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大红袍到底什么味

找到约92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什么是岩茶?

  岩茶有一种魔力——就是让人想搞懂他。

  有些人喝岩茶N年,张口就是“岩骨花香”、“丛味”、“兰底”……这词似乎天生就是为装逼者而生。但问岩茶到底是什么,很多人都懵逼。关于岩茶最经常被问的几个问题,Y老师特地在这里胡说八道告诉你,建议你赶快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1.到底什么是岩茶?

  岩茶,是乌龙茶的一种,生长在有“茶叶王国”之称的福建武夷山及周边一带。

  2.岩茶,为什么叫岩茶呢?

  有两种说法,一种说岩茶原名叫酽茶,因为茶味浓酽得名,之后通假为岩茶。

  另一种说法说武夷山以丹霞地貌位尊八闽,境内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岩茶因此得名。这两种说法大概就是最早的工艺派和山场派之争吧,非要Y老师选边的话,我种在岩上又好喝的乌龙茶才配叫岩茶。


  3.建瓯、建阳一带出的是岩茶吗?

  Y老师觉得只要闽北一带按照岩茶工艺制作的乌龙茶,都能叫做岩茶。

  但是。

  但是重点来了,你不能称即几是武夷岩茶,武夷岩茶是受地理产品标志保护的产品,特指武夷山行政区划范围内生产的岩茶。

  .建阳水仙母树

  虽然Y老师也不觉得这个标准有多合理,但是标准就是标准,建瓯建阳一带也有好岩茶,但是没有武夷岩茶,这个道理就像好肉桂不一定都是牛栏坑的,你非要把你家的好肉桂贴上牛栏坑的标签,那就是骗人了,而且长期来看也不是一个合算的买卖,对吗?

  4.武夷山产的茶都是岩茶吗?

  这个问题是上一个问题的关宏宇。

  武夷山行政区划范围内,甚至景区范围内产的不一定都是岩茶,正山小种你听说过吗?红茶,金骏眉听说过吗?红茶,当年刘晓庆姐姐认错金骏眉被王思聪笑了半年多,这个错误,你可不要再犯,要不就不配做Y老师的学生。

  武夷山除了岩茶,红茶、还有人拿正岩的茶青做成白茶,黑茶。所以一句话,出身很重要,但是出身决定不了一切,有时候连你姓什么都决定不了。


  5.那么肉桂、水仙都是岩茶吗?

  谁和你说肉桂水仙都是岩茶的?

  换句话说,你爸是男的,男的都是你爸吗?

  Y老师今年就喝了正岩肉桂做的白茶,啧啧。听说现在安溪还有闽南肉桂,而漳平水仙也是独树一帜的存在,你要是说他是岩茶,他会打你的。

  6.大红袍究竟是个什么鬼?

  岩茶类似“水果”是个统称的词,而大红袍就像苹果是具体的品种。说得再粗浅些,就是老子与儿子的关系。

  所以,大红袍是岩茶的品种之一。

  我们说到大红袍的时候,大概会有三个意思。


  一是长在九龙窠上的六棵母树大红袍,2006年已经禁采,想喝都喝不到了;其二是母树大红袍扦插无性繁殖的纯种大红袍;其三由各种岩茶拼配的商品大红袍。

  第三种最为常见。在一个特殊的时期,武夷山曾经把大红袍作为岩茶的代名词进行推广,大概是学了安溪铁观音的方式把,所以就连非物质遗产申报的时候,正式的名称都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

  7.岩茶究竟有多少个品种,Y老师都喝过吗?

  岩茶到底有多少个品种,说来也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按照茶树品种的权威认定,武夷山原生的品种,只有肉桂和大红袍是被发过身份证的品种,但是在武夷山山里的品种用成千上万形容不为过。


  .罗盛财老师品种园一角

  1941年林馥泉的调查在慧苑一地就有名丛800多个,现代武夷山的品种专家罗盛财老师经过多年培育繁殖,从历史人文和植物学多维度认证确定了70个茗丛,著有《武夷茗丛录》一书,希望Y老师有生之年,能把这70个名丛的草都拔了。


【武夷茶知识频道】刘国英:解密“岩韵”, 清晰辨别“真假大红袍”和“正岩、非正岩武夷茶”

