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利川茶叶品种

找到约96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硒茶文化|讲述一片茶叶的“前世今生”,长篇报告文学《利川红》出版发行!

7月26日上午,利川星斗山红茶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龙船天街的门店里,员工们手捧红色封面的《利川红》书本,认真读起来。

由本地作家陈亮所著长篇报告文学

《利川红》

近日正式出版发行

讲述了这片茶叶的“前世今生”

陈亮,土家族,湖北利川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那山,那时光》《打开村庄的另一扇门》《微尘》等。

《利川红》全书共16章245千字

记录了“利川红”品牌成长之路

陈亮介绍,“利川红”品牌2012年才正式定名,短短几年间,红动楚天,名扬天下,是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成就了她的蓬勃生长,是所有倾情逐梦人的接续奋斗赋予了她国色红茶的精神内涵。

本书以“五一劳动奖章”“荆楚工匠”获得者邱建红先生毕生专注“利川红”制作技艺为主线,铺陈叙述“利川红”品牌成长之路,以大量与茶相关的史料和新闻事件为佐证,详细叙述了一群爱茶人专注“利川红”品牌塑造和农业企业发展的动人故事。

同时,在《利川红》报告文学中,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以纪实和场景还原的手法,生动描绘了宋本多、黎志炎、胡家雄、陈凤国等一批农技专家对利川红茶品种及制作工艺的保存和发扬;卓万凯、邱建红、王启茂、廖伟、程清安等众多企业家和制茶大师对品牌的呵护、对红茶制作工艺传承和创新;省州市镇各级领导接续为品牌推广助力;大批公众人物、社会名流、茶界专家的大力支持与推荐......全书刻画了上百位与利川红品牌成长相关的人物,并对他们各自所做的贡献进行了生动描述。

为了给“利川红”著书立说,作者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参阅了大量史料,浏览了近二十年来关于利川茶产业发展的各类新闻报道。

报告文学《利川红》由著名作家,湖北省文联主席刘醒龙倾情做序。华中师范大学自媒体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吴志远如此评价:“利川红是这个大时代的典型样本。而这本书出炉,可以看作是对利川红成长经历的一次整体回顾。从管理战略来说,这是一次复盘!”

利川星斗山红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卓万凯说,《利川红》这本书是对过去的盘点,讲述了星斗山红茶公司的“屡败屡战”和“九死一生”。这将激励每个“利川红”茶人不忘初心、持续聚焦、开放包容,奋力打造中国红茶第一品牌,以更高的水平、更强的能力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后记如下:

图片

动念写这本关于利川红的报告文学,是在2018年东湖茶叙之后。

那时我已供职于市融媒体中心。利川红一夜爆红,国家、省州市全媒体平台对此事件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因工作司职关系,我无缘参与一线新闻报道,却领了一份做宣传结项报告的任务,自然对整个宣传的广度深度有了全方位的了解。

那段时间,利川街头巷尾到处都在谈论利川红,全国各地的友朋也都在通过各个平台了解利川红的相关讯息,利川红俨然成为一张城市名片,承载了万千游子的乡情乡愁。

这杯历世未深的红茶在赚足眼球的同时,让利川也在全国火了一把。但在当时,大家的确不知道这杯茶会被推到何样的新高度,定论尚早,再加之我与茶结缘不过数年光景,平日品饮,多不细择品类,于此道实在知之有限,只恐深情拙笔难赋,动笔的欲念便就此搁置。

2019年1月19日,飞强茶业公司“聚力2019,我们都是追梦人”新年联欢会在利川开元酒店举行,我受邀参加盛会,还参与了主题朗诵诗歌《我们都是追梦人》的创编和现场表演,与一干为利川红品牌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的茶人们第一次亲密接触,也感受到了作为利川红品牌的主要推动力量——飞强茶业全体员工一直传承着的坚定、坚守、专注的公司精神。活动还邀请了茶农代表和帮扶村干部参加,推动茶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也一直是利川红品牌肩负的使命。

2019年4月,喜讯再传,一是邱建红先生获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受邀出席授奖大会,为全国茶业届唯一代表;二是利川红成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唯一指定用红茶,将担负起茶和天下的神圣使命。种种机缘,已让利川红当之无愧成为全国一线高端茶叶品牌。

制茶大师邱建红(杨顺丕 摄)

自那时起,为利川红立传的时机已然成熟,我便开始留心收集相关资料。武陵腹地的植茶之风由来已久,利川出口红茶产销记录早在清末便已见诸各类史料,利川早已是宜红茶当之无愧的核心产地之一。

自八十年代以来,一众茶人从冷后浑品种保护到茶乡建设到高端红茶研制再到利川红公共品牌的确立和推广,许多人为此付出了太多太多......

