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大红袍毛泽东

找到约30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什么是真正的大红袍,带您看看央视的完整介绍

 

《走遍中国——武夷山茶文化》
第五集:茶神传奇——解说词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主席在会见时送给他4两福建武夷山的大红袍茶叶。事后满腹狐疑的尼克松问周恩来:“怎么只有这么少的茶叶?”周恩来总理说:“一点也不少啊,这差不多是给了你半壁江山了。”被周恩来总理称之为“半壁江山”的大红袍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茶叶呢?

在武夷山深处的九龙窠,陡峭的崖壁生长着的低矮树丛就是名冠天下的大红袍茶树,它们至今已有360多年的树龄了,作为最初的母树,现在整个武夷山区,仅仅只留下了这六棵。每年制作出的茶叶只有区区一市斤左右。所谓“物以稀为贵”,从这个角度来说,四两大红袍茶叶也就接近半壁江山了。 

       陈宗懋(中国工程院院士):“大红袍应该说是福建乌龙茶,再缩小一点就是武夷茶里的一个代表,一个是生态条件优越,一句话就是加工技术讲究,这两个东西就构成了大红袍特殊的身份。”

    相传明朝时候,一个书生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不幸病倒在路边。寺庙里的僧人将他救起,并给他喝下了庙里刚刚做好的一杯热茶,他喝完之后不久,病就好了。后来,这个书生中了状元,为了感念和尚的恩情,他来到曾经救命的茶树前,将身上的状元红袍披在茶树上,从此,武夷山便诞生了天下名茶大红袍。

    赵大炎(原崇安县县委书记):“大红袍据传说都是贡茶,只有帝王将相才能喝到。2001年,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因为大红袍很珍贵,以一亿元的价值向保险公司投保。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当地政府曾派了一班部队到那里面专门看守大红袍。到了四十年代以后,就由主管部门专门雇一个农夫,常年住在九龙窠看(护)大红袍,一直延续到现在没有间断。”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今,在这八十年当中,每一天,都会有人慕名前来一睹这六棵古茶树的风采,但很少有人留意过树下默默守望的人。曾有多少人为了六棵茶树,以责任和承诺相继厮守,任时光变迁而坚持至今,这既凝聚了武夷茶人锲而不舍的精神又为大红袍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黄云飞(大红袍母树守护者):“我看了整整13年大红袍,但是没有人偷(茶叶)。1997年,有一个台湾游客,他说他当初在20多岁的时候,他在这里就看(护)大红袍,1997年来的时候已经91岁高龄了,重游大红袍。”

    大红袍的珍贵,首先得益于它绝佳的生长环境。“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不知从何时起,武夷山的先祖就在山岩峭壁间种植下了这些茶树,它们不像其他地方的茶园那样成片集中,却相伴着流水飞瀑,绿树杂花,在最自然纯净的环境中,孕育出大红袍独有的神韵。

    张文亮(武夷茶农):“我们武夷山种茶的土壤,都是这种岩石风化形成的土壤。《茶经》里说,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我们这基本都是这种石头风化形成的土壤。”

    大红袍原本就是数百种武夷岩茶当中的一种,自古就和这些茶树一起,接受着武夷山水的哺育。而六棵母茶树的生长位置,更是占尽地利,充满传奇。

    王顺明(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背靠大山,面临小溪,加上山顶良好的植被作为它的肥源,细水流下来,刚刚好这水不太湿也不太干,源源不断地吸收了天地之灵气。”

    在方圆70平方公里的武夷山中,大红袍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显然不止是因为它独特的生长环境和那个红袍加身的古老传说。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它的问世与成长见证了这座名山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渗透了浓浓的武夷人文情怀。它最早的出处,也就成了远道而来的游客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释泽道(天心永乐禅寺主持):“我们考证了很多历史,包括古书上都有记载,我们去查过档案局,确实这个大红袍从1951年以前,都是属于天心永乐禅寺的庙产。可以说也就是天心永乐禅寺的僧人在整个生活、参禅、修行的过程中,培植出来这个茶。”

    作为一个茶树品种,文字记载的大红袍在武夷山的发现时间要远远早于现存的六棵母树的树龄。天心寺中至今保存着一块明代的圣旨碑,和一对御赐的石龙。史料上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大臣胡滢受明成祖之命,敕封武夷山天心寺为永乐天心禅寺。在他的一首《夜宿天心》的诗文中,写道:“云浮山际掩禅院,月涌天心透客居。幽径不寒林影下,红袍味里夜可无。”清晰地记述了胡滢夜宿天心寺,品饮大红袍的情景。

