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大学

找到约2,739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茶叶为“万病之药”?查证过吗?不要再自欺欺人和误人子弟了!

本文作者:陆鹏LuPeng,Ph.D.东京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研究科应用生命化学专业博士后

最近,我在豆瓣读书上看到了一本评分高达8.0分的书,是由浙江大学茶学系王岳飞教授和徐平老师编写的《茶文化与茶健康》。该书于2014年1月首次出版,经过修订后又在2017年9月出版了第二版。从大家的留言可以看出该书在饮茶爱好者中的评价非常不错[1]。

茶叶为“万病之药”?查证过吗?

我本人也十分喜欢王岳飞教授有关茶学概论的大学网络公开课[2]。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不少关于茶叶相关的生化知识。王岳飞教授也是我本人十分尊敬的一位教授,他在园艺学领域的研究颇有价值。但是,当我看完《茶文化与茶健康(第二版)》的第五、六、七章之后,我觉得其中有一些地方与我自身的想法不太一样。因此,我想借此机会谈一下我自己的浅见。

《茶文化与茶健康(第二版)》的第五、六、七章的标题分别为“茶食品与保健品”、“茶为‘万病之药’”、“茶保健九大功效”。主要内容为介绍茶叶的保健效果。行文方式对读者来说十分亲切,使人有非常良好的阅读体验。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在通篇阅读之后,所有的关键论证部分都没有标注明确的信源,这大大降低了文中论点的可信程度。读者如果想要查证其观点的正确性也变得十分困难。其中有一些论述也有待商榷。下面我们就第六章“茶为‘万病之药’”为例(《茶文化与茶健康》第二版,第54页),做一个详细的剖析,也希望大家在听完我的浅见后能自己思索一下。

万病之药查证信源

王岳飞教授在第六章开篇说:“茶为什么可以叫做‘万病之药’?大家知道如果一个药是‘万病之药’,如果我说我这个药能够治百病,那一定是狗皮膏药、假药,对不对?你这个药什么都能治那肯定谁都不信,但‘茶为万病之药’这句话绝对正确。怎么去理解这句话?先来了解一下‘茶为万病之药’这句话的历史回顾,然后再了解“茶为万病之药”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我的观点是:任何药物对某种疾病是否有效,最直接简单的科学证据就是去看权威期刊发表的临床医学论文。就算没有临床研究,至少也得引用经过科学界同行审评后发表的学术论文来进行论证。某项药物的有效性,只能通过科学实验来证明。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们对它的情感都是过于主观和片面的。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茶为‘万病之药’”的论证。

【原文1】:

茶叶在我国最早作为药物使用,以前把茶叶叫茶药。最早的药理功效的记载是在《神农本草》里面茶的起源部分。这里面说神农“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到了汉代就把它当成长生不老的仙药。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有关于茶的评论“茶治脓血甚效”。名医华佗也讲了一句“苦茶久食益思意”,就是说茶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唐代陆羽在《茶经》里也记载了很多茶的功效。所以在唐朝以前的人就认识到茶的功效不少,不仅可以让我们提神、明目、有力气、精神愉快,还可以减肥、增强思维的敏锐度等。那么宋代以后,关于茶功效的记载就更加深入了。像苏东坡的《茶说》、吴淑的《茶赋》、顾元庆的《茶谱》,包括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面都描写到茶的功效。

【查证1】:

已经有农业考古学者指出,《神农本草》里根本没有真正记载过神农“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语句[3],[4],[5],不过这不是我们今天关注的重点。

我认为这一段文字有以下两点主要问题:

1,企图在古文中寻找答案;

2,树立无关权威。

咱们先讨论第一个。文中引用了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的一句“茶治脓血甚效”;华佗的一句“苦茶久食益思意”;陆羽的《茶经》以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等。这些文献的记载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中国的古代并没有科学思维,一般是基于个例的主观推测。古代医书中的记载本身就需要通过现代科学来验证。仅仅因为茶叶的功效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就得出它确有这些功效的结论,这样的论证并不可取。

至于第二点,如果引用张仲景、华佗、陆羽、李时珍等古人的理由是他们与医学相关的话,那么引用苏东坡、吴淑、顾元庆等文人的作品就不太能够理解了。就算是一位科学家,不管他的名气有多大,在他擅长的领域之外,都有可能犯常识性的错误。古代的这些文人虽然名气很大,但是都是与医学不相干的名人。如此树立无关权威,似乎透露着这么一个信息:让大家认为古代名人们都说喝茶有这些功效了,你还不信吗?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文人也只是文采好,对茶叶的功效怕是没有什么研究,文人的记载并不能证明茶叶就一定具有那些功效。

