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如此好

找到约6,177条结果 (用时 0.023 秒)

以茶抵债?茶叶如此豪横,为你的品牌建设提供了哪些参考?

茶,是一片树叶,一杯饮品,一方文化。

对今天的斯里兰卡来说,茶是钱,可以抵石油债的钱。

2021年12月22日,斯里兰卡提出用茶叶抵债,债权人伊朗欣然同意。

9年前,斯里兰卡向伊朗进口石油,欠下一笔约2.5亿美元的债务,每年需偿还的利息相当可观。

疫情爆发以来,斯里兰卡的经济遭重创,面临严重的外汇短缺。据CCTV天下财经报道,斯里兰卡目前的外汇储蓄已降至16亿美元。

被逼到墙角的斯里兰卡再次提议:以茶抵债,分期付茶。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斯里兰卡每月向伊朗运送价值500万美元、约合3184万元人民币的茶叶。因为茶叶属于人道主义物资中的食品类别,这种支付方式不违反美国对伊朗制裁条款。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2020年斯里兰卡是世界上第五大茶叶生产国,第三大茶叶出口国。伊朗人则酷爱喝茶,自家产的茶不够喝,每年得大量进口茶叶。


△2020年全球茶叶产量数据来源:国际茶叶委员会


△2020年全球茶叶出口量数据来源:国际茶叶委员会

斯里兰卡的茶恰好满足伊朗人的需要。

早在2018年7月,斯里兰卡就有过这样的计划。当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退出伊核协议,重启对伊朗的制裁。那时,所有面向伊朗的银行通道被关闭,其他国家无法使用美元向伊朗付款。斯里兰卡茶叶委员会就提出“以茶换油”的计划,用以偿还债务。

只是当时国际环境复杂,这一提议没有下文。

其实茶叶作为硬通货自古有之,且最早来源于中国。

中国的“茶货币”

早在五代时期,南方制作加工一种块状的砖茶,经长途运送到北方游牧地区。因为砖茶能消食解腻,成为牧民的珍品。牧民之间交易货物时,常常用砖茶作为媒介物,类似今天的货币。

那是世界上最早的“茶货币”。

历史上,历时最长的“茶货币”是汉族地区与边境少数民族的茶马贸易。它出现于唐朝,在明朝进入鼎盛。明代著名文学家汤显祖就以“黑茶一何美,羌马一何殊。羌马与黄茶,胡马求金珠。”形容当时茶马交易市场的兴旺景象。

边境少数民族以肉食为主,茶能改善他们的饮食结构。正所谓“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茶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品。

马是古代时期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中原缺马,而边境少数民族擅长养马。茶,因此成为中原统治者可以抗衡西域的重要物资,也成为中原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硬通货。

茶引发的国门开放

茶,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硬通货,更间接引发了晚清的灭亡与中华民族国门的开放。

1610年,第一批茶叶由荷兰传教士从中国带到欧洲。自此,饮茶习惯迅速风靡整个欧洲,尤其在英国,喝茶成为各阶层每天乐此不疲的一件事。

疯狂的茶叶需求下,西方国家从殖民地掠夺来的大量白银涌入中国。在1711~1810年,英国政府从茶叶贸易中获得的税收高达7700万英镑,从中可以一窥当时茶叶贸易的数额。

茶叶贸易形成巨额白银流失,英国人决定用鸦片换回白银。茶叶的贸易顺差,引发鸦片流入中国,从而引发了鸦片战争。这一间接的交换客观上促成了中国打开国门,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用茶换战斗机

国际上,拿茶叶交换物资的还有印尼与俄罗斯。

2017年8月,印度尼西亚与俄罗斯达成协议:印尼向俄方购买的11架俄制苏-35战斗机的军购款,一半用现金支付,另一半则用茶叶、咖啡、棕榈油等商品置换。每架战斗机约8300万美元,俄方提供的军机总价值高达9.13亿美元。

这是俄罗斯第一次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回避美元的清算障碍。俄方称,这笔交易将选择最适合俄罗斯市场的商品。俄罗斯是茶叶消费大国,95%的俄罗斯人有饮茶习惯。但是俄罗斯本国茶叶产量很少,因此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的茶叶进口国。茶叶必然成为交换清单上的一员。

