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泾县昌桥乡:以茶促旅绘就文化生态旅游新篇章

近年来,泾县昌桥乡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形成“茶旅融合发展模式。

眼下,正值春茶采摘的季节。距泾县县城32公里远的昌桥乡新垅村千亩茶园竞相吐露新芽,相继进入春茶采摘高峰期,茶企和茶农纷纷抢抓黄金时期采摘第一批春茶,为乡村振兴,村集体增收打下基础。

走进泾县昌桥乡新垅村千亩生态有机茶场,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茶山春意盎然,错落有致,无疑是最美的一道风景,茶园里处处弥漫着幽幽清香,翠绿的茶垄随着高低起伏的山势绵延开来,好似一幅浓墨淡彩的山水画,美不胜收。近200名工作人员头戴草帽,穿梭在茶地里娴熟地采摘茶,一片丰收繁忙的景象。

资源变现夯实村集体经济

“每年我都来这里采茶,一天有140元的收入。”新垅村村民陈冬萍干起活来非常利索,她告诉记者,每年仅在新垅村茶园基地采春茶就有近4000元的收入,“今年昌桥乡卫生院还定期给我们采茶工做核酸,让我们既挣钱又安心。”

“我们新垅村茶园面积达2700多亩,包括黄金芽、高端茶等两大品种,现在采摘的是早熟品种黄金芽,采摘期平均每天采摘茶青达1500斤,预计整个茶园的采摘工作将持续至4月底左右。”泾县丹峰茶叶合作社总经理周丹峰告诉记者。他们茶区从3月上旬正式开摘,前段期间丰沛的雨水让今年茶树的出芽率更高,预计春茶产量将比去年同期增长30%左右。

据了解,新垅村一直以种植双季水稻、茶叶为主,经济结构单一、产出低,农民产业增收缓慢,为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增收,村“两委”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决定改良茶种,改变管理模式,改革制茶工艺,发展高档茶叶种植项目。2018年新垅村为推动高档茶叶产业发展壮大,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模式,提高村民种植高档茶叶产业积极性,成功创建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茶叶种植面积达2700亩。据分管招商引资工作的昌桥乡副乡长吕相龙负责人介绍,围绕泾县北邑山脉,昌桥乡新垅村、龙桥村、田坊村、新垅村等四个村都以茶叶种植为主。凭着泾县北邑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形成通过改良、改变、改革产出好茶的产业优势。

因地制宜重焕生机活力

近年来,泾县昌桥乡提出调整产业结构,给出了中药材、茶叶等产业供各地选择。多数村抓住机会从省、市、县请来专家实地考察论证,最终根据各村当地的海拔、气候、土壤等条件选中了茶叶产业。

截至目前,昌桥乡通过改良的茶园面积发展到6000余亩,其中绿茶为3000亩,高端茶3500余亩。绿茶主要分布在泉水、童疃、中桥、袁店、汪店、华盘、柏山、昌桥、新桥等村,绿茶品种主要是老品种为主,品质差、产品附加值低,采摘主要是机采,每年采4批,亩总产约4000斤,鲜叶价格每斤0.6元左右,亩效益在2000多元,年产鲜叶6000吨,产值720万元。高端茶主要分布在新垅、龙桥、田坊等村,品种主要是无性系良种,采摘主要是手工采茶,亩效益在万元以上,年产干茶52.5吨,产值3500万元左右,经济效益较高。

双招双引释放茶叶潜力

在昌桥乡龙桥村,南京宇通实验学校项目投资方准备投资建立茶叶研究所。项目建成后将聘请江苏省农科院、安徽省农科院、浙江省农科院等茶叶研究专家,聘请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茶叶研究专家,同时聘请其他社会各界茶叶研究专家共同开展茶叶研究。通过对昌桥乡及周边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研究,促进泾县及周边地区茶叶生产,从而进一步提高茶农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靠山吃山,谋求发展。茶叶研究所正在立足昌桥乡本土绿色茶生态优势,打造种植、采摘、制作、品鉴、研学、观光体验为一体的茶旅融合发展模式。开启“以茶为景、以茶促旅、以旅带茶、以茶双招双引”的茶韵旅居生活方式,绘就乡村农旅新篇章。下一步,昌桥乡将充分利用泾县北邑的区位优势,积极响应“三比三创三争”,在原有建设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项目内涵和外延,树立生态文化的理念,建设和发展文化生态旅游。

(钱有龙)

来源:中安在线,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