在东湖茶叙之前,利川几乎只有飞强茶业公司在独家推“利川红”公共品牌,这样的坚守之路无疑是曲折而艰难的。

飞强茶业公司自1997年成立至今,历经波折,但愈挫愈奋,24年专注红茶初心未改。用卓万凯先生的话说:“我们没有成功的经验,只有失败的教训”“做茶企16年,亏了13年,但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困境,我们的目标从未动摇过”。凡此种种,越是走近,心内敬畏之念愈盛。

2019年7月的一个周末,我到了飞强公司毛坝厂区见到了冷后浑的主要研发者邱建红先生。自下午四时起,与邱先生一直对谈到晚间十二点。邱先生是飞强茶业公司的创始人之—,也是公司坚守至今的唯一原始股东,对利川茶产业发展和利川红品牌建设走过的诸多历程如数家珍。

话题从邱氏一门的故人故事说起,再渐牵扯至四十余年来,历代茶人们的接续奋斗,种种机缘,诸多波折难以尽述。利川红能有如今大红大紫的局面,与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正确、坚定决策和一众茶人们固守初心,倾情坚守密不可分。

一杯茶的故事里,有渡尽劫波的艰难曲折,也有时代中兴的美好际遇。所幸,最终她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是带着使命走出大山,走进世间爱茶人的杯子里。

星斗山茶园(李传书 摄)

那夜的访谈中,讲到兴起时,邱建红先生还翻出茶书指与我了解更多茶专业知识,说到感怀处,亦可见到他眼中隐约闪现的泪光。

倾心制茶三十年,利川红终于名扬天下,成为人间至味,他本人在五十五岁之龄,获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巧合的是,其父邱光学也于1987年,在五十五岁上,因为在供销系统做出了杰出贡献,也曾获颁此奖章,父子两代人均获此奖章,在全国亦属首例。父亲已然作古多年,但父子两人共同坚守的奉献精神、工匠精神却得到了最好的传承。往事历历,多少坎坷多少磨折,而今都化作一腔幸福满满的回味。

“是这枚星斗山下的叶子成就了自己的人生梦想,是利川红品牌让曾经艰难的日子变得有希望和意义。”诸多感念难以尽诉,邱建红先生的感慨,也是所有陪伴呵护着利川红品牌的茶人们共通的心境和心声。

第二日作别,邱先生亲送我出厂区大门。想起四月间,建红先生上京领奖前夜,马君女士写下的感怀文章《聊以茶香分夜永》,对建红先生的画像正如此时所见这般仁厚模样。

回程路上,我一边回味着这些故事,一边坚定着要把他们的努力,他们的艰难一一记取的决心。之后的时间里,我一边收集着各种资料,一边动笔行文。其间,多次拜会过飞强茶业公司董事长卓万凯先生、副总经理赵龙江先生、市场部经理马世国先生,与飞强茶业公司一班茶艺师也有过多次访谈。也同时走访了同样专注做利川红品牌的其他茶业公司,对一众倾心制茶、侍茶的农技专家、企业家也从侧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了解。

从市茶业局提供的资料里,更对利川举全市之力打造公共红茶品牌的决心和力度也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和把握。这一切都成为我坚持书写的源泉和动力。

春茶(陈小林 摄)

在与卓万凯先生的对话中,他一直在强调着省州市委、政府对利川红品牌推动和企业扶持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对历任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各级领导,各界爱茶人对品牌的关怀呵护有着深深的感念之情。

利川红品牌2012年才正式定名,短短几年间,红动楚天,名扬天下,是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成就了她的蓬勃生长,是所有倾情逐梦人的接续奋斗赋予了她国色红茶的精神内涵。

一杯茶,一座城。国盛茶兴,最爱利川红!这是大家的利川红,她属于利川人民,属于异乡游子,也属于天下所有爱茶人。

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参阅了大量史料,浏览了近二十年来关于利川茶产业发展的各类新闻报道,对各刊、报、网记者所写的极有价值的文章进行了部分原文引用。亦遍阅了“志远读城”“爱喝茶的林木先生”“中部之声”“关注利川”等微信公众号文章,他们从不同层面阐释了这片叶与一群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些超越茶产业之外的精神内核,是行业之外的笔者所无法感知和企及的,没有这些珍贵的资料和推文,拙笔无法全方位展示利川红品牌成长的艰难曲折之路,这些背后的记录人,是本书真正的作者!

