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龙井茶西湖特级

找到约222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龙井茶西湖特级产品

西湖龙井茶产品标准发展历程及现状调查分析

西湖龙井茶历史上原称龙井茶,发源于西湖周边群山之中,自唐宋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西湖龙井茶品质卓越,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闻名于世,被誉为“绿茶皇后”,是杭州的城市“金名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龙井茶产区划定为西湖区西湖乡(现西湖风景名胜区西湖街道),除此之外不得冠“龙井”之名。1980年浙江省物价委员会、浙江省供销社发文决定将萧山湘湖旗枪及邻近所产品质相近的旗枪茶更名为浙江龙井,以满足市场需要。1985年,中共杭州市委员会、杭州市人民政府提出扩大西湖龙井茶面积,将原产旗枪茶的龙坞镇、留下镇、转塘镇和周浦乡划入龙井茶产区。

2001年10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龙井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公告(2008年更名为《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龙井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包括西湖产区、钱塘产区和越州产区,原来的“浙江龙井”这一名称不再使用。龙井茶西湖产区即杭州市西湖区(西湖风景名胜区)所辖行政区域范围,这一区域所产龙井茶被冠以“龙井茶(西湖产区)”或称“西湖龙井”,以区别浙江省其他区域所产龙井茶。目前,对于西湖龙井茶和龙井茶的产区界定、产品定位和品牌发展等方面已基本明确。

2001年7月,《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实施,2010年对该条例进行了修改。该条例规定西湖龙井茶基地实行分级保护,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龙井茶基地为西湖龙井茶基地的一级保护区;其余龙井茶基地为西湖龙井茶基地的二级保护区。

根据西湖风景名胜区及西湖区统计部门数据,2021年西湖龙井茶种植面积1524.2公顷,其中一级保护区(西湖风景名胜区)481.6公顷,二级保护区(西湖区)1042.6公顷。

01

西湖龙井茶产品标准发展历程概述

1、早期实物标准样

茶叶标准是茶叶质量审评与检验的依据,是茶叶品质管理的重要环节。茶叶收购、茶叶加工、茶叶出口制订和执行全国统一的标准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茶叶标准主要是实物标准样。实物标准样分毛茶标准样和加工标准样,加工标准样又分内销加工标准样和外销加工标准样两大类。1954年浙江省制定包括龙井茶在内的10种毛茶标准样,龙井分十级。1954年,中国茶叶公司浙江省公司制定内销龙井加工标准样,内销龙井花色等级包括狮峰特级、梅坞特级、狮峰上级、梅坞上级、一级至七级龙井、龙井芯、拣片、粗片、细片、龙井末,属暂行标准。1958年上海口岸的外销龙井茶配方交由浙江配置,1966年外销龙井茶正式制定加工标准样,等级设极品、特级至五级、龙井片。

在上世纪80年代茶叶市场放开前,实物标准样对于毛茶收购、外销及内销茶叶加工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文字标准

1987年浙江省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浙江省茶叶标准管理和质量监督进入一个新阶段。鉴于全省出口眉茶、珠茶尚无国家标准,西湖龙井、茉莉花茶两种特色产品尚未定标,浙江省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选择了这4种产品制定地方标准。经过省内生产、加工、商检、出口、科研、标准等部门“采标”讨论,实地考察了解,组织专业人员编写,首次提出除实物标准样外的文字标准,并于1988年首次发布,经过三年实践,1992年做补充修订后,列入浙江省地方标准。

《西湖龙井茶》编号为DB33/162—92,标准规定了西湖龙井茶的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贮存的要求;适用以西湖龙井茶产区的龙井茶为原料,经精制而成的西湖龙井茶。以浙江省内销西湖龙井茶标准为实物茶样,每4年更换一次。按产品质量要求分为狮特、梅特、龙特、狮上、梅上、龙上和一级至六级,感官检验茶叶的品质因子共8项,即外形4项(扁平、整碎、净度、色泽)、内质4项(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理化指标包含水分、水浸出物、粗纤维3项。

