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香的英文

找到约129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百年徽商 故纸茶香 ——解读《德泰隆》茶号广告

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广告的肇始期,同时也是现代广告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其时,科技的发展进步、西方文化的传入以及海外市场的需求,均在不同的领域推动了民国广告的发展和变化,茶叶广告亦然。

民国时期的中国茶叶已走出国门并形成了常态的出口贸易,此时,华茶不仅在花色品种、质量以及包装上发生了变化,茶品的内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再加上印刷术的进步,文学艺术演变的影响等,使茶叶广告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时,中国茶叶的报刊广告、品牌广告和装潢广告等日益增多,花样翻新且内容丰富,茶店、茶商在生产、销售等环节,开始大量使用有鲜明地域印记的茶帮号牌以及广告招贴,并且将它们与经营理念、茶品特色和信誉质量联系起来。茶叶经营者在他们自家茶叶的外包装,广告招贴甚至是说明书、包装纸上,都印上独特的字号标识,这无疑是一种广告思想的体现,同时也是现代营销的一种手段。

本文将对民国时期徽州茶商《德泰隆》茶号的广告进行解读,以期了解民国茶广告的特色并对当下茶广告设计应用有所启示!

(一)

2020年6月,在黄山(汤口)首届黄山毛峰茶文化节期间,黄山市“莫问”徽茶文化博物馆展出了一组民国时期的徽茶广告和商标。一枚载有数种茶叶名称的招贴,以其精美的彩色印刷,丰富的广告内容,详细的茶号信息引起了茶人的兴趣,尤其是这枚招贴上刊载的黄山毛峰茶名称等,以首次出现、民间稀有、茶界罕见、资料珍贵而令人大开眼界!值得注意的是,这枚徽州茶号印制的广告招贴,不仅展示了民国时期徽州茶商字号和茶叶牌号,也是黄山毛峰茶自问世后第一次出现在茶叶广告上,可谓是徽州名茶,广而告之,美滋美味,美名远扬!

徽州茶商《德泰隆》茶号印发的广告招贴,高约9公分,宽约25公分,彩色印刷,图文并茂,画面清新,内容丰富,茶号信息清晰,整张招贴分为四帧画面从右向左,排列有序。第一幅画面是装饰花纹和《德泰隆》茶号的英文说明。第二幅画面是《德泰隆》茶号及商标名称以及经营的茶叶品种类等文字,画面上印有“徽州府”“德泰隆茶号”以及“和合商标”字样,同时还印有“和合”二仙的图像及商标拼音。这幅商标图案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半部分则是刊印了德泰隆茶号“本主人识”的内容;文字曰:“本号採办各省名茶,黄山毛峰,极品莲芯,白毫顶谷,旗枪毛峰,双窨珠兰玳玳,家园松萝,建山武夷,六安香品;加工监制兼备精致箱瓶送礼,洵属雅观;凡蒙赐顾,请认本号和合商标为记,庶不致误。本主人识。”这段广告文字的后面还附有一方“集记”的印章,可见茶号主人的广告宣传意识。第三幅画面是“德泰隆”茶号地址以及英文说明,其文字清晰地载明:茶号地址为徽州府(按:歙县)大北街坐西朝东门面。由此可知“德泰隆”茶号主人应该是徽州歙县商人。而广告上“黄山毛峰,极品莲芯,白毫顶谷,旗枪毛峰,双窨珠兰玳玳”等茶品的产地,包括今天的徽州区和黄山风景区等,都属于当时的歙县治辖。因此,可知当时的歙县茶区也是茶品众多,名品亦多。

“德泰隆”广告招贴的第四幅画面是窗明几净的室内,一位时髦的女性正在品茗:只见她左手托腮,右手握着一杯冒着袅袅热气的香茶,神情似是若有所思……画面清晰地展现出室内有书柜,柜中有书,柜顶有石膏塑像。时髦的三角圆桌上有精美的茶壶,茶叶筒。圆桌上还有花瓶,瓶内有插花、瓶边有茶点。室内家具陈设、柜中藏书及墙上字画等裝饰,都表明这是一户富裕的大户人家。这也清楚地说明,《德泰隆》茶号的销售目标是明确的,其营销策略亦是不言而喻的。需要解读的是,广告招贴上两面旗帜所传递的信息是清晰的,即可以了解或推算“德泰隆”茶号招贴的面世时间……

(二)

“德泰隆”茶号招贴上左面的旗帜是十八星旗,代表十八行省。(注:图案印刷有误,大星小星各少一枚),右面的是五色旗,代表汉、满、蒙、回、藏族,也有五行、五德等寓意。这两面旗帜的出现是1912年1月1日,被彻底取代是民国十四年(1925)。因此,“德泰隆”茶号招贴的面世时间,应该在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十四年(1925)之间。当然,这枚彩色印刷的“德泰隆”招贴的出现,对于研究民国时期的徽茶历史,也可谓是别有意趣!

民国时期,刊载有黄山毛峰茶信息的广告,在各地茶市层见迭出,当然,主要是缘于徽州各类茶品的问世和进入市场。因此,徽茶品类名称屡屡出现在各地的茶商广告招贴、包装物品甚至是宣传册上。如北京“吴鼎裕”茶庄的价目表上,亦有较为详细的黄山毛峰茶以及其它徽州名茶的价目。“吴鼎裕”是徽州吴氏家族于晚清时期开设在北京的一家老字号,茶庄设在北京崇文门外大街路西,电话为南分局一七八四号。“吴鼎裕”茶庄在宣传册上称:“向在各省设庄采办各种红绿花茶,务求香浓色绿。”

“吴鼎裕”诚信经营多年,至民国时期已是声名远扬,获利颇丰。而在“吴鼎裕”茶庄价目表上,徽州的黄山云雾、黄山毛峰,老竹大方,家园珠兰,祁门红茶等名茶历历在目,茶品等级及价位在当时的市场交易中有所偏高,想来,老字号茶叶名店,茶品价格自然不菲!

