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高级绿茶叶

找到约779条结果 (用时 0.016 秒)

《延禧攻略》里火了的高级色,茶叶里都有!

 

最近《延禧攻略》一片引起的各种讨论不绝于耳,大家最喜欢的莫过于满屏的高级色。

关于这个配色的讨论,也是从莫兰迪色回到了中国传统色。其实啊,这好看的中国色,电视里有,茶叶世界里,也有!

整理了6大茶类以及生熟普在茶汤中的叶底,按照“中国传统色彩”进行了色区整理,赶紧来看看吧!(按照标注出的圈圈①~④,就是色谱上从左往右所指的颜色。)

绿茶白象啄樱草,黄栌升炊烟

入镜茶叶:安吉白茶

取色解释:
绿茶的整个画面以樱草色为主,看着清爽、舒服,你今年喝的第一杯春茶是这个样子吗?

黄栌:这个颜色不容易被茶友们发现,这款绿茶的芽尖呈现这种颜色,是因为它一般是鲜叶在运输过程中有轻微的相互碰撞,氧化才产生了黄栌色。

象牙白:品种原因,边缘白化,出现泛白的象牙白色。

樱草色:早春绿茶芽叶细嫩,呈现芥末黄的樱草色。

柳黄:根茎处的颜色总会更深一点,它的成熟期比叶片一般都早很多。

红茶玄意茶中显,杏花几多鲜

入镜茶叶:昌宁红茶

取色解释:
乍一看红茶的色调就是一片红而已,通过区分才发现,同样的红色调,被分出了杏黄、杏红、月膘三种梯度,毕竟每一片茶叶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杏黄:可能是发酵过程中发酵程度不同所造成的偏黄。