该标准是西湖龙井首次提出了实物样外的文字标准,为之后的西湖龙井茶产品标准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不少感官审评术语一直沿用至今。1995年7月,浙江省标准质量管理局发出《关于加强茶叶标准及标签管理的通知》,规定“企业生产的茶叶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原有地方标准的产品,应将其转换为企业标准”,根据这一规定,1996年西湖龙井茶地方标准转为浙江省茶叶公司的企业标准。

1999年,杭州发布地方标准DB3301/T 005—1999《龙井茶》。《龙井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公告后,标准进行了更名修订。2004年杭州质监局组织起草发布了DB3301/T 005—2004《西湖龙井茶》系列标准,共分苗木、栽培技术、鲜叶与加工技术和商品茶四大部分,对西湖龙井茶进行了标准规范。2005年,DB3301/T 005.4—2005《西湖龙井茶 第4部分 商品茶》标准,在2005年进行了修订,根据这一标准,西湖龙井产品分为精品、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比国标多了一个“精品”高档次分类。

2009年,DB3301/T 005.4—2005《西湖龙井茶 第4部分 商品茶》与DB3301/T 005.3—2004《西湖龙井茶 第3部分 鲜叶与加工技术》两个标准被DB3301/T 005.3—2009《西湖龙井茶 第3部分 加工技术》代替,产品等级分为精品、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西湖龙井茶 第4部分 商品茶》不再作为一个独立产品标准存在。

另外,2011年,杭州市质量监督局发布了DB3301/T 198—2011《精品西湖龙井茶评价规则》,规定了精品西湖龙井茶评定的术语和定义、申请、评定要求和程序、电子监控系统设置及要求、监督检查控制的要求,适用第三方评定机构对杭州西湖产区生产的精品西湖龙井茶的评定、认定和管理等评价工作。

3、现行有效产品标准

2001年,国家质监总局正式批准“龙井茶”为原产地域产品,作为配套标准,2002年GB 18650—2002《原产地域产品 龙井茶》正式实施。

2008年,原产地域产品更名为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也相应改名为GB/T 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

2015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GH/T 1115—2015《西湖龙井茶》行业标准,解决了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制定企业标准的技术困难。

2018年,为保护以狮峰龙井为代表的“老字号”龙井茶品牌,杭州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商会发布T/XHS 001—2018《狮峰龙井茶》团体标准。2020年杭州龙冠实业有限公司主导制定的T/ZZB—2020《预包装龙井茶》“浙江制造”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并实施,标准对龙井茶生产企业技术能力、龙井茶原料与质量、加工过程控制以及部分理论指标的要求体现了“浙江制造”标准的先进性及行业引领性。

2021年,杭州市西湖龙井茶管理协会发布T/XHLJ 001—2021《西湖龙井茶》团体标准,该标准首次通过数字技术和理化分析,对不同等级西湖龙井茶的感官品质、理化指标进行规定,建立量化指标,对茶条外形中的形长、形宽和芽尖叶尖比例进行了界定,对滋味中氨基酸含量、酚氨比和叶底嫩度比例、冲泡下沉比进行了科学评价,提高西湖龙井茶品质检测的精度。西湖龙井产品标准随着时代和产业发展,不断丰富、完善。

02

西湖龙井茶产品执行标准比较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67条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的事项包含产品标准代号,即执行标准。产品执行标准是标准化工作的中心环节,产品执行标准技术指标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就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西湖龙井茶企在西湖龙井茶上使用的产品执行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GB/T 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行业标准GH/T 1115—2015《西湖龙井茶》、团体标准T/XHS 001—2018《狮峰龙井茶》及相关企业标准,前三种标准主要在适用区域、感官品质、茶树品种、加工方式存在差别,见表1。

1、适用区域

《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适用范围最广,覆盖浙江省4市18县(市、区),分西湖产区、钱塘产区、越州产区。

《西湖龙井茶》适用范围是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和西湖区所辖区域,也即《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界定的龙井茶西湖产区。

《狮峰龙井茶》适用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所辖区域,即西湖龙井茶基地一级保护区。

