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安溪茶业学校

找到约58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因茶致富 因茶兴业 ——茶助安溪从国定贫困县到全国百强县

摘要:福建省安溪县曾经是国定贫困县。茶叶是安溪县的传统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安溪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紧紧抓住做大做强茶产业这一主脉,一业带百业,一业兴百业旺,实现了由贫困摘帽到基本小康,再到全国百强的三大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走出了一条具有安溪特色的以茶脱贫到茶业富民的脱贫致富之路。

关键词:茶安溪以茶脱贫茶业富民

作者简介

蔡建明安溪县农业农村局教授级高级农艺师;中国茶叶学会理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观察员,福建省茶叶学会高级顾问;杰出中华茶人,福建品牌茶人,闽茶之星。

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管理科学》上发表文章《必须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文章以安溪模式为范本,总结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经验和主要做法。文章指出:安溪县人民自强不息,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挖掘各种特色资源,培育扶持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安溪特色的脱贫致富之路。习总书记在文章中提到的特色资源,就是安溪的茶业等资源。安溪县的发展轨迹表明,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特色文章是安溪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点之一。茶叶不仅是安溪县传统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更是安溪县域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本文就茶产业在安溪县发展县域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实践中的主要做法,所产生的带动效应作一个初浅的回顾分析,希望对其他产茶区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云雾缭绕的安溪茶山(2008年)

一、曾经的国定贫困县

安溪县地处福建省厦门、漳州、泉州闽南金三角西北部,隶属泉州市。安溪县域面积3057.28平方公里,位列福建省第四位,境内“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口120万人,位列福建省第三位,现辖24个乡镇471个村(居)。

安溪县曾经是福建省最大的国家级贫困县,“单衣度严冬、吃粮靠国供、出行路不通、花钱靠打工。”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山区内陆县,1985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仅270元,人均财政收入只有18元,各项经济指标大都处于全省末位。当时全县80万人口中有近30万人处于温饱线下。多年来,在党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等一系列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安溪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发挥优势,众志成城,奋力拼搏,带领全县人民实现了由贫困摘帽到基本小康,再到全国百强的三大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走出了一条具有安溪特色的脱贫致富之路。1996年全县消除绝对贫困,脱掉了贫困县的帽子;1997年全县农村实现基本小康,初步完成了全县农村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02年首次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的行列(居99位);2007年开始连续多年被评为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十强县;2020年位居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第86位,荣获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百强县第5位。在这一个发展过程中,安溪从“以茶脱贫”到“茶业富民”,茶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安溪县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1年8月23-24日,著名茶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视察安溪铁观音发源地

二、安溪茶业发展概况

安溪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史载:安溪产茶有1000多年的历史,开始于唐朝,发展于明清,兴盛于当代。安溪在世界茶业发展史上做出过三大历史性贡献:第一是在明朝成化年间,安溪茶农发明创制了“半发酵”的乌龙茶制作技艺;第二是在清朝雍正年间发现了安溪铁观音这一珍稀茶树优良品种;第三是发明了“茶树短穗扦插”无性繁殖技术,并在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安溪是个种茶的好地方,在茶叶界享有“茶树良种宝库”的美称。1985年全国第一批审定通过的30个茶树优良品种中,安溪就占了6个,即铁观音、黄旦(黄金桂)、本山、毛蟹、大叶乌龙和梅占。

△采茶女(魏荫茶基地)

