尝,竟然把炒茶的事给忘了。第二天清晨要动手炒茶时,没想到搁置一夜的茶青已经变得柔软了,叶缘也呈现出红镶边,并散发出阵阵香味。全家人随即动手炒制,香味越发馥郁。做好的茶叶冲泡品尝,浓浓的花香扑鼻而来,滋味也更加醇厚,全无往日的苦涩之味。苏龙和家人欣喜若狂,连忙邀请左邻右舍的乡亲前来品尝。大家品后纷纷啧啧称奇。苏良细细琢磨,终于悟出了其中缘由:茶青在茶蒌中经过抖动,叶缘互相摩擦,从而形成红边,这样制出来的茶叶最终形成天然的花果香味。经过反复实践,苏良将摸索出的一整套新的制作技艺,传给了家乡的父老乡亲,大大地提高了茶叶品质。苏良过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贡献,便将依照此法制作出来的茶叶称为“乌龙茶”,并在他原来居住的地方兴建了一座“打猎将军庙”。苏良与乌龙茶贺厝人世代相传的这一则故事,兼有法师承传佛事辅证,因而为世人所认同。

乌龙茶如今已成为中国六大茶类中的佼佼者,虽然乌龙茶工艺的发明早些时候只有民间传说,缺乏更早的史志文字佐证,但这并非空穴来风。作为一个茶农,在偶然中发现并加以完善的新的制茶工艺,不但是茶农长期茶作智慧的结晶,更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因为历史上有很多新事物的产生都是人们在偶然中发现,加以总结、完善、提高、推广并且被接受和应用、传播的。

虽然民间传说不能等同于史料,但传说往往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劳动实践。民间传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有了许许多多的民间传说,才使得我国诸多的古代历史得以代代相传,较好地保留下来。古代的劳动人民在劳动生产中逐渐产生一种新的技术并世代相传,这也是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

乌龙茶发源于闽南安溪

得到全球业界专家的认同

据《泉州府志》记载,五代越王钱俶幕僚黄夷简于北宋时退隐安溪时有诗云:“宿雨一番蔬甲嫩,春山几焙茗旗香”,可以说明公元960年以前安溪就已种植茶叶。安溪阆苑岩寺始建于唐朝,大门两侧有一副对联:“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明朝嘉靖《安溪县志》中记载:“茶,龙涓、崇信出者多”“安溪茶产常乐、崇善等里,货卖甚多”。明朝万历《安溪县志》载:“茶名于清水,又名于圣泉”。清水、圣泉为安溪两大历史名岩。另据《清水岩志》记载:“清水高峰,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和霭,食之能疗百病。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倘遇陆羽,将以补茶经焉”。

光明网《科普中国》2022年7月26日发布了以《福建安溪铁观音: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为主题的完整视频,播放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先德副主席向公众推介的“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李先德介绍说:这个农业系统是在今年的5月20日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中国有了普洱茶古茶园和茶文化系统,福州茉莉花和茶文化系统,那为什么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还能够被认定为世界级的农业遗产,想来,与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具有的三个重要特点有关。一是培育了安溪铁观音茶树良种;二是发明了“茶树短穗扦插繁殖法”技术;三是发明了乌龙茶“半发酵”制作工艺,生产出有别于“不发酵”的绿茶和“全发酵”的红茶的另外一种独特的茶类,也就是“青茶”,也叫它乌龙茶。


△说茶编辑2020年10月在安溪铁观音大师赛拍摄

李先德明确指出,在我国已有两个涉茶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情况下,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还能够入选世界级的农业文化遗产是与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具有的三个重要特点有关,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发明了乌龙茶“半发酵”制作工艺。从而为乌龙茶发源于安溪提供了世界级的认同。

从乌龙茶的中、英文发音

进行考证乌龙茶发源于安溪

乌龙,闽南话的读音为woliong(乌龙、黑良),乌龙茶的英文单词为oolongtea,与闽南话的读音基本一致,可见乌龙茶出口时的叫法(读音)就是闽南话的读音。假设乌龙茶发源于闽北,其读音会是闽南方言的发音吗?

综上所述,在大量的、权威的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茶叶传统命名方法的逻辑考证,以及早期实地走访调查报告、民间传说等作为辅助,通过甄别、比对,调研团队认为:乌龙茶的制作工艺起源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起源地是闽南安溪西坪南岩村。

来源:说茶ShowCha 《福建茶叶》刊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武夷岩茶的“岩韵”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岩韵”二字一直是武夷岩茶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无论是武夷的茶人或者品茶客形容一泡好的武夷岩茶,总会提到“岩韵”。出于对武夷茶史料的热爱,我们其实一直很好奇,“岩韵”的概念究竟是什么时代提出来的。

今天,我们通过翻阅史料,在这篇文章中专门来谈谈“岩韵”可能出现的时间。

一首先,我们罗列一下近四十年来武夷的茶人大家们对“岩韵”的记载和描述。1980年姚月明在《福建名茶》书中《武夷岩茶》一文里提到岩韵:“岩茶首重“岩韵”,指其香气馥郁具幽兰之胜,“锐则浓长,清则幽远”,滋味浓而愈醇,鲜滑回甘。所谓“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即指此意境。” 1981年商检总局编写的《成品茶检验》中提到乌龙茶的香气审评,“岩韵、音韵是指它们在香和味上具有某种茶特有的香味特征。前者用于武夷岩茶,后者用于铁观音。” 1984年张天福的《乌龙茶的审评》一文中提到:“所谓武夷岩茶的“岩韵”,铁观音的“音韵”,颇似费解,但其品质特征应具备如下三个内容才能体现出来。第一、品种香显;第二,茶汤里面也有这种品种的香气,即香味相结合;第三,品饮后有回味(喉韵),余韵尤存,齿颊留芳。 1986年林心炯《武夷岩茶品质与生态环境初步的研究》一文中写道:“岩韵是武夷岩茶独特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形成与鲜叶含有丰富的锰和钾,低量的钙和适量的氮、磷和铝等元素组合有关。而这种元素组合是在栽培过程中不但因单一的某生态环境因素或土壤中单一的某元素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由于各种环境因素间以及土壤生态系统内部结构的相互协调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1989年张天福和戈佩珍在《福建乌龙茶》一书中,多次提到“岩韵”,并在形容岩茶的品质特征部分写到:“香气馥郁具幽兰之胜,锐则浓长,清则幽远。滋味浓而愈醇,鲜滑回甘,饮后有“味轻醍醐,香薄兰芷”之感。这些岩茶所独具香味丽质以“岩韵”概况之。誉称“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的“岩韵”唯武夷茶所仅有。” 从八十年代以来的这些茶人大家的文章中对“岩韵”的记载,显然是一种阐述和诠释,并不能说是“岩韵”概念的提出。 而以前茶叶教材和研究资料匮乏,茶人之间的文字有很多是相互借鉴,互为关系的,所以我们在看茶叶老资料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茶人间的表达方式是趋于一致。对我们茶史溯源上来说,就要从根本上去寻找那些最早出现的、创造性的原生史料,这样对于我们研究茶史很有意义 。比如我们在看庄任和倪郑重的关于武夷茶史资料的时候发现他们的观点、甚至文字表达上是高度一致的,我们在看庄任和姚月明在关于武夷茶品饮和工艺上发现他们的观点也是高度一致的。因为当年他们的交集很多,他们的朋友圈是好友关系,相互点赞。但是谁的说法是原生性的这点就很微妙了,所以我们还要认真的辨别比对。因此,关于“岩韵”我们一定要找到最早期的原生史料记录。

1971年湖南农学院茶叶教材中关于

青茶和“武夷岩茶”的部分

我们再搜寻下更早一些的茶叶史料中关于“岩韵”的资料。

文革时期十年动乱,武夷的茶叶的生产遭受很大影响,学术研究更是停滞。我们翻阅了大量的这个时期的茶叶资料(从1967年开始),但是大多都内容性不强,而且附了大量的政治语录。直到1975年左右,茶叶教材和相关资料的内容才开始比较规范起来。

我们在一份1975年的茶叶教材中关于福建青茶审评的部分,找到了“岩韵”相关信息。1975年安徽农学院滁县分院茶叶系主编油印本《茶叶审评与检验》中提到:“武夷水仙和奇种的品质特征,色泽具有“三节色”,油润光泽,“岩韵”显,味醇厚,回味快,特具清甘爽口。水仙毛茶条索状结,叶端扭曲,呈“蜻蜓头”状,色泽油润,间带砂绿出黄色(鳝鱼皮色)......铁观音品质特点,条肥壮,团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叶身肥厚,味醇厚鲜回甜,香高“音韵”明显。叶底柔软,光亮似“锻面”。”

以前的教材文字表达简练,又接实际操作。“三节色”、“绸缎面”、“蜻蜓头”这些词语我们现在青茶生产中都还在广泛运用。

另外一份同样也是安徽农学院滁县分院茶叶系1976年主编的油印本《制茶学》中,提到:“高级的青茶必须有“韵味。如武夷岩茶有“岩骨花香”之“岩韵”,安溪铁观音需有香味独特的“观音韵”。优良的品种茶都具有特殊的香气类型,如肉桂之桂皮香,黄旦之蜜桃香。”

我们还从陈椽1979主编的全国版《制茶学》教材,以及1978年的教材中都找到了“岩韵”的信息,内容和原来的教材也是大同小异,但是几份内容对“岩韵”也只是仅有提及,没有过多解释。

《茶叶审评与检验》和《制茶学》都是当时的茶学教科书,而安徽农学院的教材又是当年的茶叶教材的标杆,说明当时“岩韵”已经是一个较为普及的概念了,被写入教材中。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些《制茶学》的教材中其中关于武夷岩茶的部分资料数据有引用了姚月明老师早年的研究资料。那么是否这段关于“岩韵”的表达和姚老有直接关系,我们不得而知。

1975年安徽农学院《茶叶审评与检验》中

关于“岩韵”

除了上面两份教材,这个时期的茶叶材料,还在一份安农茶学院老师的1975年的笔记中翻到了她当年来到福建实习对“岩韵”的一些记载。该笔记记载的很仔细,其中多处提到了“岩韵”,我们收列如下:

“4月17日在厦门口岸附属茶厂审评室学习,......岩(茶)之品质形成与土壤有关,.....岩韵,似豆浆,又似焦锅巴。”

“5月9日下午5时,到武夷宫茶站学习,陈书省、鲍书图(两位茶师介绍),岩茶、洲茶、外山品质特征。岩茶,条索,肥壮;味,醇厚、回甘;香气,细长、岩韵显、似布烧过的味道;叶底......”