2、感官品质

现行西湖龙井茶产品标准均以感官品质作为产品等级分级依据,《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感官审评包括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5因子;《西湖龙井茶》《狮峰龙井茶》感官审评均采用8因子:条索、整碎、色泽、净度、香气、滋味、汤色、叶底。

《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等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GH/T 1115—2015《西湖龙井茶》等级分为精品、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狮峰龙井茶》分精品、特级、一级。精品级西湖龙井茶一般体现了西湖龙井“以早为贵”的特点,原料采用比较早期的鲜叶,成品茶从感官指标来看,外形通常呈现芽锋显露、糙米色;香气馥郁持久、嫩香;滋味鲜醇甘爽;汤色、叶底呈现嫩绿鲜亮等特点。参见表2 T/XHS 001—2018狮峰龙井感官品质。

3、茶树品种

《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因涵盖区域较广,茶树品种含龙井群体、龙井43、龙井长叶、迎霜、鸠坑种等茶树良种;GH/T 1115—2015《西湖龙井茶》、T/XHS 001—2018《狮峰龙井茶》茶树品种为龙井群体、龙井43、龙井长叶。

目前西湖龙井茶主要选用的茶树品种为龙井群体种和龙井43,少量产品选用龙井长叶、中茶108。龙井群体种是西湖龙井茶区传统的茶树品种,是经历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驯化形成的一个优异的品种资源。龙井43、龙井长叶是通过龙井群体种选育的无性系良种,具有发芽早、品质优、产量高等特点。中茶108是从龙井43插穗辐照诱变株中经单株选育而成。

4、加工方式

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大炒制手法,是西湖龙井茶优良的品质特征形成的重要因素。但在机械化生产普遍代替手工炒制的趋势下,传统手工炒制工艺濒临失传,保护西湖龙井手工炒制工艺意义重大。

从产品标准来看,GB/T 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规定“手工加工采用“抓、抖、搭、榻、捺、推、扣、甩、磨、压”等传统手法,机械加工应符合龙井茶加工工艺要求”。

GH/T 1115—2015《西湖龙井茶》规定“采用传统的摊青、青锅、辉锅等工艺在当地加工而成的”。

T/XHS 001—2018《狮峰龙井茶》规定“手工加工采用“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压”等传统技法。在符合品质要求的基础上除辉锅工序外可辅助使用相应的加工机具。”即明确了西湖龙井茶加工工艺中辉锅程序必须手工操作。

由于手工炒制的人工成本较高,而西湖龙井茶有较高品牌溢价,因此全手工或半手工炒制龙井茶主要集中在龙井茶西湖产区。

03

西湖龙井产品执行标准应用情况调查

分别对西湖风景名胜区14家、西湖区10家西湖龙井茶生产企业产品执行标准情况进行调查问卷,西湖龙井茶企产品执行标准存在以下特点

1、国家标准使用最为广泛,但产品等级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求

西湖龙井茶使用国标、行标、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分别占比79.17%、33.33%、25%、16.67%,国家标准使用率显著高于其他标准。

但由于国家标准GB/T 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最高等级为特级,无法满足茶叶企业生产精品级或特色产品的需求,所以部分企业兼用行标、企标、团体标准作为国家标准的补充或替代。其中3家企业仅以行业标准作为产品执行标准;1家企业仅以企业标准作为产品执行标准;1家企业兼用行标、企标、团标作为执行标准;9家企业主要以国标作为特级及以下产品执行标准,兼用企标、行标、团体作为精品以上产品执行标准。

2、西湖龙井商品茶以二级以上产品为主

西湖龙井茶国标最低等级五级、行标最低等级三级,但是从企业实际生产的商品茶来看,主要以精品、特级、一级为主,少量二级,二级以下西湖龙井茶基本不生产。24家被调查企业,生产一级及以上产品的企业15家,占比62.5%,生产二级西湖龙井茶9家,占比37.5%。生产精品级西湖龙井茶14家,占比58.33%;西湖龙井茶产品等级趋少,精品化、高端化定位愈加明晰。对于产品等级评定,较大规模的企业会按照往年留样或本年度第一批次样为对照样进行等级评定,或根据客户要求,按一定批次比率送第三方机构评定等级,但大部分企业以内部技术人员凭经验评定等级为主,这也是导致市场上同一等级西湖龙井茶质量参差不齐的重要原因。