用茶换房

大到国家,小到企业,茶叶还曾被用作可交换的物质,成为企业营销的手段。

2008年,楼市低迷。福建安溪某房地产开发商首创“以茶换房”的营销奇招,让茶农用自制的茶叶置换该楼盘商品房的首付款。“以茶换房”卖出了近30套商品房,该开发商收到1万多公斤的茶叶。而该开发商下属有一个茶叶分公司,专门从事茶叶深加工业务,早就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为这批茶叶找好了销路。

“以茶易物”的商业逻辑

从古代到现在,从中国到国外,茶叶一直是“以物易物”的主角。

在早期社会,人们拥有各自擅长制作的货品,为了满足各自的需求,最初的做法就是以物易物。

曾经的苏联为了更好地建立以物易物系统,提出了人人“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后来我们国家也学苏联,直到改革开放前,每个家庭还在使用各种粮票,布票和肉票,这些也属于以物易物的变形。

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发展,生产力大幅提升,物质极度丰富,人们很容易获得各自需要的物品。向他人提供商品或服务,不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盈利。这就是商业。

亚当斯密在其著作《财富论》中提到,事物的价值取决于某个特定时间点上,他人的支付意愿。

那么,茶叶究竟有什么魅力,在商业现代化水平如此高的今天,让国家之间依然接受以茶换物的方式呢?

在前述事例中,伊朗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朗人民因为宗教信仰不能喝酒,饮茶能保持头脑清醒,因此成为重要的生活习惯。同样,俄罗斯和英国因为茶健康好喝,从贵族逐步蔓延到社会各阶层,形成了全国范围的饮茶习惯。基于此,茶叶的健康价值成为这些国家为了保障人民生活而必须支付的部分。这也是斯里兰卡能够用锡兰茶去还债的根本原因。

“以茶易物”

给茶品牌建设的一些启示

这个逻辑同样适用于茶品牌的建设。

品牌的首要作用是促使消费者更容易选择产品,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对于品牌建设,目前有很多观点,被广泛认可并运用的是:定位,品牌形象,品类打造等。然而,企业往往忘记了这些概念的本质就是价值。

全球知名的战略咨询管理公司麦肯锡认为品牌是一种“价值”,创建品牌的过程就是“发现价值”—“实现价值”—“传递价值”的过程。

这表明,品牌建设需要深入思考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思考究竟是什么价值点吸引用户,与用户产生共鸣。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品牌炼金术:利用价值要素找准用户》一书中曾总结出30种“价值要素”,分别具有最基础和外延两方面特征,可概括为4类需求:职能类、情感类、改变生活类和社会影响类。

茶的价值要素很多,如:感官体验,健康,社交,传统文化等等。

根据前文所述,茶在不同阶段,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文化背景下,都深受喜爱,得以交换马匹,石油,战斗机等等。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茶具有健康价值,而这也是茶的基础价值之一,或者说是最为重要的基础价值。

对于茶品牌来说,茶的基础价值是品牌建设的地基。如果地基不结实,在此之上叠加的各种眼花缭乱的价值属性,例如社交属性、文化属性、科技属性等,便是舍本求末的存在了。

茶品牌在建设的过程中,向消费者呈现出茶最本质的东西,让消费者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观得到认同,这样的品牌就拥有了肥沃的根基,在此基础之上,组合企业独特的优势价值,在具有很强辨识度的同时,才能够走得更长远。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叶市场越加畸形!天价茶炒作的结果,必定是一地鸡毛

茶价,真到了望茶兴叹的地步!

4万多一公斤的冰岛普洱茶,几十万一斤的武夷山天心村岩茶!

让人不经感慨:一斤茶叶,何德何能,干到几十万的天价,吊打一线房子,玩转普通人数年工资!