    天心寺茶祖庙里供奉着的释超全和尚的雕像。明末清初,他写的《武夷茶歌》,是迄今关于大红袍制作最早的记载。也正是从那时起,大红袍才形成了它独有的制作技术,这种技术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乌龙茶制作工艺的核心。不过,大红袍茶树的奥秘,当初在天心寺,也颇为神秘,只有方丈等三两个人才了解得到。

    整个天心寺,还有一位87岁的莲枝老师傅,年轻时作为方丈的侍从,曾经亲身经历过一次采制大红袍的过程。

    黄贤庚(武夷茶文化专家):“我小时候,我父亲在天心庙做茶的时候,我们跟着和尚喝一点大红袍,不是芽茶,不是精茶,喝的是茶梗。那是小时候,印象已经很深了,感到神圣得很。”

    陈郁榕(全国著名茶叶审评专家):“难以用语言来描绘它的香气和滋味的特点。1976年,有一天傍晚,大概5点钟的时候我们师傅叫我去烧开水。因为我是学徒,我不能上这个台面,只有等老师傅喝完走了,我要去清理的时候,剩下来的茶汤我喝。哇!这个跟前几次喝的都不一样。回头我就问那个老师傅,他说就是山上那几棵大红袍。我到今天想起来,好像我刚刚喝过一样,从来没有的这个味道。我后面工作了30多年的审评生涯,没有碰到这个味道。”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大红袍就极为罕见,以至于这罐陈茶让主人珍藏至今也不忍品饮。

    茶主人:“这刚刚好是一套。这是原来解放前的时候,武夷山有个继昌茶庄,这个商标是双雀,这个茶叶是原包装的,里面有一小罐特等大红袍。”

    从茶叶包装纸上的武夷二字的写法来看,这罐茶叶至少应该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的产物了。

    记者:“这个大红袍,会是母树大红袍吗?”

    茶主人:“按理论上来推,这个应该是母本大红袍,大概在16克左右。”

    文献记载,解放前500克大红袍市值64块银元,合4000斤大米。可见这罐小小的茶叶,在当时的价格也是不菲。

    茶主人:“原来的防伪标跟这个一样,写着继昌,还有茶叶呢。对,这个味道也没变,你闻闻。”

    对主人来说,这罐茶叶的珍贵已不在茶品本身,它的存在,印证了大红袍曾经有过的一段日渐稀缺的特殊时期。据史料记载,上世纪初,武夷山的天游峰、珠帘洞等地都曾有过大红袍茶树生长的记录,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已寻不到它们的踪迹。倘若如今武夷山的大红袍仅留下那六棵母树,那么市场上将永远不会再出现商品化大红袍的身影了。

    然而,事实总会有出乎人们意料的一笔。如今的武夷山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茶的集散与销售之地,茶旅结合的场景令人流连忘返,这其中,大红袍茶叶总是被摆在了最醒目的位置,它们又是来自哪里呢?

    陈德华(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就在前面,品种园里没有挂牌子,有档案,但是没有挂牌子。一般人都不知道,现在武夷山所有的大红袍,都是从这五棵开始繁育出去的。”

    近百年来,扩大大红袍种植与销售一直是无数武夷茶人的梦想,追梦者也不在少数,陈德华便是其中的一位。1964年,从农校毕业后,这个梦想就深深地扎根在陈德华的心里。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一次,陈德华在省茶科所工作的同学奉命来到武夷山,对大红袍进行剪枝试验,陈德华趁机向同学提出,想要一枝做试验,但因大红袍母树的枝条太珍贵,老同学只得婉言拒绝。之后,陈德华始终惦记着那支被移植的枝条生长的情况,五年后,历史的机缘最终成就了他的愿望。

    陈德华:“刚好1985年,有一个机会去参加福建省茶叶研究所成立40周年所庆,我去参加了。就向我的同学讲,我这个御茶园里面名枞有100多种,就没有大红袍,就要求他私下给我提供五棵大红袍。同学受我感动,临走的时候送给我五棵大红袍。我拿回来以后,就秘密地种在这里。”

    在陈德华和同事们的精心培育下,这五棵珍贵的枝条全部成活了。从此每一年,都有新的大红袍茶树在武夷山适宜的环境中长成,它们都保持了母树的优良性状。从1991年市场上出现第一批商品化大红袍开始,经过20年的种植推广,碧水丹山间已有4万多亩新培育出的大红袍茶园。饮水思源,2006年,武夷山市政府决定对最初的六棵母树进行停采养护。而此时,大红袍早已进入了规模化生产。如今人们喝到的大红袍,既保存了母树穿越时光的那份岩骨花香,又融进了新一代茶人们在制作工艺上的传承与创新。甚至连冲饮的方式都成为了武夷山茶道文化里精彩的一笔。

