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大益茶历史

找到约1,768条结果 (用时 0.028 秒)

当我们回顾大益的历史,是期望遇见什么?

先简单回顾下两个系列:

前后耗时58天,通过《大益茶史》与《大益生肖史》两个系列,一路走马观花,算是简单的回顾了大益的80年,好吧,算上范老的生平,其实已经100多年了。

共发布18篇内容,总字数77817个字,对于大部分同行而言,篇幅可以拉满一年的内容。

平均每篇字数4323字,上一次如此忘我的创作……可以追溯到12年前在起点网写小说的时候,当然,最后烂尾了,就不公布名字了。期间对素材的搜集与整合,以及每次发布之后的对结果的期待,都是创作过程中的乐趣。

今日头条方面,阅读量最高的文章是《大益茶史》第三集,37222次。最低的文章是是《大益生肖史》的龙饼,仅仅收获了79次阅读。

阅读数如茶市,大起大落,总是充满惊喜。

新增关注的朋友3122名,取消关注的朋友17位,目前用户总数在3695,算是一个不难看的数据。

关于收益部分,平台补贴加用户打赏共计587.07元,

创作过程中,换掉了一份工作。

儿子度过了一周岁的生日,长高了几公分,体重涨了两斤,

我自己也顺便度过了30岁的生日,次奥!

以上,算是个人的创作历程回顾。

无论是茶史,还是生肖史,它们的关键词都是「历史」,如今系列已经完结,脑海中不免再一次出现创作前自己给自己抛出的问题,“当我们回顾一段历史的时候,是期望遇见什么?

是成为大益的粉丝无脑跪舔?还是与大益的喷子肆意吐槽?

作为一个迎风飘扬的墙头草,我认为都不是,

人们可能会忘记,07年除了普洱崩盘,还有马帮进京与天价普洱的故事。

人们可能会忘记,卢云卢厂长曾经手绘了大益1.0版本的logo,时至今日,也只是稍作修改,并未有过多调整。

人们可能会忘记,范老年纪轻轻便父母双亡,至此开启了自己的巨星生涯。

但历史不会,它将这一段段尘封的记忆记录了下来,等待着人们去发掘。

好巧不巧,茶不多先生带着挖墙脚的锄头,在当下这个时间段,撬开开了这一段岁月。

但是茶不多先生我想做的,不仅仅是将历史一一挖出来展示,而是为历史赋予一层感情色彩。人,因为有情感而区别于牲口,历史,因为有感情,而更容易被普罗大众去揣摩,开坑历史的系列的初衷,也是源自我对文化的思考。所谓的文化,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奢侈品,文化应该是市侩的,坊间的,充满生活烟火气的。为历史披上情感的外衣,也就成了文化的一部分,带着情感的色彩去回顾每一段历史,才能更加透彻的理解其中的风雨岁月与高光时刻,那些莫名其妙的骚操作,也会变得更容易被理解,从而总结出一套规律。不局限于做茶,而是更好的作为一名茶人。

市场诸多老板与后浪,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与大益结缘,最终,随着持续的成长,但凡能够坚持下来的朋友,他们会完成从茶商到茶人的转变。做茶,本是一件很佛性的事,是一个从「看山是山」到「看山还是山」的过度。这种转变的过程会基于个人的收益,年龄,阅历的不同而各有长短,但我相信唯有文化,能够凌驾一切,成为促成这场转变的催化剂。

躬耕于茶圈,并且通过茶,认识了大益这个品牌,这个近百年的企业,本身就是一眼故事的源泉。我坚信,大益的成功,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口感,版面,转化,用料等表面,而应该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让茶回归茶,满载故事,而非利欲。

就目前的成果来看,喜忧参半。坏消息是,茶不多先生认定的方向,并没有完成的多好。但好消息是,目前这么做的人不多。

你要说通过我的文章帮助你炒茶大赚了一笔,那肯定是忽悠人的,我始终坚信,我本人是没有义务去教别人怎么赚钱的,当然,也是没能力,如果有能力的话,基本等于我想从你身上赚钱。市场有先例,这里就不点明了。

