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科普

找到约1,312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第三届茶叶审评师资班毕业典礼暨茶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交流会在杭举行

  10月19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中国茶叶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茶叶审评师资班毕业典礼暨茶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交流会在杭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江用文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中国茶叶学会原理事长程启坤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茶叶学会原秘书长俞永明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已故著名茶叶审评专家沈培和老师的爱人何玉明老师,浙江大学茶学系龚淑英教授,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包静女士,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茶叶首席专家罗列万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主任、中国茶叶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周智修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茶叶感官审评与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刘栩副研究员等领导和专家出席。

  鲁成银副所长在致辞中指出,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第三届茶叶审评师资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无论是研究所还是各位同学们,都排除万难,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完成了学业。通过高强度的学习和考验,学员们的茶学专业水平、审评技能及传播技巧等综合能力都得到大幅提升。他希望,全体毕业学员以精进之心,以匠人之心,传承茶叶加工技艺和审评技能,为中国茶业复兴而努力奋斗!

  不惧挑战  一展风采

  本次毕业典礼与往届不同,15年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中国茶叶学会联合培养的首批国家一级评茶师学员回到“母校”,共同见证第三届茶叶审评师资班学员毕业。

  毕业典礼现场,首批一级评茶师学员代表为了检验第三届茶叶审评师资班学员们的学习成果,为各位学员出了认茶识茶、双杯找对、茶汤质量排序、茶叶拼配等四个难题,由第三届茶叶审评师资班学员代表逐一开展审评技能比拼。经过缜密的外形观察、香气嗅闻、滋味辨别、叶底查看等一系列操作,出场学员都经受住了考验,无一失误,正确率100%。

  15年后再回首 敬一杯谢师茶

  15年前,因为一杯茶,首届高级评茶师班的学员带着倾慕,带着希望,不约而同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学习,收获知识,收获技能,收获师生情。

  15年间,首届高级评茶师班的学员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茶产业发展和茶文化传播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他们有的荣获了全国技术能手、省级突出贡献专家、省级制茶大师、制茶技艺传承人、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专家、乡村振兴领军人才,有的成为了劳模、人大常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的在茶产业发展的最前面做着最基础也是最不可或缺的工作,无私奉献。

  15年后,回归母校,在他们的心中有无限感慨和无限感恩。值此交流会之际,他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赶来,向各位老师们再奉上一杯浓厚香醇的茶汤,表达师生之间的深情厚意!

  毕业时刻 首发双证

  在这一年里,第三届茶叶审评师资班的学员们刻苦学习,从杭州到祁门,从长沙到安化,从武夷山又回到了杭州,从品种到加工、从实践体验到品质评定、从包装材料到茶化学成分的分析,为的是不断提升审评技能和综合素质。毕业之际,专家、老师们为圆满完成学业的学员们颁发了毕业证书。还为学习期间表现优异的学员颁发了优秀学员和优秀班干部荣誉证书和奖学金。

  此外,在本次毕业典礼上第三届茶叶审评师资班学员还获得了一本特殊的证书——中国茶叶学会茶叶感官审评技能水平六级证书。该证书参照中国茶叶学会团体标准T/CTSS 7-2020《茶叶感官审评水平评价规程》,根据标准中的九个等级设置要求,开展严格评价,对成绩合格的学员颁发。下一步,中国茶叶学会也将逐步开启面向国内外茶叶爱好者的普适性的水平评价,包括茶艺水平评价、茶叶感官审评水平评价、少儿茶艺水平评价等。

  深入探讨 共话未来

  在茶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交流会上,来自2006年首届高级评茶师班的典型代表和第三届审评师资班的学员代表纷纷现身说法,与各位专家、老师共同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立足当前工作现状,探讨未来茶业技能人才培养、茶文化传播和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为了鼓励首届高级评茶师班的学员们再接再厉,积极参与科学普及工作,助力全民茶叶科学素质提升。经自愿申报、资料审核、讨论通过,中国茶叶学会聘请李达敏等12人作为中国茶叶学会茶叶科学传播专家,聘请黄燕飞等13人作为中国茶叶学会茶叶科普志愿者,并为他们颁发了聘书。

