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生产许可

找到约457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诏安礤岭:推进茶叶生产许可证工作 当好领头羊

岁序更替,华章又新。2023年如期而至,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拥抱新年“第一缕阳光”。近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省级茶叶科技特派员、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黄良山老师率中验检测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郭辛颖女士赴礤岭村进行实地调研,通过“问诊把脉”式上门服务,精准施策发力,推进茶叶生产许可以证办理工作,助推礤岭村茶叶产业发展,驻村第一书记赖荣民一同参加实地调研。


以诏安八仙茶为产品切入点,通过省级科技特派员的带动与推动,指导农户进行乌龙茶种植和制作,从源头提升茶叶品质。2022年底,诏安县福县家庭农场黄福县新建了茶叶加工场,在科技特派员黄良山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基本完成原车间设备整体改造工作,按照SC(食品生产许可)取证要求,建成标准化茶叶加工和储藏车间,申请下来后,他将是该村唯一取得SC的企业,对本村茶产业将起到很好的示范和辐射,进一步拓宽了乌龙茶的销售渠道。

一年来,充分利用该村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从聚焦壮大发展乡村经济着手,针对礤岭村茶叶种植制作“大而不优”“散而不聚”“泛而不精”、制茶工艺不规范、长期观念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等发展症结,着力提升茶叶产量品质,提前规划思路、谋划布局并理顺销路,促进茶叶扩面提质发展,帮扶农民增收增效,合力聚势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我们对未来更有了信心,方向也更加清晰,带领茶农增收致富,然而做大做强茶产业是关键,通过推进礤岭村茶叶生产许可证办理工作,进一步提升礤岭村八仙茶、单枞茶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礤岭村种茶大户、诏安县福县家庭农场黄福县说道。

下一步,省级科技特派员将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精神,不忘初心,不辞辛苦推动“一站式”食品生产许可证办理服务,持续上门跟踪指导福县家庭农场茶叶生产加工场所建设,邀请专家培训茶叶采摘及加工,提升茶叶品质,为振兴乡村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此外,专家组一行走访礤岭党员生态茶园基地建设情况。

来源:闽南网(通讯员 赖荣民文/图),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叶及相关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研讨会在中茶院召开

2018年11月7日,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委托,在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的指导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茶院”)、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组织召开《茶叶及相关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研讨会。会议邀请到来自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咸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河北省质检院、湖南省益阳市茶业局、浙江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云南省茶叶协会、浙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纵合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杭州茶厂有限公司、上海英联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北京张一元金桥茶叶有限公司、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福建仙洋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德国Wollenhaupt茶叶公司中国代表处、浙江杉杉茶叶有限公司等近30个相关单位的专家代表参与本次《细则》及释义的研讨工作。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司金波处长、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赵洪静老师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中茶院党委书记、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郑国建主持,中茶院院长尹祎致欢迎词。尹院长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与感谢,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交流,使《细则》更加科学、完善、实用、可操作。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司金波处长和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赵洪静老师对《细则》及释义的编写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要求。

 

会议还邀请到来自河北省质检院的吴磊处长对《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进行了系统介绍。讨论前,郑国建同志代表制修订单位对《细则》的修订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提出了修订依据和原则,并明确了要在本次会议上重点讨论的内容。

全体专家对《细则》及释义逐条审阅和认真讨论后,一致认为《细则》的结构合理、编写规范、内容完整,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明确规范了我国茶叶及相关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的要求,符合目前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生产实际需要,对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细则》释义基本完善,介绍了每一条款的制订依据和详细要求,对易产生歧义的条款给出了解释说明,便于生产企业和监管人员理解条款。同时,与会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细则》和释义等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会议最后,郑国建同志代表制修订单位表示下一步将根据专家意见对《细则》及释义进一步修改完善,确保《细则》更加科学规范、合理实用,对茶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2018年,我国已发布实施20多项茶叶国家标准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生产和消费的大国,近几年,我国茶叶消费正处于转型期,茶产业整体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然面临着茶产业大而不强的“散、弱”尴尬境地,也侧面说明了茶产业生产管理粗放、技术水平不高、组织化程度较低。