但你说因为我的内容而让你和你的客户朋友多了一笔谈资,成功的将谈判推迟了半个小时,你选择这样来欺骗我的话,我是很高兴的。

茶史的完结,不等于大益的完结,希望自己在二十年后,还有机会与精力续上大益茶史的第七集,第八集。也算是献礼大益百年茶企的一份小心意。

年后,大益即将迎来新一年的操作与布局,好戏很多,应接不暇。可能是「护犊情深」,也可能是2101的7542,憋了许久的「峰座」与「南海壹号」等产品相信也摩拳擦掌,蓄势待发。那些即将跨界的签约,也许已经暗度陈仓,紧密的布局之中。21年的快消品市场,也将成为大益必争之地。又将有一群人,飞上枝头变凤凰,也会有一群人,迎来一场各自的低谷,市场将会有更多的00后作为新鲜的血液,带来诸多见所未见的玩法与操作,也将有一群60后,逐步退出金融博弈的战争之中,能够在未来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是你我的荣幸。

· 关于大益,也关于我自己

我将无限怀念过去的2020,也会以同样的热情期待即将到来的2021。

最后,再出个广而告之,

如果您也想如同本系列的风格去还原您的品牌或者企业,欢迎联系本人。

最后的最后,茶不多先生提前祝各位新传快乐,

愿你每一笔投资都能有所回报,

愿你每一次低谷都能厚积薄发,

愿你能陪伴我持续成长,青山绿水,我们江湖再见。

【大益茶史03】后邹炳良时期,晚节不保的卢厂长与知性茶后阮殿蓉

大家好,我是茶不多先生,

一个每天都幻想用八八青泡脚的硬核男人。

友情提示:

本文篇幅近5000+字,宜为睡前读物或者私人时间读物

书接上回,咱们接着来啊!

1996年,邹炳良卸任厂长之前,为勐海茶厂指导的最后一项工作,便是成立了“勐海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茶厂)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独立核算的经营管理模式,这是勐海茶厂历史上的首次改制。

1996年,57岁邹炳良老先生决定退休,卢云成为被选举为继任厂长。卢云是大益历史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不同于其他领导人,每当我们提起范和钧、唐庆阳、邹炳良这些人,都是牛逼,我次奥,厉害,得劲儿!光辉事迹不胜枚举,无一不是业界泰斗。但是卢云接手了勐海茶厂之后,凭借自己的骚操作让自身的口碑毁誉参半。卢厂长的存在,让人们看到大益并非一帆风顺,也有犯错的时候。毫不夸张的说,勐海茶厂,因为卢云而更具传奇色彩。

1957年,邹炳良18岁进厂的那年,我们的卢厂长出生在云南省的建水县,1974年高中毕业,成为一名下乡知青。显然,卢云是不安心在乡下呆着的。1978年,成为文革后第一批考入云南农业大学的学生,主修茶学专业。直到1982年,卢云本科毕业,顶着高材生的光环,主动要求分配到勐海茶厂工作,由此可见,卢云对茶,是发自肺腑的喜爱。

短短两年时间,卢云凭借自身的学霸特质,先后担任茶厂技术员、质检科长、工程师等工作,并于1984年被安排在主管质量、生产、设备的副厂长职位。当时的卢云,不过27岁,金灿灿的履历让卢云意气风发,成为人们眼中的人生赢家,更有不少少女喊出“嫁人就要嫁卢云”。“卢云我要给你生猴子”的豪言壮语。

前文提到邹炳良先生创立了大益品牌,但是最终手绘商标的图案的却是我们这位继任厂长,因此,大益的商标,经历了两位厂长的共同创造,更像是一个接力棒,邹炳良卸任前,必然会叫卢云来到自己的办公室,进行一场王朝更迭的会谈。57岁的邹炳良看着39岁的卢云,眼中都是自己曾经的样子,看着自己一手栽培的少年逐渐成长,必然疼爱有加,邹老对卢云,充满了无限期待。

办公桌前,两盏对立的茶杯,一壶邹老亲手调配的熟茶

邹:小卢啊,进厂多少年了?