杭州历来是徽商的集结地之一,众多的徽商中不乏有许多茶商。座落在中山中路509~511号的“永馨”茶号,就是众多徽商茶号中的一家。“永馨”茶号的经营方式是批发零售,其听(厅)茶礼品,一应俱全。主要茶类有黄山毛峰,老竹大方,祁门红茶,珠兰花茶,玳玳玫瑰以及狮峰龙井茶等等。“永馨”茶号经营有方,口碑亦好,可谓是徽州茶商的佼佼者。杭州“同大元”茶号也是徽州商人创办。“同大元”茶号因为生意兴隆,所以开设的茶叶店铺也多,除总号设在杭州西湖延龄路与仁和路口,“同大元”还在南昌中正街百花州设有分号,可见其实力雄厚。“同大元”茶号主要经营徽州茶叶,如黄山毛峰,老竹大方,家园珠兰,祁门红茶以及西湖龙井茶等。民国期间,杭城一地经营徽州各种名茶的茶庄茶店多达七十余家,其中绝大多数为徽州商人开办,经营茶类也多为黄山毛峰、大方、祁门红茶等等。

苏州亦是徽茶的主要销售市场,这里聚集了众多的徽州茶商,也开设了许多茶店茶号。清同治年间,吴景隆于苏州上塘街53号开设了“吴世美”茶庄及“吴世兴”茶分号。其时,吴世美茶庄不仅经营各地名茶,更多的还是经营徽州出产的天都云雾、黄山毛峰和祁门红茶等。

著名的苏州“汪瑞裕”也是众多徽茶老字号之一。“汪瑞裕”茶店总号设在苏州玄妙观对面的观前大街,同时还在大成坊巷口和醋坊桥堍开设有东号、西号茶店,主要经营徽州名茶如松萝茶等。

北方城市天津自“五口通商”后,一直是徽茶的主要销售市场,如天津“正兴德”茶庄就是徽州茶叶的著名销售商家。“正兴德”茶庄自开设以来,不仅销售徽州各地名茶,还在徽州歙县和黄山两地创办了茶叶加工厂。“正兴德”茶庄在自己印制的宣传册上介绍说:“黄山茶产于安徽徽州,歙县黄山,该山峻岩峭壁,为中国新兴名胜之一,其地产茶,驰名遐迩,有毛峰雀舌,珍眉,雪蕊,瑞草,云雾……太平嘉瑞等数种茶,其口味之香艳,叶身之精细,居全国产茶之冠。”“正兴德”还在黄山冈村、歙县街源开办了加工厂:“本庄设厂于黄山,已有数十年,在该地有许多茶山采办专权,并能深悉地理,优劣之分析,每年采办该茶,再转运福州本厂,制成精美之香茶,装以严固之箱筒,推销各地,著名全球。”

“正兴德”茶庄还在其印制的广告宣传册上推荐黄山茶:“此茶性温平,口香味浓,饮之能助消化,解烦闷,悦性怡情,为人生饮食之要素,辅佐卫生之妙品。价目见门市价目表,新牌茶,花蕊牌,第一牌,三星,星月,五星,九星,等均为黄山茶。”另外,在山东束鹿“润德成”茶庄的招贴上,在湖北沙市,东北营口以及北京、上海等地的茶叶市场上,形式各样的茶叶广告、包装和商标招贴上,亦有诸多黄山毛峰、祁门红茶、休宁松萝和黄山云雾茶以及产自徽州的其它茶品内容……可谓是徽州名茶,名扬天下!

参考文献及资料:

[1]陈少峰.黄山指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2]傅宏镇.皖浙新安江流域之茶业[J].国际贸易导报,1934(7).

[3]郑毅.正兴德茶庄资料[J].黄山日报,2019-01-22.

[4]吴觉农,范和钧.中国茶业问题[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5]陈椽.安徽茶经[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文/徽州茶人

来源/《徽茶》2020年12月刊

注: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百年茶香飘五洲

近日,福安白云山茶博物馆在世界地质公园白云山风景区开馆,馆内陈列的500多件制茶工具、茶银票等藏品,引来游客频频驻足。不少游客选择在坦洋工夫茶体验区,动手体验非遗制作技艺的魅力。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福安人与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产茶、制茶历史可追溯到隋唐之前。特别是清咸丰、同治年间,地处白云山东麓的坦洋村成功试制坦洋工夫红茶,一时声名远播。借力当时便利的水路运输,坦洋工夫茶远销海外,留下了“英商购买华茶,以坦洋出产为最”之佳话,奠定了其中国历史名茶的地位。

如今,几经沉浮、历久弥香的坦洋工夫茶迎来新的辉煌,不仅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国字号名片,其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好茶

在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村口,矗立着一座碉楼,黄土墙上嵌着一枚偌大木质样式信封,写着“中国·坦洋”。

在坦洋工夫鼎盛时期,从海外寄往坦洋的信件,无须冠以省、府、县之名,直书“中国·坦洋”,即可送达收信人手中。坦洋村人至今依然对此津津乐道。

坦洋村,村前清流如练,村后桂树飘香,四周茶园碧绿,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得一方好茶。坦洋工夫创制之初以坦洋菜茶为制作原料。据史料记载,此茶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在坦洋村被发现,人们种植于菜园四周,故称其为“坦洋菜茶”。

坦洋村口矗立着印有“中国·坦洋”字样的碉楼。关于坦洋工夫的创制,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坦洋村万兴隆茶行胡福四根据从武夷山引入的小种红茶制法,以当地坦洋菜茶为原料,试制红茶成功。制作此茶颇费工夫,坦洋诸茶庄共同商议,以“坦洋工夫”为名,后逐渐打响名声,吸引各地茶商接踵而来开设洋行。一首民谣唱出了当时坦洋村的热闹与繁华:“茶季到,千家闹,茶袋铺路当床倒。街灯十里亮天光,戏班连台唱通宵。上街过下街,新衣断线头。白银用斗量,船泊清风桥。”

据《福安县志》记载,最鼎盛时,一条不足一公里的坦洋街就有万兴隆、丰泰隆、吴元记等36家茶行,商贾云集,洋行入驻,雇工3000多人,每年制干茶2万多箱。“听祖辈讲,当时村内规模较大的茶号还发行茶银票,在茶号内部流通,凭此兑换银元。”坦洋村村民林茂盛至今还保留着祖辈珍藏的、印有“振泰兴”茶号和“同泰春”茶号的两张茶银票。