玄色:和我们平日里见到的棕色类似,多位于茶叶根茎处。

杏红:偏向于我们之前认知里面的橘色,位于芽尖处,可能正是生命的活力让它更明亮。

月膘:芽中部,发酵适度,才有了这种俗话形容的肉色。

白茶栗暮浅茶语,昏黄花低聆

入镜茶叶:白牡丹

取色解释:
白茶我们总觉得它是偏白色的,或者说是嫩黄色的,没想到其中还有类似紫褐色的颜色。占据整片茶叶最多的颜色还是昏黄,有白茶特色。

茶白:白茶的牙毫部分,以茶白色为主。

栗色:根茎部比叶片的部分颜色更深,可能是鲜叶在采摘时留下的痕迹,也可能是在搬运过程中受到了轻微碰撞。

绿沈:白牡丹采用一芽二叶,芽头较为鲜嫩所以颜色偏浅,而鱼叶的部分自然就更深。

昏黄:这是冲泡之后的白茶比较主要的颜色。

黄茶秋风画满屏,赭石点睛笔

入镜茶叶:霍山黄芽

取色解释:
黄茶里有赭色和鸭黄色,两个较为鲜艳的颜色带给我们想象空间。而秋色和驼色才似乎更接近黄茶平日里带给我的视觉感受。

秋色:成熟度较高,鲜叶的颜色偏深,经过闷黄后形成了现在的秋色。

驼色:驼色的出现,让我们发现原来茶叶中颜色如此丰富。

赭色:鲜叶在采摘过后形成的“伤口”,如搬运、筛选时,外力对鲜叶作用而成。

鸭黄:明亮而鲜艳,多为黄茶外表的颜色。

乌龙茶彤色拨乌云,金缃唤缁衣

入镜茶叶:清香型铁观音

取色解释:
想不到乌龙茶的颜色也是如此丰富。尤其是彤色这个颜色,好像平时在泡茶时被人自动忽略,下次要好好观察一下才不辜负茶叶色谱。

彤色:绿叶红镶边,标准的乌龙茶独有的“三红七绿”。

缁色:此处发酵程度更高,转化强所形成的紫红色。

乌金:或许是因为叶片鲜嫩,这片茶叶才泛黄。

缃色:茶叶的脉络把叶片撑出了不同的色调,缃色似乎就在脉络处较多。

黑茶茶汤温琥珀,煤烧引茶香

入镜茶叶:六堡黑茶

取色解释:
黑茶一直给人感觉就是棕褐色的,果不其然四分之三的颜色都是暗色系——棕黑、煤黑、棕绿都让人感到有点沉闷。不过琥珀色的出现让画面更加丰富,瞬间美感提升。

茶色:发酵程度较高的黑茶,会呈现出红色系的效果。

秋香:会泛绿是因为发酵不均匀,但从色系来看挺美。

琥珀:偶尔一片没被捡出的黄片,却反倒成为了颜色中的焦点。

煤黑:发酵程度较高的叶片部位,尤其在茶汤覆盖后更深,下次记得叫它煤黑色。

生普棕绿如飞絮,竹青澄青茗

入镜茶叶:普洱生茶拼配(2010年)

取色解释:
棕绿、金色和竹青的“撞色”恰好符合生普丰富滋味的调性,不断给人以惊喜。整体颜色明亮,与生普给人的感官体验相似。

棕绿:岁月陈化带来的茶叶颜色。

金色:普洱茶中嫩芽的颜色。

竹青:生长出的叶片颜色各有深浅。

赤金:叶脉色系偏黄。

熟普酡红映紫檀,棕榈附橄榄

入镜茶叶:陈香普洱熟茶

取色解释:
虽然图中所示的熟普可能因为发酵的原因茶叶颜色偏深,但站在美学角度也是靠着火眼金睛薅出了其中的亮点。尤其是其中的酡红色,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熟普的边缘有暖暖的红,还有叶片上些许的酡红色和棕色起到的提亮作用,让视觉效果饱满起来。

橄榄:熟普在发酵过程中,由于发酵程度不同而保留的更接近原茶的颜色。

酡红:熟普叶脉的颜色,发酵后转为红色系。

棕色:可以说是熟普叶片的基础色之一。

紫檀:熟普整体茶汤和叶底融合在一起的颜色,发酵带来的深色系。

茶叶世界的颜色,就是这么高级!

该怎么样去冲泡茶叶,选择喝什么茶,配什么壶?( 收藏)

中国是茶的故乡,几千年来,茶已成为深得人们喜爱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依据制法和品质特点的不同,中国茶叶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基本茶类、再加工茶类两大类。


其中基本茶类可分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再加工茶类有: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袋泡茶等。 制茶技术不断演变与发展,茶类不断增多,饮茶使用的器皿也在不断改变。使用不同器皿冲泡出来的茶,滋味也会大有不同。



一、绿茶


我国盛产茶叶,以绿茶为最早。目前,绿茶仍是我国主要的茶类,产区广,产品多。绿茶是不发酵茶,经过“鲜叶采摘→杀青→揉捻→干燥”几道工艺制成。其中,杀青保持了绿茶叶绿汤清的特点,俗称”三绿“:干茶绿、茶汤绿、叶底绿。这种茶内质香气高爽,滋味鲜醇,含有茶多酚、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绿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




品种:碧螺春、西湖龙井、庐山云雾、狗牯脑、太平猴魁、峨眉毛峰、安吉白茶、信阳毛尖、六安瓜片等。


代表茶:

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因茶树与果树交错种植,茶树与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形成了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炒制一斤碧螺春茶需7万多个芽头。螺春品质优异,高级碧螺春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


配壶:

绿茶是不发酵茶,由于其特性决定了它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芽叶细嫩,故选用紫砂壶宜满足:

  ①、泥料:适宜绿泥、段泥类紫砂壶,

  ②、壶形:壶身不宜过高,壶口较大,

  ③、容量:容量宜在150cc至250cc之间。




冲泡方式:

  一般投茶量:3~4g(三四人饮)