    王顺明:“含着岩骨花香的品质,那就是岩韵,其韵味给你的感觉就是杯中过三香:‘盖杯香、水中香、挂杯香’。你喝完之后,口中有三变:‘齿颊留香、唇舌生津、润泽回喉’。你喝了大红袍下去,岩韵就是这样。变化要亲身去体会它,你只有体验。有一股气往下冲,这股气好像是樟脑一样,就是歌唱家唱高音,气往脑门上去。”

    大红袍活甘清香的滋味,与它的品种有关,更与它自古以来独一无二的制作工艺有关。如今,大红袍制作技艺已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故的茶界泰斗陈椽老先生更评价它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制作技术,无与伦比,值得中国人民雄视世界”。而这种技艺,从采摘开始,每一个细节都凝结着武夷茶人们的辛勤和智慧。

    和其他茶类的生产不同,四月底五月初的那段日子,才正是大红袍最好的采摘时节。茶园主人把每年第一天开始采茶的日子叫作开山,开山对他们来说是件头等大事。

    采茶工人接过茶园主人发来的红包,就如同接过一份重托,接下来的日子,无论多么辛苦劳累都不会有丝毫的怨言和懈怠。这是一项无比郑重的约定。采摘大红袍并不是像其他茶叶那样要选用细嫩的芽尖。而必须要三四片叶子连同茶梗一起采下。

    黄贤义(大红袍制作专家):“把这个叫芽心。它大了,也叫芽,也叫心。这个是三叶一心,太嫩的茶没有品质,太老的茶,太老化掉又影响质量。”

    从采摘开始,接下来的30多个小时的时间里,制茶师傅必须夜以继日,连续操作,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固定的程序可以依照,做茶师傅必须每隔十几分钟就要及时翻看,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下一步的操作方法。稍有懈怠疏忽,一整批茶叶就可能前功尽弃。这样的劳作,远远超出了一般人每天精力和体力的极限。

    大红袍技艺的最高境界,体现在外观上就是在叶底会显现出神奇的“绿叶红镶边”的效果。晒青和摇青的交替进行,使茶叶的边缘相互碰撞,产生了微妙的发酵过程。大红袍茶叶三叶一心,可谓“粗枝大叶”,但粗中有细,采摘时,叶梗如果有丝毫的破损和折断,制好的茶叶不但没有镶上红边,茶汤更会苦涩无香。所以,用手、用眼、用心既是大红袍品饮的窍门更是它制作技艺的精髓。

    黄贤义老人一家世代做茶,如今家里的茶叶早已实现机械化生产,但家族中有个铁定的规矩:每年,一定有些茶叶是用最传统的手工工艺制作完成的。他们不愿祖宗留下的精湛技艺失传,更近乎固执地认为,最好的茶香里一定蕴含着人的情感。

    黄贤义:“做武夷岩茶不是光靠技术,只有好的环境气候,再加上好的工艺,才能把这泡茶做好。”

    制茶的工艺,人通过学习可以带走,但是大红袍的茶香离不开灵山秀水的独特环境。为了制作出最优秀的茶品,明末清初,黄家先祖,不远万里,从江西分水关举家迁入了武夷山中。

    黄贤义:“我们十二代的高祖彦捷公,在明朝末年,在武夷山和分水关之间,来来往往,制作岩茶、种植岩茶、加工岩茶。当时刚来做茶的时候,交通不方便,我们都要爬山。夜间没有灯,没有饭吃,就吃地瓜、吃青菜充饥。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茶市很旺,我们的祖宗发达了,在武夷山办了自己的(茶)场,建了自己的厂房,开了自己的茶园,自己也知道怎么加工茶,怎么卖茶,而且在广东到处都有我们的茶行。”

    因茶而起,与茶相伴。黄氏家族的创业史,更像是一部近代武夷茶人的奋斗史。正是他们薪火相传,拉开了武夷岩茶经世济民的帷幕。

    大红袍产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刚繁育成功时的20吨,上升到2009年的1700吨。整个武夷岩茶的产量,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320吨的基础上,翻了18倍,达到5600多吨。这些数字向世人宣告,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王者归来。与此同时,武夷山茶产业链也在由第一产业茶叶生产,向第二产业茶饮料、茶叶深加工和第三产业茶文化、茶艺、茶馆、茶旅游等方向延伸和扩展。2008年,武夷山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9.39亿元。其中涉茶产业总产值8.05亿元,海外销售681万美元。带动旅游总收入达到26.97亿元。

    作为这一切的见证人,茶界泰斗张天福老人心里格外欣慰,老人今年已有101岁的高龄了,他是武夷山最初评选的十大茶人里唯一还健在的。说起他的养生秘诀,就是一个茶字。家人说,老人每天要喝近百杯茶。爱茶、品茶、懂茶,不断思考怎样做出最好的茶是他一生的嗜好。