茶叶工贸让一个平凡的小山村成为繁华的集镇,也为当地村民带来滚滚财源。如今坦洋村内,举目可见的民居建筑、宗祠廊桥等文化遗迹,都与工夫红茶息息相关。

位于坦洋上街的王家宅院系坦洋王氏第一代茶商王正卿于1906年建设,该建筑工住两用,楼下为居家住屋,楼上为茶庄工场,共有六座宅院,每一座都是“六扇八廊庑”制式,按二进二托二天井五开间双侧屋的格局建造,蔚为壮观。位于坦洋村下街的丰泰隆建筑群系茶商施光凌所建,其中一座三层横楼是丰泰隆茶行旧址,每层11开间,为制茶工房,也是坦洋村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早期红茶制作工场。

如今,丰泰隆建筑群已成为坦洋村历史文化展示馆,前来参访和体验坦洋工夫红茶制作的游客络绎不绝。

漂洋过海打响国际品牌

在福安白云山茶博物馆内,一张英文防伪广告格外醒目。“这是坦洋胜大来茶公司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随出口茶品配发的英文防伪广告。”坦洋工夫茶非遗技艺传承人林鸿介绍,1907年,坦洋茶商吴庭元设立的胜大来茶公司率先在香港注册“元记”商标,1910年与俄罗斯客商签下一笔50吨坦洋工夫红茶的订单,在茶界传为佳话。

坦洋村内有座妈祖庙,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外形仿造福州台江福安会馆样式。“坦洋人倚仗便捷的水运条件,将大批茶叶通过船运舶载,直通远洋,妈祖自然成为坦洋人祈求水上平安的精神寄托和保护神。”福安市文史专家、《八闽茶韵·坦洋工夫》编者李健民介绍。

坦洋工夫红茶制作之抖青技艺展示坦洋工夫在市场上受到消费者青睐,影响也随之扩大,吸引了福安和周边各县的茶青或红毛茶汇集坦洋,精制成坦洋工夫成品茶。坦洋村因与福州口岸一水相连,在坦洋村制成的成品茶南下运往福州口岸,经福州口岸远涉重洋,进入国际市场。

“早期闽东海上茶叶之路有两种走法:一条是全程水路,即各地茶品汇集到赛岐码头,而后过驳大船,沿赛江南下进入东海,然后循岸线驶往福州口岸;另一条则是水陆兼程,出赛江最南端的白马门后,先到宁德飞鸾码头登岸,然后改用肩挑,翻越飞鸾岭,循官道经罗源、连江到达福州。”李健民介绍,如今飞鸾岭南路起步岭尚存的晚清碑刻,记录了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宁德、福安、寿宁三县茶商捐资重修飞鸾岭路的过程,碑文涉及的茶庄包括福安坦洋的泰大来、福兴隆、祥记等。

坦洋工夫靠着赛岐的港口优势,成为闽红的领军者。据《宁德(闽东)茶业志》记载,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坦洋工夫茶总产量5万箱,产值100万大洋,创下历史纪录。闽海关1894年的年度贸易报告称,板洋(指坦洋)和邵武地区出产的、价格低廉而又有泡头的工夫茶是值得购买的好茶……特别是在伦敦,它们成了印度和锡兰茶叶的劲敌。

“海上丝绸之路虽因丝绸得名,但茶叶也是这条商路上的大宗商品。福安茶叶在明末清初时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阿富汗、土耳其等国家,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坦洋工夫红茶通过水陆两路运输到福州,经福州、广州口岸销往欧洲、美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省茶叶学会副会长林光华说。

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三都福海关成立,此后三都澳成为闽东广大茶区的天然航运中心,而从赛岐港起运的茶叶全部全程走海路直达福州口岸,不再走飞鸾岭官道。

借着三都澳开埠,坦洋工夫出海之路越走越畅。据《三都澳海关十年报》(1912—1921年)记载,经三都澳出口的红茶由1912年的5.06万担发展到1915年的7.24万担,创历史新高。

1915年,漂洋过海的坦洋工夫凭借工艺精湛、口感独特等优势,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还成为英国皇室专用茶。“坦洋工夫在万国博览会脱颖而出,奠定了世界名茶的地位,这对弘扬中华传统茶文化、推进茶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林光华说。

抗日战争爆发后,海上茶路受阻,坦洋工夫也随之沉寂,新中国成立后才有所恢复,后来又因为国际贸易发生变化,福安茶区“红(茶)改绿(茶)”,这一改就是30多年,其间坦洋工夫仅保留少量生产。

传承创新再续百年雄风

时光推移至2004年,一份《重振坦洋工夫品牌,再创福安茶业辉煌》的政协提案,唤醒了尘封已久的坦洋工夫。2006年秋,福安市委、市政府在北京举办坦洋工夫茶新闻发布会,11种以“坦洋工夫”为统一品牌的茶产品同时亮相,吹响了恢复打造坦洋工夫红茶品牌的号角。

重回人们视野的坦洋工夫开始在国外频频出圈:在第十届巴拿马中国贸易展览会上,坦洋工夫红茶作为中国主要参展品重返巴拿马;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坦洋工夫入选中国全球合作伙伴及唯一指定用茶……

2009年3月,来自俄罗斯的米德利先生带领采购团,专程来到福安探访坦洋工夫原产地,并签下60万美元茶叶订单。坦洋工夫红茶重新大批量出口俄罗斯,再续前缘。“坦洋工夫与其他茶类相比,有着特殊的魅力,对其市场前景充满信心。”米德利说。

“今年6月,在福建省大数据集团的牵线下,福安3家茶企与俄罗斯农业监督局就茶叶贸易相关领域合作进行交流,他们对坦洋工夫展现了极大兴趣,如果这块市场能获得突破,对坦洋工夫销售量将是一个巨大突破。”坦洋村乡村振兴指导员冯坚介绍。

“从2005年起,福安每年都要举办坦洋工夫杯斗茶展示活动,邀请全国各地茶友、专家到福安,交流红茶文化、推介坦洋工夫。”福安市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郑祖辉说。

近年来,福安以茶为媒、向茶而兴,扎实推进品牌建设、科技兴茶、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建立全国首个“三茶”研究院、揭牌“三茶融合创新园”,踏上了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统筹发展的新征程。