  适宜水温:85℃~90℃

  适宜器具:玻璃器,白瓷盖碗、段泥敞口紫砂壶

  时序:炎热的夏季、干燥易上火的时节

  人群:脾胃虚寒者少饮、神经衰弱者慎饮


二、黄茶


黄茶属轻微发酵茶类,黄茶以“三黄”(即干茶黄、汤色黄、叶底黄)为品质特征。其制法与绿茶基本相同,但在揉捻后或初干后有闷黄过程。其品质特征为:黄叶黄汤。黄茶的加工:经过“鲜叶采摘→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几道工艺制作而成,按照选料老嫩程度可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黄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物质。黄茶能提神醒脑,消除疲劳,消食化滞等。




品种:黄芽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

  黄小茶: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等

  黄大茶: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


代表茶: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中的君山岛。君山银针风格独特,质量超群,岁产不多。 君山银针属芽茶,每斤银针约2.5万个芽头。芽头肥壮紧实、芽身金黄,满坡银毫,汤色橙黄明净,香气清纯、滋味甜爽,叶底嫩黄匀亮。用玻璃杯冲泡,初始芽尖朝上,蒂头下垂而悬浮与水面,随后缓缓降落,竖立于杯底。1956年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被誉为“金镶玉”,获得金质奖章。


配壶:黄茶外形美观、芽叶细嫩,故选用紫砂壶宜满足:

  ①、泥料:适宜段泥类紫砂壶,

  ②、壶形:壶身不宜过高,壶口较大,

  ③、容量:容量不宜过大,宜在150cc至250cc之间。




冲泡方式:

  一般投茶量:3~4g(三四人饮);

  适宜水温:90℃~95℃;

  适宜器具:玻璃器、白瓷盖碗、段泥敞口紫砂壶。

  时序:春夏时节适宜饮用;秋冬寒冷季节酌情饮用。

  人群:老少皆宜;阳虚体寒者酌情饮用;


三、白茶


目前,白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茶类。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它是一种不揉不炒的茶叶,其工序简单,品质特征为芽叶肥壮、满披白毫,汤色浅淡。白茶分为芽茶和叶茶2大类,芽茶如银针,为单芽制成;叶茶如白牡丹、寿眉。


白茶经过“鲜叶采摘→萎凋→干燥(晒干或烘干)”的加工工艺制成。白茶的药效性能很好。有“一年是茶,三年是药,七年是宝”的说法。具有清热平气、消炎解毒、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




品种:白毫银针(包括北路银针和西路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

品级:白毫银针为单芽;白牡丹为一芽一二叶制成,呈"抱心形";贡眉为一芽二叶至一芽二、三叶,基本以叶为主,近年来多统称为“寿眉”。


代表茶:

白毫银针。产于福建省福鼎市和南平市政和县。该茶芽头肥壮、遍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似银。福鼎所产茶芽茸毛厚,色白富光泽,汤色浅杏黄色,滋味清鲜爽口。政和所产,单芽偏细长,汤味醇厚,香气清爽芬芳。


配壶:

白茶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选用的紫砂壶宜满足:


  ①、泥料:紫砂壶的原料以紫泥,段泥类为宜,

  ②、壶形:宜壶身高度适中、口盖大,例如“金钟壶”;

  ③、容量:容量宜在250cc—350cc之间。




冲泡方式:

  一般投茶量:5~7g(三四人饮);

  适宜水温:100℃

  适宜器具:盖碗、紫砂壶;

  人群:老少皆宜;

  时序:四季皆宜


四、青茶


青茶,亦称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经过鲜叶采摘→做青(晒青→晾青→摇青)→杀青→揉捻→干燥几道工序制成,制作工艺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因产区不同而分为:闽南乌龙、闽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4大类。