安溪茶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符号。早在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港的兴起,安溪茶叶就已经作为一项重要商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十八世纪初,安溪茶叶生产已经具有较大规模,尤其是公元1725年前后,名茶铁观音的发现和推广,更使安溪茶业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那时候安溪的茶叶生产,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已经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成为了乌龙茶的突出代表,从而奠定了安溪茶叶在乌龙茶生产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安溪也因此成为了闻名遐迩的乌龙茶之乡、名茶之乡。20世纪30年代,安溪人在东南亚各国开设的茶行、茶号就已经达到100多家,形成了初具规模并较为完整的产供销体系,产品畅销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越南、印尼、美国、澳门、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1877年,由厦门港出口的乌龙茶达9万多担,其中大部分产自于安溪。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安溪茶叶无论是规模、质量还是销售市场,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提升。在规模上,全县茶园面积由80年代初期的11万亩,发展到2020年的60万亩,年产量由2200吨发展到6.2万吨,涉茶总产值由2000万元增加到250亿元。连续10多年位列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号称“中国茶都”。创造了县级茶园面积、茶叶产量、涉茶总产值、涉茶人员、受益人口、人均茶叶收入占比、茶产业链的完整度等多项全国第一。在质量上,自1982年以来,安溪铁观音曾经荣获过国家金质奖章,曾经被指定为钓鱼台国宾馆专用茶,国谊宾馆专用茶;安溪铁观音和安溪黄金桂先后被评为全国名茶;1986年,安溪铁观音因为在法国巴黎获得“国际美食旅游协会金桂奖”而被公认为世界十大名茶之一。2019年安溪县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2021年4月16日,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加工研究院、安溪县人民政府共同发布《安溪铁观音质量安全白皮书(2020)》,这在我国茶界属于首次。彰显安溪的责任与担当,向全社会传递安溪质量兴茶、绿色发展、品牌强茶的新成果、正能量。在销售上,安溪茶叶以其独特的韵味和超群的品质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赢得了广阔的市场。在国内茶叶市场,曾经广泛流传着“不冷不热铁观音,每人每年二十斤”“无安不成市,无铁不成店”的传奇佳话。2021年安溪铁观音连续6年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品牌价值达1428.46亿元。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在2014年入选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于2020年成功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2020年,安溪铁观音成为首个入选新华社民主品牌工程地理标志农产品,入选我国100个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之一。

△始建于2000年的中国茶都——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广场

三、从以茶脱贫到茶业富民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安溪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后,安溪县委、县政府根据当地山多地少,贫困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崇山峻岭的山区乡村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发展茶叶的历史、资源、气候、土壤、茶农生产技术水平、市场的消费前景等诸多有利条件和优势,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在不同的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战略,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的“以粮为主,以林为本,以茶脱贫,以果致富”到21世纪初的“工业强县,茶业富民”,从2010年左右提出的“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游茶都”到“打造实力、大美、小康、活力'四个安溪'”,从近年来提出的“山区县变成沿海县”到“争当全省山区第一县、挺进全国五十强”,始终把发展茶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抓实抓好。多年以来,茶产业的收入一直占到安溪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6%左右,为安溪农民的持续增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茶庄园内格桑花开,吸引许多游客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然而,在安溪茶业的发展史上却是至关重要的四十年。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安溪一跃成为全国的第一产茶大县,这除了一靠社会稳定,二靠经济繁荣,三靠利好政策,四靠科技进步,五靠资金投入外,还有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主要的就是“五个一”,即一把手工程,一系列举措,一条龙机构,一支好队伍,上下一条心。

一把手工程。茶叶是安溪县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历届安溪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茶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作为民生工程、支柱产业,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健全领导机制、责任机制,适时调整茶业工作的发展思路:从“一手抓改造,一手抓增量”到“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从“优质、精品、名牌”到“三步走”(第一步“创名牌,拓市场”,第二步“保名牌,抓质量”,第三步“建市场,组集团”);从“建基地、提品质、拓市场”到“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新生活”(主要是实施“五大工程”,构建“五大体系”,即以生态工程为载体,构建平衡协调的生态体系;以健康工程为载体,构建保健养生的品质体系;以文化工程为载体,构建平和平静的茶文化体系;以品牌工程为载体,构建公平公正的市场体系;以素质工程为载体,构建永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安溪茶业业态与世界民生潮流融合);从始终坚持“放眼国际、兼纳百茶、固本培元、抢占高端”的发展方向到近年来积极倡导“四心”(不忘初心、坚定信心、秉承匠心、上下同心),大力推广“四化”(庄园化、去冰箱化、地标化、标准化),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二次腾飞”。