茶山环绕下的坦洋村在坦洋村全国首个5G农业智慧茶园里,一排排高清摄像头紧贴地面,对茶树情况进行实时拍摄,自动采集和监测园区病虫害信息。“数字+”与茶产业的有机融合,实现茶叶生产、管理提质增效。北京享业企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正以坦洋村集体56亩茶园为示范,通过使用专用有机肥、建设喷灌水池等方式,打造绿色生态示范茶园,不断提高茶青品质……福安将稳定茶叶品质作为茶产业发展“生命线”,持续推进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目前,该市共有有机茶生产示范基地3000多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12.2万亩,成为福建省首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市)。

盛夏时节,位于坦洋村内的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传习所不断迎来研学团队,他们在这里体验历史名茶坦洋工夫的制作工序,感受世界非遗的文化魅力。据介绍,该传习所所在地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国营坦洋茶厂,曾是外贸出口的重要基地。“传统制茶技艺如何更好地进行活态传承,通过展示制茶工序进而展现茶文化魅力是重要手段之一。”坦洋工夫茶非遗技艺传承人林鸿说。

眼下,作为坦洋工夫发祥地的坦洋村,建起了电商直播间、茶业技术培训中心,龙头茶企正将百年传统红茶和现代工艺相融合,推出坦洋工夫奶茶等新产品。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村发展,做足‘茶叶+’文章,助力乡村振兴。”坦洋村党支部书记李青青说。

来源:福建日报2023年8月11日第07版,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关于乌龙茶发源地的几点思考

乌龙茶发源于福建无可置疑,但具体发源于闽南安溪还是闽北崇安(今武夷山市),尚有争议。福建省安溪县农业农村局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蔡建明,安溪中国茶都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国家一级评茶师吴小猛,安溪县茶业管理委员办公室主任陈志明共同完成了《关于乌龙茶发源地的几点思考》一文,从大量的、权威的文献资料出发,结合茶叶传统命名方法的逻辑考证、早期实地走访调查报告、民间传说等为辅助,就厘清乌龙茶发源地问题展开探讨。

当今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同乌龙茶发源于福建,而具体发源于何地?是闽南安溪,还是闽北崇安(今武夷山市)或是闽南漳州?尚有争议。针对乌龙茶起源问题,进行以下思考:

武夷山发源说及其佐证史料的考辩

武夷山发源说主要出现于解放后,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相关著述渐多,一度几乎盖过闽南安溪说,此说的佐证材料几乎都是阮旻锡的《武夷茶歌》、《安溪茶歌》和陆廷灿《续茶经》里引用王草堂《茶说》里的相关记述。反观著名茶叶专家在谈起乌龙茶发源时则审慎得多,并不妄下结论。

下面,来认真考究支撑闽北武夷山说重要佐证材料的科学性、客观性和严密性。

目前,持乌龙茶起源于闽北的人士,其主要依据是对阮旻锡《武夷茶歌》、《安溪茶歌》和王草堂《茶说》、陆廷灿《续茶经》的解读而后引而为据。但仔细研读这些史料,都没有提及乌龙茶制作技艺的起源问题。

阮旻锡《武夷茶歌》与《安溪茶歌》的

文意解读

阮旻锡(1627—1712),字畴生,僧名释超全。福建厦门同安人。阮旻锡师从工部尚书曾樱,与之共患难。顺治五年(1649),清军攻袭厦门,曾樱战败,殉节自尽,阮旻锡冒险为其收尸。顺治十二年(1655),郑成功在厦门设储贤馆,阮旻锡为其幕僚之一。其后阮料抗清无望遂弃家行邀,奔走四方,留滞燕云二十余载。甲戌年(1694),阮慕茶名至武夷山,入武夷山天心禅寺为僧,与闽南籍僧人在寺庙研习茶艺,品茗论道,以茶论佛,以茶说经。阮旻锡大致在1694—1703年期间写下《武夷茶歌》,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在厦门写下《武夷茶歌》的姐妹篇《安溪茶歌》。

《武夷茶歌》:建州团茶始丁谓,贡小龙团君谟制。元丰敕献密云龙,品比小团更为贵。无人特设御茶园,山民终岁修贡事。明兴茶贡永革除,玉食岂为遐方累。相传老人初献茶,死为山神享庙祀。景泰年间茶久荒,喊山岁犹供祭费。输官茶购自他山,郭公青螺除其弊。嗣后岩茶亦渐生,山中借此少为利。往年荐新苦黄冠,遍采春芽三日内。搜尺深山栗粒空,官令禁绝民蒙惠。种茶辛苦甚种田,耘锄采抽与烘焙。谷雨届其处处忙,两旬昼夜眠餐废。道人山客资为粮,春作秋成如望岁。凡茶之产准地利,溪北地厚溪南次。平洲浅渚土膏轻,幽谷高崖烟雨腻。凡茶之候视天时,最喜天晴北风吹。苦遭阴雨风南来,色香顿减淡无味。近时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标名异。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焙时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岩阿宋树无多丛,雀舌吐红霜叶醉。终朝采采不盈掬,漳人好事自珍秘。积雨山楼苦昼间,一宵茶话留千载。重烹山茗沃枯肠,雨声杂沓松涛沸。

《安溪茶歌》:安溪之山郁嵯峨,其阴长湿生丛茶。居人清明采嫩叶,为价甚贱供万家。迩来武夷漳人制,紫白二毫粟粒芽。西洋番舶岁来买,王钱不论凭官牙。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真伪混杂人聩聩,世道如此良可嗟。吾哀肺病日增加,蔗浆茗饮当餐霞。仙山道人久不至,井坑香涧路途赊。江天极目浮云遮,且向闲庭扫落花。朝夕几焙茗香迷,无暇为君辨正邪。

《武夷茶歌》讲述了武夷茶区茶的发展历程、采摘、制作、品类以及武夷山特有的祭祀、喊山习俗等文化信息。但并没有提到乌龙茶制作工艺的起源问题。

《安溪茶歌》的文意是:安溪适宜种茶,这里的居民于每年清明时节采摘茶叶,廉价卖给普通百姓;近来在武夷山做出了紫毫、白毫两种茶;外国的商船年年前来买茶,价格却全由牙行定价。武夷茶在西洋畅销,安溪茶模仿武夷茶;此时作者的肺病加剧,无法分辨真假!这只是当时的历史现象(这种现象在如今的茶叶市场上也是比比皆是的!),只能说明武夷茶在西洋市场的欢迎程度,并不能说明乌龙茶起源于闽北。而且,茶歌中所描述的茶叶“紫毫”和“白毫”是两种红茶而不是乌龙茶。