导语

剪不断,理还乱的“岩韵”,傻傻分不清的“真假大红袍”,“正岩与半岩茶”,这次非遗传承人刘国英一次性为你解析。

“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如今武夷岩茶的知名度高涨不减,真真假假,良莠难辨。可是,让人“剪不断”的何止是这“真假大红袍”,茶友们对“岩韵”的理解更是“理还乱”。“岩韵”究竟有多神秘?“岩茶”究竟有多畅销?在这期的【武夷茶知识频道】,我们拜访到首批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刘国英刘老师,为茶友们详解武夷岩茶之奥秘。

▲ 刘国英

首批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现任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2002年编写了武夷山市农村实用技术丛书《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赠阅给茶农和茶企业,2015年《武夷岩茶的冲泡与品鉴方法》地方标准主要起草人。

► 林晓东:

刘会长,您是武夷茶行业的资深专家,在行业内的茶学研究颇深,您觉得“武夷岩茶”的核心定义是什么呢?

► 刘国英:

武夷岩茶是指在武夷山这个行政区域内,选用优良的茶树品种,进行传统的合理的科学的栽培,这种原料再以乌龙茶的传统工艺做成的具有岩骨花香和岩韵这种品质特征的乌龙茶。所以这里面就包含了三个概念:

第一,在武夷山这个特定的行政区域内,这个原料来源有一个特定的地理范围;

第二,它的工艺一定要用乌龙茶的传统工艺,或者是武夷岩茶的传统工艺加工制作的

第三,它的品质一定要具备一定的特征,具备“岩骨花香”、“岩韵”的特征,品质达到一定的等级,那这种乌龙茶才能叫做武夷岩茶。

► 林晓东:

那么什么是“大红袍”呢,如今市面上对大红袍的定义五花八门,“大红袍”与“武夷岩茶”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 刘国英:

我们平常喝茶喝到的大红袍,一般是指商品茶的名称。“大红袍”在不同领域或不同场合下,它所指的含义都不一样。它至少有六种不同的概念,分别是大红袍品种(茶树品种)、武夷山大红袍(品牌)、母树大红袍、商品大红袍、纯种大红袍、国标大红袍。

1 “大红袍品种”是指茶树品种,这个是2012年才认定的茶树品种,是经过福建省农业厅审定的,来源于武夷山九龙窠母树大红袍中的无性繁殖的单一树种为大红袍茶树品种;

2 “武夷山大红袍”则是指品牌,现为证明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是经商标拥有人授权方可使用、产品符合相应的有关标准的茶叶品牌;

3 “商品大红袍”,也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市面上销售流通的大红袍茶叶,是按武夷岩茶国家标准(GB/T 18745-2006)生产的,符合国标大红袍品质标准的武夷岩茶;

4 “母树大红袍”,特指武夷山九龙窠六棵大红袍母树上采制的茶叶,六棵母树实为武夷菜茶实生苗,有四个品系(另两株为后期补植),分两三批采制后再精制拼配匀堆而成;

5 “纯种大红袍”指用大红袍茶树品种采制制作而成的武夷岩茶;

6 “国标大红袍”,则是按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制定的大红袍实物标准样,用于规范和检验商品大红袍的品质标准。

 刘国英刘会长还指出,现在市场上的商品大红袍,也有两种概念:一是指按武夷岩茶国标生产的大红袍商品茶;二是通指武夷岩茶,特别是在武夷岩茶消费新区,对武夷岩茶不了解的人,把所有的武夷岩茶都称为大红袍

因此,“大红袍”和“武夷岩茶”的关系依具体情况而定,从商品茶名称的角度来说,大红袍是附属于武夷岩茶底下的品名;从品牌的角度看,“大红袍”又是“武夷岩茶”的代表,是中国驰名商标。

► 林晓东:

刘会长,武夷岩茶的“岩韵”可以说是我们广大茶友们一直以来感觉很神秘的点,能不能为我们解密到底什么是“岩韵”呢,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又是什么呢?

► 刘国英:

“岩韵”是武夷岩茶基本的品质特征,分解出来理解就是“岩骨花香”,既包括滋味,也包括香气。

滋味的表现是:

醇厚,醇厚是既要醇又要厚“厚”说明茶的滋味要比较饱满,要有力度,喝起来要有醇厚感,茶气要重,同时喝起来又不能太苦涩。我们经常喝一泡有“厚度”的岩茶觉得苦涩,但是它化得快,那么这就不叫苦涩,而是一种“厚度”。一泡具备“岩韵”的武夷岩茶的滋味一定要有厚度,又要有醇度,越醇厚,茶的韵味也就越好。

香气的表现是:

