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浙江松阳网

找到约48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成交两亿余元 浙江松阳茶叶搭乘网销之路走进春天

  “您好,今天乌牛早、龙井、白茶都有现货,请问您需要哪一种?多少量?”浙南茶叶市场A区茶叶行的王老板打开浙南茶叶市场网上商城刚更新了茶叶商品信息,便接到了杭州客户的电话,敲定一单。

  随着“互联网+”的升温,在中国知名的茶叶生产地——浙江松阳,茶叶电商业已成为推动松阳茶叶发展的重要力量。

  90后的陈凌杰是新晋的“网络茶商”之一,如今他一手打造的“陈不记”品牌及同名淘宝店铺,已小有名气。

  松阳是中国知名的茶叶生产地。松阳宣传部供图

  “一天卖出约400斤茶叶,发出约500个包裹,从2019年5月注册公司至今,已服务超过10万客户。”陈凌杰说,这一成绩,在淘宝平台上茶叶类目的电商企业中,横向比较也算的上是不错的。

  “在网上销售茶叶,买家最大的担心就是看不见实物,更无法品尝。”陈凌杰说。为此,陈凌杰提出了“购茶零风险”的服务承诺,只要消费者购茶品尝之后不满意,7日之内可以无理由退货,来回邮费都由公司来承担。

  目前,“陈不记”在售茶叶商品单价在100元到1000元不等,主要销往江浙沪地区,老客户约占总客户量的40%。从2020年新茶上市截至目前,“陈不记”的茶叶产品销售额累计约500万元。

  传统茶企,也在互联网发展的浪潮中,纷纷“触网”,进军茶叶电商,茶企“触网”在松阳成常态。

  黄杰飞,地道的松阳人,也是地道的茶二代。从他的父辈开始就从事茶业。2009年黄杰飞子承父业,2018年创立了“绿云峰”品牌,正式踏上茶叶电商销售之路。

  相比传统的茶业经营,黄杰飞坦言,开启茶业的电商之路是正确的选择,通过互联网直接和茶叶消费者交流,从一单到几单到几十单到几百单到几千单,在保证松阳茶叶品质的基础上,客户的数量像滚雪球般增长。“目前每日发货量在5000单以上,销售额约50万。”黄杰飞说。

  “目前我们公司是全类目销售,普洱、茉莉花茶都有,但仍以绿茶为主。一方面,基于松阳本地产的绿茶本身品质好客户认可度高,一方面在松阳卖松阳茶缩减了茶叶销售的中间环节,节约了渠道成本,在同类产品中争取了更大的价格空间和竞争优势。”黄杰飞说。

  黄杰飞表示,加入电商后,公司的销售体量和销售额都上升得很快,“原来,公司20多个人就忙得过来,如今50多人都不够用了。2019年在电商渠道的销售总额为8600万元。预计今年的销售额将达到1亿元。”

  目前,在松阳从事茶叶电商的企业和个人还有很多,他们正在借助互联网,将松阳茶叶卖到全国各地,让更多的人喝上有品质的松阳茶。

  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浙江松阳茶叶网络销售没有受到影响,且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特别是2月中旬以后,随着新茶大量出产,茶叶网上销售日均销售量不断攀升,堪比2019年双11、双12及年货节的日均销售量。2020年春茶开市以来,全县累计网上成交147.8万单,成交额近2.21亿元。

  注:文来源中新网丽水,作者周禹龙、夏洁敏,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浙江松阳多维发力提升茶产业附加值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有生态茶园15.32万亩,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三茶统筹”先行县域。为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松阳县市场监管局通过数字赋能、品牌提能、服务添能,多维发力提升茶产业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勾勒茶产业共富新图景。现已荣获“全国茶业发展十强县”“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旅融合十强县”等20余张“国字号”金名片,全县茶叶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35亿元,2023年浙南茶叶市场开市首日成交额达1305万元。

数字赋能,场景应用建设取得“新突破”

抓重破难,梳理需求建设应用。松阳聚焦“采茶工供需对接难、交易数据统计难、资金借贷难、质量溯源追责难”等堵点难点,按照“整体智治”的系统设计理念,迭代升级“双卡溯源”信息化系统,建成“松阳茶叶在线”场景应用,为茶农、茶商、消费者等多方提供精准的数字化智能化服务。目前已成功上架“浙茶香”“浙政钉”“浙里办”以及微信小程序和浙江省数字经济系统门户。

汇聚合力,部门协同集成服务。“松阳茶叶在线”场景应用通过开发茶种植、茶采摘、茶加工、茶交易、茶文旅、茶服务、茶品牌七大子场景,纵向贯通省市县乡村户六个层级,横向协同33个部门、38项多跨业务,将种植服务、采茶工管理、溯源系统、金融服务等各个分散的应用集成到一起,搭建集溯源、监管、查询为一体的茶叶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实现茶产业全景展示、全链监管、全程服务。