    在内忧外患的抗战时期,张天福率领一批茶叶技术人员和制茶工人,在武夷山建立起大红袍等名枞最早的生产试验场所——崇安茶场,茶场后来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茶叶研究、教育基地,并且也是中国第一个茶叶研究所的前身。当年,张天福老人在武夷山,把大红袍的传统民间制作工艺上升为理论结合实践的技术学科,并亲自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揉茶机,开创了茶叶科研与教育相结合的先河。

    张天福(全国著名茶叶专家):“现在茶业的事情太多,等待我们做的也太多太多。现在就感觉一生中,时间不够我用,这是我一生的座右铭。”

    如今,只要身体允许,老人还不时到各地的茶区走走看看,惦记着要在武夷山建造一块新的茶叶示范基地,把世界最先进的制茶技术传播给更多的人。

    张天福:“茶尚俭,勤俭朴素;茶贵清,清正廉明;茶导和,和衷共济;茶致静,宁静致远。”

    老人的一生在传播和改进大红袍制作技术的同时,也在践行着“从容淡定荣辱不惊”的茶之精神,如同那六棵大红袍老茶树一样历久弥新。

    老人与许多武夷山人一样,还有一个心愿,要把武夷山茶文化的事业做大做强,既不断展现它丰富厚重的内涵,又科学合理地挖掘出它更大的经济效益,让茶文化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

    现在,以大红袍传统技艺为核心的乌龙茶制作技术已不再只是口口相传,手把手教授的民间工艺。当地的最高学府武夷学院从2009年开始,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了茶文化与茶道专业,莘莘学子,继续传承着老一代茶人的智慧和精神。

    杨江帆(武夷学院院长):“中国的茶叶,就是二十一世纪的主流饮料。我们提出了一个武夷国际茶文化艺术之都的概念和构架,正在研究武夷岩茶,特别是茶文化经济方面的发展。”

    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成为了武夷山最具魅力的一个文化符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士前来旅游品茗,开发合作。香港市民何一心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义无反顾地为了心仪的武夷山和大红袍,放弃了香港优越的物质生活,投资办起了有机生态茶场与茶叶加工基地。

    何一心(香港茶企业家):“最后是一杯大红袍把我留下来了。可能到未来一辈子,我都要跟大红袍结下不解之缘了。

    如果把大红袍看作是一种经济作物,它正不断地增加着地方和茶农们的收入;如果把它看作一种健康时尚的饮料,它正悄然地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式和理念;如果把它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已深深融入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和性格当中。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将伴随着秀甲东南的武夷山水,不断续写出新的传奇篇章。

 

 

饮茶札记丨大红袍

同学们,上午好。我是助教粒粒。


这周二多杰老师和咱们聊到了:大红袍。


很多同学都说新年第一节课,果真是“开门红”。


今天是2019年第一篇和大家见面的【饮茶札记】。


不如再把这份”红火“延续一下咯。


这一次,多杰老师就和我们继续聊聊大红袍。


毕竟虽然人人知其名,但对她的认知却总是不全面或有失偏颇。


会聊些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正文

 

有听众在电台问我:杨老师,网上卖39.8一斤的大红袍靠谱吗?


我答:靠谱啊。


听众追问:质量没问题?


我答:保证质量优良。只不过,您这个价格买到的大红袍一定是花椒,而不可能是茶。


花椒大红袍,质优价廉。


岩茶大红袍,价比黄金。


1998年818日,在武夷山第五次岩茶节上,其中的20g大红袍拍卖成交价格为15.68万人民币。


2002年11月,20g大红袍在广州的拍卖成交价为18万人民币。


2004年12月,20g大红袍在香港的拍卖成交价为16.6万港币。


2005年417日,20g大红袍在武夷山由新加坡人陈汉民先生拍得。


成交价格,达到了20.8万元。


大红袍,究竟是什么茶?


大红袍,为何卖出天价?


别急,咱们慢慢聊。



一段传说


大红袍,是乌龙茶的一种。


说的再具体点,是产于闽北武夷山的优质岩茶。


很多人,一直拿大红袍当红茶,这是一种误解。


关于大红袍名字的由来,有几种版本的传说。


故事一,秀才赶考。


老年间有个赶考的秀才,走到武夷山时病倒了。


幸好天心寺的和尚慈悲,将他搀进庙中救治。


老和尚一不扎针,二不用药,而是将寺后所产的茗茶浓浓煎煮了一碗,给秀才灌了下去。


说来也神了,秀才喝下去之后周身通泰,病也慢慢好了。


谢过僧人后,便上路赶考去了。


俗话讲: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秀才一路考试,最后竟然高中状元。


衣锦还乡之时,又途径武夷山天心庙。


状元公为感念茶树救命之恩,便将身上的大红袍脱下披在茶树上。


此树,因此得名大红袍。


那么大红袍之所以扬名,是由于可以治病?