3、龙头企业使用企业标准积极性高

制定并使用企业标准的6家企业均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企业标准主要用于各企业高端或特色产品。各企业标准相较于国标或者行标,区别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提高感官品质,细化产品分级。如某企业根据绝感官品质产品等级分为雀舌、特级、一级、二级;某企业根据鲜叶采摘时间及采摘区域,精品级西湖龙井细分为天赐珍品、天赐精品、精品三个级别;二是在质量安全指标方面严于国家强制性指标,比如氯菊酯、六六六、铅含量等指标高于国家强制性指标;三是理化指标高于国标或行标。如某企业雀舌等级产品水分小于等于6%,而国标、行标、团标西湖龙井茶产品水分标准小于等于6.5%。

4、团体标准使用有待进一步宣传推广

《狮峰龙井茶》是浙江省首个茶叶类团体标准。历史上西湖龙井按产地和品质分“狮、龙、云、虎、梅”五个老字号,“狮峰龙井茶”历来是高品质西湖龙井茶的代表,无论是生产端还是需求端,对狮峰龙井茶都是存在实际需求的,但由于该团体标准发布时间较短,且很多企业不熟悉团体标准使用规则,因此使用该团体标准的企业较少,调查中仅有4家企业使用该团体标准。个别茶企在其产品包装上使用狮峰龙井字样,但其产品标识上以GH/T 1115—2015《西湖龙井茶》作为执行标准。部分企业反映,对《狮峰龙井茶》团体标准有使用需求,但由于不熟悉团体标准使用规则不敢贸然使用。

04

推进西湖龙井茶产品标准化有关建议

1、推进西湖龙井茶产业标准化水平

要积极引导推进西湖龙井茶地流转,引导茶地从茶农向合作社、茶企流转,逐步改善西湖龙井茶以农户为主的“低、小、散”生产经营格局,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标准化发展奠定基础。以产品标准为核心,进一步完善西湖龙井茶标准体系,建立健全茶园管理、生产加工、冲泡品饮、品牌管理等配套标准,以产业综合标准化保障产品标准化,进一步提升行业标准化水平和生产效益。另外,西湖龙井茶作为全国知名的茶叶地理标志产品,目前仅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并未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使用的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是龙井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建议由西湖龙井茶产地政府牵头,申报西湖龙井地理标志产品,并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完善相关技术标准。

2、企业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产品执行标准

企业作为产品标准化主体,应认真履行产品标准主体责任,认真研究各类产品标准,在熟悉标准的基础上,基于对自身技术能力及产品定位的分析,选择合适的产品执行标准。建议企业生产西湖龙井茶,以GH/T 1115—2015《西湖龙井茶》作为产品执行标准;其中生产狮峰龙井茶的,以T/XHS 001—2018《狮峰龙井茶》作为产品执行标准;兼营非西湖产区龙井茶的,可以采用GB/T 18650—2008《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作为其龙井茶执行标准。鼓励有技术实力的茶企、社会团体研究、制定、使用企业标准、团体标准等制定周期较短、灵活性高、能及时响应新技术新产品需求的标准、制定,开发特色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企业应围绕产品执行标准,做好茶园管理、生产加工、质量安全把控等各环节,把标准真正贯彻到生产全过程,确保产品品质符合标准要求。

3、定期发布西湖龙井茶实物标准样

文字标准容易在理解上产生偏差,为了使西湖龙井茶产品定级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定期发布西湖龙井实物标准样是十分必要的。建议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根据西湖龙井茶相关标准,定期发布对应标准的分级实物标准样。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在产品生产加工及定级环节使用实物标准样,进一步提升西湖龙井茶整体品质的均衡及稳定。