卢:自1982年,今年已经是14年了

邹:很快啊!一转眼,当初的小伙子已经有点秃了,这么多年,你辛苦了。

卢:承蒙厂长厚爱,一切都是源自自己对茶叶的热爱,辛不辛苦的什么的,不存在的。

邹:正是看中你对茶叶的喜爱,我们才愿意一手栽培你,我们相信,只有真正喜欢茶的人,才能带领勐海茶厂发光发热,才会让勐海茶厂,诞生出更多的可能。我接手茶厂的时候,已经45岁了,大家都说我还年轻,你今年还不到40吧,你比我当时可年轻多了,茶厂的未来就交给你了,带着茶厂好好干!不要辜负我们一帮大哥的信任。记住,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卢:厂长放心,定不负所托!小卢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谈话结束,邹老在卢云坚定的眼神中,看到了自己欣然的微笑。

邹老留下的家底还是比较殷实的,而且1996年的时候,得益于茶厂股份改制,政企分开,厂子的活力提高,员工们安居乐业,本可算作邹老留给卢云的第一个锦囊。只要好好做茶,即使任期没有创下丰功伟绩,但作为厂长,后半生的衣食无忧,基本没悬念,晚年请人写个自传什么的,也算留名青史了。

但是,卢云显然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身怀满腔热血,充满了远大抱负与追求。深知“人生短短急个球,啊不追不罢休”的真理,上任不久之后,便将注意力放到了其他行业,先后开拓了啤酒、玩具两个八竿子打不着边的行业。彼时的中国,受“南韩财团”的影响,逐步迈入企业多元化,毕竟隔壁的韩国“三星”就是一个多元化的集大成者,横跨政商,无限风光。但是卢云没有想到的是,虽然三星的年纪仅仅比勐海茶厂略涨2岁,但是三星的多元化是基于本国情摸索总结出来的企业管理经验与韩国市场更高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之下,短短“五十余年”的勐海茶厂还是太过年轻了,无论是管理能力,还是国内的竞技发展水平,甚至是浩瀚的国土面积,都难以支撑勐海茶厂的多元化建设。

· 可望不可即的三星商会

多元化的后果是严重的,勐海茶厂啤酒玩具业务不景气,大量的投入无法收回,企业连年亏损,走向了破产的边缘,1998年,上面实在看不下去了,短短两年的时间,卢云下马就情理之中了。

当然,卢云并没有忘记勐海茶厂的本质任务——做茶,7262便是卢云任期的得意之作,尽管坊间有人认为邹炳良时期7262就已经诞生,但是大规模生产和推广都是卢云的指令,7262于1996年试生产,1997年小批量生产,1998年底勐海茶厂的高等级毛料库存盘点(五级以上)一个158吨,这就为7262的定型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把高等级熟饼7262推向市场后,它作为常规熟饼当中的高端产品受到了茶商和消费者的普遍接受和好评。因此,在遍地都是普洱之父的茶圈,将卢云称为7262之父,没毛病。

随着卢云卸任,勐海茶厂踩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是我们在这里按下暂停键,继续同步卢云的故事,毕竟卢厂长后面的故事更让人唏嘘。

卢云卸任之后的两年,依旧担任着勐海茶厂党委书记兼副厂长的工作。后来,他主动要求调离勐海茶厂,到云南省外贸厅的一个下属公司工作。即使不在勐海就职,卢云对勐海也具有非凡的感情,面对07年普洱大跌,卢云也面对媒体站队大益:“‘大益’的品质是没有问题的,当茶价涨到某个高位,没有人再以更高价格购买时,价格回调就在所难免,这也是市场的一种理性回归。然而,这样一种正常的价格回落现象,却被部分媒体频频加以“崩盘”、“缩水”等词。在卢云看来,这背后必然有一只看不见的利益“黑手”。

作为后人,一边感叹卢云的高瞻远瞩,一边感叹市场的宿命,总是在轮回。

同样是2007年,卢云与陈晓玲,雷兴勇一同创办起了上乐茶叶,因为是借资注册,账上的1000万元在注册之后便被转走,为了尽快回笼资金,三名合伙人以“非法集资”的形式,一边以高提成招募业务员,一边由业务员向社会大肆进行虚假宣传,谎称上乐公司实力雄厚,并极力宣扬卢云作为上乐公司董事长,在茶叶界有着极高的名声,他能够保障上乐公司所生产的普洱茶品质好,有较大的收藏价值和经济效益。最可怕的是承诺除了收回投入的本金外,还可获得按合同约定的7%至51%不等的高额利润回报。但那一年,普洱崩盘了在2007年4月至2008年1月九个月时间,上乐茶叶与406人签订了茶叶购销合同637份,共骗取集资款1080万元,并将集资款挥霍,直至东窗事发,卢云与陈晓玲玩起了人间蒸发,留下一堆烂摊子给雷兴勇,这也让雷兴勇挨了不少的皮肉之苦。