香型要优雅,香气要持久、有力度、有穿透力,这种茶才具备“岩韵”的特征。武夷岩茶香气的高低,多表现为工艺特征,而香型和香气特征表现为地域特征和品种特征。以上的这种滋味和花香才叫做“岩骨花香”。

► 刘国英:

而所有的武夷岩茶都具备“岩骨花香”,都具备“岩韵”这种特征,但是不同产地、不同工艺做出来的差异,茶叶的“岩韵”强弱则不同。一般情况下,产地越好的(例如正岩产区),它的韵味更强,正岩以外的(半岩→洲茶),他的韵味就越弱;工艺不同,品种不同,“岩韵”强弱也不同,有些品种本身的韵味更强,而有些品种的韵味就相对弱些;同时跟栽培管理措施也有关联,如果施肥过多,味道则更淡,韵味也就被减弱。

因此,“岩韵”只是形容武夷岩茶品质特征的一个专用术语,只能用“强弱”来区分,而影响“岩韵”强弱主要有山场、工艺、品种、栽培管理措施、采摘气候等因素,这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 

► 林晓东:

刘会长,现在武夷山茶产区的面积和产量各是多少,其中正岩产区的面积和产量又是多少呢?

► 刘国英:

目前根据我们官方统计出来的数字以及我们2010年进行调研的数据,整个武夷山行政区域内的茶(包括岩茶、武夷红茶)的总面积大概在14.8万亩。这里面主要都是武夷岩茶,红茶的面积也就是桐木一个村,大概在1万多亩的这个面积,就是红茶的这个产区,而岩茶的话只有将近14万亩。

这个数据从我们各个产区来说,从整个中国茶类来说,面积和产量是不大的,是一个县级市的茶叶面积,才十多万亩,武夷山每年的茶叶总产量大概在7800吨左右,这个产量是不算多的,所以武夷岩茶是个小众茶。

那么正岩产区的产量就更少了。正岩茶,我们现在是指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内产的武夷岩茶,这个正岩产区的面积大约在1万亩左右,产量大概在500-600吨左右,可见正岩茶在整个武夷岩茶的数量占比10%不到,数量是非常少的。

► 林晓东:

这样看来,正宗武夷茶的产量其实并不大,尤其是正岩产区的武夷茶。可如今世面无处不在“大红袍”、“武夷岩茶”、“正岩茶”等茶品,而绝大部分人分辨不清真假大红袍(正宗武夷岩茶),刘会长,您觉得应该如何辨别真假大红袍(正宗武夷岩茶)呢?

► 刘国英:

武夷岩茶的总量虽然很小,但目前因为品牌知名度比较大,所以在市场上的占有量和分布面是越来越广。越来越广的话,按我们武夷山正宗的产量是支撑不了整个市场的需求的,所以在武夷岩茶整个市场上,不免会出现外地产的或者假冒伪劣的武夷岩茶。

前面我们说明了什么是武夷岩茶的核心含义,这里消费者还要再认清什么是“外山茶”(这里指“外山岩茶”),也就是武夷山行政区以外的岩茶,也是所谓的“假冒大红袍”、“非正宗武夷岩茶”,其中比较接近武夷岩茶的外形和内质的是闽北乌龙茶,闽北乌龙茶在市场上基本也是挂着武夷岩茶在销售,现在在武夷山市外的区域或者省外的区域也有冒充武夷岩茶的茶叶,很多地方没有经过武夷山就直接上市销售了。

其次是消费者要懂得鉴别二者的口感差别,以滋味和香气综合起来判断:

正宗的武夷岩茶应该具备“岩骨花香”的品质特征,如果是外地假冒的,或者是外地产的,基本不具备这种“岩骨花香”,特别是一种特殊的“岩韵”。

那武夷岩茶这种“岩骨花香”的特征呢,是通过品鉴,特别是通过茶叶的滋味和香气综合起来判断的,这个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武夷岩茶的审评基础,才能判断这个茶叶是否具备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是否是正宗的武夷岩茶。一般的消费者可能比较难做到,所以还是要看茶叶的来源,最好是购买有厂家的、有产地的、正规的包装产品。“三无产品”、散茶等这些产品从包装和外观上都是很难辨别的。

最后刘会长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选购的过程中要注意几点,可能会买到更正宗的茶叶:

第一,如果购买的话,一定要买原产地出产的武夷岩茶,这个安全性更高,买到正宗的可能性也会更高;

第二,尽量买正规包装的产品,有厂家信息的茶叶,不要买“三无产品”和散茶,“三无产品”买到假的是没法追溯到来源的,而武夷山厂家出产的包装产品,正宗的可能性是最高的。

第三,如果你有鉴别的能力,你能品鉴,品鉴到这个茶具备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和“岩韵”这种品质特征,那么就说明是正宗的武夷岩茶;如果不具备,那说明它不是武夷山的岩茶,不是武夷山产的,那就是外地假冒伪劣的。

► 林晓东:

刘会长,那我们又该如何在正宗的武夷岩茶里面区分正岩茶与非正岩茶(半岩/洲茶/高山)呢?

