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中国茶”里到底藏着哪些气象智慧?

当茶杯中一片片叶子的清香扑鼻而来,那一刻,茶叶从种植、管理、采摘再到制作和存储中蕴含的气象科技才得以真正体现。


图为浙江武义大园塘茶园图/武义县旅游委员会

种植环节的分寸“拿捏”

从种植到炒制、最终到消费者手中,茶叶需要经历多个环节,这其中每一个环节都要小心呵护,才会有好的品质呈现。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茶叶首席专家、研究员陆德彪介绍,一般来说,春茶的品质明显高于夏茶和秋茶,尤其是绿茶,这是因为夏秋季升高的气温提高了茶叶中的酚氨比,导致夏秋茶中会有些许苦涩。

实际上,从种植环节开始,气象要素就“隐藏”于一片片茶叶中,决定茶叶的品质和口感。“温度和光照等气象因素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国家级首席气象专家、浙江省气象局正研级高工金志凤介绍,在田间管理环节,不同的环境条件,管理措施等都可能影响茶叶口感。比如,抹茶生产中要经过遮阴环节,通过降低光强度提高叶绿素和氨基酸含量。

即便在茶叶的采摘和加工环节,人们也需格外小心,对气象要素的把握和控制要恰到好处,才能将茶叶的品质发挥到极致。例如,温度、光照等条件,不仅可以决定茶叶的采摘期,还可能影响茶叶香气的散发。绿茶的摊放、白茶的萎凋、黄茶的闷黄、乌龙茶的做青、红茶的发酵、黑茶的渥堆都要对环境的温、湿度进行精准“调控”。

茶树生长中的科技“融入”

气象要素如此重要,因此,在种植之初,气象科技就以独特的方式融入茶树生长的每个环节。由于茶园小气候环境决定了茶叶品质,对园区风温湿压以及光照等进行立体监测,成为气象科技融入的基础。金志凤介绍,依托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茶叶气象关键技术研究与靶向服务”,省气象部门在茶叶主产区组建了茶园小气候立体监测站网,对园区气温、相对湿度、降水、太阳辐射、土壤温度和相对湿度,以及茶树生长状态等进行实时动态监测。

在此基础上,茶叶技术专家选取“鸠坑群体种”“龙井43”等5个茶树优质品种,通过人工气候环境控制试验,揭示了高温、低温环境胁迫对不同品种芽叶表型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特征,自主研发了不同品种茶树新梢萌动、开采期气象指数、小时尺度茶叶气象灾害指标、茶叶生长气候适宜度、茶叶气候品质指数等系列农业气象指标体系。气象科研团队还基于作物生长模型和田间试验基础数据集,研发基于茶树生长模拟和气象预报相结合的不同品种名优茶叶发育期预报模型。

针对茶树生长发育期可能出现的不利天气,科研团队研制了茶树霜冻害和高温热害等主要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技术,实现了未来1到10天茶叶气象灾害指数的智能监测精细预报以及主要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同时,面对不利天气,为增强茶农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茶叶气象指数理赔保险应运而生。国家级首席气象专家、陕西省气象局正研级高工屈振江介绍,茶叶气象指数保险理赔的依据是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当气温或降水量达到理论设置的触赔点,即进入保险理赔程序,这极大地挽回了茶农的经济损失。

彰显品质的气候认证“链接”

茶叶进入销售环节,气象科技继续发挥作用。为增加优质茶叶的含金量,10年前,浙江省气象局在全国率先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服务,这其中就有茶叶“身份”品牌认证工作。据不完全统计,通过气候品质评价,农产品附加值增加10%。

在开展这项气候品质认证之初,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技术指导,在中国气象局相关部门以及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支持下,浙江省气候中心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农业标准化区域服务工作。以长江中下游区域的茶叶等特色优势农产品为研究对象,项目组研发了相关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制定了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和等级划分标准,在安徽、江苏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安徽霍山黄芽、江苏苏州吴中区碧螺春茶叶等优质农产品的气候品质评价服务,并形成了《茶叶气候品质评价》《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技术规范》等系列气象行业标准,解决了农产品品质与气象脱节的问题,实现了农产品品质的气象定量评价。

目前,项目成果已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广应用,为优质农产品气候品质、中国气候好产品、中国气候生态优品等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也为气候好产品增加了经济价值,真正实现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来源:中国气象数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