△华祥苑茶庄园

一系列举措。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提升安溪茶业知名度,拓展安溪茶叶国内外市场,促进安溪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项目建设、推介活动、扶持措施和奖励办法。主要有:一是扶持改造低产茶园,发展铁观音等名优茶;二是发展茶业专业合作社,鼓励茶叶“三品认证”,三是加快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和茶叶初制厂房建设;四是走出安溪,走出福建,走出国门举办以茶王赛为载体的茶文化宣传活动以及持续多年到全国各地举办安溪铁观音神州行、安溪铁观音美丽中国行大型宣传推介活动;五是举办安溪铁观音大师赛持续提升茶叶品质;六是建设中国茶都——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实现茶叶产品“买全国卖全国”;七是为提升涉茶人员素质常年举办茶业万人培训工程;八是学习借鉴欧洲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建设茶叶庄园;九是持续开展生态茶园建设营造良好的茶园生态环境;十是在全国首推农资归口经营管理制度并首创农资电子监管追溯平台,茶叶质量安全监管的成功做法两度被央视一套《焦点访谈》“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专题面向全国进行宣传推介;十一是建设特产城、茶博汇、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等涉茶的重大项目;十二是大力发展茶机具、茶用品、茶旅游等涉茶行业。不可否认,安溪发展茶产业的许多举措都是走在全国产茶县前列的。

△2000年12月18日,当代十大茶叶名人张天福教授,中茶院院长骆少君研究院亲临安溪参加茶王赛

一条龙机构。为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安溪县首先从茶业的管理机构改革入手,1978年到现在,先后进行了多次改革,从茶叶科、茶叶局、经济作物局、茶叶公司、安溪茶厂、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公司福建省茶叶分公司安溪支公司、茶业委员会、茶果局、农业与茶果局都是这样产生的。目前,安溪县从茶业大产业发展出发,先后组建、成立的涉茶机构主要有:茶业管理委员会、农业农村局、茶叶技术推广站、茶叶科学研究所、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国家茶叶检测重点实验室(福建)、国家茶叶质量安全工程研究中心、茶叶学会、茶业发展促进会、安溪铁观音研究院、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安溪茶叶学校、安溪茶叶艺术学校、安溪县茶文化艺术团、安溪乌龙茶研究会等等。

△茶庄园在茶园内套种油菜花

一支好队伍。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县茶业管理委员会组织协调涉茶各部门、各机构、各团体的人员,围绕县委县政府发展茶业的部署安排,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促进安溪茶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上下一条心。从县、乡镇到村,都有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员抓茶业工作,形成上下联动,良性互动。

四、一业兴带来百业旺

安溪因茶致富,因茶兴业。随着安溪茶业的做大做强,“安溪”这一区域品牌的知名度与日俱增。一业带百业,一业兴百业旺。一组令人振奋的财政收入数字,揭示了36年来安溪县社会经济取得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几个主要年份安溪县财政总收入情况:1985年0.9亿元、2000年3.2亿元、2005年8.9亿元、2010年的16.6亿元、2016年37.2亿元,2017年40.49亿元,2018年50.12亿元,2019年51.28亿元,2020年43.82亿元(受全球疫情影响出现负增长)。

从以茶脱贫到茶业富民,安溪茶业在开创新时代“四个安溪”建设的征程中,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将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必须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管理科学,2000年增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2000年12月

2.谢文哲、谢来法:安溪跻身全国百强县,基本竞争力在哪里,人民网,2003年1月2日

3.蔡建明:茶苑添翠——蔡建明论文集,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4月

4.比全国早三年完成脱贫任务,“铁观音”故里安溪的精准扶贫样本,泉州网,2017年5月3日

5.刘益清、吴清远:从穷到富再到强,福建日报头版头条这样剖析安溪路径,安溪报,2017年11月26日

6.安溪十年:砥砺奋进,全面蜕变,中国泉州网站,2017年12月4日

7.孙灿芬:安溪从全省最大国定贫困县到2018年财政总收入突破50亿元,泉州新闻腾讯大闽网,2019年1月9日

8.张明、张兴祥:厦大经济学科调研安溪从脱贫到百强县之路纪实,凤凰新闻,2019年12月25日

声明:《因茶致富因茶兴业》文章于2021年1月刊发于《福建茶叶》杂志。经作者修订后,授权本号刊发。文章仅供交流,不代表本号编辑部观点。特此声明。

来源:说茶ShowCha  作者:蔡建明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福建安溪祥华乡:践行“三茶”统筹 当好产业振兴“示范生”

祥华乡,地处福建安溪西北边陲,“地无三尺平,开门就见山”是这里自然环境的写照。

这里的茶山,“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梯田茶山层层叠叠,一派翠绿,蔚为壮观。安溪著名的“铁观音”是这里的主要经济作物,也是当地农民长期以来的经济来源。茶叶年产量6000多吨,茶叶产业链产值超22亿元。