有人认为,这些都导致茶企无法发挥规模化生产效应,反过来看七万家茶企比不过一家立顿的痛点,“龙头企业数量少,品牌影响力小”。某种层面来说,也是行业标准还有待完善与补充,我们的茶叶标准还需完善与补充,便于为市场提供有效支撑。

2018年里,已新实施20多项茶叶国家标准实施

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茶行业迎来了茶叶新标修订的“大年”,国家密集推出新的推荐性国家标准。从2018年1月1日起,有二十余项茶叶推荐性国家标准于今年陆续实施,对现行有关茶叶标准中不合理的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及相关空白标准的补充。

 

 

也就是说,2018年,已有一大批茶叶国家标准正式实施了,无论是喜欢茶的消费者还是茶行业的生产经营者,都该对现已存在的茶叶标准有一个熟悉的了解和掌握。

不断完善的茶叶标注体系

小编看到,包括《红茶第1部分:红碎茶》、《红茶第2部分:工夫红茶》、《绿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茶叶感官审评术语》、《固态速溶茶第1部分:取样》、《白茶》、《茉莉花茶》、《茶叶中茶氨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乌龙茶第7部分:佛手》、《抹茶》、《茉莉花茶加工技术规范》、《农产品追溯要求茶叶》等在内的二十多项这些新制定或修订的标准,主要从产品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包装、运输和贮存,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方面进行规定

比如,茶叶的农产品追溯标准,有了对茶园管理及茶叶生产、茶叶加工、茶叶流通、茶叶销售各环节的追溯要求。

 

新修订的《白茶》在产品中增加了寿眉品类并规定了相应的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要求,并规定了水分、总灰分、粉末、水浸出物等4个理化指标限量值。还有一个重大修改就是白茶可长期保存,福鼎白茶可长期保存有了法律依据,将带来新一轮老白茶收藏投资新高潮

 

而《绿茶第1部分:基 本 要 求 》(GB/T14456.1—2017)主要变化:增加了绿茶产品的分类;增加了茶多酚和儿茶素项目及其检测方法;增加卫生指标、运输和贮存要求。

另外,新制定的《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红茶加工技术规范》、《茉莉花茶加工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这些作为 茶叶加工基础标准,无疑很好地对行业加工技术规范提供了指导和支持作用。

更多新实施的茶叶标准,大家可以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查询了解,在此就不一一详叙了。

1产品标准的变化

2018年实施的茶叶产品标准有12项,新制定4项,修订8项。新制定的产品标准集中在单丛、佛手、茯茶和抹茶等,主要从产品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进行规定。修订的产品标准集中在绿茶、红茶、白茶、黄茶、茉莉花茶和袋泡茶等。

1、全面接受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污染物限量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GB 2762-2017),该标准正式取消了茶叶中稀土的限量,规定茶叶中铅的污染物限量;农药残留限量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6),规定了茶叶中48项农残限量,较2014版主要变化有:增加了20项农残限量指标、修改了1项限量指标值、规定了推荐使用农残限量的检测方法;食品添加剂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茶叶生产不允许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使用铅铬绿、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亮蓝等着色剂或其他工业染料等加工茶叶均属违法。

2、理化指标进一步完善

根据不同产品的特性,规定了产品定义、产品的分类以及不同理化指标要求。

3、明确茶叶贮存的要求和保质期

茶叶有很强的吸潮和吸异味等吸附功能,不同的贮存条件将直接关系到茶叶产品的保质期长短,产品标准中对茶叶贮存的要求是应符合《茶叶贮存》(GB/T 30375-2013)的规定。

