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茶香 西林有为——记《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实施一周年

2023年3月1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公告《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为云南省古茶树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法律保障。作为《条例》的牵头起草单位,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团队一直奔走在各州(市)县乡(村)解读条例,助推《条例》的贯彻落实。

01开展《条例》的现场阐释和宣讲

2023年2月27日,在《条例》实施前夕,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专家蓝增全教授受邀参加勐海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为全县乡村党总支书记以上干部专题宣讲《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蓝增全教授从“云南为什么要立法保护古茶树”“保护的对象是什么”“保护的原则是什么”“怎么保护”“禁止、限制性行为及处罚”等5个方面,对《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进行了系统解读和深入阐释,为贯彻执行好《条例》提供指导和启发。

2023年3月29日,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团队调查了勐海县格朗和乡帕真村野生古茶树群落、勐海县西定乡布朗西定村栽培型古茶树和古茶园,并在勐海县格朗和乡南糯山古茶园做《条例》的现场宣传。


现场宣讲

2023年7月至9月,省政协提案委员会联合民盟云南省委组成调研组,邀请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团队参加调研,围绕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情况,先后赴普洱、版纳、临沧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形成了《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情况调研报告》。12月14日政协云南省委员会办公厅呈报调研报告至省委办公厅并获得肯定性批示。

2023年6月1日受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邀请,西南林业大学委派蓝增全教授参加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专题座谈会。蓝增全教授结合学校在景迈山古茶林开展的调研活动,结合跨度20年的古茶园样方调查数据,提出了做好即将成为世界遗产的古茶园的可持续利用规划;建立稳定的科技保障体系,相对稳定的科技专家队伍和实时监测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好《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结合世界遗产保护规则建立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技术体系等3点建议。

02一叶好茶,绿了千千岭,富了万万家

2023年1月3日至12月25日,古茶树团队深入茶山乡村、茶企车间,结合《条例》贯彻落实,指导培训,助力乡村振兴。古茶树团队深入云南石林、易门、新平、宜良、勐海、景洪、勐腊、腾冲、元江、麻栗坡、云县、澜沧、双江、昌宁、镇沅的50余个乡村,系统开展古茶树资源调查,收集96棵典型古茶树单株科研素材;指导130余名茶农如何做好古茶树保护与合理利用。古茶树研究团队还走进大口村初制所、云易春茶场、宝洪茶公司、雨林古茶坊、俊仲号、臻字号、龙园号、和饮号、高黎贡山集团、鹤益茶庄等20余家茶企和专业合作社,查看基地及车间,了解生产加工情况,将团队研究成果10余项无偿用于茶企提升加工工艺,分析30余个茶样产品,有效提升了企业的产品品质、平均帮助茶企实现年均增收5万元,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03讲好中国茶故事,讲好云南茶篇章

2023年5月,在“521国际茶日”,西南林业大学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云南广播电视台主办“共饮一杯中国茶、古茶树保护宣传日”活动。发布《中国古茶树资源状况白皮书2023》,正式上线“中国古茶树大数据/可视化平台”,为“国际茶日”和云南省第一个古茶树保护宣传日举办古茶树保护论坛。

2023年9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彰显了中国在世界茶叶的起源、种植、贸易以及茶文化领域传播主导地位。申遗成功是云南在保护古茶树资源的辉煌成就,申遗过程也留下了西林人的坚实足迹。早在2001年,古茶树团队就开展了“澜沧县景迈万亩古茶园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在景迈古茶园内设置了78个20m×20m的样方,对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2022年8月,时隔20年之后,联盟主任郭辉军教授、秘书长蓝增全教授率领团队再次对这些样方进行复查。两次调查数据说明景迈山世居民族以他们朴素的生态观,保障了“山水林田湖”共生和谐的大格局,同时在森林中植茶,保存了森林结构的完整和生物多样性,这些传统知识体现了世居民族在土地利用和村寨建设中人与自然和谐的智慧,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朴素生态伦理和智慧。调查数据为申遗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数据支持。无论是申遗的路上还是申遗成功后,联盟团队积极投入宣传,在中国之声、省(市)媒体分析解读遗产的重要意义和科学价值。


2023年9月联盟古茶树团队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接受媒体访谈

经过大量调研和数据分析,蓝增全教授团队针对《条例》宣传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建议职能部门制定古茶树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总体规划,以贯彻《条例》为抓手,加大现有政策规定宣传力度,让政策规定走出办公室,走向基层群众。定期开展“中国是茶的故乡,云南是世界茶源”科普教育活动,制定方案,编制教材,培养师资,深入开展茶文化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五进”活动,讲好中国茶故事的云南茶篇章,营造全社会重视关注、共同参与古茶树保护的良好氛围。在发扬茶文化方面,深度挖掘古茶文化,探究茶的物质与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所发挥的作用,将茶马古道的历史价值研究与文旅相结合,将“澜沧江孕育茶文明”作为中华茶文化的“根”深度挖掘,成为云南文化的重要拼图。


2022年8月联盟古茶树团队复查景迈山古茶林样方

不断提升古茶树保护科技含量蓝增全教授团队建议要建强云南古茶树保护科技队伍,加强高校间、高校与院所间合作,培养科技创新队伍,推进基础科研在基层落地。组织力量攻关无损茶树树龄检测、古树茶品质生态响应机制、茶树单细胞离体再生等关键技术。

蓝增全教授团队融合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与西南林业大学已有的古茶树大数据平台,建设更为精准、完善的古茶树资源管理应用平台,实现数字化管理,完善溯源体系,开发资源调查和在线登记功能,对古茶树资源分布、数量、生长状况、经营权、产量、环境因子等基础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和管理,支持公众查询,实现信息公开。落实省政府主要领导提出的“集成科技力量,打造一流平台”的要求,以建立古茶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目标,率先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除此之外,在云南省林业主管部门两次古茶树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分批次开展以古茶树为主题的森林资源专项调查,野生茶树群落可参照镇沅千家寨野生茶树群落的专项调查模式,古茶园(山、林)可参照景迈古茶林的模式。同时,特别关注自然保护地内尚未摸清的资源查遗补漏。针对以古茶树资源为主的云南茶树资源优势,按资源分布格局规划布局云南茶树资源圃(库)建设,建立国家、省、州(市)三级圃(库),策划建立支撑国家茶产业和世界茶产业的良种基地。

景迈山古树茶,茶香四溢,一片片古茶林郁郁葱葱。保护古茶树,西南林业大学一直在路上。

来源:云南网 记者 沈艳,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