当然不是。


天心永乐禅寺


表面上,故事的重点是秀才喝茶后起死回生。


实际上,故事的重点是秀才喝茶后高中状元。


大红袍,隐喻着紫衣玉带,金榜题名。


北京西郊有一座卧佛寺,近些年我很多学生都爱去那里烧香许愿。


我还纳闷,怎么这00后还如此虔诚呢?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敢情“卧佛”与“offer”谐音。


学生们申请美国大学,对于offer letter梦寐以求。


卧佛寺,便成了offer寺,求神拜佛的青年学生摩肩接踵。


卧佛寺,因考试香火旺盛。


大红袍,因考试扬名天下。


国人重视教育的心态,是大红袍传说为人津津乐道的隐性原因。


故事二,救驾有功。


还有一个版本的故事,病人从秀才换成了皇后。



据说宫中的皇后得病,太医们轮番上阵,结果是医药罔效。


太子孝顺,到民间遍寻良药。


行走在武夷山,有山民老汉献上一罐香茗。


据老汉讲,将此茶喝下去,百病全消。


结果皇后服用太子带回的茶后,果然神清气爽,病症一扫而空。


皇帝闻报大喜,便封老汉为护树将军,再赐茶树披挂红袍。


此树,便得名大红袍了。


故事讲到这里,我得补充两句。


茶有调理身体的作用,有病却不能真的替代药品。


我估计是宫廷的伙食太好,皇后一不留神吃撑了。


化油解腻,消食祛积,倒确实是茗茶之功。


所以,喝茶后振疴扶苏才解释的通顺。


当然,农学专家的解释就更为直白。


主要是由于嫩叶紫红,因此才得名大红袍。


大红袍祖庭


大红袍的故事,越讲越神。


大红袍的名声,越来越大。


一种名丛


清代道光年间,出现了疑似大红袍的记载。


郑光祖《一斑录·杂述》中写道:



“若闽地产红袍、建旗五十年来盛行于世。”



有学者认为,这就说明了大红袍早在19世纪中叶就成为了名茶。


这样的讲法,过于武断了。


这里提到了两个关键词,“闽地”和“红袍”。


闽地,自然是福建茶区。


红袍,是一种茶名,但记载的很模糊。


是不是武夷茶?不知道。


是不是岩茶?也不知道。


以上问题都不得而知,更没法说就是如今的大红袍。


所以我才说,这条文献最多属于疑似大红袍的记载。


大致在民国时期,关于岩茶大红袍的记录多了起来。


1921年成书的《蒋叔南游记》第一集“武夷山游记”中写道:



“如大红袍,其最上品也,每年所收天心不能一斤,天游亦十数两。”



这段文献,透露出两个重要信息。


第一,大红袍在民国初年产量就极低,大致年产不过一斤左右。


第二,大红袍在民国初年,产区不止一处。


产地不仅有如今众所周知的天心岩,还有一处在天游峰。



1941年林馥泉先生在《武夷岩茶的产制销》中,提到了在武夷山马头岩附近也有大红袍。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陈德华先生曾对岩茶产区天心大队逐户走访调查,也采访到了很多国营茶厂的前辈。


这些老人都没有提及天游峰、马头岩等处有大红袍的事情。


当然,陈先生的走访资料,虽然不能证明除天心岩以为大红袍的存在,也同时无法否定这一点。


我们可以说,民国时期武夷山出产大红袍的茶区不止一处。


但如今九龙窠天心岩的大红袍,一定是影响最大的一处。


所以时至今日,我们所讲的大红袍,都离不开九龙窠上的那数株老树。


大红袍,其实与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以及肉桂一样,都是由武夷菜茶变化而来的优质名丛。


应该讲,武夷名丛在没有大规模推广无性繁殖之前,都只有数斤产量而已。


若说珍贵,各个价格不菲。


大红袍,只因名声在外,文化附加值更高,显得格外珍贵。


表面上,物以稀为贵。


实际上,物以知为贵。


多杰老师探访思州古茶树


我曾与大家分享思州古茶、石阡旗枪等冷门绿茶。


若论树种稀有度,他们可都比龙井少见的多。


但实际上,却仍被大众视为粗鄙的土茶,而上不得场面。


稀有性,并不能真正抬高茶叶地位。


知名度,才能够真正提升茶叶身价。


大红袍幸运,天生便有文化加持,自然地位非凡。


一份殊荣


建国初期,大红袍仍为天心岩庙产。


当时在天心土改小组组长傅志美说:“因大红袍名气太大,如果继续由僧人管理,恐怕保护力度不够。”


