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二十年的茶叶能喝嘛

找到约99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老山猫的茶叶江湖——茶农那些事

今天说点什么呢。我们说说茶农的那些事儿吧。

在我们的印象里,我们总觉得农民是一个淳朴的群体,朴实善良是他们的标签。但是时代在变化,茶农也在变化,在经济的影响下,他们似乎已经没有那么淳朴善良了。

今年我去云南某个知名茶山里,正在收茶的时候,路上碰到一家人在茶树上采茶,一看,都是大树,就问;“你们在这里采了几棵树了?” 回答说;“我们才上来,就采了这棵树,还没下来呢。”我一看,这树不错,茶不错,抬头跟他们说;“你们接着采,不要下来哈。我先去转一圈回来收你们的茶。”接着同他们把茶青价格说好,就到别处看茶青去了。

等我回来的时候,他们果然都还在树上。我们把塑料布铺在地上,让他们把背篓里的茶倒出来看看。倒出来看,看到采摘的标准还不错,就安排称重,我们按照预订的价格把钱付了走人

到了粗制所,在制作的时候就发现问题了。原来这几个家伙在采摘的时候,把好的嫩枝嫩叶放在了背篓底部,把一些乱采的粗枝大杆放在面上,往外一倒的时候,嫩叶就在上面,把那些粗杆遮住了,完全没办法进行后面的操作,导致我们损失了不少钱。

现在的茶农已不再是原先印象中的淳朴,现在的他们有着中国式农民的狡黠。工作人员都很气愤,说要不要去找他们算账,我想了一下,还是算了。为什么呢,其实这东西,就叫报应。为什么叫报应呢,十多二十年前,当茶叶不值钱的时候,收茶的人还不是天天在算计这些茶农,茶农背着茶下山来卖,他们就是不收,等到太阳快下山了,茶农没钱吃饭了才低价的跟他们收这些茶。那时候茶农非常的穷。我们所知道的名山名寨一样的穷。

我当年知道班章村的一个茶农,他当时就是他母亲坐在床上把他生下来的,因为当时没有钱去县里,甚至镇里找人接生。十五块钱的医药费都拿不出来的情况下把他生下来的。是这些年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倾斜让茶农先富起来,而且也是当初他们顶着政策的压力把这些古树,老树保护了下来,当然,基本原因还是因为他们自己懒,不愿意执行政府的要求。但正是因为他们把这些树保护了下来,所以现在是老天赏他们这碗饭吃,让他们发家致富,我们无话可说。但是在经济浪潮下他们卖茶的不成型,也是让我们这些做茶行业的人很头痛。

茶农那些事

我曾经在家乡贵州也承包了一片茶山,包山种茶。在我们贵州有样东西是特别的缺乏,就是劳动力。劳动力大量的流失,每到产茶季的时候,采茶工非常难招,而且价格很贵。于是整个寨子的农民有组织有计划的利用这点来和包山者周旋熬价。

在刚过完年,初一到十五之间,村长就会给我打电话了:“老板啊,你看马上就要采茶了,你是不是能下来请大家吃顿饭,我们商量下采茶工的问题,也和大家联络一下感情。”这个时候我就只能问;“一头猪好多钱?买一头,杀了请全寨子的人来吃。“村长还很贴心的跟我说:”也不要在别的地方去搞了,就买头猪到我家来做,请全寨子的人到我家来吃。这样又热闹,我还能帮你说点话。“”好,村长你安排。“到那天我去寨子里,一看,来的人多,一头猪不够,好好好,再杀一头。大家吃得很欢快,纷纷表态”老板,今年采茶没问题,我们支持你。“当天讲好来一百个人上山采茶。

结果到第二天开园,到茶山上一看,零零星星只有几个人。这个时候你就着急了,春茶不等人啊,过一天这个品质就不一样了。赶紧打电话给村长”村长,你搞什么鬼,不是说好今天上山嘛?“”老板,不好意思,隔壁王老板请客,全寨子的人都去了。明天,明天一定来。“第二天一看,怎么还是没有什么人,村长又说了:”你不知道,张老板又请客,我们全寨子的人都去张老板那吃饭去了。明天一定去,保证不耽误你的事。“第二天又看,来了五个人,又打电话给村长,”村长,今天又是什么事情。“”你不晓得,王老板涨了一块钱采青费,你看这个事情。。。“ ”不要说了,我给你涨两块。“是每斤涨价啊,这个不是小数啊。

 