【原文2】:

茶的功效在《本草纲目》里面有记载:“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会引起身体很多问题。那么像日本种茶的鼻祖——荣西,“茶禅一味”是他提出来的。他在《吃茶养生记》里面讲到“茶者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术也”。他觉得茶能够养生,能够延长我们的寿命。茶刚开始传到欧洲去时,它不是放在食品店、茶叶店里卖的。它是放到药房里卖的,它是作为一种药去卖的。

【查证2】:

这段论证原文比较散,我按顺序依次发表一下我的浅见:

1,本草纲目的例子,我的理解是,“火”会引起身体很多问题,茶叶能降火,所以茶有很多功效,是“万病之药”。上火是一个我们经常听到的比较神秘且不能被定量的一个概念。为此我去查了一下中医对于火的描述。根据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学基础》关于热(火)邪的记载:凡致病具有燔灼、炎上、急迫基本特性的外邪,称为热(火)邪。热邪,又称温邪、温热之邪。热之极则为火。温、热、火邪三者仅程度不同,没有本质区别。然而热(火)邪只是中医学中致病“六淫”中的“一淫”。“六淫”中其他的致病因素还包括“风邪”、“寒邪”、“暑邪”、“湿邪”和“燥邪”[6]。茶叶能不能降火我不知道,不过就算能降火,那么茶叶是否也能治疗其余“五淫”引起的疾病呢?

2,日本荣西法师的例子也涉及树立无关权威。我们知道,哪怕是在当代,医学知识的更新换代都是非常快的。一名老医学专家的个人观点如果没有经得住同行审评,也是不能被科学界所认可的。日本荣西法师虽然有名,但是他个人对茶叶能够延长寿命的观点,也仅仅只是他个人的观点。并不能因为他有名,就用他说的话来论证茶叶能够延长人们寿命。

3,欧洲人把茶叶当药的例子。我不否认茶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不能证明茶叶是“万病之药”,这过于夸大茶叶的功效。

【原文3】:

20世纪80年代以后,再次出现了研究茶的高潮,因为日本科学家最早揭示了茶里面的茶多酚能够抑制人体的癌细胞活性。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研究茶的科学家越来越多了。浙江中医药大学的林乾良教授总结了很多的文献,把茶的传统功效归结为让人少睡、安神、明目等24项。从这些总结来看,茶真的可以预防治疗很多的疾病,这句话“茶为万病之药”应该是非常正确的。

【查证3】:

这段话其实已经不证自明了。林乾良教授总结了24项茶叶功效。我认为与其称“‘茶为万病之药’应该是非常正确的”,这24项就包含了人类所有的疾病了吗?我实在无法理解怎么就“非常正确”了,不如展开介绍林乾良教授总结的24项有限功效

【原文4】:

现代医学又证明了整个论断,像我们现在中外营养学家评的“十大健康长寿食品”、像中国的《大众医学》2003年评了一个“十大健康食品”里面都有茶叶。美国的《时代周刊》和《时代》杂志都把茶作为最好的抗氧化食品或者营养食品去推荐。德国的《焦点》杂志把茶列为十大健康长寿食品。而且绿茶有神奇的功效,它能够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前列腺癌、能够减肥、能够燃烧脂肪。茶的这些功效在其他中外文献中都有论及。现在全世界对茶与健康关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很多科学家在研究茶跟健康的关系,从1985年到今天世界上有茶与健康关系的文献数量越来越多。1985年只要三五篇,到2005年就有500多篇,现在有1000多篇。这表明全世界科学家都在关注茶的健康作用。

【查证4】:

这一段开头虽然说了“现代医学又证明了整个论断”。但是下文的例子中没有一个是现代医学的相关的。中国的《大众医学》,美国的《时代周刊》和《时代》以及德国的《焦点》都不是科学界广泛认可的现代医学领域权威期刊。而且就算这些杂志的报道是可信的,他们也仅仅刊登了茶叶的有限功效,而并不是把茶叶报道为“万病之药”。比如:美国的《时代周刊》和《时代》报道了绿茶的抗氧化功效。德国的《焦点》杂志报道了长寿。《大众医学》2003年评了一个“十大健康食品”里面都有茶叶”就更有意思了。按照这个逻辑是不是当年同样被评为“十大健康食品”的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牛奶、酸奶;海鱼;番茄;黑木耳、松蘑等菌菇类;胡萝卜;荞麦(燕麦);禽蛋蛋白[7]都能被称为“万病之药”了?