· 网传卢云照片,未考证

2010年,陈晓玲与卢云被捕归案,三名曾经的合伙人再度见面,雷兴勇因背黑锅,与二人已是水火不容,三人在法院互相推卸责任。严重拖延了庭审时间,最终,一审结果认为,三人虚报注册资本罪、诈骗罪成立,两罪并罚,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2年。三人不服上诉,二审的结果认为,三人罪名没有问题,涉及卢、陈二人态度恶劣,被加刑到16年,雷兴勇则维持原判。

· 三人庭审照片

这个时候的卢云,已经53岁了,16年的牢狱之灾,意味着即使熬到出狱,也将近古稀的老叟。16年,对于社会而言,可以让科技飞速发展,对于大益而言,可以熬过8名卢云这样的厂长,对于卢云本人而言,可能就是一场无期徒刑,这一生的终点,很难再走出这厚重的铁窗了。服刑期间的卢云,真的不急了,时常伏在铁窗一侧,望向远处的天空,回顾自己的一生,从前那个年少有为的少年,人人向往的人生赢家,曾经被邹老寄予无限厚望的自己,虽然在大益的方向领导上出现了偏差,但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晚节不保。生涯的自传是没有机会了,直到2020年末,才会有个叫做Mr茶不多的人,重新回顾他大起大落的一生。这一切是因为贪婪吗?欲望吗?卢云将用剩下的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其实,答案已经不重要了。2014年,服刑仅4年卢云因病去世,享年57岁。

彼时,海湾茶业的空旷总经理办公室,邹炳良是否会泡上一壶卢厂长的经典作——7262,再次将两盏茶杯对立而放,想到14年前的那一场会谈,想到那个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年轻人,邹老必然少不了一声叹息。

· 暮年邹炳良

现阶段的材料,大部分都会隐去卢云卸任之后的故事,但我选择保留,陈述事实,没有人是一帆风顺,也没有谁一辈子都正确,功过无常,才是人生,这样的卢云,难免被打上晚节不保的标签,但是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人最真实的一面,也希望卢云的一生,能起到更多警世的作用。

以上,卢云的故事告一段落,让我们回到茶厂这边,1998年,茶厂已经来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但凡一个稍微懂茶的人,都不会乐意接手这块烫手的山芋。谁都不能保证自己力挽狂澜。西双版纳自治州脑洞大开,大腿一拍,决定另辟蹊径,既然懂茶的不愿意接手,那我们找个不懂茶的来!

于是,政府的一纸批文,寄到了「中外合资云南振思铁合金厂」党支部书记处,收信人叫阮殿蓉,一名回族女性,毕业于云南政法专科学校法律系和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研究生班,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在读EMBA学生。于婚后辞去了“律政俏佳人”的工作,随丈夫安家勐海,享受着相夫教子的乐趣,过着精致的小女人的生活。

· 阮殿蓉

然而随着委任状的认命,阮殿蓉不得不接过勐海茶厂这个烫手的山芋,这个时候的阮殿蓉,不过30岁,虽然出身茶叶世家,但是家里并没有强制她学茶,所以,阮殿蓉是一名标准的茶叶小白 ,连红茶绿茶都分不清。置身于勐海茶厂数百名员工之中,年龄小于阮殿蓉的,不过了了10人。大家不妨联想下周遭30岁的女性,大多然后将她们联系成茅台厂长,这必然是一件很不靠谱的事情,不难想象,当时有多少人等着看阮殿蓉的笑话。

阮殿蓉上任之后,一边恶补专业知识,一边提出了三个理念:

重建勐海茶厂的企业文化、

重塑勐海茶厂的企业形象、

重铸勐海茶厂的企业精神。

“初到勐海茶厂时,整个茶厂的生产规模为7500吨,实际产量为3000吨左右,以滇红、滇绿为主,当时的普洱茶产量只有600吨到800吨,只占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阮殿蓉面对的现实是,全厂账面上只有8000元,欠茶农的茶款达1590多万元,乡村的收购单基本都是白条。无奈,阮殿蓉带领三个人,利用12天的时间,跑遍了勐海茶厂的东北、西北、华南市场。这一跑让她发现了勐海茶厂的怪现象:“红茶及绿茶每生产1公斤要亏损1到2元,产量却很大,普洱茶略有盈利,却生产得少,出现供不应求。”