本书以邱氏建红先生毕生专注制茶为主线,铺陈叙述利川红品牌成长之路,着笔最多的是飞强茶业公司。

因为所知有限,对一些一直致力于利川红品牌推广的领导、企业家、社会公众人物所做贡献记录不够详实,对飞强茶业公司之外其他茶企的成长与发展书写广度深度不够,对赵龙江、陈凤国、何泽勋等大批担当品牌推广策划工作的茶人故事挖掘不深,对这些潜心侍茶的人们所历之波折,所经之艰难,不曾也无法一一尽述,甚至还有诸多重要的人和事被拙笔遗漏,回望检点,此皆为心中之憾。

“‘清茶一杯,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游物外’是品质生活”。这是习总书记2014年3月18日在河南省兰考县县委常委扩大会上关于茶的经典语录之一。因为总书记的惜茶、爱茶,方有东湖茶叙,方有今日之利川红。国盛茶兴,利川红的品牌成长之路,正是得益于这盛世之种种机缘。

茶中至味,卓绝之品。国宾之礼,惊世之珍。奉此佳茗,赠君以饮。舒天昭晖,宏泽推恩。

2020年,“疫”路艰难前行,利川红又一次面临生死存亡又再一次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多难兴邦,实干为要,经历疫情粹炼的中国发展必将充满希望,经历疫情粹炼的利川红品牌成长之路必将充满希望。文字仅是记录,茶道自会恒久。国盛茶兴,最爱利川红!利川红的成长还在继续,利川红的故事必将流传。

来源:恩施州茶产业协会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差点失传的茶叶,是如何帮助湖北山区脱贫的?

"龙井"、"玉露"一相逢,恩施茶香飘出大山。

中国人爱喝绿茶,全国各地能叫上名字的绿茶就有上百种。

在湖北大山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出产优质的绿茶"恩施玉露",并带动恩施实现脱贫。

很多人不知道,就在十几年前,恩施玉露的制作技艺差一点就要失传。


差点失传的茶叶,是如何帮助山区脱贫的?

恩施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曾经,恩施州全部的8个县市,都是国家级的贫困县。

如今,这8个市县中,有6个跻身全国茶叶百强县,恩施的茶产业已经成了当地第一大特色产业。

茶产业在恩施有多重要,我们通过一组数据对比就能看得出来。  


2022年恩施的GDP为1402.2亿元,茶产业是当地第一大特色产业图据恩施州政府网站

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恩施茶叶种植面积180.6万亩,在全湖北省排名第一,在全国地市州级产茶区排名第四。

茶产业实现的农业产值60.34亿元,综合产值超过220亿元,带动了83万茶农增收。

与之相对应的是,2022年末,恩施的常住人口是340万,也就是说将近四分之一的人在和茶叶打交道。

2022年恩施的GDP是1402.2亿元,茶产业的综合产值占了GDP的15%还要多。

同时,在恩施的农业龙头企业中,茶叶龙头企业有76家,占了整个恩施州农业龙头企业的41.3%,农业产值占了全州的一半以上。

除了茶产业在当地举足轻重的地位之外,恩施的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绿"。

恩施充分利用自己"全球硒都"的自然优势,用"恩施硒茶"创建了全国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成国家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认证基地77.85万亩,占了整个恩施州茶园总面积的43.3%。


恩施的茶园

"德米特"有机认证是全球有机农业的最高标准,中国第一家获得认证的茶园就在恩施。

同时,鹤峰县成为"全国茶叶全域有机示范县",宣恩县的"伍家台贡茶"入选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

"富硒"、"绿色"、"有机"成了恩施茶叶的鲜明标签。


202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中,恩施的4个公用品牌合计71.82亿元

因此,在"202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恩施州的"恩施玉露"、"恩施硒茶"、"鹤峰茶"、"利川红"这4个公共品牌的价值,分别被评估为27.07亿元、23亿元、16.14亿元和5.61亿元,总价值超过70亿元。