著名茶学家、茶教育家、茶史学家陈椽在《新中国茶业科学论》中指出:青茶(作者注:青茶即乌龙茶)起源于安溪,茶农逃乱,先到沙县而到武夷山。青茶制法也传到武夷山。安溪茶农到武夷定居后,仿效小种红茶先炒后揉的制法,改进安溪青茶制法,提高香气,品质大大提高,销路很好,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安溪青茶仿武夷岩茶样,这是很自然的,也是改进制茶技术的一般规律,不足为奇。并不是武夷岩茶先于安溪青茶。

由此可见,阮旻锡的两首茶歌只是对武夷和安溪两地茶的采制、品类、技术改进、销售等的描述,而与乌龙茶的创制发源无关。仅仅以《安溪茶歌》中“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来作为乌龙茶发源于武夷山而后传入安溪,是解释不通的。

《茶说》与《续茶经》的文意解读

陆廷灿《续茶经》(成书于1734年)中引用王草堂《茶说》(清康熙、雍正年间)的记载。王草堂《茶说》载:“武夷茶自谷雨采至立夏,谓之头春。约隔二旬复采,谓之二春。又隔又采谓之三春。头春叶粗味浓,二春三春叶渐细,味渐薄,且带苦矣。夏末秋初,又采一次为秋露,香更浓,味亦佳。来年计,惜之,不能多采耳。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之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岕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萝、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摝,香气越发即炒,过或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焙之以烈其气也,汰之以存其精力。乃盛于篓而鬻于市”。

陈椽指出:《茶说》论述制焙方法很详细,不是乌龙茶的焙制方法,而是小种红茶的制法。从阳羡岕片和松萝、龙井的绿茶制法发展到小种红茶的制法。“过红锅”的技术,没有掌握好,半青半红正是表明红茶的花青严重。武夷岩茶制法是摇青,边红中青,旧称三红七绿。小种红茶制法的特点,是经过晒青(雨天烘青),过红锅后初焙,摊放拣梗,再焙。


△余泽岚2016年10月摄于武夷山星村镇九曲码头

显而易见,陆廷灿《续茶经》引用王草堂《茶说》的有关记载,只是记述了小种红茶(而不是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并没有提及起源一说。如今的引用者以此为据说明乌龙茶发源于闽北武夷山,但也都忽略了最为关键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茶说》只是对茶叶制作工艺的总结性记述,并非是对茶类起源的记述,这是不足以得出乌龙茶起源于闽北的论断的。

乌龙茶发源于武夷山的民间传说

据西安瓦库2014年7月22日《瓦库茶事·乌龙茶的起源与影响》一文中记载:关于乌龙茶制作工艺的形成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传说清朝年间,有一队官兵经过武夷山,当时正值采制季节,厂主及工人们仓惶躲避,士兵们就睡于茶青之上。官兵走后,厂主见茶青已变软,部分边缘发红,痛心不已。无奈之下,将其炒、揉、焙,结果意想不到其茶不但香高、味厚,而且比之松罗茶更无苦涩。笔者认为,士兵们在茶青上睡觉时压迫、滚动,这种无意识的简单“做青”,却起到了部分发酵的效果,真是“歪打正着”。厂主、茶师们喜出望外,逐渐揣摩而为之,终于摸索出乌龙茶的制作工艺,这当然是初级阶段的乌龙茶。有人将此引证为红茶起源,笔者认为欠妥。因为红茶主要在揉捻后发酵,而乌龙茶是在炒揉之前发酵,士兵不可能睡在粘乎乎的红茶茶胚上。这种偶然的巧合是有它的前因的。

△说茶编辑2020年4月在武夷山拍摄

但在武夷山地区广为流传的这则民间传说,更多人讲的却是红茶起源的传说。由福建农林大学等编写的《丝路闽茶香——东方树叶的世界之旅》一书中指出:传说,它的诞生纯粹是源于一个美丽的错误。武夷山民把它从茶树上采下,原本是要做成绿茶的,可是因故没有及时付制,芽叶全都发热变红,“变质”了!这可愁煞了山民们,无奈只好将错就错,并砍来松柴熏焙。这些“变质”的青叶做成茶后,乌黑的茶色看起来不甚美观,甚至还有些丑陋,与鲜翠的绿茶不可同日而语,但它却散发着一股浓郁的松香,而且尝起来隐约间有类似于桂圆汤的味道,这便是世界上第一泡红茶——正山小种。小种红茶在桐木关问世后,最先是葡萄牙人发现了它的美,然后又于1610年被荷兰人最先把它装进了商船输往欧洲,武夷红茶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自1684年清政府首度解除海禁以来,武夷茶几乎已经传遍了欧洲。到了1689年,英国商船首次停靠厦门港,直接收购武夷红茶运回国。

乌龙茶闽北发源说的人士为了说明乌龙茶起源于武夷山也有民间的传说,却把众所皆知的红茶发源的民间传说套用在乌龙茶上,这也是说不过去的。

武夷茶不同于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姚月明论文集》中“武夷岩茶之崛起”讲到:在明末清初以前武夷之茶只能称“武夷茶”,而不能称“武夷岩茶”,因两者有根本区别,前者应解释为武夷之茶,包括蒸青团饼茶、炒青散茶以及小种红茶、龙须茶、莲心等诸茶;后者是专指乌龙茶(青茶)类,即生产加工在武夷的半发酵茶。

综上所述,从现有的文献记载或者是所谓的民间传说,都无法说明乌龙茶起源于闽北武夷山的。

漳州发源说的质疑

经查,极少数认为乌龙茶发源于漳州的人士的观点,其依据也是对阮旻锡《武夷茶歌》和《安溪茶歌》进行解读而得出的结论。漳州市芗城区地方志编撰委员会陈侨森在《乌龙茶工艺源于漳州》一文中主要是对《武夷茶歌》中“近时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标名异。”《安溪茶歌》中“迩来武夷漳人制,紫白二毫粟粒芽。”进行解读分析,认为:按两首茶歌和有关资料分析,明末清初,漳州茶叶商在武夷经营茶业,使漳州的乌龙茶制作工艺传入武夷。安溪的乌龙茶制作技术则是学习武夷,故说乌龙茶的半发酵制法源自漳州。不过那时不是叫乌龙茶,漳州茶商标名“漳芽、漳片”。当然乌龙茶工艺的“发明”不是偶然,而是漳州人讲究品茶、精心研制,逐渐改进的结果。由此得出乌龙茶工艺源于漳州,太过于武断和牵强,也许是作者的一厢情愿吧!