原文段落最后提到了研究茶叶的论文越来越多,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意识到,随着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大部分研究领域的论文都会只增不减,研究茶叶的论文多了,并不代表茶叶就是“万病之药”。茶叶的功效是一个客观实在。有什么效果就是什么效果,这与发表论文的数量有什么关系呢?

【原文5】:

第二方面我们要了解一下茶为什么可以叫做“万病之药”。它的功效成分很多,茶里面有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对人体的身体功能有很多的好处,所以有人把茶树叫做合成珍稀化合物的天然工厂。这个茶树长成以后,你把叶片采下来以后,可以作为一个药物去使用。有人甚至把茶里面的茶多酚叫做“第七营养素”。我们知道食品有六大营养素,现在有人把茶多酚提高到这个高度了,表示茶的功效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非常大。现代医学有一个学说叫做“自由基病因学”,它可以解释“茶为万病之药”的说法。

【查证5】:

“有人把茶树叫做合成珍稀化合物的天然工厂”,“有人甚至把茶里面的茶多酚叫做‘第七营养素’”。如果王教授是写散文,我没意见。但如果是严肃的论证,这种“有人”实在太不严肃了,你至少应该告诉我们到底是什么人吧?否则我们如何知道这个“人”是不是某个茶叶厂的厂长呢?某人有比较新颖的观点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不管是谁提出的科学观点,都必须经过科学界的同行审评才能被广泛认可。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某一个国际权威机构和国家级组织把茶树叫做合成珍惜化合物的天然工厂,也没有把茶里面的茶多酚叫做“第七营养素”。这怕只是“某人”的一厢情愿。

自由基病因学也检索不到,所有的词条均来自于王岳飞教授本人。因此,自由基病因学也并不是广泛认可的一个理论。只怕是故意创造听上去高大上的词汇提升所谓的可信度。

科学精神证据为王

其实这本书的第五、六、七章充斥着大量类似的论述。时间有限,就不一一列举了。写在最后,我觉得科普文不能因为读者是小白,就丢失了科学精神和论证的逻辑。作为科研工作者所创作的科普文更应该摆事实讲证据,否则不仅起不到科普的效果,反而愚弄了大众,岂不贻笑大方。

参考信源:

[1]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808052/

[2]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0901ZJU181-1206695831

[3]林乾良.神农得茶之说不可信[J].中国茶叶,2013,35(06):37-38.

[4]陈椽.《“神农得茶解毒”考评》读后反思[J].农业考古,1994(04):187-189.

[5]周树斌.“神农得茶解毒”考评[J].农业考古,1991(02):196-200.

[6]谢宁.中医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世纪第四版),2016,p190

[7]http://unn.peopledaily.com.cn/GB/14739/22118/2216932.html

【亚太展讯】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隆重启幕!

       5月21日上午,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来自国内外的众多涉茶、爱茶人士和主体,共赴茶叶“盛宴”,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

  20日晚,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出席茶博会“世界茶乡、中国之夜”活动并致辞,与国内外嘉宾和客商代表共论茶事、共话发展。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243

  5月20日晚,省委书记袁家军出席茶博会“世界茶乡、中国之夜”活动并致辞

  21日上午,“西湖论茶”第四届中国茶业国际高峰论坛暨2021年“国际茶日”中国主场活动在茶博会现场隆重举办,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郑栅洁、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慕德贵出席活动并讲话,现场还连线“国际茶日”陕西分会场,陕西省省长赵一德为大家介绍现场情况。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248

  “西湖论茶”第四届中国茶业国际高峰论坛暨2021年“国际茶日”中国主场活动上,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致辞

  本届茶博会为期5天,由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和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承办,杭州华巨臣西博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运营执行。相比往届,本届茶博会规模更大、活动更多、形式更新,展示展销面积达7万平方米,标准展位有3423个,汇聚1500多家品牌茶企,集中展示茶品牌、宣传茶旅游、促进茶贸易。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252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256

  本届茶博会哪些展馆最“靓”?有哪些好玩的茶界新科技?参展商带来了哪些独家好茶?21日一大早,小编带着口罩,亮出健康码,在预约排队、测量体温后,进入展会现场一探究竟。