茶叶应及时包装入库,入库的茶叶应有相应的记录(种类、等级、数量、产地、生产日期等)和标识,入库的茶叶应分类、分区存放,防止相互串味,入库的包装件应牢固、完整、防潮、无破损、无污染、无异味。保质措施对库房要求是应具有封闭性,黑茶和紧压茶的库房还用具有通风功能;包装应选用气密性良好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塑料袋(塑料编织袋)或相应复合袋,黑茶和紧压茶宜选用透气性较好且符合卫生要求的材料,袋泡茶滤袋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要求、滤纸、尼龙包装材料因满足相关要求。

2检测方法标准正逐步完善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6)规定,茶叶中有限量要求的48项农残中苯醚甲环唑等31个农药有推荐的检测方法可以按照执行;除虫脲等14个农药参照蔬菜水果等其他产品的检测方法检测;还有草铵磷、丁醚脲、氯噻啉等按临时限量选用检测方法。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六条中规定,“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应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目前国家农药残留标准审评委员会正在依法对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进行制修订、清理和整合。

茶叶中感官审评、部分理化品质指标等5个标准也得到了修订并于2018年开始实施,确保了茶叶产品品质评价和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T 14487-2017),该标准修订主要增加了黑茶中六堡茶、紧压乌龙茶、紧压白茶等的术语,满足创新品种类茶叶的需求。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23776-2018),规定了茶叶感官审评的条件、方法和审评结果与判定,适用于各类茶叶的感官审评。茶叶感官审评是指审评人员运用正常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辨别能力,对茶叶产品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与叶底等品质因子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过程。该标准广泛应用于各级专家评审、企业的进货验证或出厂检验、检验机构的各种审评等。标准中有几个需要关注的方面:对审评环境和设备进行了规定,干评台面为黑色亚光,湿评台面为白色亚光;对茶叶审评人员应获有《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持证上岗,身体健康,视力5.0及以上,持《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健康证明》上岗,审评人员开始审评前更换工作服,用无气味洗手液把双手清洗干净,并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保持洁净,评审过程中不能使用化妆品,不得吸烟。

《茶叶中茶氨酸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23193-2017)与原标准有较大变化:测定原理和前处理过程完全不一样;前处理从原来加水80℃水浴浸提改为直接加沸水浸提;无净化和衍生步骤直接过0.45μm膜后直接进样。

《固态速溶茶 第1部分:取样》(GB/T 18798.1-2017)和《固态速溶茶 第2部分:总灰分测定》(GB/T 18798.2-2018)两个检测方法修改采用了相应的ISO 标准,对部分检测参数进行了更科学的修订。

根据《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活动,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茶叶是2005年纳入食品生产许可管理的加工产品,茶叶生产要求满足GB 1488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对茶叶生产过程中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贮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场所、设施、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在茶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中规定:“茶叶产品必须包装出厂”。针对茶叶产品标签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标签上应有:产品名称、配料、产品标准、生产日期、质量等级、净含量、SC食品生产许可证号、产地(标注至省、地级市)、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电话等信息,其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产品标准、净含量和质量等级。

普通老百姓真正关心的是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国家茶叶标准将不断完善,杜绝过度包装或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等冒充质量等级、添加色素等污染物现象的发生,确保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让老百姓都能喝上放心茶、喝上好茶。

 

做大做强茶产业,标准先行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些新标准的实施,是新时代下中国茶市场化发展中,走向更加完善、更加科学的关键性一步,使得在茶产业的发展中做到有标可依,促进茶企技术进步,规范茶叶生产、加工和贸易行为,同时也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有标准,不仅对茶企,市场,对消费者也都是好事,比如,今年茶叶的农产品追溯要求国标的制定,对茶叶的安全性有了更好地保障,这个标准的制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打消用户对茶叶质量安全的疑虑。”某茶企相关负责说道。

标准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准则,也是促进茶叶生茶技术提升、提高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共同依据。 

茶产业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建设生态农业的绿色产业。我们也希望通这些茶叶标准进一步的完善,为茶叶持续健康发展打好基础,提高茶叶在生产、管理、质量方面的水平,令茶叶更加市场化,让更多的中国茶叶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日常生活。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找到约448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