“正岩茶只有200来担,天心的叶底好看,慧苑的“岩韵”明显。”

“5月26日,武夷公社角屯(吴屯?)大队,崔站长、陈平谱(音译)体会“岩韵”是蜂蜜香。”

“(武夷宫茶站)陈书省茶师审评体会:......岩水仙,香带“岩韵”,细长如兰花之香,味醇厚,回味甜爽......岩奇种,香清细长,有“岩韵”,味醇厚,口尝之,先有浓厚感,后又转甜。”

笔记中有提到了武夷当时多位茶人,陈书省、鲍书图、崔志贤、朱何龙、黄镇国、陈德华、叶先顺等老前辈。

前面的一条笔记是这位老师在厦门口岸附属茶厂审评室学习,还未到崇安时就记下的,而且很醒然的写在笔记正页。可见,“岩韵”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至少当时也是令她好奇和值得探寻的。

后面的笔记是她在武夷宫茶站学习、各大队和崇安茶场所体会到的“岩韵”。从记录的各位茶人的对“岩韵”的讲解来看,什么是“岩韵”在当时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但也可以说明,“岩韵”的说法在七十年代就已经流行了。

这些对“岩韵”的讲解中,陈书省老茶师对“岩韵”的表达和理解应该是最接地气的。

1975年安农教师武夷山实习笔记中

关于“岩韵”记载

1975年笔记中关于

“陈书省茶师审评体会”中提到“岩韵”

1975年笔记中

关于“武夷岩茶初制过程”

那么,再往前六十年代是否有关于“岩韵”记载呢?

我们查阅文革以前六十年代关于武夷岩茶的很多史料,找到了四篇关于“岩韵”的记载,其中两篇是姚月明老师的文章。

一篇是1963年,姚月明老师发表在《福建省茶叶学会一九六三年学术年会文集》的《武夷岩茶的初制》一文中,详细剖析的岩韵加工工艺,并提到了岩韵的两种表现形式,那就是“香韵”和“味韵”。由于这段文字前后语境很重要,我们把整段文字摘录如下:“优质之岩茶只能是影响品质的内含物质的消损、转化、积累,最终达到调和的产物,亦就是各种工序在整个工艺过程中相辅相成的综合表现。假使仅一个方面达到要求,并不能说明成茶的品质是绝对优良的。假使分其主次,简单说:粗壮(原料)卷曲折趋(炒揉)三分红、七分绿(做青)是岩茶的标志,那么做青、烘焙则是它的决定因素,萎凋则是形成香与味的基础,香韵(属岩韵)则以做青为主导而形成其风格,味韵(属岩韵)为复炒所诱发,烘焙来充实而为其特征。但这并不是把工序间绝然分开,而他们之间是有这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

另外一篇是姚老1965年发表在《茶叶通讯》第一期的《岩茶焙制理论与实际》,其中谈到岩茶焙制技术,又再次提到了“香韵”和“味韵”并都在后面用括号注明这两种属于“岩韵”。文字内容和上面1963年发表的基本一致,这里就不再累述了。这篇文字后面也被收录在了最新版的《姚月明论文集》中,但是1963年这篇内容较为完整的《武夷岩茶的初制》一文遗憾未有收录论文集。

姚老六十年代的这两篇文章是很重要的,连同他1959年发表在《茶叶通报》上面的《岩茶加工原理及形成特殊品质问题探讨》,三篇文字基本上奠定了他在茶界“江湖大佬”的地位,而后面的两篇也奠定了“岩韵”二字在茶界的地位。

另外关于“岩韵”还有一份是当时南平专属农业局单桂若发表的《武夷岩茶初制特点及今后生产意见》提到“武夷岩茶由于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好以及初制上的特点,具有独特的“岩韵”。”单桂若的这篇对“岩韵”分析不多,只是简略的提了一句。

还有一份是1960年王郁风主编的《茶叶商品知识》一书,其中第六章中“关于乌龙茶审评--香气”的部分写道:“岩茶必须具有岩茶特有的芳香,铁观音必须具有铁观音特有的风味。俗称“岩韵”、“铁观音韵”。特别对高级茶,需有明显的特征。”

王郁风老师的本书中的“岩韵”只是简单的提及,从“俗称”二字来看,说明当时已经有“岩韵”的概念了。王郁风老师当时任职中茶公司,负责茶叶外贸出口,和武夷茶区的交集不多。但是多次陪同苏联专家考察中国茶叶产区,并于1952年和1956年5月两次陪同苏联专家一起考察了崇安茶场和武夷茶区,苏联专家当时对“武夷耕作法”很有兴趣。所以王郁风对武夷岩茶的“岩韵”应该是有所了解的。

关于“岩韵”,我们回看六十年代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这个阶段把茶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岩韵”理论化了。

1963年姚月明《武夷岩茶的初制》中

关于“岩韵”的内容

再往前追溯呢?五十年代。

1959年,福建省农业厅编写的《福建茶叶》(初稿)中,我们终于找到了“岩韵”。这份资料也是我们目前能够查找得到的所有茶叶资料中,关于“岩韵”的最早记载。这份油印资料中记载到:“武夷岩茶的形状粗壮,香气清远,滋味醇厚,润滑,微带回甘,具有“岩韵”。以武夷山各名岩所产茶叶最为名贵,品质特优......”

1959年福建省农业厅编写《福建茶叶》(初稿)

中关于“岩韵”

其他五十年代的茶叶资料中,我们翻阅了很多。从茶叶专业类书籍到当时的教科书,甚至包括各种茶叶期刊,但是,关于“岩韵”的信息已然停滞了。

其中找到的有些资料对岩茶滋味特征的描述,还是颇有意思的。1957年安徽农学院陈椽编著的《茶叶检验学》油印本资料中记载的青茶品质特征:

“从茶汤和滋味可以辨别茶叶的种类,也可以知道产地,正如评岩茶所谓“山骨”。品评岩茶叫好(的茶说)“喉韵”和有“嘴底”,都是好茶。”

“青茶品质的好坏是从香味来决定的,香味和地土很有关系,因此,从“喉韵”和嘴底的审评来辨别“山骨”的好坏,是较审评其他茶类难。”

“闽北和闽南青茶的区别,闽北青茶以崇安为代表,闽南青茶闽北青茶的香味微带豆浆韵,汤色金黄”

从这些文字上我们可以看出,原来的教材编写语言还是比较口语化,虽然表达不是很流畅,但是很接地气。像“豆浆韵”,这种说法和1975年安农老师的笔记中这句“岩韵,似豆浆”有点类似,我们今天在武夷山也有一部分人把老枞水仙“枞味”的一种诠释为“豆浆味”。

所以,整个五十年代,我们可以找到的茶叶资料关于“岩韵”的记载只有1959年的《福建茶叶》中一条信息。从信息的记载上看在五十年代,“岩韵”的概念并没有像六十年代一样那么明确。

1957年安徽农学院 《茶叶检验学》中

关于青茶审评部分

我们再往前追溯解放前的民国时期,看看民国时期是否有关于“岩韵”的记载。这是一个对武夷岩茶来说比较重要的时期,这段时期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民国的武夷山制茶业,个人认为经历的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第一个时期民国中期是武夷岩茶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武夷山中岩厂林立,茶庄众多,茶叶商贸繁荣,赤石的茶市集结了下府帮、潮州帮,广东帮等各方客商。最高峰的时候年产岩茶40万斤(林馥泉资料记载,不包括红茶和外山茶)。我们暂且把这个阶段称为茶庄繁荣时期。

这个时期,茶庄、茶号主要以商贸往来,经营茶叶赚取利润为目的。而且茶厂、茶庄的组织形态,岩茶的制作多以传统的口传心授为主,鲜有书面文字的论述。特别是各路茶庄、茶号都以本庄,独特的技艺和所出品的特色茶类为宣传和卖点,关起门来制造,更不可能去书写和传播。直到八十年代,才有一些茶庄当时的参与经营者如倪郑重、鲍书图等人或者茶庄后人(张水存等人),来回忆茶庄的经营史和武夷岩茶的制作技艺。

民国崇安县赤石林天香茶行茶票

中的“广告语”

第二个时期是抗战开始以后,以张天福先生创建的福建示范茶厂(1939年)和吴觉农先生的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1942年)为代表的众多茶叶工作者以复兴中国茶业为己任,实干新邦,在武夷茶区做了大量的茶叶基础工作和科研实验工作。也为了解放后中国茶叶的发展集聚力量,培养人才。这些茶人新中国成立后分散到了中国各地的茶叶各个岗位,很多都成为了茶叶领域的佼佼者和茶人大家。其中十大茶人中就有七位曾经在武夷茶区工作过(如果算上胡浩川先生就是八位)。我们暂且称这段时期为茶业复兴时期或者科研繁荣时期。

这个时期我们又把他分为两个阶段,福建示范茶厂阶段和茶叶研究所阶段。

福建示范茶厂当时是福建省贸易公司和中茶公司共同出资于1939年二月一日正式筹办,开设资本一百万元。厂长是张天福先生,副厂长是庄晚芳先生担任。当时还聘请了一批比较有经验的制茶技师,比较有名的有林馥泉、陈椽、倪郑重、吴振铎等。这个时期关于武夷茶的资料不少,张天福先生写的《一年来的福建示范茶厂》,以及茶叶管理局出版的期刊《茶讯》、《闽茶季刊》都有记载了很多武夷岩茶的内容。

而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是吴觉农先生一手创办的。本来武夷山并不是茶叶研究所的首站,研究所前生是吴觉农先生创办的东南改良总厂 ,地址在衢州市的万川。但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特别是1942年5月日本发起了“衢州会战”,战火已经烧到了衢州,茶叶研究所不得不从万川搬迁至武夷山区。当时的抗战形势危急,浙江几个著名茶区像平水、三界都陷落为敌占区,甚至连祁门也危急。武夷山成为了这些茶人的栖息之地,聚集了一批的著名茶叶专家,这些茶叶专家都是吴觉农先生从重庆和万川带过来的,还有一些是原先示范茶厂的“老人”。通俗点描述,当时全国的著名茶人都“打堆”的聚集在武夷山。

这段时期的这些茶叶工作者做了大量的茶叶调研、基础研究,栽培育种和制作试验。这个时期这么多的茶学专家写了诸多的茶业文字,茶叶期刊有《万川通讯》、《武夷通讯》、《茶叶研究》。还有不少单行本的报告,比较著名的有林馥泉先生的《武夷茶叶生产制造及运销》,廖存仁先生的《武夷岩茶》,王泽农先生的《武夷茶岩土壤》,吴觉农先生的《整理武夷茶区计划书》等。

1945年崇安茶叶研究所出版,赤石刊印

吴觉农著《抗战与茶业改造》

抗战与茶业改造》吴觉农自序序言

《抗战与茶业改造》吴觉农自序序言二

民国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崇安茶叶研究所藏书(研究所签章)湖南茶叶专家王云飞编著《茶作学》

但是,即使是这么多茶叶专家学者,这么多的文字著述,很遗憾的是,完全没有找到任何关于“岩韵”二字的记载。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岩韵”的概念在清末民国时期已经形成,但只是作为一种武夷茶庄或者茶号之间的一种对好的岩茶的表达俗语没有被记录在册呢?

