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树龄百年以上野生和栽培型茶树纳入保护

云南省是世界茶树起源地和种质资源多样性中心。近年来,随着古树茶价值的不断提升,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破坏古茶树资源的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古茶树正常生长和古茶园生态系统。

为引导公众提升保护古茶树意识,压实政府和相关部门保护古茶树资源的责任,规范古茶树资源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从源头上保护和提升古树茶品质,助推云南茶产业提质增效,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已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云南将用法治方式为古茶树资源保护“保驾护航”。

多方调研广泛征求各界意见

据已完成的两轮古茶树资源调查显示,云南有集中连片分布的古茶树面积约67万亩、2000万余株,分布于11个州(市)61个县(市、区)。

“这些野生茶树群落、野生茶树以及古茶园、古茶树不仅是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和规模化种植发源地的‘活化石’,也是未来茶叶发展的重要种质资源库,是极为珍贵、独特的生物资源和茶文化资源。”云南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谢晖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谢晖介绍说,2019年以来,云南相关职能部门相继开展了古茶树产区县乡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古茶山、古茶树周边环境治理,冰岛老寨古茶园居民搬迁和生态修复,古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治等工作,试点推进古茶园及周边村庄的生态景观整治。同时,还开展了种茶毁林专项整治,依法收回被侵占林地,开展植被恢复。

截至2022年底,云南现有茶园面积740万亩,约占全国茶园面积的15%;全省干毛茶产量51.5万吨,约占全国干毛茶产量的16%;全省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超过千亿元,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全国第一。

“但不容忽视的是,有的地方还存在古茶树管护不到位、采摘过度等问题,制定省级地方性法规,以立法形式保护云南省珍贵的古茶树资源十分必要。”谢晖表示,为此,云南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多次到省内外组织开展立法调研,并向各级人大、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专家学者、茶企茶农,以及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充分听取有关古茶树保护的意见建议。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对《条例》草案进行认真修改完善,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一审后,于2022年11月30日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

记者注意到,该《条例》立足“小切口、特色化”的定位,不分章节,共30条。《条例》明确将云南省行政区域内树龄100年以上的野生茶树和栽培型茶树纳入保护范围,并明确政府主体责任,对加强规划、编制保护专项规划、资源调查登记、保护范围划定、保护标志设置、动态监测、生态修复、种质资源保护等作出具体规定。

针对乱象规定六种禁止性行为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市场追捧、资本逐利,过度采摘、粗放管理等现象普遍存在,甚至还有少数茶农使用化肥农药,野生茶树被非法移植,古茶树资源遭到破坏。对此,《条例》明确了六种危害古茶树及其生长环境的禁止性行为,包括:擅自砍伐、移植古茶树;对古茶树刻划、折枝、挖根、剥皮;在古茶树保护范围内使用危害古茶树的生长调节剂、化学除草剂;破坏古茶树保护范围内的伴生树木或者种植影响古茶树生长的经济林木、农作物;在古茶树保护范围内挖沙、采石、取土,使用明火,排放废气、废水,倾倒、堆放废渣;擅自移动、破坏古茶树保护标志或者挂牌。对于这些违法行为《条例》规定了相应的处罚。

此外,《条例》还规定,在古茶树保护范围内从事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开发建设旅游项目,探矿、采矿,开展科学研究、考察、教学实习、影视拍摄等活动,应当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避免古茶树受到损害。

在保护古茶树种质资源方面,《条例》禁止外国人在本省行政区域内采集或者收购古茶树籽粒、果实、根、茎、苗、芽、叶、花等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外国人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对古茶树进行野外考察,应当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同时,《条例》强调古茶树的保护管理和研究利用应当遵循保护优先、科学管理、有序开发、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以立法形式推动全省重视和加强古茶树保护,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茶旅游已成为各界共识。”云南省法学会兼职副会长、云南财经大学法政学院教授佴澎表示,该《条例》出台充分体现了云南省委省政府对古茶树资源重要性的高度重视,是社会各界对古茶树资源保护认知水平的升华,《条例》的实施,不仅为云茶产业,更是为整个人类茶产业打下了基础,云南作为古茶树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样的种质基因不仅是云南的,更是中国的,是世界的,保存好这样的基因库必将为人类的茶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种源保障。