  携手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 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由陈宗懋院士、龚淑英教授、周智修研究员、罗列万研究员和首届高级评茶师培训班、第三届茶叶审评师资班学员代表共同汇聚六大茶类茶汤,寓意未来各方将心手相牵,匠心传承,守正创新,共同致力于茶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自2002年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中国茶叶学会开始联合开展茶业人才培训,依靠“国家级的师资队伍、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完善的课程体系、严谨的教学风格”,吸引了全国各地以及海内外学员前来学习深造。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各类培训班、研修班近500期,受众5万余人次,其中培养“全国技术能手”6名,高技能人才5000多名,500多名学员已成为行业骨干,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目前正值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目录,改为由第三方机构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转型期,周智修研究员表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中国茶叶学会一方面将积极承接政府第三方等级认定,为行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知识和技能、符合岗位要求的茶叶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将推出针对国内外茶叶爱好者的普适性的水平评价体系,包括茶艺水平评价、茶叶感官审评水平评价、少儿茶艺水平评价等。

天福、八马、小罐茶、竹叶青等,谁家茶叶品牌公众号表现好?

做好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打造茶叶品牌离不开宣传工作支撑。

作为月活跃用户12亿的超级APP,到微信上开设品牌公众号是规模企业的必选项。今天的内容,笔者带大家看看8个代表性茶叶品牌公众号在2020年的运营概况。

8个品牌公众号:天福茗茶、竹叶青峨眉高山绿茶、小罐茶、CHALI茶里、下关沱茶、八马茶业+、徽六茶业、吉普号JEEPUER。

01 公众号概况

本文对比分析的品牌微信公众号为其服务号。因为服务号不会被折叠,且服务号开发使用权限较多,有利于企业进行深度会员运营。

从公众号公司主体来看,7个茶叶品牌都选择品牌商标隶属公司,仅有天福选择其他经营主体。因为天福为港股主板上市公司,其在国内一直采用多公司主体营运策略。

从公众号注册时间来看,茶叶品牌注册时间大多都在微信流行的早期注册,但八马2020年4月新上微信服务号。

注:公司为公众号注册主体,新榜指数为近一周

从公众号活跃粉丝数来看,小罐茶35.68W>八马23.10W>天福22.54W>茶里14.88W>吉普号5.35W>竹叶青3.86W>下关沱茶3.08W>徽六6513。竹叶青最早布局微信公众号运营,但其公众号活跃用户数偏少。因为产品SKU少和客单价高?

从公众号近一周新榜指数来看,下关沱茶632.7>小罐茶626.1>天福624.5>茶里618.6>八马520.0>竹叶青497.9>吉普号453.2 >徽六444.8。下关沱茶最近表现好,主要是其发布2021“生肖贺岁茶”。

02 公众号年度阅读和点赞总量

2020年,8个茶叶品牌公众号年度阅读总量和点赞总量有何变化?

从公众号阅读总量来看,天福104W+>竹叶青88 W+>小罐茶75 W+>茶里74 W+>下关沱茶17 W+>八马15 W+>吉普号6 W+>徽六3 W+。

从公众号点赞总量来看,天福4882>茶里4757>竹叶青3802>小罐茶2265>下关沱茶1125>八马1078> 徽六351>吉普号260。

注:4个品牌暂无同比数据

从公众号阅读/点赞来看,小罐茶331.1>竹叶青231.5>吉普号230.8>天福213.0>茶里155.6>下关沱茶151.1>八马139.1> 徽六85.5。小罐茶排在第一位,说明关注“小罐茶”人群数量仍在高位。

03 公众号年度发文情况

微信服务号推文,1个月只能发4次,1年最多可发48次;单次最多可发8篇内容,1年最多可发384篇内容。

2020年,8个茶叶品牌发文情况如何?

从公众号篇均阅读量来看,茶里1.25W>竹叶青1.22W>天福1.17W>小罐茶0.89W>下关沱茶0.55W>八马0.35W>吉普号0.12W>徽六0.07W。

从公众号发布天数来看,竹叶青46天>小罐茶、茶里45天>徽六44天> 天福39天>吉普号34天>下关沱茶30天>八马29天。

从公众号发布次数来看,竹叶青47次>小罐茶、茶里46次>徽六44次> 天福40次>吉普号34次>下关沱茶30次>八马29次。

对比公众号发布天数和发布次数来看,竹叶青、小罐茶、茶里和天福有1天发布2次的情况存在。即存在发文之后删除,当天重发的情况。

从公众号发文篇数来看,天福89篇>小罐茶84篇>竹叶青72篇>茶里59篇>吉普号52篇>徽六45篇>八马43篇>下关沱茶31篇。

从公众号原创篇数来看,品牌给内容打“原创”标签较为谨慎,小罐茶、八马和徽六打“原创标签”推文数量甚至为0。

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发文,原创会涉及到内容、字体、设计样式等多个维度。品牌企业为了规避版权风险带来的法律诉讼和赔偿问题,慎重打原创。

