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普洱熟茶

找到约9,301条结果 (用时 0.045 秒)

揭秘普洱熟茶的发酵

凡是发酵食品,其每一个产品都有自己的一套发酵体系。普洱茶也不例外,但它更具自身的特色,堪称发酵食品中的“一绝”。

普洱茶的发酵由三大部分组成:初级发酵、准发酵(也可称二次发酵)、后续发酵。


初级发酵是在晒青毛茶过程中,通过特殊环境中微生物菌群自然接种完成,它是在普洱茶进入准发酵前,对茶叶的预处理。


由于它具有微生物菌群的“干预”,加之晒青过程对茶菁有较大改变,已具备发酵的特质,故称之谓初级发酵。


准发酵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自然发酵(普洱生茶),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传统工艺,是将晒青毛茶经过蒸压成固态形状,有团、饼、沱、砖等形状;

图片描述  


二是人工发酵(普洱熟茶),是现代发明的新工艺,是将晒青毛茶通过“渥堆”发酵的方法快速发酵,再蒸压成固态形状——团、饼、沱、砖。


渥堆是决定普洱茶品质的关键工序,是一个微生物分泌胞外酶催化和非酶性湿热氧化的缓慢过程。


从形成机理上来说,红茶发酵和普洱茶发酵(渥堆)是不一样的。


红茶发酵是由茶叶内源酶促作用和偶联氧化聚合作用形成的,而普洱茶是在鲜叶经过杀青干燥后,茶叶的内源酶活性已被钝化。


普洱熟茶形成的实质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的内含成分为基础,外源水体微生物群,发酵场地微生物群晒青毛料自带微生物群在一定的湿度温度条件下在茶叶上生长更替,以微生物活动为中心的普洱茶渥堆;


在渥堆过程中滋养以酵母,黑曲霉,根酶,灰绿曲霉乳酸菌等主要微生物生长并分泌产生的胞外酶进行酶促催化反应,同时,微生物呼吸代谢产生的热量与茶叶水分共同产生的湿热作用,促进茶叶内含物质的化学变化。


在渥堆中。通过微生物、热、微生物自身的物质代谢和酶等共同作用,促进茶叶内含物质发生极为复杂的变化(氧化、降解、分解、转化、聚合、缩合)塑造普洱茶特有品质风味。


普洱茶的渥堆属于食品加工的固态发酵工艺。广义上:讲说固态发酵是指类使用不各性固体甚质来培养微生物的过程,既包括将固态悬浮在液体中的深层发酵。也包括在没有(或几乎没有)游离水的湿固体材料上培养微生物的工艺过程。


多数情况下是指在没有或几乎没有自由水存在下,在有一定湿度的水不溶性固态基质中,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发酵的生物反应过程。


狭义上讲固态发酵是指利用自然底物做碳源及能源,或利用惰性底物做固体支持物,其体系无水或接近于无水的任何发酵过程。


CB/T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中对后发酵(包括熟普的渥堆)的定义: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经微生物、酶、湿热、氧化等综合作用,其内含物质发生一系列转化,而形成普洱茶(熟茶)独有品质特征的过程。


从目前研究结果看,渥堆普洱茶品质形成的本质可表述为:以云南大叶种普洱茶原料(晒青)的内含成分为基础,在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酶、热及治热作用使其内含物质发生氧化、聚合、缩合、分解、降解等一系列反应,从而形且分普洱熟茶特有的品质风格。

 