真抓实干,问题导向重点击破。针对采茶工供需对接难题,建立流动人口主动登入保险奖励、排查处罚等机制,实现供需智能匹配、劳动用工保障等功能。针对市场物流配送对接难题,建立智慧物流应用,线上平台快速调配车辆,工作时间从原来的4小时缩减至2分钟。针对交易纠纷化解难题,通过溯源交易笔笔记录,高效化解矛盾纠纷,每年纠纷案件数降低了75%,化解率达100%。

品牌提能,产业提升发展注入“强动能”

以龙头引领带品牌。坚持以品牌培育为抓手,提升松阳茶叶辨识度,目前“松阳茶”已纳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成功注册“松阳银猴”“松阳香茶”两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其中“松阳香茶”被评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区域公用品牌。聚焦两大核心品牌,目前已在茶叶主销区建立160余家直营店,形成松阳银猴、松阳香茶、松阳红茶、银猴龙剑、银猴白茶等松阳茶系列产品结构。

以标准管理强品牌。完善标准支撑体系,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松阳香茶》团体标准、制定《地理标志产品松阳茶》市级地方标准,提升区域公用品牌的核心价值,为区域内的茶企和地理标志产品提供强有力的身份背书。成立“浙南茶叶市场品牌指导服务站”,进一步提升浙南茶叶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工作水平,促进市场品质化、品牌化发展,助力“茶乡”建设。

以赋值提升兴品牌。重视茶品牌多元化发展,以传统茶产品撬动茶衍生品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浙江振通宏企业植物(茶)提取生产项目、年产500吨冻干粉(固体饮料)加工项目建设完成,加快推进松阳茶叶精深加工、茶资源综合利用。目前,松阳开发了速溶茶粉、茶多酚片、茶爽、茶叶熏腿、茶香猪等20余种深加工的产品,2022年产值达7.46亿元。以茶衍生品市场的培育反哺松阳原茶产业,实现品牌兴茶、品牌富农。

服务添能,优化营商环境跑出“加速度”

简流程减材料,注入发展动能。将茶产业作为先锋产业,设立企业开办“绿色专窗”,将企业开办、公章刻制及申领发票等5个环节的相关业务整合至1个专窗,实现“一站式服务”。全面应用“自主申报+信用承诺+智能确认”模式,加快实现登记“零干预、零费用、零跑动”,最大程度赋予茶产业登记自主权。2022年新增市场主体4735户,同比增长14.68%,企业开办网办率100%,带动8000余人就业创业。

建平台拓渠道,打通发展脉络。除浙南茶叶市场外,松阳还在重点产茶乡镇建立了3个标准化茶青交易市场。多部门联合优化聚集平台的承载力,在政策引领、租金补助、招商引资方面强基补链、加码助力,茶产业实现“由散到聚、以聚促变”的跨越式发展。2022年,浙南茶叶市场实现交易总量8.17万吨、交易总额65.39亿元,招引全国20余个省市的4000余名茶商常驻,辐射带动全国150余万茶农和1000余万亩茶园。

强扶持减负担,厚植发展沃土。加强政企融合,大力推行茶叶产业专属贷款,其中农商银行的“茶商贷”“浙里贷”和的“茶商E贷”等信用贷款产品,年利率低至3.80%—3.85%,单户最高额度1000万元。同时,为茶产业支付结算打通“绿色通道”,通过线上办理信用贷款最快30分钟到账,切实解决茶商茶企在资金周转方面的困境和难题。2022年,针对省局下发的信用“白名单”,各金融机构主动对接率实现100%,授信支持115户,授信总额22983万元。

《中国食品报》(2023年05月03日02版)

本报记者 李军华 通讯员 林雨昕 杜一真,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浙江松阳法院以法之名打造和谐茶乡

清晨,迎着阵阵茶叶清香,走进浙江省松阳县的上安茶青市场。

茶农们早就带着新采摘的茶青在通道两侧进行售卖,市场内人来人往,收购商们挑选着鲜嫩青翠的茶青挨个对比品相,与茶农讨价还价,有的茶农甚至原地开起直播模式吆喝买卖。


图为松阳法院法官在茶园向茶农释法。 松阳法院供图

据悉,松阳县共有生态茶园13.45万亩,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30亿元,拥有全球首个碳中和茶试验基地,先后获得中国绿茶集散地、中国名茶之乡等20余张国字号金名片。“全县40%人口从事茶产业、50%农民收入来自茶产业、60%农业产值来源于茶产业,涉茶纠纷数量可想而知。”松阳县人民法院院长陈伟平介绍。

近年来,松阳法院紧紧依靠党委统领,聚焦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加强古市人民法庭建设,并专门开设茶产业营商环境纠纷案件“绿色通道”,打造专业的法治营商服务团队,全力为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提供纠纷调处、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精准、便捷、高效的服务,力求把涉茶纠纷化解在当地、解决在老百姓家门口。