我们分析一下,这种可能性是很低的。

首先,“岩韵”如果作为当时就盛行的一个对于形容好的岩茶特征的概念或者一个“时髦词”,茶商就很有可能会把它印制在茶叶包装物中或者宣传资料中。例如武夷的“八大名岩”、“名岩”、“精心焙制”、“顶上”、“真枞”、“超等”、“真正(正)”等名字都有在那个时代的茶叶包装中出现过(茶叶罐、茶叶盒、包装纸、宣传单等)。

第二,如果“岩韵”在民国时期就已经被提出来了,民国的那么多的茶人学者为什么没有留下一丝记录。肯定是不可能漏记的,因为那个时代的人做事很严谨。难道是他们觉得这个词不重要吗?显然不是的。在他们对于武夷岩茶的记述中,有一些关于武夷岩茶的词汇被反复提及,其中有一句话,几乎成了那个时代形容武夷岩茶特殊品质最时髦的一句话,那就是:“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这句话在廖存仁、林馥泉、鲍书图、陈舜年的文章中都有提到。

民国山西平遥“泰和长记”茶庄

有关于武夷茶的包装物

既然史料记载上我们找不到答案,我们有没有可能问一下经历了那个时代的茶人呢?

有经历过茶庄、茶号的老人现在基本都已经不在了。像倪郑重先生是鸿记茶庄的负责人,鲍书图先生是集泉茶庄的经理并担任当时的崇安茶叶公会会长,张水存先生是厦门张源美茶庄的后人。这批有经历过武夷茶庄时期的老人大多在八九十年代故去,能留下的仅有一些零散的回忆资料。而且这些回忆文章如果是在八十年代所写的并发表于地方文史资料中的,很多还是带有文革遗留的“阶级论”的政治色彩;如果在九十年代所写,这个时期关注茶文化的倾向又更多些,对于史料的发掘不够强。特别是这些经历过多次社会变革和政治运动的老茶人们对解放前的茶业变迁的广大历史细节往往是避而不谈。

而还有几位武夷山现在健在的经历过民国时期茶业的老人,但是当年他们还是很小,虽然有的有参与到茶庄或者茶业,对过去茶史的了解是不够深入和具体的。

不过,很荣幸的是,在当年吴觉农先生创办的茶叶研究所,还有一位参与当年茶叶研究的专家尹在继先生还健在。

我们去年8月和10月很荣幸的两次拜访了102岁的老茶人尹在继先生。尹老当年在吴觉农先生在武夷山办茶叶研究所时期(当时隶属于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就在茶叶研究所工作。当时主要研究茶树的病虫害,和研究茶树品种的叶鸣高先生一个办公室。是当时茶叶研究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人,在当时出版的《茶叶期刊》和《武夷通讯》中都有尹老发表的文章。后期调到上海商检局负责茶叶出口检验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很多重要的茶叶出口检验指标都是尹老参与制定的。

尹老依然精神健硕,记忆力很好,聊起过去做茶的经历依然记忆犹新。我们在后面的交流中问了很多当时茶叶研究所的事情,并且也有和尹老提到了武夷岩茶的“岩韵”。根据尹老的回忆,他也记不清“岩韵”是什么时候被提出来的。

我们离开之后,针对“岩韵”二字,尹老后面做了很严谨的解答,特地让他的儿子尹明老师用信息发给我们。

尹老说:“先有“韵”这个字义,是从诗开始谈韵,后被用于具有特色味道的一类茶。茶韵在很早以前就有这个说法了,具体可查一下康熙字典。岩茶是个统名,许多不同的做法,造就了不同色香味的茶。但是岩韵的说法,只是一些写文章的人在归类时,把它做的划分,在实际审评时很少运用。”

老人家的回复很有意思。但是,似乎可以说明尹老民国时期在武夷山茶叶研究所工作期间,那个时候没有“岩韵”的提法,或者这个词在当时并不是很重要。

这一点我们在查询民国到解放初期的茶叶检验和审评教材也可以看出。所用来形容武夷岩茶品评特点的词汇无外乎基本都是“香气馥郁,滋味醇厚” 。如果说“岩韵”二字用来审评中作为审评术语较为偏抽象,不够具体,其实“醇厚”、“馥郁”这类的感官词汇基本也差不多。而且当时的教材的用于都是比较直接的,偏实践化的口头语,例如“豆浆韵”、“山骨”。所以“岩韵”二字未被早期的审评资料和教材收录,很大的可能就是还未出现或者未普及。

1943年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丛刊

廖存仁著《武夷岩茶》

正在我们苦苦查阅资料探寻之际,《武夷茶经》的编者、武夷山老茶人萧天喜老师道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

萧天喜老师在2005年开始主编《武夷茶经》的时候就有当面问过姚月明老师关于“岩韵”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姚老很明确的说“岩韵”是五十年代的时候他们在茶叶收购站审评岩茶的时候提出来的。他当时和陈书省等老茶师审评描述一泡好的岩茶最早讲的是“有岩味”,后面几位审评的茶师才归纳为“有岩韵”这个的说法,大体时间是1957年反右运动之前。并且还说,我们的“岩韵”提出之后,铁观音产区也提出了“音韵”,“随后这个韵,那个韵就都出来了”。

但是,姚老当时并没有说明,“岩韵”就是他个人提出来的还是当时茶叶站中某位茶师提出,又或者是几位审评师集体碰撞的结果。按姚老描述应该是当时审评茶叶的时候瞬间提出的,并被一直沿用。

姚老是1953年从安农大茶业专修科毕业来到武夷山崇安茶场(当时叫崇安茶叶试验场)工作的,而反右运动是1957年。如果按姚老所说那么当时他们在茶叶收购站“总结”出的“岩韵”二字基本上就是1953年至1957年这段时间。而且科班出身的姚老当年确实有跟实践经验丰富的陈书省茶师学茶叶审评。

而提到武夷山五十年代的茶叶收购站,我们了解到的当年主要有赤石和武夷宫两个地方,具体是在哪个茶叶收购站呢?当时在茶叶收购站又是哪几位茶师负责审评把关呢?

鉴于这一点,我和萧天喜老师特地拜访了1954年就在武夷山赤石茶叶收购站工作的朱何龙老师。

朱老1930年出生,今年92岁了。他于1954年赤石茶叶收购站刚成立的时候就在那里工作,后面1957年赤石茶叶收购站搬迁至武夷宫,他都一直在负责茶叶收购工作。当时在茶站的除了他,还有陈书省、邹锡潘、何凤泉等老茶师。

至于“岩韵”,朱老说当时陈书省在审评的时候就有说了,大体也是在这个时间,具体什么时候提出并不详。当时形容一泡正岩的好茶,说这泡茶有“山骨(头)”、“岩韵”、“岩骨”,并说工艺到位,有“三节色”、“蜻蜓头”。

朱老在这里又再次提到了陈书省老茶师。考证陈书省茶师的经历,十五岁就来到武夷山茶庄当学徒,先后在瑞苑茶庄和厦门侨农茶行任职(参见黄贤庚老师《武夷茶说》中记载),而何凤泉茶师民国时期在源泉茶庄任职(朱老说是集泉茶庄)。这两位茶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茶师,尤其是陈书省老师,一辈子勤勤恳恳事茶,是武夷茶人的典范。这些老茶师们都是“岩韵”的实践者。

另外,茶叶科班出身的姚月明老师可以确认是第一个把“岩韵”的研究理论化的人。在这一点上姚老是当之无愧的武夷岩茶科研带头人。我们上文提到的在他1963年发表的《武夷岩茶的初制》一文中明确的把“岩韵”分为“香韵”和“味韵”,并提出“香韵(属岩韵)则以做青为主导而形成其风格,味韵(属岩韵)为复炒所诱发,烘焙来充实而为其特征。”

并且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安农大和浙农大都有邀请姚月明过去给茶学系的学生讲课。这一点对武夷岩茶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其中不可能没有介绍到“岩韵”。

今年93岁的王镇恒老师回忆起当时姚月明回安农讲课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姚月明讲课很生动,很实在,学生反映很热烈,当时整个教室座无虚席,位置坐不下就站着听”,“他不仅讲述了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还带来了武夷岩茶在审评室品鉴”,“不只是安农大,浙江农业大学也有邀请姚月明去上课”。王镇恒老师也是安农大毕业,比姚月明和谭素芳大一届,算是姚老的学长,在安农大留校任教三十多年,成就斐然。

而姚老当年在安农的同学、学长和安农的学生们后期都分散到了祖国茶叶的各个岗位。姚老的这些活动,客观上促进了武夷岩茶在全国的传播。这些贡献,姚老功不可没。

在安农大茶叶系主编的茶叶教材中,从1959年开始一直到文革以后的全国茶叶教材,关于武夷岩茶的部分,都有引用了姚老武夷岩茶的研究成果,我们始终都可以看到这种“影响”。甚至包括陈椽老师的一些著述中关于武夷岩茶的部分,这点和他们“师徒”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有直接关系。不过,师徒二人在“乌龙茶和红茶孰先孰后”的问题上是存在严重分歧的。

但是,我们仔细对比会发现,姚老六十年代描述的“岩韵”和八九十年代所诠释的“岩韵”概念略有差别,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升华。

当然,关于“岩韵”的概念还需要特别补充一点,八十年代以来,除了姚老之外的一些老茶人和茶叶专家的参与和诠释和是“岩韵”的概念真正走向普及的重要因素。就像是我们文章开头提到的张天福、林心炯等老师以及武夷的诸多茶师。去年年底和罗盛财老师聊到“岩韵”,他还特地提到了当年崇安茶场的老场长叶先顺,说他当年审评的时候所提及“岩韵”也是颇多的。还有很多的武夷茶人在这个推广的过程中的贡献在此已经不可追忆了。

《岩茶加工原理及形成特殊品质问题探讨》

1959年姚月明

以上基于赤石茶叶收购站是1954年才成立,我们基本上可以把“岩韵”出现的时间确定在1954年到1957年之间这段时间。

1954年-1957年,说到这段时期,我们细细分析下,对于武夷岩茶来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期。