普洱熟茶品质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是微生物作用,二是酶作用,三是湿热作用。


无论是普洱生茶还是普洱熟茶都有“年份”的要求,都需要后续发酵,确定普洱茶最佳品饮时间及品质,只是要求时间不同罢了。


虽然普洱熟茶具有较明显的即饮性特点,但存放三年以上的熟普洱与新出堆(指渥堆)的熟普洱其品质、口感差距仍然很大。


后续发酵也是我们俗称的“后发酵”。它是普洱茶在紧压成团饼、沱、砖等形态后,进入固态发酵最后一个过程——品质再造。


这个过程与前两个发酵过程不同,如果说前两个过程是在普洱茶制作者或企业完成的话,那么最后的一个过程,则是由存茶者完成的。


普洱茶自古就有“存茶一说”,存茶并不是摆着好看,或者因为它是“稀缺资源”。而是“存茶者”依据对普洱茶的理解,通过存储中温度与湿度等诸多因素的把握,总结出一套或若干套的方法,将普洱茶“锻造”出更优异的茶品,准确地说,是品质再造的一个过程,更是一个“丑小鸭”向“白天鹅”转变的过程。

很多“存茶者”与云南的茶山,以及生产普洱茶的企业有很深的渊源,而且存茶过程的诸多经验,如干仓、湿仓之说等等,都付诸了“存茶者”大量的实践与智慧。这种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互动”关系,是其它茶类很难看到的。


应当说,传统普洱茶制作工艺不仅仅是云南普洱茶制作者及生产企业的独创,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群体智慧”。这种“互动”的关系,唯普洱茶界独有,也是普洱茶独特价值的体现。

普洱熟茶冲泡秘籍合辑!掌握这4大技巧,你就是泡茶高手!

如果说,熟茶的第一次生命来自枝头的原料,那么它的第二次生命则来自渥堆发酵,而第三次生命则是在冲泡之间。

从失水到吸水,再干燥,又吸水,一片熟茶完成了生命的三度淬炼,绽放出生命最精彩的部分,它的温和、醇厚,甘甜给人们带来了温暖与健康。

96销法沱茶汤

今天,旗舰店“藏品普洱”掌柜,就以他珍藏多年的96年销法沱老熟茶为例,为大家讲解普洱熟茶的冲泡技巧!

藏品普洱,藏品牌好普洱,每天一篇专业原创文章,150多款明星老茶介绍,分享普洱茶品牌、老茶,以及买茶、存茶、泡茶、品茶的专业干货知识,尽在工众号“藏品普洱”,欢迎交流!

一、泡熟茶首选紫砂壶

一般来说,冲泡熟茶,推荐使用紫砂壶。紫砂壶因其特有的保温性、透气性、吸附性能使茶汤更为顺滑。

紫砂壶嘴小、盖严,可以有效地聚香;而且由于没有施釉,紫砂壶有不少的开口气孔,透气性较佳,有助于茶味的发挥。同时,其双气孔结构可以吸附杂味,可以把熟茶的渥堆味和杂味都会吸附一些。

紫砂壶

二、醒茶是必要准备

醒茶是冲泡熟茶之前必做的功课之一。无论是年份稍久的熟茶,还是新制熟茶,都需要醒茶。熟茶经过渥堆发酵,带有火气味、渥堆味,加上长期仓储,难免会“闷”,喝起来有燥火感。

所以需要醒茶来减少堆味、除其浊气,茶汤口感也能更加稠厚、顺滑。时间充足的话,将饼、砖、沱等紧压普洱熟茶,在准备品饮的前一周左右,就可以进行醒茶了,这种醒茶法业内称为“干醒法”。

醒茶

如果是需要立即品饮,提前没有醒茶,可采用“湿醒法”,即冲泡时的醒茶。

用开水充分浸润茶具后,把撬好的96销法沱茶块投入壶中,注入热水3-5秒后倒掉,然后静置20-30秒,等茶叶充分吸收壶中的热气苏醒展开,再注入第二泡水。这样能使茶叶充分浸润,能够促进茶叶内含物的释放。

96销法沱条索

三、投茶量影响浓淡度

投茶需适量,投茶量过大,容易出现酱油汤色;投茶过少,滋味寡薄,影响品饮感。正常评审时,茶水比例是100ml的水比7g的茶叶,但在实际冲泡过程中,建议200cc紫砂壶,投茶12克,可根据个人口感浓淡酌情调整。