4、加强标准的宣贯及实施监督

标准化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强西湖龙井茶相关标准宣贯培训,让企业能熟悉各类标准的内容和使用规则,增强企业标准意识。市场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产品执行标准实施监督,定期开展西湖龙井茶质量监督检查,促进企业按照产品执行标准生产优质西湖龙井茶。同时,建立标准实施举报、投诉机制,鼓励社会公众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作者简介:

黄小萍

毕业于浙江大学环境生物学专业,现就职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行政服务中心(区民生保障中心),农艺师,主要从事西湖龙井茶基地一级保护区行业管理和技术推广工作,主持浙江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服务团队项目—西湖龙井茶生态茶园绿色成套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等。

来 源:中国茶叶加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西湖龙井茶多少钱一斤2023年

  龙井春茶多少钱一斤?龙井茶有很多种,但西湖龙井则是龙井茶中的大哥,并不是每种龙井茶都叫西湖龙井茶,西湖龙井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绿茶,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具有1200多年历史,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如今2023年西湖龙井茶已经陆续采摘上市,那么2023年西湖龙井茶多少钱一斤呢?我们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2023年西湖龙井茶参考价格

  西湖龙井(鲜叶)价格:600-900元/斤

  西湖龙井(成品茶)价格:3500-4100元/斤

  大佛龙井(鲜叶)价格:90-150元/斤

  大佛龙井(成品茶)价格:460-1680元/斤

  正宗西湖龙井市场价每斤在400元至8000元不等,8000元差不多可以买到顶尖的西湖龙井,1000元左右就能买到不错的西湖龙井了。顶尖的西湖龙井采摘时间较早,一般在3月20日至3月底就采摘了,400元的龙井一般是在4月20日左右采摘的,茶树在4月5日以后要上水,品质也就逐渐下降。一般认为顶尖的西湖龙井产自狮峰山一带,其他产自西湖区范围内的也算是正宗的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算什么档次

  西湖龙井算绿茶中的高端档次,西湖龙井是名优绿茶的代表,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绿茶历史名茶。西湖龙井茶诸多美誉齐聚一身。龙井茶根据采摘嫩度以及感官品质差异,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一共六个等级,其中特级的综合品质较高,在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均占有一定优势,而五级为最低,在整体各方面略低一些,但总体上,龙井茶均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质特点。

  西湖龙井中有几个有名的品类“狮峰龙井”、“梅坞龙井”、“云栖龙井”、“虎跑龙井”等。“狮峰龙井”产于龙井村、狮子峰、翁家山一带,色泽略黄,素称“糙米色”。“梅坞龙井”产于云栖、梅家坞一带,外形挺秀、扁平光滑,色泽翠绿。西湖龙井茶的品牌有30多个。

  西湖龙井茶品质特征

  西湖龙井茶,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著。

  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其余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青绿→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味;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青绿→黄褐。夏秋龙井茶,色泽暗绿或深绿,茶身较大,体表无茸毛,汤色黄亮,有清香但较粗糙,滋味浓略涩,叶底黄亮,总体品质比同级春茶差。

  以上的价格是2023年春茶情况,以上的数据仅供参考,如果有不靠谱的地方,请看到的茶友联系我们指正,如果您是茶农、茶商、茶厂或者是品牌方掌握2023年春茶的最新价格,可以通过关注【茶友网:puercn88】微信公众号或者添加个人微信号(zhencha100)联系我们,我们会根据大家提供的价格信息及时更新,让大家第一时间了解今年的春茶价格情况!如果您是关心春茶价格行情的朋友,也可以通过以上方式及时跟进了解今年春茶价格。


西湖龙井茶的守护者-记先父戚国伟先生的一生

【摘要】先父戚国伟先生一生致力于西湖龙井茶事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60余年,终生爱茶、事茶、护茶。不仅做好公司的经营,还对西湖龙井茶的品牌发展和传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西湖龙井茶重要的守护者、守望者和传承者。