其实,这段时期武夷岩茶是不被重视的。

解放初期,我国的外销茶的市场主要是苏联和东欧国家,而这部分市场最需要的就是普通价廉的红茶。所以全国的茶叶大布局全部都盯在“红茶”身上。1951年中茶在杭州开办的干部培训班,其中提得最多的就是“发展红茶”、“红茶工艺”、“绿改红”。当时苏联茶叶专家几次来华主要也就是考察如何发展中国红茶生产。

虽然建瓯1951年建立了茶叶精制厂,武夷山直到1954年才在赤石建立了一个茶叶收购站。也就是武夷山岩茶的这块“蛋糕”早期根本没有被我们出口外贸盯上。而且在收购站建立以后,所收购的也不仅仅是岩茶,还有小种红茶和烘青绿茶。

另外,武夷岩茶因为制造精细,成本较高,历来消费偏小众,1961年的全国茶叶教材《制茶学》中就写到:“岩茶属高级茶,价格昂贵,过去只是资产阶级,封建地主等反动剥削阶级享受。”

但是这个时期对于武夷山茶区来说,也是群英荟萃的时期。因为民国时期武夷茶庄商贸确实辉煌,另外还有张天福和吴觉农这两批老茶叶专家们的技术积淀和学术“加持”。所以当时的武夷茶区既有民国老茶庄所留下来的一批熟练的技术人员,又有像陈书省、何凤泉这样的老茶师,并且还有像叶鸣高、童衣云这样经验丰富的茶叶专家。

而且在这个时期文化大革命还没有开始,从全国茶区来看这个时期都在恢复茶叶生产,虽然五十年代末的“大跃进运动”对茶叶生产有不少冲击,但是在文革以前都还是发展了不少茶叶的研究成果。这些条件在客观上已经为武夷茶叶的实践结合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石。所以从五十年代到文革前,发表在全国各大茶叶期刊上面关于武夷岩茶的经典文章还是很多的。诸如,张堂恒先生的《论武夷岩茶采摘》,姚月明几篇武夷岩茶的著作,这些都代表了当时这些茶叶工作者的研究成果。

1950年陈椽茶叶文章《我们怎样搞好茶叶生产来实践中苏贷款协定》其中提到“绿茶改制红茶”问题

另外,为什么会是“岩韵”,我认为有历史的偶然性。

我们回头再看过去那个时代,“岩韵”就像是尹在继老师说的那样,并不是特别的重要,是个普通词。

过去对武夷岩茶的感官描述主要有两个说法,一个是文人的说法,诸如“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活、甘、清、香(清.梁章钜)”、“味道清和兼骨梗(清.乾隆)”之类;一个是生产、经营实践中的用词,诸如“豆浆韵”、“山骨”、“嘴底”。文人的说法就比较雅致,含蓄,而生产经营中产生的说法直接来自于实践,就比较直接通俗,接地气和偏口语化。而这两方面的说法都有被后人所采纳和沿用。

古人表达一泡好的岩茶的理解比今人词汇更加丰富。过去的人实践性很强,我们现在所运用绝大部分描述武夷岩茶工艺和特征的词汇都源自于过去。而今人,都想对岩茶建立快速的认知,这点也是今人很多想快速了解岩茶的通病,殊不知前任的这些总结都是建立在广泛实践,不断试错的基础上的。

所以,当年老茶庄出身的陈书省老茶师在茶叶站审评一泡好岩茶一样,可以说“山骨”、“岩骨”、“岩韵”,但是“岩韵”被历史选中了,渐渐的时髦了起来。

从历史的某些阶段来看,“山骨”这个词来形容武夷岩茶的特殊特质在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似乎比“岩韵”更为流行,我们上面也有提到的这个时期的教科书中所提最多即“山骨”。甚至在林馥泉老师1981年出版的《茶品质鉴定》中,还有提到乌龙茶的“身骨”,这种说法和“山骨”也是比较近似的。

科班出身的姚月明老师把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岩韵”理论化了,如果没有姚老的理论阐述,今天“岩韵”就很有可能还是个和“山骨”一样的普通词。就像是宜兴紫砂当年的手工匠人杨彭年遇到了陈曼生,当然这个比喻也不完全贴切,因为姚老也亲力亲为的实践。但是实践结合理论,就会形成一种高度,无论是学术上的还是审美上的都赋予了它更广阔的内涵。

从辩证论的角度看,理论就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正确地反应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姚老在安农大讲课曾经说过“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指导理论”)

从“岩韵”的发生、发展来看,民国和解放初期是“岩韵”概念的萌芽期,而1963年到1965年是“岩韵”理论的形成期,文革后期的七十年代是推广期,真正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开始兴起茶文化热潮的时候,是“岩韵”概念的普及期。到了我们今天的“岩韵”对于武夷岩茶来说,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重要概念了。

民国时期武夷“茂峰茶庄”包装物

,为什么会是“岩韵”,而不是“山骨”、“岩骨”、“豆浆韵”......,也有它的历史必然性。

首先、“韵”更雅致,更有内涵。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逼格更高”。写诗的有“诗韵”,写词的有“词韵”,音乐有“音韵”。

再次,对于“韵”这个字来形容茶叶,甚至来形容武夷岩茶,确实是比较早的。“喉韵”、“香韵”、“风韵”这类的形容茶叶的词汇早期就多有运用。1937年庄灿彰先生的《安溪茶叶调查》一书中,形容“红芽铁观音”的春茶特征的时候就提到了“香韵”二字。明代田艺蘅的《煮泉小品》中“鉴赏茶叶,首重风韵。”(这句的表达和姚老说的“武夷岩茶,首重岩韵”有异曲同工之妙。)宋徽宗在《大观茶论》: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宣和北苑贡茶录》,“延平石乳,清白可鉴,风韵甚高。”

而最早用“韵”来形容武夷岩茶的是清代才子袁枚。他在《随园食单》中记载武夷茶:“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袁枚觉得阳羡的茶叶虽好,但是“韵”逊于武夷茶,更确切的说是逊于武夷岩茶。因为袁枚的文章通篇考据,很显然是用工夫茶泡法冲泡武夷岩茶。

清代袁枚《随园食单》清刻本中

关于武夷茶的记载

通俗点说,就是由于“岩”和“韵”这两个字组成用来形容武夷岩茶的词汇用来形容武夷岩茶简直太多,太高频了,诸如“岩骨”、“岩味”、“喉韵”、“香韵”,这么高频的使用词在大量的实践中碰到一块组成“岩韵”二字那也就是早晚的事。

也因为有了这些前人基础,更由于武夷岩茶所特有的优异品质,所以这几位老茶师们在茶叶收购站审评茶叶的时候,口语化的直接提出的“岩韵”二字,也自然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武夷岩茶,因其独特的生长环境,独特的产区地貌土壤构成(就像是林心炯老师说的“由于各种环境因素间以及土壤生态系统内部结构的相互协调的综合作用的结果。”),独特和众多的茶树品种,独特的生产制造工艺,造就了武夷岩茶所特有的滋味品质特征。(陈椽老师在《中国名茶研究选集》中写道:“武夷岩茶的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无与伦比“)

这种特征从客观上需要一些词汇去做感官上的表达,无论是在加工审评环节,还是在市场推广流通的环节。而这种词汇的本身是必须要能够代表武夷岩茶的特殊性的。

所以,无论是“山骨”、“焦锅巴味”、“岩韵”、“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淡非薄,浓非厚”都是对武夷岩茶特殊性的一种表达。很显然,所有的这些词汇都不如“岩韵”二字来得精炼简洁,没有“岩韵”二字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也有朋友说,清代乾隆的“味道清和兼骨梗”,明代吴拭《武夷杂记》中提的“带云石而复有甘软气”,这些讲的就是“岩韵”。这些只能够理解为对武夷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特殊的生产工艺所形成的丰富滋味感的描述,或者说是广义上的“岩韵”,和我们这里探讨的“岩韵”二字概念的出现不是一个问题。我们今天所定义的“岩韵”起源,是一个概念化的,已经成熟的定义了。

至于如何定义“岩韵”,“岩韵”是什么?八十年代以来已经有很多的茶叶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分析,不在我们此文的讨论范围。

考据到这里,“岩韵”的信息似乎渐渐清晰了。那么,“岩韵”真是出现在1954年到1957年吗?我们这里很难去断言,历史也存在的很多的可能性,不能被随意假设,特别是在没有更多的史料和实证的情况下(这一点也很难)。对于武夷岩茶这么富有变化性魅力和丰富内涵的茶叶,在早期实践的过程中出现的概率也是很大的。就像是我们现在大家公认的乌龙茶起源,纸面上是认阮旻锡的《武夷茶歌》和王草堂的《茶说》,但是乌龙茶制作工艺实际的产生年代可能远比王草堂在的年代早得多。

而这个时期的真实的细节已经随着陈书省、姚月明等当时当事老茶人的故去而无法追溯了。

“岩韵”究竟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我们依然不会有很肯定的答案。

但是,可以概括的说,“岩韵”就是老茶师们在解放前后的茶叶工作实践中提炼出来,姚月明老师加以理论诠释,并在六十年代得以推广传播,七十年代被写入教科书,八十年代众多茶叶专家们参与,最后在九十年代至今开始渐渐的高频起来的。这条发展主线也是和武夷岩茶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岩韵”二字在实践中的起源也有可能更早。

当然,以武夷岩茶的独特魅力,此中真味,又岂是区区“岩韵”二字可以全部解读的呢?