  各展芳华——茶叶“盛宴”更精彩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如今已成为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中外交流的重要载体。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本届茶博会特别设置了“国茶成就馆”,通过图文及多媒体形式,充分展示建党百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茶产业、茶文化、茶历史、茶科技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茶在助力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贡献。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301

  茶博会现场,大批名茶“争奇斗艳”,各地展团“各领风骚”。来自浙江、贵州、福建、安徽、广东、山东、湖北、广西、四川、重庆、陕西、湖南、山西、江苏、江西、河南、河北、海南、西藏、新疆、台湾、农垦中心等22个省级展团,匠心设计,精彩亮相,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政府展团美丽风景线。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305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309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314

  来自全国各地品牌茶企也不甘落后,步入展馆,各展台里飘出缕缕茶香。展会现场,一些“老茶客”在做好防疫措施下,熟门熟路地找到自己喜欢的产品展区,赏茶艺、品香茗、话茶事,以茶为媒,其乐融融。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340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345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349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353

  部分品牌展商

  省级综合展团:浙江、福建、安徽、贵州、广东、山东、湖北、广西、四川、陕西、重庆、湖南、山西、江苏、江西、河南、河北、海南、西藏、新疆、台湾、农垦中心;

  主宾省市县:贵州(主宾省)、恩施(主宾市)、福安(主宾县);

  县市区展团:恩施州、福鼎市、福安市、潮州市、普洱市、东莞市、安化县、清远市、郎溪县、南京市、宣城泾县、青岛崂山区等;

  绿茶:浙江集团、狮牌、龙王山、婺牌等;

  红茶:正山堂、骏德、山尔堂、清山湾、昌宁红、三宁、云南龙泉、润思祁红、天之红、祥源、徽甄堂等;

  白茶:品品香、绿雪芽、广福心道、鼎白、大沁、顺茗道、林飞应、万氏留香、三泉白茶、古御林、裕荣香、汉仪楼、恒春源、陈茗仓、长心、中茶蝴蝶、隆合、云根、大与茶号、白马山有机茶、古董品白茶等;

  普洱茶:中茶、大益、陈升号、澜沧古茶、干仓之味、勐库戎氏、龙园号、八方茶园、福海茶厂、古韵流香、书剑、滇南古韵、大丽、布易班、明泽藏香、凤印、味茗堂、云门天成、修享曼松、智德鸿昌、古茗道轩、昌泰集团等;

  黑茶:中茶黑茶、白沙溪、湘益茯茶、泾渭茯茶、梧州中茶、苍松、天誉、雅雨藏茶等;

  青茶:武夷星、瑞芳、海曦、岩雅轩、枞馫、天号岽、闽北茶文化等;

  黄茶:黄魁、子久等;

  陈皮普洱:侨宝、陈皮村、德定福、华彤、岁月陈皮、添喜事、和德荣等;

  茶包装:尚品、艺倍、精广、桦源、迈点、亿森、顶轩、森点、联合、东南产业联盟、锐翔、荣誉制罐、凯溢、宽橙、容德、巧然工贸、云龙、雅达佳、晟威、丰元制罐、精锐、景致、科百达、晟优等;

  茶机械:红五环、捷迅、美亚、姚江源 、上河、成飞、毅铭、长荣、森工等;

  茶器:龙泉青瓷展团 、景德镇陶瓷大学展团 、湖畔居.茶荟生活馆、国瓷永丰源、李小白 、臻宝堂 、一胜斋 、朱炳仁·铜 、问鼎 、鹤鼎堂 、三鼎 、晋芳 、梵山堂 、蜂鸟工坊 、62度 、卢艺 、藏川斋 、观云听雨 、故式 、柴房 、又见山水 、细工坊 、铜话 、冈山陶艺 、无墨国石 、画石茗 、隐庐 、道道 、坊巷香城 、金滇格、玛戈隆特、国熙定制、光宝堂等;

  紫砂:羊角山、宏中紫砂、刘根林、佘矫健等;

  茶服:善智、月印池、唐缘、六羡堂等;

  港澳台:福寿山 、茶思有泉有机茶 、赛德克 、亮茶 、顺香 、彤意轩 、十分春 、振勤 、云水涧 、薪传香 、茶学堂 、如是观 、追月文创 、禾青香堂 、黑彩窑 、两岸窑等;