几经周折,大红袍茶树于1963年划归崇安县综合农场管理。


当时的县政府,把大红袍列为重点保护对象,由专人负责制茶事宜。


采制等初加工环节,由陈礼乐负责。


焙茶等精加工环节,由陈渭书负责。


闲杂人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采制、繁育大红袍。


当时九龙窠大红袍的年产量,大致为400g-500g左右。


制好猴由农场负责人检验包装,盖上场长、技术员、制茶师傅、焙茶师傅四个人的封口印。


派专人送到县政府以备招待贵宾。


解放后的大红袍并未作为商品销售,是名副其实的有钱买不到。


大红袍真正扬名天下,还是在1972年。


尼克松访华


这一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开启了中美外交的破冰之旅。


访华期间,尼克松的夫人非常用心的选穿了一件大红色的外套。


这一袭红衣,宛如照射在冷战多年的两大阵营间的一抹曙光,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当毛泽东主席接见尼克松总统时,所赠送的国礼就是武夷名茶大红袍。


国礼大红袍,是否在暗和着尼克松夫人那一袭红衣?


美国第一夫人着大红衣而来,中国国礼以大红袍相赠。


红色,给人以热情、友好之感。


个中心意,不言而喻。


尼克松此次访华后不久,中美两国便走上了邦交正常化的道路。


大红袍,便在新中国外交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功勋。


前文讲到的动辄十数万的大红袍,与国礼大红袍一样,都是九龙窠上母树所产。


味道怎么样?


我没喝过,自然不得而知。


但可以想见,其实那已经不是在饮茶,而是在享受一份殊荣了。


大红袍.出口包装


一款产品


大红袍这样的王谢堂前燕,现如今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老百姓能喝上大红袍,全因武夷名丛无性繁殖的推广。


大红袍的无性繁殖之路,走的还格外曲折。


前文提及,建国后对于九龙窠的大红袍管理极为严格


1962年与196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福建省茶叶研究所。


先后带着介绍信来崇安县政府申请,最终剪取大红袍枝条带回去扦插繁育。


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科研人员真正近距离接触过这几株茶树。


但是这两次取样扦插,后面就没有了音讯。


1978年底至1982年,武夷山茶叶研究所开展对于武夷名丛的挖掘、整理以及繁育工作。


现如今闻名于世的肉桂,便是那时重点推广的名丛之一。


但是在这期间,对于名丛大红袍的推广问题也竟无人提及。


198511月,陈德华先生到福安社口参加福建省茶叶研究所四十周年所庆之际。


以私人关系向该所一位同学要了5株大红袍茶苗。


这些茶苗,便是1964年被福建省茶叶研究所带回去的那一批。


大红袍母树


神秘的大红袍,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走出武夷山。历经二十余年,兜兜转转才又得以返乡。


此后,这5株茶苗便承担起了名丛大红袍的繁殖工作。


如今武夷山种植的大红袍,都或直接或间接的来源自这批茶苗。


若真从辈分上论起来,都是一般无二。


所以现如今有些茶商,还要标榜出“二代大红袍”、“三代大红袍”等概念,就是无稽之谈了。


又因是无性繁殖的产物,便遥尊九龙窠上的那几株茶树为母树大红袍了。


1994年,大红袍名丛无性繁育加工技术,正式通过了科学鉴定。


此后,大红袍的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升,最终得以为更多爱茶人享

受。


截至2019年,武夷名丛大红袍的推广之路正满25年。


现如今市场上的大红袍,大致有三类。


其一,由名丛大红袍无性繁育后代单独加工而成,称为纯种大红袍或奇丹。


其二,以武夷山乌龙茶为原料,按国家标准拼配而成,便成为拼配大红袍或大红袍。


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红袍便成为了武夷岩茶的代名词。


那么市面上的各类岩茶,如果装在印有大红袍的袋子中出售,也不能就算是错事了。


毕竟,大红袍已经成为了武夷岩茶的代名词。


要不然,张艺谋导演为何要排演《印象·大红袍》呢?



现如今,马头岩与牛栏坑的肉桂炒得火热。


那么把张导的作品换成《印象·马肉》?


或是《印象·牛肉》?


恐怕不行。


大红袍的文化地位,无人可以取代。

大红袍不止“半壁江山”!你真的了解它吗?

茶,作为中国的国饮,也是中国曾最引以为傲的外销品。国衰茶衰,国兴茶兴。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古老的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动荡、沉沦、重生再到伟大复兴。

百年沧桑,苦难辉煌。在风云激荡中,茶以一叶之轻,牵民生乃至国家民族之重。绿、黄、白、乌、红、黑,六大茶类,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茗星”璀璨。

《茶道》杂志将推出“百茶百味”栏目,带你爬梳百年茶史,重温传奇佳茗,品味经典味道!