参考文献:

[1]林心炯.武夷岩茶品质与生态环境的初步研究[D].福建:茶叶科技简报,1986

[2]姚月明等.福建名茶第一辑[M].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3]]张天福.乌龙茶的审评[D].福建:茶叶科技简报,1984

[4]教师实习茶学笔记[C].安徽.安徽农学院,1975

[5]商品检验总局.成品茶检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1

[6]茶叶系.茶叶审评与检验[M].安徽:安徽农学院滁县分院茶叶系,1975

[7]茶叶系.制茶学(油印本)[M].安徽:安徽农学院滁县分院茶叶系,1976

[8]福建茶叶(初稿)[M].福建:福建省农业厅,1959

[9]中茶.收茶参考资料[M].福建:中国茶叶公司福建省公司,1955

[10]王郁风.茶叶商品知识[M].北京:轻工出版社,1960

[11]福建省茶叶学会一九六三年学术年会文集[C].福建:福建省茶叶学会,1963

[12]陈椽.茶叶检验学[M].安徽:安徽农学院,1957

来源:茶业复兴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解析乌龙茶(青茶) 从全方面认识

乌 龙 茶(青 茶)

传承千年茶文化,传播健康饮茶理念

 

乌龙茶(oolong tea),亦称青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汉族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 健美茶”。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主要生产地区是福建省安溪县等地。

 

中文学名

乌龙茶

别    称

青茶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

原始花被亚纲

山茶目

亚    科

山茶科

分布区域

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

中药减肥秘方

茶    类

半发酵

药理作用

分解脂肪、减肥健美

起源于

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

主要生产地

安溪 、感德 、祥华、长坑

 

 

目 录

 

一、

 历 史 沿 革


二、

产 区 分 布


三、

主 要 品 种

 

安溪铁观音

凤凰水仙

东方美人

罗汉沉香

红水乌龙

乌龙红茶

红乌龙


四、

 

 

制 作 工 序

 

 

采摘

制作

烘焙技术


五、

价 值 功 效

主要成份

保健功能

药疗价值

饮用三忌

六、

品 茗 指 南

冲饮方法

传统泡法

安溪泡法

潮州泡法

宜兴泡法

诏安泡法

台湾泡法

手法和茶具

七、

 

种 植 条 件

季节条件

土壤条件

八、

 

 选 购 技 巧

选购标准

茶叶鉴别

九、

 

储 运 方 法 

贮运方法

运输

十、

茶 叶 文 化

泡饮技艺

名称来源

故事传说

 

 

历史沿革

 

乌龙茶的前身——北苑茶

乌龙茶起源于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乌龙茶的形成与发展,首先要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贡茶,也是宋代以后最为著名的茶叶,历史上介绍北苑茶产制和煮饮的著作就有十多种。北苑是福建建瓯凤凰山周围的地区,在唐末已产茶。

《闽通志》载,唐末建安张廷晖雇工在凤凰山开辟山地种茶,初为研膏茶,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已产制龙凤茶,宋真宗(998年)以后改造小团茶,成为名扬天下的龙团凤饼。当时任过福建转运吏,监督制造贡茶的蔡襄,特别称颂北苑茶,他在1051年写的《茶录》中谈到“茶味主于甘滑,惟北苑凤凰山连续诸焙所产者味佳。”北苑茶重要成品属于龙团凤饼,其采制工艺如皇甫冉送陆羽的采茶诗里所说:“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要采得一筐的鲜叶,要经过一天的时间,叶子在筐子里摇荡积压,到晚上才能开始蒸制,这种经过积压的原料无意中就发生了部分红变,芽叶经酶促氧化的部分变成了紫色或褐色,究其实质已属于半发酵了,也就是所谓乌龙茶的范畴。因此,说北苑茶是乌龙茶的前身是有一定科学根据。

武夷山茶则在北苑茶之后,于元朝、明朝、清朝获得贡茶地位,获得发展。 现所说的乌龙茶则是安溪人仿照武夷山茶的制法,改进工艺制作出来的一种茶。 乌龙茶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福建《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以后传入闽北和台湾。” 另据史料考证,1862年福州即设有经营乌龙茶的茶栈。 1866年台湾乌龙茶开始外销。 而现在全国乌龙茶最大产地当属福建安溪,安溪也与1995被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学会等单位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

 

 

 

产区分布

 

广东:主要产区为凤凰乡,一般以水仙品种结合地名而称为“凤凰水仙”。

闽北:产地包括崇安(除武夷山外)、建瓯、建阳、水吉等地。

闽南:主要厂区是福建安溪县。

台湾:产于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宜兰等地县市,是台湾最早生产的茶的地区。

 

 

 

 

 

 

主要品种

 

安溪铁观音

 

产自福建安溪县,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铁观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明显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厂下垂,嫩芽紫红色,因此有“红芽歪尾桃”之称,这是纯种特征之一。

其主要特点:汤浓韵明不很香,其香气浓郁,入口甘甜,汤水色泽相对清淡,尤其头泡、二泡茶更是如此,三泡之后,其汤色呈黄绿色,汤水入口,细搅可感其带微酸,口感特殊,而且酸中有香,香中含酸。酸中有甘,甘中带香,水香长流。

其茶质特征主要有三方面:“汤浓”指所泡茶汤呈金黄色,色泽亮丽,色度较深;“韵明”指安溪铁观音特有的“观音韵”明显,喝后口喉有爽朗感觉;“微香”则指比较而言,其汤味虽香但悠悠然不强烈。 

 

凤凰水仙

 

是产于广东潮安凤凰乡的条形乌龙茶,分单丛、浪菜、水仙三个级别。有天然花香,蜜韵,滋味浓、醇、爽、甘,耐冲泡。主销广东、港澳地区,外销日本、东南亚、美国。凤凰水仙享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之誉。茶条肥大,色泽呈鳝鱼皮色,油润有光。茶汤澄黄清澈,味醇爽口回甘,香味持久,耐泡。

 

东方美人

 

是台湾独有的名茶,又名膨风茶,又因其茶芽白毫显著,又名为白毫乌龙茶。东方美人茶叶外观颇显美感,叶身呈白绿黄红褐五色相间,鲜艳可爱,茶汤水色呈较深的琥珀色,尝起来浓厚甘醇,并带有熟果香和蜂蜜芬芳。

 

罗汉沉香

 

产于四川蒙顶山。罗汉沉香兼有红茶和白茶的优点,独特的“果香樟韵”,滋味鲜醇高爽,果香清甜,樟香幽长浓郁,香气高雅持久。 

 

红水乌龙

 

红水乌龙是早期的三地茶区的冻顶乌龙茶,即因栽种及气候条件因素,制作毛茶即以中重度发酵方式,加上重度烘焙,造就红水乌龙成为时代饮品,不过随着整个茶乡栽种面积扩大,加上比赛茶蔚为风行,「冻顶」名气盖过「红水」,一向制作严谨的红水乌龙,也开始随着冻顶式乌龙,走入中发酵的期程,红水、冻顶二者并进,但也随着台湾高山茶的兴起,二者逐渐退变,甚至几乎遗忘。

 

乌龙红茶

 

乌龙红茶是当代的制茶产物,以小种乌龙茶制作成红茶,有蜜香乌龙红茶、蜜香金萱红茶于是诞生。

有别于舞鹤茶区以台茶制作的红玉红茶,烘培出香气中有蜂蜜香味的蜜香乌龙(金萱)红茶,喝起来甘中带甜,又不失乌龙茶重喉韵的回甘滋味。

 

红乌龙

 

红乌龙是结合乌龙茶与红茶之特色所创造的一种新兴特色茶,属重发酵、着重烘焙的半球型乌龙茶,茶汤水色琥珀橙红如红茶,滋味则如乌龙茶、具熟果香、醇厚圆润、耐泡,不但适合一般热水冲泡,冷泡更显其特色。 

 

 

 

制作工序

 

采摘

 

季节

闽南茶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茶树生长周期长,一年可采四至五季,即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和冬片。具体采摘期因品种、气候、海拔、施肥等条件不同而差异。一般采摘期,春茶在谷雨前后,夏茶在夏至前后,暑茶在立秋前后,秋茶在秋分前后,冬片在霜降后。各茶季的采摘间隔期为40-50天,在具体掌握上,应做到“开头适当早,中间网刚好,后期不粗老”。

 

标准

乌龙茶的采摘标准,叶梢比红、绿茶成熟。其采摘标准为:待茶树新梢长到3-5叶将要成熟,顶叶六七成开面时采下2-4叶,俗称“开面采”。所谓“开面采”,小开面为新梢顶部一叶的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1/2,中开面为新梢顶部第一叶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2/3;大开d面新梢顶叶的面积相当于第二叶的面积。一般春、秋茶采取“中开面”采;夏暑茶适当嫩采,即采取“小开面”采;产茶园生长茂盛,持嫩性强,也可采取“小开面”采,采摘一芽三四叶。

茶农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虎口对芯采摘法”即将拇指和食指张开,从芽梢顶部中心插下。稍加扭折,向上一提,就将茶叶采下。一般采叶标准是:长三叶采二叶,长四叶采三叶,采下对夹叶,不采鱼叶,不采单叶,不带梗蒂。采摘时,应做至“五分开”,即不同品种分开,早午晚青分开,粗叶嫩叶分开,干湿茶青分开,不同地片分开,以利于提高毛茶品质。

 

选择晴天午青鲜叶

春季乌龙茶采制季节,常遇阴雨连绵的大气,这对优质乌龙茶品质形成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特别连续的阴雨天气,鲜叶水分多,又无法晒青,致使做青“走水消青”困难,内含物质不能正常转化,从而也就无法形成优质乌龙茶。在一日中,由于鲜叶采摘的时间不同。对乌龙茶品质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早青:上午10时以前采摘的鲜叶,大多带有露水,其制茶品质较差。

上午青:上午10时以后至中午12时以前所采鲜叶。因茶树经过一段时间的阳光照射,露水已消失,制茶品质优于早晚青。

下午青:午后12时至下午4时以前所采下鲜叶,新鲜清爽,具有诱人的清香,又有充分的晒青时间,制茶品质优异。

晚青:下午4~5时以后所采鲜叶。因鲜叶下山时间较迟,大多错过了晒青的最佳时机,不能利用阳光晒青萎凋,制茶品质也欠佳,但优于早青。总之,制优质乌龙茶,应选择连续几天晴朗天气的午青鲜叶制作。 

 

制作

乌龙茶制作工艺。制作程序有晾青、摇青、杀青、包揉、揉捻、烘焙。乌龙茶因其做青的方式不同,分为“跳动做青”、“摇动做青”、“做手做青”三个亚类。

 

烘焙技术

 

烘焙目的

降低茶叶含水量,保持含水量在4%—6%之间,防止茶叶贮存期品质劣变而陈茶味,进而延长贮藏寿命;借烘焙技术去除茶叶青臭味及其它异味,增进茶香,以提高茶叶品质;使茶叶中所含氨基酸类与还原糖类加温时经脱水转化成香气成分;还有杀菌,降低农残等作用。

 

烘焙作用

脱水糖化作用(熟化)、异构化作用、氧化作用及后熟作用。后熟作用的好坏与茶叶含水量、储藏条件和茶中有效化学成分变化有密切关系。

 