第二天好容易来了几十个人,我这头还没松口气,第三天又没人了,你问他怎么又没人了,村长说:“老板不好意思,张老板又给我们提了十块钱的价,大家都跑到张老板那里去了。”“。。。不要讲了,我涨十五块。”就这样熬你,这样的结果就是成本越来越高。这个都还算是我们可以忍受的事情,还有些事是我们更无法忍受的。比如说江浙一带的茶商过来收茶,看到我们这片茶山,跟茶农说:“你这茶叶种得不错啊,把你这茶叶卖给我吧。”“不行不行,这是某某老板包了的茶山。茶叶都是他的,我们不能卖,自己卖了不行。”这些江浙茶商就会教茶农“你傻啊,他又不是天天守着。你采一点给我们,他又不知道。他出多少价嘛?我们翻倍给。你悄悄采点给我们。”而实际上,这个时候是我们让茶树进行休整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再去采就会影响下一轮的采摘,茶叶的品质就会大大的受到影响。

就这样坚持包了两三年后,我们终于决定放弃了,承包费也不要了,茶山也不要了,你们爱给谁给谁,我们不要了。而像我这样的茶叶生产者,是绝不在少数,我身边的同行几乎都被这样坑过,以致于现在大家为什么不愿意去包茶山,而更多的是愿意去和茶农合作或者是直接购买茶青的方式。我们劳不起这个神也耽误不起这个时间。

今天有个老哥子也在和我聊,他一直都在喝某某名茶,他发现在生产工艺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茶叶的品质越来越低,他很疑惑,问我为什么会这样。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现在的茶农,他基本上不用生产,特别是在这样比较有名的核心产区,他已经不用生产茶了,只需直接卖茶青就够了。茶青从几十块钱一斤已经炒到了两三百块钱一斤,他根本不需要去生产。两三百块钱的茶青是个什么概念,也就是我们做一斤雪芽或者做一斤毛尖下来,茶青成本就要在一千以上。所以如果他炒茶技术不过关,他的茶还不一定能卖到这么高的价,他直接卖茶青就已经超过这个价钱了。对于他来说,茶叶嘛,就是采嘛,茶叶多卖一斤就多出两三百钱,对他来说就是个人工问题。所以问题很简单,茶叶不够,我多施肥呀,在你看不到的时候我多洒两包尿素下去。反正只要你看起来像那个样子就行了,你也不会随时都来检查。而洒尿素算好的,在一些茶区,茶农还大量使用催芽素等植物激素去让茶树发更多的芽,生产得更快。叶面肥,催芽素不停的喷洒使用,比例越用越高,浓度越用越大。为什么,就是单纯从市场角度来讲,完全的逐利已经影响到了茶农的价格判断,他们已经不再考虑品质,茶青你只要看着过得去就行,因为茶叶不是他们卖的。

这对于我们来说,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什么恶性循环呢,就是好茶越来越少,越来越难得,在越难得的情况下,我们就只能用更高的价格更高的代价去寻觅一个好茶,于是茶青的价格不断的上涨,茶青上涨的结果就使茶农在他的利益考量上让茶青产量更大,于是就更加利用各种手段增加产量,茶青产量是上去了,茶青品质反而下来了。于是在精品茶,名优茶上形成了一个死循环,这是需要很长时间去诱导的。为什么呢,所有人都忘了,精品茶也好,名估茶也好,高端茶也好,它一定是需要成本去支撑的,它一定是一个小众的东西,它一定不是可以大量生产的东西。我们现在对这些茶叶追求规模,追求产量,这是个不可能的事情。这只能是商品茶的情况下,而精品茶,好茶,它一定是不可能形成大规模产量的。从茶园管理的角度上讲,精品茶和名优茶也不具备大规模生产的条件,因为你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太过巨大。大规模的生产并不可能降低成本,反而会把成本拉高。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在做茶的时候,要考虑到所针对的客户是个什么样的群体,如果走的就是大众商品茶,这个是必须有产量的,没有产量就没有价格优势。而做高端茶,精品茶,就不要去追求产量了,而是在品质上多下功夫。但是从品质上下功夫一定是从根源上来着手的,最关键的就是茶园管理。而在这过程中,我们是需要对茶农进行教育和引导的,你不能不让茶农挣钱,而是要让他知道科学的管理,按照标准去做,依然能挣钱,而且还可以挣更多的钱,他们才愿意这么去做。而我在与自己合作的茶农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把绝大部分的利润让给他们,让他们富起来,他们现在比我富,又买房子又买地的,一个个像土财主一样。这个没关系,关键他们愿意听我的话,愿意按我的要求管理茶园。你千万不要想茶农会在价格上让步,这个是绝对不会的,你可以在他家可以白吃白喝白住很长时间,但是在买茶这个事情上,他是一分钱不会让你的。