经过一番考察,阮殿蓉立即停止生产滞销的红茶、绿茶,并将红茶、绿茶车间改造成普洱茶车间,为此后勐海茶厂扭亏为盈打下了坚实基础。

1999年,恰逢云南99世博会,阮殿蓉董事长当时担任国有勐海茶厂企业法人,为响应政府号召,提高食品生产质量,阮总向国家相关单位提交了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申请。随后在抽检勐海茶厂布朗山基地原料时,发现地上有使用过的农残包装物,德国认证专家因此一票否决了勐海茶厂有机茶认证申请。阮殿蓉报以专家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同时,决定与当地乡政府进行对接,用班章基地去申请有机茶许可认证。检测资料收集完成后,班章基地通过了所有检测环节,拿到了有机茶认证。于是,“大白菜”成为了班章有机的标志。众所周知,有机认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食品质量管理体系最高的认证,适用于所有食品,而国有勐海茶厂是茶界里第一个取得有机茶认证标志的企业。

在阮殿蓉看来,勐海茶厂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制茶企业,生产了不少号称“茶中之茶”的普洱茶精品。也就是说,茶厂本身并不缺乏一流技术人才。于是,为了能将一些传统制茶工艺传承下来,阮殿蓉返聘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离退休制茶师傅传经送宝,并请云南农业大学的老师和台湾著名普洱茶文化专家邓时海教授授课。此外,阮殿蓉不仅组织人撰写以勐海茶厂为主线的第一本云南普洱茶专著《普洱茶记》,而且在云南电视台做了专题宣传片《普洱茶香勐海之上》,从文化上大大提高了勐海茶厂的知名度。终于在2001年,勐海茶厂在她手中扭亏为盈,并在当年实现了10年以来最好的业绩。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002年1月,仅仅4年之后,阮殿蓉急流勇退,断然辞去了勐海茶厂厂长一职,离开勐海茶厂。阮殿蓉来到昆明,“照我的想法,在昆明我可以更加从容地去挑选一项工作,宁静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可是,在从事了一段时间的法律诉讼工作后,阮殿蓉也难以割舍对普洱茶的追求,对邹炳良老先生退休后的寂寞感同身受,因此,本着对普洱茶行业发展前景的看好,阮殿蓉在那年的6月,在昆明创办了云南六大茶山有限公司。

离开勐海18年后的今天,阮女士依旧活跃在公众面前,从她偶尔更新的微博可以看出,阮女士使用着一机难求的华为MATE RS保时捷限量款,致力于“六大茶山”的宣传,用实际行动,成为普洱行业的布道者。

阮殿蓉之后,勐海茶厂迎来了第七任厂长——郑跃,关于郑跃的记载,网上大多就一句话,2002年~2004年,郑跃任厂长。在任期间,勐海茶厂的产品丰富而多样,很多产品是经销商订制茶,部分还是来料加工茶,这使得大益茶的辨认成了一门复杂的学问。无疑,郑跃带领的勐海茶厂,更像人们对卢云的期待,平淡,而又平稳。甚至连发达的网络,也难觅其宗。

再之后,2004年,之前提及的那名吴姓的男孩载誉而至。勐海茶厂也将正式以“大益”的形象走入大众的视野,当然,我们就留着下期再聊了。

【大益茶史06】你大妈已经不是你大妈了,你大益还是你大益

友情提示:

本文篇幅3500字,宜为睡前读物或者私人时间读物

书接上回,咱们接着来啊!

上回说到,2007年,资本一招釜底抽薪,让普洱行业盛极而衰的同时,也让无数单纯的茶人见识到了资本的力量,深深感叹资本就像一座城一样,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真会玩儿。2008年,普洱行业这头近年的猛虎直接被被打成了病猫,大小茶企一蹶不振。虽然谈不上苟延残喘,但也属实需要一段时间回血疗养。

但是我们的大益显然就不一样了,因为吴总超前的战略布局让大益幸免于难,在一众茶企以泪洗面的时候,大益容光焕发,印堂红润,宛如一名提前交卷的高考学霸,带着一股王者之风,淡然的走出考场,并将目光聚焦到了下一个风口。