能把茶叶做成最大的特色产业,让这些绿叶子变成农民致富的"金叶子",恩施既有天然的优势,也有自身的努力和来自其他地方的助力。

恩施的自然条件,适宜种茶也出好茶。

恩施是中国重要的茶树原产地,种茶与制茶历史悠久,还是万里茶道的源头之一。

过去经济不发达,是因为恩施交通不便,但这个"劣势"也恰好是它最大的天然优势。

过去交通不便,是因为它位于武陵山腹地,丘陵连绵,但是恩施紧挨着神农架,森林覆盖率高达70.14%,而且正好处在北纬30°的"黄金产茶带",青山绿水和适宜的气候,让它非常适合种茶。


恩施的位置和气候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种植绿茶

另外,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恩施是"世界硒都"。

硒是人体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全国72%的地方属于低硒或者缺硒地区,偏偏恩施的硒矿蕴藏量全球第一,同时是全球生物硒资源最富集的地方。

恩施的硒"富得流油",全州96%的土壤含硒,59%的土壤富硒,在这里种出的茶叶和农作物,天然富含有机硒。

仅凭这一点,恩施茶叶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气候环境适宜种茶,而且独占"硒都"的特有优势,可以说恩施简直就是天赐宝地。

但是,仅靠这一点,还不足以让恩施的茶走出大山。

品牌被唤醒,恩施没有浪费宝贵的资源。

尽管恩施当地农民有世代种茶的传统,尽管恩施玉露是国内保留下来唯一的蒸青针形绿茶,早在1965年就入选了中国十大名茶名录,但现实是恩施的茶叶因为缺乏品牌知名度而没有市场。

因为粗放的种植加工,那时恩施茶叶每斤鲜叶连10块钱都卖不到,因为没有品牌效应,恩施玉露的制茶技艺也渐渐被人遗忘。


恩施玉露的蒸汽杀青技艺

2012年,恩施的农业干部带着自家的茶叶到上海参加茶叶博览会,被人问到"你们恩施还有茶"时,尴尬不已。

而这时,恩施玉露已经被再次发掘出来好几年,甚至已经成了地理标志产品。

空有"湖北省第一历史名茶"的称号,却叫不响牌子,怎么好好利用这个资源,帮助贫困山区的农民脱贫致富,成了当地政府的重要课题。

也就是从那时起,从湖北省到恩施州,都在想办法把恩施茶叶的名号叫响。

2014年,《恩施州茶产业链建设推进方案(2013-2017年)》确立了"品牌引领、抱团发展"的总体思路,把"恩施硒茶"作为州域公用品牌来打造,恩施茶产业进入品牌化经营时期。


全国茶叶百强县中,恩施有6个县市上榜

单打独斗的粗放式经营,和聚力形成大的品牌效应,哪个更能有效提升品牌价值,这个答案是很明显的。

这样的做法,在其他很多地方已经得到了验证,比如把小吃开到了国外的"沙县小吃"等等。

当地政府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集合优势资源把恩施玉露、利川红、恩施硒茶打造成了区域公用品牌。

以公用品牌作为对外的统一"门面",授权给符合要求的企业,通过品牌的"指挥棒",引导企业从种植加工到科研创新等环节不断提升档次,再以各企业的品牌做支撑,形成真正的品牌效应和品质保证,不断丰富和补充全产业链的关键要素。

2014年,恩施玉露传统制茶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2015年,恩施玉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8年,恩施玉露和利川红茶成了国事活动"东湖茶叙"的用茶;

2019年,恩施硒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国家商标总局注册……


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申遗的组成部分

入选联合国非遗代表作名录

当恩施玉露和硒茶的品牌重新被擦亮,人们才发现,恩施茶叶竟然藏着这么多宝藏。

"龙井"、"玉露"一相逢,恩施茶香飘出大山。

当然,除了恩施自己在聚力打造品牌,能让恩施玉露这么快从濒临失传到香飘海外,还有来自"茶都"的助力。

2020年,在联合国的一个减贫与南南合作会议上,《杭恩携手扶贫新模式》成为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领域唯一的入选案例。

因为从2016年开始,国家把恩施州纳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跟它结对帮扶的恰巧就是杭州。

杭州号称中国"茶都",在如何树立品牌、发展茶产业这些方面,杭州简直门清。

除了茶产业,在电商方面,杭州也是国内数一数二的,这些优势就像专门给恩施开了一列快车,一边把杭州茶产业先进的种植、管理和品牌运营的先进经验输送到恩施本地,一边让恩施茶叶搭着"专列"走出大山。


根据百度的数据显示,恩施和武汉是恩施玉露主要集中的市场

与西湖龙井走出地域限制相比,在品牌输出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提升恩施种茶产茶水平这方面,杭州以茶叶进出口集团这样的大企业为主,在恩施有一定基础条件的地方,建设大宗茶、出口茶基地,用标准化订单的方式,提升当地茶的生产水平。

