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大红袍口感

找到约1,144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关于大红袍的这个问题,每天搜索高达2000余次

“大红袍属于什么茶”这个问题,在各大搜索平台中,常年位于与大红袍关键词有关的搜索问题之首,平均一天要被搜索2000多次。

因为披着“红”色的外衣,常被人为地将大红袍分到红茶阵营。加上世界红茶的发源地是武夷山,跟大红袍的出生地不谋而合,于是便有了大红袍=红茶的大众认知。

对于武夷岩茶领域的从业者,每次被问:“大红袍属于什么茶?”。都让人眉头紧皱,想讲的太多,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如果下次再有人问你:“大红袍属于什么茶?”教你用一句话回答:

认为大红袍是红茶是乌龙

如果你的语气是“认为大红袍是红茶,是乌龙”这种陈述句式,那意思是大红袍因为种种原因被认为是红茶这件事情,是一个乌龙事件。

如果你的语气是“认为大红袍是红茶?是乌龙”这种,意思就变成了,你以为大红袍是红茶么?不哦,它是乌龙茶。

一句话迅速跟友人打开话题,接下来就可以聊聊大红袍和红茶具体有哪些不同咯。

外观不同

红茶的干茶条索纤细,如若是用芽头制成的红茶,更是细长。大红袍的干茶条索紧结壮实、匀整。与红茶相比,大红袍的干茶略显圆润。


工艺不同

大红袍和红茶最大的区别就是工艺了,红茶属于完全发酵的茶,而大红袍属于半发酵茶,半发酵的茶会残存部分茶多酚。

香气不同

红茶经过全发酵以后会带有蜜薯香,不同的红茶,蜜薯香略不同,而武夷山的桐木烟熏小种,是桂圆的香气。红茶独特的香气,宛若江南春光惬意舒适,一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田园风光画。

大红袍的香气却没有统一标准,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说,那就是岩骨花香。好的大红袍,不仅有花香,还会有发酵带来的果香和焙火后的木质香。从香气的丰富层次上来看,用气贯长虹来形容不为过。

口感不同

红茶与大红袍,口感差别较大。

大红袍,给人的感觉像是一位饱经世事的成熟长者。与之相处,让你觉得舒适且富有惊喜。大红袍的汤水,带有独一无二的醇厚感,如同细腻的米浆,轻轻抚慰你的味蕾,十分放松。继续往下冲泡,劲道、韵味、多变,是大红袍的口感特点。香清甘活样样具备,是大红袍的做派。

而红茶,则显得更加平易近人,像一位温婉可人的江南女子。茶汤从第一道开始,到最后一道,红茶的汤,甜而不腻,让你觉得舒服,却不会给你太多负担感。

喝大红袍时,你需要努力去感受每一道茶不同的韵味变化。但喝红茶时,就只用享受就好,花蜜香清甜味,直接展示在你的眼前。大红袍与红茶,不论是从外观、工艺、香气还是口感来看,都注定不是同一种茶。

花香大红袍有什么特点

  花香大红袍是我国的传统名茶之一,外形条索紧结、色泽呈墨绿色,芽头肥嫩,冲泡之后的汤色橙黄清澈,叶片红绿相间,闻起来会有一种浓郁的兰花香,耐泡性强,一般冲泡7~8次后仍有余香。

  花香大红袍有什么特点

  大红袍在工艺上非常讲究,一般采用开面三四叶的新梢芽叶,不可过嫩过老,过嫩则茶香低味苦涩,过老则,香气粗劣味淡薄。完成采摘后的鲜叶使用传统的工艺进行加工制茶,制作工序繁多,其中关键的步骤在于焙火。焙火决定了大红袍的滋味是否香醇。

  “岩骨花香”是大众对于大红袍的品饮认知,因此,在大红袍的品鉴中,最为重要、也最为标志性的正是岩茶特有的“岩韵”和令人舒畅的花果香,除此之外形、色、味、底也是大红袍品质的象征。

  茶形:优质大红袍从干茶外形来看武夷山大红袍条索紧结,肥壮匀整,略带扭曲条形,俗称“蜻蜓头”,色泽油润称褐色。

  香气:上等的大红袍香气清爽持久,吸入后,深呼一口气从鼻中出,依然能闻到幽幽香气;