【关键词】西湖龙井茶;戚国伟;品牌传承

龙井村戚氏相传由明朝戚继光将军因抗倭而来往于山东浙江,其后有分支到了杭州,扎根龙井村。据《戚氏宗谱》记载,戚舜畴在清康熙年间迁来龙井村,其后戚衮荣在附近山岭种茶数百株,每年春二三月间用指甲采下茶叶,制成茶称为雀舌、旗枪;他善制茶和品茶,茶制好后妥善包装和贮藏,有客来便取出煮水泡饮,备受赞颂[1]。戚氏家族至清末已发展成当地经营龙井茶的大族,据1935年《东方杂志》载《西湖龙井茶业概况》中所列16家茶行(类似于现在的茶叶公司)中,龙井村戚姓经营者有戚龙章和鼎丰2家,其中戚龙章茶行开设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目前戚姓在龙井茶原产地的村落中基本仅分布在龙井村,约占龙井村人口的五分之一。

先父戚国伟先生生于1947年,卒于2022年。从小受西湖龙井茶熏陶,7岁就开始问茶,12岁便开始学炒茶,并逐渐练就了一整套西湖龙井茶的制作绝技。1960年就读于龙井村小学,1961-1964年就读于梅家坞的茶叶中学(后停办),1965-1973年在龙井村务农(原西湖公社龙井大队),并担任生产队长和团支书。1973-1984年在西湖乡(西湖公社)企办工作,1984年筹办杭州西湖龙井茶叶公司,1984-1998年任杭州西湖龙井茶叶公司经理。1999-2015年任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一生从事西湖龙井茶事业60余年,对西湖龙井茶充满着感情和热爱。(图1)

图1父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炒制西湖龙井茶

一 因总理的一句话与西湖龙井茶产业结下深缘

1962年,父亲15岁,周总理陪同外宾到梅家坞视察,父亲代表学校师生向总理献花,与总理有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图2)。过后,周总理又到学校大礼堂看望师生。当得知他们是半工半读,在学习龙井茶的栽培、管理、采摘、炒制等技术时,周总理摸着父亲的头叮嘱说:要好好学习,你们这一代要把龙井茶做得更好。“因为总理的一句话,我搞了五十多年的龙井茶。”父亲回忆起往事,经常提及,从此一生都没离开过西湖龙井茶产业。初中毕业后,回到村里,参加劳动,并担任生产队长和团支书,再后来到了西湖公社(现西湖街道)工作。1984年,受命组建杭州西湖龙井茶叶公司,在6位村老支书的帮助下,贷款3万元,将公司办了起来。市政府在风景区给了五个销售点:龙井、灵隐、虎跑、六和塔、九溪。父亲用贷款剩下来的钱,购置了三辆三轮车。每天下午,父亲和公司员工挨家挨户去收购茶叶,晚上加工包装。第二天一早,大家踩着三轮车去销售点卖茶叶。伴随着茶叶市场放开,在全体公司的员工共同努力下,龙井茶的销售局面逐渐打开,半年之后,公司销售了20多万元的茶叶,员工也增加到20多人。

图2周恩来总理关心小学生学习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通过全力以赴闯荡市场,不断打开西湖龙井茶的销路。凭着父亲的韧劲和西湖龙井茶的品牌,公司在省会城市和较大的旅游城市,开辟了近100个销售网点和7家专卖店。同时,父亲很早就注重知识产权保护,1983年3月1日,我国实施商标法,父亲的思路很清晰,维护西湖龙井茶的品牌,企业自己要有作为,就是要用自己的品牌。1985年6月,当时集体企业的杭州西湖龙井茶叶公司开始注册“贡”牌商标,并于1986年5月28日开始使用“贡”字牌商标,从此西湖龙井茶有了有注册商标[2]。经过近40年的发展,“贡”牌西湖龙井茶,成为西湖龙井茶有影响力的代表之一,曾连续 6次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5次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农业名牌产品”。2006年,“贡”牌西湖龙井茶获得农业部首届“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成了西湖龙井茶中唯一的中国名牌[3]。2010年“贡”牌西湖龙井茶又入围“中国上海世博会十大名茶”,2011年“贡”牌西湖龙井茶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并得到大量社会赞誉(图3、图4)。