- 01 -

畸形的茶叶市场

茶是用来喝的,但如今几十万一斤的茶,是用来干啥的,真说不准。

放眼如今的茶圈,价格最疯狂的,首选岩茶,其次普洱。二者的价格,贵一点的普洱古树几万,贵一点的岩茶几十万。

平心而论,如今茶叶的质量,相比2006年,能在茶叶里喝出老鼠屎的时候,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大多数茶叶,是很干净卫生的。少部分茶叶,品质更是无可挑剔。然而,质量上升了,茶叶价格更是一路狂飙突进。

天价茶,成功拒绝了大部分消费者

以普洱茶为例,名山古纯10年,古树茶那么好的品质,只要价格不这么狂躁,消费者肯定是乐意消费的(不是茶叶不能涨价,而且应随着消费群体增长而涨价)

无奈的是,20年来,茶叶价格的涨幅是收入涨幅的数百倍。

2000年,老班章的价格大约是3块钱一公斤,如今,1.2万元一公斤。涨了4000倍。冰岛老寨的价格4万多一公斤,涨幅也是几千倍。

其他茶叶的价格,也不容小觑。一斤正宗古树茶的价格,少则过千,贵则数万。

古树茶如此,几十万一斤的岩茶更是如此,都成功的拒绝了绝大多数消费者,成为少部分人的游戏。

茶怎么越来越难卖了

消费的人少,价格却很高,消费肯定有限。日积月累,茶叶市场形成了畸形的现象:

最顶级的茶被土豪收了,绝大部分中高端茶,由于消费人群有限,根本卖不了。

茶老板看着仓库里的茶,怎么越来越难卖了?是哪里出了问题。

是不是因为纯料不够纯,消费者才不接受?是不是工艺不到位,茶农杀青之前喝了两瓶烧酒,炒茶不到位,让茶叶有一大股烟熏的味道。

总之,不管怎么样,一定要从源头把控。都去茶山看看。

大家都跑到茶山了,原料价格非理性上涨,茶商大量的资金都花在原料上。

高价收来的茶,从2014年之后,古树茶又没有人来接盘,销量始终有限,大多数茶叶只能堆在仓库。

一边是消费者买不起,一边是茶商卖不出。如此畸形的循环,茶叶市场,人人都在喊茶难卖。

价格太贵,十个人有九个喝不起,哪怕给茶叶镶金边,啥也不是。一款茶叶泡出来,滤网上黑漆漆的斑点一大片,号称是老班章的亲戚产的,又有毛用。

茶是用来喝的,把茶叶炒到天价,脱离消费者,最终没有人买,没有人消费,无异于作茧自缚。

- 02 -

无法调和的矛盾

由于茶价虚高,茶客内心就排斥。茶农、茶商和茶客的矛盾,已经很难调和了。

茶农的小算盘

2015年之前,古树茶的黄金期,古树茶到处有人接盘,绝对不愁卖。但2015年之后,古树茶市场一直下行,2015年秋天,央视财经还曝出了老班章茶叶滞销的新闻。

鲜叶价格下降,销量还上不去,茶农一脸懵。索性开着车下山推销茶叶,见到茶农的散客和茶商笑得一脸灿烂,原来茶农的茶叶这么便宜。

以后不用找茶企买茶了,散客和小茶商自己上茶山,本来希望低价收茶叶,但讽刺的是:上了茶山,却成了高价茶的接盘者。

散客和茶商源源不断地冲上茶山,大家都在源头争原料,鲜叶价格可想而知。茶山的鲜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就是这个原因。

