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关于饮茶的诗词

找到约111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承载中华文化五千年,关于茶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茶文化,贯穿中华上下五千年,也在茶的味道中,哺育着华夏民族...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贫富贵贱,茶早已经渗透在各个角落

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问世之后,中国茶文化,正式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成为中华民族物质文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承载中华文化五千年,关于茶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茶,不等于茶文化

茶文化的核心,是在于文化内涵,人文精神。我们经常看到有很多的茶艺表演,工艺流程等等,如种茶,采茶,制茶,泡茶,饮茶,等等,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动作,其实都是为阐述茶文化而存在。

但是,却被很多茶商所曲解,过于刻意于表面形式,早已没有了茶的内涵

中国茶文化,从萌生到发展,从无到有,经过历史的演变与沉淀,成为中华文化重要财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入了解

茶的起源

在(《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tu)而解之”

传说:神农氏为了给老百姓治病,以身犯险,亲身去感受各种草木的药性,后来发现了茶,至于传说是真是假,虽然说还有待商榷,但是,我们从这些传说和记载中,能够发现,在上古时期,人们已经发现茶的药理和茶的作用

承载中华文化五千年,关于茶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其实在这时候,茶是一种治病的药材,还不是一种饮品。

《竺国游记》当中就曾记载:“番民以茶为生,缺之必病。”

相传,在古代巴蜀地区,因为地理环境,常年弥漫很多的“烟瘴”,让人很容易患上热毒,后来巴蜀人发现喝茶可以清热解毒,除瘴气,慢慢的长期饮用,最终成为了一种习惯,茶也成了一种日常的饮品

秦人入蜀之后,茶被带出巴蜀,走向了全国,这时候,人们开始了对茶的重视,茶(cha)音,也在这个时期正式诞生

郭璞注《尔雅·释木》“槚”云:“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

承载中华文化五千年,关于茶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茶文化萌芽

有人问,茶文化最早是怎么形成的呢?

其实,自茶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后,长期被用作药材,而后成为一种饮品,在长期的饮用中,才慢慢的积淀而成,茶文化,因日常饮茶而诞生

承载中华文化五千年,关于茶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

“意思”二字,也表达出了人们对茶另外的理解,说不出,道不明,但就是有点儿意思,人们不再拘泥于茶的药理,而这,正是茶文化的萌芽。

茶文化的确立

发展至魏晋,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习惯,就像是三餐一样,很常见

这时候,有关茶的诗词不断出现,人们已经以茶为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茶也不再只是一种饮品了,而是开始成为一种文化形式和精神载体

承载中华文化五千年,关于茶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在晋朝,茶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精神和价值追求

因为当时,门阀世族形成,他们富可敌国,争相炫富,把持朝政。不管是官员还是普通士子,都已浮夸斗富为荣,一时间风气弥漫

桓温、陆纳等有识之士提出“养廉”、“朴素”的价值倡导,并以茶代酒,表明自己的心志。

承载中华文化五千年,关于茶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南齐武皇帝,非常痛恨这种铺张浪费的行为,最后留下遗诏,自己的葬礼,一切从简,不许浪费,不能用三牲为祭品,放些果饼,干饭,茶饭就可以了,还说:“天下贵贱,咸同此制”。

不管是武皇帝,还是陆纳、桓温等人,都以茶为一种载体,成为朴素,勤俭节约的一种象征,这时候,茶真正的进入了文化领域,寄托着人们的精神与思想。

随着道教兴盛,佛教的兴起,茶与宗教紧密的连接起来了

道家认为:茶可以帮助用来修炼“内丹”,升清降浊,从而长生不老

佛家认为:茶可以帮助禅定入静,修身养性

先不说茶真的有没有这些功效,但不可否认,佛道两家,对茶文化的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更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和发展

承载中华文化五千年,关于茶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从隋朝开始,茶进入普通百姓家,不再是上层社会的事情了,普通老百姓也可以饮茶,社会上也形成了全民饮茶的习惯,同时也标注着,茶文化正式的确立

发扬至今

虽说在隋朝的时候,已经形成了全面饮茶的现象,但是大多数人,其实还是奔着茶对身体的益处去的,更多的是在于茶的药理作用

在780年,唐代陆羽著作《茶经》出世,这时候中国茶道文化终于发扬光大

《茶经》中,不仅概况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而且还探讨了茶的艺术,并且将佛,道,儒三教的文化融入在饮茶之中。

在《茶经》出世之后,大量的茶书出世,比如《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我们特别熟悉的白居易,杜甫,范仲淹等人,都是品茶的行家,茶文化这时候也开始兴盛起来。

承载中华文化五千年,关于茶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现在,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茶文化也走进了国际,对世界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无论是韩国茶文化,英国茶文化,还是日本的茶道,都源于中国

中国茶文化,发展了上下五千年,也承载了中华五千年的精神文化发展,蕴含了浓厚的历史人文结晶,这是中华茶文化最珍贵的地方。

关注我哦!