技术要素

1. 含水量:茶叶烘焙首要工作是降低茶叶含水量至安全范围(4%—6%),延缓茶叶后氧化作用,并能延长茶叶贮藏寿命;茶叶水分达到8.8%,霉菌开始出现;水分达到12%以上,就会逐渐变质。而含水量不同的茶叶,烘焙条件也不同,一般而言含水量高的茶叶,最初阶段其烘焙温度应高些(约95℃-100℃),时间要延长;若继续烘焙三个小时以上时,必须调低温度至85℃左右,徐徐入火,烘焙出茶叶甘醇之滋味。含水量高的茶叶应摊薄些,否则易导致闷变而降低茶叶品质。

  2 .原料老嫩度:烘焙较粗老的茶叶,需中温(85℃-90℃)烘焙,烘焙时间则视茶叶需求而在4h-10h作弹性选择。原料粗老而带微香的茶叶,烘焙时间宜缩短。幼嫩茶叶烘焙温度比粗老的茶叶微高,先中高温(90℃-100℃)烘焙,时间约4h-10h,再以(80℃-85℃)烘焙2h-4h,以确保茶汤滋味甘醇不苦涩而保留香气及原则。
  3. 形状紧纬度:外形紧结的茶叶则较耐烘焙,宜采用中低温(85℃-90℃)而较长时间烘焙,反之外形松散的茶叶宜采用中温(100℃)而短时烘焙。

4 .香气:香气是乌龙茶的主要灵魂之一。茶叶香气属挥发性物质,烘焙过程中香气成分易逸失,因此,一般清香型品质好的茶叶应低温短时烘焙;香低中等茶叶,可采用较高温度和较长时间烘焙;陈茶而异味重的茶叶,以去除异味和降低含水量为主,应先高温短时烘焙,次日再80℃2h→90℃2h→ 100℃循序烘焙;依消费者市场需求而定烘焙程度。空调做青的乌龙茶,为了保持其翠绿的色泽和高锐的香气,应采用(60℃-70℃)的低温烘焙至足干,使茶叶含水率在5%-6%,及时真空密封包装,以免香味散失。

5 .滋味:滋味甘醇的茶叶,先中温(80℃-85℃)烘焙4h-6h,次日再以(75℃-80℃)烘焙2h-3h,防止高温使茶叶带熟味或火味而降低茶叶品质。

6 .火候的把握:火候的实际作用是使茶叶内产生热物理化学变化的程度。火候能影响茶叶的外形色泽及叶底汤色等,火候掌握适应可以弥补茶叶品质的某些不足,掌握不当会降低品质。特殊品种的茶叶,火候掌握恰到好处,能衬托特殊的香韵特征,俗称“茶为君,火为臣,君臣佐使。”就是这个道理。茶叶的品种不一样,耐火程度也不一样,如铁观音、大叶乌龙、梅占就较为耐火,黄旦、奇兰等香气较外露的品种较不耐火。 

 

 

 

价值功效

 

主要成份

 

乌龙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茶叶中的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有机化学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

而铁观音所含的有机化学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多种氨基酸等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茶类。无机矿物元素主要有:钾、钙、镁、钴、铁、锰、铝、钠、锌、铜、氮、磷、氟、等。铁观音所含的无机矿物元素,如锰、铁、氟、钾、钠等均高于其他茶类。

 

保健功能

 

1.消除危害美容与健康的活性氧;

2.每天喝1公升乌龙茶能改善皮肤过敏;

3.饮用乌龙茶能瘦身;

4.抗肿瘤、预防老化功效。

 

改善听力

乌龙茶具有养颜、排毒、利便、抗化活性,消除细胞中的活性氧分子等功效。 中老年人经常喝乌龙茶有助于保持听力。

对男性听力的保护作用明显大于女性。虽然喝乌龙茶对听力有保健作用,但也不能饮之过量。一天喝茶的量以1~2杯为宜。

 

减肥功效

乌龙茶具有溶解脂肪的减肥效果。因为茶中的主成分——单宁酸,与脂肪的代谢有密切的关系。乌龙茶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乌龙茶同红茶及绿茶相比,除了能够刺激胰脏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减少糖类和脂肪类食物被吸收以外,还能够加速身体的产热量增加,促进脂肪燃烧,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 

 

药疗价值

 

乌龙茶作为中国特种名茶,除了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祛寒解酒、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突出表现在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防癌症

1998年6月15日,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毒理和化学研究室副研究员韩驰和她的助手徐勇,进行茶叶在动物体内的抑癌试验。他们分别给大白鼠喂安溪铁观音等五种茶,同时给予喂人工合成的纯度大于99.8%的致癌物甲基卡基亚硝胶。三个月后,大白鼠食道癌发生率为42-67%,患癌鼠平均瘤数为2.2-3个。而未饮茶的大白鼠食道癌发病率为90%,患癌鼠平均瘤数为5.2个,五种茶叶抑癌效果为安溪铁观音最佳。与此同时,他们还进行另一种试验,即用亚硝酸纳和甲基卡胶做致癌前体物,结果发现,饮茶组的大白鼠无一发生食道癌,未饮茶组发生率为100%。这一结果证明,茶叶可全部阻断亚硝胶的体内内源性的形成。

 

降血脂

乌龙茶有防止和减轻血中脂质在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饮用乌龙茶还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红细胞集聚,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增加血液流动性,改善微循环。体外血栓形成试验,也表明乌龙茶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抗衰老

乌龙茶和维生素E一样有抗衰老功效。在每日内服足量维生素C情况下,饮用乌龙茶可以使血中维生素C含量持较高水平,尿中维生素C排出量减少,而维生素C具有抗衰老作用。因此,饮用乌龙茶可以从多方面增强人体抗衰老能力。 

 

饮用三忌

 

品饮乌龙茶不仅对人体健康有益,还可增添无穷乐趣。但有三忌:

一是空腹不饮,否则感到饥肠辘辘,头晕欲吐,人们称是“茶醉”;

二是睡前不饮,否则难以入睡;

三是冷茶不饮,冷后性寒,对胃不利。

这三忌对初饮乌龙茶的人尤为重要,因为乌龙茶所含茶多酚及咖啡碱较其他茶多。

 

 

品茗指南

 

 

冲饮方法

 

泡茶用水

泡茶用水要求水源没有病源体污染,没有工业污染,水的感官性状良好,即无色、无臭、透明、无异味、无悬浮物,舌尝有清凉甜润的感觉,水的PH值为中性7,煮沸后永久硬度不超过8度,这样的水就适用于泡茶。

 

泡茶器具

名茶与茶具总是珠联璧合的。历史上品饮乌龙茶的茶具十分考究,备有一套小巧精致的茶具,称为“茶房四宝”,即潮汕炉--广东潮州、汕头出产的陶磁风炉或白铁皮风炉;玉书碨--扁形薄磁的开水壶,容水量约250毫升;孟臣罐--江苏宜兴产的用紫砂制成的小茶壶,容水量约50毫升;若琛瓯--江西景德镇产的白色小瓷杯,一套四只,每只容水量约5毫升。当今泡饮乌龙茶的茶具仍然脱离不了这“茶房四宝”,只是有所变化,更趋实用化、方便化。普遍使用的“茶房四宝”有小电炉、钢质开水壶(也有电炉与开水壶配套称为“随手泡”)、钢质茶盘(或塑料茶盘),“白瓷盖碗”(钟形,高5.5厘米,口径8.2厘米,底径4.5厘米;这种盖碗放茶叶、嗅香气、冲开水、倒茶渣都很方便)和小茶杯,这样才具备泡饮乌龙茶的条件。

 

传统泡法

 

一、特色:道具简单,泡法自由十分适合大众饮用。

二、冲泡步骤:

烫壶:将沸水冲入壶中至溢满为止.

倒水: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置茶:这是比较讲究的置茶方式,将一茶漏斗放在壶口处,然后用茶匙拨茶入壶。

注水:将烧的水注入壶中,至泡沫溢出壶口。

倒茶:

1.先提壶沿茶船沿逆行转圈,用意在于刮去壶底的水滴,俗称“关公巡城”(是因为一般壶都是红色,刚从茶池中提出时热气腾腾,有如关公威风凛凛,带兵巡城),注意磨壶时的方向,右手执壶的欢迎喝茶时要逆时针方向磨,送客时则往顺时针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壶,则反之。

2.将壶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汤均匀。

3.另一种均匀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壶轮流给几杯同时倒茶,当将要倒完时,把剩下的茶汤分别点入各杯中,俗称“韩信点兵”。注意倒茶时不能一次倒满一杯,至七分满处为好。

分茶:将茶中的茶汤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满为宜。

奉茶:自由取饮,或由专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将壶中茶渣清出。

以备后用:客人离去后,洗杯,洗壶以备下次用。 

 

安溪泡法

1.特色:安溪式泡法,重香,重甘,重纯,茶汤九泡为限,每三泡为一阶段。第一阶段闻其香气是否高,第二阶段尝其滋味是否醇,第三阶段看其颜色是不有变化。所以有口诀曰:

一二三香气高。

四五六甘渐增。

七八九品茶纯。

2.冲泡步骤:

备具:茶壶的要求与潮州式泡相同,安溪式泡法以烘茶为先,另外准备闻香杯。

温壶、温杯:温壶时与潮州无异,置茶仍以手抓,唯温杯时里外皆烫。

烘茶:与潮州式相比,时间较短,因高级茶一般保存都较好。

置茶:置茶量依茶性而定。

冲水:冲水后大约十五秒中即倒茶。(利用这时间将温杯水倒回池中)。

倒茶: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闻香杯中,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旧,第三泡倒满。

闻香:将品茗杯及闻香杯一齐放置在客人面前。(品茗杯在右,闻香杯在右)

抖壶:每泡之间,以布包壶,用力摇三次。(抖壶是使内外温度,开水冲入后不摇是为使其浸出物增多。这与潮州式在摇壶意义恰恰相反,因为所用的茶品质不同。 

注:安溪产茶自古闻名,安溪式的泡法是用铁观音,武夷茶之类的轻火茶。

 

潮州泡法

 

1.特色:针对较粗制的茶,使价格不高的一般茶叶能泡出不凡的风味。讲究一气呵成,在泡茶过程中不允许说话,尽量避免干扰,使精、气、神三者达到统一的境界。对于茶具的选用,动作,时间以及茶汤的变化都有极高的要求。(类似于日本茶道,只比其逊于对器具的选用)

2.冲泡步骤:

备茶具:泡茶者端坐,静气凝神,右边大腿上放包壶用巾,左边大大上腿放擦杯白巾,桌面上放两面方巾间放中深的茶匙。

温壶、温盅:滚沸的热水倒入壶内,再倒入茶盅。

干壶:持壶在包壶用巾布上拍打,水滴尽后轻轻甩壶,向摇扇一样,手腕要柔,直至壶中水份完全干为止。

置茶:以手抓茶,视其干燥程度以定烘茶长短。

烘茶:置茶入壶后,若茶叶在抓茶时,感觉未受潮,不烘也可以,若有受潮,则可多烘几次。烘茶并非就火炉烤,而是以水温烘烤,如此能使粗制的陈茶,霉味消失,有新鲜感,香味上扬,滋味迅速溢出。(潮州式所用的茶壶密封性要很好,透气孔要能禁水,烘茶时可先用水抹湿接合处,以防冲水时水份渗进。)

洗杯:洪茶时,将茶盅内的水倒入杯中。

冲水:烘茶后,把壶从池中提起,用壶布包住,摇动,使壶内外温度配合均匀,然后将壶放入茶池中,在将适温的水倒入壶中。

摇壶:冲水满后,迅速提起,至于桌面巾上,按住气孔,快速左右摇晃,其用意在使茶叶浸出物浸出量均匀。若第一泡摇四下,则第二泡,第三泡则顺序减一。

倒茶:按住壶孔摇晃后,随即倒入茶海。第一泡茶汤倒完后,就用布包裹,用力抖动,使壶内上下湿度均匀。抖壶的次数与摇次数相反。第一泡摇多抖少,往后则摇少抖多。

分杯:潮州式以三泡为止,其要求是,三泡的茶汤须一致,所以在泡茶过程中不可分神,三泡完成后,才可如释重负与客人分杯品茗。 

 

宜兴泡法

 

1.特色:此种泡法是融合各地的方法,研究出的一套合乎逻辑的流畅泡法,讲究水的温度。

2.冲泡步骤:

赏茶:由茶罐直接将茶倒入茶荷(一种盛茶的专用器皿,类似小碟)。由专人奉至饮者面前,以供其观看茶形,闻取茶香。

温壶:将热水冲入壶中至半满即可,再将壶内的水倒出到茶池中。

置茶:将茶荷的茶叶拨入壶中。

温润泡:注水入壶到满为至,盖上壶盖后立将水倒入茶公道杯中。(目的是为茶叶吸收水份并可洗去茶的不洁之嫌。)

温杯烫盏:将公道杯中的水再倒入茶盅中,以提高杯的温度,有利于更好的泡制茶叶。

第一泡:将适温的热水冲入壶中,注意时间以所泡茶叶的品质而定。

干壶:执起茶壶,先将壶底部在茶巾上沾一下,拭去壶底的水滴。

倒茶: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

分茶:将公道杯的茶汤倒入茶杯中,以七分满为宜。

洗壶、去渣:先将壶中的残茶取出,再冲八水将剩余茶渣清出倒入池中。

倒水:将茶池中的水倒掉。清洗一切用具,以备再用。

 

诏安泡法

 

1.特色:用于冲泡陈茶,在纸巾上分出茶形,以及洗杯的讲究。

2.冲泡步骤:

备具:首先将布巾折叠整齐,放在泡者习惯位置,茶盘放在壶的正前方。

整茶形:因泡茶所用的者是陈年茶,碎渣较多,所以要整形,将茶置于纸方巾上,折合轻抖,粗细自然分开。整理完茶形,将茶叶置放桌上,请客人鉴赏。

烫壶:烫壶时,盖斜置壶口,连壶盖一起烫。

置茶:烫壶用的水倒掉后,盖放在杯上,等到壶身水气一干即可置茶,将细末倒在低处,粗形倒近流口,避免阻塞。

冲水:泡沫满溢壶口为止。

洗杯:诏安式所用茶杯为蛋壳杯,极薄极轻,洗杯时将杯排放小盘中央,每杯注水约三分之一,洗杯时双手迅速将前面两杯水倒人后两杯,中指托杯底,拇指拨动,食指控制平衡,在杯上洗杯,动作必须俐落灵巧、运用自如,泡茶的功夫高低从洗杯动作就可断定。

诏安式以洗杯来记量茶汤浓度,第一泡以双手洗一遍,第二泡以双手洗一来回,第三泡则以单手洗一循环,主人喝的留在最后,水溢杯后,用中指擦掉一小部分水,食指、拇指捏拿倒掉。

倒茶:持别注意要轻斟慢倒,不缓不急,以巡戈式倒法,第一杯留给自己,因为含渣机会可能比较大,茶流成滴即应停止。以三巡为止,焙火较重的茶,三巡后,香味尽去,皆不取。 

清洁茶具:以备后用。

 

台湾泡法

 

台式乌龙茶脱胎于潮州、闽南的工夫茶。主要茶品:冻顶乌龙、文山包种、阿里山茶。

1.摆具 将茶具一一摆好,茶壶与茶盅并排置于茶盘之上,闻香杯与品茗杯一一对应,并列而立。电茶壶置于左手边。

2.赏茶 用茶匙将茶叶轻轻拨入茶荷内,供来宾欣赏。

3.温壶 温壶不仅要温茶壶,还要温茶盅。用左手拿起电茶壶,注满茶壶,接着右手拿壶,注入茶盅。

4.温杯 将茶盅内的热水分别注入闻香杯中,用茶夹夹住闻香杯,旋转360度后,将闻香杯中的热水倒入品茗杯。同样用茶夹夹住品茗杯,旋转360度后,杯中水倒入涤方或茶盘。

5.投茶 将茶荷的圆口对准壶口,用茶匙轻拨茶叶入壶。投茶量为1/2至2/3壶。

6.洗茶左手执电茶壶,将100℃的沸水高冲入壶。盖上壶盖,淋去浮沫。立即将茶汤注入茶盅,分于各闻香杯中。洗茶之水可以用于闻香。

 

7.高冲 执电茶壶高冲沸水入壶,使茶叶在壶中尽量翻腾。第一泡时间为1分钟,1分钟后,将茶汤注入茶盅,分到各闻香杯中。

8.奉茶 闻香杯与品茗杯同置于杯托内,双手端起杯托,送至来宾面前,请客人品尝。

9.闻香 先闻杯中茶汤之香,然后将茶汤置于品茗杯内,闻杯中的余香。

10.品茗 闻香之后可以观色品茗。品茗时分三口进行,从舌尖到舌面再到舌根,不同位置香味也各有细微的差异,需细细品,才能有所体会。

11.再次冲泡 第二次冲泡的手法与第一次同,只是时间要比第一泡增加15秒,以此类推,每冲泡一次,冲泡的时间也要相对增加。优质乌龙茶内质好,如果冲泡手法得当,可以冲泡几十次,每次的色香味甚至能基本相同。

12.奉茶 自第二次冲泡起,奉茶可直接将茶分至每位客人面前的闻香杯中,然后重复闻香、观色、品茗、冲泡的过程。 

 

手法和茶具

 

一、 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并随着这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悟道的境界。

宋代苏东坡是一位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的经验说"活水还须活水煮",活煮甘泉,即用旺火煮沸壶中的泉水。

二、孔雀开屏

1.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借助孔雀这道程序向各位嘉宾介绍有关泡茶用的精美茶具。

⑴、紫砂壶:产于江苏的宜兴,它具有吸香性和透气性,茶叶在里面溶出的营养物质达95%以上,所以用得越久的紫砂壶泡制出的茶汤就越香,此壶专用于冲泡乌龙茶。

⑵、 闻香杯:主要用于闻茶汤的香气。

⑶ 、品茗杯:主要用于品茶汤的味道。

⑷、 茶荷:又称茶撮,专用于盛茶、赏茶。

⑸ 、茶道:由茶针、茶斗、茶勺、茶匙、茶夹、等组成。

a、 茶针用于疏通壶嘴

b、 茶斗用于方便盛茶

c、 茶勺用于拨取茶叶

d、 茶匙用于更换残茶

e、 茶夹用于取拿杯具

f、 茶夹用于剩放

g、 壶笔用于调节紫砂壶的内外温度。

⑹ 、茶床:用于操作功夫茶的表演过程。

⑺、 茶海:用于盛装多余的水。

⑻ 、茶巾:用于吸干杯或壶底的水滴。

⑼ 、茶筒:用于盛装干茶。

⑽ 、香炉:用于烧香。

⑾、 明炉组:专用于烧水。

⑿ 、茶托;用于安放闻香杯和品茗杯。

⒀ 、公道杯:用于调和茶汤的颜色、浓度及份量,隐含了中国茶道中公平待人的道理。

⒁ 、茶漏:用于过漏茶渣。

⒂ 、壶垫:专用于放紫砂壶。

三、温壶温杯就是用烧沸的开水冲入紫砂壶内,再一一的倒入公道杯、品茗杯和闻香杯内,其目的是提升茶具的温度,使茶叶在里面能更好的发挥色、香、味、型的特点。

四、手法

1.乌龙入宫

就是把乌龙茶叶放入紫砂壶内,"宫"是形容紫砂壶的重要性。

2.涤茶留香,春风拂面

乌龙茶因为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涤茶留香"就是指用水洗涤一下茶叶,并能让茶叶吸收一定的水份,使茶叶处于一种含香欲放的状态。"春风拂面"指用壶盖刮去茶壶表面泛起的泡沫及茶叶,使壶内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3. 乌龙出海,重洗仙颜

品功夫茶讲究"头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的道理,头泡冲出的茶水一般不喝,注入茶海,因茶汤呈琥珀色,从壶口流向茶海就好似蛟龙入海一样,故称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是武夷九曲溪畔的焉得虎子,摩崖石刻的喻意,在这里喻出。第二次冲泡完时加上壶盖后,还要用开水洗烫壶的表面,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4.游山玩水,慈母哺子

紫砂壶泡好茶后,在茶巾上沾干壶底的残水,并把茶水注入公道杯内,此过程就叫"游山玩水,慈母哺子"。

5.祥龙行雨,凤凰点头

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快速均匀地依次注入闻香杯,称之为"祥龙行雨"有其"甘露普降"的吉祥之意,当公道杯中所剩不多茶汤改为点斟,手法要求一高一低有节奏地点斟茶水,此法称之为"凤凰点头"。

6.龙凤呈祥,鲤鱼翻身

将刻有龙的品茗杯倒扣在刻有凤的闻香杯上,称之为"龙凤呈祥",也称之为"夫妻和谐",把扣好的品、闻杯一并翻转过来,称之为"鲤鱼翻身"。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鲤鱼翻身"跃进龙门可化升天而去。

7.奉茶,手法:"众手传盅"

此时将龙凤杯双手捧奉给各位宾客,要求龙、凤正对客人,并从右到左依次奉上,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8.手法:鉴赏双色,喜闻茶香