大红袍是个“传说”

关于大红袍的传说,大家最耳熟能详的部分,除了“学子赶考”和“猴儿采青”的故事,最著名的还是“半壁江山”作为国礼馈赠的佳话。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主席把4两大红袍作为珍贵礼物送给尼克松。尼克松有些纳闷,对泱泱大国之小气不免心生疑窦。

毛主席身边陪着的周总理察觉到尼克松脸上的疑惑,马上迎上前解释道:“总统先生,主席把‘半壁江山’都送给您了!”

尼克松听了更加困惑不解:“这是怎么回事?”

于是周总理指着精美罐子中装着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对尼克松说:“总统先生,武夷大红袍是中国历代皇家贡品,一年总产量只有八两,主席送您四两,正好是‘半壁江山’呀!”

尼克松一听,觉得周总理说话幽默风趣,大家都会心地笑开了。四两大红袍茶叶作为国礼,成就了一段大国外交佳话。

毛泽东与尼克松(资料图)

2006年后大红袍母树后也被留养停采和次年大红袍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则真正让大家感受到大红袍于现世所缔造的传奇,这种传奇绝不亚于古老的传说和动人的佳话,大红袍茶叶通过拍卖为世人所称道之举,又因此增添了时代的气息。

大红袍作为传说的部分,是她作为文化符号固有的一部分,也是她随世情变迁,被不断更新的部分。但无论是固有还是更新部分,大红袍因传说而神格化的事实从来未曾改变过。

大红袍是个品种

据载,大红袍原生长于九龙窠及北斗峰、竹窠等处。林馥泉先生1941年调查认为:“真本大红袍在九龙窠的岩脚下。”今人多以此说为准。

可惜,当年林先生只谈到山场,并没有明确地说明九龙窠的真本大红袍究竟属于哪个品种。在现存的母树中,多有倾向于大红袍即奇丹的说法(另外两种是雀舌和北斗),但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大红袍是个茶树品种。

今天作为武夷“四大名枞”之一的大红袍,是由农业科研人员通过无性繁殖的技术,用九龙窠上的几株大红袍为母树而培育成功的子孙后代。

这后代中有两个品种最为著名,即北斗一号和奇丹。可也就是因为这两个子孙都是气质非凡,血统高贵,难免彼此之间时不常地争得面红耳赤,都说自己才是那个真正纯粹没带点滴异质的嫡传贵胄。顺带还将多少茶人茶客也卷了进去,各执一词,一时半会儿还真难识庐山面目了。

据1941年林馥泉《武夷岩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大红袍记》记载:大红袍香气馥郁芬芳,有似桂花香,冲九泡有余香。现在的大红袍审评结果与其相似。为迎合消费者的口感,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商品大红袍。通俗地说就是拼配大红袍,选料上考虑有香气、水韵厚足,稳定性强的品种,以大红袍为基础,适当拼配其他品种,既保持了大红袍的原味,又体现岩茶的基本风格。做到“香幽、水厚、韵足、回味好”是拼配大红袍的整体原则。

大红袍是个流派

武夷山茶树按来源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武夷山当地茶树品种——武夷菜茶及从中选育出的各类单枞、名枞茶树群体,如岩茶两大当家品种之一的肉桂;

一类是引进品种,主要是近几十年至近百年来引进的,如另一款当家品种水仙,以及毛蟹、佛手、梅占、黄棪等其他无性系品种。

武夷山岩茶种质资源与成品茶名的变化因各个时期选育技术的发展而变化。据相关资料,仅1980年武夷山茶科所重新收录的岩茶名枞、单枞就多达216种。

然而,两大当家品种“肉桂”和“水仙”是时下岩茶市场消费主流,而其他茶种占比则较小,正因为武夷岩茶名丛、单丛名目不胜其多,为了便于传播,大家约定俗成,将小品种茶统称为“大红袍”。这种做法,实质上保护了名目繁多但数量有限的品种茶,以免被两大当家品种所湮没。

大红袍是个印记

从第三点我们可以了解,被统称为“大红袍”的这部分小品种茶产能都极为有限,所以为了尽量满足茶人们对岩茶的钟爱,商品化大红袍即拼配大红袍则应运而生。

初始岩茶的朋友,往往都对“拼配大红袍”有误读,好像“拼配茶”不地道,不纯正,是“挂羊头卖狗肉”。其实,这还是缺乏对拼配工艺的了解。

岩茶的拼配过程,既是一个价值发掘的过程,又是一个价值重组的过程。比如取某种茶的香,取某种茶的水,取某种茶的回甘等等,这不仅要严格把关原料的取材,制作者还需要具备高超的审评能力,以使经过多个品种拼配出的精茶有真本大红袍的口感和韵味。