一个专注于真正茶文化的分享者~

关于茶的美文:茶与禅的渊源

茶文化发展背景——茶事南兴 茶道远扬

 我国的茶文化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萌芽,历经唐代的兴盛发展,到了宋代成就了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所以历来有“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说法。而茶文化的起源及发展主要是在我国南方一带完成的,这与茶器的发展有着重要关联。尤其是在唐代以前,陶瓷生活器皿的制造主要集中在这一区域。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历史时期,饮茶之风开始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人们的品茶方式较之前朝更为讲究,鉴赏之水平也有所提高,茶文化逐渐成为社会各阶层所崇尚的礼仪与风尚。譬如,在国力强盛的盛唐、北宋等时期,繁荣的商业贸易使得茶文化的发展得到了充分的推动。宋人蔡条《铁围山丛谈》中曾说:“茶之尚,盖自唐人始,至本朝为盛,而本朝又至佑陵时盖穷极新出,而无以加矣。”另有文对北宋生活描述中记载:“北宋时期建州地区年均产茶量超过三百万斤。茶己成为如王安石所说像柴米油盐一样的常规性饮品。”宋政府还有一条规定:“宋选人、使臣等无职田或职田不足者,于俸禄外另给茶汤钱”。由此可见当时对饮茶的重视。


 

从茶艺与茶道精神来讲,唐宋时期成就了茶文化的经典内核。这不仅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关联,更为关键的是其理论水平的发展水平。譬如唐代,茶圣陆羽所撰的《茶经》,已经成为古今茶文化理论的领袖之作。宋代在此前的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发展,由于宋代茶事的流程更为复杂,因而相应的文献著作也记载得更为具体。在其后的发展中,逐渐细化为采、拣、蒸、榨、研、造、过黄七步,其采茶“每日常以五更挝鼓”,且“以甲而不以指”。所采摘的茶经过进一步拣茶环节,去除品质不佳者,令茶的最终质量大为提高;同时,在蒸茶环节之后加入了榨、研等细节化的工艺,使得茶中的杂味尽除,茶末也由此更显精细。唐代时期以煮茶为主流烹茶方式,而宋代茶艺则在此基础之上创造出另一种饮茶方式——斗茶。所谓斗茶,又称茗茶,它是古人聚集一堂品茶并评价其品质优劣的一种集会形式。斗茶的兴起主要源于宋代皇帝对于茶事的热衷,追求茶的品质之上乘。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由此带动了这一时期特殊的饮茶风气。众人皆以能得茶之绝品为荣,使得斗茶在当时成为了一种时尚。宋微宗在《大观茶论》序中谈到“天子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导之玩,莫不辟玉锵金,啜莫咀华较筐策之精,争鉴别裁之。”这便是文人们斗茶时的盛况。


 

从社会层面来看,茶事鼎盛时期一般都呈现由中间向宫廷和市井上下两层发展。即从最初的达官显贵专属,到后期的全民皆用。早在宋朝建立之初,上至皇帝下至群臣,皆以饮茶为当世之风尚。据史料记载,宋徽宗本人对饮茶活动情有独钟,并亲自撰写茶艺品评的文章《大观茶论》,以此形式在表达自己对热衷于茶的同时,也以天子之尊倡导大众饮茶斗茶。而随着宫廷贵族饮茶之风的盛行,民间也兴起一股“茶热”,于是,茶肆(类似茶馆)开始大规模普及。北这种场景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有着巧妙的反映,其中,在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繁华与热闹气氛的烘托下,分布于街边的茶肆生意兴隆,客人络绎不绝。事实上,饮茶活动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必不可少的项目,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因而,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而言,“茶是平凡的物质存在,又是高尚的精神享受,茶是百姓的寻常必需,又是国家的经国大事。”


 

历史上,许多文人雅士纷纷借助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形式寄情于茶,在相关的诗歌及书画作品中往往可见这类表现题材,这对茶文化的发展兴盛也起到了重要的文化思想推动作用。宋代许多著名的诗词大家,包括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李清照等,皆吟过许多以茶为题的诗词,其中陆游还获得了“茶状元”的雅号。而在关于饮茶文化的文章中,除了宋徽宗所著的《大观茶论》之外,还有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这本论著从种植、采制、点茶、贮藏等方面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后人对当时茶文化的系统性了解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此外还有黄儒的《品茶要录》、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吕惠卿的《建安茶记》、刘异的《北苑拾遗》等。足以见茶事与茶文化的同步兴盛。