法护茶乡服务基层治理大局

古市人民法庭位于松阳县古市镇,下辖两乡两镇,55个行政村社,辖区内有浙西南最大的茶青交易市场——上安茶青市场,和中国最大的骑行茶园——大木山茶园。多年来,古市法庭始终把服务保障辖区稳定发展作为己任,在服务乡村产业振兴、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努力守护中国有机茶乡这片“金叶子”。

辖区赤寿乡是全县工业增长速度最快的乡镇,也是全县新兴工业主产区,因为工业发展,赤寿产业园区要扩大面积,涉及征迁问题。其中有一户人家,9个兄弟姐妹在利益面前互不相让,成为征迁过程中最硬的“硬骨头”。承办此案的法官先是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情况,再把9个兄弟姐妹聚集到法庭,提出了“亲情大还是金钱大”的问题,使9人冷静下来,正视这场矛盾纠纷,随即法官又给出了3套解决方案,最终在亲情的感召下,9个人放下了各自的偏见,开开心心地离去,既修复了感情,也保障了征迁项目有序进行。

为保障与茶叶有关的重要节点、重大事件安全稳定,在辖区党委统领下,古市法庭联合片区派出所、司法所、行业商会等部门,组建“解纷共同体”,以多元化解的手段,应对紧急突发疑难案件。

2023年茶商大会期间,来自河南的采茶工周某,刚到茶青市场第一天便因意外不幸猝死,但保险合同还未生效,死者家属闻讯而来,古市法庭充分发挥“解纷共同体”优势,与街道、公安、保险公司等部门四天四夜不间断攻坚,一边安抚家属情绪,一边处理善后事宜,最终化解家属、雇主、当地三方的矛盾,避免了事态的复杂化。

法润茶企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为茶产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妥善处理茶企纠纷是关键一环。走进法庭,能看到有专门为涉茶知识产权设立的巡回审判点,也有专门为“制茶师”提供精准服务的人才科技司法服务保障中心。

古市法庭指导员何一峰介绍:“随着时代发展,传统茶产业慢慢转到线上,许多茶产业开始了直播带货,涉网纠纷随之增多。”对此,松阳法院专门揭牌成立“涉茶电商共享法庭”,为的就是满足茶产业电商经济的司法需求。

此外,古市法庭联合茶产业办、茶叶商会、行会等组织,组建“涉茶营商服务团”,充分发挥“法官+行政人员+行业专家”专业技能,为茶产业全链条提供精准、便捷、高效的服务。

松阳县神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丽水市首家抹茶生产企业。2020年受疫情影响,神农公司资金链断裂,出现经营困境,大量纠纷进入诉讼,面临破产,后经法院审理转入重整程序。当时正值最繁忙的春茶采茶季,松阳法院积极发挥涉茶服务团的帮扶指导作用,推动意向投资人与企业在重整方案通过前,签订短期合作协议进行“临时合作”,重启生产线,实现“破产不停产”,既保障400多亩茶田在当年春茶季的采收,又实现近70名茶农复工并获得劳动报酬21.3万元,避免滋生劳务纠纷。

古市法庭还常态化开展法官、学者、专家进企、助企活动,和企业家面对面,防范化解企业风险。今年3月,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等专家学者齐聚松阳,专题研讨茶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为茶产业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法惠民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古市法庭以丽水法院“司法公正感受度提升工程”为总牵引,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解纷成本更低、诉讼体验更好、司法认同更高、裁判兑现更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的获得感满意度。

每逢茶季,法官们就会“赶茶去”,换上胶鞋,穿梭在田间地头,身影遍布茶山茶园,为茶农送去司法服务,帮助调解纠纷,送达文书,普法宣传,俨然成为一道风景线。

今年春季茶青市场火爆时,采茶工们因为茶农老黄约定的工资过低“撂了挑子”,双方找到“茶乡巡回法庭”调解矛盾,通过人民调解员的耐心开导和法官的释法说理,仅用半天时间便达成和解。“如今法官就在家门口坐诊,我们处理起矛盾纠纷更加有底气了。”人民调解员袁启章感触颇多。

为了进一步降低老百姓解纷门槛,“人民法庭+共享法庭基层解纷一件事”改革项目随之诞生,由松阳县委政法委牵头,在古市法庭进驻了两个诉前调解团队。“不仅如此,通过反向入驻,我们还把‘共享警官’‘共享调解员’‘共享律师’等都安排进了古市法庭,老百姓根据矛盾纠纷类型还可以选择警调、诉调、访调等方式。”何一峰说。

依托数字化建设,古市法庭畅通了线上解纷渠道,设置“解纷在线”数字化应用与解纷热线电话,老百姓只需要说明基本信息,调度员就会进行情况核实与任务分派,随即就有调解团队主动联系提供帮助,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司法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到实处。如今,“有事直接打电话”成了辖区老百姓最新的解纷体验。(王春 叶小孚 吕佳慧)

来源: 法治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7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