乌龙茶的制作,首先要求原料药有一定的成熟度。一般在顶芽全部开展且形成驻芽时采摘,所以青茶的原料要比红、绿茶的原料偏老些,这是形成青茶特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著名品种有福建武夷山的武夷岩茶(如大红袍、肉桂、水仙),安溪的铁观音,潮州凤凰单丛及台湾冻顶乌龙等。




品种:闽南乌龙:安溪铁观音、黄金桂、毛蟹、本山、永春佛手、白芽奇兰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武夷水仙、武夷肉桂等

  广东乌龙:凤凰水仙、岭头单丛、凤凰单枞

  台湾乌龙:白毫乌龙(东方美人)、冻顶乌龙、文山包种等、


配壶:

乌龙茶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选用的紫砂壶宜满足:


  ①、泥料:朱泥、红泥紫泥类皆宜;

  ②、壶形:乌龙茶适宜小壶冲泡,闽南乌龙以香气著称,适宜壶身较高、壶腹鼓之器型,留香效果好,如“龙蛋壶”;闽北乌龙以茶汤而显,宜使用壶腹宽之小壶冲泡,更能激发岩茶醇厚之韵味,如“水平壶”;

  ③、容量:容量宜在100cc—220cc之间。




冲泡方式:

  一般投茶量:8~9g(三四人饮);

  适宜水温:100℃

  适宜器具:瓷器、陶器、紫砂器皆宜。

  人群:老少皆宜,茶龄较长者尤甚;阴虚火旺者慎饮;

  时序:适宜秋冬寒冷季节饮用。


五、红茶


红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红茶是全发酵茶。其品质特征是红叶红汤。茶色乌润、汤色红亮。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


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中医认为,茶也分寒热,例如绿茶属苦寒,适合夏天喝,用于消暑;红茶、普洱茶偏温,较适合冬天饮用。




品种:以制法和品质上的差异而分为以下几个品种,

  小种红茶(条形)如正山小种;

  工夫红茶(条形)如祁红、滇红、川红、宁红等;

  红碎茶(颗粒形)分为叶茶、碎茶、片茶、末茶等四种,


代表茶:

祁门工夫红茶,产于安徽省祁门县。该茶外形条索紧秀匀齐,锋苗好,色泽乌黑泛灰光,俗称“宝光”;内质香气浓郁高长,似蜜糖香,有蕴藏有兰花香,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回味隽永,叶底嫩软红亮。


国外把“祁红”与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季节茶并列为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称祁门红茶这种地域性香气称为“祁门香”,誉为“王子茶”、“茶中英豪”。


配壶:

  红茶具有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之特征,选用的紫砂壶宜满足:

  ①、泥料:紫砂壶的原料尽量为红泥类、清水泥等,

  ②、壶形:宜使用壶身较矮之器型;高级细嫩红茶还适宜口盖较大之器型,如“仿古壶”;

  ③、容量:壶容量适中,宜在220cc以上。




冲泡方式:

  一般投茶量:4~5g(三四人饮);

  适宜水温:85~95℃

  适宜器具:瓷器、陶器、紫砂器皆宜。

  时序:四季皆宜,夏季燥热火旺时酌情饮用;

  人群:老少皆宜,女性人群尤甚

六、黑茶


黑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属后发酵茶,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安徽等地。黑茶一般采用的原料较粗老,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发酵和干燥五道工序。


黑茶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份,最主要的是维生素和矿物质,另外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物质等。 对主食牛、羊肉和奶酪,饮食中缺少蔬菜和水果的西北地区的居民而言,长期饮用湖南黑茶,是他们人体必需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的重要来源,有生命之茶之说。




品种:黑茶按照产区的不同和工艺上的差别,可以分为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边茶和滇桂黑茶。主要品种有湖南黑茶、湖北佬扁茶、四川边茶、广西六堡散茶等。


代表茶:

普洱茶,属于黑茶,产于云南省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过去周围各地所产的茶叶运至普洱府(府制在今普洱市),故得名。普洱茶是运用优良品种云南大叶种,采摘其鲜叶,经杀青揉捻后晒干的晒青毛茶作为原料,经过泼水堆积发酵的特殊工艺加工制成。