茶农的梦想也很简单,希望茶叶价格一直涨,最好是每年春茶价格发布的时候,鲜叶都能比去年涨个200%。

至于茶叶的质量,质量好像十几年来都这样,最近几年,由于茶山生态破坏,质量还变差了点,但是,茶叶离不开好原料好工艺,质量说得过去就行。

总之,茶农关心的,只要茶山价格涨就行了。

茶商的尴尬

从2016年开始,散客上了茶山,直接找茶农买茶,顺便还可以旅游。茶商的客户无形之中变少了一些。

更尴尬的是,茶商的茶叶,本来就是从茶农手里收来的,拼价格,肯定不是茶农的对手。

拼工艺,大多数茶商是不会做茶的,茶山上,炒茶队长带着一帮小弟炒茶,专门赚茶商的钱。

新茶价格被炒得太高,不敢做,做了点也卖不动,旧茶还有大量的库存。

中小茶商和小店铺,也是畸形茶叶市场的受害者,把茶叶收来店铺卖,茶客去了源头。价格拼不过茶农,市场占有率拼不过大茶企……

茶客的淡定

茶客的眼里,不管你的茶是99万六棵对面山上向阳的地方产的,还是八代单传的杀青工艺做出来的,或者包装是请大师签名的。

总之,茶客只关心两点,价格便宜点,喝得起茶就行了;茶叶味道好一点,喝着舒服就行了。

至于畸形的茶叶市场,谁吃了亏,谁接了盘,谁又被炒作收割,那都是自作自受。茶叶炒得那么高,反正喝不起。

茶叶市场的畸形现状,决定了茶客与茶农茶商的矛盾,是冲突大于合作。

无论茶商怎么吹,茶客都不太相信(反正价格那么高),但几十年茶龄的老茶客,不喝茶又不行。

- 03 -

茶叶监管真空状态

茶叶市场畸形,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如今的茶叶市场,几乎没有监管,毫无约束。

没有监管,茶农可以哄抬价格

20年前几块钱一斤的老班章,如今涨了几千倍,达到1.2万元一公斤。

老班章周围的茶农,看着老班章茶叶越来越高,心里默默感慨一句,都是同一个地方的茶叶,你1万2一斤,我涨到6000一斤,也算是厚道了。

茶叶价格一环带一环,价格越来越高。到了春茶价格发布的时候,茶客搬跟小凳子静静地坐着,只敢感慨一句,你们真会玩,反正是喝不起,也就不喝了。

散客上茶山,更是精彩异常

茶农三言两语就套出懂不懂茶。不懂茶的散客,又成了冤大头。

如果已经制成毛茶,小树茶当成古树茶卖,99%的人根本分辨不出是不是古树茶。如果看着采摘,鲜叶价格给你打个60折。1000块的古树,当成6000块卖,散客还满脸欢喜的掏钱。

是真古树也就罢了,就怕上厕所的时候,6000块的古树又被掉包成小树茶。

哄抬鲜叶价格,坐地起价,宰客,这样的奇招,茶山上屡见不鲜。

没有市场监管,茶商自说自话

茶商找几个自封的大师签个名,把十八线山头的台地茶卖出几千块的高价。

春茶的时候,还可以搞一个炒作,动不动来一个几百万的天价采摘权拍卖认购,比如2021年,拍一个202.1万的天价,既响应了年份的号召,又起到了哗众取宠的效果。

虽然拍卖炒作的骚操作,会遭到群起而攻之,但自吹自擂一波,说自己为了保护古树茶,立下了多少汗马功劳。然后,可以卖茶了。

其它茶叶看得一脸懵,只准你玩天价,我也要玩天价。茶价一浪高过一浪,普洱茶几万,岩茶几十万。价格虚高的茶叶市场,看得喝茶群众目瞪口呆。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斤茶叶,竟卖到普通老百姓数年的工资,卖到中小城市一套房。

这还是茶吗?

写在最后:

陆羽在《茶经》里说: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俭,有节俭的含义,更强调自我约束,反映一种人生观与追求。

茶是一杯健康的饮料,但几万一斤,几十万一斤的天价茶背后,早已人心不古。天价茶炒到如今,离茶的宗旨越来越远。

如今的茶,茶客追求茶叶质量,但市场只追价格。非但不能轻身换骨,还喝的多少人心浮气躁。

茶本无罪,百年古树乃天生,但人心不古,一定不知茶的真味。

任何一样东西,一旦脱离原本价值,只剩下虚华的外表,到最后,一定是一地鸡毛!

就像400年前的郁金香,40年前的君子兰,14年前的藏獒!

潮水退去,便知谁在裸泳!

来源:不八卦会暴走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叶市场越加畸形!天价茶炒作的结果,必定是一地鸡毛

茶价,真到了望茶兴叹的地步!

4万多一公斤的冰岛普洱茶,几十万一斤的武夷山天心村岩茶!

让人不经感慨:一斤茶叶,何德何能,干到几十万的天价,吊打一线房子,玩转普通人数年工资!