  国际:柴田、瀛宝堂 、禾先山房 、漆茶 、丸宇抹茶 、五美堂 、月伴山房 、太鼓堂、韩国须弥藏、BESTIR  LANKA(百事德斯里兰) 、Lions锡兰红茶、尼泊尔国家茶叶馆等。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356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400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404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茶产业的发展日益红火,如今已成为世界茶叶生产、消费、出口的主要国家,真了不起!相信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茶消费潜力巨大,茶产业、茶贸易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必将进一步释放。”一位来自杭州的嘉宾在观展时由衷“点赞”道。

  数字赋能——茶叶“盛宴”更智慧

  当数字技术联上茶博会,会凸显出怎样的“智慧”?记者发现,本届茶博会数字元素“闪耀”全场,看点十足。

  数字化智能原叶泡茶机、智能飞防无人机、数字化名优绿茶生产线集控室平台……在本届茶博会新增设的“数字茶业”馆,茶业管理、生产、加工、营销和旅游等数字化展出板块,让一些观展嘉宾大呼“涨知识”。这个馆以‘数字赋能茶产业’为主题,运用数据大屏、实景展示、远程操控、互动体验、现场直播、茶艺表演等展示手段,围绕茶叶生产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应用与转型,全方位展示数字化在茶产业创新发展中的成果。”该馆一名工作人员说。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410

  本届茶博会上,各展团都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应用。广东展团专门设置了1个大型直播间及5个产区茶品品鉴区,以“1+5+N”直播推广的形式,持续举办连场广东茗茶推介活动,打造“网红”茗茶,将广东茗茶推向国内外。

  “数字赋能,云端办会。”据茶博会组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当前国际新冠疫情形势和“线上展会”“直播带货”等新经济、新业态发展态势,本届茶博会在线下实地展示的同时,同步开设了“云上茶博会”,将现场展会同步搭建到“云端”。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414

  “云上茶博会”涵盖线上展销、直播推介、在线交易、展商服务、新闻宣传、电子票务、官网官微接入等7大特色模块,具备展会所需的体验、洽谈、推广、交易等主要功能。此外,“云上茶博会”还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启“网络直播一条街”,设置逛展导览、云播茶事、大咖讲茶、直播购物等4大主题直播间,开展文化分享、直播推介、网上贸易和国际交流等活动。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420

  共享发展——茶叶“盛宴”更开放

  “茶和世界·共享发展”,依然是本届茶博会的主题。去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茶产业带来了严重冲击,但也激发了巨大的健康消费需求。本届茶博会继续遵循习近平主席“把国际茶博会打造成中国同世界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践行开放办展理念,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交汇融合、协同共进这篇大文章,助推构建茶产业发展新格局,让中国茶和中国茶企更广泛、更深入地走向世界。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423

  从参展商构成、产品展示、交流合作等方面,本届茶博会更加明显地呈现出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开放态势。在一列排开的国际馆展区,斯里兰卡、尼泊尔、日本、韩国等4个国际展团带来的锡兰红茶、日本茶器等,“吸睛”无数,让不少嘉宾大开眼界、流连忘返。

  微信图片_20210522155433

  国茶盛宴,世界聚焦。如此高规格的顶级盛会,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指导和工作部署。同时,也离不开一个非常专业、强大的运营执行团队。茶博会项目启动后,运营执行单位华巨臣集团旗下杭州华巨臣西博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建成最专业的招商团队、全球专业买家邀约团队、现场运营团队、媒体宣传团队进驻杭州办公,开展茶博会筹备工作,确保展会顺利开展。

  作为茶行业展会的领航者,华巨臣茶博会拥有十余年专业茶展经验,业务遍布国内外69个知名茶产区及茶交易市场,拥有覆盖全产业链的茶行业百万数据库。

  一直以来,华巨臣都注重融合各茶产区力量,追求政企同心协力,共谋茶产业发展之道!2021年,华巨臣还将与西安、昆明、济南、武夷山各地人民政府合作开展茶博会和茶文化节,发挥华巨臣政府茶展市场化运作的标杆典范作用,为构建茶博会可持续发展机制、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贡献力量。

  2021年,华巨臣茶博会以21城26展的网络布局全国,覆盖全茶产业链,为谱写中国茶文化和茶产业发展新篇章,重塑中国茶的世界影响力而奋斗,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茶博会将持续到5月25日,欢迎光临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参与这场世界顶级茶叶盛宴!