普洱散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滋味醇厚回甘,新茶花果香气浓郁。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因此在国外及港澳台地区有“美容茶”、“益寿茶”、“窈窕茶”之美称。以普洱茶为原料,蒸压加工成的紧压茶有:普洱沱茶、七子饼圆茶、普洱茶砖等。


配壶:

  黑茶汤色深、耐冲泡、味醇厚,故选用的紫砂壶宜满足:

  ①、泥料:适宜紫泥类颜色较深的紫砂壶,养出效果佳;

  ②、壶形:圆器、方器皆可;

  ③、容量:适宜在190cc-380cc左右。




冲泡方式:

  一般投茶量:8~10g(三四人饮);

  适宜水温:100℃;

  适宜器具:瓷器、陶器、紫砂器皆宜;

  人群:茶性温和,老少皆宜;

  时序:四季皆宜,夏季燥热火旺时酌情饮用;

最详细的茶叶分类:喝什么茶,配什么壶

中国是茶的故乡,几千年来,茶已成为深得人们喜爱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依据制法和品质特点的不同,中国茶叶基本可分为两大类:

一、基本茶类: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

二、再加工茶: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袋泡茶等。

制茶技术不断演变与发展,茶类不断增多,饮茶使用的器皿也在不断改变。使用不同器皿冲泡出来的茶,滋味也会大有不同。

一、绿茶

我国盛产茶叶,以绿茶为最早。目前,绿茶仍是我国主要的茶类,产区广,产品多。绿茶是不发酵茶,经过“鲜叶采摘→杀青→揉捻→干燥”几道工艺制成。其中,杀青保持了绿茶叶绿汤清的特点,俗称”三绿“:干茶绿、茶汤绿、叶底绿。这种茶内质香气高爽,滋味鲜醇,含有茶多酚、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绿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

品种

碧螺春、西湖龙井、庐山云雾、狗牯脑、太平猴魁、峨眉毛峰、安吉白茶、信阳毛尖、六安瓜片等。

代表茶

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因茶树与果树交错种植,茶树与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yìn)茶味,形成了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炒制一斤碧螺春茶需7万多个芽头。

碧螺春品质优异,高级碧螺春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

配壶

绿茶是不发酵茶,由于其特性决定了它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芽叶细嫩,故选用紫砂壶宜满足:

① 泥料:适宜绿泥、段泥类紫砂壶,

② 壶形:壶身不宜过高,壶口较大,

③ 容量:容量宜在150cc至250cc之间。

冲泡方式

一般投茶量:3~4g(三四人饮);

适宜水温:85℃~90℃;

适宜器具:玻璃器,白瓷盖碗、段泥敞口紫砂壶;

时序:炎热的夏季、干燥易上火的时节;

人群:脾胃虚寒者少饮、神经衰弱者慎饮。

二、黄茶

黄茶属轻微发酵茶类,黄茶以“三黄”(即干茶黄、汤色黄、叶底黄)为品质特征。其制法与绿茶基本相同,但在揉捻后或初干后有闷黄过程。

其品质特征为:黄叶黄汤。黄茶的加工:经过“鲜叶采摘→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几道工艺制作而成,按照选料老嫩程度可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黄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物质。黄茶能提神醒脑,消除疲劳,消食化滞等。

品种

黄芽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

黄小茶: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等;

黄大茶: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

代表茶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中的君山岛。君山银针风格独特,质量超群,岁产不多。君山银针属芽茶,每斤银针约2.5万个芽头。芽头肥壮紧实、芽身金黄,满坡银毫,汤色橙黄明净,香气清纯、滋味甜爽,叶底嫩黄匀亮。

用玻璃杯冲泡,初始芽尖朝上,蒂头下垂而悬浮于水面,随后缓缓降落,竖立于杯底。1956年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被誉为“金镶玉”,获得金质奖章。