各负其责共同保护古茶树

为避免“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条例》聚焦古茶树资源面临的现实问题,明确了云南省古茶树保护对象,各级各部门的保护职责,以及古茶树传承发展的相关要求,对云南省保护古茶树资源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记者了解到,早在10年前,云南省部分州(市)就开始了立法保护古茶树资源的步伐。2011年8月,《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古茶树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次年,与之相配套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古茶树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实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古茶树资源保护体系,为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017年12月,《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出台,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实现了古茶树资源保护有法可依,为临沧古茶树资源的保护、持续发展和利用提供了法治保障。2018年7月,《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施行,其实施细则于今年1月出台,划定古茶园、古茶林、野生茶树群落的保护范围,进一步规范古茶树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

“有了全省统一的古茶树资源保护法规,可有效避免各地保护标准不一的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一部《条例》从出台到落实落地,从有法可依到知法守法,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谢晖说。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丁鲲表示,作为古茶树保护管理的主责部门,《条例》正式实施后,省林草局将重点开展四项工作,即全面开展执法培训,分期分批组织古茶树分布州市林草部门开展专题学习培训。加快制定《条例》配套规范性文件,优先制定古茶树调查登记的标准和程序。启动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古茶树管理系统。编制古茶树保护利用专项规划,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古茶树及其历史文化遗迹资源,推进云南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将持续关注《条例》的贯彻实施工作,综合运用听取汇报、执法检查、专题调研、代表视察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和掌握《条例》贯彻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政府和相关部门严格对照《条例》规定,一条一条抓好落实、一项一项扎实推进,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形成共同保护古茶树的浓厚氛围。”谢晖向记者表示说。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记者 石飞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评论 / 1

汉文爱茶
#814190

关键是百年以上茶树,其树龄如何准确确定?如何避免造假?这个要令人信服哦!

回复
产品:
礼品茶系列2013银蛇生茶 礼品茶系列人文普洱彩云之南生茶 礼品茶系列人文普洱彩云之南熟茶 礼品茶系列人文普洱澜沧之韵生茶 礼品茶系列人文普洱澜沧之韵熟茶 礼品茶系列人文普洱勐海之恋生茶 礼品茶系列人文普洱勐海之恋熟茶 礼品茶系列云南之月熟茶 礼品茶系列云南之月生茶熟茶套装 六大茶山系列班章正山普洱茶生茶 阳春白雪 满福中秋礼盒 天门山生茶 六大茶山系列邦崴正山普洱茶生茶 六大茶山系列南糯正山普洱茶生茶 六大茶山系列倚邦正山普洱茶生茶 六大茶山系列易武正山普洱茶生茶 六大茶山系列攸乐正山普洱茶生茶 六山春尖系列六山春尖饼生茶 七子系列七子普洱茶熟茶 生肖系列银蛇饼茶生茶 易武典藏系列易武正山普洱茶生茶典藏品 御品原茶系列六山御品原茶生茶 御品原茶系列六山御品原茶熟茶 花好月圆 生熟礼盒 纯古术系列纯古术和润生茶 纯古术系列纯古术流芳生茶 纯古术系列纯古术鸣泉生茶 纯古术系列纯古术如虹生茶 号级茶系列号级普洱茶熟茶陆号 号级茶系列号级普洱茶熟茶壹号 贺开庄园系列禅境生茶 贺开庄园系列秘境生茶 贺开庄园系列意境生茶 锦时熟茶 2001 群峰之上 福瑞贡饼生茶 贺开庄园系列意境生茶 贺开庄园系列阮殿蓉藏贺开班盆古树纯料生茶 经典系列佛海银毫饼茶生茶 经典系列静变之美生茶 经典系列静变之美生茶 经典系列六山味道十年醇熟茶 经典系列万盏乾坤生茶 经典系列万盏乾坤熟茶 经典系列六山远年茶王饼五星茶王生茶 俊昌号系列俊昌号生茶 俊昌号系列俊昌号熟茶 小方熟茶 中茶牌方普迷你小方茶 俊昌号系列俊昌号景迈生茶 俊昌号系列俊昌号老曼娥生茶 俊昌号系列俊昌号南糯生茶 俊昌号系列俊昌号易武生茶 俊昌号系列俊昌号攸乐生茶 礼品茶系列马到成功生茶 礼品茶系列福道普洱生茶熟茶 礼品茶系列人文普洱澜沧之韵生茶 礼品茶系列人文普洱澜沧之韵熟茶 礼品茶系列人文普洱勐海之恋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