惠风和畅,茶香满溢:国际茶日暨上茗轩华农181品鉴会圆满收官

      【亚太茶业】全媒体讯:暖阳鸟语唤,清风山野绿。5月18日,由英德上茗轩茶叶主办的“国际茶日暨上茗轩华农181品鉴会”在广州市芳村大道中450号上茗轩旗舰店圆满举办。

640.webp

嘉宾齐聚,共品佳茗

  华南农业大学黄亚辉科研团队,广东茶协专职副会长张黎明,石围塘街茶叶商圈党总支书记陈湘原,南方茶叶商会常务副会长肖勇晖,【亚太茶业】全媒体总裁黄继平,捷慧农旅总经理李志奇,梓童教育董事长陈华思,芳村茶叶市场华农系杨会政总经理、龙华清总经理、邱福镇总经理,强亮茶叶总经理吴美娟,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主任洪家和,上茗轩公司董事长余雄辉、上茗轩清远茶文化推广中心总经理廖雪红等30多位领导及嘉宾出席了此次品鉴会。

640.webp (1)

  偷得浮生半日闲,好茶好友,把盏言欢。在一片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国际茶日暨上茗轩华农181品鉴会”正式拉开帷幕。

640

  上茗轩华农181新品

  嘉宾们品鉴了上茗轩华农181新品,提壶注水,茶香便缓缓飘溢,茶香盈袖,自然沉醉。在座宾朋闻香而动,纷纷轻端茶盏,细嗅茶香,轻饮慢啜。

  “茶香持久,醇厚顺滑、回甘明显。”“茶汤鲜活甘爽、甜里透香。”……现场嘉宾茶友纷纷表达了品鉴感受,并在品鉴中体味到了上茗轩华农181新品的魅力所在。 640.webp (2)

  据了解,华农181是华南农业大学茶树育种团队,广东省茶叶产业体系育种岗位团队,历时12年,最终选育出来的优秀茶树品种。选育的过程是艰辛的,育种团队跋山涉水广泛收集南岭优异茶树资源,从实生苗后代中选择性状优良的单株进行扩大繁殖,并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克服了选育过程中的重重困难,最终成功选育出华农181。

640 (1)

640.webp (3)

640 (2)

  华农181选育团队

  那么,经过严格选育的华农181具有哪些优良特性呢?

  华农181生长势强,高产,根系生长旺盛,抗台风能力强;耐高温高湿;抗轮斑病、炭疽病;在广东各地均适合种植。此外,由于具有强抗寒性,也适合在冬季极端低温不超过-10℃的其他茶区推广种植。

  华农181属于中叶种,长势旺盛,鲜叶黄绿,光泽感很强, 春茶茶多酚28%、氨基酸 3.2%。制红茶外形乌润显毫,条索紧结,汤色红亮,花果香非常浓郁而且持久。

640 (3)

640.webp (4)

640.webp (5)

  华农181新品:茶汤、干茶、叶底

  来宾们把盏品茗,芳茗雅韵,荡涤心灵,谈笑席间。

  了解了华农181茶树之后,品鉴会来到了关键环节,品种pk环节。嘉宾们连续品鉴了包括华农181、英红九号、云南滇红在内的多个品种红茶,并给予了华农181新品高度的评价,经过专家们的品鉴对比后一致认为,华农181是一款独具特色的高品质红茶,香气浓郁、桂花香显著、滋味鲜醇甘甜、汤色红亮、沁人心脾。

  640 (4)

上茗轩公司余雄辉董事长讲话

  品鉴会上,嘉宾们踊跃发言,对上茗轩华农181新品给予了厚望,其中【亚太茶业】全媒体总裁黄继平分享到:上茗轩定于今天举办主题为国际茶日的品鉴会,说明上茗轩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这与英德红茶销往全球的历史不谋而合;其二,华农是中国最早的茶叶大学,上茗轩又是广东历史最悠久的茶企,而这款华农181新品是华农首款商业化的产品,两者强强联合,可谓是天作之合,对于未来可期;其三,华农181新品是一款不可多得的高品质红茶,优点与亮点众多,未来一定会成为茶界亮丽的一款茶。

  满室雅趣,可游可赏,游目骋怀,心有远意。后续,让我们一起放慢脚步,一起品鉴上茗轩华农181新品的独特魅力,抛开烦恼,放松身心,去感受茶,体验有茶生活的情志。

640.webp (6)

  嘉宾合影留念

找到约2,701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