► 刘国英:

如果说都是正宗的武夷岩茶,要区分正岩和半岩还是比较难的,作为消费者来说一定要有专业的基础才比较好鉴别。它的基本方法主要是通过茶叶的审评和品鉴来判断:

第一个方面:

从茶叶滋味的厚薄程度来判断。武夷岩茶是一个“重味求香”的茶叶,滋味一定要“醇厚”,既要“醇”又要“厚”。如果是茶叶过醇不够厚,它的滋味就比较薄,那么韵味就不够强了,可能是半岩的山场;但是滋味很厚的情况下,它又需要相对比较醇,如果过厚会变得苦涩,有些茶叶喝起来非常浓烈、非常苦涩,后面就落得很快,也可能是半岩茶

第二个方面:

从茶叶的耐泡度来判断。武夷岩茶的耐泡度都比较好,按我们正常的冲泡一般可以冲到七八泡以上,好的茶叶还能冲更多泡。如果冲三四泡、四五泡茶叶就出“水味”,滋味淡薄,那这个茶一般都不是正岩,是半岩或者是洲茶的茶叶了。

第三个方面:

从茶叶的持久度来判断,不管是回甘也好、香气也好,我们正宗的岩茶,在口腔留的余味是很持久的,它的余味越持久,说明它的韵味越好;而香气也是很持久的,一杯茶从冲泡开始,盖香、挂杯香,热香、冷香,都会有香气,香气表现比较持久。

第四个方面:

从正岩茶的“首冲”来判断,也就是第一道水,是极具甘甜的,以及冲泡到最后,茶叶的“山场气息”自然而然显现,这个需要有经常品鉴正岩茶的,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的才相对能品鉴出来。

 

► 刘国英:

从这几个方面综合起来判断,才能品鉴岩茶的韵味是强还是弱,是正岩还是半岩,而这是需要通过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武夷岩茶这个茶类从外形和色泽是看不出茶叶的品质特征的,一定要从茶叶的香气和滋味来综合判断它的品质质量,外形和色泽只能作为参考

 

刘会长并且解释:正岩茶的购买渠道不好判断,只能从消费者自己的口感和体验去辨别茶叶的品质,专家提供理论知识和方法论,茶友们最终需要自己参与实践,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正确品鉴和对比,才能拥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评审水平。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茶友们心心念念的武夷岩茶,标准是什么?


《1》

说到武夷岩茶的评判标准,曾不少茶友都在向麻花念叨。

品类繁多、价格高、学问深的岩茶,在选茶买茶的时候有通行宝典吗?

咦,买岩茶屡试不爽的招数?不就是买山场正的,工艺好的嘛。

这个道理,地球人都知道了,没有实用性啊!茶友诉苦道。

那么,买自己喝得舒服就好了呀。

在纷繁的岩茶大观园中,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各花入个眼,皆大欢喜!

什么样的岩茶算好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不好做论断。

其实啊,不是麻花藏着掖着,和岩茶打了这么久交道以来,实在觉得“标准”对于武夷岩茶来说,是个尴尬的存在。

罗素说,参差百态是幸福本源,而风格多变的岩茶就是幸福的烦恼呐!



《2》

品种香是武夷岩茶的标准?

早几年前,曾和过几位茶圈大佬们喝岩茶,在喝到某款肉桂时,有位号称喝了多年经验的岩茶大师义愤填膺跳了出来说,标准的肉桂不是这个味!

咦,这个肉桂不正宗?麻花觉得喝着还行呀,那天喝的肉桂,香气上并不是传统的桂皮香,而是带着了水蜜桃似的果香味,汤水不属于浓烈的款型,但同样绵柔有劲,倒挺对当时自己的喝茶口味。

那位喝茶大师说,标准的肉桂不是这个味,旁边不少人附和认同这个观点。

麻花当时心想着,标准的肉桂到底该是什么味?但没有发问,只顾着吃茶点了。(那家茶楼的萝卜糕,真是不错!)