 

禅宗美学的兴起与发展

 

禅宗文化是伴随禅宗的起源、发展、进化而来的,是佛教自公元 67 年由印度传入我国以后,与儒道释思想相融合,形成具有中国文化传统底蕴的禅宗文化。它提倡即心即佛,将佛教深玄的理论体现日常生活之中,不重说教,只重证悟,从而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所呈现的独特理性思辨和精神风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文学和艺术的创作,如白居易、陶渊明等文学家的诗歌与文化创作,包括宋代以后的水墨山水画和宋明理学等都受其所吸收和借鉴,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人文精神的的特色。禅宗文化不仅重铸了中华民族的人生哲学,陶冶中国知识分子的审美观念,而且极大丰富了知识阶层的理性思维,在哲学史、文化史、思想史、设计史上起着特殊的意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唐宋时期崛起的禅宗美学, 曾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美学及艺术, 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虽然在表现形态上看是极为复杂的,但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四大思潮:儒家美学、道家美学、楚骚美学、禅宗美学。如果说儒家美学是中国美学的开端,那么禅宗美学的面世则标准着中国美学走向成熟。禅宗美学以其独特的审美理念和美学范畴丰富了中国传统美学宝库,对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美学及艺术,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举凡诗论、画论、书论, 以及诗歌、绘画、戏曲、小说、书法、雕塑等各个艺术创作领域、艺术理论领域和美学领域, 几乎无一不受到禅宗美学的冲击、渗透和熔铸。


 

禅宗美学的本质是一种追求生命自由的生命美学,它是对生命的思考,是对存在本体论层面的审美的思考。《坛经》有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边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见自性自净,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佛行,自作自成佛道。”可见禅宗把人的主体性推到了极点,强调顿渐之悟,主张一切亲证,追求自由的人格和自然的境界。禅宗追求自我拯救或解脱,“自心是佛”是它树立的一面,超脱世俗烦恼而成佛是它破除的一面,体现出一种纯自然状态的素朴美。禅宗的素朴美学所传达的是一种素美的内在精神与外在表征,透过岁月的沉潜呈现出一种顺乎自然、不刻意造作的“涩”的美感,不是即刻吸引众人的目光,而是不断地享受回味无穷的美感经验。它所呈现出的美是独特的性灵之美,虽不耀眼,但有种无法言语的自然韵味慢慢地散发出来,即便是平凡之姿,也会被沉淀后的自然韵味所升华。这种素朴精神的原则是所有事物和谐的价值,且以自然为基础,并且关心与自然地和谐之美。


 

作为汉传佛教宗派的重要组成之一,禅宗的称谓源于其主张修习禅定的意旨,故名禅宗。此外,又因其以参究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教义宗旨,因而禅宗亦称作佛心宗。据佛经中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面对着百万弟子,轻轻地手拈一枝花,向大众环示一圈,自始至终一语不发。弟子们纷纷对其涵义疑惑不解,而唯有大弟子摩诃迦叶,笑而不语。继而佛祖当众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此中关于“佛祖拈花,唯迦叶一笑”的典故便引发了禅宗的开始。禅宗在中国的传入最早源于菩提达摩,此后,盛于六祖慧能,在唐代中后期逐渐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形式,也是汉传佛教最重要的宗教象征之一。禅宗代表作为《六祖坛经》,主要教义为《金刚经》、《楞伽经》、《大乘起信论》。受其时代的影响和制约,禅宗从酝酿、发生到发展壮大,在中国佛教中形成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独特派别,中国独立发展出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三个本土佛教宗派,但禅宗最具独特性格。从思想渊源上说,中国禅宗从酝酿到形成,与佛教禅学传播有联系,虽说是菩提达摩传至中国,但隋唐以后的禅宗思想,主要是产生于中国,塑造于中国。


 

“东成西就”——禅宗美学的源流及特征

 

中国的学者对禅宗美学的研究也有一些比较独特的观点和看法,不同程度的总结了禅宗美学的基本特征。皮朝纲认为:“禅宗美学是一种生命美学。是一种随缘任适、自然适意、一切皆真、宁静淡远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由境界。禅宗美学又是一种体验美学,关注和体验人的内在生存意义。”张育英认为:“禅宗给文人画所带来的影响是:抒写主观心灵、物我同化的创作迫求、含蓄朦胧的审美理想。”;崔元和认为禅宗美学的基本特征是:“摆脱羁绊的精神解放、超越概念的直觉思维、物我同一的審美境界、淡薄宁静的人生态度、生机盎然的心灵世界。”禅宗美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自由随性、淡泊宁静、隐喻象征。