这里有乡村振兴最美样子——天空湛蓝如洗,街道干净整洁,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文化景墙相映成趣,青山滴翠,绿水荡波,阡陌交通,更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如诗如画。

2024年2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公布第二批全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对象名单,祥华乡名列其中。这是祥华乡持续深入践行“三茶”统筹发展最好的见证。

挥出“三板斧” ,塑造“品牌”拓宽“致富路”。

1月19日,安溪县召开“三茶”统筹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祥华乡、八马茶业、兴溪茶业、安溪县吴光研家庭农场、李陌茶业依次作精彩的典型发言,纷纷亮出“家底”,结合实际情况,畅谈在各自工作领域发展的经验、体会、思考和感悟,为茶企、茶农、茶商等提供借鉴,助力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生态茶园6万余亩,茶叶年产量6000多吨,茶叶产业链产值超22亿元。”大会上,祥华乡党委书记陈培源晒出成绩单并表示,近年来,祥华乡积极践行“三茶”统筹理念,挥出茶产业发展“三板斧”,打造“好茶在祥华、赛茶在祥华、兴茶在祥华”特色的“茶香祥华”品牌,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靠着这‘三板斧’,茶产业越来越兴旺,带动全乡经济持续壮大,祥华的‘致富路’越来越宽!”陈培源说,思维的破局、品牌的塑造,源源不断激发茶产业的内在活力和自我发展动力。

绿叶变“金叶” ,做好“三茶”统筹大文章。

茶产业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精彩应接不暇,“三茶”统筹理念迸发出实践光芒,绿叶变“金叶”。

产业发展好,繁荣文化很重要。祥华乡着力建设区域品牌、茶人品牌、茶旅品牌,推动小农生产走向品牌化发展,助力文化软实力提升。以“山外青山·茶香祥华”为主题,创新推出“祥大师”区域形象IP、铁观音主题歌MV和宣传片;以印象祥华Rap、手绘祥华、动漫祥华等新媒介,锻造“祥有茗”区域公用品牌,用文创注入茶业新活力。联合安溪县委人才办等6个单位,汇聚农民讲师团、科特派和大师、名匠等27人,组建3支“祥大师茶业振兴服务队”,举办开放交流式的师带徒技艺传承大赛,互帮互促,培育近百名40周岁以下青年制茶能手,逐步形成“3+7+N”茶业人才梯队。

茶旅融合,是茶文化的一种全新的探索。为了更好地宣传茶文化同时推介地方文旅,祥华乡以安溪名茶山·佛耳山为核心圈层,挖掘并讲好开先县令詹敦仁茶文化故事,策划形成“山、水、古、茶”四条茶旅路线,举办佛耳山杜鹃花文化节、最美厨娘比赛等活动引流聚气;分类推进冠和、东方美茶庄园改造提升,筹建祥华茶史馆和异地安溪茶促会购销服务驿站,实施进乡主要通道2.6公里茶文化景观提升,启动首批50户“茶香小院”美丽庭院创建,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以“群”赋能,铺就兴业富民路。祥华乡积极引导茶农与企业、合作社建立“1+X”的利益联合体,提升茶业产业化水平,促进茶业增效、茶农增收。推动全乡57%农户(约3700户)加入合作社或进入企业务工。如东方美茶庄园探索“茶旅地产”模式,整合流转茶园400多亩,建设绿色现代茶庄园;冠和茶庄园推出茶园认养、专属定制等增值服务;儒家、素全、天香魂、自清华等茶企,采用“保底+分红”等利益联结形式,发展订单农业;仙踏石合作社成立技术服务小组,围绕社员茶园管理、茶叶加工等,探索形成一套可操作、可推广的技术增值模式。独行难,众行远。祥华乡依托乡村强村公司,深挖土特产资源,打造“1+20”的多元化、多品类的产业联合体。融入“祥大师”文创IP,推出“祥华有礼”特产礼包,“一村一品”特色发展,“一叶飘香、多元增收”产业格局进一步形成。