喝茶要论标不标准吗?喝着好喝不就行了。难道这标准的肉桂味道,会更好喝?

正当心里冒着这样的想法时,那位大师摆摆手,招呼了泡茶小妹新泡一泡茶,正宗的肉桂!

看到好茶,一时间萝卜糕也顾不上吃了,心思全扑向这“正宗”肉桂里了。

但期待越大,失望越大。这“正宗”的肉桂泡好后,桂皮香辛锐,喝着实在又辣又呛,让人招架不住。



桂皮香是肉桂特有的品种香型,那么品种香可以直接和岩茶的“标准”划等号吗?这个问题,困惑了麻花许久。

在后来,喝岩茶的次数慢慢变多后,愈发对那位大师的观点表示不认可。

桂皮香是肉桂特有的品种香,要得出桂皮香的肉桂,其实并不难。

然,若是茶香上只呈现单一桂皮香的肉桂,未免喝着太过于单调和死板。

对于那些在桂皮香本味的基础上,多了些花香、果香的肉桂来说,风味则显得更为精彩,就像一个丰富有趣的灵魂般,实在难得。

区别于传统口味的花香型肉桂、果香型肉桂,要是因为“不够标准”,就被一棍子打死,那未免太可惜了吧。

诺,你看,潘安“妙有姿容”,虽然不是传统中的男子刚健美,但其美男的称号可是没人敢摘下的。



区别于传统口味的肉桂,又怎能仅凭它不够“标准”,就说其品质不好呢?

故而,仅凭借品种香便作为武夷岩茶的标准,是“岩茶单调论”的倡导者,其目的是把岩茶变成一张黑白照片!



《3》

求同存异,才是武夷岩茶的标准!

将所有的武夷岩茶,无论肉桂、水仙、大红袍,都全部标准化统一成一个味道,可行吗?

在实际操作起来,难度颇大。就拿肉桂举例,假设把工艺、味道都标准了,还得面对茶树变异、树种不纯等源头问题。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茶也是一样。

从茶树的生长源头来说,就很难对茶青原料做百分百标准一致的筛选。

更何况,在武夷山中,不同的山场小气候,滋润生长出来的茶品质,也有着不同。

三坑两涧中这般的风水宝地,一坑一涧,能占地方并不多,难以做到大规模的批量生产。

再加之,茶树的自然生长,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不同年份生长的茶树,品质也有所不同。

因此,要想得出完全一致的茶青原料进行标准化生产,从源头就被掐断了,根本无法实行。



在学画画过程中,依瓢画葫芦是常见的步骤,麻花小的时候还经常模着小人书画图案呢!长大些,不过是换了石膏来依瓢罢了。

但画画最终还是要画得有个性,才能具有灵魂,做茶也是一样。

在武夷岩茶中,标准化的生产,最常见的是做拼配大红袍。

在不少大茶厂中,标准的拼配大红袍就得啥也不像,不能太像水仙或是太像肉桂。如果太像某一款茶,就直接拿那个品种当大红袍好了,为什么还要“拼配”呢?

这样一来,稳打稳扎拼配出来的标准味道,大众而适普,缺失了个性化的风味,标准是标准,但脱离品种特点,成为大众、普遍而中庸!

拼配制出来的大红袍,当然啦,不可能全部的味道都一样的,不同的制茶人做拼配大红袍,使用的原料和配比不同的,并且他们还乐于研究如何把大红袍拼配得与众不同。

对于喜欢岩茶的人来说,岩茶最大的魅力,正是在于其独具特色的个性呀。

对于岩茶来说,没有一刀切的标准,方能成就岩茶这多般精彩的魅力!



《4》

好的岩茶,是天时地利与人和孕育来,妙手偶得。

风味多变的武夷岩茶,大范围的标准化几乎是很难达到的。

并且一旦将风格标准化后,个性的美妙就失去了。

在小范围的制茶中,同一批次的岩茶,品质规格才能接近。

参差百态,多般变化的岩茶风味,因其种种不同,才有了无尽的探索乐趣。

曾有茶友拿某泡岩茶问麻花,哪里还有这样一模一样茶?

好的岩茶,魅力让人过目难忘,但要再找出完全一样的茶,实在做不到呀。

那该怎么办呢?

遇上好茶,且行且珍惜!

找到约88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