图3 原新华社社长穆青为公司题词

图4 金庸先生为公司题词

二 坚持守望西湖龙井茶品牌声誉

在经营管理公司的同时,父亲不忘本色,对西湖龙井茶的品牌保护始终倾注大量心血和精力。1980年,湘湖旗枪更名为浙江龙井后,浙江省内的其他地区相继效仿萧山的做法,纷纷将自己本地的茶改制成扁形茶,称“龙井茶”或某某龙井,统称“浙江龙井”。从“浙江龙井”逐步扩展到“云南龙井”、“贵州龙井”甚至海外龙井,更有以龙井炒青、龙井花茶等“傍龙井”的品目,龙井逐渐成了扁形茶的一个代名词,消费者识别较为困难,市场秩序一度较为混乱。为此,父亲多次向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呼吁,要求对西湖龙井茶实行原产地域保护,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写提案,提建议,并以唯一茶叶专家的身份参加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的赴法国考察干邑地区葡萄酒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经验[4](图5)。1999年参与中国标准化协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工作,是《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龙井茶》主要起草人之一。经过各方的努力,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2001年11月批准了对龙井茶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从而使龙井茶的保护和发展有了保护依据。

图 5中法原产地命名和地域标志制度研讨会

1994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22号公布《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1995年3月1日起实行。父亲与丁安甫等人即建议以法律形式保护原产地和龙井茶的声誉,实行龙井茶注册证明商标来规范龙井茶的产销[5]。杭州市政府随即启动了“龙井茶”证明商标的注册申报工作,但当时因考虑到“龙井茶”的商标可以促进浙江省其他产茶区的茶农增收和受益,时浙江省政府并未支持杭州市政府的申报工作,此事随后即搁置10余年。2008年,“龙井茶”商标由省级有关部门进行注册,浙江省内18个区县市均可使用,2011年,杭州市牵头完成了“西湖龙井”的注册。

父亲非常重视西湖龙井茶的手工炒制技艺传承工作,曾长期对炒茶人员的培养问题存在担忧,他认为“手工炒制技术是保护西湖龙井茶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湖龙井茶位于十大名茶之首,立于不败之地,永葆名气的关键”[6]。在他的提议下,公司创建了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中心,成立了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积极培育年轻人的炒制技术传承人(图6)。而他本人炒制的西湖龙井茶被专家认定为西湖龙井茶的正宗炒法,炒制的茶叶被浙江省农业厅收藏作为特级龙井茶标准样。

图6戚英杰传承戚国伟西湖龙井茶炒制技艺

在担任政协委员的期间,父亲相继提出了《西湖龙井茶应立法保护》、《建议“西湖乡”恢复历史名乡“龙井乡”》、《关于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征用西湖龙井茶基地的建议》、《要求西湖龙井茶区实行一体化管理的建议》、《关于尽快研究修订茶叶铅含量标准的建议》、《关于成立区龙井茶商会》的提案、建议和意见,其后多被采纳和肯定[7](图7)。同时,也较早地提出对龙井茶的包装装、保质和保鲜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8]。为维护和保护西湖龙井茶的生产者和经销者,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在杭州市总商会的指导下,经过多方面的筹备,2002年12月1日,西湖龙井茶乡生产者、经营者自己的组织“西湖龙井茶商会”正式成立,成为西湖龙井茶产区的第一个团体组织,父亲戚国伟被选为杭州市总商会西湖龙井茶商会第一届商会会长(2015年更名为杭州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商会)。商会的成立主动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企业的微观经营及茶农的生产销售之间起好纽带和桥梁作用,作为公司的负责人,尽管平时的日常事务十分繁忙,但只要一听是有关西湖龙井茶的事宜,他立即能全身心的投入,主动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企业的微观经营及茶农的生产销售之间起好纽带和桥梁作用,受到主管部门和茶农及茶商的一致好评。