这种拼配茶因为有多种原料,各取所需各用其长,因此在命名时,不好厚此薄彼,干脆就统一称为大红袍。武夷岩茶的拼配工艺,是大红袍市场化的贡献,她成为了岩茶的一个印记,也是岩茶文化的一种延伸。

以大红袍为主打的岩茶复兴之路

作为茶中瑰宝,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很多著名的茶学专家就投身于武夷岩茶的各项研究工作,为日后武夷岩茶的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武夷山借“双世遗”的有利资源,高调地将茶旅联盟直通车开进了福州、浙江和北京。蓄势多年的“武夷岩茶”终于迎来突破,作为首项制茶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开头炮”为岩茶攒足了名声。同年6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名单横空出世,在茶界轰动一时。

2007年,“茶王”大红袍再创佳话,送藏中国博物馆。“乌龙之祖,国茶巅峰——武夷山绝版母树大红袍送藏国家博物馆”仪式在紫禁城外的端门大殿内举行。最后一次采摘的20克母树大红袍茶叶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这也是该馆此前收藏的唯一现代茶叶。

彼时,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姜丰义表示:“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都是稀世珍品,存世量极少,武夷山大红袍底蕴深厚,而且收藏的绝版母树大红袍茶叶具有唯一性,已成为中国茶文化的组成部分。”

此后,在政府和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武夷山茶农不仅积极借助旅游业带动茶产业,更积极组织各大民间斗茶赛,其中,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天心村斗茶赛”更助天心村斗出了岩茶“第一村”的美名。而伴随着铁观音的“降温”,金骏眉将更多茶客的视线转至武夷山,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开始崭露头角。

2009年堪称岩茶的“大年”,很多武夷茶农都对这年的好茶津津乐道,按当地的茶农话说“那年的天时啊,山头稍微好点的茶青,随便做都出极品茶”。正是这年年底,坑涧茶的价格普遍上涨一倍。

2010年,“武夷山大红袍”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9月,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投资新贵调查(一)——大红袍沉浮录》,以厦门为缩影,让我们看到大红袍作为投资新贵,赚得大批的游资的眼球,成为福建茶界2010年最值得关注的现象之一。

11月,岩茶在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上大放异彩,一时成了抢手货,很多人带着现金到武夷山收茶。

然而,岩茶的走红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稍微尝到点甜头,质疑之声便随着而来。因为茶界有了不少前车之鉴,更多爱茶之人希望岩茶不要重蹈覆辙,便积极呼吁岩茶要重视生态、工艺,不断提示岩茶的炒作风险。所以在2011年后,岩茶进入了相对冷静、蛰伏的阶段。

2013年被大多数茶企视为茶业的小年,很多茶类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但在此背景下,武夷岩茶却犹如一匹黑马,再在众茶类中脱颖而出。消费者对武夷岩茶热捧、武夷岩茶销量增长、武夷岩茶售价大幅提升、茶企纷纷开发岩茶新产品并逐渐将重点转移到岩茶产品上……

这一系列现象均证明了一点——武夷岩茶又火了!这一年,一则《丈夫得知8000元/斤茶叶被老婆煮茶叶蛋后崩溃》的新闻,将文中的主角“牛肉”(牛栏坑肉桂)一炮打响,于是各种山头“肉”(肉桂)风靡市场;中国国家博物馆再一次收藏出自首批非遗传承人的大红袍代表作。

说来巧合,武夷岩茶的两次“崛起”均伴随着“大红袍”荣耀的馆藏,正好呼应完成了一个以“大红袍”为主打的岩茶复兴时期。同时,也宣告着岩茶“大红袍”化的推广时代告一段落,正式进入了以“山场”肉桂、老丛水仙、单品“花名”等为主打的品牌运作期。

不曾有一个科学的方式对大红袍进行某种形式的定义,恰恰体现了以大红袍为象征的岩茶文化的博大,而大红袍文化解读的多元性,又使得大红袍彰显着别具一格的吸引力。

这背后,是武夷岩茶源远流长的历史,是武夷岩茶数不胜数的品种。因为历史悠久,所以每个历史阶段的解读都会饱含着时代的深情;因为品种繁多,所以茶人们探求的感官体验和审美追求,也自有洞见和妙赏。

仰之弥高,俯之弥深。大红袍作为岩茶的杰出代表,作为乌龙茶文化的一脉,演绎到今天,已经具备了狭义和广义的双重含义。

来源:茶道传媒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0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