  汤色:大红袍经久耐泡,汤色橙黄,澄澈清亮;

  滋味:细细品味,茶中的花果香略带一丝火香,入口便是岩茶的鲜爽;

  茶底:优质的大红袍叶底均匀肥厚,鲜活光亮,茶叶边缘有红点。

  冲泡武夷山大红袍,一般使用100℃沸水,茶具选用紫砂壶和盖碗,更能够体现其本身风味。需要注意的是,大红袍因其条索偏大,选用紫砂壶的时候要选择壶口稍大的,以免茶叶断碎影响茶汤口感。优越的先天条件,再加上精细的制作工艺,使得大红袍口感顺滑醇厚,茶香独特,需小杯细品,才能品尝到真正的岩茶之味。


大红袍无“代”沟

 

常在武夷岩茶品种的专业性介绍里见到对某一个小品种的介绍有三个字——无性系,对于许多茶友来说大概只是模糊了解,却仍不甚解。当然还听闻茶市之上传有“大红袍一代不如一代”之说,是否真的如此?

 

其实这都牵涉到了一个问题——武夷岩茶的繁殖方式。这是关于武夷岩茶的基础知识,如是已经摆脱入门级的岩茶客们,不妨耐下性子仔细一阅。小编整合了若干著说,试着探寻一种通俗的方式将其个中因由粗糙展现给大家:

 

1. 武夷茶的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概念

2. 为何现在的武夷岩茶品种的种植绝大部分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

3. 大红袍有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且一代不如一代的说法是否正确?

4. 无性繁殖的子代与其母本之间是否有品质差异?

 

有性繁殖:

 

此为武夷山早期的茶苗繁育法,武夷菜茶品种长期均采取此法繁殖。此法主要是利用茶树种子进行播种繁育。这种耕作方式自古以来一直延用了十多个世纪,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被无性繁殖法所替代。

 

无性繁殖:

 

包括压条繁殖与短穗扦插两种技术。

 

压条繁殖:清末,随着水仙、佛手等无性系品种先后引进种植,压条繁殖法同时传入武夷山。压条繁殖是把母株的枝条压伏于地,取粘质红土压紧压实,创造生根条件,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使其成为新的植株。

 

压 条 繁 殖

 

此种育苗方式成活率高,育成茶苗健壮,但因其对母树产量影响大,且繁殖能力低,现今只小部分特殊情况下适用。

 

短穗扦插:就是剪取茶树顶穗,直接扦插到别处,经过细心管理,培育成茶苗。此法繁殖能力高,效率高,技术操作要求也较高,是现在武夷山市茶区茶树育苗广泛采取的方法。

 

 

有性繁殖 简单地说,就是用种子播种成苗。由于种子结实前通过花朵接受不同茶树品种的花粉进行授粉受精而形成的,茶树的每一粒种子都有不同的特征特性,我们称它为变异。因此釆用种子繁殖(有性繁殖),第一代的特征特性与亲本母树相比已然是大不同,更不要説第二代、第三代了。

 

无性繁殖 采用营养器官的枝、茎、叶的一部分进行繁殖成苗,没有通过有性器官(从花到种子)繁育后代过程,故称无性繁殖。通过无性繁殖方法产生的后代,最大优点就是能遗传亲本母树的优点而不变异。所以举例来说,武夷茶母亲——武夷菜茶,以有性繁殖的方式变异分离出更多新的品种,若该新品种优异独特,特征明显,即可以无性繁殖的方式种植,以遗传固定其品质特征。如五大名丛、十大名丛等武夷岩茶品种,皆是无性系品种。

 

社会上包括茶叶市场和茶艺馆等场合常听到说,现在武夷山生产的大红袍中有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一代不如一代的说法,纯粹是无稽之谈。因为无性繁殖亦不存在代系问题。

 

另外根据福建省测试技术研究所相关研究资料显示,以九龙窠母树大红袍与九龙窠内扦插繁殖的“大红袍”后代对比为例:无性繁殖的大红袍与其母本之间品质基本是一致的,无性繁殖的大红袍口感并不亚于其母本,同时香气更高,更富有岩韵。

 

注:本文部分援引自《武夷茶经》、《武夷大红袍种源追溯与基因鉴定》、《武夷大红袍无性繁殖子代与母代的香味成分比较》。

找到约1,088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