把闻香杯倾斜45度提起,置于掌心迅速滚动,请客人闻杯时的茶香,随着品茗杯温度的升高,陶瓷制的乌龙图案就会变色,此时就会看见茶汤色和凤凰的变化,所以称之为"鉴赏双色"。

"喜闻茶香"是品茶之闻中的头一闻,即请客人闻一闻杯底留香,第一闻主要是闻茶香的纯度,看是否香,无异味。

 

 

 

 

 

种植条件

 

季节条件

 

不同采制季节对乌龙茶品质影响是极为显著的。一般春茶品质最好,秋茶次之,而夏暑茶品质最差。经过冬季的休眠期,茶树体内积累丰富的营养,在春季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有利于茶树氮代谢的进行,使鲜叶中内含物质丰富,特别是芳香物质、氨基酸、茶氨酸及水溶性成分,含量较高,而影响乌龙茶香味的花青素、酯型儿茶素等成分相对较低。所以春季乌龙茶一般香气清高,滋味浓厚甘爽,品质好。夏暑期间,气温较高,茶树生长迅速,体内碳代谢旺盛,有利于茶多酚的积累。特别在高温条件下,茶鲜叶中酯型儿茶素、花青素及青嗅味物质增加,能形成乌龙茶良好香气的萜烯类物质及具有优雅香气的紫罗酮等明显减少。所以夏暑季节所产乌龙茶香气低淡,滋味苦涩,品质较差。

 

秋季天高气爽,昼夜温差大,特别有利于花果香型的芳香物质的形成与积累。如苯乙醛、苯乙醇含量增加,所以秋季所制乌龙茶,香气尤为高锐持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香显露”。但秋季茶鲜叶中,构成茶滋味的内含物质,明显少于春茶,因而秋季乌龙茶常表现滋味较淡薄,不耐冲泡之特点,这是其品质不如春茶的原因所在。

 

另也有如凤凰单枞的雪片,在冬季采摘制成。其茶品质可与春茶相比,雪片香气浓厚。因在冬季茶树藏纳了一年中大部分的养份,倒成就了雪片的奇特品质。有如益品道中的雪片品种,其山韵浓厚,同样是不可多得的好茶,且性价比相对于高价的春茶而言,较为经济,但产量相对较少。 

 

土壤条件

 

土壤是茶树赖以生存的基础,优良的土质条件,不仅影响茶树的生长,而且对茶叶的品质产生影响。根据调查,名茶之乡安溪的西坪、感德、祥华等高山茶园,土层深厚,多为山地棕壤,质地为砂质壤土,表层有机质含量较多,矿质营养丰富,pH值4.5~6.5,不仅适宜茶树生长,而且制茶品质优异。

 

 

 

选购技巧

 

选购标准

一、嫩度、色泽。

1、嫩度是决定品质的基本因素, “干看外形,湿看叶底”,就是指嫩度。

2、色泽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

二、闻干茶香味。

把干茶捧在手里,埋头贴紧着闻,连续深吸三次。如果香气持续,甚至愈来愈强劲,便是好茶,当然必须注意是否香味是否为了明显而显得不自然,是否为人工刻意加为造成;较次者,吸第二口气时,就会露出马脚,或者显不出香气,甚至流出青气和杂味,当然就不要了。

三、干茶的外形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看,即条索、整碎和净度。

1、条索是指各类茶的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

2、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

3、净度主要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过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夹杂物的多少。

四、开汤冲泡。

品评的也是色、香、味、形四个方面。

1、茶汤颜色:用一个瓷汤勺拨开茶叶,看汤色如何。

2、茶汤香气:茶叶的香气又因品种、制程和季节的区别而有不同的表现。

3、茶汤滋味:茶主要是用来饮用的,茶汤含入口中,运用舌头使茶汤在口腔内来回滚动,令茶汤滋味在口腔中被充分接触和感受,以此来分辨茶汤的甘醇浓稠、苦涩淡薄、刺激性与收敛性等。

4、辨叶底:叶底的辨别主要靠视觉和触觉来判断,看叶面的展开速度可以测出茶叶的老嫩,新制茶叶,叶底颜色鲜明清澈;陈茶,则呈红褐或暗黑色。

 

茶叶鉴别

 

与铁观音的区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一种,乌龙茶是茶叶经过发酵的,绿茶则是直接炒制的,铁观音是出自福建安溪的乌龙茶,是乌龙茶里比较优秀的品种。

铁观音茶青叶形椭圆,叶色浓绿,叶质肥厚,叶缘波状,略向后翻,锯齿疏钝(约22对),嫩芽紫红。 铁观音干茶条索肥壮,圆结,重实,翠绿,乌润。

乌龙茶又名青茶,属半发酵茶,乌龙茶滋味醇厚回甘。品饮乌龙茶有“喉韵”的特殊感受,即茶汤过喉徐徐生津,而有回味,细加品味,似嚼之有物。

福建的乌龙茶有武夷岩茶、武夷奇种、闽北水仙、闽北乌龙、安溪铁观音、安溪乌龙和安溪色种等。

 

和红茶的区别

红茶是在绿茶的基础上经发酵创制而成的。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工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以本茶的创始人而得名。它综合了绿茶红茶的制法,其品质介于绿茶红茶之间,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芬香并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

红茶是发酵茶,乌龙茶是半发酵茶。 

 

 

 

储运方法


贮运方法

(1)贮藏有机茶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的有关规定。禁止有机茶产品与化学合成物质接触,或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接触。

(2)存放有机茶的仓库要求清洁、防潮、避光和无异味,并保持通风干燥。周围环境要清洁卫生,远离污染区。

(3)有机茶与常规茶产品必须分开贮藏,尽量设立专用仓库。不同批号、日期、唛号的产品应分别存放。应建立严格的仓库管理档案。

(4)仓库应配备除湿机,提倡对有机茶进行低温、充氮或真空保存。

(5)保持有机茶仓库的清洁卫生,搞好防鼠、防虫、防霉工作。禁止吸烟和随地吐痰,严禁使用人工合成的杀虫、灭鼠剂等。

 

运输

(1)运输有机茶的工具必须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2)运装前必须进行有机茶的质量检查,在标签、货号和货物三者符合的情况下才能运输。填写的有机茶运输单据,要字迹清楚,内容正确,项目齐全。

(3)运输包装必须牢固、整洁、防潮,并符合有机茶的包装规定。在运输包装的两端应有明显的运输标志,内容包括:始发站和到达站名称,茶叶品名、重量、件数、收货和发货单位地址等。

(4)运输过程中必须稳固、防雨、防潮、防曝晒。装卸时应轻装轻卸,防止碰撞破损。

 

 

 

茶叶文化

 

泡饮技艺

乌龙茶的泡饮具有独特的技艺,在泡饮的过程中也别有一番情趣。其泡饮技艺共有8道程序。

首先是烧开水,水温以“一沸水”(即刚滚开水)为宜。水烧开时,要把盖碗(或茶壶)、茶杯淋洗一遍,这样既卫生又能加温,然后把乌龙茶放入盖碗(或茶壶)里。用茶量盖碗为5-10克,茶壶视大小而定,小茶壶约占茶壶容量的四五分,中茶壶约占三四分,大茶壶约占二三分。这些动作包含着兰道程序,即“山泉初沸”、“白鹤沐浴”和“乌龙入宫”。

接着提起开水壶,自高处往盖碗或茶壶口边冲入,使碗(壶)里茶叶旋转,促使茶叶露香;开水冲满后,立即盖上碗(壶)盖,稍候片刻,用碗(壶)盖轻轻刮去漂浮的白泡沫,使茶叶清新洁净。这是第四、五道程序,称为“悬壶高冲”、“春风拂面”。

泡一二分钟后(泡的时间要适当,太短,色香味出不来;太长,会产生苦涩味),用拇、中两指紧夹盖碗,食指压住碗盖,把茶水依次巡回斟入并列的小茶杯里。斟茶时应低行,以免散香失味。斟到最后碗底最浓部分,要均匀地一点一点滴到各茶杯里。这样,达到浓淡均匀,香醇一致,也蕴含着主人的深情厚意。这是第六、七道程序,叫做“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茶水一经斟入杯里,应乘热细吸,以免影响色香味。吸饮时,先嗅其香,后尝其味,边啜边嗅,饮量虽不多,但能齿颊留香,喉底回甘,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这是第八道程序,称为“品啜甘霖”。

冲第二遍茶时,仍要用开水烫杯,泡二三分钟后斟茶。接下去冲第三遍、第四遍……泡饮程序基本一样,只是泡茶的时间逐道加长些,但要根据茶的品质优劣而定,好的乌龙茶如铁观音,冲泡七八遍仍有余香。 

 

名称来源

乌龙茶的名字来源有很多传说。

大致有四种来源可能:一为产地说;二为茶树品种而来;三为制茶之人名称而来;四以茶叶形态色泽而来。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茶园主人去看快晒好的茶叶,发现那里有一条乌龙。他吓坏了,过了几天才敢回来看。茶叶在这几天太阳之下氧化,不再是以前的绿茶,但是浓香可口。主人从此叫它“乌龙茶”。

也有说最先发明乌龙茶制法之人名字叫苏龙(因人长得黑,人称乌龙),所以茶因人而得名。

其实乌龙茶名字应该还是来源于茶叶的形态,茶叶在晒、炒、焙加工之后,色泽乌黑,条索似鱼(比作龙)。在水中泡开,叶片似卷似曲,色泽乌青,有如乌龙入水。故而得名。不论由地名而来还是由茶树品种名而称的乌龙茶,只要制法相同的,均通称为乌龙茶,包括乌龙品种及其他著名品种,如铁观音、大红袍等。 

 

故事传说

乌龙茶的产生,还有些传奇的色彩,据《福建之茶》、《福建茶叶民间传说》载清朝雍正年间,在福建省安溪县长坑乡南岩村里有一个退隐将军,也是打猎能手,姓苏名龙,因他长得黝黑健壮,乡亲们都叫他“乌龙”。一年春天,乌龙腰挂茶篓,身背猎枪上山采茶,采到中午,一头山獐突然从身边溜过,乌龙举枪射击但负伤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乌龙也随后紧追不舍,终于捕获了猎物,当把山獐背到家时已是掌灯时分,乌龙和全家人忙于宰杀、品尝野味,已将制茶的事全然忘记了。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着炒制昨天采回的“茶青”。没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鲜叶,已镶上了红边了,并散发出阵阵清香,当茶叶制好时,滋味格外清香浓厚,全无往日的苦涩之味,并经心琢磨与反复试验,经过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终于制出了品质优异的茶类新品——乌龙茶。安溪也遂之成了乌龙茶的著名茶乡了。

 

找到约34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