 

禅宗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称其为十六字玄旨。禅宗美学的本性是追求自由的,可以从其“不立文字”的教义以及其追求摆脱世俗羁绊的态度中看出。禅宗美学具有自由随性的基本特征,虽然禅宗是一种宗教流派,但他却具有“革命”的性质。六祖慧能提出的“不立文字”等教义以及不读经、不理佛、不坐禅等观点,甚至是发展到后来的通过呵佛骂祖,谤道焚经等激烈的方式去动摇和破坏宗教的权威,其根本的目的都是想通过摆脱外在的一切禁锢的思想,重新塑造人们内心的精神世界,以便为自己建立一个完全依靠自我的精神家园。这集中表现在禅宗思想中“即心即佛”理论。在倡导“直指心源”、“顿悟成佛”的同时,进一步涤除一切外在的思想束缚,实现自我的精神解放,以此作为自我内心顿悟的根本前提。禅宗通过断绝一切外在的束缚,通过自我,实现觉悟。这也进一步说明禅宗美学是追求自由和精神解放的。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他把人从外在宗教解放出来,但又把宗教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因此禅宗的自我精神的解放思想并不能引导人们走向客观世界,相反带领人们走向了极度内在的主观世界。所以说禅宗这种极具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自我精神解放和自由的追求并不在于实在的客观世界,而是转化为一种审美心理。因此,禅宗美学的追求自由以及自我精神的解放正是审美活动得以展开的前提和基础。


 

禅宗通过“空”来表达一种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禅宗美学思想认为,人应该如同空中的鸟、水中的鱼一样,自由自在,不被束缚,这正是它非逻辑性的原因所在。通过自心的调节来达到主体自我与客体自然界的和谐统一,达到精神的超脱。禅宗把自然和人生都带入了“空”的境界,因此产生了追求自然,淡泊宁静的生活情趣,最终形成了淡泊宁静的审美追求。


 

“茶禅一味”——禅、茶、器在历史维度上的契合

 

魏晋至唐宋时期,是禅茶文化走向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这种文化变革,是综合了多方面因素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其一,这一时期的文人爱茶,并将饮茶之风视为一种文化行为。其二,佛教与禅宗对茶文化的浸染。事实上,这二者之间的联系早已有之,魏晋之时,僧侣们便开始饮茶。到了唐朝,佛教兴盛,环境的优越促发了茶叶的种植规模。加之,茶以及茶道中蕴含了丰富的佛教禅宗思想,如“清净”、“戒持”等等,人们在饮茶这项简单的活动中“悟道”,精神境界为之提高。而宋代之时更是蔚然。僧人皎然诗云:“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由此可见,饮茶在当时已被视作一定程度上的参禅行为。其三,宫廷贵族对于饮茶的推崇。饮茶之风不仅限于民间,以帝王将相、宫廷贵族为代表的上层阶级亦将此奉为重要活动。宫廷常设茶宴,以茶赐近臣,“赐饮于曲水兵察常主院中茶,茶必市蜀之佳者”;此外亦有“天子下廉亲考试,官人手里过茶汤”之诗句。可见,茶在当时已经从一种简单的行为活动升格为重要的宫廷礼制,包含了一定的政治意味。于是其也不可避免地被商品市场所驱使,所有与之相关的环节如种茶、制茶、煎茶甚至包括茶器均逐渐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并由此进一步促进了茶文化的更迭演进。


 

由此可见,无论是茶之味,还是茶之器,皆因来自文人、宗教、帝王等方面因素的大力推动,将这种原本只是一种简单的、带有浓重民俗意味的行为升华为具有思想境界、思维意识乃至政治内涵的文化形式。而茶也缘此承载了来自儒、释、道的思想内涵。

你知道那些唯美的茶诗词吗?

词人李清照曾说:“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是啊,煮一壶好茶,捧一本好书,在明媚的春光里享受美好,多么怡然自得。那些关于茶的诗词,更是唯美不已。

山泉煎茶有怀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七碗茶歌

唐·卢仝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残年书事

明·魏时敏

林泉深处足烟霞,流水寒云八九家。

江客帆樯悬网罟,野人篱落带桑麻。

案头墨迹儿临帖,灯下车声妇络纱。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垆敲火试新茶。

汲江煎茶

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即目

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煮茶

唐·皮日休

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找到约106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