△说茶编辑2019年8月在漳州诏安拍摄

论安溪发源说

相较于闽北武夷山或闽南漳州起源说,乌龙茶发源于闽南安溪的可能性更大,且有着权威、翔实的史料可以佐证。对此,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文献资料

关于乌龙茶的起源问题,实际上从解放前后以及多年来大量的文献资料中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佐证。下面以目前能够查询到的有关乌龙茶发源地记载的文献出版时间为序进行阐述:

《建瓯县志》(民国18年出版)记载:“乌龙茶叶厚而色浓,味重而远,凡高旷之地,种植皆宜,其种传自泉州安溪县”。福建省政府建设厅编印的《福建建设报告》(民国25年5月出版)记载:“第三节茶之命名法及其由来”“甲,依制造命名者有,一,乌龙茶——乌龙茶始于安溪。清光绪初各县工夫茶就衰,逐渐发明一种非红非绿之半发酵茶,因其来自乌龙树,故曰乌龙茶。”《崇安县新志》(民国29年出版)记载:“至于乌龙、水仙虽亦出于本山,然近代始由建瓯移植,非原种也。”“乌龙茶产于安溪,清代由詹姓者移植建瓯。”福建省政府统计处民国30年出版发行的《福建之茶》(上册)记载:“可见当时茶叶贸易之盛,及影响于福建之民生者。其时闽南之茶叶,亦臻极盛,乌龙茶之发源地安溪,以铁观音驰誉海外。”“闽北青茶中尚有乌龙一种,相传百余年前,有安溪人姓苏名龙者,移植安溪茶种于建宁府,繁殖甚广。及其死后乃名曰乌龙。其产量在青茶类中为最多,产地亦最广,即在茶叶市场亦极有名。海内外皆用乌龙茶,以分别红茶与绿茶间之半发酵茶。沙县昔亦产乌龙,近已绝迹。崇安之乌龙于清道光年间由安溪人詹金圃先移建瓯而再移往者。”1956年台湾省政府农林厅茶业传习所印刷发行的《乌龙茶及包种茶制造学》指出:“清嘉庆三年(1798年),安溪西坪人王义程在台湾把乌龙茶制作技术加以改进,创制出台湾包种茶,并在台北县茶区大力倡导和传授。”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制茶学》指出:“青茶起源,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朝世宗胤禛雍正三年至十三年(公元1725年至1735年)创制发明青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张天福教授主编的《福建乌龙茶》所表明的观点:“闽南安溪在历史上选育和繁殖了不少适制乌龙茶的优良品种,并在制作技术上精益求精,虽然缺乏较早的有关历史文献,但亦不能就此认为安溪与乌龙茶的创制无缘。”“武夷岩茶卓著的声誉,除了优越的品种和自然环境因素之外,能工巧匠的精工细作是重要的因素。历史上,武夷茶工大多来自江西上饶,其中做青师傅多为闽南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指出:“闽南是乌龙茶的发源地,由此传向闽北、广东和台湾。产于福建南部的乌龙茶,最著名、品质最好的是安溪的铁观音”陈椽在《武夷茶三起三落——武夷茶起源考证》一文中指出:“历史上记载的武夷茶都不是指武夷岩茶,武夷岩茶是青茶的发展。武夷岩茶的创制,是从闽南安溪居民先逃至沙县而后逃来武夷山定居,所以沙县很早也生产青茶而改进的。武夷山居民至今是安溪人,亦是制岩茶的高手。武夷岩茶的采制者都是逃难的安溪人的后代。”“武夷岩茶茶工,除定居的安溪人,大部均为逃难到江西的闽南人,于春茶前由上饶、河口一带来山,茶季终了,除留少数为长工外,余均清算工资返回江西,现在还是这样。”“抚今追昔,安溪难民在困苦的生活中,振奋精神,发挥无穷的智慧,发明武夷岩茶的巧妙制法,流传后世,留下了千古不灭的功绩。”“安溪难民来武夷山后,在闽南青茶制法和闽北青茶制法的基础上结合武夷山小种红茶制法,创制发明武夷岩茶的高超的制茶技术。如安溪铁观音午后晒青,改为早上晒青,两晒两晾是小种红茶的复式萎凋,控制萎凋程度。安溪大笳蒌摇青改为水筛筛摇制法。控制所谓“发酵”程度,制成三红七绿的非红非绿的高超品质。双炒双揉改进红茶过红锅炒揉不匀,半红半青的花青。”

“考古学家、厦门大学教授庄为玑在《安溪县的发展历史》一文中说:安溪到了宋朝的时候,已有很大的发展,潘田的铁矿和仙苑的乌龙种,就在这个时候生产的。庄为玑教授把潘田的铁矿和仙苑茶联系在一起,可见仙苑的茶叶在宋初的发展已非一般。而制作茶叶手工业出现,则表明安溪茶叶的发展在宋初已具产业的雏形。”陈椽在《茶业通史》中指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年——1735年)创制的青茶首先传入闽北,然后传入台湾。”武夷学院教授李远华主编的《第一次品乌龙茶就上手》的“导论”中指出:“福建安溪在清朝接连发生了几件震撼中外茶界的重大事件,如乌龙茶制作工艺的发明和定型、名茶铁观音的发现、茶树无性繁殖育苗技术的发明、乌龙茶制作技术和铁观音茶苗传入台湾等。”中国茶叶学会编著的《茶知识108问——今天您喝茶了吗?》一书中的第14问“我国什么时候开始有乌龙茶?”答:“乌龙茶,又称青茶。乌龙茶创制于1725年前后(清雍正年间),福建《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以后传入闽北、广东和台湾。”


△说茶编辑2019年4月在安溪拍摄

关于闽南、闽北之乌龙茶制法孰先孰后的问题,2022年8月出版发行并获得业界广泛好评的《近代以来中国茶叶研究及图鉴》的作者郭红军、郭楚嘉,通过查阅大量的史实资料,进行深入研究、比对,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乌龙”这二个字,既是茶树品种名,又曾作为品质上佳的红茶花色之一外销,是众多外销茶“字号”中的一员,如今还是我国六大基本茶类之一。

