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上茶飘香

  山道一路回旋扭转攀高,中巴车后座的行李开端往下掉,去往福建漳平市永福镇的路进入“攻坚期间”。头晕目眩中,似乎看到山石上有“阿里山”字样,以为是幻觉。
  “你们没看错,永福确有”大陆阿里山“之称。”同行的福建省农业厅海峡两岸农业协作处副处长郑钱华说。
  四面环山,中为盆地。海拔近800米的永福盛产杜鹃,是出名的“杜鹃花之乡”。怎样又和阿里山扯上联系呢?
  来自台湾南投县的台品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东庆分析说,“1996年,我跑了东南亚许多当地,想找个当地种茶叶。最终来到永福,发现这里的土壤气候条件和台湾阿里山等茶产区很类似,当地老百姓以莳花和反时节蔬菜为主,没有工业污染,很合适台湾高山茶成长。”谢东庆所以在这里停步,包下了山地开端种茶,如今他的高山茶场规划已达1200多亩。
  “如今采茶工人不好找啊!”谢东庆说起了他的“烦恼”。他在永福栽培台湾高山茶成功后,口口相传,追随者众,当前永福台湾高山茶公司已达46家,年产值超4.5亿元,再加上从事花卉、生果工业的台资公司,常住台商达480多人,永福镇成为台商个别在大陆出资最密布的城镇。用工需要大,采茶时节80元一天的工钱都难请到人,和当年本人“一家独大”的时分无法比。谢东庆嘴上诉苦,脸上却洋溢着身为“先驱者”的骄傲。
  “台湾农人兄弟的春天在这里!”谢东庆深有感触。台商在这里创业的这些年,漳平市政府对路途、节水喷灌等配套设备投入很大,政府有关部门对台商实施“保姆式效劳”,国家不断推出强台惠台方针。2008年,农业部、国台办同意建立漳平永福台湾农人创业园,这里已成为两岸协作最大的高山乌龙茶生产基地和台湾茶工业在岛外出资最会集的区域。
  “若是通往永福的路能上个等级就好了。”这是永福台商现期间最大的愿望。谢东庆说,当年刚到永福时,还都是土路。这几年交通条件改进了许多,土路变成了省道。可是到厦门仍须近3小时,到漳平市所属的龙岩市也要一个半小时,且山路岖崎弯曲。若是能把省道变成国道,打一个地道,30分钟就可到龙岩,永福开展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责编: apple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