比如,江浙市场对白茶比较青睐,杭州就帮着恩施在咸丰县建了20个茶厂,引进浙江企业种了13万多亩白茶,让咸丰县成了"中国富硒白茶县"。

浙茶集团在鹤峰县成立有机硒茶研究分院,帮助当地提高种茶技术的"含金量",让鹤峰县在2020年成了"全国茶叶全域有机示范县",当时全县90%的村和70%的农民种茶制茶,人口22万的鹤峰,有14万人吃上了茶叶这碗饭……

除此之外,恩施茶叶还是杭州的贵宾。

在今年杭州的第五届茶博会上,恩施是唯一一个主宾市,10家恩施茶企组团去推介恩施硒茶。


今年杭州举办的第五届茶博会,专门为恩施开了专场推介会

恩施受到的帮助不止这个。

2016年开始对口帮扶之后,在杭州"茶都名园"就专门设立了恩施茶品牌的展示展销中心,在这里向全世界宣传"恩施硒茶"品牌,帮助提升恩施茶叶知名度。

这种对口帮扶从2016年持续到2020年,恩施全州脱贫奔了小康。

但是两地的联系并没有随着脱贫而结束,只是从当年的对口帮扶,变成了杭州与恩施的对口合作,期限是到2030年。

从"帮扶"到"合作",一词之差,含义深远。

其实到这里,恩施的茶产业能从一个濒临失传的茶叶品种复苏开始,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成为当地第一特色产业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从恩施玉露到利川红茶,再到黑茶、青茶、白茶在恩施长成独具特色的"富硒"茶被更多人享用。

从农家茶到国事用茶,再到"全国名优茶生产基地"、"全国优质原料供应基地"、"全国出口茶基地"的目标,恩施州把自己的目标定在了未来5年产值突破300亿。

天助,人助,自助。

这是恩施茶产业兴旺的原因,也是每一个拥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地区,都可以借鉴的经验。

来源:正解局(ID:zhengjieclub)出品,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湖北利川:早春茶新鲜出炉

近日,湖北省利川市沙溪乡因海拔低、近期气温回暖快,茶叶冒头早,首批早春茶“乌牛早”头茬新茶抢鲜开采。早茶品质好、价格高,茶农、茶企欣喜,沙溪乡辖区内的茶企已经复产。


在利川市沙溪乡的绵绵茶山里,记者沿途所见,新芽萌发,茶人冗忙,春山盈盈,喜气洋洋。茶园里的茶农忙着采摘今年第一批“早春茶”。

“我们这里是从今年正月十二开始收的茶叶,收的价格还是比较满意的,我们采摘茶叶采了一个星期左右了,一个星期采了二十斤左右,每斤茶叶价格大概在120块钱左右,我们当地老百姓对这个茶叶还是很有信心的。”沙溪乡岸坎村村民谭维燕正在茶田里忙着采摘。


春茶一早贵如金。“乌牛早”属早熟品种,在沙溪乡种植面积约5000亩,早在正月十二(2月21日)就开始采摘芽茶。元宵节当晚,沙溪乡头采鲜叶手工制作的2两茶叶被拍出12888元。

沙溪乡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邓明福向记者介绍道:沙溪乡政府在发展、规划茶产业之初,充分考虑到沙溪乡地理海拔偏低,气候回温较快的特点,充分引导茶农,选择优质的茶树品种,规范上年的冬管,造就了沙溪乡能够生产出早春茶、优质的早春茶,能够卖出高价,抢占早春茶市场。


早茶开园后,便是与时间赛跑。田间忙着采摘,制茶车间也开机作业。据了解,沙溪乡现有茶园3.3万亩,可采摘面积2.6万亩,其中白茶、黄金叶、乌牛早等高档茶叶品种1万余亩。今年利川市沙溪乡春茶预计产量150吨,预计同比增长10%,预计实现产值在8000万元左右。


沙溪乡党委副书记吴兴福表示:通过选择优良品种,建设茶园基地,示范引导,带动农户规范种植,自主发展,加强茶园秋冬季管理,从而提高茶叶品质,提前开始茶叶采摘,目前春茶即将大量上市,乡内7家茶叶企业全面准备就绪,为确保茶农收益,会做到应收尽收茶叶鲜叶。

来源:中国利川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96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