乌龙茶制法之演变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初创时期——18世纪初,闽南地区安溪及邻近各县茶农,可能是基于耐冲泡等方面因素考量,从当地名为“乌龙”的茶树上采摘较为成熟的叶片制得一种青茶(或于每年春天红绿茶采制工作完成后),即以“乌龙”命名;最初主要为自用,后因经济实惠,受到老百姓普遍欢迎,渐渐成为本地市场商品之一。

演变时期——嗣后这种饮用乌龙茶的习惯及其制法随着当地人口迁徙等原因,向东传播至我国宜茶地区之台湾文山、淡水等地,发展出与闽南制法相同而制作上佳的“台湾乌龙茶”;向北则流传至邻近福州口岸之沙县、武夷一带,制法逐渐改良,清咸同年间并出产乌龙品质更为优良之“红边茶”,亦为现今武夷岩茶制法之雏形,“奇种”等花色得于光绪年间推销粤沪等地。

定型时期——20世纪初,清政府力图商业之振兴,措施频举,我国与南洋一带之华侨联系日益密切,商务渐趋发达。华侨多为闽粤人士,于是厦门乌龙茶绝处逢生,乃积极拓展侨销市场,运销香港、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复以制作更臻完善、品质堪称优异之武夷岩茶,满足上层人士所需。嗣后闽省又相继有茶务讲习所之成立、制茶机器之推广、茶业改良场之设置、茶叶出口之检验、茶树更新之运动等等,闽省青茶遂为民国时期侨销华茶之翘楚,而其制法在通过长期的生产和市场检验后最终得以确立。

武夷山实地调查访谈和游客的游记

武夷山实地调查访谈

1982年,承担省科委科技情报研究所编写《福建土特产》之《安溪乌龙茶》篇。为调查了解安溪乌龙茶史,笔者(作者注:谢志群)与安溪县科委副主任谢德保同志前往省图书馆、崇安县、武夷山管理局、武夷公社等地历经10多天进行调查、探访。

6月9日往崇安县茶叶局调查,谈到乌龙茶的制造史,当时崇安茶叶界的干部就有两种观点,有的认为武夷山的乌龙茶制作方法是从安溪传过来的;有的认为安溪乌龙茶制作方法是从武夷山传去的。后来他们介绍到武夷山管理局,武夷山公社进一步调查。据他们说,崇安乌龙茶制作多集中在武夷山区域内。

到了武夷山管理局,武夷山公社查阅了一些资料,又介绍到天心大队,说武夷山区域的乌龙茶产地集中在天心大队。到了天心大队,大队程书记介绍了一个情况,说天心大队制作乌龙茶技术掌握在天心一陈姓家族手里。

拜访了陈书省老茶师。到了陈家,见到陈茶师是一位稳重、经过沧桑的人,康健、个子高高,70多岁。他边泡茶边问:你们是哪里的?调研团队说:我们是安溪的。这一下陈茶师高兴了起来表示自己也是安溪祖的。可巧了,找到老乡了,话投机多了。调研团队就问:您们是安溪哪里的?他说:是安溪(蓬莱)彭格的。调研团队问:怎么到武夷山来了?他说,早前祖上陈姓两兄弟从彭格跑到江西上饶落户,后代又从上饶迁居到武夷山来做茶。调研团队又问:出来多久了?他说,从安溪搬往上饶已有十三、十四代左右,大约有300多年。调研团队问,有没有回安溪过。他说:很早前祭祖、续族谱时有回过安溪。

闲谈了一会儿,话题回到乌龙茶制作技术上。调研团队表示,被一路介绍过来,听说武夷山制作乌龙茶的技术掌握在天心大队陈姓家族手里,这是怎么回事?他说:确实是这样。调研团队又问:其他人家为什么不懂呢?他说:家族有很严的保密传统。我们祖上一代一代传下来,乌龙茶的制作技术只传子、传媳、不传女。调研团队很好奇地问:这是为什么?他说:如果传女,出嫁了,会把技术外传。调研团队又冒昧地问:那万一儿子身故了,儿媳妇不是也要再嫁出去吗?陈茶师说:祖上族规如果丧夫只允许儿媳妇招赘进来,不能让儿媳妇再嫁出去,以防制茶技术外传。所以长久以来,世世代代相传制茶技术都没有外传。

一路调查,武夷山掌握乌龙茶制作核心技术的竟是移居到武夷山的安溪人(祖籍),而且此技术传男不传女。这真是一个很有趣的情节。

福州游客的游记——武夷山上的安溪小村

清初,安溪曾有许多制茶高手被武夷山聘为制茶师傅,传授乌龙茶制作技术,其中不少人就在武夷山定居下来。现在武夷山的天心洞、水帘洞等产茶区一带操闽南话的安溪籍村民上千人。多年前,旅居福州的陈民先生到武夷山旅游,在游览大王峰后,过幔亭,经三姑,欲睹鹰嘴岩风采,于马头岩下一个小村落的路边农舍里喝茶时,意外地遇到了一位操闽南话口音的老阿婆,为此特撰《武夷山上的安溪小村》。文中记述:

上得屋前,一位年老的阿婆十分热情地问调研团队从哪里来?调研团队说:“从省城来。不过,是闽南人。”阿婆表示自己也是闽南人,祖籍安溪,世代种茶为生,来武夷已经三代人。现在全村20来户人家,还全都讲闽南话哩。“真的?”见调研团队惊讶不已,阿婆索性用闽南话和我攀谈起来。那口音,与泉州方言太相似了。她说:“只是出来久了,闽南腔调有点变了,不过,还是闽南话,听得懂吧?”调研团队说:“听得懂,听得懂。”一种完全不同于当地崇安话的闽南方言,怎么会听不懂呢?阿婆又重泡了一杯“武夷岩茶”,并到厨房生火为我煮了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坐在闽北农家的阳台上,抬头可见奇异的马头岩风光,听着阿婆讲述从闽南到武夷的故事以及近年来武夷山旅游的话题,“孤独”的游人大有“他乡遇故人”的感受,心情十分激动。