04 公众号年度爆文

相较于头部新中式茶饮企业,经营原叶茶的规模品牌公众号少有10万+内容。8个茶品牌,仅有茶里于2020年11月初发布“明星大使”主题文章超过10万阅读量。

从公众号爆文阅读量来看,茶里10W +>天福3.61W>竹叶青3.59W>小罐茶3.41W>八马1.70W>下关沱茶1.32W>吉普号0.32W> 徽六0.30W。

从公众号爆文点赞量来看,茶里516>竹叶青140>小罐茶10> 天福795>下关沱茶51>八马32>徽六24>吉普号11。

从公众号爆文标题及发布时间来看,公众号爆文选题要贴近“春茶、双11、传统节日、茶叶科普、产品发布和公司大事”等关键词。

此外,仅有竹叶青早上发文多,大部分茶叶品牌公众号发文习惯时间是集中在下午17:00—21:00。

05 公众号年度热词

品牌最想传递给消费者什么内容?从公众号年度热词,可一窥企业的营销布局和动作!

天福2020年度热词Top5:天福、茗茶、世纪、铁观音、冲泡。

竹叶青2020年度热词Top5:竹叶青、春茶、春意、叶青、世博。

小罐茶2020年度热词Top5:小罐、大师、狮峰、中国茶、明前。

八马2020年度热词Top5:马茶、铁观音、茶叙、恩施、安溪。

茶里2020年度热词Top5:香港、荃湾、CHALI、屯门、茶里。

吉普号2020年度热词Top5:吉普、体验店、春茶、专卖店、体验。

下关沱茶2020年度热词Top5:沱茶、下关、滑竹梁子、保塘、青子。

徽六2020年度热词Top5:瓜片、六安、春茶、老火、泡茶。

总的来看,茶叶品牌营销尤爱春茶这个关键词,经营绿茶的竹叶青最重视“春”。作为袋泡原叶茶品牌,茶里主要是在强调自己线下门店、品牌理念、产品风味。

此外,从关键词也可以看出企业给消费者建立认知的重点。其中,竹叶青是冠名世博,小罐茶是“大师”标签,八马围绕高端“茶叙”发力。

小结

从8个茶叶品牌微信公众号(服务号)在2020年表现来看,有2点值得注意。

1)“天福茗茶”阅读总量和点赞总量位居第一,上市公司天福还是实力雄厚。从公众号阅读总量同比2019年来看,“CHALI茶里”同比增加266.92%,“天福茗茶”同比增加25.31%;“小罐茶”同比减少24.42%,“徽六茶业”同比减少19.64%。

从公众号点赞总量同比2019年来看,“CHALI茶里”同比增加107.37%,“天福茗茶”同比增加14.23%;“徽六茶业”同比减少29.52% ,“小罐茶”同比减少8.71%。

值得注意的是,小罐茶点赞带动阅读最多。若小罐茶旗下高性价比产品能够进一步破圈,其公众号内容传播效果可能会快速提升。

2)“竹叶青峨眉高山绿茶”注册时间最早,2013年6月;“八马茶业+”注册时间最晚,2020年4月。

八马公众号注册最晚?在笔者看来,这和八马正在努力推动企业经营数字化目标关联。企业经营数字化,前提是要实现所有业务在线,依赖于微信服务号来实现业务在线闭环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

八马线上业务是自营;线下业务有自营和加盟,加盟为主。早期管理粗放,现在随着公司整体业务规模和终端销售渠道快速增加,亟需实现全渠道业务在线来提高效率。

微信服务号是业务在线载体之一,所以重新规划上线“八马茶业+”。此外,竹叶青也于2020年12月下旬与第三方数据科技公司签约,2021年战略重点就是打造新营销中台,进一步实现企业经营数字化。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除了公众号之外,视频号成为宣传和转化的增量渠道。新的一年,你怎么看茶叶品牌公众号运营?