对于他来说这是两个概念。这就是中国农民的纯朴和狡黠的一种形式。

在这个事情上,我还更愿意接受这样的方式,价格清晰,价格贵就贵点,但同时我们又保持了友谊和交往。其实在工作和生活上,他们比我们分得清楚。

而且我也不太相信,做为茶叶爱好者的你们跑到茶山上去能买到便宜的茶。茶农在茶山上生产茶叶,拿到城里卖,可以卖更高的价,我为什么要以低价卖给你。但是为什么你去买茶会有价格差距呢,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在茶山上买到了价格比市场低的好茶呢。其实任何一个生产厂都有一个等级划分的,但是你到了那个场景,看到了美丽的田园风光,看到了茶业实际生产情况,你首先心理上就受到了环境的左右,在这个时候随便拿点好茶给你喝你都会觉得这茶太好喝了。问多少钱一斤,回答八百块钱斤,就在旁边那个袋子里。但是很可能茶青品质就是不一样的,很可能品种就是不一样的。茶农让你喝的是本地台茶种的,卖你八百一斤的很可能是推广种。这完全是两个价格,差距很大。甚至给你尝的是独芽的,实际卖你的是一芽一叶,从干茶上你一样的分不出来,你觉得你占了便宜,实际茶农一点不亏。

原来某个单位从来不在我店里买茶,都是等春茶季直接跑到我茶山加工所来拿茶,每次都说一定要最好的那款茶,我也每次拍胸脯说没问题。但是他给的价格低啊,价格低我怎么办呢,我只能给他那个价格的。高端茶我都放在里间,每次他来我都让他看外间的茶。你要知道,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做亏本的生意,我本来批发价一千五一斤的,我凭什么八百块卖给你,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当然,也有朋友跑到茶山上来跟我买这样茶那样茶的,要求一个低价的时候,我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只能说送你二两茶,我不收你钱了。我开不了这个口,我开口说多少多少钱,你会觉得我骗你。包括我到其他茶山上去的时候,我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也会期待一个低价格,但是你要知道茶的价格算得出来的,茶青什么价,生产花了多少,一算就知道了,你报不出一个很低的价格。

茶叶的损耗本来就大。我每年生产下来损耗在9%,甚至12%,那这些损耗一样也要算进成本。当然现在茶农也狡猾了,和城里的茶商合作一个套路,忽悠人上山去旅游,吃农家饭,顺便买点茶,一个人花了几百上千的旅游费后还买了不少茶。而这些茶的好坏,你根本没有办法进行验证,因为大部分消费者要的是一个气氛,一个感觉,他不具备区分品种和等级的专业知识,没有能力去判断茶叶值不值这个价。我在这里并不是说消费怎么样怎么样,而是想说大家都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做茶是做良心,该做的不该做的心里要有个数。而我在这里也劝消费者,你到茶山上去看看,真正在产茶区采茶的大量是弱劳动力,强劳动力都出去打工的打工,进城的进城,农村空心化是非常严重。穿着漂亮衣衫的采茶女那是风光“骗”。

在我的茶园里甚至有九十多岁的老妈妈,走路都颤颤巍巍的,她们一天下来也就是一斤或两斤不到的茶青,我是没办法开口和她们讲这个价格的,你要是能开口你就去讲。我们每次做手工茶,一个星期之内七八个人不喝眠不休,白天晚上的轮流做茶,白天上茶山,晚上做茶,一个星期能休息一次,下个星期又开始。就这样做完整个春季。吃饭都成问题,因为劳动力太过缺乏,所以要把每个劳动力都留在车间里,就这样的情况下,你让我去压低他们的工钱,我真的做不到。所以我希望消费者能珍惜你遇到的每一泡好茶,因为真的很不容易,很不容易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老洪说茶第14期,跟着老洪上茶山之薄荷塘的余味

  以下文章来源于老洪有话,作者洪耿洲

  (老洪有话第14期)

  ▼

  老洪有话

  视频说明
  
  “薄荷塘的余味,薄荷塘的量其实很少,像这种东西每年的产量非常少,那个地方就叫薄荷塘嘛。”

  “那个地方最早叫茶果地?”
  “它其实是老曼撒,就是当年所讲的易武镇,就是这些年才出来的。以前咱们国家的茶是按照级别来分的,不分大树小树,2000年以后才分的大树小树,以前像咱们这样来买茶是犯法的和买烟叶一样的,你能买我的烟叶吗?”
  “不能,是国家控制的,茶叶以前也是这样的,这个茶是一号树,只能主人送人喝的,不能对外分享的。”

  “一号树就是最好的那颗树了吗?”
  “最大的那棵,也就是茶王,总共才有49棵。高枝杆,高度在十米左右,是森林里面的茶,你现在喝到的整个空腔里面没有杂质,就是因为它来自于森林。”
  “没有人类的干扰,什么是人类的干扰,不是我们脚走过去影响了它,不是。你的生活中肯定会有洗发水、洗洁精、各种油啊、油污啊。”

  “一感染土壤就变了所以需要零污染,才会有好东西,我记得我在,六年前讲过一句话,千万不要以为你上山就能找到便宜的茶。拿心、拿钱、拿时间,你就可以拿到好茶,还有一点要专业。”
  “妖茶这个地方,大树小树都会分开的,刚开始(茶农)认为我不是行家,我问他整个地块有没有上农药?他说没有,我说有多少年没有打农药,他回了我一句,十多年没有打农药。他还算老实,农药三十年对身体没有伤害,但是一百年土地才会干净。”
  “老爸,茶!”