2007年,大益已经贵为集团制企业,作为公司中的公司,企业中的大哥,那么旗下必然需要一波「小弟」作为资深忠实的拥趸,不然跟一个光杆司令一样,很尴尬。传出去就等于堂堂集团企业,集了个寂寞?于是兼并、收购、新开都是势在必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大哥从来都不是因为自己做过什么而成为大哥,而是因为有了一群小弟之后,自然就成了大哥。

一众子公司中,快乐品茗无疑是当下最骚的那颗星,也承载着大益对下一个风口的野望,这个风口便是互联网。我知道现在说互联网是风口估计会被我奶奶笑掉大牙,但是12年前,互联网更多是一个玩游戏查资料的工具,确实蕴含着无限的潜力。快乐品茗主推的BTOC的概念也应势成为了大益网络布局的先头兵。

BTOC这个说法在当时来看是非常高端洋气的,其实就是前两年吹得很火的B2C,跟O2O也没啥本质的区别,即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再简单说,就是大益想开一家网店。

但那个时候,国内的互联网经济还处在萌芽阶段,淘宝成立时间不足5年,网购是专属时尚弄潮儿的玩法,绑定银行卡,开通网银,安全令牌甚至是等待物流这一系列操作,对于人们来说还是太过复杂。平心而论,那个时候的普洱茶受众年龄比现在更长一些,他们自然是难以接受的。

但是作为龙头老大,不仅仅需要讨好用户,更需要承担起教育用户的责任,大益对快乐品茗显然是寄予够厚望的(当然,后来者站在上帝角度就不会这么想了),注册资本2000万元,核心业务便是推广网上消费,并且试图把快乐品茗建成网上华人第一茶社区。这是大益电商+社交的雏形,也是现在我奶奶都明白的财富密码,快乐品茗不仅是销售自己的产品,他们还将野心伸向了线下的商户,希望整合茶馆资源并且为平台用户进行主题推荐,引导他们去线下进行消费。最终实现用户、合作伙伴及快乐品茗的三方共赢。

这一步显然就迈的有点大了,大到可能扯到某些人的「蛋」了,国内互联网经济一直以来都有一道天堑,你可以做电商,也可以做社交,但是你要做电商+社交,这必然会牵扯到互联网的顶层蛋糕,即使只是一个特定的人群,也应当将这种可能性扼杀在摇篮中,会有人不答应,明面上打压是不应该的,但无形之中,设立诸多路障。即使你能跨过去,也必然会让你恶心好一阵子。

贵为普洱巨头的大益虽然正是春风得意时,但是在跨行业的竞争中,大益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想法是丰满的,但可能是人才储备不足,可能利益关系没有疏通,可能是不愿为行业带来更多纷争,可能是单纯的不想干了,反正结果挺冰冷的。

这道天堑至今依旧存在于国内互联网的天花板,所属的两大马姓企业大家也应该猜到了。

这个跑偏了,回来!我们还是回到快乐品茗的成立初期,这个时候的快乐品茗是真的快乐,公司召集了一大群极富创新力的经营团队和优秀的技术团队,希望采用先进的网站表现形式,提供极具人性化的电子商务服务,公司成立之初,便推出过一款订制的750克生熟茶饼,名称就是「快乐品茗」,快乐到自信,当然,目前已经很少公开销售了。不过前面说的这些都比较虚,最快乐的还是集团爸爸规划的1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款。划重点,是「规划」。

在快乐品茗异常快乐的那一年,中国也奏响了一曲冰与火之歌,这是华夏人民异常团结的一年,先有08年汶川地震这场大国之殇,后有北京奥运这场大国之荣,这一年的中国,经历着冰火两重天,并且顽强的向世界展示着自己的姿态与风采,刷新着世界对我们的认知。对于08年的中国,奈何本人没文化,一句“我次奥”行天下。

2009年5月12日,正逢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全国政协委员、阳光文化基金会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展开合作,在北京银泰中心柏悦酒店举办了一场名为“风雨之后见彩虹——‘汶川大地震孤残儿童救助专项基金’慈善答谢晚宴”。

作为晚宴的重头戏,现场还举行了慈善拍卖,按理说,作为晚宴的捐献嘉宾之一,大益完全可以以大哥的姿态独自前往,但是到了拍卖环节,大益推出的捐献产品却打上了快乐品茗的名号,这里没有对快乐品茗不敬的意思,只是从侧面印证大益对快乐品茗的重视。于是,人们看到了快乐品茗在当年推出的全新定制茶“奔牛”,在官方的阐述中,牛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是坚韧不拔的象征,更是奋然前行的象征。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打倒,敢于努力奋斗,重建家园,乐观自信的中国人的象征。可见,奔牛是对汶川人民的一次鼓舞。