配壶

黄茶外形美观、芽叶细嫩,故选用紫砂壶宜满足:

① 泥料:适宜段泥类紫砂壶;

② 壶形:壶身不宜过高,壶口较大;

③ 容量:容量不宜过大,宜在150cc至250cc之间。

冲泡方式

一般投茶量:3~4g(三四人饮);

适宜水温:90℃~95℃;

适宜器具:玻璃器、白瓷盖碗、段泥敞口紫砂壶;

时序:春夏时节适宜饮用,秋冬寒冷季节酌情饮用;

人群:老少皆宜,阳虚体寒者酌情饮用。


三、白茶

目前,白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茶类。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它是一种不揉不炒的茶叶,其工序简单,品质特征为芽叶肥壮、满披白毫,汤色浅淡。白茶分为芽茶和叶茶2大类,芽茶如银针,为单芽制成;叶茶如白牡丹、寿眉。

白茶经过“鲜叶采摘→萎凋→干燥(晒干或烘干)”的加工工艺制成。白茶的药效性能很好。有“一年是茶,三年是药,七年是宝”的说法。具有清热平气、消炎解毒、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

品种

白毫银针(包括北路银针和西路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

品级:白毫银针为单芽;白牡丹为一芽一二叶制成,呈"抱心形";贡眉为一芽二叶至一芽二、三叶,基本以叶为主,近年来多统称为“寿眉”。

代表茶

白毫银针,产于福建省福鼎市和南平市政和县。该茶芽头肥壮、遍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似银。福鼎所产茶芽茸毛厚,色白富光泽,汤色浅杏黄色,滋味清鲜爽口;政和所产,单芽偏细长,汤味醇厚,香气清爽芬芳。

配壶

白茶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选用的紫砂壶宜满足:

① 泥料:紫砂壶的原料以紫泥,段泥类为宜;

② 壶形:宜壶身高度适中、口盖大,例如“金钟壶”;

③ 容量:容量宜在250cc—350cc之间。

冲泡方式

一般投茶量:5~7g(三四人饮);

适宜水温:100℃;

适宜器具:盖碗、紫砂壶;

人群:老少皆宜;

时序:四季皆宜。

四、青茶

青茶,亦称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经过“鲜叶采摘→做青(晒青→晾青→摇青)→杀青→揉捻→干燥”几道工序制成,制作工艺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因产区不同而分为:闽南乌龙、闽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4大类。

乌龙茶的制作,首先要求原料要有一定的成熟度。一般在顶芽全部开展且形成驻芽时采摘,所以青茶的原料要比红、绿茶的原料偏老些,这是形成青茶特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著名品种有福建武夷山的武夷岩茶(如大红袍、肉桂、水仙),安溪的铁观音,潮州凤凰单丛及台湾冻顶乌龙等。

品种

闽南乌龙:安溪铁观音、黄金桂、毛蟹、本山、永春佛手、白芽奇兰;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武夷水仙、武夷肉桂等;

广东乌龙:凤凰水仙、岭头单丛、凤凰单枞;

台湾乌龙:白毫乌龙(东方美人)、冻顶乌龙、文山包种等。

配壶

乌龙茶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选用的紫砂壶宜满足:

① 泥料:朱泥、红泥、紫泥类皆宜;

② 壶形:乌龙茶适宜小壶冲泡,闽南乌龙以香气著称,适宜壶身较高、壶腹鼓之器型,留香效果好,如“龙蛋壶”;闽北乌龙以茶汤而显,宜使用壶腹宽之小壶冲泡,更能激发岩茶醇厚之韵味,如“水平壶”;

③ 容量:容量宜在100cc—220cc之间。

冲泡方式

一般投茶量:8~9g(三四人饮);

适宜水温:100℃;

适宜器具:瓷器、陶器、紫砂器皆宜;