注:本文有参考网络公开资料。


中国茶叶学会2019年度科普工作受到中国科协表扬

近日,中国科协科普部公布了2019年度全国学会科普工作考核结果,对中国茶叶学会等70个全国学会2019年度的科普工作进行了表扬。中国科协为鼓励全国学会做好科普工作,动员和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科普,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每年组织所属全国学会进行工作考核。



2019年中国茶叶学会根据《中国科协2019年科普工作要点》指导精神,充分发挥学会优势和茶叶文化属性,通过举办全民饮茶日、茶艺竞赛、茶科普“四进”、科技助力精准扶贫、“一带一路”茶科普传播等5项品牌科普活动为基础;编撰《茶知识100问》(中英双语)、《大家说茶艺》、《走进茶,走近健康》、《青少年茶艺学习教材》等4类科普作品;发挥志愿者能动性、科普教育基地公益性和科普专家专业性,3级联动开展科普志愿活动,培养科普传播人才;线上线下双通道回应业内热点疑点,编制《科技民生报告》;建设1批信息集群科普信息化阵地,从而加快茶科普传播速率,扩大科普工作影响力,以茶为媒增进国际交流、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一、强化品牌科普活动,提升科普惠民水平和实效   学会以全民饮茶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茶科普“四进”、科技助力精准扶贫、“一带一路”茶科普传播等品牌科普活动为基础,加大科普资源集聚和倾斜力度,启动青少年茶叶科普计划,增强科普惠民、科普益民,科普惠民实效。 1.“全民饮茶日”活动。 在3月-6月期间,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发动社会各界力量联合举办第十一届“全民饮茶日”活动,开展“线上线下茶生活”、“微信平台茶知识有奖竞答”、“全民饮茶日宣言”推广等活动,组织编印2019版《茶知识100问》赠送17万册。全民饮茶日活动线上点击近百万人次,共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杭州、深圳等近100个城市举办形式各样的全民饮茶活动,参与人数近500万人次,线上茶知识有奖竞答参与人数近11万人次,累计赠送品鉴茶7000余份。



2.“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
在5月30日前后,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官网官微宣传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的典型事迹;学会理事长带队,率领全国15个省、区、市的常务理事、省学会负责人和会员代表,看望慰问80周岁以上、从事茶叶工作40年以上的茶叶老科学家共计50名,弘扬科学精神,感谢老一辈茶叶科技工作者多年来为推动茶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中国茶叶学会配套还举办了中国茶叶学会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暨会员交流会,学会发挥会员能动性,组织当地科研院所、高校、茶博馆、供销社、市科协等单位以及会员共计40余人参加。活动初步确定了两个科技志愿者队伍的组成,增进了杭州市会员的交流沟通,增强了会员获得感与学会凝聚力,对丰富科技工作者的文化生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3.以赛事促人才。
中国茶叶学会联合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共同举办历时7个月的第四届全国茶艺职业技能竞赛。分选拔赛和总决赛两个阶段,采用线上、线下两种选拔方式。配套举办“线上茶知识测试”、“线上直通车”、“你最喜欢的茶席”等趣味茶科普活动,交流普及茶文化知识,扩大赛事影响力,取得了较理想的成效。据统计线上、线下共计175万人次参与,民众参与热情高涨。

4.茶科普“四进”。
学会组织科普专家走进企业、走进学校、走进政府、走进茶博会,举办线茶科普“四进”活动。2019年学会主办茶科普“四进”线下科普活动10余场,组织科普专家志愿者举办科普讲座共计280余场。