最终,供现场拍卖的三饼茶品编号分别为0001、0512、2009,独具意义的特殊号码,更加深了这款非凡意味。引起众多企业家竞相拍买,三饼茶共拍得了十万善款。据悉,该款茶精选高山地区大树茶为原料,净重3公斤,全球限量发售2009套。这茶更是蕴含着大益快乐品茗人对灾区人民,对中华民族最真的祝福。义卖结束之后,快乐品茗公司又推出了单饼400克,42片装的生熟奔牛套装。现在市场上说901奔牛青饼套装,实际上还包括了一件42片的奔牛熟茶。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刚好是牛年。因此,奔牛与生肖饼就有了那么一点点的关系。

严格来说,奔牛绝对不算生肖系列的产品,但是无疑为生肖系列指明了方向。

按照大益这样的集团制企业,大多数产品都不可能是拍拍脑袋就上市的,一款产品提前一到两年的时间的做好规划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产品切合什么热点,采用什么版面,以什么规格发售等等,都需要时间布局。加上大益在普洱崩盘时期,因为自身的高瞻远瞩吃到了红利,「提前规划」必然是大益内部的一条发展准则。我们不难猜到,奔牛在慈善晚宴亮相的同时,距「瑞虎呈现」的发售仅仅7个月的时间。

义卖结束一年之后,我们的快乐品茗就没那么快乐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便从先头兵变成了敢死队,规划中的一个亿,应该还是一个亿,只不过说好的规划,应该也还在规划。如今,快乐品茗仅仅存在于益工坊的商标之中,变成历史的一部分,具体的故事没有找到,有知情的朋友可以透露一下。随着快乐品茗的使命完成,「益黑」与「益喷」开始团结起来,扬眉吐气了一次:看吧,搞不起来吧,看吧,我说不行吧。资本去死,天亡大益的谣言不胫而走。

如今,我们打开上帝视角,基本可以猜到0809年先后成立快乐品茗与会员注册的玩法,可能是大益这家年近古稀的老牌企业拥抱潮流的第一步,小心,谨慎,投石问路间,试探意味极其明显。因此,我认为快乐品茗的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作,尽情的作,作到死即可,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对于大益而言,这是一种战略布局,一种试错尝试,在普洱崩盘后,大益主动砸钱打水漂,这是一种魄力与态度,经历了70载的风雨,你大妈可能不是你大妈了,但你大益,还是你大益。

大益茶史到这里就差不多结束了,前后近四万字的篇幅,耗时近二十天的时间,也只能简单的回顾大益80周年,如管中窥豹。如今的大益,在吴远之先生的带领,惊喜不断,屡创佳绩。再一次回顾大益80周年的风雨历程,以及吴远之的高瞻远瞩,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真理,好好读书,真的有用!

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也有幸如同各位一样,重新认识了一番大益这个品牌。截止到今天,2020年,大益绝对不是一个从来不会错的企业,他有过疏漏,有过错误。但是可贵的是,最终都能力挽狂澜,将历史延续下去。随着大益知名度越发提高,益黑益喷也成群出现在网络上,关于大益的喷子,不善言辞的我也想单独出一篇内容聊聊。他们凭借一己之力,为他们不喜欢的大益贡献着不菲的热度。作为大益的爱好者,我们应当感谢他们的慷慨解囊。

【大益茶史】系列的结束,不代表大益故事的结束,昨天的微头条已经做了预告,往后的内容,将会针对生肖系列继续回顾大益的近十年的历史,基于某些产品年代久远,网络资料甚少,对当时故事有印象的茶人大多功成名就,也不屑与我谈天说地。因此,后期的文章结构不一定会以一款产品一篇文章的形式配比,具体按照收集资料再做呈现,个人预估生肖系列结束之后,2021年的牛饼也该出信息了。到时候结合之前一篇牛饼的展望,会陆续推出相关的内容,届时,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点点赞,走一波转发就行了。

最后,让我们祝福大益,也祝福自己:

你大妈已经不是你大妈了,你大益还是你大益。

找到约1,715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