茶叶传统命名法的逻辑

在按照鲜叶氧化程度和制作工艺不同把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和青茶六大类之前,各地所产茶叶基本是按照“地名+品种”,或直接以茶树品种进行命名,每一种茶叶各自对应着相应的产地和制作工艺,并没有进行系统细分。六大茶类分类法在得到广泛认可后,方将各地茶叶按照工艺和氧化程度归类汇总,乌龙茶才与青茶完全等同起来。也就是说,乌龙茶一开始只是茶树品种名,或一种茶叶制成品的名称,它对应着相应的制作工艺。乌龙茶的制作工艺首先诞生于安溪。闽北的乌龙茶树品种由安溪传入,也就是乌龙茶首先产于安溪,而后闽北因移植安溪的乌龙茶树,才开始生产乌龙茶。同时,闽北最开始并没有称为乌龙茶而是称为武夷茶、武夷岩茶。

我国开始认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武夷山市被认定的项目名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而安溪县被认定的项目名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由此可见一斑。


△说茶编辑2021年4月19日在安溪开茶节拍摄

在安溪西坪流传了几百年的民间传说

关于乌龙茶的发源地,历来有闽南、闽北之争,莫衷一是,没有定论。但在安溪人看来,乌龙茶的发源地为安溪无疑。因为这里的民间数百年来就流传着一段“苏良与乌龙茶”的传说。

相传,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安溪县崇信里(现在的西坪镇)南岩村,山高林密茶茂,村民以种茶为主,狩猎为辅。村里贺厝半岭湖有一位茶农苏良(1440——1515),不仅善于种茶制茶,还是位狩猎能手。这位茶农因长年累月风吹日晒,长得健壮黝黑,乡亲们都亲切地叫他“乌龙”(闽南方言中“苏”“黑”和“乌”,“良”与“龙”谐音)。有一次采茶返回途中,苏良忽然看见一头山獐从前方跑过,他端起猎枪,击中山獐。受伤后的山獐夺路而逃。苏良便背着茶蒌一路追赶抓捕。由于天色已晚,又忙于宰杀品尝,竟然把炒茶的事给忘了。第二天清晨要动手炒茶时,没想到搁置一夜的茶青已经变得柔软了,叶缘也呈现出红镶边,并散发出阵阵香味。全家人随即动手炒制,香味越发馥郁。做好的茶叶冲泡品尝,浓浓的花香扑鼻而来,滋味也更加醇厚,全无往日的苦涩之味。苏龙和家人欣喜若狂,连忙邀请左邻右舍的乡亲前来品尝。大家品后纷纷啧啧称奇。苏良细细琢磨,终于悟出了其中缘由:茶青在茶蒌中经过抖动,叶缘互相摩擦,从而形成红边,这样制出来的茶叶最终形成天然的花果香味。经过反复实践,苏良将摸索出的一整套新的制作技艺,传给了家乡的父老乡亲,大大地提高了茶叶品质。苏良过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贡献,便将依照此法制作出来的茶叶称为“乌龙茶”,并在他原来居住的地方兴建了一座“打猎将军庙”。苏良与乌龙茶贺厝人世代相传的这一则故事,兼有法师承传佛事辅证,因而为世人所认同。

乌龙茶如今已成为中国六大茶类中的佼佼者,虽然乌龙茶工艺的发明早些时候只有民间传说,缺乏更早的史志文字佐证,但这并非空穴来风。作为一个茶农,在偶然中发现并加以完善的新的制茶工艺,不但是茶农长期茶作智慧的结晶,更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因为历史上有很多新事物的产生都是人们在偶然中发现,加以总结、完善、提高、推广并且被接受和应用、传播的。

虽然民间传说不能等同于史料,但传说往往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劳动实践。民间传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有了许许多多的民间传说,才使得我国诸多的古代历史得以代代相传,较好地保留下来。古代的劳动人民在劳动生产中逐渐产生一种新的技术并世代相传,这也是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

乌龙茶发源于闽南安溪

得到全球业界专家的认同

据《泉州府志》记载,五代越王钱俶幕僚黄夷简于北宋时退隐安溪时有诗云:“宿雨一番蔬甲嫩,春山几焙茗旗香”,可以说明公元960年以前安溪就已种植茶叶。安溪阆苑岩寺始建于唐朝,大门两侧有一副对联:“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明朝嘉靖《安溪县志》中记载:“茶,龙涓、崇信出者多”“安溪茶产常乐、崇善等里,货卖甚多”。明朝万历《安溪县志》载:“茶名于清水,又名于圣泉”。清水、圣泉为安溪两大历史名岩。另据《清水岩志》记载:“清水高峰,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和霭,食之能疗百病。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倘遇陆羽,将以补茶经焉”。

光明网《科普中国》2022年7月26日发布了以《福建安溪铁观音: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为主题的完整视频,播放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先德副主席向公众推介的“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李先德介绍说:这个农业系统是在今年的5月20日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中国有了普洱茶古茶园和茶文化系统,福州茉莉花和茶文化系统,那为什么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还能够被认定为世界级的农业遗产,想来,与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具有的三个重要特点有关。一是培育了安溪铁观音茶树良种;二是发明了“茶树短穗扦插繁殖法”技术;三是发明了乌龙茶“半发酵”制作工艺,生产出有别于“不发酵”的绿茶和“全发酵”的红茶的另外一种独特的茶类,也就是“青茶”,也叫它乌龙茶。


△说茶编辑2020年10月在安溪铁观音大师赛拍摄

李先德明确指出,在我国已有两个涉茶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情况下,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还能够入选世界级的农业文化遗产是与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具有的三个重要特点有关,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发明了乌龙茶“半发酵”制作工艺。从而为乌龙茶发源于安溪提供了世界级的认同。

从乌龙茶的中、英文发音

进行考证乌龙茶发源于安溪

乌龙,闽南话的读音为woliong(乌龙、黑良),乌龙茶的英文单词为oolongtea,与闽南话的读音基本一致,可见乌龙茶出口时的叫法(读音)就是闽南话的读音。假设乌龙茶发源于闽北,其读音会是闽南方言的发音吗?

综上所述,在大量的、权威的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茶叶传统命名方法的逻辑考证,以及早期实地走访调查报告、民间传说等作为辅助,通过甄别、比对,调研团队认为:乌龙茶的制作工艺起源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起源地是闽南安溪西坪南岩村。

来源:说茶ShowCha 《福建茶叶》刊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2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