融合发展跑出“加速度”,祥华乡盘活镇区工业园区25亩、县乡主干道沿线低效用地2000多亩,招引可观、茗山、富源、苍山阁等茶企,推动工业基茶、初制加工、茶旅融合等6个项目落地投产,年产值超亿元。深化与中京控股、福茶网合作,辅导苍山阁、牧云山、春水秋香、六己茶叶在京东、天猫、拼多多开设安溪铁观音产业带店铺,年销售额5000多万元;支持厦门茶叶采购平台、冠和抖音团队等在采制旺季开辟原产地“第二直播间”,打造交互式场景体验,集体发力发声,集汇流量于祥华,让更多的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科技赋能,撬动一“叶”成大“业”。面向茶叶全产业链,祥华乡将茶叶赛事贯穿茶叶生产全程,让茶农成为赛事主角,整体提升茶叶基础管理水平。成立全县首个乡级茶业学校,与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开展校地合作,运用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促进首批213名制茶工匠从“单一应用型”向“综合领军型”转变。出台《祥华乡扶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2-2025)》,鼓励茶商、茶农积极参与县内外各类赛事,从终端倒逼茶农制好茶、管好茶园。

春秋茶季,祥华乡依托“党建+邻里中心”,搭台举办天天赛、擂台赛,引入社会资本上台“唱戏”,吸引广大茶商集聚参与、产销联动,有效监测每日质量和价格走势,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和交易模式。以赛促研,素全茶叶研究所与清华海峡研究院、厦门清硕茶柚生物科技建立产学研科创服务合作关系,成功提取茶多酚和浓缩原浆茶粉用于茶柚食品、新式茶饮、化妆品等产品开发,深受市场好评。

如今,这片金叶子在新征程里酝酿着新气象。接下来,祥华乡将持续深入践行“三茶”统筹理念,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新体制机制,壮大共富产业,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产业振兴“祥华”示范样板。

来源 | 茶香祥华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今天妙贡堂怎么这么热闹?原来是屠幼英、黄永红两位老师来了!

3月28日,是一年一度的福鼎开茶节举办的日子,随着福鼎白茶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开茶节也一年比一年热闹,全国各地的茶商茶友都相聚于此,共同见证福鼎白茶产业兴旺发展的盛况。

同日下午,以“白茶产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高峰论坛在福鼎举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发布一年来白茶产业研究成果,探讨白茶产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之路。

峰会结束之后,妙贡堂也有幸邀请到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屠幼英老师和福建省首席高级技师、福建省安溪茶业学校发展促进会会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高级考评员黄永红老师来到形象店做客,两位老师的众学员也怀着对屠老师、黄老师的喜爱和对妙贡堂白茶的好奇闻风而来,届时,妙贡堂白茶形象店高朋满座,热闹非凡。

【图前排左一:妙贡堂夏云烟;图前排左二:屠幼英老师;图前排左三:黄永红老师】

听闻屠老师和黄老师的光临,妙贡堂的联合创始人夏总和周姐也亲自参与了此次接待,与两位老师一起聊起妙贡堂白茶的初衷和愿景,并对福鼎白茶的发展问题展开了讨论。在品尝了妙贡堂的收藏级精品白茶之后,两位老师对妙贡堂坚持“用好料,用传统工艺制作精品白茶”的制茶理念高度肯定,并对妙贡堂产品的口感赞赏有加。

作为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和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屠老师多年潜心于茶叶生物化学与综合利用工作,并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证实白茶中内含物质对人体的价值。屠老师表示白茶简单的工序保留了茶树鲜叶大量的茶多酚、茶氨酸、黄酮、咖啡碱、可溶性糖等风味和营养成分,还含有芳樟醇氧化物Ⅰ和Ⅱ、芳樟醇、苯乙醇、香叶醇等香气成分,这些成分不仅形成了白茶独特的口感特征,其中许多物质还对人体的肺与肝脏有潜在保护作用,屠老师还鼓励大家要多喝福鼎白茶。

黄永红老师在茶叶领域也拥有很高的建树,不仅多年来积极钻研茶叶、开拓市场,还坚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及成功经验加以总结,毫无保留地进行推广,赢得同行的广泛赞誉。黄老师说,当我们都明白了白茶的价值之后,不仅自己要喝,还要鼓励身边的亲人、朋友也喝,要把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带给身边的人。

此外,我们还和两位老师一起讨论了什么是荒野茶、扦插茶和茶籽繁育的茶有什么区别等问题,老师们也一一作出了解答,让我们收获颇多。相信未来在这么多优秀的茶行业老师、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带领参与下,福鼎白茶的事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走进妙贡堂,一起感受精品白茶魅力


找到约58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