- 01 -

畸形的茶叶市场

茶是用来喝的,但如今几十万一斤的茶,是用来干啥的,真说不准。

放眼如今的茶圈,价格最疯狂的,首选岩茶,其次普洱。二者的价格,贵一点的普洱古树几万,贵一点的岩茶几十万。

平心而论,如今茶叶的质量,相比2006年,能在茶叶里喝出老鼠屎的时候,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大多数茶叶,是很干净卫生的。少部分茶叶,品质更是无可挑剔。然而,质量上升了,茶叶价格更是一路狂飙突进。

天价茶,成功拒绝了大部分消费者

以普洱茶为例,名山古纯10年,古树茶那么好的品质,只要价格不这么狂躁,消费者肯定是乐意消费的(不是茶叶不能涨价,而且应随着消费群体增长而涨价)

无奈的是,20年来,茶叶价格的涨幅是收入涨幅的数百倍。

2000年,老班章的价格大约是3块钱一公斤,如今,1.2万元一公斤。涨了4000倍。冰岛老寨的价格4万多一公斤,涨幅也是几千倍。

其他茶叶的价格,也不容小觑。一斤正宗古树茶的价格,少则过千,贵则数万。

古树茶如此,几十万一斤的岩茶更是如此,都成功的拒绝了绝大多数消费者,成为少部分人的游戏。

茶怎么越来越难卖了

消费的人少,价格却很高,消费肯定有限。日积月累,茶叶市场形成了畸形的现象:

最顶级的茶被土豪收了,绝大部分中高端茶,由于消费人群有限,根本卖不了。

茶老板看着仓库里的茶,怎么越来越难卖了?是哪里出了问题。

是不是因为纯料不够纯,消费者才不接受?是不是工艺不到位,茶农杀青之前喝了两瓶烧酒,炒茶不到位,让茶叶有一大股烟熏的味道。

总之,不管怎么样,一定要从源头把控。都去茶山看看。

大家都跑到茶山了,原料价格非理性上涨,茶商大量的资金都花在原料上。

高价收来的茶,从2014年之后,古树茶又没有人来接盘,销量始终有限,大多数茶叶只能堆在仓库。

一边是消费者买不起,一边是茶商卖不出。如此畸形的循环,茶叶市场,人人都在喊茶难卖。

价格太贵,十个人有九个喝不起,哪怕给茶叶镶金边,啥也不是。一款茶叶泡出来,滤网上黑漆漆的斑点一大片,号称是老班章的亲戚产的,又有毛用。

茶是用来喝的,把茶叶炒到天价,脱离消费者,最终没有人买,没有人消费,无异于作茧自缚。

- 02 -

无法调和的矛盾

由于茶价虚高,茶客内心就排斥。茶农、茶商和茶客的矛盾,已经很难调和了。

茶农的小算盘

2015年之前,古树茶的黄金期,古树茶到处有人接盘,绝对不愁卖。但2015年之后,古树茶市场一直下行,2015年秋天,央视财经还曝出了老班章茶叶滞销的新闻。

鲜叶价格下降,销量还上不去,茶农一脸懵。索性开着车下山推销茶叶,见到茶农的散客和茶商笑得一脸灿烂,原来茶农的茶叶这么便宜。

以后不用找茶企买茶了,散客和小茶商自己上茶山,本来希望低价收茶叶,但讽刺的是:上了茶山,却成了高价茶的接盘者。

散客和茶商源源不断地冲上茶山,大家都在源头争原料,鲜叶价格可想而知。茶山的鲜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就是这个原因。