分别为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全国党建研究会科研所专委会、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浙江省电信公司、浙江师范大学、浙江义乌工商学院、韩国美国等开展“六大茶类品质评鉴”、“如何泡好一杯茶”、“宋代茶文化”、“中国茶道礼仪”等方面进行了科普讲座。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10余个我国各领域顶级科研院所的科学家及茶业爱好者近4.3万人次参加了现场科普,赠送科普小册子、茶香皂等科技创新奖品3000余份,科普讲座与现场品饮体验、茶科普知识抢答相结合,活动形式直观活泼,现场气氛活跃,科普效果显著。
5.科技助力精准扶贫。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技助力精准扶贫,中国茶叶学会会先后组织42名专家赴陕西商南、紫阳、贵州贵定、广西融水、三江、山东黄岛、湖南湘西等7地开展茶叶科技助力产业扶贫活动。专家们通过调研,结合当地茶叶生产情况,开展专题培训6次,培养茶叶生产技术骨干1500余人,举办咨询会3次,赠送《茶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生产技术资料11种970份。为当地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6.启动青少年茶艺科普计划。
制定《青少年茶艺等级评价规程》团体标准,为规范青少年茶艺兴趣培训提供理论依据。下一步将组织专家编写青少年茶艺学习教材,设计青少年茶艺课程,向全国范围推广少儿茶艺。
二、科学辟谣工作 线上线下双通道开展
1.线下辟谣。
承接中国科协《科技民生报告》项目,组织专家以专家视角、学术理性、科学观点,回应与人民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围绕民生关键领域,编制科技民生报告丛书,坚持科学的态度就“是否需要洗茶”、“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茶叶中的风险元素”等产业疑惑和敏感问题,做出科学回应。

2.线上辟谣。
在学会官方微信、官网就女性三期(经期、孕期、哺乳期)能否喝茶?茶叶中禁用农药类型等问题进行了正面回应。微信文章点击量2万余次。


三、夯实科普队伍 培育科普人才 创作科普作品
1.专职科普部门,专项科普经费
为切实有效开展中国茶叶学会各项活动,中国茶叶学会自2008年起,成立中国茶叶学会科普科技普及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科普活动计划,监督和管理各项学会科普工作进程,在办事机构设立会员科普部设3名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各项科普工作的联络和落实开展。学会财务由专职财会人员管理,每年制定科普经费预算,由学会监事会监督费用使用情况。
2.夯实科普队伍,推进科普人才建设
学会已建立一支由陈宗懋院士、刘仲华院士领衔的茶叶科普传播专家团队,包括绿色防控、茶叶深加工、茶叶质量控制、茶与健康、茶树栽培、茶叶加工等6个方向。由来自全国19个省(直辖市)6位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及61位团队成员,以及138名茶叶科普专家。

科普传播专家团队全年共开展各类技能人才培训16期;举办西湖龙井茶、普洱茶、白茶、闽北乌龙茶、广东乌龙茶品质评鉴研修班及茶业经营管理与产业升级研修班,茶艺裁判员培训班,全国少儿茶艺教学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等专业人才知识更新培训班共8期,培养茶叶科普传播后备人才2173人次。
3.发挥智力优势 创作科普作品
组织科普专家编撰2019版《茶知识100问》并翻译中英双语、编撰《大家说茶艺》、《走进茶,走近健康》科普书籍,启动《青少年茶艺学习教材》编撰等一系列科普作品创作,为茶叶科普面向普通民众、面向青少年、面向国际传播提供有力支撑。

四、科普信息化 扩大学会科普工作影响力
1.科普信息化基本情况。
学会注重科普信息化建设,建有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搜狐号等,重点建设微信公众号,会员服务号,采取科普信息多平台联动发送。旨在为广大会员和茶叶爱好者提供最新茶叶资讯、最新茶叶科技与研究进展、茶叶科普知识等,传播科学的茶叶知识,培养公众的饮茶兴趣,从而推进中国茶产业的蓬勃发展。2019年共发布微文210篇,点击量141万余次,粉丝量达到73510人。
2.线上科普活动。
2019年学会共组织“茶知识有奖竞答”、“茶科普知识测试”、“线上直通车”、“茶科普直播”、茶会线上直播、茶席线上投票等形式的8次线上茶叶科普活动,近200万人次参与。如结合春茶季热点,联合杭州网举办龙井茶科普直播。4月25日由中国茶叶学会茶叶感官审评与检验专业委员会专家,以专业的感官审评的方式,带领大众一起走进龙井茶的世界,认识不同产区的龙井茶与西湖龙井茶在色、香、味、形上的区别,提升大众消费鉴别能力,2万余人在线同时观看。


2020年,中国茶叶学会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服务精准脱贫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和《中国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16-2020年)》目标任务的要求,围绕“全民饮茶日”、“全国科普日”、“中国茶叶学会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等学会品牌科普活动做好茶叶科普工作,面向公众普及宣传茶叶知识,完善科普专家与志愿者队伍,加强科普阵地建设,实施精准科普,从而推进中国茶产业的蓬勃发展。(来源:中国茶叶学会)


中国茶叶学会2019十项重点工作



找到约1,284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