另外分享一个投茶技巧,可以将茶块与茶末,按照7:3的比例投放。以茶块为主,再用散茶片或茶末作补充,这样能够保证茶汤口感的稳定性,不会出现前后几泡茶汤浓淡度相差过大的情况。

投茶技巧7:3

四、注水出汤时间很关键

熟茶一般采用沸水冲泡,一般来说:香靠冲,汤靠吊。也就是说,如果希望让茶汤高香,我们就快水猛冲,让茶叶在容器中翻腾激荡,充分和水摩擦——但此时会牺牲汤感。

如果希望让茶汤绵密柔软,我们让水流在一个点上稳定而缓慢地注入泡茶器皿——但这样又会牺牲香气,这个口诀过于大略。

冲泡之道乃平衡之道,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茶性,不同的制茶工艺作很多调整。

冲泡96销法沱

冲泡熟茶最怕出现酱油汤,前面已经讲到投茶量过大,容易出现酱油汤色;同时冲泡熟茶出汤速度快慢,也会导致出现酱油汤色。

一般把熟茶泡浓很容易出现在头几泡的环节,所以前面几泡节奏要快,具体来说就是快速注水,时间控制在5秒左右出汤,否则时间长易成“酱油汤”。

96销法沱出汤

中段可适当延长出汤时间,20秒左右,后段可以进行 1分钟左右的闷泡,控制出汤时间,可以尽量平衡每一泡的浓度。

熟茶每次出汤时,一定要沥干水分,不要留根。如冲泡过程中有间断,再复冲泡时,第一泡出汤也要迅速。

96销法沱茶汤

总之,冲泡普洱熟茶是赋予普洱茶第三次生命的历程,掌握一定冲泡技巧,是习茶的基本功力。茶友不必心急,循序渐进,自然能感受到品味普洱茶的乐趣。

文章参考:黄贞贞《浓淡相宜泡熟茶》[J].《普洱杂志》,2020(137)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普洱熟茶冲泡方法,熟普泡法!

  注重健康,从喝好一杯茶开始,这里是茶友网茶叶常识栏目。今天分享的知识点是普洱熟茶的冲泡方法。

  普洱熟茶汤色红浓,滋味醇厚,香气馥郁,经久耐泡。普洱熟茶在品饮过程中冲泡方法技巧大有讲究,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下吧!

  1、准备好茶叶和茶具。

  2、温壶涤具:先用滚水烫热茶具,主要起温壶温杯的作用,同时可以涤具,随后放入茶叶;

  3、投茶:往盖碗中投入事先准备好的茶叶,一般3到5克,可按人数多少增减投茶量。

  4、润茶:冲入约茶具容量1/4的滚水,然后快速倒去,以此清洗茶叶中的杂质,并且唤醒茶叶;此步骤为洗茶,另一种洗茶方法为刮沫洗茶法,用盖碗的盖子把泡沫轻轻地刮去。

  5、冲泡:第一泡倒沸水冲泡10秒左右,出茶水到公道杯中,滤网放到公道杯上,过滤碎茶。然后就可以倒到各个小瓷碗,温了就可以喝了。每次泡好要倒入公道杯里慢慢喝,不能泡在壶里太长时间,否则焖熟茶叶不好。

  6、茶叶的浸泡时间,视茶叶的情况而不同,一般紧压茶可以稍短些,散茶可以稍长些,投茶量多可以稍短些,投茶量少可以稍长些,刚开始泡可以稍短些,泡久了可以稍长些。

  7、品尝:茶汤入口,稍停片刻,细细感受茶的醇度;滚动舌头,使茶汤游过口腔中的每一个部位,浸润所有的味蕾,体会普洱茶的润滑和甘厚;入喉时可领悟普洱茶的顺柔和陈韵。

  普洱熟茶的冲泡方法就介绍到这里了,以上方法步骤仅供大家参考,泡茶是个技术活,只有多练习,多尝试,在冲泡过程中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更多普洱茶冲泡知识,敬请期待,我们下期再见。

找到约9,050条结果 (用时 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51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