人群:老少皆宜,茶龄较长者尤甚,阴虚火旺者慎饮;

时序:适宜秋冬寒冷季节饮用。

五、红茶

红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红茶是全发酵茶。其品质特征是红叶红汤。茶色乌润、汤色红亮。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

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中医认为,茶也分寒热,例如绿茶属苦寒,适合夏天喝,用于消暑;红茶、普洱茶偏温,较适合冬天饮用。

品种

以制法和品质上的差异而分为以下几个品种:

小种红茶(条形)如正山小种;

工夫红茶(条形)如祁红、滇红、川红、宁红等;

红碎茶(颗粒形)分为叶茶、碎茶、片茶、末茶等四种。

代表茶

祁门工夫红茶,产于安徽省祁门县,该茶外形条索紧秀匀齐,锋苗好,色泽乌黑泛灰光,俗称“宝光”;内质香气浓郁高长,似蜜糖香,有蕴藏有兰花香,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回味隽永,叶底嫩软红亮。

国外把“祁红”与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季节茶并列为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称祁门红茶这种地域性香气称为“祁门香”,誉为“王子茶”、“茶中英豪”。

配壶

红茶具有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之特征,选用的紫砂壶宜满足:

① 泥料:紫砂壶的原料尽量为红泥类、清水泥等;

② 壶形:宜使用壶身较矮之器型,高级细嫩红茶还适宜口盖较大之器型,如“仿古壶”;

③ 容量:壶容量适中,宜在220cc以上。

冲泡方式

一般投茶量:4~5g(三四人饮);

适宜水温:85~95℃;

适宜器具:瓷器、陶器、紫砂器皆宜;

时序:四季皆宜,夏季燥热火旺时酌情饮用;

人群:老少皆宜,女性人群尤甚。

六、黑茶

黑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属后发酵茶,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安徽等地。黑茶一般采用的原料较粗老,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发酵和干燥五道工序。

黑茶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份,最主要的是维生素和矿物质,另外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物质等。对主食牛、羊肉和奶酪,饮食中缺少蔬菜和水果的西北地区的居民而言,长期饮用湖南黑茶,是他们人体必需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的重要来源,有生命之茶之说。

品种

黑茶按照产区的不同和工艺上的差别,可以分为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边茶和滇桂黑茶。主要品种有湖南黑茶、湖北佬扁茶、四川边茶、广西六堡散茶等。

代表茶

普洱茶,属于黑茶,产于云南省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过去周围各地所产的茶叶运至普洱府(府制在今普洱市),故得名。普洱茶是运用优良品种云南大叶种,采摘其鲜叶,经杀青、揉捻后晒干的晒青毛茶作为原料,经过泼水堆积发酵的特殊工艺加工制成。

普洱散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滋味醇厚回甘,新茶花果香气浓郁。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因此在国外及港澳台地区有“美容茶”、“益寿茶”、“窈窕茶”之美称。以普洱茶为原料,蒸压加工成的紧压茶有:普洱沱茶、七子饼圆茶、普洱茶砖等。

配壶

黑茶汤色深、耐冲泡、味醇厚,故选用的紫砂壶宜满足:

① 泥料:适宜紫泥类颜色较深的紫砂壶,养出效果佳;

② 壶形:圆器、方器皆可;

③ 容量:适宜在190cc-380cc左右。

冲泡方式

一般投茶量:8~10g(三四人饮);

适宜水温:100℃;

适宜器具:瓷器、陶器、紫砂器皆宜;

人群:茶性温和,老少皆宜;

时序:四季皆宜,夏季燥热火旺时酌情饮用。



你也许会喜欢

夏天最浪漫的事 | 陪你的茶 | 适合你的茶

公道杯 | 布置茶席 | 挑选茶席 | 不难的茶席

网上买茶 | 家有茶室 | 寻一间茶室 | 冷泡茶


编辑 | 泡泡君

插图 | 素材来源网络

找到约774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