  “你还真和薄荷塘干上了!不傻啊,儿子,慢点喝啊!”
  “就是现在不喝了,口腔都是很润的,找一些你认为高端的茶,你用这个标准去喝,我可以告诉你,没法喝。就只有真的像我们这种发烧友,不是说上山之前就能找到这样的茶,那是一个团队加我。”
  “十几年、二十年的一个累积才可以找到的。我爱茶,我可以做出我想要的。我是有口腔溃疡比较严重的,我是热性体质,然后胃寒的,很多人说喝了生茶胃会不舒服。”
  “其实不是生茶的问题,像我们这种玩茶的,是玩精品。玩自己喝的,像这样的茶,新茶喝的一样的舒服。人们总会记住普洱茶、生茶、新茶,没有办法喝。”
  “不是新茶不能喝是那个茶不干净,这是第一第二个原因是,它真的生长环境不好,就是密集的种植。简单来说,就把人赶在一个小屋子,放五十个人你说你能心情好吗?所以我们追求的是什么?”
  用一颗敬畏之心

  在森林里面行走

  ————/END/————

小喜年:当砂器遇见普洱茶,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神奇火花?


砂器遇见普洱茶,那不就是父子相见吗?(正所谓“器为茶之父”嘛)
那么它们在深圳是如何相见的呢?
砂器与普洱正在“碰撞”

今年10月31号-11月1号,在深圳市梧桐山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荥窑砂器2020新作展暨中国百茶宴特别版普洱茶专场茶会。
“中国百茶宴”条幅

茶会现场实拍

10月31号那天,出席茶会的贵宾主要有云南思茅地区茶叶学会理事长何老师、深圳罗湖普洱茶文化协会萧会长、深圳罗湖普洱茶文化协会副会长黎老师、四川雅安荥窑主人叶老师、栖凤堂项堂主、小喜年掌柜等,以及十多位专业茶艺师和三十位与会嘉宾。
茶会主要贵宾合影

茶艺师与叶老师合影

茶会现场实拍

当天,小喜年团队到深圳梧桐山栖凤堂参加了这一次茶会。
小喜年团队在和叶老师交谈

那天上午,进行了会场布置以及一些流程准备。
下午两点,茶会准时开始,叶老师作为主持人,先介绍了现场贵宾和本次茶会的主要流程,接着给大家介绍了他做的荥窑砂器,也就是本次茶会泡茶的茶器。
中间拿话筒者为叶长青老师

荥窑砂器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荥经砂器的代表性品牌和领导性品牌,产自四川雅安荥经县,使用传统的手工工艺制作,现在被越来越多人喜欢。
荥窑砂器

陶杯特写

这一套砂器的烧造温度高达1300度,是全世界温度最高的陶。单是茶杯就大小形状各异,每一个都不可复制、独一无二。
砂器相关茶具

砂器在窑变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蓝银色或是红色的斑,茶汤倒在杯里,会有一种星空的感觉。这款砂器能够隔热保温,它的主要特点是能改善水质,吸附掉茶中的一些杂味,降低茶的涩味。
荥窑砂器

茶会中品的第一款茶为2014年的景迈生茶,这是何仕华老师亲手制作的一款普洱。这款茶口感丰富,回甘明显,是难得的景迈普洱茶。
茶艺师在泡茶

茶会中品的第二款茶为2017年的景迈熟茶,也是何仕华老师所做。它的口感醇厚,茶汤稠滑,有轻微的粟米香,在口中很快化开,前几泡甜度较高,后几泡口腔中能感觉到有回甘。
茶艺师在泡茶

何仕华老师已经快八十岁,仍然健康活力,这得益于他每天都喝茶,得益于他对待茶、对待生活的年轻心态。
照片中间为何仕华老师

何仕华老师在茶山上

我们品到的第三款茶是用太湖大盖碗泡的1998年的易武张毅顺时兴,这款张毅老师制作的生茶,经过二十多年时间的洗礼,木质香较为突出,口感稠滑,喝下去以后,喉咙处有明显的清凉感。
图为太湖大盖碗,图片来源于“荥窑美学生活”

由于砂器的吸附性较强以及现场水温等原因,茶的涩味降低,香气变淡,茶味较弱。
叶老师还是一个喜欢做美食的吃货,茶会结束后,他还亲自做了红烧肉给大家品尝。
晚宴现场实拍

百茶宴这一天,叶老师带大家喝带大家吃,充满了生活的活力。
欢迎关注小喜年,有空一起喝茶~

找到约89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