图7 戚国伟参加政协会议照片

三 承办国家礼品茶

新中国成立后,西湖龙井茶和茅台酒、中华烟同被列为国家外事礼品,在中美建交、首脑会务、中国领导人出访等国家重大外事活动中都扮演了独特角色,成为重要外交文化使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浙江省警卫处在经过考察后,确定杭州西湖龙井茶叶公司为具体承办国家礼品茶单位,并要求全部是谷雨前采摘炒制的特级龙井茶[9]。父亲从1986年起承担此项重要政治任务,在这期间,让父亲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天,负责这项任务的人来找他,拿出几包不同村子出产的龙井茶,让他辨认。这些茶叶在普通人眼里“外相差不多”,他却能从茶叶形态、色泽、香味这些细微差异上,说出了每一种茶叶属于哪个村、哪个山头,这让考察者敬佩不已[10]。1986年10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同志,用龙井茶作为招待用茶接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还作为礼物进行赠送。2016年9月3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湖国宾馆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会后两人在西湖国宾馆的凉亭喝茶,习近平主席向奥巴马介绍中提到“龙井茶,绿茶。龙井就是这里的地名,就在这半山上,那个地方叫龙井村,那里出的茶就是龙井茶”,西湖龙井茶作为国家礼品茶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1986年至今一直由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进行承办(图8),每年以龙井、翁家山、满觉陇、杨梅岭等重点村为核心产地进行收购。秉承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西湖龙井茶质量的高要求,近40年来一直很好地保质保量完成,多次受到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肯定。

图8 国家礼品茶指定承办单位

以茶为业的父亲一生有众多荣誉,如2005获“浙江省杰出民营企业家”称号,同年在首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当选为“中国茶叶行业年度十大经济人物”,2019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选的“中国制茶大师”称号,2020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推选的“杰出中华茶人”称号等等。但比起西湖龙井茶事业来,这些对他来讲还不是最重要,他总是说这一生中有三件事忘不了:一是周总理叮嘱他要把西湖龙井茶搞好;二是从毛主席、周总理到如今的许多中央首长,大家都喜欢西湖龙井茶,我们一定要珍惜把西湖龙井茶品质做好;三是做人不能忘本,龙井茶乡的茶农日子越来越好过,更要想一想龙井茶,做人要像西湖龙井茶一样,内有质量,外有品相,茶以载道。

现在可以让父亲欣慰的是,如今西从事湖龙井茶的年轻传承人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图9),2022年以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西湖龙井茶,已不仅仅是国家礼品茶,是中外闻名的名茶;是与西湖相伴相生西湖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9 2023“贡牌杯”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

作者:戚英杰,现任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

[1] 庄晚芳.从葛岭谈到西湖龙井[J].中国茶叶加,1994,(02):41-42.

[2] 余文奇.西湖龙井茶有了注册商标[N].杭州日报,1986-07-26(02).

[3] 赵宏权,赵培诚.西湖龙井茶的传人:访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戚国伟[J].茶博览,2011,(第2期).

[4] 鲍哲健.西湖龙井的守望者——访西湖龙井茶商会会长戚国伟[J].茶叶信息,2003,(第21期).

[5] 丁安甫 ,戚国伟 ,陈宗新.实行龙井茶注册证明商标是规范龙井茶产销的重要手段[J].中国茶叶加工,1995,(第4期).

[6] 李婉玲.传递龙井茶本真之味 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访问记[J].茶博览,2015,(第9期).

[7] 唐建瑛.西湖龙井的守望者——记西湖政协委员、西湖龙井茶叶公司总经理戚国伟[J].茶叶信息,2004,(第10期).

[8] 丁安甫,戚国伟.龙井茶包装,保质,保鲜技术的开发[J].中国茶叶加工,1993,(第3期).

[9] 政协杭州市西湖区委员会. 龙井问茶-西湖龙井茶事录[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104-105.

[10] 郑瑶瑶.戚国伟:西湖龙井的守护使者[J].茶博览,2015,(第5期).

来源:茗边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21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