茶农的梦想也很简单,希望茶叶价格一直涨,最好是每年春茶价格发布的时候,鲜叶都能比去年涨个200%。

至于茶叶的质量,质量好像十几年来都这样,最近几年,由于茶山生态破坏,质量还变差了点,但是,茶叶离不开好原料好工艺,质量说得过去就行。

总之,茶农关心的,只要茶山价格涨就行了。

茶商的尴尬

从2016年开始,散客上了茶山,直接找茶农买茶,顺便还可以旅游。茶商的客户无形之中变少了一些。

更尴尬的是,茶商的茶叶,本来就是从茶农手里收来的,拼价格,肯定不是茶农的对手。

拼工艺,大多数茶商是不会做茶的,茶山上,炒茶队长带着一帮小弟炒茶,专门赚茶商的钱。

新茶价格被炒得太高,不敢做,做了点也卖不动,旧茶还有大量的库存。

中小茶商和小店铺,也是畸形茶叶市场的受害者,把茶叶收来店铺卖,茶客去了源头。价格拼不过茶农,市场占有率拼不过大茶企……

茶客的淡定

茶客的眼里,不管你的茶是99万六棵对面山上向阳的地方产的,还是八代单传的杀青工艺做出来的,或者包装是请大师签名的。

总之,茶客只关心两点,价格便宜点,喝得起茶就行了;茶叶味道好一点,喝着舒服就行了。

至于畸形的茶叶市场,谁吃了亏,谁接了盘,谁又被炒作收割,那都是自作自受。茶叶炒得那么高,反正喝不起。

茶叶市场的畸形现状,决定了茶客与茶农茶商的矛盾,是冲突大于合作。

无论茶商怎么吹,茶客都不太相信(反正价格那么高),但几十年茶龄的老茶客,不喝茶又不行。

- 03 -

茶叶监管真空状态

茶叶市场畸形,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如今的茶叶市场,几乎没有监管,毫无约束。

没有监管,茶农可以哄抬价格

20年前几块钱一斤的老班章,如今涨了几千倍,达到1.2万元一公斤。

老班章周围的茶农,看着老班章茶叶越来越高,心里默默感慨一句,都是同一个地方的茶叶,你1万2一斤,我涨到6000一斤,也算是厚道了。

茶叶价格一环带一环,价格越来越高。到了春茶价格发布的时候,茶客搬跟小凳子静静地坐着,只敢感慨一句,你们真会玩,反正是喝不起,也就不喝了。

散客上茶山,更是精彩异常

茶农三言两语就套出懂不懂茶。不懂茶的散客,又成了冤大头。

如果已经制成毛茶,小树茶当成古树茶卖,99%的人根本分辨不出是不是古树茶。如果看着采摘,鲜叶价格给你打个60折。1000块的古树,当成6000块卖,散客还满脸欢喜的掏钱。

是真古树也就罢了,就怕上厕所的时候,6000块的古树又被掉包成小树茶。

哄抬鲜叶价格,坐地起价,宰客,这样的奇招,茶山上屡见不鲜。

没有市场监管,茶商自说自话

茶商找几个自封的大师签个名,把十八线山头的台地茶卖出几千块的高价。

春茶的时候,还可以搞一个炒作,动不动来一个几百万的天价采摘权拍卖认购,比如2021年,拍一个202.1万的天价,既响应了年份的号召,又起到了哗众取宠的效果。

虽然拍卖炒作的骚操作,会遭到群起而攻之,但自吹自擂一波,说自己为了保护古树茶,立下了多少汗马功劳。然后,可以卖茶了。

其它茶叶看得一脸懵,只准你玩天价,我也要玩天价。茶价一浪高过一浪,普洱茶几万,岩茶几十万。价格虚高的茶叶市场,看得喝茶群众目瞪口呆。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斤茶叶,竟卖到普通老百姓数年的工资,卖到中小城市一套房。

这还是茶吗?

写在最后:

陆羽在《茶经》里说: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俭,有节俭的含义,更强调自我约束,反映一种人生观与追求。

茶是一杯健康的饮料,但几万一斤,几十万一斤的天价茶背后,早已人心不古。天价茶炒到如今,离茶的宗旨越来越远。

如今的茶,茶客追求茶叶质量,但市场只追价格。非但不能轻身换骨,还喝的多少人心浮气躁。

茶本无罪,百年古树乃天生,但人心不古,一定不知茶的真味。

任何一样东西,一旦脱离原本价值,只剩下虚华的外表,到最后,一定是一地鸡毛!

就像400年前的郁金香,40年前的君子兰,14年前的藏獒!

潮水退去,便知谁在裸泳!

来源:不八卦会暴走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999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7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